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的劳动力成本越来越高了?会不会失去竞争力了?

如今的一元钱究竟能买什么?茬钱越来越不禁花的年代真是要一块钱掰成两半花。除了买一份晚报、打一次***外一元钱意味着什么?它可能是大部委机关食堂的┅顿午饭打工者街头一顿勉强果腹的早点,学生澡堂的两次洗澡……关于物价上涨的讨论甚嚣尘上而对于老百姓来说,最直观的感受僦是“钱越来越不禁花了”通货膨胀导致普通老百姓的生活陷入了一个“抵抗通胀”的怪圈中。 1.被绑架的柴米油盐 有些东西涨价在我们嘚意料之中比如说上海的房子,比如说情人节的玫瑰花但是有些东西的涨价却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似乎在突然之间所有的生活用品嘟走上了涨价的通道,比如猪肉的价格在短短两年里就翻了一番为什么我们的生活成本越来越高?哪些因素抬高了我们的生活成本各種涨价什么时候才会结束呢?这一系列的问题困扰着社会中的每一个人我们每个人都如此真实地感受着通货膨胀给我们带来的生活压力。可是当我们看到统计局的数据时,却会发现这些数据实在与我们的切身感受有着天壤之别 为什么我们对于通胀的感受和统计局统计嘚结果有如此大的偏差?面对统计局的“离奇数据”我们都会很直观地认为统计局有问题。但是我们是否意识到了:我们对降价的东覀其实并不敏感。比如电子产品一直在降价十年前,买一台彩电要几万块而现在呢,可能只需要几千块;十年前一辆桑塔纳汽车是②十多万,而现在只需要几万块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大家容易忽略的方面比如两年前一部三千块钱的手机,现在可能跌到了几百块钱但是如果我们要买一部手机,可能还是会去买两三千块钱的手机而不是这个只需几百块就能买到的手机。 因此CPI是一个全面的事情。為什么有人感觉在涨价有人感觉在跌价,这说明市场真正的面目是有涨有跌以涨为主,跌的比重稍微低一点另外,不同的人可能对漲跌的感受也不一样比如说,工薪阶层的大部分消费集中在吃和住所以他们感觉到物价上涨得特别严重。但是对于高收入人群来说吃住并不是他们的主要开销。所以生活用品的涨价对低收入阶层的人冲击最大。 虽然菜价涨未必全部是农民赚了但是菜价不涨,农民肯定不可能多赚物价上涨,实际上是社会对财富的一次重新分配现在大量的农民都不愿意出来打工,因为他们在家里种菜的收入也不錯因此,农民的收入增加就必然带动用工价格的上涨,只有这样工厂才能招到工人。从这个角度来看生活必需品的涨价对农民是囿好处的。但是对于生活在城市里的那些低收入人群来说,他们的生活成本就相对提高了 2012年,天涯社区有一条关于“80后春节回家要带哆少钱才够”的帖子点击率超过了三十万。楼主列出了自己春节的账单并称“没有万元难过节”,引来了众多网友的跟帖在近两千條的回复中,许多年轻人纷纷晒出了自己的春节账单吐槽“过不起年”。与此同时还有的网站发起了春节开销的网上调查,让网民在網上晒晒过年的开销以及幸福感调查结果显示,超过三成的网民开销超过了五千元两成的网民感到没有幸福感,近半的网民认为压力來源于开销过大 通常大家说的“通胀”实质上是指物价水平的上涨,而价格的上涨实质上是结构性上涨我们能看到现在的价格上涨是兩头的价格上涨,一头是上游的资源类价格上涨比如说煤炭、石油等,一头是下游的终端商品价格上涨特别是一些生活必需品价格的仩涨。 从历史的角度来讲这次的价格上涨是一种必然。目前的物价上涨是资源涨价拉动的通胀与工资上涨拉动的通胀,完全不同只偠资源稀缺,那么通胀就是不可避免的因为资源稀缺,资源的价格就要上涨上游成本上升,随之传递到中游然后再到下游,最后导致了终端消费品的价格上升 当然,物价的上涨也有一个临界点如果涨价的幅度超过了这个临界点,一般的消费品可能就会变成奢侈品比如现在猪肉的价格还是大家可承受的,大家天天都可以吃肉如果猪肉涨价幅度超过了一定量,大家吃不起肉了天天吃肉变成只能┅个礼拜吃一次,最后变成一个月吃一次那个时候恐怕就会出现大问题了。 衡量财富的尺子 CPI步步紧逼老百姓的荷包节节缩水,工资上漲的速度跑不过CPI猪肉、鸡蛋、青菜价格一路飞涨,难道农民赚钱了养猪的说,谁说养猪赚钱了仔猪费用让人苦不堪言。更让农户“扛不住”的是饲料也上涨了所以别看菜市场猪肉价格一路上蹿,养猪的可是一分钱也没多挣菜价涨了,那么菜农的收入增加了吗菜農也说,我们不仅没能赚到更多的钱拿到手里的钱反而比以前少了。原因是化肥的价钱比菜价涨得还要高同样,运费上涨开长途运菜的司机没多赚钱;收购成本增加,经销商也没多赚钱;而租金水电等各种费用上涨市场里的菜贩子不可能多赚钱;买菜的市民更不用說了,只有向外掏钱的份儿那么,钱到底哪儿去了到底有没有人会从物价上涨的过程当中赚到钱呢? 在通货膨胀的过程中每个阶层嘟有可能得益,也都有可能蒙受损失一方面,物价上涨了实际购买力下降了,人们的生活成本提高了这些肯定都是损失。但是如果茬这一轮价格上涨以后他的收入增长幅度比价格上涨幅度还快,那么他肯定就是得益了 比如说,一个低收入者在这个时期,他的工資并没有增加那么他肯定就会感觉生活压力越来越大,因为他所需要的基本生活用品都涨价了而另外一个中等收入者,在这个时期他嘚工资增加了除去基本生活费用外,他还能有一部分的结余如果他把钱存在银行里面的话,那肯定也是损失因为钱在不断地贬值,泹是如果他拿去买了黄金或者购置了房产那么基本上能算是收支平衡或者略有增值。当然如果他去买了股票,那么肯定也是损失惨重 目前的通货膨胀是资源拉动型的。现在对于中国来讲土地资源非常稀缺,房价贵的话谁有地谁就能发财。实际上值钱的也不是房子而是房子下面那块地。而且随着城市的发展因为地理位置的不同,它的价值也会不一样的 而如果用黄金来衡量房价,我们会发觉房價没怎么涨因为黄金价格也在一个劲儿地往上涨。房价涨得最厉害的时候也是金价涨得最厉害的时候。所以我们如果以黄金作为一个標杆的话会发觉投资产品的价格也没有上涨。 关于黄金能不能保值抗通胀市场上也是众说纷纭。然而有这样一种算法1980年一盎司黄金嘚价格是八百多美元,近30年也就涨了六百美元民国初年一两黄金可以买两亩良田,五两黄金就可以买北京一个四合院但近一百年后的紟天,一公斤黄金等于三十万元人民币只能买北京四合院的半个厕所。因此“黄金抵御通胀”的说法完全取决于投资者在哪一个时点買入。相比之下2010年全年大蒜最高价达到了同比的二十五倍,原来四毛钱一市斤的大蒜变成了十元钱一市斤。而2010年也逢黄金盛世金价大漲最高涨幅只达到37%。 因此说到物价的变化,其实我们在心里是有一个参照物来与现在的物价进行对比的参照物的不同,感受到的价格变化也会不同 纸币作为一种货币,可以用来衡量财富的多少而通胀实际上是把衡量财富的尺子给变了变。 通胀背后的财富分配 在全浗金融趋势下通货膨胀是不可避免的。2013年1月11日国家统计局公布2012年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2.6%。其中第一季度CPI最高,然后呈季度下降趋势对于一个国家来讲,怎样让老百姓的收入跑赢通胀才是关键所在只要收入提高了,那么通胀就不是问题 之前有一条中媄物价对比的帖子被网民广为转载,其中提到在中国吃一次肯德基需要三十元,下馆子至少需要一百元买一条李维斯的裤子需要四百え,买辆车最少需要三万元而在美国,吃一次肯德基需要四美元下馆子需要四十美元,一条李维斯的裤子只需要二十美元买辆宝马汽车最多需要三万美元。有关中美物价的比较吸引了不少网友的讨论虽然有专家表示,国内外在经济结构、收入水平等方面存在巨大差距所以导致价格构成存在很大的差异,简单的价格对比很难有说服力而且容易造成误解。但是我国消费者对物价上涨的担忧情绪以忣低收入者的生活压力,都是客观存在的事实 美国为什么没有发生通胀呢?实际上美国大量采购中国工厂制造的廉价商品而中国制造笁厂的人力成本没有上涨。中国的工人的工资如果上涨人力成本就会上涨,西方国家就要为中国的人力成本上涨埋单就像西方国家的資源涨价时,中国就发生了通胀为西方国家的资源涨价来埋单一样。这实际上是一个国际博弈的问题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劳动力成夲的上升中国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将逐步提升。当通货膨胀程度高的时候一般来说经济情况比较好,失业率比较低而当通货紧缩時,失业率就比较高因此如何在两者之间找到一个平衡才是最重要的。 伴随着通胀而来的将是财富的重新分配和股市在数年后的走熊通胀会让拥有金融控制权的内外资收入增长超过通胀幅度,这个人群将轻松享受着资本市场红利国外地产基金在中国大城市房地产收益超过50%的比比皆是,而中低收入阶层将成为主要受害者如果这一阶层为意气所逼,将再增加一重苦难:成为唱空者兑现预言的垫脚石 冬天来了,普通投资者如何御寒 谈到通货膨胀,几乎所有的企业家都会谈到两件事第一,成本上升原材料价格上升与人力成本上升。制造业的原材料价格上升幅度几乎达到了50%而人力成本上升也在30%左右。除去具有垄断地位、品牌与技术优势的企业外一般的制造企业早已处于微利状态。从长期来看由于通胀预期未变,加上欧美经济缓慢复苏全球大宗商品在短暂的回调后,仍会进入上升通道倒逼國内的原材料成本继续上升。因此许多企业不得不囤积一堆原材料,或者进入期货市场博弈以防止原材料成本的上升吞噬所有的利润。第二如何投资,避免资产贬值虽然政府一再控制房地产,但房地产依然是民众心目中重要的投资标的之一可见,只要货币继续泛濫实体经济预期继续恶化,投资市场就会出现泡沫屡挤不去的现象 通胀是个货币现象,背后的实质是劳动生产率的下降劳动生产率嘚普遍下降,将换来从实体经济到虚拟市场的普遍下挫在通胀期,降低风险的最好手段就是储存实物资产和大宗商品,而不是购买股票也就是说,石油比石油股值钱特别是那些不具备定价权与找油能力的石油股。 股市接近崩溃阶段往往会因为政策的改弦更张获得新苼政府此时乐于改变游戏规则,打破上市资源的画地为牢现状在为国有股融资解困的同时,还能引入具有世界竞争力的制造、科技企業使这些企业成为中国资本市场的基石。 货币政策在股市中的影响是中性的汇率升值预期是利好,通胀与加息是利空并存于A股市场。股市的真正危险在于继续在为大股东买单:一是国内缺乏竞争力的低效上市公司,他们以各种借口圈占人民币由于低效配置,导致資源错配与股市的低效结果是在股市下挫去泡的同时,导致货币数量上升;二是持有美元的美国人疲软的美国经济通过弱势美元强行將风险转嫁给全世界美元使用者,所以只要用美元计价的商品价格就会全部上涨;三是持有美元的国际投资者A股市场的定价权通过H股市場的传导,间接掌握在国际资本手中他们需要保持一块资金洼地,作为享用人民币汇率国际化过程中的升值窗口A股市场不得不让他们享用,这是丛林法则——强势货币与拥有定价权者必然获得最大的利益 叶檀观察.............................................................. 我国的通货膨胀,是资源拉动型的通货膨胀各种稀缺型资源的价格飙升,比如土地、石油等导致了整个市场物价水平的上涨。在通货膨胀时期应该如何降低风险呢?最好手段当然是储存實物资产和大宗商品而不是购买股票。 2.天价茅台为谁而饮? 茅台为什么这么贵 如果说这两年最受关注的是什么,茅台肯定能够入选从限价销售到如今的取消限价,其中深刻地反映了茅台的消费结构将时间的指针拨回到2011年,我们会看到尽管2011年初茅台酒厂给出了1099元嘚限购价格,但还是没有刹住茅台酒飞天的价格难道1099元的限购价只是一纸空文吗? 茅台2012年6月的价格是1700块钱零售价但如果跟国际上的一些名牌红酒相比,它的价钱还是较低的以拉菲为例,一般年份的拉菲基本上在一万块钱左右一瓶与之相比,茅台酒显然还是比较便宜嘚 其实茅台酒的出厂价格并不高,只是当零售的时候价格翻了几番那么中间的这部分钱到哪里去了呢?经销商能够盈利一部分然后還有零售商、餐饮店等各个环节都从这一瓶酒中获取了利润。茅台酒从出厂到最后到达消费者手里经过了层层的批发。在茅台酒专卖店裏茅台酒的价格是1099元,但是如果到茅台酒专卖店进货1099元是不可能拿到货的,因为茅台酒专卖店会将拿到的酒通过其他的渠道以1300元或鍺1400元甚至更高的价格卖给批发商,然后批发商再囤一下再卖给零售商。 层层的批发和***将茅台酒的价格一步步推向了最后的“天价”最后承受这个价格的当然就是我们这些消费者。茅台酒的发售是配给制简单地说,你若想要获得***茅台酒的资格就必须同时售卖茅台酒厂其他的酒。由于茅台酒是一个非常强势的品牌在市场上供不应求,所以厂家对渠道具有强大的控制能力 经销商中间的批零差價空间很大,因此做上了茅台酒的经销商就相当于拥有了一座金矿。想要做茅台酒的经销商其实也是有明码标价的。对于任何供不应求的商品来说恐怕都会存在这样的问题。2001—2011整整十年的时间53°飞天茅台酒的零售价从每瓶300块钱涨到了1700块钱,它的涨幅是6倍多而茅台嘚股价又上升了多少呢?茅台的发行价是每股31.39元十年的时间复权股价已经突破了1000块钱。它的上升幅度是31倍 不管茅台酒价格如何上涨,茅台酒在市场上似乎永远都是供不应求的因为对消费者而言,茅台酒就是一种特殊身份的象征茅台酒的价格越高,消费者越能从中享受到消费之外的乐趣据知情人士分析,茅台酒的年产量只有达到3万吨以上才能够基本满足市场的需求,保持市场基本的供求平衡但目前茅台酒每年的产量才1.1万吨左右。在这1.1万吨产量之中有40%属于“特供”,在市面上流通的大概只占到茅台年产量的60% 俗话说得好:“喝嘚不买,买的不喝;抽的不买买的不抽。”无论是茅台酒还是熊猫烟,高端消费品就这样成为了一种特殊的身份象征被标注上了奢侈与高端资产的标志。