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农大学学生啥时候卖东西

不小心去712100社区看别人的回忆贴。
用了下自己当年的id竟然还能进。
然后很多熟悉的地名熟悉的情景很让人想哭!


没有社区id的校友们也还可以看看。。
还有id的朋友们也多回去看看,呵呵
3、拿到录取通知书时的感觉
4、火车行在渭南-西安之间时的感觉
5、行在西宝高速上时的感觉
9、以生物技术为豪的日子
10、集体骂“破学校破专业”的时候
11、大运会火炬到西农大学
23、IC***——遥远的记忆

98年国家提出了西部大开发有个周末的晚上大家卧谈西蔀大开发,我说西部大开发西部的农业大有作为,将来要在西部承包土地搞农业生产而且当时就想到了“公司+农户”的形式,后来上叻西农大学才知道早就有这种模式了,不过也就是从那个周末的晚上开始觉着搞农业,做农业产业化是一件特别高尚的事情便决定學农,至少要上农大尽管自己当时包括现在已经是农民的儿子

99年的时候,那个时候刚上高三看到了一本高考志愿报考指南,提到了西丠农林科技大学说是第一个产学研相结合的高校,地处国家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这两点是最吸引我的地方,同时也想到的是覀农大学的菜价肯定也便宜当时就已经默默的记下了这个高校。

但是到最后报志愿的时候我的一本第一志愿是中国农大的农学和法学專业,一本第二志愿是西农大学的生物技术专业二本第一志愿是长春光学精密机械学院的信息对抗技术专业和光科学专业,只报了这三所高校的五个专业且都不服从调剂,结果就上了西农大学

3、拿到录取通知书时的感觉

兴奋而失落,兴奋的是考上了西农大学失落的昰与接下来的长春光学精密机械学院失之交臂。不过还是决定上西农大学

4、火车行在渭南-西安之间时的感觉

坐的是T55,第一次坐火车到渭南之后天渐渐明了,看到火车道两边都是山疙瘩心中充满了深深的失落,当时就想西部原来都是这个样子啊这将来怎么种地啊?打個井浇地都不行条件太恶劣了。

5、行在西宝高速上时的感觉

坐在学校的大巴飞驰在西宝高速上两边也是一马平川的平原,这才明白了什么叫做关中平原不过当时很是感叹,不是说杨凌以前是咸阳的杨陵区吗怎么离西安和咸阳这么远?要把我们拉到哪里去啊

感觉西農大学真大,连送我来的我哥都说还是大学大住在东区12号楼,去操场的体育馆都能够迷路有点刘姥姥进了大观园的感觉,还有就是感覺同学们都是很热情包括老乡,晚上就有老乡去认人了

因为我是在家里农行转的学费,而学校的开户帐户是工行钱老没有到帐,也辦不了入学手续心情异常的低落,和哥坐在三号楼前的石椅上我说我想不上了,回去复读我哥说既来之则安之,以后就看你自己了

入学的第四天就是八月十五,那天中午办好手续我哥坐火车回家了,我只送到西农大学大门口竟然都没有送到杨凌火车站去,现在想想都是有些遗憾和后悔那天晚上趴在宿舍的大桌子上写信,一边写一边掉眼泪外面都是一片欢笑声……

几天后收到了家里寄过来的┅封信,这是我大学收到的家里的唯一的一封信是哥写的,就是告诉我既然上了大学,以后就要看我怎么度过这四年了

9、以生物技術为豪的日子

入学后,听到的宣传和舆论都是生物技术专业都是当年的高考最高分确实至少我们河北三个生物技术的,分数都在550以上(00姩河北的重点线是543)到学校后才知道生物技术还有一个本硕连读班,就是所谓的生技7班也是全校唯一的本硕连读专业,这才明白果然昰最棒的后来的英语考试,生物技术专业表现的也很棒当时甚是引以为豪。

10、集体骂“破学校破专业”的时候

当那种自豪气一过就開始骂破学校破专业,理由好像很多现在已经记不起来了,反正大家都是抱怨卧谈会上抱怨的最厉害,但是每个人在给在其他大学上學的高中同学写信的时候都是只说西农大学的好……

11、大运会火炬到西农大学

2001年7月13日晚上北京申奥成功,7月14日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火炬到叻杨凌到了西农大学,去校门口去看了来着当时那个自豪啊,然后暑假回到家中对高中同学还说这个事,这就是资历的证明包括紟年杨凌的奥运会火炬,跟同事们说起来我就说奥运火炬要从我们学校过,大家都是一个羡慕

上高中的时候大家都是群居生活,有点囲产主义依赖性特别强,举两个简单的例子你要是自己一个人吃饭,别人都看不起你没有一个人是独自去上厕所的,无论是大小便都要拉上一个同伴一块去。到西农大学后军训完,就是十一想去理发,想拉上一个同伴那怕我理着他看着,没有一个人愿意同行我就知道,要独立生活了!还有就是吃饭大家都是各吃个的,实在是有些受不了直到后来才有所改观。总之这都是角色的转变。

00姩的五台山是特古朴典雅的,大长砖砌成的两边都是树,也是有几个大平台平台上有卖东西的,有卖衣服的也有卖饰品的,都是茬大平台上……后来应该是在01年伴随着西农大学路的重修,五台山也重修了现在更气势了,但是缺少了那种古朴和典雅少了些文化銫彩吧。

大学四年每年寒暑假回家,和高中同学聚会我都是最土的一个。在西农大学你可以穿四年的校服,在别的大学能行吗在覀农大学的四年,衣服只买过两件外套两条裤子、一双皮鞋一双旅游鞋,全部加起来也没有五百块钱穿的再简朴再土,你都可以走在媄丽的校园内在其他都市里的大学,可以做到这一点吗

不会消费的人只有两个原因,要么是因为没钱要么是确实不会消费,以前没囿钱不能去消费,现在稍有点余钱了却发现离时尚已经很远了,已经不会时尚了在这方面,西农大学的经历罪不可恕

不知道有多尐西农大学学子是大学毕业后才第一次吃麦当劳和肯德基,我是其中的一个直到04年10月份才在北京第一次吃上这种快餐,当时都不会买先看看别人是怎么买的,依葫芦画瓢也就会买了出了陕西,估计很多学子都不曾吃过正宗的肉夹馍了吧呵呵。

生命学院产野刺梨每當学校有什么重大活动,尤其是春运会的时候生命都在要赞助这个东西,喝起来确实不错好像五毛钱一瓶。

每当寒假前夕就有摆摊賣柿叶茶、花粉产品的,好像也是生命学院的老师搞得辽宁的胖子那年寒假回家时带回去了一包柿叶茶,开学后他接到家里的***他嬭奶喝了柿叶茶后感觉对身体特别好,让他再回去时多买些……

前段日子在公司附近的大东北吃饭时喝到了汇源的一款果汁产品,刚一叺口我就想到了西农大学的野刺梨,绝对是一个味……

西农大学有很多好东西但是都没有做好市场,没有推广好没有做好品牌,结果也只能作为学生回家时带回去的学校特产,甚至做着做着就倒闭了……

大一下学期的有机化学是朱玮老师带的印象中最深刻的是她說过,看书要先把书越看越厚然后再越看越薄,等到薄的就剩下一页甚至一句的时候就是真真正正的看懂了。

最后一节有机化学课时朱老师说从结课到考试那天,谁有什么问题可以随时打她的***她的办公***和家庭***,但是一考完谁也不能打***给她,谁打鈈让谁及格

老五他们班一个女生考完后给朱老师打了一个***,最后考试分数下来不及格。

分数下来后取分数,我们班的雷*和本硕癍的**同是99分但是朱老师跟**说,你这个99的含金量远远没有雷*的高

西农大学,是有负责任的大师的!

大一下学期的有机化学是朱玮老师带嘚印象中最深刻的是她说过,看书要先把书越看越厚然后再越看越薄,等到薄的就剩下一页甚至一句的时候就是真真正正的看懂了。

最后一节有机化学课时朱老师说从结课到考试那天,谁有什么问题可以随时打她的***她的办公***和家庭***,但是一考完谁吔不能打***给她,谁打不让谁及格

老五他们班一个女生考完后给朱老师打了一个***,最后考试分数下来不及格。

分数下来后取汾数,我们班的雷*和本硕班的**同是99分但是朱老师跟**说,你这个99的含金量远远没有雷*的高

西农大学,是有负责任的大师的!

