合并财务报表抵消原理消

母公司和子公司之间发生的业务放在整个企业集团的角度看实际相当于企业内部资产的转移,没有发生损益而在各自的财务报表中分别确认了损益;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应该编制调整分录和抵销分录将有关项目的影响予以抵销。接下来华律网小编带来有关合并财务报表的抵销分录和调整分录的法律知识。

合并财务报表的抵销分录和调整分录

首先总结一下常见的母子公司之间的内部抵销事项

(一)与母公司对子公司长期股权投资项目直接囿关的抵销处理

1、母公司对子公司长期股权投资项目与子公司所有者权益项目的调整和抵销

2、母公司内部投资收益与子公司期初、期末未汾配利润及利润分配项目的抵销

(二)与企业集团内部债权债务项目有关的抵销处理

1、内部债权债务的抵销

应收账款与应付账款;应收票据与应付票据;预付账款与预收账款;

持有至到期投资与应付债券投资;其他应收款与其他应付款

2、内部利息收入与利息支出的抵销

(三)与企业集团内部購销业务有关的抵销处理

1、内部商品交易:内部销售收入与存货中包括的未实现内部利润的抵销

2、内部固定资产交易:内部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原值和累计折旧、摊销中包含的未实现内部利润的抵销

(四)与上述业务相关的减值准备的抵销

因内部购销和内部利润导致坏账准备、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长期股权投资等计提减值准备的抵销

下面分项目分析调整分录的编制

(一)母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与子公司所囿者权益的抵销

1、对子公司的个别财务报表进行调整

长期股权投资有两种类型,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取得的子公司和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並取得的子公司

对于第一种情况不需要将子公司的个别财务报表调整为公允价值反映的财务报表,只需要抵销内部交易对合并财务报表嘚影响即可

对于第二种情况即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取得的子公司应该以购买日的公允价值为基础,按权益法调整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

(1)以合并日为基础确认被合并方资产负债公允价值和合并商誉。

注意调整账面价值与公允价值的差额

(2)按权益法对被投资方净利润作出調整按调整后的净利润确认成本法与权益法的投资收益差额

(4)子公司除净损益外的所有者权益的其他变动

借(或贷):长期股权投资

贷(或借):資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2、长期股权投资与子公司所有者权益的抵销处理

从企业集团整体来看,母公司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相当于母公司将资本划拨下属核算单位不引起集团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增减变动。

对于母公司而言一方面反映为其他资产的减少(比如银荇存款)一方面反映为长期股权投资的增加,简化的会计分录就是:

对于子公司而言一方面增加资产、一方面作为实收资本,在存续期间還涉及股东权益的增减变动简化的会计分录是:

贷:所有者权益(股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

因此,要抵销母、子公司有关长期股权投资这一事项的影响,只需要

这样处理有两个问题:

(1)母公司对子公司的控股不一定是100%,假设拥有子公司80%的股权即子公司所有者權益中20%部分不是属于母公司,上述这一会计分录肯定不平补上 “少数股东权益”即可。分录变成:

贷:母公司长期股权投资

(2)商誉的问题在初始投资时,母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成本不一定与应享有的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份额一致如果母公司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成本大,前期处理是视同商誉不作调整;如果母公司长期投资初始成本小,其差额作为营业外收入处理

由于商誉掺和进来,上媔的分录又不平了贷方金额比借方金额会大,借方将初始确认的商誉添上即可

贷:母公司长期股权投资

需要说明的是,注会考试教材Φ的商誉是按年底母公司长期股权投资经调整后的金额和它应享有的子公司经调整后所有者权益中所占份额挤出来的实际上不用这么复雜,按初始投资时的商誉计算结果一样

长期股权投资与子公司所有者权益的抵销处理

说明:所有者权益分年初、本年单列,是为了编制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的需要实际年初+本年数就是年末数。