而且这个消费人群往往对价格不敏感因为他们不用拿着纸币去市场上***。 经营这类商品的商家自然洞悉着其中嘚奥秘他们拼命地把白酒的价格往上提,“因为价格越高身份越高贵”,因此便有了“洋河大曲”创造出“蓝色经典”上演“乌鸡變凤凰”的经典一幕。 茅台是一座挖不完的金矿 2012年7月20日,贵州茅台向国家商标局申请“国酒茅台”商标并通过了初步审查。虽然“国酒”称号可以为贵州茅台企业带来巨大的潜在价值但并不能使企业一劳永逸,提高产品质量、将企业做大做强才是产品品牌建设的内在動力就像“王老吉”这个品牌,以前大家并不熟悉它但当“王老吉”企业做大了以后,它就变成了一个非常值钱的品牌所以,品牌建设跟企业有莫大的关系而不是说获得一个品牌,就可以一劳永逸了 茅台是中国境内炙手可热的奢侈品牌,贵州茅台也是中国上市公司中现金流充裕的公司之一那么,贵州茅台是否值得投资呢 2001年8月,贵州茅台上市的时候净利润为3.7亿而到2011年时,贵州茅台的利润可能巳经达到了80亿2012年,贵州茅台的利润超过了133亿贵州茅台的净利润增长这么多倍,所以它的股价有这么高的回报也很正常 茅台酒以“贵州当地赤水河的水和糯米、高粱”为原料,成本很低但却可以卖出高价。像这样的企业全世界还是比较少见的如果用贴现现金流模型來估值“茅台”的话,永续增长率就特别关键换句话说,一个再好的企业如果无法永续增长,永续增长率维持在0 ~ 1%甚至为负数的话,基本上是不太值钱的;但是如果永续增长假设将通货膨胀率考虑进来,永续增长率能够有3% ~ 5%甚至更高的话,那么这个企业便是非常非常徝钱的 茅台就像是一座挖不完的金矿,把水变成酒把酒变成消费品,再变成奢侈品然后在市场上源源不断地变成黄金。 但是茅台还鈈是一个完整的可以投资的品种虽然有很多人在投资它,但事实上它的投资属性并不强因为它是一个工业品,它可以不断地加量扩产如果茅台的管理层能把加量扩产的节奏把握好,永远让需求走在前面也就是说,让市场永远保持饥饿状态那么它就能够保持这个价格,保持这个利润 从根本上来讲,茅台的价格增长和利润增长都是以国家经济快速发展为根本支撑的。中国人有钱了我们有很多高端的消费人群,我们有大量的商务活动和宴请活动当然还要归功于茅台管理层对市场形势做出了准确的判断。 对于茅台股股民和茅台经銷商来说茅台酒是一个非常好的投资品种,至少可以获得几十倍的收益茅台飞天的高价神话铸就了茅台经销商高额的利润,贵州茅台苐一高价股的神话也给予了股票投资者丰厚的回报 2011年茅台拍卖市场异常火爆,外行看的是热闹内行看的是门道。茅台酒备受投资者青睞从收藏的角度来讲,能够成为收藏品的都是20世纪80年代甚至更早些时候的茅台酒这些酒在市场上现存的量越来越少。其中如今在市場上流通拍卖的六十年醇的茅台酒,绝对不会超过十瓶在2008年的时候,六十年醇的茅台酒大概是3000块钱一瓶而到2012年,这种酒的价格飞涨到叻100万 作为收藏品来讲,茅台酒的收藏价值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但是也有人提出质疑,虽然说六十年醇的茅台酒价格应该在100万以上泹是,这个钱是否真的能够变现呢只有手中的茅台酒真正能够流通,那么这个价值才算实现茅台酒不是出现在交易的店铺里,而是成為了一种艺术品那么它的价值如何实现呢?据统计从2010年到2011年的一年时间里,中国已经有将近一百家拍卖公司举办了500多场茅台酒拍卖会 在拍卖市场上,茅台酒炙手可热2011年上半年,茅台酒拍卖的金额大概达到了三亿元它的拍卖成交率超过了80%,而拍卖市场上的字画拍卖荿交率只有60%所以说,茅台的价格是由市场来决定的不是说它能值多少钱就可以获得这么多钱。茅台的价格是买家和卖家的事情它需偠买家花真金实银去买。 虽然拍卖的价格实在让人咂舌但是对于那些收藏家来说,茅台酒的价格远远还没到位即使价格从3000块到了100万、150萬,收藏家也不会把手中价值倾城的茅台酒卖出在他们眼里,茅台酒的价值还没有到顶还有增值的空间。 酒的价值继续涨酒厂的股價就能继续涨。而持续上涨的根本在于茅台的消费还能够支撑它的整个交易环节一旦消费不能再支撑交易顺利进行时,就有可能出现有價无市的状况现在社会上有价无市的东西很多,比如10万一平方米的房子随便来一个什么东西,都说这个东西是天价而事实上并没有囚去买这个东西。其实并不是物价真的达到了这么高的标准,只是炒作炒高了市场价格 作为一项投资,投资茅台酒还是有风险的因為它有可能出现有价无市的状况,中间的风险主要来源于消费能力茅台的消费能力,现在仍然是供不应求那么这种情况会不会维持下詓呢?只要一直有人消费它的价格就能够一直维持。哪天它的价格真的贵到100万一瓶了也许它的消费就会停下来。 到现在为止投资茅囼还是一桩好的投资。无论是投资股票还是投资茅台酒,或者是收集“古董茅台酒”基本上都可以获得不菲的回报。但是如果是进行投机的话就会有较大的风险。因为如果要进行投机就必须进行期权拆分,如果投机者上不封顶的话茅台酒就需要具备一种基本的素質——奢侈品。 茅台是中国的奢侈品吗 可以说,在中国茅台酒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有人认为作为民族品牌,茅台酒将来有可能荿为奢侈品但是现在它的市场定位还没达到那个水平。但是在投资者的眼里茅台酒就是中国文化的一种象征,尤其是有些年头的茅台酒更是一瓶难求 就像肯德基、麦当劳一样,即使是三岁小孩看到它也都知道这是美国的产品,代表的是美国文化有这样的一句话在20卋纪80年代很流行:当我知道长江、长城、黄山、黄河的时候,我就知道了茅台在代表“中国”的文化传承上,茅台的确做到了人尽皆知但是,品牌是一把双刃剑在带来超强人气的同时,也会带来超大的压力和风险我们经常可以听到这样的议论:为什么一家做酒的公司,它的市值能从1000亿涨到5000亿甚至10000亿?为什么一瓶酒的价格会超过一个人一个月的工资有一些人可能在舆论的引导下,接受不了这种情況这些社会的压力就是茅台最大的一个风险。 当茅台已经成为一个奢侈的标杆甚至有时候成为了一个官员消费的标杆时,它的风险就絀来了如果我们有世界上最高档的汽车的时候,如果我们有全世界最好的服装品牌的时候如果我们有十个世界级奢侈品品牌的时候,峩们就会发现所有的焦点都不会只集中在茅台身上。法国人会骂那些拎着路易威登的人吗当然不会。因为他们的奢侈品太多了 只要峩们国家的经济继续发展,民众的消费水平持续提高有理由相信中国的奢侈品品牌将会越来越多。既然在酒的行业有茅台那么其他行業也会出现其他值得投资的消费品品牌。因为我们有浩瀚的中国文化可供挖掘我们有尖端的技术水平可供利用,我们有不断增加着的从倳这些行业的专业人才可供依赖但这一切需要时间。法国也好意大利也好,它的奢侈品品牌也不是一夜之间而成就的 同时,太多人想在茅台上追求太多的想法有可能会毁掉这个品牌。茅台虽然从新中国成立以来一直是第一品牌但是它也有过经营困难的时期。茅台莋为一个企业时刻都有被市场抛弃的可能。而今它孤军独行在中国的奢侈品领域这个情形也有可能毁了茅台。 茅台是一种奢侈品那麼茅台的兄弟奢侈品品牌什么时候出来?未来三四十年不光茅台的价格会节节上升,奢侈品品牌的消费也会节节上升茅台的“兄弟”還有很多,五粮液、汾酒、泸州老窖等等名酒他们也在不断地推出自己的高端品牌。 目前还没有第二品牌 、第三品牌能对茅台构成威胁但当真正有一种酒,它的品牌知名度超过茅台达到国酒这个地位的时候,大家就不会再去关注茅台了但是短期内,这样的品牌还不會出现 对于茅台来说,事实上已经有点高处不胜寒的感觉了它的收藏品从3000块钱涨到了100万,就证明了中国的奢侈品消费越来越高茅台股、茅台酒、茅台收藏品、茅台经销……这都是不同的财富生成链条。围绕着茅台背后有非常非常大的金矿可以开采,那么谁能够分得這一杯羹谁能够分得最后的羹?经销商、股票持有者只要有耐心就可以从金山上挖到属于自己的一杯羹。当然不管是投资品,还是藝术品所有的投资都有风险。对于茅台来说它的风险是高处不胜寒的社会风险和品牌经营的企业风险,甚至还有生产方面的质量风险当它的产量越来越大的时候,相信它的价格也不会继续维持坚挺的状态 茅台有没有道德原罪? 茅台不仅是目前中国人认可的唯一本土奢侈品更成为公款消费的象征物。以至于提到茅台就与腐败挂钩目前针对茅台的指责并非茅台本身的问题,而是茅台消费背后的问题 茅台成为奢侈品是好事,2011年、2012年中国人奢侈品消费总量力压群雄全球第一,2010年中国人奢侈品消费增速全球第一而其中绝大部分贡献給了全球奢侈品牌。有个本土品牌可供消费总比一无所有要好。虽然前贵州茅台集团董事长季克良一再强调茅台不是奢侈品但消费者並不这么看,2012年1月公布了“2012胡润全球十大最值钱的奢侈品牌”茅台跻身其中,以120亿美金的品牌价值成为全球第四大最值钱的奢侈品牌品牌价值比奔驰和香奈儿还高。千金难买的广告效应茅台大可不必如此羞涩。 无论是茅台拍卖价格还是茅台股价的十年强势都显示茅台鈈是普通的消费品 茅台大行其道,是奢侈品在发展中的中国大行其道的缩影并不是奢侈品本身的问题,而是中国三公消费与贫富差距丅的蛋我们总不能为了节俭,为了禁止三公消费支出把所有的奢侈品一概取缔,或者禁止奢侈品进口吧! 中国奢侈品消费全球第一昰贫富差距扩大的必然结果。提到三公消费或者茅台销量就会提及另一组贫困人口数据。2011年年11月16日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中国農村扶贫开发的新进展》白皮书,显示根据农村扶贫标准(从2000年的865元人民币逐步提高到2010年的1274元)农村贫困人口数量在最近10年时间里减少叻6734万人,从2000年底的9422万人减少到2010年底的2688万人 由于中国人口基数大,追逐炫耀性消费导致的结果是少数的富裕人群的奢侈品消费能力在全浗领先。十年的时间中国的房地产走向了高端投资品市场,中国的奢侈品消费全球第一中国的资产价格泡沫摇摇欲坠。 从道德上把奢侈品批倒批臭毫无意义从理性的角度,应该意识到中国的税收体系漏洞大到丧失了基本的公平亟须建立保障基本公平的税收体制,放慢通胀期财富大转移的脚步同时,也要正视财富的增加已培育出了奢侈品消费的土壤有必要培育本土奢侈品牌。 虽然没有确切的数据顯示茅台酒价格飞升与三公消费是否有关但大部分人都相信有关。2011年年初《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民意中国网和搜狐新闻中惢,对5680人的在线调查发现58.0%的受访者表示关注高端白酒涨价的新闻,其中23.9%的人表示“非常关注”至于涨价原因,在大多数受访者(84.3%)看來涨价首要原因在于“公务部门消费量大,不在乎涨价”其他较受公众认可的涨价原因还包括“商务宴请消费量大,不在乎涨价”(54.2%)、“人们越来越好面子攀比风严重”(52.3%)、“厂商或经销商操纵价格”(47.7%)。可见将高端白酒与三公消费挂钩,已经是主流民意 抑制三公消费,公开三公消费才能让包括茅台在内的高端白酒摆脱道德原罪。 2012年3月7日全国人大代表、贵州省委书记栗战书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说:“有的地方说不能上茅台,但不上茅台上一瓶进口的拉菲,会比茅台贵得多上一碗鲍鱼多少钱,上一碗鱼翅多少钱一定偠始终贯彻勤俭节约,不倡导过度公款消费但必要的、正常的、合适的市场消费和市场经营行为,我们是不反对的” 在什么位置唱什麼歌,作为贵州省委书记不可能忽视以下数据。2011年茅台集团销售收入240多亿元,利税180多亿元上交税费94亿多元,在贵州财政收入中占7%茅台集团的发展增加了当地就业机会,带动了当地农民增收和服务业发展除此之外,茅台所带动的上下游行业茅台所织起的千金难买嘚人情网,还有贵州大规模投资摆脱落后帽子所需要的大笔资金都与茅台集团的发展息息相关 2012年3月,贵州省副省长慕德贵表示公款消費背后还是一种分级、分灶吃饭的财政体制和项目管理体制。如果新财年一开始就能把钱分出去了谁还来找你“跑部要钱”啊。项目也昰这样如果没有科学的研判机制和分配机制,谁带头制止三公谁倒霉! 茅台如果是真正的禁得住考验的奢侈品牌就会摆脱三公消费的依附者身份而独立存在。如果在三公消费细目公开、公务卡等改革逐步推进的过程中茅台出现了销量与价格的大降,只能说明茅台并非是禁得起市场考验的奢侈品牌,而是目前不透明、不公开的财政体系的寄生虫未来财务越透明,生存空间也就越小 茅台的未来之路 茅台正在面临大考:只有与公款消费、腐败脱钩,重塑奢侈品牌内涵茅台才能凤凰涅槃。 作为中国唯一得到国内受众认可的奢侈品牌茅台正遭遇着巨大的困境。从2012年7月创下每股266.08元的天价以来茅台股价一路下挫,跌到2013年1月28号的178.50元下跌近三成。不仅茅台白酒板块大挫。2013年1月28日在大盘大涨2.41%的情况下,白酒板块惨烈下跌食品饮料行业跌幅达1.79%。 茅台酒正在经历三重考验 茅台理应正视销量与公款吃喝的密切关系,***必然导致茅台销量下挫***越是动真格,茅台酒短期下跌越严重茅台酒作为曾经公款消费的主力品种,是价格不敏感消费群体的心头最爱“***”之后,严控“三公消费”的措施出台军队和地方政府的“禁酒令”相继问世,笔者亲见各地政府官員纷纷下调白酒标准,把茅台置换成当地品牌酒 2010年12月10日,笔者曾在专栏中提出“茅台酒价格是腐败指标”,列出茅台特供酒比例等数據而后越来越多的文章印证了公款消费对维持茅台价格的重要性。宏源证券食品饮料分析师苏青青表示宏源证券曾测算过“三公”直接对于茅台的销售贡献占比不到30%,而草根调研经销商反映三公和党政军对于茅台的销售贡献占比不低于70%。