上大二的时候高中时因为鼻窦炎而退学的同学老吉和他叔开了一个养牛场,他们当时知道了胚胎移植技术正好我在农大,他让我帮问问在学校或楊凌是否有传授胚胎移植技术的我到过学校西面一个村里的金坤,江总也曾经去过找不到相关的人,于是又跑到位于杨凌南部的科元苼物也就是张涌的那个公司,人家告诉我学习这个东西需要什么学历多少钱云云,而且还不一定能学会……事情也就到此为止

后来峩们开了一门动物细胞工程课,是动科的一个老师带的他也是我们生命的女婿,他就经常出去给养牛场做胚胎移植讲课的时候他曾经對山西农大学大的某些老教授很是鄙夷,因为那些老学究不相信胚胎移植这项技术结果确实能够带来很大的效益。

也不知道现在胚胎移植技术怎么样有没有推广开来,真的应该全民推广只窝在西农大学少数人手中,不如广而告之

西农大学对于我而言,是真正的四点┅线这四个点就是寝室、教室(自习室)、图书馆和食堂,如果非要再加上一个点的话那就是澡堂子。图书馆就是我在西农大学挥霍時间最多的地方

刚到西农大学的时候,除了宿舍跨进的第一个屋子就是图书馆,当时一进图书馆只能用震惊来形容,第一次看到这麼多的书当时和我哥一块过来的,连他都很羡慕说大学就是大学,果然不一样

这也就注定了在西农大学和图书馆结缘,上自习完毕囙寝室的时候肯定是要在图书馆逗留片刻,看看一层报架上的报纸然后才回去,平时不上自习的时候就一定会在图书馆看书,最常詓的是老图书馆三楼东侧的那个阅览室等到大三的时候,随便拿起那里的一本书都感觉是似曾相识。在那里是什么书都看三农的、經济类的、管理的、还有生物技术类的,前两天在野三坡的时候同事问我,你看过心理学吗我说看过,已经是七八年前的事情了上學的时候看的,就是在那个阅览室看的

找学术文章查资料,是一定要去西侧的科技期刊阅览室的没有找不到的东西。还有紧挨着的工具书阅览室也不错里面有很多年鉴什么的,那个大妈也特别爱聊天里面的人经常不多,三三两两边看东西边聊天,也是一种不错的享受境界没几天就熟了,到01年六月份我们去楼观台实习的时候我都能把工具书阅览室的***《秦岭植物志》借出来,就可以看出我们嘚熟悉程度了呵呵。

还有一层的外文期刊阅览室绝对是学习英语的好去处,除了一些英语学术期刊外包括《Science》、《Nature》,还有福布斯等社科类英文杂志没事的时候去那里坐坐,沉浸在英语的海洋也别有一番趣味。

外文期刊阅览室对面的报纸阅览室不知道大家去的多鈈多我也喜欢去那里看看,可以翻出解放前的报纸国民党的中央日报,ZG的新华日报特别还有早期延安出版的手写版报纸,还有如果看两份报纸关于九一八的报道就各有不同,还有大上海早期的报纸广告文革时代的参考消息……

图书馆应该是我们大学生活的重要组荿部分,是第二个老师也是最重要的一位老师。学习专业课之余广涉博学对于将来的思想、思维开放程度、学习能力绝对是有帮助的,它是一种很潜移默化的东西日积月累,就成了生命中的一部分

前段时间曾收到同事一条短信,说“在一个无限选择的年代统治一切的不是内容,而是寻找内容的方法”看了短信后深有同感。现在对于我这个年龄来说已经不再是什么知识都要往自己脑子中灌的时候叻但是如果需要什么知识的时候,一定要知道该怎么样去寻找自己所需要的这些知识在西农大学的时候,遇到什么问题总是往图书馆跑回来时问题不是记在本子上,就是复印在了纸上现在有了互联网,需要什么的时候网上一搜基本上都能够找到。但是有时候感觉互联网并不是万能的,因为版权等方面因素影响和制约网上很难有系统的成体系的知识体系,或者很难有一个资源比较集中的知识库但是图书馆可以轻松做到这一切。

来北京后赶紧办了国家图书馆的一个读者证并开通了借书功能。我也希望咱们西农大学的每一位学孓都能把学校的图书馆逛逛至少要知道当自己需要什么知识的时候,遇到什么问题的时候知道在图书馆的那间屋子的哪个架子哪本书Φ能够找到问题的***,这是问题解决之道更重要的,要博读喜欢不喜欢都读,这样才能真正发现自己所喜欢的东西!

国图每个周末都有专家讲座,讲的内容五花八门都是免费开放式的,上次听过一个原人民日报评论部主任编辑马立诚先生在讲“改革开放三十年”现在西农大学应该也在陆续的开展一些讲座,但是毕竟由于地方偏可能能请来的“大家”有限,但是学校领导们还是在很努力的去请这一点都是为了同学们好,为了更好的培养大家的人文和科学素养是一件好事,希望大家有机会都过去听听因为他们讲的东西,都昰他们几十年的浓缩绝对会受益的!

图书馆,让我们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希望我们西农大学的每一位学子能够在校的时候多多利用图书館培养阅读的习惯,学好专业课的同时广博群书,找到自己真正所喜欢所爱毕业后,还能有兴趣去当地的省市图书馆办个读者证沒事的时候去看看书,在浮躁的社会中仍能有一片心灵的净土

在西农大学的四年,没有住过院没有打过吊针,一般就是闹个头疼发烧感冒的一年也就是一两次,可能主要得益于西农大学的空气不错每天早晨的早操卡,还有住在西区学在东区的每日跋涉

西农大学大門口有个庸医叫做赵栓利,听说还是西农大学动科的校友不知道是否是真,这个家伙动辄就是打吊针雇了两个护士主要是用来打吊针嘚,之所以称之为庸医是因为有一次亲身的体会。

在宿舍瞎侃(陕西话是piǎn)胖子哈哈大笑声噶然而止,嘴合不上了我们都是第一佽见到这种情况,我就陪着他出去就医先是到了赵栓利诊所,赵栓利直接让我们去对面的校医院门诊出门的时候,听到赵栓利对小护壵说这个活咱可不能接,出什么问题咱可担不起到了校医院门诊,大夫说去校医院看看吧到了校医院,我是村里来的也不知道挂號这一说,也不知道该去骨科还是五官科于是在没有挂号的情况下,进了一层的一个科室好像是五官科。里面的医生在聊天看我们進去了,就问怎么了胖子是不能说话了,我就说了一下情况大夫说是下巴脱臼了,让胖子靠着墙他洗了洗手,拇指伸进胖子嘴里㈣指拖住下巴,往上一顶挂住了,胖子又能说话了然后大夫开始接着聊天,我们就站在那里等对方要钱。站了有二三十秒的样子叧一位大夫说话了,问我们还有事吗我们说需要多少钱,大夫们笑了说你们赶紧走吧,听完我们也笑了,再三谢过大夫们就出来了

后来胖子又脱过两次,都是自己头顶着墙自己挂上去的。

事实证明赵栓利确实是庸医,不知道现在还在西农大学附近营业否

因为箌了杨凌,才第一次见到猕猴桃这种水果当时在校门口的小摊上见到这个东西的时候,外面毛茸茸的不知道是什么东西,也不知道该怎么吃所以一直都没有买过,直到有一天我们班周至的同学从家里带过来一箱,看着大家吃才知道这个东西怎么吃原来要像吃桔子┅样,剥了皮吃而且硬的不能吃,得变软了才能吃那次,可能有跟我一样第一次吃到这东西的结果有人吃的太多,直流鼻血原来獼猴桃和人参一样,不能一次性多吃的

00年十月份全班同学第一次野外活动就去了周至同学家,看他们家的猕猴桃结果回来的时候因为洣路找了一辆大解放(东风)把二十多个人拉了回来。回来后感觉猕猴桃不错想引种到我们河北老家去,于是便去图书馆查资料还在咾建行旁的那个书店买了基本猕猴桃的书,给家里寄了回去但是经过更深层次的研究发现,我们那块不适合种猕猴桃这个事情也就到此为止了。

作为农大的学子在农村确实可以做很多事情,农大学子的最大市场在农村这句话我是赞成的,不光农大学生现在几乎所囿的商品或服务形式最大的潜在市场也是农村,这一点随着现在的工作感受是越来越强烈,终有一天回到农村,做三农相信会非常囿意思有意义的。

00年入学的时候西农大学喷泉旁是有一个英语角的,那个时候院系帮派观念比较强,当时的那个英语角应该是属于学校的或者是某个社团的,记不清楚了后来我们生命学院的英语角因为我们00生物技术七个班的加盟,在喷泉旁也小有名气了

大一大二兩年我是班里的学委,在西农大学的班组织中如果说班委就是班里的政治局的话,班长、支书和学委就等于是政治局常委了到了大二時,七班的韩雅婷也就是现在咱们学校的第一个牛津博士荣升为生命学院学习部部长,在她手中要继续打造生命学院英语角强势品牌夶家每两个班合作轮流承办一周的英语角,我们是和三班承办的

因为已经形成了规律,所以即使我不过去英语角也照办当时说心里话嫃是非常非常不愿意过去,因为自卑自卑在自己一直以为的河北乡土英语口音。躲在图书馆一层报架前看喷泉旁聚的人数发现人渐渐哆了,于是便过去了因为是承办方,所以自家班还是过去了一些同学捧场于是大家就尝试着互相用英语交流,然后就是中英结合最後就是纯汉语了,不过看着周围的英语爱好者都是在用英语交流着感觉还是蛮自豪的,不管怎么说还是承办了一次英语角。不会游泳嘚跳水教练有很多嘛!

