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哪个城市房价低房价跟电价一样低

去哪买房投资合算很多人说去偅庆买,去西安、太原买这些地方房价在全国排名靠后?事实上是这样的吗回答是并不一定。

  去哪买房投资合算很多人说去重慶买,去西安、太原买这些地方房价在全国排名靠后?事实上是这样的吗回答是并不一定。

  11月10日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发布《2017年中國哪个城市房价低城市营商环境报告》指出全国房价绝对水平最低的城市是银川、贵阳、西宁等地,2016年只有5000多元左右的水平

  如果從房价收入比来看,最低的是银川、呼和浩特、沈阳、西安、乌鲁木齐、济南上述房价收入比,采取一定面积的商品房价格与夫妻双方一起可支配收入相除的办法。

  房价收入比低只是一个地方商务成本低的标志。如果考虑水价、电价、气价和劳动力成本全国商務成本最低的是呼和浩特,但是次低的是建立国家中心城市的郑州这非常出人意料。

  呼和浩特商务成本最低

  商务成本指数包括沝价、电价、气价、地价、劳动力成本价格分别计算劳动的各个生产要素成本。上述指标分别用2016年工业水价、工业电价、工业天然气價格、房价收入比、职工年平均工资来测算。其中水、电、气价格分别占权重为11.11%房价和劳动力成本价格分别占33.33%。

  测算发现 商务成夲最低的前十位城市,分别是呼和浩特、郑州、南昌、西安、西宁、银川、合肥、海口、重庆、青岛(反映在商务成本指数得分最高但是商务成本最低)

  商务成本最高的十位城市是昆明、石家庄、厦门、南京、广州、天津、杭州、上海、深圳、北京。上海、深圳、北京是商务成本全国最高的三个城市因为水电气价格、房价、工资价格,均为全国前三名比如北京的工业用水价格为每吨10元左右,为全国第┅

  为什么呼和浩特的商务成本全国最低(反映在商务成本指数上市得分最高),查询发现有多个原因比如该地房价的绝对在全国第二低,另外房价收入比也是全国第二低郑州的商务成本为何在全国第二低,与劳动力成本工资低有关该地职工平均工资(按照2015年)为全国35个夶中城市中最低的水平。郑州下一步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其实仍有巨大的优势。

  在商务成本指数方面西安和重庆均取得较好位次,得分分别为全国第四和第九位 无论是资源价格,土地价格或是劳动力成本作为西部地区的西安和重庆确有优势。

  房价收入仳呼市最低

  结果显示2016年房价收入比最低的是银川,此次是呼和浩特均在8以下。沈阳、西安、乌鲁木齐在9左右也就是说,这些居囻用不到10年的夫妻收入可以买一套房。银川的房价绝对水平在2016年甚至比2015年有所下降但是也有一些地方比较高,房价收入比在三十倍以仩

  北京、深圳、上海三地的绝对房价水平全国最高,房价收入比也最高很多地方房价飞涨,导致居民买房压力加大(部分数据为估算).

  2016年杭州、厦门、南京、福州的房价收入比已经达到了20倍左右广州、石家庄、郑州、天津在17-20倍,海口、郑州、合肥正在快速接近15倍这表明除了北上深外,其他多个城市房价低的商务成本低优势正在丧失

  房价高、房价收入比高,会使得一个城市的商务成本优势降低

  成都非私营单位工资成本超过广州

  很多中西部地区的房价、电价水平比较低,职工工资水平也不高比如西部地区有的电價(工业电价)每度3毛左右,但是发达城市尤其是沿海地区是中西部工业电价的数倍。

  类似的还有水价和气价天然气价格有些西部城市每立方2元多,比东部一些城市便宜数倍

  另外西部一些城市的工资水平,如果按照2016年非私营单位平均工资测算与京沪只有30%的差距,比如成都2016年非私营单位平均为72882元超过了广州和杭州,这表明成都劳动力成本低的优势也在被蚕食

:我国实施的以2014年下半年在深圳開展试点为启动标志,实施时间早在“中发9号文”印发之前足见其作为核心和龙头的显赫地位。从开展试点到省级输配电价改革实现全覆盖再到如今《区域电网输电价格定价办法(试行)》《跨省跨区专项工程输电价格定价办法(试行)》《关于制定地方电网和配电价格的指导意见》3份文件同时出台,对输配电价体系实现了全覆盖该领域改革的每一步进展,都牵动着有关行业主体的敏感神经引发各路媒体的強烈关注。本文立足于新闻第二落点与读者分享了上述3份文件中的几个兴趣点,并就有关媒体的观点表达了不同的看法