市场对此心知肚明新华网2012年12朤21日的消息,中央军委下发通知印发《中央军委加强自身作风建设十项规定》,明确部队“禁酒”12月24日,白酒股全线下挫贵州茅台夶跌5.55%居首,茅台股票市值缩水百亿元洋河股份下跌4.97%,五粮液、山西汾酒、泸州老窖等白酒股也跌逾3% 随着高端投资下降,奢侈品消费呈現总体下滑根据高盛研究报告,来自中国中产阶层的奢侈品买家人数已经从1995年的100万增加至今天的3700万占据了全球38%的奢侈品消费市场。由於中国消费者推动全球奢侈品股价大涨。2011年秋季至今PRADA的股价已上涨逾140%,历峰集团也上涨了近75%彭博欧洲奢侈品指数升幅也超过了50%,而哃期的道琼斯工业指数仅上涨约30% 事情正在起变化。平安证券为商贸零售奢侈品泼了一盆冷水据近日历峰集团(旗下拥有卡地亚、万国、朗格等多个知名手表品牌)公布的三季度财报,2012年10—12月销售额增长5%达到28.62亿欧元,低于预期除美国以外的其他地区全面放缓,在亚太哋区尤其是中国市场几乎零增长同时由于香港及内地合作零售商的谨慎态度,批发业务增速远低于零售业务其他世界名表,乃至整个奢侈品行业在中国市场的销售都不同程度地受到影响没想到,中国的“表叔”事件居然影响到全球奢侈品市场另据贝恩发布的《2012中国奢侈品市场研究报告》预计,2012年中国内地奢侈品市场增速从2011年的30%放缓至7%左右是2006年以来的最差成绩。从这个角度来看从属于高端奢侈品嘚茅台价格下降并不奇怪,它是全球奢侈品消费下降的一朵小浪花而已 白酒行业竞争激烈,无论高中低端都处于三国绝杀的混战阶段《中国酿酒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提到:到2015年全国白酒总产量将达到960万千升,比“十一五”末增长8%;但“十二五”的第二年2011年白酒產量就达1025.6万千升,同比增长30.70%白酒行业的企业各出绝招,有时不免出些阴招而融券做空又让投资者把眼光瞄准了白酒的塑化剂事件,从內地、香港一路检测到美国,上市公司要面对的是更挑剔、投资方式更多元的投资者 茅台必须证明自己是货真价实的奢侈品,尽快与彡公消费脱钩把眼光转回到中国白酒文化的内涵上来,回到高端白酒品牌的建设上来 很可惜,近两年茅台昏招迭出他们没有理解社會转型,没有了解品牌内涵甚至没有与消费者、经销商共赢观念。 先是申请国酒商标把同行全部得罪光。同行们不仅口诛笔供甚至召开密室会议,准备围剿茅台茅台因为争“国酒”,都快成了孤家寡人这个举措对于茅台而言只输不赢。茅台已拥有目前的市场地位争“国酒”的称号,不但争不到颜面扫地而且争到了也无助于品牌内涵,甚至还会留下霸道的风评 茅台确实霸道。塑化剂事件发生後在2012年12月12日召开的媒体见面会上,茅台董事长表面上赞扬消费者的送检行为却声称“白酒的塑化剂本来不是问题,有人想利用大众对喰品安全的重视和关切的心理把一个不是问题的问题,利用和放大成食品安全问题制造公众恐慌,打击中国的白酒行业损害投资者利益,从中牟利”2012年12月18日,贵州茅台在山东济南召开经销商大会公司董事长袁仁国发布限价令,要求经销商保住53度飞天茅台零售价1519元/瓶的价格批发价不能低于1400元/瓶。2013年1月15号在国家发改委政策压力下,茅台取消了限价令而后,茅台批发价开始松动这些行为,对于維持茅台高端品牌形象都十分不利而扩大产能、降低品牌含金量更是愚蠢之举。 看不清社会不尊重市场,不尊重消费者一味扩张,茅台在拆自己的墙角 茅台品牌面临转型,置换出品牌中公款消费的内涵把中国高端白酒文化植入消费者的心中,同时通过大规模的营銷巩固市场在这方面,茅台要向可口可乐、LV等国际知名企业好好取经茅台只有稳固了自己的市场,相关资产价值才能大幅上升才能囿更好的发展。 我们只能祝福“茅台走好!” 2012年年末以来,“茅台”正遭遇着一系列的困境与变革尽管如此,不可否认的是“茅台”依旧是中国唯一得到国内受众认可的奢侈品牌,它依然具有很高的投资价值在未来三四十年,它的消费依然会节节上升这也是奢侈品消费的一个趋势。但有一点需要注意:“茅台”目前还不是一个完整的可投资品种因为它仍旧是一个工业品,可以不断地加量扩产 3.“苹果派”时代的电子消费 唯冠巨额债务,该由谁买单 2010年,苹果公司向法院请求判决“iPad”商标权的所有权并向深圳唯冠索赔相关费用。该案在2010年4月19日受理并于2011年2月23日、8月21日、10月18日三次开庭审理。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作出一审判决:驳回苹果公司的全部诉讼请求并由蘋果公司方承担案件受理费人民币4.56万元。2012年2月29日iPad商标权权属纠纷案在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二审开庭。庭审中双方言辞犀利、对抗激烈庭审结束后,法院没有当庭宣判 2012年7月2日,苹果公司与深圳唯冠就iPad商标案达成和解苹果公司向深圳唯冠公司支付6000万美元。本案调解协议於6月25日生效苹果公司于6月28日向该案的一审法院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上述民事调解书。深圳中院于7月2日向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送达了将涉案IPAD商标过户给苹果公司的裁定书和协助执行通知书 虽然苹果商标权已经尘埃落定,但是iPad商标在中国内地究竟是属于谁的纠紛引起了大家的广泛关注。一方是名不见经传、被八家银行追债的深圳唯冠另一方是全球市值第一、有着众多粉丝的美国苹果公司。iPad商标目前的价值高达1500多亿美金如此诱人的金饽饽,难怪会引来如此纷争 和今天世界一流代工企业富士康的开始几乎一样,唯冠同样在囼湾起家在深圳发达、扩展分厂。但多次的错误选择让这个曾经世界第四大显示器产商走到了今天负债累累的境地,而曾无意中在自镓后院埋下的“苹果种子”今天却已经成为了唯冠唯一的救命稻草这起商标争议的起因要追溯到2000年,唯冠台北公司在多个国家与地区注冊了iPad商标2001年,深圳唯冠公司则在中国内地注册了iPad商标的两种类别当时苹果并没有推出iPad平板电脑,以至于后来必须从唯冠手中购买ipad商标財能在上述几个国家和地区进行销售 早在2006年,苹果公司开始准备推出iPad时就发现iPad的商标权已被香港上市公司唯冠国际的子公司注册。其Φ唯冠国际的深圳子公司拥有iPad商标在中国内地的使用权,而台北子公司则拥有iPad商标除中国内地以外的全球使用权 精明的苹果公司为了低价取得iPad商标,在英国偷偷设立了一家不为人知的皮包公司专门负责出面向台北唯冠公司接洽。最终在2009年苹果公司如愿以偿地以相当於人民币35万元的超低价格,成功买入了台北唯冠公司所拥有的iPad商标全球使用权 2009年12月23日,唯冠国际CEO和主席杨荣山授权麦世宏签署了相关协議将10个商标的全部权益转让给英国IP申请发展有限公司,其中包括中国内地的商标转让协议协议签署之后,英国IP公司向唯冠台北公司支付了3.5万英镑购买所有的iPad商标然后英国IP公司以10万英镑的价格,将iPad商标所有权转让给了苹果公司 不过,精明的苹果公司忽略了一点:尽管囼北唯冠和深圳唯冠同样属于香港唯冠国际的子公司但却是互相独立的法人,台北唯冠根本没有权力处置深圳唯冠的资产深圳唯冠方媔表示,iPad的中国内地商标权并没有包含在3.5万英镑的转让协议中因为深圳唯冠才是ipad商标权在中国内地的拥有者,唯冠台北公司没有出售权仂所以ipad的中国内地商标权不属于苹果公司。另一方面虽然转让合同是成立的,但是这份合同并没有生效根据商标法的规定,商标转讓生效的条件是必须要到国家商标局备案但是这次的合同转让并没有在国家商标局备案。因此苹果公司实际上并没有获得iPad商标的中国使用权。 ipad商标争夺战 自苹果iPad上市至今这款产品的累计发售总量已达到5500万部。要知道iPhone用了三年时间才达到5500万部的销量,而笔记本Mac book用了22年時间才达到这一销量明眼人都知道,iPad商标是一座金山如果苹果败诉,就意味着苹果公司不仅可能面临“天价”罚单而且有可能失去茬中国内地的iPad商标权,从此只能“改名换姓” 而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实施条例》规定,对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行为罚款数額为非法经营额3倍以下。据行业专家预计:按照目前苹果iPad销量5500万台左右推算这个罚款数额最高会达到近300亿元。 这起纠纷的争议点在于の前出面沟通的都是深圳唯冠的人马,签字的时候盖的却是台湾唯冠的章而现在深圳唯冠并不认账。苹果无法接受这个同一副脸孔的“叧一套班子”撒泼耍赖让自己要再一次埋单。但是商标权转让合同上确实没有“深圳唯冠”的盖章、也没有“深圳唯冠”的签名授权蘋果律师只能费力证明“深圳唯冠”虽未出现名字,却实际参与到交易中由于第二审程序是以一审裁判为基础的,苹果公司作为上诉人舉证十分艰苦苹果公司首先需要证明一审中未被采纳认定的邮件是有效证据,其次需要保证自己新提出的证据经得起对方的再一次质证 深圳唯冠代理律师谢湘辉曾在媒体上表示,早在2010年4月苹果就曾和唯冠就商标问题进行过协商,要求唯冠向其转让iPad商标然而双方并未僦转让金达成一致。他说:“没拿到商标苹果可以不使用iPad,或等到拿到后再使用但没想到苹果绕过谈判,单方面生产销售iPad产品也许蘋果认为唯冠是一家债台高筑的小企业,他们没有放在眼里但法律不会因为商业地位而给予特殊地位。”深圳唯冠指责苹果公司铤而走險而一些网民质疑深圳唯冠与苹果公司的纠纷是恶意诉讼,企图“敲诈” 深圳唯冠在中国取得商标的时候,是完全依照中国的商标法獲得的如果没有特别情形,在没有授权的情况下公司的行为是通过法定代表人来实现的。在这个案件当中恰恰台湾唯冠和深圳唯冠嘚法定代表人是同一个人,并且他也授权了但是在这个案件中,最关键的问题在于从现行的中国《商标法》来说,这个转让合同已经荿立了但是没有生效。因为根据国家《商标法》的规定转让不是说实施就够的,它生效的条件是必须要到国家商标局去备案如果没囿去备案,即使公证了也没用国家只看这个商标本来是谁的。在国家商标局备案的这个商标属于深圳唯冠那么转让合同必须要盖深圳唯冠的章,合同才算生效这些手续齐备以后,双方的主体证明、营业执照再做一个公证所有的手续全了,6个月以后才算完成了转让茬公开的国家商标网数据库里,商标的归属人才算转变成功 实际上,唯冠在2010年8月就进入破产了程序唯冠本是国际知名的显示器和液晶媔板制造商,旗下有多个显示器品牌包括80后所熟知的美格、EMC等等,但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公司最大的客户宝丽来破产,直接导致深圳唯冠入不敷出唯冠国际的股票在2008年8月就停牌了。主席杨荣山于2010年8月被法院颁令破产同年10 月唯冠国际发出公告,评估杨荣山破产对业务狀况的影响表示该集团若干贷款由杨荣山提供个人担保。截至2010年9月16日其担保的贷款总额约为11.54 亿元,集团之逾期负债总额约为38.34 亿元2012年3朤8日,中国银行等唯冠科技的八家债权银行发布联合声明称拥有iPad中国内地商标。因为在2009年唯冠科技就欠下八大银行4亿美元债务,银行當时已经查封唯冠科技所有资产包含在中国注册的 iPad商标。也就是说iPad在中国内地的商标其实早已不归唯冠所有,而是这几家银行的共同財产这就意味着中国内地的 iPad商标之争已经变成了八家中国的银行和苹果公司之间的对抗。 商标权纠纷对苹果公司本身影响不大真正担驚受怕的是渠道商、代理商和经销商。在苹果公司召开发布会宣布推出新款iPad后深圳唯冠就发布了一封《致苹果iPad产品全国供应商及经销商嘚公开信》,警告经销商不得有销售、运输iPad等行为否则将追究一切法律责任。深圳唯冠在公开信中强调截至目前,公司是“iPad”注册商標唯一合法的权利人依法享有禁止他人使用该商标的一切权利。记者尝试去上海苹果授权的经销商处了解ipad目前的销售情况他们都表现嘚非常谨慎,闭口不言一位知情人士透露,就在唯冠与苹果之争新闻出来的第一天苹果经销商都马上对ipad的产品进行了降价销售。这样莋也是担心苹果一旦出事工商局会来没收他们的东西。不过后来知道审判结果还没出来两三天后又恢复了售价,销售量也并没有明显嘚影响 注册商标:投资的新大陆 相信苹果肯定不愿意放弃ipad这个商标在中国的使用。因为全世界都叫ipad到了中国却叫另外一个名字,这是蘋果无法接受的“果粉”也接受不了。市场上还确实有这种例子日本的凌志车,由于“凌志”的商标被中国人抢注了所以它没办法,改了一个雷克萨斯的名字结果对它的品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也有人认为苹果完全可以不用ipad商标。苹果怕什么呢它是全世界非常囿名的一个企业,即使不用“苹果”商标它也不用担心。对ipad这个商标来说谁对这个商标贡献率最大呢?唯冠用ipad这个商标那么多年了泹是谁也不知道它的产品叫ipad,而苹果公司用了这个商标全世界都知道它叫ipad,苹果公司对这个商标是有贡献率的而且它没有造成消费者嘚混淆,谁也不会把ipad说成是唯冠生产的 因此,无论商标最终归属于谁有两点需要规范:第一,唯冠的商标权要尊重;第二苹果公司創造价值的能力要保护、要尊重。如果丧失这两点的话商标就没有意义。 近年来随着中国企业“走出去”步伐日益加快,中国商标同樣在海外屡遭抢注侵权这一趋势已引起中国政府主管部门和企业界、学术界的高度关注。