(二)母公司投资收益与子公司利润分配的抵销

子公司持续经营过程中的利润按持股仳例计算就形成母公司的投资收益如果将母子公司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就没有所谓的投资收益而应将子公司的营业收入、营业成本和期间费用视为母公司的营业收入、营业成本和期间费用来看。所以在编制合并会计报表时应该将对子公司长期股权投资的投资收益予以抵销。

从子公司角度看本年实现利润有三个去向:提取盈余公积、对所有者的分配、未分配利润,这三个部分也要予以抵销

和前面所涉及的问题一样,利润中还有少数股东应享有的部分借方加上“少数股东权益”;其次,为编制所有者权益变动表未分配利润应该***為“年末”、“年初”,也可以看做是对长期股权投资与子公司所有者权益的抵销分录的说明

其次,连续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情况下,应怎樣编制调整分录?

假如2007年某集团公司编制了涉及长期股权投资的合并财务报表这一事件是连续的,2008年连续编制合并财务报表2007年编制合并報表时根据调整分录把涉及项目的期末余额都进行了调整;2008年编制的合并财务报表是根据2008年母公司、子公司的单独财务报表编制的,它们的期初数并没有根据 2007年编制合并报表时的调整数进行调整也就是说我们得到的资料中2008年期初数和2007年期末数是不一致的,那么在编制报表前應该把它们调整一致

很简单。把2007年的调整分录照抄下来只是将涉及利润的部分替换为“未分配利润—年初”。这样调整后的期初、期末余额是一致的再根据本年发生的事项做正常的调整分录即可。

二、存货内部交易的抵销

这里讨论的问题是***双方都将交易资产视为存货的情况

例:母公司将成本为80万元的存货出售给子公司,价格100万元母公司确认收入100万元、成本80万元,子公司确认存货100万元但站在集團整体角度,集团内部企业之间的商品购销活动相当于企业内部的物资调拨活动不应该确认收入、成本,也不能确认存货价值中虚增的20萬元虚增的20万元实质是 “存货价值中包含的未实现内部损益”。

1.如果子公司将存货以110万元的价格将存货全部销售出去有人可能认为,存货价值中包含的未实现内部损益已经通过销售行为实现了应该不用编制抵销分录,实际情况如何呢?我们来分别看母、子公司的业务分錄:

将上述分录汇总我们可以看到营业收入为210万元、营业成本为180万元,虽然实现的利润仍然是30万元但收入、成本与事实不符,多确认叻100万元应该编制的抵销分录:

2.如果当年购入的存货留一部分卖一部分呢?

再对留存存货的虚增价值进行抵销

(二)连续编制合并报表的情况

上期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抵销的内部购进存货中包含的未实现内部销售损益,对本期的期初未分配利润产生影响在连续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時,首先应该将上期抵销的存货价值中包含的未实现内部损益对本期期初未分配利润的影响予以抵销调整本期期初未分配利润的金额;然後再对本期内部购进存货进行抵销处理。

1.将上期抵销的存货价值中包含的未实现内部销售损益对本期期初未分配利润的影响进行抵销

借:未分配利润—年初 (期初存货中包含的未实现损益)

2.本期发生的内部购销活动:

3.期末内部购销的存货中包含的未实现内部销售损益予以抵销

(彡)考虑所得税的影响

站在集团整体角度,没有实现销售收入,销售方因销售收入缴纳的所得税在未来期间可以抵减应该作为一项递延所得稅资产。编制合并财务报表的分录是:

如果是连续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期初应该调整未分配利润,分录是:

(四)考虑存货跌价准备

个别财务報表的存货跌价准备是站在个别公司角度认定应提或应冲额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应该站在整体的角度再认定,两个数额比较再来确萣应该补提还是应该冲减的数额。

借:存货—存货跌价准备

如果涉及所得税问题应该相应将个别公司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或负债进行調整。

要明白子公司和母公司两种角度的思路转换比如说对于子公司来说,一项内部交易存货的入账价值为100从母公司角度,真实成本为80,如果可变现净值为 60那么从子公司角度应该计提减值=100-60=40,母公司角度应该计提减值=80-60=20所以合并报表就应把多计提的减值=40-20=20转回。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遵守本网站规章制度发布。如果涉及商誉、版权等相关问题请通过投诉通道提茭相关权属信息,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准并按照法律的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删除处理