近期,国家发展改革委在其官方网站发布关于印发《区域电网输电价格定价办法(试行)》《跨省跨区专项工程输电价格定价办法(试行)》《关于制定地方电網和增量配电网配电价格的指导意见》的通知并以附件形式公布了上述3份文件(以下简称“两办法一意见”)。

各路媒体也就这3份文件进行叻大量报道笔者梳理发现,媒体报道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各有侧重有的突出于信息传播,有的偏重于政策解读有的热衷于技术分析,总之有时效的、有观点的、有深度的,都已经被说遍了笔者只好捡个漏儿,从边角料入手找寻几处还算值得关注的点分享给广夶读者。由于专业能力所限文中难免有不准确、不到位的地方,欢迎“拍砖”

低电压等级工商户也能享受更低的配电价

一般情况下,鼡电电压等级越高的用户(本节主要指“工商业用户”)对应输配电价(销售电价)越低等电量情况下承担的“过网费”(电费)越低。然而这样嘚惯例将在此后一定范围内被打破。

在“两办法一意见”中确切地说是在《关于地方电网和增量配电网配电价格的指导意见》中,开展僦近交易时用户仅支付所使用电压等级的配电价格,不承担上一电压等级的输配电价的提法成为3份文件中令人激动的兴奋点。这就意菋着有些电力交易可以根据实际占用配电网资源的多少来核算“过网费”(配电价),能够整整省去一大截

相信大家都有这样的一贯认知,若想获得更优惠的到户电价或者输配电价就应该尽可能地提升自己的用电电压等级。根据各省陆续公布的年首个监管周期输配电价可鉯发现除了按“大工业”和“一般工商业”用电性质区分外,用电电压等级越高输配电价越低。比如以一般工商业用电输配电价比較高的湖北省为例,该省不足1千伏、1~10千伏、35千伏电压等级用户其输配电价分别为0.4862元/千瓦时、0.4662元/千瓦时、0.4462元/千瓦时;再以大工业用电输配电價比较高的上海市为例,该市1~10千伏、35千伏、110千伏、220千伏电压等级用户其输配电价分别为0.2782元/千瓦时、0.2298元/千瓦时、0.1874元/千瓦时、0.1874元/千瓦时。

之所以用电电压等级越高输配电价越低是因为在传统电网的发、输、配、用过程中,电压等级依次经历一个从升压输电到渐次降压配电的過程用户接入的电压等级越高,意味着越少占用降压环节、越少占用电网资源反之,则意味着占用了更多的降压环节、占用了更多的電网资源;况且电压等级越高,意味着为整个电网贡献了更低的线损因此说,电压等级越高电价则越低。

而有关文件的出台则动摇叻“用电电压等级越高,输配电价越低”的政策根基

除了在《关于制定地方电网和增量配电网配电价格的指导意见》中有类似内容之外,相关表述在比“两办法一意见”更早出台的《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国家能源局关于开展分布式发电市场化交易试点的通知》中也出现过洳:分布式发电市场化交易“过网费”的核算在遵循国家核定输配电价基础上,应考虑分布式发电市场化交易双方所占用的电网资产、电壓等级和电气距离分布式发电“过网费”标准按接入电压等级和输电及电力消纳范围分级确定。该《通知》还强调在“过网费”核定湔,暂按电力用户接入电压等级对应的省级电网公共网络输配电价(含政策***叉补贴)扣减分布式发电市场化交易所涉最高电压等级的输配電价

按上述《通知》的要求计算,根据“年广东电网各价区输配电价表”标定的价格一家地处珠三角地区的10千伏一般工商业用户,在與同配网内的分布式发电商开展市场化交易时其所承担的“过网费”=0.3299元/千瓦时(其接入电压等级对应的省级电网公共网络的输配电价)-0.3049元/千瓦时(假设其参与的分布式发电市场化交易所涉最高电压等级为110千伏的输配电价)=0.0250元/千瓦时。可以说非常非常便宜

不过,也不必高兴得过头因为,这还不是一个普遍存在

分布式发电直接交易和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直接交易的电量与全国市场化交易总量相比,不过是九牛一毛带来的优惠也并非决定性的。就笔者看来对可再生能源和分布式能源在市场化交易方面执行特殊的“过网费”政策,一方面是基于僦近提供电力配送服务所消耗的具体电网成本考量;而更重要的一方面则是通过将用户对输配电价的优惠体验与购买可再生能源电力绑定茬一起,找到了除直接补贴之外的又一条扶持分布式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有效途径此举一定有利于尽快实现光伏补贴退坡和平价上網——关键在这儿。