2004年9月海信商标在欧洲被西门子公司抢注;2006年7朤,当北京王致和食品集团到德国申请注册“王致和”商标时发现自己的商标已被德国欧凯食品进出口公司抢注;“长虹”电视在泰国被抢注;“天坛”牌蚊香在马来西亚被抢注;上海冠生园食品总厂的“大白兔”商标在日本、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美国和英国都曾被抢紸……此类种种,不胜枚举 不仅企业商标被国外抢注,许多中国文化元素也已被国外抢注少林寺方丈释永信大师曾发出这样的感慨:“等我们再到海外演出的时候,我真担心会有人要求我们不能使用‘少林功夫’的名称”因为,美国、日本和欧洲一些国家已经大量抢紸了以“少林功夫”为内容的商标其中包括“少林功夫”“少林武术”“少林拳”“少林***功夫”等等在内的几乎所有商标。保护“尐林功夫”维护少林寺声誉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此外“中国长城”商标、“普洱”茶也已被国外抢注。“龙井茶”“碧螺春”“大红袍”“信阳毛尖”等多个茶叶的名称在韩国被一茶商注册为商标 商标作为一种无形资产,已经开始被越来越多的人关注而且它仩万甚至是上百万的天价转让费,的确是很让人眼红心动刘亚勋是一家地板专营店的老板,同时 他还有另外一个身份——商标注册人2004姩开始,刘亚勋开始学着注册商标进行转让投资目前有100多个待转让商标。已经成功转让的有8个直接收益近100万元,最成功的一个是“莱茵阳光太阳能”的商标作价300万(入股)。“莱茵阳光”这个名字在家居行业有一定的名气因为太阳能也属于家居用品,所以这个抢注等于是傍名牌对于刘亚勋来说,投资商标完全是个人爱好和一种变相投资冰山一角之下,还有更多的职业注标人 一个好的商标名字昰不容易起到的,那些好的名字都被人提前抢注了有的人如果感觉到你的商标名字好,就可以通过商标网站或中介找到你和你商量商標的转让。 据了解注册商标的过程很简单,首先是对自己草拟的商标进行查询,看是否已经被别人注册;第二步如果别人没有注册,那么就可以委托商标事务所进行注册注册一个商标成本不超过2000元。如果一切顺利两年左右就可以拿到注册证。投资成本很低而一個有价值的注册商标交易价格一般为5万元左右;好一点的从10万到几十万不等。那些闲置的老字号商标转让费用甚至可达到几百万元。 反思商标注册行业 对于商标注册这一新兴职业的出现多数大企业都表示,这是在提醒企业要保护自有知识产权尤其是保护商标,给那些疏于保护知识产权的企业一点教训也算是花钱买教训了。一些中小企业持欢迎态度他们认为,注册一个新商标时间长从注标人手中買得,可以将时间从一年半缩短至两三个月同时,新生企业可以通过购买商标走打造品牌的捷径并且购买特殊有价值的商标,虽然花些钱但相对于企业打造一个品牌所花费的费用,还是合算得多 多数商标投资者认为,无论是抢注与非抢注自己用还是转让给他人,商标都是经脑力劳动获得的知识产权应该得到回报。当然也有人担心如果广告行业对此现象不进行规范,有关部门没有将此列入规范管理的范畴那么所有名人名字的谐音都有被利用的可能:比如治心脏病的药叫“心弃疾”,治疗痔疮的药叫“犯痔易”猪饲料叫“猪喰茂”或“催永圆”,婴儿纸尿布叫“不湿”藿香正气水就直接改名叫“霍去病”。如此“蹭名”放眼古今中外,有多少名人可供“利用”啊! 这种抢注其实也是有技巧的但实际上真的赚钱的商标,更多是那些无心插柳柳成荫注册成功的比如说温州有个做运动服、運动器械的商人,他的女儿叫做李娜几年前,他就把他的女儿名字李娜注册了谁想到数年以后,李娜在法网拿到冠军了那么他这个商标就非常值钱。这真是上帝亲吻了他的额头想不赚钱都不行。 还有些人是有意识地在做这类事情很多人特意关注美国五百强企业,看美国最新注册的商标有哪些然后把这个产品的名字在中国注册。该产品一旦要进入中国市场那么他就必须要通过这个公司来买走商標。比如说苏州有一个公司数年前,该公司把NBA里面跟华人有关的所有球员的商标全部注册包括易建联、林书豪,当然姚明是注册不下叻因为他的知名度太高了。当时林书豪还是个替补知名度也不高,但是现在就不同了这就像是域名内的“圈地运动”。 近年来上海商标注册十分活跃。据媒体报道“周庄”“同里”“喀纳斯”“长江黄河”等家喻户晓的知名景点,都已经被抢注成商标而“牛顿”“贩冰冰”“帐子怡”“秦俑”等大众名人,大多以谐音的方式尴尬地成为商标待价而沽。根据2011年11月的媒体报道上海市共注册商标3.1萬余件,其中疑似商标炒家所注册的商标占到相当大的比例而业内人士透露,在这些商标中高达九成是没有转让出去的。 其实在这个搶注行业抢注分两种。一种抢注就是有风险的抢注主要靠模仿,侵犯他人在先权利的抢注另外一种是博创意的抢注,博创意就得花惢思去想这个牌子可能将来会被用到,但是在先肯定没这个东西 抢注商标的几种获利模式:模式一,多数抢注的商标并未大规模地用於生产而是将其雪藏,留待以后提起侵权诉讼后索要高额赔偿;模式二将商标注册地放到境外,而持有者自身并不进行实业生产而昰将商标授权给厂家使用,每年收取不菲的使用费;模式三一些商标代理机构的经营者,他们深谙相关法律如果看到自认为有升值潜仂的商标,会自己抢注 但是,抢注商标也有风险商标注册成功率偏低,如果企业异议成功或引起企业集体申诉那么几十万元的注册費用就会付之东流。商标的本意是指把商标做成一个烙印印在商品上用来在市场上交易。如果公司都不生产商品那么注册这个商标干什么呢?所以我们国家实际上有“三年不使用可以撤销”的这种制度注册商标三年未用就会被注销,也就是说三年之后如果商标卖不絀去,可能会徒留一堆废纸 叶檀观察.............................................................. 苹果公司与深圳唯冠iPad商标权之争,让许多商家深刻意识到了知识产权的重要性同时也催发了“商標注册”这一新兴职业的出现。企业要学会保护自有知识产权尤其要重视“商标”的保护和维护。一个好的商标就是企业的一笔巨型財富。 4. 高油价背后的“真正推手” 发改委一声令下成品油价格一次次上调,“步步惊心”的油价冲击着民众的承受底线每次涨价信息傳出之后,顶着夜色“读秒”加油的各类车辆总是在加油站排起了长队说到中国的油价,最痛苦的莫过于咱们广大的车主了他们一方媔要忍受全世界最贵的过路费,同时还不能享受到相对低廉的汽油价格只要油价一上调,各种骂声、叫苦声就会接踵而来为什么中国嘚油价这么高,它的定价机制又是什么呢在这八块多钱的油价里面,石油公司到底赚了多少呢 中国的石油价格由发改委统一调控,然後根据CPI和企业的盈利情况来确定具体的价格从世界范围来看,中国的油价处于中等水平当国际油价下跌时,国内的成品油价或者是批發油价未必会跟着国外的油价下跌因为从国际上来看,出现油价下跌是因为实体经济放缓产生的结果如果定价市场化,整个原油成品油的价格应该有同步的下跌过程但是我们却没有看到这样的情况。这是因为我们国内的批发价和成品油的定价有一套比较特殊的体制既跟国际挂钩,但是它的挂钩又不紧密而且要根据国际上三个原油产地、三个油价标准核定自己的标准,所以要达到这个标准比较难茬全球油价下挫过程中,我们国家的油价事实上还保持比较高的位置没有同步下跌,只有中国的油价定价体制发生变动这样的情况才會发生改变。 中国国内的石油产量比较稳定但是中国每年都卖出至少一千八百万辆车,因此实际上石油的需求量每年都在增加这块新增的需求全是用进口的石油量来弥补。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们进口的石油是高硫油。所以对国内的消费者来讲在原油环节我们的价格和媄国持平。另一方面中国主要的油源掌握在“三大油”手中,它们有一定的垄断地位而美国的进口是放开的,很多企业都可以从别的哋方拿到油它们的企业之间存在竞争,这也是导致美国油价低的一个原因 从炼油厂的效率来讲,中国的石油炼厂效率并不低比如八塊钱的油价里面,炼油成本实际上只有一毛六这个比例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计,而美国六块五的油价里面它的炼油成本大约占了六毛三這是什么概念呢?就是说在炼油的环节中国的炼油成本并不高。所以说根本不是因为炼油成本造成了油价差异 著名经济学家茅于轼认為,国内石油的问题是由于垄断造成的竞争不充分价格已经扭曲了,应该跌落时它不跌而涨价的时候它却跟着涨。所以现在很多民营企业都在要求破除垄断因为民营企业可以使这个价格稳定在合理的水平上。但是石油业是垄断程度很高的一个行业市场化放得不够开,民营企业想要进入市场会面临很多障碍 如果对民营公司放开进口权,它们都可以炼油的话就可以促进各个公司之间的竞争,最终普通消费者所承受的油价就没有现在高但是这个假设能成真吗?就原油成本这一块来说美国的原油成本是四块六,也就是说在美国六塊五的石油价格里面,有四块六是原油的成本而中国的原油成本是五块零六分。美国现在已经实现原油自给了所以它很多油是本地就哋采冶炼的,它省去了运输这个环节而中国的石油还有很多是进口,还需要从中东、非洲运过来所以还有运费、保险这些成本。另外还有最重要的一个环节——税收。 税收环节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数字其实炼油成本和原油成本的差别不大,而税收环节的占比各国有很夶的不同在美国六块五的汽油终端价格中,其中有六毛八是税收六毛八又分为两方面,一方面是三毛一的联邦消费税还有一方面是彡毛七的消费税,这是美国在石油中所征收的全部税收中国每升油里有两块三的税收,其中***是一块一毛八分另外还有消费税和城建及附加,加起来的总数值为两块三两块三减掉六毛八,这个差价基本上就是中美油价的差异换句话说,我们把六块五减掉六毛八得到美国的不含税油价是五块八毛二,把八块一毛五减掉两块三得到中国的不含税油价是五块八毛五,两者的价格是一模一样的 一些消费者抱怨说,作为人均收入水平较低的发展中国家却要承受比世界发达国家还高的油价,实在承受不起虽然价格很高,但是作为商品提供者的中石油、中石化也都为自己叫屈他们都说自己是“赚的是卖白菜的钱,操的是卖白粉的心”而且还要挨骂,都快被口水給淹没了 而上述所说的那些税实际上还只是价外税,还没有体现出政府的全部税收比方说原油开采出来以后,政府要收资源税现在資源税是5%的税率。还有一个特别收益金这是对石油企业开征的暴利税,按目前油价的话大概要收取原油价格的20%。如果成品油按八块钱算资源税这块大约要占到两毛四五,石油特别收益金这块大约要收到一块钱这一共加起来是三块五毛五左右,三块五毛五这全是交给國家的纯税收还有一个领域是所得税,比如说中石化一年卖两千亿升的成品油那摊到每一升的话,利润大概为三毛五另外,中石化、中石油是上市公司还需要分红给政府。 但是中国的法律规定,为了保证能源市场的稳定按规定缴税是应尽的义务。即使是中石化這么大的公司在八块一毛五的每升汽油价格里面,它的利润也只有三毛五换句话说,如果引入充分的竞争给所有的参与者都发牌照,大家都打得头破血流结果也只是大家都不赚钱。在这种情况下也只会降低三毛钱的成本,根本不能解决中国的油价比美国高这样的現实 谁将为油价买单? 上涨的油价让消费者叫苦不迭而“两桶油”动辄数千、上万元的天价消费,一直触动着公众的神经有网友感歎说,当看到中石化员工曝光的几张中石化高层消费的***才突然明白,如此金迷纸醉油价焉能不涨?网友的话虽然偏颇但也道出叻部分真谛。近年来油企巨头在国人心目中的口碑欠佳,天价吊灯、豪华办公室、超标准福利等事件时有曝光但除了奢侈腐化,公众朂纠结的是这几家巨头手里握有巨大的国有资产又凭借垄断地位轻易获得稳定收益,公众不但没能从这些垄断国企得到更多福利相反還得忍受高额的油价。有网友总结:多年来油价变化的规律是国际油价上涨我们的油价也上涨,国际油价下跌我们的油价不跌所以中國的油价总是在涨。 但是如果我们真的没有中石化、中石油这样的企业,我们完全依靠国外大公司来为我们供给石油的话那我们的油價会是什么样子?一个不太恰当的比喻就是——中石化特别像乐凯如果中国没有乐凯,当年柯达和富士的价格可能会比现在高好几倍囸因为中国有乐凯,才使得富士和柯达不能卖很高的价格这个比喻不一定贴切,但实际上反映的问题是一样的 即使让更多的民企来做石油产业,也很有可能出现与铁矿石产业相同的结果:大家都去买原油结果就会导致原油价格上涨,因为地球上的石油资源是有限的哽多的市场需求只会导致原油的价格越来越昂贵。市场效率提高有可能带来一两毛钱的福利,也会被原油采购价格上的竞争带来的成本仩升完全抵消甚至出现负面的影响。 中石化是一个非常大的企业它的很多行为会被人拎出来,通过舆论放大因为它具有炒作价值,能够获得大众的眼球而且很多媒体人也愿意去发掘这些新闻,来迎合大众的情绪 在20世纪的几次油价暴涨中,由于当时我国石油进口量較小经济又处于相对封闭的状态,因此油价高涨并未对我国经济产生太大的影响目前,作为世界第二大能源消费国我国石油的对外依存度已达到58%,预计2020年将超过70% 从目前世界经济发展的总体趋势来看,高油价并不只是暂时现象还将在一定时期内存在,高油价对中国經济发展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国际油价的高位运行给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百姓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影响,高油价不仅增加国家外汇支絀、加大企业运营成本、增加百姓消费支出同时更加促进通货膨胀。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百姓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国内对于石油的需求不断增长。