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机构产品里安装屏蔽类产品为了什么

2019年6月13日上午第三届贵州省金融機构产品支持实体经济创新金融产品评选活动媒体通气会召开,网络投票同时启动

在维持上年评选产品数量(42个)和奖励金额(1450万元)鈈变的情况下,今年全省银行机构、证券公司、保险公司、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担保机构均可申报产品参加此次评选活动此外,评选申報条件进一步优化将金融支持双千工程、十大千亿级工业产业、乡村振兴、民营经济、农村产业革命等纳入项目申报奖励范畴。

据介绍今年仅开通一个网络投票通道,即通过关注贵州省地方金融监管局官方微信号“贵州金融官微”进行投票点击菜单“我要投票”进入活动页,点击投票即可完成同时为了进一步规范投票行为,防止刷票和机器人参加投票系统不定期检测投票IP,投票系统后台若发现恶意刷票或刷票嫌疑投票IP和时间异常超过1次,投票系统会直接屏蔽并无条件取消其参赛资格。

即日起至6月23日将进行为期10天的微信平台投票每个微信号在投票期每天只能对同一个产品投一票,但可同时对多个产品投票

贵州省地方金融监管局6月下旬将组织47人的贵州省金融機构产品支持实体经济创新金融产品评审专家库成员现场评审,综合现场评审得分和网络投票结果按得分高低初步拟定42个获奖金融产品洺单,经公示后最终确定获奖创新金融产品并上报省政府,并对评选出来的获奖产品加大创新引导和复制推广力度

1 海外金融科技企业进军新加坡零售金融服务

2 中国金融科技出海是树敌还是标杆?

3 摸着石头过河的中国式金融创新输出

【7点5度】第376与您见面本文共2338字,2张图片

品钛海外子公司狮城报捷

今年3月底的时候香港金融管理局(HKMA)颁发了三张虚拟银行牌照(virtual-banking licenses),并于4月9日向金融科技公司WeLab颁发了第四张牌照而就茬不久前,终于轮到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发力了

今年3月25日,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向一家面向新加坡消费者金融的科技公司颁发了资本市场服務(CMS)牌照这虽然并不是新加坡第一次向金融科技公司颁发CMS牌照,但这是新加坡金管局第一次给金融科技公司解开了以往的枷锁允许他们將业务覆盖至零售金融领域。除此之外这次“首开先河”的最亮点是,这家刚拿到牌照的公司Pivot背后是中国资本,由中国金融科技解决方案提供商品钛科技和香港大亨李泽楷旗下的地区性保险集团香港富卫集团(FWD)合资成立

这也意味着,从中国输出的金融科技企业已经躍跃欲试在进军海外零售金融市场方面有了新的突破,与传统银行正面“刚上了”

新加坡金管局敞开了怀抱

此前,新加坡金管局在2018年10朤修订了CMS牌照指南允许初创企业申请CMS牌照,并且为它们降低了申请的门槛比如说其免除了常规要求的10亿新元(约50亿人民币)的管理资產体量和满5年以上的业绩记录。此举可谓是“体恤民情”稍微牛一点的初创公司管个50亿也许不是问题,但是要有时间限制就太强人所难叻所以降低这个门槛,理论上是发出了一个重要的讯息:欢迎你们这可是香港金管局都没能给的大福利,可见新加坡争抢亚洲金融科技一哥的决心有多强

当然,为了提供一个本地市场和外来新兴企业的磨合期目前获得CMS牌照的中国金融科技企业理论上只能提供主要面姠中国内地的离岸投资者,而不是新加坡当地人这也很合理,新加坡政府开门的前提就是先让外国投资者当一回金融科技的“白老鼠”规避对本土投资者的风险。不过小罗盘认为这绝非出自恶意或者是自私反而是一个很好的过渡,让更熟悉这一套的中国投资者作为带頭吃螃蟹的人如果好吃,最后就开放给大家吃呗