当然输配电成本并不能仅仅通过累加所有交易方占用电网资源的多少来计算,因为电网除了承担输配电功能外还囿保障电网安全、提供系统备用等功能,这些都无法通过市场化交易双方所占用的电网资产、电压等级和电气距离等体现出来所以还需偠执行一定的成本分摊政策。

但无论如何吧根据所消耗配电网资源的多少来核算配电价格仍然是电力市场化改革取得的一项进步。市场囮改革前发电企业无法直接面对客户,统购统销的电网企业才是真正的卖电方在用户眼中,电网无论规模有多大、覆盖范围有多广吔不过就是一个“电源点”。实施电力市场化交易之前***双方只需要关注流过关口的电量多少,再根据固定的销售电价来计费而无需关注电是从哪家电厂发出来的,电在传输途中经过了哪些线路、传输了多远的距离等等输配电成本也仅仅是按照不同用电性质和电压等级被“涮火锅”般平摊到每一千瓦时的电量中。当前这种情况仍广泛存在于各省级电网随着改革的推进,电网企业越来越向电能传输配送商的角色转变其所获得收益的多少,取决于其提供电能输配服务的多少以及其输送和保障能力稳定与否。因此说改革,不但让電能的商品属性得到越来越充分的发挥也会让电网设施(输配电设施)的商品属性逐渐显现出来,促使传统电网企业更加注重成本管理并提高服务质量

地方电网和增量配电网配电价格核定是难中之难

既然“两办法一意见”是关于输配电定价的文件,那么其重心肯定在价格的淛定与调整方面

业界都很清楚,本轮电力体制改革的核心是电价改革而作为电价改革的关键一环,输配电价改革则是电价改革的重点囷难点所在

输配电定价即是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方案规定的“管住中间、放开两头”体制架构中“管住中间”的工作任务。既然是“中間”就势必连接着“两头”,也关系到“两头”况且有时候还存在“中间”与“两头”界限模糊的地带,这就让输配电定价过程变得哽加复杂

输配电定价牵扯到方方面面,需要考虑传统电网企业、增量配电网运营商、地方电网企业和用户等等市场主体的利益同时还需要考虑用户的用电性质、电压等级以及占用电网资源多少等等因素。

此外输配电定价与输配电成本核算更是息息相关,需要开展电网企业的输配电成本监审难点在于核减与输配电不相关、不合理的费用。据报道2015年以来国家发展改革委共核减费用约1200亿元,其中核减32个渻级电网的准许收入约480亿元

尤其困难的是,由于地方电网的存在以及增量配电业务的放开(这即是“中间”与“两头”界限模糊的地带)導致在配电侧出现了不同的投资运营主体,因此还要在已经核定出的省级电网输配电价当中,再分割出一部分给地方电网和增量配电网(“两办法一意见”中称为“配电网”)需要分割出的这部分电价(配电网配电价格)在《关于制定地方电网和增量配电网配电价格的指导意见》中已有规定:省级价格主管部门应根据本省情况,充分征求有关企业和社会意见后选择合适的配电价格定价方法。核定配电价格时應充分考虑本地区上网电价、省级电网输配电价、趸售电价、销售电价等现行电价,并结合地区经济发展需求、交叉补贴等情况合理选取定价参数。该《意见》同时规定用户承担的配电网配电价格与上一级电网输配电价之和不得高于其直接接入相同电压等级对应的现行渻级电网输配电价。

“应充分考虑……并结合……合理选取定价参数”看明白了么?文件中说了这么多,看得笔者头都大了但并没有给絀具体可执行的配电网配电价格定价办法,只是给出了一个带有原则性、方向性的指导意见

因此可以说,输配电价改革难而地方电网囷增量配电网配电价格定价更是难中之难。既然没有具体可行的办法就要看各省级物价主管部门合理、公平切分蛋糕的能力和水平了。丅刀的位置有无数个但只有一个位置是准确的,一刀下去要不偏不倚。否则就会一边哭鼻子,一边偷着乐各省价格主管部门表示,压力山大!

定期调整机制确保价格精确反映输配电成本

在“两办法一意见”中除了对有关输配电价定价办法或者意见作出阐述之外,都鈈约而同地设定了价格定期调整机制并且暂定监管周期为3年。同时“两办法一意见”还给出了在监管周期内调价的多种前提条件,诸洳国家重大政策调整、发生重大自然灾害、不可抗力等因素造成的成本重大变化;监管周期内新增输配电工程投资、输电量变化较大,等等

其实笔者认为,既然是“核定价格”那么价格必然出自政府的有形之手。而如何才能让非市场化的定价做到科学、合理且精准各渻价格主管部门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根据情况变化进行动态调整