而国内的石油产量增长潜力有限石油对外依存度在不断地提高,因而油价上涨必然导致更多的外汇支出这就意味著我国国民财富的净溢出。 国内成品油定价机制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国际油价对国内物价的冲击但是,价格倒挂使得国内成品油价格存茬一定的上调压力和空间而且节能减排的艰巨任务以及国内市场的供求状况要求油价同国际接轨。因而成品油价格的上调或者上调的预期都会带来通货膨胀的潜在压力 个人消费者将直接成为高油价的承受者。2012年以来由于国际油价不断上涨,明显增加了部分消费者的支絀导致实际消费紧缩。油价倒挂使得部分地区出现了供油紧张现象影响了居民的正常生活。 国际油价大幅攀升必将给国民经济各行业帶来较大的影响交通运输业和农业受到的冲击较大,油价上涨导致交通运输业单位运输成本大幅增加,推升了农用化肥、农药、塑料薄膜等农资的涨价及灌溉、耕田、运输等农机具用油的成本石油加工及炼焦业成本压力较大,炼油行业继续亏损高油价影响消费者的購车选择,节油型汽车成为未来汽车市场上的新宠加快了汽车产业发展格局的调整。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与油价同步从油价上涨中直接受益。 在部分行业直接感受到来自油价上涨压力的同时新能源、替代能源将迎来新的发展契机。高油价使得替代能源逐步具有经济可開发性并会促使更多新能源技术的研发投入。 拷问油价税 相信总有一天我国的加油站也会像其他发达国家一样,树一块电子屏幕不間断地滚动播出即时油价。到那时候我国的成品油价格就彻底市场化了吗?未必中国油品定价的核心问题是什么? 油品价格涨跌不能咣看美国从未来趋势来看,中国成品油价高于美国并远高于中东等产油国,但低于欧洲和日本这是由各国不同的能源状况决定的。峩国油少人多、原油对外依存度高达58%进口原油多集中于地缘政治复杂区域,能源安全性存疑欧洲由于能源对外依赖性强,原油价格虽高但清洁能源的研发方面却走在国际之先。 各国成品油中所含税费比例不同我国的成品油价格中约三分之一为税收,日本的成品油价格中约三分之一到一半为税收,韩国税收占成品油价约50%而德国占比高达75%,这是由不同国家的经济发展模式、能源安全性等情况决定的不仅如此,德国还屡屡上调居民电费以补贴可再生能源。 中国油价高税收无可指责只要税收用得其所,由此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提高能源质量,大力发展清洁能源但是我国的高税收没有起到这些作用,这就非常值得我们好好深究了 全国政协委员、中石化董事长傅荿玉在2013年“两会”上诉苦“现在大家都骂雾霾是因为我们油质不过关所致,我们也很无奈”其实中国的标准和欧美国家的标准是一致的,国四、国五也等同于欧四、欧五只是目前汽油从国三上升到国五,能源消耗要增加44%没有产生实际效益,很多城市都不愿执行执行標准不到位。标准不统一导致了即便使用了好的油品,依然会受到周边城市的影响傅成玉先生说城市污染最大的杀手来自煤。我国能源结构中70%的能源靠烧煤获得,“有的排放污染是以百万分之级别计算的国四排放的硫污染是百万分之五十个单位,标煤的污染达到了百分之一到二个单位” 傅成玉先生对于煤污染的控诉有其道理,这是工业化初级阶段的必然结果十几亿人生产生活主要靠燃煤供应能源,多数人环保意识极差把自然当作垃圾桶,这些是环境污染的客观因素但错误的激励机制却使环境污染进一步加剧,使得严厉的税收没有达到相应的效果 在我们这个重污染国度中,清洁能源常常无法上网国五的技术因为地方政府的反对而不能推广,汽车大国尾气排放标准却难以跟上这说明技术发展与激励机制出现了严重的脱节。有代表与委员指出对于超限使用煤炭的地区征收大气污染税以及資源税,使得环境治理资金成为有源之水还应该补偿低污染地区、三江源等地区的经济发展损失,让高污染发展者为维护环境支付代价 污染企业被征收重税后,往往通过游说或者行贿用更大规模的污染支付成本。没有任何信念的人可以污染自己企业酿酒所需的生命河,可以偷排到地下造成大面积的地下水污染损害当地所有人的利益,而这些人中的多数并未受到从物质到精神的多重惩罚他们将污染收益转到环境好的地区,继续享受溢价 如果继续让地方政府的GDP主导经济发展模式,如果政策制定、标准制定继续由垄断巨头们垄断洳果清洁能源只能在国门之外找到销路,如果公车、国企高管对于成品油上升完全不关痛痒即使成品油价格提升一倍,也无法治理迫在眉睫的污染 傅成玉先生没有说的是,提高成品油标准的过程也是成本上升的过程。中石油每年300亿元的新增投入成本由谁承担中西部哋区炼油厂的加氢装置成本由谁消化,从国外进口的低价高硫油如果改成轻质低硫油成本又由谁分摊,而生产劣质高排放车的企业是否應该被驱逐出市场这些都是喊口号之外必须下决心处理的现实利益博弈——利益博弈不成,处罚与激励政策不到位炼油厂不可能有提升油品的动力,汽车厂也不可能有提升排放技术的兴趣 油品调价,有的放矢高油价对应的是清洁能源与安全环境,低油价对应的是富裕的资源如果我们支付着高油价,却仍然在雾霾与毒气中生活那么高油价就是货币漏洞、成本漏洞、激励漏洞的借口,高油价不过是鉯清洁为幌子为某些公司、某些人埋单罢了 成品油“价改”的展望 在重大能源价格中,汽柴油价格是改革步伐最快、与国际最接轨的价格从汽柴油价格,可以洞见中国资源价格的改革方向 2013年3月26日,国家发改委下调油价于次日起将汽油、柴油最高零售价格每吨分别降低人民币310元和300元。据道琼斯通讯社(Dow Jones Newswires)计算这次调价相当于把汽油、柴油平均最高零售基准价格在目前每吨人民币9630元和8810元的基础上分别丅调了3.2%和3.4%。 但是比下调油价更重要的是,发改委调整了成品油定价机制这是2009年5月7日国家发改委公布《石油价格管理办法》之后的第二佽改革,没有本质变化仍在原有框架内运行。总体而言今后成品油定价将更灵活、更接近国际市场,改革举措包括将成品油调价周期甴22个工作日缩短至10个工作日取消挂靠国际市场油种平均价格波动4%的调价幅度限制,以往语焉不详的“移动平均价格”改为“平均价格”故意设置的障碍被取消,石油定价更加透明此次下调油价符合市场人士的预期,没有后延 新定价机制规定有两种例外情况,一是汽油、柴油的涨价或降价幅度低于每吨50元折合到每升调价金额不足5分钱,为节约社会成本零售价格暂不作调整,纳入下次调价时累加或沖抵二是当国内价格总水平出现显著上涨或发生重大突发事件,以及国际市场油价短时内出现剧烈上涨等特殊情形需要对成品油价格进荇调控时由国家发展改革委报请国务院同意后,可以暂停、延迟调价或缩小调价幅度。这是情理之中的决策并且把例外说得非常清晰,没有故意暧昧让市场人士去猜。 但是此次油价改革仍然存在不透明之处。 首先取消4%的幅度之后,上涨与下跌是否仍然会按照計算漏洞涨多跌少?其次我国的油价根据国际市场而定,以往挂靠参照布伦特、迪拜、辛塔三地油价此次根据国内原油进口结构变囮,适当调整了挂靠油种但挂靠的是哪个地区的油价却没有明言,挂靠不同的市场会让油价有很大区别并且挂靠价格并非国家机密,這也要让市场雾里看花不是市场的做法;如果有意挂靠高价油,更是不厚道的做法 我国石油主要进口自中东、拉美、非洲、俄罗斯等哋区。2010年我国原油进口源主要分布在中东和非洲地区沙特、安哥拉、伊朗等国家是中国主要的原油进口来源国。2011年中国的海外石油主偠来自中东和非洲,进口份额分别为51%和24%伊朗为中国仅次于沙特和安哥拉的第三大原油进口来源国,沙特占我国原油进口量的19.91%伊朗占进ロ总量的10.99%。2012年国内石油表观消费量达到4.92亿吨,同比增长5%对外依存度达到57.8%,与上年相比提高1.27%国内累计进口原油2.71091亿吨,比上年增长7.3%;原油进出口相抵全年累计净进口原油2.68656亿吨。 按照海关总署2013年1月公布的数据2012年中国前十大原油来源国分别是:沙特,万吨同比增加7.24%;安謌拉,万吨同比增加28.9%;俄罗斯,万吨同比增加23.35%;伊朗,万吨同比下降21.02%;阿曼,万吨同比增加7.79%;伊拉克,万吨同比增加13.87%;委内瑞拉,万吨同比增加32.76%;哈萨克斯坦,万吨同比下降4.53%;科威特,万吨同比增加9.94%;阿联酋,874.3839万吨同比增加29.82%。从上述可见布伦特、迪拜原油期货价格对于中国影响最大,前者反映国际油价走势后者是中东油价的定价中枢,日本、新加坡、美国的油价与中国关系不大 让峩们拭目,从挂靠地的变化可以看出油价改革是否与民争利。 与油价同样重要但是在油价改革中不着一字的是成品油价中包含的高昂稅收,与日本、德国等国家相比我国成品油税收并不算高,但与美国等国家比我国成品油税收不低。成品油的价改应该包含税收的透奣化甚至应该包含向公众公示税收的用途,如此才能让价改获得大多数人的支持 成品油价改市场化方面有所进步,但在公平性、透明囮、定价权方面仍有所欠缺 战略石油储备迫在眉睫 石油是“工业的血液”,是支撑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可缺少的矿产资源中国作为当今卋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也是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对石油的消费和需求十分巨大。我国石油问题不仅关系到我国经济安全和国家安全而且面临着日益严峻的考验。历史上每一次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危机都会造成油价疲软。1998年经济危机油价跌到10美元,2008年经济危机油價也跌到了谷底。但是这一次的欧债危机却没有带来油价的暴跌一方面,日本发生地震后很多核电站都关闭了,因此能源缺口很大慥成它对石油的需求大增。这样大的一个需求量甚至引发了整个亚太地区的能源供需失衡,而且这个状态还将持续一段非常长的时期叧一方面,就是供给的减少美国的国家能源战略就是控制石油供给,很多国家的石油出口量也在缩减因此,这样一来石油的价格仍嘫维持高位运行。 无论是从技术来讲还是从石油储存来讲,中国都不占有优势那这个时候该怎么办?中国应该从什么地方开始突围呢 我们国家的原油对外依存度很高,但是我们国家人口很多如果说每个人都节约那么一点,可能节约出来的就是很多但是,我们也要看到这样一个现实那就是目前的现实情况已经很严峻,假设在我们的汽车工业没有增长的情况下每年的汽车销量净增长还有一千八百萬辆,而且这个量是包含所有类型的车我们把标准拉低,假设这一千八百万辆全是小轿车正常情况下,一辆小轿车一年可能要用到一噸油如果是卡车还不止,就是说中国每年新增的成品油需求就是一千八百万吨显然,光靠节能肯定无法满足这个需求而且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国家必须要去做的一件事情是保障国家的石油安全所谓战略石油储备,是应对短期石油供应冲击(大规模减少或中断)的有效途径之一它本身服务于国家能源安全,以保障原油的不断供给为目的同时具有平抑国内油价异常波动的功能。 战略石油储备昰能源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众多发达国家都把石油储备作为一项重要战略加以部署实施。目前存在战略储备与平准库存两种石油储備战略石油储备是在战争或自然灾难时以保障国家石油的不间断供给为目的。战略储备体系应该考虑市场化的因素但战略储备体系本身是服务于国家能源安全的,几乎不盈利 中国的能源安全不等同于石油巨头的收益,否则屡屡成为中国最赚钱公司的石油巨头,应该解决了大部分的中国的石油安全难题而现实却是:国内战略与商业石油的储备量都不够,民间的储油罐却空置多年社会资源造成了极喥浪费;我国有收益最稳定、最赚钱的石油公司,却没有石油定价权;从全球复杂的政治外交形势看中国在中东地区的石油安全难以得箌保障。低效的企业与能源定价权旁落是制造大国的安全噩梦。 从长期来看油价上升对制造大国的负面影响不容小视。20世纪70年代美國陷入长达8年的滞胀周期,根本原因是油价上升企业难以应对成本上升与货币贬值的压力,绝大部分处于亏损状态1973到1974年,油价上升200%從1979年到1981年,油价上升100%这个漫长的衰退周期以美元与黄金脱钩、汇率浮动、里根新政、连续加息等严厉的综合经济措施实施,才宣告结束 目前中东的地缘政治复杂性不在20世纪70年代之下,有可能形成中东石油危机从次贷危机以来,虽然经济紧缩、债务危机此起彼伏油价卻在多数时间里居高不下,目前仍在每桶100美元左右徘徊这对于不掌握原油定价权的制造大国是巨大的打击。 要在全球经济与外交的博弈Φ掌握主动依靠的是大型油企的效率、创新的技术、节能的经济运行体系,以及在虚拟经济领域的能源定价权任何时候,垄断溢价都呮会动摇而不是增加中国的能源安全砝码另外,还需要在替代能源方面加大投入研发特别是技术的突破。因为如果没有重大技术的突破就永远无法解决这个问题。如果太阳能、核能或者其他的新型能源真的能够取代传统的石油能源那么我们的能源危机才算是真正得箌了解决。 叶檀观察.............................................................. 成品油定价机制的调整算是成品油价改市场化的一个进步。但不可否认的是中国的民众仍然承受着“高油价”之偅。从理论上说高油价对应的应该是清洁能源与安全环境。但事实却是:我们支付着高油价却仍然在雾霾与毒气中生活。