 一、内部商品交易的抵消

  (┅)当期内部商品购销的抵消分录

  当期内部商品购销包括以下三种情况:购买企业内部购进的商品当期全部实现对外销售;购买企业内部購进的商品当期未实现对外销售;购买企业内部购进的商品当期部分实现对外销售、部分形成期末存货抵消分录分下列情况:

  1.抵消期末存货中包含的未实现内部销售损益:

  借:营业收入(内部销售企业的售价)

  贷:营业成本(倒挤)

  存货(期末内部购入存货的成本×内部销售企业的毛利)

  2.抵消内部购买方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

  借:存货——存货跌价准备 (内部购入方计提数-企业集团应计提数)

  3.內部递延所得税的抵消分录: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分录1和分录2中的存货项目贷方发生额-借方发生额)×所得税税率)

  注意:确认递延所得税时,只需要看前面(1)(2)步所做的抵消分录中“存货”项目账面价值增减变动金额因抵消分录不影响存货的计税基数,所以“存货”项目账面价值减少金额就产生了相应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以该差异乘以所得税税率就是应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

  (二)连续编制合并財务报表时的内部商品交易的抵消分录

  连续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跟当期内部商品购销情况一样处理,具体分录如下:

  1.抵消期初结存的内部购入存货价值中宝航的未实现内部销售损益:

  借:未分配利润——年初

  这笔分录实际上是将上期做做的抵消分录中的损益类项目换成“未分配利润——年初”同时假定上期期末存货已全部售出。截止本期期末实际未售出的存货中包含的未实现内部损益在丅面第3步中统一抵消

  2.抵消本期发生的内部交易存货销售收入和内部交易存货销售成本:

  借:营业收入(本期销售企业内部销售收叺的金额)

  3.抵消期末结存的内部购入存货价值中包含的未实现内部销售损益:

  4.抵消根据内部购入存货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

  (1)抵消上期内部购入存货多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

  借:存货——存货跌价准备(以前多计提数)

  贷:未分配利润——年初

  (2)抵消本期内蔀购入存货多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

  借:存货——存货跌价准备(当期多计提数)

  (3)抵消本期内部购入存货多冲销的存货跌价准备:

  借:资产减值损失(期末结存存货多转回的跌价准备)

  营业成本(本期已销存货多转销的跌价准备)

  贷:存货——存货跌价准备(当期多沖销金额)

  5.递延所得税的抵消处理: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贷:未分配利润——年初

  这一步是将上期递延所得税资产余额抄丅来,相当于递延所得税资产本期期初余额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前面抵消分录中的存货项目累计增减变动额×所得税税率-期初余额)

  注意:以上均是对未实现内部交易收益的抵消分录,如果是未实现内部交易损失应做相反的抵消分录。

  二、内部债权、债务的抵消

  (一)当期内部债权、债务的抵消分录

  1.抵消根据内部应收账款计提的坏账准备:

  借:应收账款——坏账准备

  贷:递延所嘚税资产

  2.抵消持有至到期投资与应付债权的抵消分录:

  借:应付债券(发行方期末数×内部购买比例)

  投资收益&财务费用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购买方期末数)

  3.将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投资收益与债券的利息支出相互抵消:

  贷:财务费用(费用化的利息)

  在建笁程(资本化的利息)

  (二)连续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内部债权、债务的抵消分录

  1.抵消内部应收账款和应付账款的抵消分录:

  借:应付账款 (期末数)

  贷:应收账款 (期末数)

  2.抵消根据期初内部应收账款计提的坏账准备:

  借:应收账款——坏账准备

  贷:未分配利润——年初

  借:未分配利润——年初

  贷:递延所得税资产

  3.抵消本期根据内部应收账款计提或者冲销的坏账准备:

  借:應收账款——坏账准备

  贷:递延所得税资产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4.抵消以前期间持有至到期投资资本化利息支出:

  借:未汾配利润——年初

  贷:在建工程&固定资产 (资本化的利息)

  三、内部固定资产交易的抵消

  (一)当期内部固定资产交易的合并抵消分錄

  1.抵消内部固定资产原价中包含的未实现内部销售损益:

  (1)一方销售固定资产给另一方作为固定资产使用的抵消分录:

  贷:固萣资产——原价

  (2)一方销售存货给另一方作为固定资产使用的抵消分录:

  借:营业收入(内部销售企业的售价)

  贷:营业成本(内部銷售企业的成本)

  固定资产——原价(内部交易固定资产原价中包含的未实现内部销售损益)

  2.抵消内部交易固定资产当期多计提的折旧:

  借:固定资产——累计折旧(内部交易固定资产当期多计提的折旧)

  贷: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制造费用等

  3.抵消当期固定资产内部茭易多计提的减值准备:

  借:固定资产——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内部购入方计提数-企业集团应计提数)

  4.抵消当期递延所得税的分录: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第1、2、3步固定资产项目的贷方发生额-借方发生额)×所得税税率

  (二)连续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内部固定资产交易嘚抵消

  1.抵消内部交易固定资产原价中包含的未实现内部销售损益:

  借:未分配利润——期初

  贷:固定资产——原价 (固定资产原价中包含的未实现内部销售损益)

  2.抵消内部交易固定资产以前期间多计提的折旧和减值准备:

  借:固定资产——累计折旧

  贷:未分配利润——期初

  借:固定资产——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贷:未分配利润——期初

  3.抵消内部交易固定资产当期多计提的折舊:

  借:固定资产——累计折旧

  贷: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制造费用等

  4.抵消递延所得税的分录: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贷:未分配利润——期初

  贷:递延所得税资产(第1.2.3步固定资产项目累计增减变动额×所得税税率-期初余额)或者做相反分录

  注意:①内蔀固定资产交易过程中发生的相关税费是支付给集团企业外部的,因此不构成未实现内部销售损益无需抵消。

  ②固定资产***过程中发生的相关支出站在企业集团角度来看,它是取得固定资产所发生的必要支出不属于未实现内部销售损益,无需抵消

  ③内蔀无形资产交易的抵消处理思路与固定资产类似,不再详述

  (三)内部交易的固定资产清理期间的抵消处理

  1.期满清理的内部交易固萣资产抵消分录:

  借:未分配利润——年初 (清理当期多计提的折旧)

  贷: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制造费用等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贷:未分配利润——年初

  贷:递延所得税资产

  2.超期清理的内部交易固定资产的处理:

  此时不做抵消分录。

  3.提前清理的內部交易固定资产的抵消分录:

  借:未分配利润——年初 (原价中包含的未实现内部销售损益)

  贷:营业外支出&营业外收入

  借:營业外支出&营业外收入 (以前期间多计提的折旧额)

  贷:未分配利润——年初

  借:营业外支出&营业外收入 (清理当期多计提的折旧额)

  贷: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制造费用等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贷:未分配利润——年初

  贷:递延所得税资产

  注意:上述的“營业税收入”是在处置收益时用的“营业外支出”是处置损益时用的。

2017年中级会计职称考试进入紧张的備考阶段然而《中级会计实务》的合并财务报表让很多考生发了愁!合并财务报表这一章的特点是:内容多、难度大、考试经常考、分徝占比大,大部分考生刚接触这一章时都难免会对这一章心生畏惧

这一章的难点确实有点多,比如如何调整子公司净利润如何确定合並商誉,如何编制长期股权投资与子公司所有者权益项目的抵销分录如何确定内部交易抵销分录中的递延所得税影响等等。其实任何問题都有解决的窍门,只要方法和技巧对头合并财务报表的上述难点那都不算事儿。

网校教学专家特此搬出了私家秘籍——七大必杀技来为大家排忧解难。今天和大家分享合并财务报表第六大必杀技:内部交易存货跨期抵销的处理思路快来学习吧!

本文是中华会计网校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来自中华会计网校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