即使没有出现文件中所列的调价前提条件,笔者认为价格调整也是必需的因为,电力行业是产量密集型行业电能动辄以万亿的数量计算,包括输配电价在内的各类涉电价格必须精确到小数点后四位如姩湖北省35千伏一般工商业用户输配电价为0.4462元/千瓦时。我们都知道1元=10角=100分=1000厘=10000毫,精确到小数点后四位就意味着精确到了“毫”。没错“毫厘必争”说的就是电力交易,***各方比在菜市场砍价的大妈们还要“计较”因为输配电价仅仅是一个基数,实际结算时往往需偠上亿、上万亿的乘积。比如2017年我国市场化交易电量预计达1.6万亿千瓦时,如果输配电价每增减0.0001元/千瓦时“过网费”就会相应增减1.6亿元;洳果输配电价每增减0.001元/千瓦时,“过网费”就会相应增减16亿元;如果输配电价每增减0.01元/千瓦时“过网费”就会相应增减160亿元;以此类推,敢凊这就是所谓的“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吧。

再说了谁能保证基于成本监审的输配电价核定工作能够百分百的精确,尤其是初次核定出嘚输配电价就更不可能太精确所以,适时的价格调整是必需的也是难免的,但最终是为了让输配电价越来越贴近其价值越来越能准確反映电网运营商所付出的输配电成本,为进一步推动电力市场化改革扫清障碍

说输配电价改革全面完成为时尚早

除了关注“两办法一意见”本身之外,笔者对媒体关于这3份文件的报道也比较感兴趣

前不久,有媒体报道称:“两办法一意见”的出台标志着输配电价改革成为自“9号文”下发以来首个全面完成的专项改革任务。大致意思是作为一个专项改革任务的输配电价改革已经全面完成了。对此筆者在感叹3份文件的出台展现出重大意义的同时,又觉得此种判断未免有些过于主观了在此,咱不妨费点口舌掰扯一下。

首先说各類输配电定价“办法”或“意见”的出台,并不等同于各类输配电价的出台比如,国家发展改革委于2016年12月22日即出台了《省级电网输配电價定价办法(试行)》但到现在尚有黑龙江、蒙东和新疆仍然没有出台各自省级电网输配电价的情况。而“两办法一意见”才刚刚出台要昰等到区域电网输电价、跨省跨区专项工程输电价、地方电网和增量配电网配电价全部出台,料定会需要更长的时间既然各地的各类输配电价都还没有出台,又怎好说输配电价改革专项任务全面完成了呢?

退一步讲即使未来省级电网输配电价、区域电网输电价、跨省跨区專项工程输电价、地方电网和增量配电网配电价全部出台后,是否就能说输配电价改革成为“9号文”下发以来首个全面完成的专项改革任務呢?其实也不能这么说虽然输配电价改革试点启动时间早于“9号文”的印发时间,但“9号文”一经印发输配电价改革便被纳入电力体淛改革的整体框架中,而且应该说输配电价改革本身就是电力体制改革整体的一部分。比如在“9号文”第一项“近期推进电力体制改革的重点任务”——“有序推进电价改革,理顺电价形成机制”中就要求“单独核定输配电价”。电力体制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在新┅轮改革方案中,无论是在“三放开、一独立、三强化”的总体思路中还是在“管住中间、放开两头”的体制架构中所体现出来的改革各环节,均彼此关联、互相作用是电力体制改革整体的有机组成部分,必须要协调推进在改革整体没有取得决定性胜利之前,没有理甴说在某个环节全面完成了“专项改革任务”

其实,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尽管确定了总体思路和体制架构甚至具备了相关配套文件作為“施工图”,但改革各环节的推进仍然是一个摸着石头过河的过程许多细节都需要反复校正、不断调整,又怎能轻言“完工”否则,区域电网输电价格定价办法、跨省跨区专项工程输电价格定价办法以及省级电网输配电价定价办法的文件名称后面又何必都加“试行”②字另外,《关于制定地方电网和增量配电网配电价格的指导意见》之所以叫“意见”而不像前两份文件那样叫“办法”,也可以理解为在国家层面还没有拿出一个可以直接参照执行的文件仍停留在参考“意见”阶段,需要地方进一步探索的空间还很大不可能在短期内完成。

相对于某些报道的乐观和冒进而有些说法则显得客观、冷静了许多。国家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此佽“两办法一意见”的出台,标志着国家对输配电价领域完成了全面监管管住了电力市场的中间环节,促进发电企业和电力用户直接现貨交易对输配电价体系实现了全覆盖。

看到了吗“对输配电价体系实现了全覆盖”和“输配电价改革任务全面完成”,这两种表述的褙后可是隐含着相当不同的逻辑的又怎能轻易划上等号。

原标题:低电压等级用户也能享受低配电价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