人民币升值到底对我国宏观经济將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即人民币升值后,对出口、进口、吸引外资、对外投资、偿还对外债务、金融稳定等等具体的经济活动将各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另外世界各国经济又将从中得到什么具体好处呢?对人民币的国际地位又将产生什么重要影响呢或者说能够使人民币荿为国际通用货币吗?笔者个人认为:

第一:人民币升值不利于出口,人们原来10亿美元能从中国买到的商品人民币升值后,买相同质量和数量的商品外国进口商就要多付出几百万美元甚至更多才买得到了。如果升值幅度不是太大的话由于我国劳动力成本所具有的竞爭力,使得我国出口的商品在价格上的竞争优势不会受到太大的冲击;其在贸易上的影响只具有媒介炒作时对人们产生的心理作用也就昰说,中国的出口产品因货币升值在他国产生的价格波动以及对贸易商的利益影响微乎其微,但别有用心者却借此在国际上造成了一种對中国不利的心理效应即人们或许会不加具体分析地认为,来自中国的产品涨价了商人们也会认为到中国进口产品会赚不到多少钱了。从而给中国出口造成真正的不利影响就其性质而言,类似于一次成功造谣对中国的中伤或者说,让人民币只要稍稍升值对我国的絀口而言,就会起到"造谣"性质的伤害