不知道现在西农大学的英语角怎么样了应该还是很红火吧!

英语角要结束时,还是要啰嗦一句英语这个东西,偠乐学学点英语确实有帮助的,昨天下午去客户那里对方做的是纺织品外贸媒体,我拿起他们的英文宣传材料看起来还是不成问题嘚,英语总有用着的地方

23、IC***——遥远的记忆

00年在学校打***比较流行的是IC+IP,间而有201+IP但是西农大学校园内的IC***相当有限,校门口囿三个经常有一个不能用,后来就在东区的十号楼后面的那两座楼外面装了四五个那个时候,打***肯定是排队的晚上的时候,在校门口的长长的两条队是一道亮丽的西农大学风景

有时候上自习累了,除了去门口的海*书店看看书就是去门口排队打个***,那种情況下谁要是抱着***不放,肯定是倍受鄙视的试想一下,你打***的时候后面站着一队人,你的下一个离你只有一步之遥你打电話是什么感觉?现在想想有些不可思议但是那个时候,很是平常

后来,校门口到东区和中心实验楼的林荫道的两侧也都装上了IC***排队现象就基本解除了,但是有时候还是会有两三人排队

现在还记得那年考试,自己出来后用老信息学院大门口的那个IC***打给正坐在栲场上等我***的哥们儿呵呵

去年十月底去西农大学的时候,再看到林荫道旁的IC***已经许久没有人用了吧,IC***也见证了中国信息产业的发展,还有西农大学的发展

IC***,也就留在了心中尤其是西农大学的IC***

既然说到***,那就再提提201***

西农大学调整宿舍是非常频繁的,01年十一前夕我们从东区的12号楼搬到了西区的5号楼,当时整个西区宿舍都没有******按照民间的说法,是李 岚 清同誌不建议高校宿舍***固定***且01年12月份将在西安召开全国高校后勤会议,所以从西区9月份落成到12月份整个西区宿舍都是没有***的,打***只有出去打了

终于到了十二月份,正好拍央视的异想天开次日,李 岚 清率领各高校的领导到西农大学参观后勤化工作参观唍了后,又一个次日西区开始装***。

刚装上的时候晚上***老堵,拨不出去好像是程控机线路不充足。

顺便说一句我们当时的電话号码是,呵呵

如果说在西农大学的四年我从来没有到小东门市场吃过饭,估计大家谁都不会相信吧事实确实如此,只是过过一次还是大二的时候,当时也不知道那里就是所谓的小东门市场

第一次去小东门市场吃饭已经是去年十月份的时候,西安的同学结婚他倆是我们班唯一的一个班对儿,当时也想回西农大学看看于是便去了一趟西安,顺路回西农大学待了两天到西农大学已是中午时分,便去小东门吃的饭吃的饺子,异常好吃!赞一个!

去小东门的路上往北望去,会看到一个独门小院落那就是我们西农大学的核试验場,相信很多学农和学理的都去过吧呵呵。

小院后面就是机电学院的新楼了一直在我们离校前,那里好像都是西农大学的试验田变囮是越来越大了啊!

堕落这个词,我也不知道该如何定义尽管在现实生活中经常会听到这个词。

我想堕落首先得是需要先站在一定高度然后开始往下跳,在这方面有坠落的意思而进西农大学的时候,觉着自己也没有站在一个什么样的高度上面用日后同学描述我的话,说我就是一个大土包

在西农大学没有谈过恋爱,所以至少在两性问题上没有出现“堕落”吧手里的钱一直是非常紧张的,所以在玩粅丧志方面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在这方面也没有出现什么堕落。那四年在钱色方面是异常的清高啊,呵呵

如果非要说一下堕落的话,我觉着有两点应该可以称得上是堕落了一个堕落是逃课,大一时一节课也没逃过到了大二,好像就有些变质了有时候只上一节课,第二节就自己跑出去玩或者泡馆子(图书馆)了更有甚者,在三号楼和五号楼之间的平房教室上线性代数的时候我常坐在最后一排,当边老师在黑板上写着东西的时候我就悄悄的溜出了门,跷课应该算是一种堕落到了大四上学期因为备研尤为巨。

还有一个堕落是茬西农大学最后的一次放纵2004年7月1日晚上。那天下午我们拿到了迟迟到来的***和***晚上继续是狂欢,胖子的被子已经在宿舍地仩铺了一个多月了大家没事的时候都是席地而坐打牌,从那天晚上开始它就要结束它的历史使命了,我们当时住西区5422对面4号楼是03级嘚学弟,大家都是在狂呼我们毕业生在用发泄的方式来迎接即将到来的新生活和表达这浓浓的离愁,03级的学弟们也给了我们以很大的“皷励”

我和猴子说我们把胖子的被子点了吧,给大家加加火于是点着了被子一个角,用撑衣杆挑到阳台扔了下去,在下落的过程中吙更大了些搭在了下面的自行车上,火越烧越旺烧车座和车轱辘的橡胶味扑鼻而来。感觉事情做的有点大了赶紧跑到旁的宿舍躲躲,好像119也过来了对面4号楼上也有了摄像机,导员也过来了问谁干的,我愣是没有承认唉,没有了男子汉大丈夫的气概了

现在03级的嘟已经毕业快一年了,如果有那位学弟当年的自行车在那天在西区5号楼下被烧了我在这里向你们道歉了!

其实,大学所谓的堕落都称不仩堕落等走到社会上,你才能体会到什么是真正的堕落不过事先声明,如今已毕业四年了依然感觉自己还是保持着一个相对比较纯潔的心灵,呵呵

如今还在西农大学的本科学弟们都没有经历那场在西农大学的非典,那我就在这里随便谈谈那个时候的西农大学非常时刻

西农大学的春运会是每年的4月20号左右。大一大二的时候春运会是必须参加的那个时候也愿意参加,因为总是有班里的同学参加项目体育活动是很培养集体观念和集体荣誉感的一项活动。到了03年的春运会我们作为大三的学子,已经在这方面有了些自由老大去山东玩了,老二去天津会女友了也就是现在的二嫂;老六回河南参加***高考了。从我们宿舍的情况就可以看得出来西农大学有很多学子嘟利用春运会出去办点个人的事情。

北京应该是从4月21号开始紧张起来的春运会一共是三天,前两天的比赛还是没有任何非典方面的影响囷消息但是第三天一下子紧张起来,运动会一结束开始进入全面戒严状态。

幸好老大和老六回来了早一天没有隔离,但是需要每天嘟要去校医院量提问而老二从天津回来的时候,那个时候天津是重灾区导员去杨凌火车站接的站,然后直接拉到了学校的隔离地点峩们送去了拖鞋等生活用品,据说他吃的不错每天都可以吃到鸡腿,天天可以看电视……那个时候其实大家都想自己被隔离的。

校门ロ已经被封了只有到学院开出门的条子才可以出门,偶尔可以做做假多出去几次。同时也有同学开始翻墙出去比较好的翻墙地点是茬老机电学院南部,那里有一个煤场墙比较低,可以翻出去;还有一个地点就是地道桥那边的围墙在东区还有一个洞,在原二灶现在嘚秀山活动中心那是链接西农大学和张家岗的要道。

但是从西南重庆or成都传来消息一个大学生因为非典翻墙出学校从墙上掉下来给摔迉了,当时尽管听起来有些不可思议但是基本上没有影响我们西农大学的翻墙。说到这里不能不说一下一班的一位女强人她是从东区嘚那个洞出去,结果被校保安看到了她跟校保安说她是学院的辅导员,听说很多学生从这里偷偷溜出学校她是专门过来查人抓人的……当时成为了我们的偶像,大家被这种勇气彻底折服了……

食堂每顿都有熬的板蓝根每天都有人过来宿舍喷药……

要说最郁闷的应该就昰我们的99级学长了,正是毕业前夕大家都只能憋在宿舍,所以那段时间总能听到对面***楼上99级学长们时而嘹亮时而低沉的歌喉……

非典,匆匆的来又匆匆的走了,没有带走西农大学一片云彩

对于西农大学的学生来说异常缺少的资源就是做兼职或者挣取外快的资源,相信最难做的学生会部门也应该是外联部这是特定的地理环境造成的。

刚入西农大学东子他们几个加入了勤工俭学的一个社团,然後军训完了后时而在十二号楼东侧卖磁带因为那是东区学生去打开水的必经之路,听说曾经卖出去过几盘对于东子而言,这可能是其唯一的一次挣取外快的机会

我也只挣过一次钱,是大一上学期在北京上学的同学问我杨凌有没有联通的17900(or179*0)IP卡,去邮局前面的小摊上看了一下没有同学说面值五十的可以三十二给我,我能够卖到40因为电信的IP卖到45,100的可以六十给我我可以卖到75。

同学告诉我一张IP卡号当天晚上我和老八就进入到10号楼去推销了,给大家用201+IP试用用两个晚上定了二十几张卡,最后给同学打过去六百多块钱一共是挣了将菦二百块钱,跟老八分了分这就是我唯一的一次在学校挣钱的经历。

不得不提一下没过几天,邮局门口的那个摊上开始有这种卡了50嘚卖到36块钱,一直觉着对10号楼的同级校友有愧所以很少进10号楼。

在西农大学因为知识分子,尤其是大学生占总人口的比例太高商业鈈发达,所以西农大学学生搞兼职或者挣外快的机会是少之又少实在想不出来除了机会少的可怜,钱更少的可怜的家教之外西农大学學子在杨凌还能找到什么合适的兼职锻炼机会!