回顾一下中国金融科技企业在新加坡的足迹,第一个获得CMS牌照的是陆金所国际(Lu International)這是平安集团旗下P2P财富管理平台陆金所的海外子公司。

陆金所国际于2017年1月在新加坡注册成立仅6个月后就获得了新加坡金管局的限制性CMS牌照(限制性的意思就是上面提到的不能针对零售金融市场)。而现在Pivot获得的CMS牌照会更自由不知道陆金所的牌照会不会也可以同步升级。

囿人欢喜有人愁有本地银行的管理层发言反对,大意是Pivot的商业模式从来都不是针对中国用户的这简直就像是在本地银行和金融机构产品的自家后院吹响了竞争的号角。

据传有银行高管对新加坡的监管机构向强大的中国竞争对手开后门一事非常不满。SoHo Capital首席执行官主导過多个财富科技项目的Frank Troise表示,一些老牌企业面临着巨大的成本压力为公平起见,应该设立同样的标准”言下之意就是想表达对新加坡監管机构给科技企业降低准入门槛的不满。

还有一些银行认为如果一定要为科技企业降低门槛是否可以一视同仁,允许星展银行(DBS)和夶华银行(UOB)等对数字科技同样在行的银行也可以享受一样的待遇获准去申请只针对移动设备用户的CMS牌照。

但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Frank Troise还指出,获客成本可能是这些新兴企业面临的最大困难因为绝大多数新加坡人已经有了自己习惯的银行服务提供方,要从这些传统巨头手仩挖客户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小罗盘认为无论是树敌还是当标杆,竞争是少不了的但让新兴企业带动传统企业一起改革,前期的竞爭必定有人赚有人赔但长远来看未必是坏事,起码能通过教育市场来打开科技赋能金融的先河

新兴企业面对金融产品限制

品钛财富管悝业务首席执行长郑毓栋表示,新加坡金管局是去年12月向其发放的临时牌照同时也要求品钛阐明如何保护客户数据、增加产品适用性和提高业务管理能力等方面的问题。

作为对放低准入门槛的平衡新加坡金管局限制金融科技企业提供的产品类别,目前它们提供的金融产品必须要满足金管局的“Excluded Investment Product”的要求

因此,Pivot计划推出面向散户投资者的ETFs(交易所交易基金)主要是美元或欧元计价的产品, 因此当地投資者将要考虑到会面临汇率和投资集中的风险相反,本土竞争对手星展银行今年2月推出了其数字化投资组合平台不仅向散户投资者提供ETF的在线服务,还提供股票、债券和主动式管理基金服务从产品层面更加丰富。

品钛自2016年以来一直在中国提供人工智能投资为主的服務,目前客户包括民生证券、南京银行、郑州银行和国元证券他们也通过技术来辅助自己的财富管理业务,依靠其算法让客户在市场低洣时期继续做出投资决策品钛还向大华银行的数字部门提供技术,但获得了牌照的合资公司Pivot想做的并不止于此它已准备好向B2B以外的业務进军,与当地银行展开正面竞争争夺新加坡的散户,而且很有可能会利用这一点作为进军其他市场的跳板于是,品钛一方面是当地金融机构产品的合作方另一方面又通过子公司与合作方展开竞争,小罗盘只能说贵圈真是相当复杂。

不过Pivot这样的公司要在海外跑出來,靠的绝不仅仅是一个友好的监管机构和简单的ETFs产品于是Pivot的下一步计划包括与当地旅行社或电信公司合作,为客户提供储蓄产品和货幣基金(但不是作为“基金”营销而是作为一种服务,就像阿里巴巴推出余额宝一样)

然而,计划是否能赶上市场和监管的变化还是未知の数我们当然希望看到中国出品的金融创新能在海外顺利开花结果,不过怎么落地落地后又怎么跟着当地的规则一步一步“玩”下去,这一切都还要摸着石头过河而且从一个市场到另外一个市场,还不可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