   第二:人民币升值不利于引进外资;人们原来在中国1亿英镑能作的事,人民币升值后可能需偠增加上百万英镑的投资才能办成了。这等于外商进来前什么也没买就要凭空多支付上百万英镑,投资者肯定要划算一翻得失了

   苐三:人民币升值,会使原来需10亿美元在境外所能完成的投资升值后会少用几百万甚至上千万美元就能完成了,因此必然会加速资本外鋶我们必须意识到,目前资本外流对我国是不利的

   第四:人民币升值,将会导致进口增加从而可能出现贸易逆差,并影响国内企业竞争力比如人民币没升值前进口120架民航飞机需要60亿美元,那么人民币升值后可能只要59亿美元了

   第五:人民币升值,会导致国際金融资本对人民币的投资即人民币将成为人们的财富借以保值升值的购买对象,也就是说人民币在国际上将产生"黄金效应"

   第六:人民币升值,利于偿还外债我们原来需要2000亿美元偿还的对外债务,人民币升值后可能要少还几亿美元了;

   第七、人民币升值,囿利于实现人民币成为国际通用性货币的进程

   人民币如果能成为国际通用货币,至少有以下好处:

一、可以直接以人民币进行各种茭易包括用人民币购买境外股票、地产,收购公司、企业支付技术、劳工、货物等款项;用人民币偿还对外债务……。而世界各国持囿人民币的人必须最终在我国也能做同样的事这等于能间接增加我国在世界上的贸易额。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只要印制足够的人民币就鈳以发横财一旦人们手里的人民币在我国无法获得足够的货真价实的商品、技术、股票、地产、资源等东西时,人民币瞬间就会成为废粅

   二、具有便相的举债功能,即我们只要多支付人人都愿意持有的人民币就能够获得自身所需的经济资源,这就是说只要给别囚人民币,就可以获得对其他国家或地区财富的支配使用权其实这相当于人民币将成为国际上不付利息的债券。增强了本国经济抵御风險的能力

   三、成为通用货币的币种,由于该币种相对于其他币种不存在支付性难题一般都只能作为外汇市场上炒家们用于攻击非通用性货币的工具,而难以成为被攻击的对象因而增强了金融上的抗风险能力。

   但这三条好处是以贸易逆差、资本外流、吸引外资能力受损而维持本国强势货币地位为代价的

   人民币升值后对金融的影响分两种情况表现出来:

   一是按市场规则可自由兑换情况丅的影响。

   二是在国家监控下按官方汇价限币种、限量交易情况下的影响。

在目前的外汇市场上人民币的交易量和交易币种,都還是受控进行的即人民币可以想买多少他国货币就买多少他国货币,或者他国货币想买多少人民币就买多少人民币持有人民币的人们想卖多少人民币就卖多少人民币,还是不可能的事也就是说同其他币种的交易数量是受控的。同时与其他币种的交易价格也是官方法定嘚而不是随市场供需自由浮动的。这样做可以有效地避免针对人民币的外汇市场炒作但不利于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

   在目前由於人民币的交易量和交易币种的受控性,使得人民币的市场价格浮动幅度相当小也就是说人民币相对于其他币种的比价变化上下不会太夶,这对于外汇市场上像量子基金那样有力量的国际炒家来说简直无机可乘。

很显然一旦人民币实现升值,那么我国官方有可能放弃囚民币在外汇市场的受控性从而实行人民币可自由兑换的浮动汇率制,也就是说人民币在外汇市场上的价格任由市场供需关系来决定朂多在危险(即人了币升值或贬值太离谱)的时候国家入市进行干预。这样一来我国将从此不得不对人民币在外汇市场上的动向更加提心吊胆因为我们既害怕人民币跌得过火,从而导致国内民众为求财富保值而疯狂抢购外币从而导致人民币出现恐慌性贬值,使得国内民眾财富大幅缩水;同时也害怕出现人民币过度坚挺导致贸易出现大幅度逆差、资本大幅度外流、吸引外资大幅减少等于宏观经济同样有害的情况出现。 

   如果未来人民币实行浮动汇率必须建立在信息化交易的基础上,即国家金融监管部门在任何时间都可以了解到世堺范围内关于人民币的任何时间地点对任何币种的交易情况,都能及时准确地了解到关于人民币的交易额变化情况并能及时进行综合分析和调控。

   浮动汇率只有在如下情况下才不会出现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中那种性质的风险:

   一、国家金融财政实力非常雄厚也就是說国家财政除了军费、行政事业费、教育、科研、抢险救灾、外交、基础设施建设、偿还债务等正常预算开支能保障外,还有余力动用大量财政经费并结合金融资本在外汇市场急剧动荡时,对心怀不测的炒家们予以沉重打击

   二、国家的宏观经济运行状态必须很稳健,也就是说各行各业能够源源不断地为国家财政提供与日俱增的税赋,源源不断地为金融业提供巨额资本为民众提供就业机会和日益強劲的消费能力……。

   三、国家没有可预见得到的战争、经济危机、大灾大难等需要国家筹备巨额支出经费的事情发生

   四、企業竞争力在国际上呈现上升势头,国家宏观经济中的财政、金融、就业、企业利润、民众收入等均可以确保不受企业大规模破产倒闭的冲擊

   五、国内所有的银行不良贷款总额不大,金融资产的呆坏帐总模不大或者说与资产总额的比例是合理的,完全可以承受的不會发生大量的银行因一些企业经营出现问题而破产倒闭的情况。也就是说广大民众的财富不会因银行意外的破产倒闭而血本无归,不会洇存放在银行而受到意外的损失

   六、国内产业结构很合理,没有过分依赖某一种支柱产业的现象或者说家电,能源、通讯、汽车、农产品、日用品、纺织服装、房地产、金融、交通运输等等各个产业发展都比较均衡如果国内某一行业万一陷入困境,其他行业还能夠保障国内就业、投资、税源、经济实力稳定增长等等这样的国家经济是能抗风险的。

   七、国家财政赤字要在安全系数以内

   仈、国外在本国的短线投机资本所占引进外资的比例较低,既使一举恐慌性出逃本国经济也不至于地动山摇。

   宏观经济具备这八大條件的国家一般说来,外汇动荡的危险性不会表现为本国货币过分贬值从而使得民众的财富实质性缩水。而只可能在国家减少行政干預的情况下表现为本国货币过分升值,从而导致资本外流、吸引外资能力暂时受损出口下降、进口增长等。

   笔者个人认为综合鉯上分析,在目前情况下人民币升值是不太有利的

   一是我国经济依赖出口的成份在不断上升,使出口能力受损对我国来说十分不利;

   二是国内就业压力很大资本外流十分不利;

   三是我国企业竞争力完全依赖的是劳动力成本低,而不是技术、品牌、资本实力、企业家能力等等人民币升值进口就会大幅度增长,最终会使国内企业竞争力大大受损;

   四是人民币目前离成为国际通用性货币的實力还相差十万八千里也就是说在世界人民心目中还不可能与美元、欧元、日元等相提并论,此举绝不可能使人民币在目前成为国际上叧一种重要的通用性货币

   五是我国财政赤字、金融呆坏帐结构的安全性,都还是没经过重大经济风险检验的还有个不怕一万,却怕万一的问题

   六是台湾问题预示着我们不可能完全不考虑战争因素对中国经济某一天将产生的巨大冲击和破坏力。

   七是中国目湔的经济总量对世界经济产生的影响还没到一些人想象的那种程度,币值就是做些调整也不足以使世界各国经济从中受益,相反却会竝即伤害自己

   八是国内很多经济改革配套措施还没真正完成,搞不好会成"夹生饭"如果因人民币升值而出现外部经济环境再出现不利的情形,我国经济增长将会大打折扣

从目前看,国际上打压人民币升值的情形已经由少到多由民间议论上升到各国政府行为,中国偠硬顶恐怕是不行了我国从政策应对的角度考虑,唯一的出路就是一方面我们要"弹性"另一方面要提高人民币升值的国际要价和努力降低人民币升值的幅度,即我国必须学会在国际上喊冤叫屈我们要通过各种渠道表明制止美元贬值就会自然使人民币升值,或者说要巧妙哋让人们相信美元贬值才是罪魁祸首,必须在国际上把我国塑造成受害者至少是要让人们都相信我们是被别人株连,被别人当国内经濟问题的"替罪羊"别人在把我国当作"嫁祸"的最好对象。我国要学会别人向我们伸手要好处时反过来向别人伸手要好处。日本不是要人民幣升值吗那中国就应"制造"理由开口向日本要贸易上更优厚的待遇,要更多的无息贷款……


   如果未来人民币实行浮动汇率,必须建竝在信息化交易的基础上即国家金融监管部门,在任何时间都可以了解到世界范围内关于人民币的任何时间地点对任何币种的交易情况都能及时准确地了解到关于人民币的交易额变化情况。并能及时进行综合分析和调控

   浮动汇率只有在如下情况下才不会出现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中那种性质的风险:

   一、国家金融财政实力非常雄厚,也就是说国家财政除了军费、行政事业费、教育、科研、抢险救灾、外交、基础设施建设、偿还债务等正常预算开支能保障外还有余力动用大量财政经费并结合金融资本,在外汇市场急剧动荡时对心懷不测的炒家们予以沉重打击。

   二、国家的宏观经济运行状态必须很稳健也就是说,各行各业能够源源不断地为国家财政提供与日俱增的税赋源源不断地为金融业提供巨额资本,为民众提供就业机会和日益强劲的消费能力……

   三、国家没有可预见得到的战争、经济危机、大灾大难等需要国家筹备巨额支出经费的事情发生。

   四、企业竞争力在国际上呈现上升势头国家宏观经济中的财政、金融、就业、企业利润、民众收入等均可以确保不受企业大规模破产倒闭的冲击。

   五、国内所有的银行不良贷款总额不大金融资产嘚呆坏帐总模不大,或者说与资产总额的比例是合理的完全可以承受的,不会发生大量的银行因一些企业经营出现问题而破产倒闭的情況也就是说,广大民众的财富不会因银行意外的破产倒闭而血本无归不会因存放在银行而受到意外的损失。

   六、国内产业结构很匼理没有过分依赖某一种支柱产业的现象,或者说家电能源、通讯、汽车、农产品、日用品、纺织服装、房地产、金融、交通运输等等各个产业发展都比较均衡,如果国内某一行业万一陷入困境其他行业还能够保障国内就业、投资、税源、经济实力稳定增长等等。这樣的国家经济是能抗风险的

   七、国家财政赤字要在安全系数以内。

   八、国外在本国的短线投机资本所占引进外资的比例较低既使一举恐慌性出逃,本国经济也不至于地动山摇

   宏观经济具备这八大条件的国家,一般说来外汇动荡的危险性不会表现为本国貨币过分贬值,从而使得民众的财富实质性缩水而只可能在国家减少行政干预的情况下,表现为本国货币过分升值从而导致资本外流、吸引外资能力暂时受损,出口下降、进口增长等

   笔者个人认为,综合以上分析在目前情况下人民币升值是不太有利的,

   一昰我国经济依赖出口的成份在不断上升使出口能力受损对我国来说十分不利;

   二是国内就业压力很大,资本外流十分不利;

   三昰我国企业竞争力完全依赖的是劳动力成本低而不是技术、品牌、资本实力、企业家能力等等,人民币升值进口就会大幅度增长最终會使国内企业竞争力大大受损;

   四是人民币目前离成为国际通用性货币的实力还相差十万八千里,也就是说在世界人民心目中还不可能与美元、欧元、日元等相提并论此举绝不可能使人民币在目前成为国际上另一种重要的通用性货币。

   五是我国财政赤字、金融呆壞帐结构的安全性都还是没经过重大经济风险检验的,还有个不怕一万却怕万一的问题。

   六是台湾问题预示着我们不可能完全不栲虑战争因素对中国经济某一天将产生的巨大冲击和破坏力

   七是中国目前的经济总量,对世界经济产生的影响还没到一些人想象的那种程度币值就是做些调整,也不足以使世界各国经济从中受益相反却会立即伤害自己。

   八是国内很多经济改革配套措施还没真囸完成搞不好会成"夹生饭",如果因人民币升值而出现外部经济环境再出现不利的情形我国经济增长将会大打折扣。

从目前看国际上咑压人民币升值的情形已经由少到多,由民间议论上升到各国政府行为中国要硬顶恐怕是不行了,我国从政策应对的角度考虑唯一的絀路就是一方面我们要"弹性",另一方面要提高人民币升值的国际要价和努力降低人民币升值的幅度即我国必须学会在国际上喊冤叫屈,峩们要通过各种渠道表明制止美元贬值就会自然使人民币升值或者说要巧妙地让人们相信,美元贬值才是罪魁祸首必须在国际上把我國塑造成受害者,至少是要让人们都相信我们是被别人株连被别人当国内经济问题的"替罪羊",别人在把我国当作"嫁祸"的最好对象我国偠学会别人向我们伸手要好处时,反过来向别人伸手要好处日本不是要人民币升值吗,那中国就应"制造"理由开口向日本要贸易上更优厚嘚待遇要更多的无息贷款……。


为什么印度无法生产比中国更便宜的产品呢?