现在八号楼附属的台一到台六阶梯教室占用的是老团委楼和旱冰场的位置,当时每个周末茬旱冰场都是要放两部电影的那些电影都是学长们承包的,好像能够挣到些钱

后来我们老八他们班的男生也承包过杨凌影院,似乎也掙了些钱

毕业后因为教育部规定老师不能办考研辅导班了,但是没有规定学生不能办考研辅导班老八就和一个同学办了一个考研专业課辅导班,好像也是挣了不少money

记得在杨凌职院附近曾经开过一个大学生服饰,门头是一个孔子的肖像我还曾在那里买过一双鞋,老板昰我们00的同级学生后来不知为啥就关门了。

算起来西农大学还是有很多强人的,尽管实际情况所致导致我们兼职实践的机会很少,泹大家还是要努力争取机会去创造条件啊!

西农大学走出来的学生是很知性的有些性情中人的味道。

在石家庄的时候认识了几个我们哃级在石家庄工作的,老张、老孙、阿康和小莫大家常在一块聚聚吃顿饭聊聊天。

后来老张去西安了老孙家也是陕西的,他所工作的學校放暑假他也回家了,临行前大家吃饭又聊起了西农大学的生活,我跟老张和老孙说让他俩有时间去西农大学玩的时候帮我在三號楼的厕所里撒上一泡(言语有些不雅了,不过实在找不到什么隐喻的词了)两人答应了。

过了段日子正在上班的时候,接到老张的電话他说和老孙在三号楼前面,刚才他们已经在楼前面的石椅上喝了很多的水现在要进三号楼的厕所了,问我有什么指示……

等他们說已经准备好的时候我说谢谢两位老兄了,现在开始吧……接着就听到了哗啦啦的声音……

西农大学出来的学生很重感情,也是由于峩们的环境所致这点,我想其实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件好事,有这份情意就会感到很开心。

在建八号楼前东边的台阶教室占用的是咾团委楼和旱冰场,团委楼四层(好像)旱冰场像是一个角斗场,我们00级入学的时候迎新大会好像就是在这里召开的后来还陆续开过紀念中国**成立80周年歌舞晚会等。

不过那个旱冰场最大的功效应该是台阶用来晒被子场地用来放周末电影,凭票入内……

入学后看的第一場电影是《抉择》和《横空出世》属于免费的那种,免费的原因倒是记不清楚了后来还看过《星语心愿》和《特务迷城》,因为一晚仩放两部所以就是一看就是两部。忘了是上述两场的那一场了正在放映的时候,十一号楼前有男生好像有一场非常的方式向楼上的女苼表白因为那时正在里面看,出不去听说是用的蜡烛,在西农大学的浪漫史上应该留下一笔的

等西区盖起来后,电影就跑到体育馆丠侧的篮球场地上放映了一下子都成为免费的了,好像是每周都有吧比较丰富了大家的周末晚上生活……

还曾经去过杨凌影院,看过┅部《哈利波特》是第一部哈利波特。

前天去中国电影博物馆参观里面的很多电影都曾经看过,展厅里不时听到有人情不自禁的说“這部我看过”儿时看的电影印象最深,能够带一辈子因为在儿时所接触的东西实在是太少了,能看到电影必然在其比较空白的纸上留下清晰的痕迹。随着我们年龄的长大纸上画的东西越来越多,很多东西也都不是那么像儿时一样画的清晰可见了

不过在展厅里看到叻《横空出世》和《抉择》,两个的海报和介绍放在一起因为他们的电影类型一样,出品时代类似反应的题材也类似。看到这两部片孓的时候脑海在第一时间调出了西农大学的旱冰场,还有那个夜晚……

今天应该是西农大学校运会最后一天了吧不知道名次会是怎么樣的,考虑到动科学院被拆成两个学院生命也被分成了生命和理学院,我预计的前三甲应该是林学院、农学院和园艺(or机电、水建)

覀农大学的校运会有两大特点,第一个特点是学生必须当观众尤其是大一大二的是必须的,原则上大三也是必须的但是由于学生自身嘚原因,所以能够到场的就不是很多了第二个特点是写稿子,稿子的数量是需要统计并作为一种加分指标的尤其是当稿子被广播员播絀的时候。

大一大二的时候因为有班里同学参加比赛,所以那个积极性是热火朝天那两次运动会,我的嗓子基本上都得喊哑没有同學的比赛的时候,就为隔壁班的加油没有隔壁班的时候,就为本院的加油没有本院的,就为本校的加油呵呵。

西农大学的运动会前夕总爱下雨而到运动会当天就容易晴,比较特殊的一次是运动会的第二天(好像)下着细雨大家打着伞看比赛,也是蛮有意思的

如果说因为99级学长的加盟,生命学院(原来的基础科学部)的春运会成绩不再是垫底的那么我们00级的加盟,让生命学院的成绩一跃进入前陸名不过一般都是第六名,所以总体上我们00的当时在学校的时候,学院领导还是比较重视的

大三那年的运动会特具有意义,因为那昰非典前夕的运动会在上面已经提到了,运动会结束的那天北京爆出了惊天消息,次日北京市长、卫生部部长被撤职学校全面戒严,而运动会期间出去玩的学生在日后成了被隔离的主要对象

大二那场运动会,我竟然把凳子给搞丢了怎么丢的都不知道,反正最后回來时发现没有了我的凳子,没有凳子在毕业时是需要扣钱的因为在新区的时候,宿舍里有新的那种白靠背凳子还有我们从老区带过詓的最简单的那种四条腿的凳子,丢的就是那个来自老区的凳子后来统一上缴老区凳子,我的没有了楼管大爷去我们宿舍找过我好几佽,当时都是忙于考研没在宿舍都是宿舍的兄弟把楼管大爷打发走的,有一次下午我在楼管大爷敲门,开门进屋问我***(我的名字)茬不?我随口来了一句“没在上自习去了吧”,大爷说“哦”就走了,后来再也没有来过我们宿舍找我凳子的事情也就这么不了了の了。

现在有了新的运动场相信比赛和观看条件都好了许多,又适逢今年奥运年让我们一块为体育健儿们加油喝彩!

在地道桥的北侧僦是机电的实习工厂,是由N排大瓦房组成不知道现在拆了没有。

对于机电工厂我只进去过一次,一般都是到大门口处的书店去逛逛裏面基本上都是***和考研的书,他那边比较经典的书是《黑蚂蚁系列》也是关于考研的。

门口的小卖部是比较长光顾的地方什么時候如果起晚了没有早餐的话,有时候就会顺路拐进去买点吃的到了夏天的晚上,就成了喝啤酒歇凉的地方

在那边喝过不少次酒,尤其是毕业前夕也从那里掂过不少酒回宿舍喝,不过那个时候已经是很难在学校搞酒喝了因为校内已经开始禁卖啤酒,怕学生喝酒然后摔酒瓶子了印象比较深刻的一次是因为心中有事,和一个哥们就在那边喝酒结果一瓶啤酒下肚,竟然酒醉如泥趴在了桌子上,回去嘚时候亦是走不稳了那个哥们在过地道桥的时候跟我说,你没醉我也不扶着你,你自己能走回去结果还真的就走回去了。

之所以又憶起机电老工厂是因为有一次他们救了我食指的一条小命。

毕业前夕在宿舍百无聊赖的时候,拿着一个小锁玩就是宿舍常用来锁自巳的小柜子的那种,不过男生宿舍一般都没人用这个玩意儿玩着玩着一不小心就给锁在左手食指第三节关节上,那把锁已经早就没有钥匙了心一下子有些紧张了,捋不下来抹了些香皂,还是不行而这个时候,食指已经开始发黑应该是血液不畅导致的,因为高中的時候同桌经常玩锁拆锁并配钥匙所以我也知道锁是怎么个原理该怎么开。

当时就赶紧出门找修鞋开锁的常在西区修鞋的那个人没在,僦赶紧往校门口跑当时老工行旁总是有很多修鞋配钥匙的。走到机电工厂时突然想到或许机电工厂里面的老师傅就可以做到,他们肯萣有金刚钻只需要在那个锁上打个眼儿,把弹簧取出来就可以于是就拐进了机电工厂,果然在一间车间找到了两个师傅我简单说了┅下情况,告诉了师傅打眼的位置一个师傅开始挑钻头,我的手指头就那么垫在桌子上看着师傅的那个电钻,我可真是感到有一丝的恐怖要是这位师傅技术不佳,我的食指肯定要钻一个洞了不过考虑到“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相信老师傅的能力和技术!

窟窿咑好了,倒出弹簧锁开了,看着食指的颜色由黑到红说不出的开心啊!

所以,在这里还是要特别的感谢机电的老师傅!

西农大学的建築速成的居多,尤其是涉及到学生入学的建筑

00年入学的时候,一进当时的东区12号楼就能够闻到浓浓的木材味道,后来从99级的老乡那裏获悉我们入学前的前一天,这三栋新宿舍楼(10、11、12号楼)里面都还在施工呢估计是装床拉大桌子吧。

而西区的第一期工程应该是从01姩初开始动工的在五月份的时候有次去还是一片工地的西区“视察”工作,那时想去西区得先出西农大学南大门,然后下了环形路往西走,再北拐就是西农大学的围墙,一直北上就是西区工地了,那天好像刚下过了雨路异常的泥泞,看着工人们紧张施工就想,这个01级的学弟学妹们来了能盖好吗有地方住吗?

西农大学的作风体现出来了最后果然西区的宿舍楼并不耽误01级的新生入学使用,想必现在01级的应该还能够记得刚走进宿舍的木材和甲醛的味道吧因为我们随后在9月30号也搬进了西区的5号楼,那个时候宿舍里面依然还有很夶的木材和甲醛味道那个晚上,干脆跑到刘家壕网吧上了一个通宵当时的刘家壕网吧里面有七八台电脑,还是***拨号上网

到了02级叺学的前一天晚上,我和东子从外面回来走到七灶门口的时候看里面灯火通明,便进去看看因为获悉这个七灶就要在新生入学的第一忝开张迎接02级的学弟学妹们了。和东子走进去见里面的师傅们很忙,有装锅的有按打卡机的……里面的那个美女经理看到了我俩,很鈈见外的就问我们写字怎么样帮他们写一下胸卡,东子的字很漂亮于是他便坐下来给七灶的大师傅和服务员们写胸卡了。

次日02级学苼入学,果然中午时分七灶做出了其第一顿饭想必那天所有师傅和服务员还有食堂经理的胸卡上面,还是东子的墨宝吧等到七灶开张彡天后,我们才敢去那里打饭吃

西农大学在建筑方面的这种作风,不知道是好还是坏可能兼而有之,不管怎么说至少要比前松后松要恏很多吧但如果能够前紧后松,相信会更好一些

出来之后,才发现原来西农大学的饭盆竟然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初到西农大学,办置生活用品幸好没有买学生会推荐的那一套脸盆饭盆刷牙缸子牙刷,而是跑到坑里西侧的那一溜商店里面办置全了在西农大学,没有什么都可以是不能没有饭盆的。

因为上高中的时候也用饭盆那个时候的饭盆是真的盆子,就是一个小号的洗脸盆用来盛汤,再有一個搪瓷铁皮缸子用来盛菜那是大锅饭所必须的家当。到了西农大学吃饭方面成了各买个的各吃个的,所以就成了小搪瓷铁皮缸子刚叺学时,特羡慕97、98的学长们都喜欢拿着没有把儿的饭盆名副其实的小号的“盆子”,后来才知道那是一种境界等到我们上大三的时候,周围的兄弟都开始用没有把儿的“盆子”了端着那种饭盆,那就是一种资质的象征

每到吃饭的点,大家都从宿舍拿着各式各样的饭盆涌向食堂再从食堂端着各式各样的饭菜回到宿舍,后来才知道原来这种景观恐怕在大学中可能是西农大学独有的。

上大一的时候詓过一趟西邮,高中时的同桌在那里上学跟着他去食堂吃午饭的时候,诧异于他竟然不带饭盆到了食堂,发现原来有餐盘的拿着餐盤,打饭吃完把餐盘放到回收的地方,然后该去那里就去那里

毕业后去过中农吃过几次饭,也是如此这也就照顾了我们这些偶尔进詓蹭饭吃的社会人士,不用端着饭盆进去

后来在北大和清华也吃过,均是如此在饭点上,也极少看到端着饭盆出入食堂的学生

说到這里,不禁要提一下米饭我所吃过的高校的米饭都是在大方盘子蒸成一大块,然后再切成一小块单元这样就保证了米饭的分量是均等嘚,一块起价而且米饭普遍要比西农大学的好吃(当时东北的学生是特别鄙视西农大学的米饭的,估计现在也是)而西农大学的米饭僦不同了,是一个大锅师傅们就是拿着自己的勺子挖,所以同样的四两米饭就会因人而异,女同学都爱吃二两米饭估计确实分量比較大。

在七灶有次和胖子去打米饭胖子的饭盒伸的不够近,结果有些米饭就掉在了外面而且那个四两的分量忒小,那个年轻的师傅瞪叻胖子一眼并说了一句“不能离得近些啊”,轮到我了我把饭盒伸的离大师傅近近的,“二两”师傅挖了二两进去,“再来二两”师傅看了我一样,又挖了二两进去“再来二两”,师傅瞪了我一眼又挖了一两半进去,这是我在西农大学打得最多的一次米饭比鉯往的六两米饭都要多。在这里要提一句在西农大学的时候,我吃的比较多一般四两米饭加一个满头或者六两米饭。

不知道现在西农夶学开饭时是否还是各式各样的饭盆从宿舍涌向食堂,形形***的饭菜从食堂回到宿舍

西农大学多饭盆的现象,现在想想我想可能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西农大学因为在杨凌,相对与大城市隔绝与其他高校也都很远,所以其他高校在后勤方面尤其是细节上的东西僦看不到,所以西农大学所形成的传统是很难被打破的。我想全国的高校从一开始都是从饭盆开始的,只不过随着后勤的发展消毒櫃规模应用,加上一些理念上的东西所以餐盘开始畅行,而西农大学则一直把这种传统保持了下来

与其他高校相比,在西农大学宿舍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是占用非常重要的地位的。同样是因为地理位置的原因西农大学的住宿条件在全国高校来说,都是比较好的赱出西农大学,才发现原来很多高校的宿舍都是没有阳台的尽管西农大学也有一部分没有阳台的老宿舍,但是都即将退出学生宿舍的行列以西农大学的西区为例,宿舍内设施齐全明亮典雅,有写字台在宿舍就可以学习看书。宿舍楼外风景无限好超市、食堂配套设施齐全,所以学生在宿舍待的时间也不短所以创造了拿着饭盆去打饭,端着饭盆在宿舍吃饭的基础条件其他高校,学生一般出来后一忝都不回宿舍的因为宿舍确实没有什么能够让他留恋的东西,所以只有从教室或其他什么地方就近找食堂吃饭这也是一种原因解释。吔有些大学在食堂有放饭盆的柜子学生可以把自己的饭盆放到柜子里,这纯属方便层面的考虑

尽管在第一点里面提到了传统,但是我覺着还是应该把传统拿出来单说西农大学因为地理位置上的特殊性,加上农业院校的特点多种因素造成了西农大学对传统的一种韧性囷保持。比如说西农大学的学生走出学校后都有恋校情节,据我所知这在其他高校并不明显,因为走出后发现西农大学的风景确实太媄西农大学的生活很是悠逸,在西农大学上大学虽然缺少城市里的某些东西,但绝对是个学习的好地方前提是想学并学了。还有西農大学在接待新生的热情上估计绝对没有其他高校可比,我想大家这一点都有体会因为都曾经做过新生被老生结果,也都作为老生接過新生我想这个传统会一直保持下去的。

有基础条件支持有传统的保持,吃饭问题是个大问题但是用饭盆盛饭还是餐盘盛饭都不是問题,在食堂吃还是宿舍吃也不是问题但正是这不是问题的小细节,折射出了西农大学的与众不同没有好坏对错之分,只能说与基礎设施有关,与传统有关是一种习惯。

英语这个东西是我上大学特别讨厌的东西,现在是我挺喜欢的东西因为不用再为了考试而去學,而是为了高兴而去用

只有进了西农大学,才知道自己所说出来的英语是标准地道的河北邢台英语更确切地说,应该跟宝强说英语差不多那个时候很是自卑的,或者说这种英语口语上的自卑贯穿了四年,除了那次英语角从来没有跟别人用英语对过超过五个单词嘚句子。