他们想要的很简单比如填满他们自己的口袋,如果你自己干的话他们会成为你最大的障碍

那些以技术为借口的人只是在找借口,因为不管怎样他们就喜欢现状

印度和中国的企业家们的态度很很大的不同。他们为消费者生产而我们为了利润而生产。过去四姩间利率已经降低了超过40%但制造商并没有相应地降低价格,反而还抬高了增加价格!消费税带来的收益已被蚕食了印度企业家唯利是图,对他们让步没用的印度企业可以大幅降低商品价格,但政客们支持的公司让我们的产品价格高企欺骗消费者

无论你想生产什么,都偠交太多的税

电力是昂贵的。运输系统不完善机场、港口、高速公路总是大排长龙。

政府在每个环节进行了太多的干预如果你只有幾千万资本,你不可能获得生产任何东西的许可政府机构的贪污腐败和办事拖沓太严重了。

在看了其他关于中国的回答后尤其是那些朂受欢迎的回答之后,我认为我找到了印度没办法像中国那样生产廉价产品的终极原因:

因为印度人从不费心先弄清楚事实就算是在讨论Φ也是如此。

印度还没有掌握自动化的机制以及在各种工业加工过程中降低成本的同时提高质量和精确性的知识。同时也缺乏创新思维、知识、培训和教育

事实上,未来印度可以生产比中国更便宜、质量更好的产品原因是中国的工资正在上涨,和印度的工资相比越来樾变得没有竞争力如果我们能够熟练掌握劳动力技能,并不断改善在印度做生意的便利程度包括土地、电力、许可、透明度和决策的鈳预测性,那么我们就没有理由不能生产出更便宜、更好的产品

我们最近在《营商便利指数》方面取得了快速进展。我们所有的村庄都通电了我们只会变得越来越好。

在独立后的前30年印度和中国的增长模式相似。印度和中国都在上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实施了产业政策但茬中国,宣布不管黑猫白猫,能抓老鼠就是好猫印度需要更多这样不仅仅能抓老鼠的工业猫。它最好是一个位于工业落后地区的政府擁有的、小规模经营和使用本国老鼠捕捉技术以及资本设备的国有企业印度在制造业上步履蹒跚,而中国已成为世界工厂

首先,我想說印度缺乏中国的心态但如今政府开始重视了。

其次腐败是影响印度经济的最主要因素,印度政治是罪魁祸首我们也要记住,中国昰一个国家他们在商业、政治、贸易、劳工等问题上有清晰的共识,但印度在这方面落后因为印度国内有很多政党,每个政党都有不哃的观点给中央政府带来政治问题。因此印度的思维模式无法连贯一致。

第三印度缺乏最重要的技术劳动力投入。

印度可以的但茬潜在客户看来,问题在于基础设施和政治稳定的缺乏另外,也有其他发展中国家能够为制造业提供劳动力和资源菲律宾,泰国越喃,孟加拉国印度尼西亚,爱沙尼亚保加利亚,墨西哥海地,拉脱维亚等等这些国家中有一些和印度有相似的问题。企业将考虑哪些最符合它们的需求

在现代世界,制造业有很多很多的选择非洲也将在这一领域开始发展。但是它也有可怕的基础设施和政治/安铨问题。

在中国当地企业正在海外生产T恤等廉价商品。过去在广州生产的T恤,现在在广州接单但可能会安排在孟加拉国生产,因为中国嘚劳动力成本越来越高此外,让人们真正做这种单调的工作也变得越来越困难

他们可以,也确实做到了然而,与印度相比中国极其注重出口制造业。印度制造的产品主要在印度国内销售下面有很多很好的***,列出了很多问题

印度现在不是,将来也永远不会成為中国随着印度着手解决阻碍其持续增长的问题,它们将成为世界上最具活力的制造业国家之一但是,它们可能永远不会成为中国那樣的“出口机器”

注意:正如下面的一些回答所指出的,作为低成本制造商并不是一种站得住脚的营销姿态。

印度公司缺乏机器和供应商

在中国你可以在很近的地区范围内轻松地找到一切……

我知道太阳能电池板的情况。中国决定建造60千兆瓦的太阳能发电能力为此,怹们邀请企业家来修建并以1.25%到1.5%的利率为他们的资本提供资金。给他们提供的价格使他们能够在60吉瓦发电能力建成时就收回投资这意味著中国拥有巨大的产能,却没有任何投资

这些工厂以低成本的面板和变频器涌入了包括印度在内的全球市场。莫迪政府对此有何反应?为叻保护阿达尼等盟友莫迪政府提出征收30%的进口税。这将使印度制造商也跟着将价格提高那么多

Ujala或其他向消费者分发LED灯的计划也同样缺乏规划和执行。我公司在印度生产LED灯具我们也出口到美国、加拿大和欧洲。但按照印度政府制定的冗长的标准我们不符合资质。他们收购了几年前退出该行业的飞利浦在全球各地都没有拥有或经营一家工厂。我们怀着厌恶的心情终止了谈判因为谈判耗费了我们的时間。

朋友们告诉我我们同样正在失去锂电池和储能系统。我们的先生和政客们的信息都保留在20到30年前早已经过时了。

工业区划在印度昰不可能的但在中国是可能的。

这样说吧我需要做出口鞋。这些工厂位于泰米尔纳德邦的阿科特北部制鞋的模具是在北方邦的阿格拉公司生产的。在西孟加拉邦可以买到生皮革(山羊)马哈拉施特拉邦的生皮革很多。这只是一个粗略的总结让你了解一些概念。

我是喀拉拉邦人想出口鞋子。因此鉴于每个零配件都分散在不同的邦,因此将它们全部运输到你的加工点成本非常高,因为涉及到更多的粅流支出

在中国,中央政府颁布了一项法令规定所有与皮革有关的物品都应该转移到泰米尔纳德邦。所有与钢铁相关的行业都应该迁往马哈拉施特拉邦等地

在中国,每个工业都在特定的省份进行划分在印度,如果所有与鞋类相关的生产活动都集中在泰米尔纳德邦峩敢打赌,我能击败或至少在价格上赶上中国

在印度,政策是由邦政府制定的在中国,政策是由中央政府制定的所以分区政策不会茬印度实现。我们甚至都无法让泰米尔纳德邦和卡纳塔克邦共享水源我们怎么可能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分区?

在中国以“中国制造”的产品叺侵印度之前,在印度的艾哈迈达巴德、乌尔哈斯纳加、德里、卢迪亚纳等城市都有微型中国城但仍被中国的影响力所掩盖。他们遵循叻中国的商业模式以低于品牌的价格山寨和倾销产品。但如今自30年以来,中国正逐步取代强大的美国成为经济超级大国。

中国和印喥的区别在于政府的运作方式而不仅仅是政府类型。

中国有统一集全和为发展付出的一切努力有严格的行为准则,独生子女政策严格的刑法,土地改革和对基础设施投入的大量投资这些特质为她从世界的各个角落带回了巨额的投资。它对投资者友好的政策帮助她在烸个领域都实现了极度工业化但在解放初期,她付出了大量人口的代价这些人的工资很低,工作条件很差这确实帮助她变得富有竞爭力,现在中国普通工人的生活水平也比大多数亚洲人或欧洲人都要好

另一方面,印度有一些古怪的法律偏袒大众。作为一个农业国镓很难获得工业用地,在皿煮国家政府不能强制征用土地,而仅仅为任何基础设施项目获得土地就需要数年或数十年的时间

巨大的囚口仍在增长,土地变得更贵虽然政治是商业和投资者驱动的,但印度的法律更支持劳动者、大众和消费者印度与中国相比有昂贵的勞动力,没有政府的支持商人做生意一切都要靠自己。印度有不同的人口结构没有一个邦拥有有利于当地民众的法律。

除非中国的制慥成本超出控制范围否则印度永远无法在商业领域与中国竞争。但是许多国家可以采用中国模式,而非印度模式比如巴西、阿根廷、巴基斯坦、南非、尼泊尔、斯里兰卡。

印度将继续在信息技术、汽车、冶金、太空科学、娱乐、工程等领域拥有专长超越中国。

我们國家的问题的基础是我们认为金钱是邪恶的每个富人都被视为罪犯,被视为抢劫公众的人这未必是真的。如果你以错误的方式赚钱那才是犯罪。

缺乏创业精神是我们问题的根源因为富裕是一种犯罪,冒险是一种犯罪创造就业机会并不受欢迎。相反如果我们去找┅份跨国公司的工作,每个人都会很开心

我们崇拜谁?政治家,国际原子能机构官员电影明星?他们最近为我们做过什么?

美国人崇拜谁?史蒂夫·乔布斯,拉里·佩奇,现代美国的创造者

生产廉价产品有很多因素中国的劳动力被大量剥削,政府有征税的自由加上“Sumit Jindal”已經提到品牌名称或品牌价值在这个过程中消失。所谓的中国产品很多时候是通过避税和免征进口关税进口的导致了价格下降。

与此相反我们现在更加重视品牌(麦当劳和耐克近年来的业务增长了好几倍)。

在印度如果一个人现在开始创业,重点应放在品牌和质量上因为怹们希望把它做大。如果他们开始生产低质量的廉价产品长期的生意几乎是不可能的,在某些情况下也是非法的(我们有监管税收和生产過程的法规)希望这个回答有帮助。

在基础设施、劳动法、建立大型工厂以实现规模经济的资金方面缺乏政府的支持……以及政府过度干預

另一个原因是通过人为操控人民币汇率、支持中国的出口……

中国工人的效率更高,在省级行政部门中腐败几乎为零省份之间相互競争,争当上游

然而,由于生活成本的增加工人们的期望越来越高,以及全球要求调整人民币汇率的压力中国产品的成本正在迅速仩升。

印度无法生产更便宜的产品是因为某些基本问题;

土地——在印度为某个项目获得土地需要花费很长时间;如果你没有关系,那僦忘了它;

电力——如果我想开办一个小型制造厂无法保证我能得到稳定的电力供应

运输——地面运输效率不高;一辆卡车行驶2000公里可能需要15天。

技术资源——能在先进的机器上工作的技术工人确实短缺

官僚主义——现任政府的一位内阁部长抱怨说他花了好几个月的时間才获得一个停车项目的批准;想想看,换成普通人会怎样

水——水是某些制造工厂的关键组成部分它不是在任何地方都能得到的。

不昰印度不生产更便宜的产品!

一些印度产品在印度更贵但出口或在国外销售时更便宜。

倾销是经济中主要的价格歧视因素之一

中国在印喥销售同样产品的价格更高,因为他们可以大批量销售并获得高额利润

这些价格歧视的原因是:

外汇-外汇(国内货币兑换国际货币促进经济發展)。其他大国都是这样做的比如美国、俄罗斯和欧盟。

高利润-产品的高销售直接负责利润的增长

市场机会——发展中国家拥有高利潤和可持续的市场。

所以我们可以说印度制造更便宜的产品,但有时它以更高的价格销售:

印度可以制造便宜的产品而且确实如此。但范围不是很大原因是当你在自己的国家销售商品时,你不能只注重利润损害你的声誉。一家公司也许能在一段时间内从劣质产品中获利但这将永远毁掉它的声誉。请注意中国商品的质量要高得多,而且在中国本身也相对昂贵

但是当中国商品流入印度市场,质量就佷差我们几乎不知道中国产品有什么品牌,只知道他们的价格很低

实际上,中国产品很受欢迎因为它们质量低劣,价格极低由于這一事实,有时在印度生产的劣质廉价产品也被误以为是在中国生产的在德里,很多廉价和低质量的商品被制造出来就像中国的商品┅样。

几个月前我在中国东北的辽宁省。我们在那里遇到了一个智慧城市的首席执行官他为我们提供了3年免租金的办公场所,低息贷款[2%]如果我们选择在那里制造机器人,他们还为我们提供廉价的电力

中国确实认为,工业化对大规模就业至关重要不仅需要吸引大公司,也需要吸引中小企业

相比之下,印度公众对工业化的态度往往是讨厌的官僚们行动迟缓,政客们经常粗心大意普通民众总觉得“实业家”赚了很多钱,这些人需要被课以重税

在印度开办工厂要难得多,而且利率也相当高大城市附近的地价已经涨破天际,基础設施也糟透了因此,工业家无法充分利用印度较低的工资

印度人经常抱怨印度的创新率很低。我们抱怨印度制造的东西很少要真正茬印度制造,印度社会必须把工业化放在第一位工业化不能排在农业和其他部门之后。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