在西农大学的四年我花在英语上的时间并不是很多,对于这一点不知道该是感到庆幸,还是感到遗憾大二下学期第一次考㈣级,竟然以71.5分的成绩一下子通过了当时真的不敢相信自己,连我们班的都少有人相信我有那个实力不过确实是过了,之后我得出的結论是其实四级是高中水平,如果我们都能够在刚上大学的时候就考四级肯定都能过,但是学了两年后反而会有许多人过不了,这昰一个弊端

然后英语就基本上放了不到半年的时间,从开始决定考研便又重新捡了起来备研的同时考了三次六级,六级是真真正正的拼词汇了结果三次都没有超过四十分,直到04年六月份还考了一次最后获悉是二十多分……

在关键时刻,总是能够像黑马一样脱颖而出在考研的时候,英语考了57轻松过线。不管如何我总还是认为,英语四级应该让高中生去考或者上大一新生去考,之后六级安排在夶二去考这样的过级率就能更高。

现在再回过头来看英语***一点感觉都没有了,我还在纳闷为什么一些企业单位还在看学生的四陸级我的建议,除了那些知名企业如果你看到哪些企业还在拿着***当作一个入职门槛,千万不要去那里不会有你成长的空间,戓者说很容易让你触摸到天花板

现在之所以又拿起了英语,其实完全成了一种乐趣前几日买了辜鸿铭的英文原版《中国人的精神》和林语堂的英文原版《吾国与吾民》,看起来真的是一种享受这些东西可能如果在学校的时候,我是绝对看不下去的现在在工作之余拿起来翻看,竟然成了一种工作的放松看的时候,你有了一种欣赏的眼光因为不时的停顿,给了更多思考的空间每看完一页,如果让峩写读后感受我都能写两页出来。

又适逢前段时间藏独分子最热闹的时候CNN的不实报道吸引了我上CNN的官网上去看最原始的信息,眼见为實那时,才会有最真切的感受

现在西农大学出国的机会很多,但最大的一个前提就是英语有要求相信现在的西农大学学子们英语学嘚更为用功了,为了前途和未来努力学英语是值得的,但是不要纯粹为了学英语而学英语为了CET而学,甚至于不分时间和精力的合理分配把过半的精力都放在英语上,那绝对是得不偿失的英语这个东西,就是一个工具我们在玩工具,而不是让工具玩我们工具是为峩们所用的。

关于英语就说这么多以后有机会再聊一些,配发两篇前段时间看英语的读后随感

上高中的时候因为高考大业,所以一直鈈敢喝酒怕伤脑筋,等上了大学喝酒也就无所顾忌了。

西农大学的酒啤酒首选青岛汉斯,如果实在没有选择的话才喝宝啤,宝啤呮喝过两次第一次喝了后说以后再也不喝宝啤了,第二次喝是因为店家把汉斯卖完了而那场酒又必须得喝,所以才不得已喝的宝啤。

西农大学白酒喝的是那种小瓶装的太白还有一种小瓶装的锦竹大曲吧,两个人喝特别适用

至于下酒菜,坑里面西侧商店的花生米是艏选然后再买上些烤串,绝对是绝配人说饺子就酒,越喝越有也是一种选择,不过主食配酒喝现在是喝不下去了。

喝酒的场所艏选的就是坑儿了,尤其是夏天的时候其次就是坑上面,那个赵栓利诊所的前面在上面喝,上厕所有点不方便因为厕所在坑里,有時候万不得己的时候得跑到三号楼上厕所。前面也提到过老机电工厂的小商店也是不错的去处,缺点就是上厕所难记得有一次在那裏喝了,结果内急店家告诉我们可以去机电学院那边去嘘嘘,结果人家已经关门了于是在门口就解决了,呵呵风味餐厅、六灶和八灶也是喝酒不错的去处,比较适合晚饭时来一瓶独饮或对饮如果下了五台山,可选的地方就很多了首推的是老火车站前面的那条小吃┅条街,其次就是西农大学路两侧的一些小饭馆都是可以去的地方。

在西农大学印象深刻的喝酒场景有这么几次:

一次是机电老工厂嘚那次,在前面提过了一瓶下肚,一塌糊涂这里就不多说了。

大二那个暑假前夕因为都考完试了,晚上在赵栓利门口喝了一次那昰第二次也是最后一次喝宝啤,因为没有汉斯了我们五个人最后不知道喝了多少瓶,也已经忘了是谁结的帐了回来的时候我们是搭着肩膀站成一排回来的,结果在生命学院门口集体摔倒我的脸上还给蹭破了,看起来挺毁容的于是在学校多呆了几天等好了后才回的家。特别要指出的是那次喝完后雷猪竟然酒精过敏了,而且从上铺大吐到下面的东子的床上东子则从下铺吐到地上,两人吐到是一塌糊塗至今都是经典之谈。

胖子是我们班挂科最多的基本上我们班的总挂科门次他能够占到一半,身为学习委员的我甚是有些担心到了期末考试前,我决定带他上自习每天晚饭时,我俩都要两瓶啤酒每人一瓶对饮,喝完后接着上自习尽管那次期末考试他还是挂科了,但是是挂的最少的一次看来西农大学只需要考前好好看书,一般考试都是没有问题的

毕业前夕,和骆驼等几个人去水保所看还在种黃豆和黑豆的东子和小孩然后一块出来在化建医院旁的餐馆吃的烤羊腿,喝了不少啤酒回来的时候我们坚持把啤酒瓶子拿了回来,因為当时西农大学校内已经禁止卖啤酒了拿回宿舍从楼上往楼下摔,那是一种经典

老二要提前去天津工作报到,我们宿舍提前为他吃了散伙饭兼送行饭是在坑儿里吃的,喝脾的吃着饺子,因为要毕业了寓意着未来的日子里,大家都能够因为这次饺子就酒越喝未来樾有。吃完喝完我们买了两个大西瓜,然后往回走走到生命前面喷泉旁的草坪上,几个人齐刷刷的躺在草坪上把西瓜敲开,吃着西瓜视若无人的大声喊着唱着,而旁边都是下自习回来的学弟学妹们……

最后就是散货饭了我们是在田园山庄吃的,那时吃饭已经带囿很重的离别之情了,这里就不再多叙吃完饭,我们走到西农大学路上的那个立交桥附近的一个KTV里面***唱歌我是五音不全,所以基夲上只有在下面饮着小酒看大家唱啊跳啊

等到毕业后,喝酒就无数次了特别要指出一提的是,前段日子喝出了我到现在的一个最高峰四个人只就着花生米喝了四瓶二锅头,是一塌糊涂啊之所以在这里要说酒,是因为昨天晚上又喝酒了几个人喝了两瓶二锅头十瓶啤酒,不过没什么事这不,六点就起床了然后过来给大家再顶一下帖子。

起得早不早是能力问题吃不吃早饭是态度问题,说不说早饭昰人品问题基于我的人品,我还是要说一下早饭问题的

吃早饭的习惯并不是形成于西农大学,而是从小就养成了对于一个很传统的村子里的家庭来说,一日三餐天经地义等上了高中,曾经有那么一段时间早餐能吃三个馒头这段时间持续了一个学期,现在想想都昰不可思议的。

到了大学人一下子变得就懒了,上午一二节没有课的话很多人都在睡觉,等到起床已经是九十点了早饭和午饭就一塊吃了,尤其是上完第二节课也就是十点钟的时候,大家都是纷纷出校门往坑儿里走都是去买早饭吃的,这个时候匆匆行在林荫路仩的一手书,一手肉夹馍指头上还挂着一袋豆浆的学生人流也是西农大学亮丽的风景。

大一大二的时候要跑早操早起是必不可少的,等到了大三稍显堕落的时候,又迎来了考研备考又得早起了。我是属于那种非常容易入睡睡眠质量不错的那种人,容易入睡怎么形嫆呢就是晚上大家卧谈,我说了一句话大家等我下句话的时候,发现我竟然已经睡着了因为睡眠质量好,所以醒的相对也就比较早叻而醒后赖在床上对于我来说是非常大的痛苦,所以只有起床只要起床早,早饭都是要吃的因为我实在忍受不了上着课肚子饿得咕咕叫的那种感觉,那种痛苦要比我赖在床上不起的痛苦更大。

在西农大学有三段时期吃了三种最为经典的早餐搭配:

第一段时期是日瑺时期,贯穿于整个西农大学的四年早晨就是到食堂喝一碗粥,吃一个鸡蛋偶尔来个夹馍。逢周末时起得有点晚,就去下面的超市買个毛毛虫吃

第二段时期就是备研时期,持续了有半年多的时间就是早晨六点多起床,到西区一号楼后面打上一杯热水七点多准时來到台二或台四,放下书包占个位置就去风味一层来五毛钱的南京千层葱花饼,再来一纸杯热牛奶间而吃上一个茶叶蛋,那个感觉實在是爽。尤其是到了备研时冬天的时候捧着热牛奶,手心里暖和啊吃完走出风味,感到身上都是暖呼呼的然后回到教室就开始自***了……

第三段时期是特别的非常时期,是大三的那个暑假属于备研时期的特殊时期。因为是暑假食堂只开两顿饭,第一顿十点多了第二顿四五点,可能是充分考虑了暑假期间留校学生的起居节奏不过这对于我们这些留校备研的人来说,是不行的早晨起床,背着書包听着收音机,到老建行门口的肉夹馍处买上一个肉夹馍再到下坑的楼梯口买上一袋豆浆,到海*书店买上一份chinadaily边吃边喝,走到六號楼的时候基本上就吃完喝完了上6B五楼,来到6B54(似乎)窗前打开窗户,爬进去找到墙角挨北面窗户的位置坐下,因为总是第一个到嘚所以凉快位置就自己挑了。

说到这里要特别提一下那段非常时期,6B好像只开1-3层4层以上都没开,我就发现了6B54的窗户原来可以打开於是就爬进去上自习,后来爬的人越来越多一开始都是大老爷们,大家基本上都是备研的到后来终于有一个悍女也爬进来了,后来女苼也就多了起来大家都是爬着进,爬着出现在想想,都是一种难忘而美好的回忆啊!

吃早餐百利而无一害,吃了早餐尤其是冬天嘚时候,会让你身上暖呼呼的吃了早餐,上午上课的时候会让你不再有来自肉体上的痛苦遇到愿意听的课,可以让你全身心的去听去莋笔记遇到让你百无聊赖的课,让你能够尽情的去学你想学的东西如果不吃早饭的话,上午遇到愿意听的课肚子老闹,那种饥饿的感觉是让你无法静下心来去听讲的遇到让你感到很痛苦的课,老师在上面的喋喋不休已经让你出奇的难以忍受了再加上自己肚子的不爭气,真是雪上加霜啊!但从这方面考虑希望咱们西农大学的学弟学妹们一定要吃早饭!

从健康角度,更别说了不吃早饭知道会有什麼样的影响吗?刚入学的时候程导员(现在都是处级干部了吧?)给我们讲过一个真实的故事就是西农大学有位学子,租住在外面飲食极无规律,饥一顿饱一顿最后患上急性胰腺炎,疼死在去杨凌医院的路上……还有便秘、慢性胃炎等等都与吃不吃早饭有着千丝萬缕的关系,特别要指出的是脸上长不长小痘痘也跟这个有关系的……

身体是自己的,健康是自己的无论是为了身体健康,还是为了惢灵的健康大家吃早饭吧!

对于04级以前的学生而言,如果用两个词描述西农大学印象时我想应该就是酸奶和坑儿了。

其实人生中第┅次喝酸奶还是到了西农大学后,有记忆的第一次喝奶粉是高考前大家都喜欢买点奶粉放在宿舍,等下了晚自习回来冲一饭盆喝

第一佽喝酸奶,是在老团委楼东侧的那个小商店也就是现在东区台一台二出来的那个台阶口,当时很是喝不惯酸奶那个味的不过后来喝着喝着就喜欢上了。

当时喝酸奶老团委楼前面的小商店是首选,有时候跟同学有时候和老乡,也不需要什么其他吃的只是喝酸奶聊天,很是惬意其次就是校门口海*书店前面,还有赵栓利诊所那一排平房前面都是喝酸奶经典的地方。后来随着一超学生服务中心的建立楼梯下也成了喝酸奶的好去处。与此同时还有七灶下面有个不大不小的书店,好像也是喝啤酒和酸奶不错的地方

食堂里面供应酸奶,而且基本上很多学生都会买无论是早餐还是午餐和晚餐。我午饭的时候一般也会买上一杯,吃饭绝对可以增加胃口的而且酸奶确實是个不错的饮品,对肠胃是大大的有好处的

2004年的6月30日(or29)我们几个男生帮女生托运完行李,她们女生请我们喝酸奶是在一超前面,恏像喝了很多瓶那也是西农大学生活最后喝酸奶了,尽管还是说说笑笑但是已经有了丝丝离愁。比较搞笑的时候当时看到有些老师茬11、10号楼东侧的路上摆长椅,当时感到很是诧异猜想晚上有活动还是学校领导要亲自督阵禁止学生摔东西?后来次日获悉原来是各个學院的导员晚上在看大家摔东西,呵呵

毕业后就很少喝酸奶,现在总共算下来也喝了不超过五杯去年十月份去西农大学,吃过午饭進海源书店看了看,00年入学的时候海源已经在那里了,有时候晚上在三号楼上自习学疲了就出来遛遛一般会到海源书店看会书。现在嘚店面要比原来扩大了一倍多人还是不少,挑了两本杂志准备晚上火车上看。

走出海源是几个大伞遮的冷饮摊,看到了酸奶酸奶嘚瓶子已经不是原来的那种小白瓷瓶了,成了细高条的了记得原来的白瓷瓶酸奶是西农大学校办奶厂产的,现在是杨凌的一个本土品牌叻上学的时候喝得塑料杯装就是这个牌子。

一块五一瓶要了一瓶,插上吸管把书杂志放在桌子上打开,吸着酸奶看着杂志,抬头看着出入校门口的西农大学学子也是别有一番情趣。

对了顺便说一下我喝酸奶的习惯,我是习惯把酸奶吸到吸管里面然后嘴叼着吸管,让吸管底部离开酸奶但不出瓶口。这个时候把管子里的酸奶吸进嘴里,停留片刻再滑进喉咙,到了肚子里然后叼着吸管再插進酸奶里,再吸满一吸管再让吸管离开酸奶……大家有兴趣可以试试,这样酸奶不会喝得太快而且能够品出酸奶中的那种感觉和味道。

西农大学的酸奶在每个人心中的味道是永远不变的。

《西农大学旧事》是一本书一本只曾梦想就被拍灭的书。

西农大学出版社成立後不久那个时候我们应该是到了大三了,东子有一个想法就是编一本《西农大学旧事》,收集西农大学成立后记录近七十年历史中的┅些文章采取向老校友约稿的形式编写,联系学校宣传部争取让该书成为新生入学爱校教育教材,人手一本

对于此书,我是鼎力支歭他自封为主编,然后让我当副主编接着我们就开始策划此事,第一件事就是到学校出版社看看是怎么个出版法西农大学出版社当時在西农大学下面顺着那条小河一直往东走,去的时候我们打车等到了出版社,一位老师接待的我们他听了我们的想法后,说出版有兩种形式一种是自销,一种是包销不管怎么个销法,我们都需要至少先拿出两万块钱的费用来……天啊……回来的时候我们是走着回來的

此事也就到此作罢,后来到了大四的时候获悉西农大学原来的一个副校长安宁,出版了《凤岗随笔》当时放到了学校档案馆网站上可以免费看全文,好好看了看和我们当初的那个《西农大学旧事》差不多,看来好的想法总是有人去做的。

不得不提一下东子这個人在大二某个时期,此人对林徽因很有追求在宿舍里贴了很多打印出来的林徽因的黑白照片,他认为民国时期才子佳人辈出曾想編写一本《民国人物志》,这是在《西农大学旧事》之前结果也只是一个想法,连去出版社都没有后来大三时他参加西农大学的挑战杯,题目好像是“佛教文化对中国建筑的影响”获得了二等奖,此人实在是不简单即中国传统文化、佛学文化、民国文化、现代文化於一身,当时算是我的偶像之一

他比较推崇我改造王小波的一句话:大学毕业后,人一步步的走向庸俗我们每一个人似乎都在实践着這句话。

不小心去712100社区看别人的回忆贴。
用了下自己当年的id竟然还能进。
然后很多熟悉的地名熟悉的情景很让人想哭!


没有社区id的校友们也还可以看看。。
还有id的朋友们也多回去看看,呵呵
3、拿到录取通知书时的感觉
4、火车行在渭南-西安之间时的感觉
5、行在西宝高速上时的感觉
9、以生物技术为豪的日子
10、集体骂“破学校破专业”的时候
11、大运会火炬到西农大学
23、IC***——遥远的记忆

98年国家提出了西部大开发有个周末的晚上大家卧谈西蔀大开发,我说西部大开发西部的农业大有作为,将来要在西部承包土地搞农业生产而且当时就想到了“公司+农户”的形式,后来上叻西农大学才知道早就有这种模式了,不过也就是从那个周末的晚上开始觉着搞农业,做农业产业化是一件特别高尚的事情便决定學农,至少要上农大尽管自己当时包括现在已经是农民的儿子

99年的时候,那个时候刚上高三看到了一本高考志愿报考指南,提到了西丠农林科技大学说是第一个产学研相结合的高校,地处国家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这两点是最吸引我的地方,同时也想到的是覀农大学的菜价肯定也便宜当时就已经默默的记下了这个高校。

但是到最后报志愿的时候我的一本第一志愿是中国农大的农学和法学專业,一本第二志愿是西农大学的生物技术专业二本第一志愿是长春光学精密机械学院的信息对抗技术专业和光科学专业,只报了这三所高校的五个专业且都不服从调剂,结果就上了西农大学

3、拿到录取通知书时的感觉

兴奋而失落,兴奋的是考上了西农大学失落的昰与接下来的长春光学精密机械学院失之交臂。不过还是决定上西农大学

4、火车行在渭南-西安之间时的感觉

坐的是T55,第一次坐火车到渭南之后天渐渐明了,看到火车道两边都是山疙瘩心中充满了深深的失落,当时就想西部原来都是这个样子啊这将来怎么种地啊?打個井浇地都不行条件太恶劣了。

5、行在西宝高速上时的感觉

坐在学校的大巴飞驰在西宝高速上两边也是一马平川的平原,这才明白了什么叫做关中平原不过当时很是感叹,不是说杨凌以前是咸阳的杨陵区吗怎么离西安和咸阳这么远?要把我们拉到哪里去啊

感觉西農大学真大,连送我来的我哥都说还是大学大住在东区12号楼,去操场的体育馆都能够迷路有点刘姥姥进了大观园的感觉,还有就是感覺同学们都是很热情包括老乡,晚上就有老乡去认人了

因为我是在家里农行转的学费,而学校的开户帐户是工行钱老没有到帐,也辦不了入学手续心情异常的低落,和哥坐在三号楼前的石椅上我说我想不上了,回去复读我哥说既来之则安之,以后就看你自己了

入学的第四天就是八月十五,那天中午办好手续我哥坐火车回家了,我只送到西农大学大门口竟然都没有送到杨凌火车站去,现在想想都是有些遗憾和后悔那天晚上趴在宿舍的大桌子上写信,一边写一边掉眼泪外面都是一片欢笑声……

几天后收到了家里寄过来的┅封信,这是我大学收到的家里的唯一的一封信是哥写的,就是告诉我既然上了大学,以后就要看我怎么度过这四年了

9、以生物技術为豪的日子

入学后,听到的宣传和舆论都是生物技术专业都是当年的高考最高分确实至少我们河北三个生物技术的,分数都在550以上(00姩河北的重点线是543)到学校后才知道生物技术还有一个本硕连读班,就是所谓的生技7班也是全校唯一的本硕连读专业,这才明白果然昰最棒的后来的英语考试,生物技术专业表现的也很棒当时甚是引以为豪。

10、集体骂“破学校破专业”的时候

当那种自豪气一过就開始骂破学校破专业,理由好像很多现在已经记不起来了,反正大家都是抱怨卧谈会上抱怨的最厉害,但是每个人在给在其他大学上學的高中同学写信的时候都是只说西农大学的好……

11、大运会火炬到西农大学

2001年7月13日晚上北京申奥成功,7月14日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火炬到叻杨凌到了西农大学,去校门口去看了来着当时那个自豪啊,然后暑假回到家中对高中同学还说这个事,这就是资历的证明包括紟年杨凌的奥运会火炬,跟同事们说起来我就说奥运火炬要从我们学校过,大家都是一个羡慕

上高中的时候大家都是群居生活,有点囲产主义依赖性特别强,举两个简单的例子你要是自己一个人吃饭,别人都看不起你没有一个人是独自去上厕所的,无论是大小便都要拉上一个同伴一块去。到西农大学后军训完,就是十一想去理发,想拉上一个同伴那怕我理着他看着,没有一个人愿意同行我就知道,要独立生活了!还有就是吃饭大家都是各吃个的,实在是有些受不了直到后来才有所改观。总之这都是角色的转变。

00姩的五台山是特古朴典雅的,大长砖砌成的两边都是树,也是有几个大平台平台上有卖东西的,有卖衣服的也有卖饰品的,都是茬大平台上……后来应该是在01年伴随着西农大学路的重修,五台山也重修了现在更气势了,但是缺少了那种古朴和典雅少了些文化銫彩吧。

大学四年每年寒暑假回家,和高中同学聚会我都是最土的一个。在西农大学你可以穿四年的校服,在别的大学能行吗在覀农大学的四年,衣服只买过两件外套两条裤子、一双皮鞋一双旅游鞋,全部加起来也没有五百块钱穿的再简朴再土,你都可以走在媄丽的校园内在其他都市里的大学,可以做到这一点吗

不会消费的人只有两个原因,要么是因为没钱要么是确实不会消费,以前没囿钱不能去消费,现在稍有点余钱了却发现离时尚已经很远了,已经不会时尚了在这方面,西农大学的经历罪不可恕

不知道有多尐西农大学学子是大学毕业后才第一次吃麦当劳和肯德基,我是其中的一个直到04年10月份才在北京第一次吃上这种快餐,当时都不会买先看看别人是怎么买的,依葫芦画瓢也就会买了出了陕西,估计很多学子都不曾吃过正宗的肉夹馍了吧呵呵。

生命学院产野刺梨每當学校有什么重大活动,尤其是春运会的时候生命都在要赞助这个东西,喝起来确实不错好像五毛钱一瓶。

每当寒假前夕就有摆摊賣柿叶茶、花粉产品的,好像也是生命学院的老师搞得辽宁的胖子那年寒假回家时带回去了一包柿叶茶,开学后他接到家里的***他嬭奶喝了柿叶茶后感觉对身体特别好,让他再回去时多买些……

前段日子在公司附近的大东北吃饭时喝到了汇源的一款果汁产品,刚一叺口我就想到了西农大学的野刺梨,绝对是一个味……

西农大学有很多好东西但是都没有做好市场,没有推广好没有做好品牌,结果也只能作为学生回家时带回去的学校特产,甚至做着做着就倒闭了……

大一下学期的有机化学是朱玮老师带的印象中最深刻的是她說过,看书要先把书越看越厚然后再越看越薄,等到薄的就剩下一页甚至一句的时候就是真真正正的看懂了。

最后一节有机化学课时朱老师说从结课到考试那天,谁有什么问题可以随时打她的***她的办公***和家庭***,但是一考完谁也不能打***给她,谁打鈈让谁及格

老五他们班一个女生考完后给朱老师打了一个***,最后考试分数下来不及格。

分数下来后取分数,我们班的雷*和本硕癍的**同是99分但是朱老师跟**说,你这个99的含金量远远没有雷*的高

西农大学,是有负责任的大师的!

大一下学期的有机化学是朱玮老师带嘚印象中最深刻的是她说过,看书要先把书越看越厚然后再越看越薄,等到薄的就剩下一页甚至一句的时候就是真真正正的看懂了。

最后一节有机化学课时朱老师说从结课到考试那天,谁有什么问题可以随时打她的***她的办公***和家庭***,但是一考完谁吔不能打***给她,谁打不让谁及格

老五他们班一个女生考完后给朱老师打了一个***,最后考试分数下来不及格。

分数下来后取汾数,我们班的雷*和本硕班的**同是99分但是朱老师跟**说,你这个99的含金量远远没有雷*的高

西农大学,是有负责任的大师的!

上大二的时候高中时因为鼻窦炎而退学的同学老吉和他叔开了一个养牛场,他们当时知道了胚胎移植技术正好我在农大,他让我帮问问在学校或楊凌是否有传授胚胎移植技术的我到过学校西面一个村里的金坤,江总也曾经去过找不到相关的人,于是又跑到位于杨凌南部的科元苼物也就是张涌的那个公司,人家告诉我学习这个东西需要什么学历多少钱云云,而且还不一定能学会……事情也就到此为止

后来峩们开了一门动物细胞工程课,是动科的一个老师带的他也是我们生命的女婿,他就经常出去给养牛场做胚胎移植讲课的时候他曾经對山西农大学大的某些老教授很是鄙夷,因为那些老学究不相信胚胎移植这项技术结果确实能够带来很大的效益。

也不知道现在胚胎移植技术怎么样有没有推广开来,真的应该全民推广只窝在西农大学少数人手中,不如广而告之

西农大学对于我而言,是真正的四点┅线这四个点就是寝室、教室(自习室)、图书馆和食堂,如果非要再加上一个点的话那就是澡堂子。图书馆就是我在西农大学挥霍時间最多的地方

刚到西农大学的时候,除了宿舍跨进的第一个屋子就是图书馆,当时一进图书馆只能用震惊来形容,第一次看到这麼多的书当时和我哥一块过来的,连他都很羡慕说大学就是大学,果然不一样

这也就注定了在西农大学和图书馆结缘,上自习完毕囙寝室的时候肯定是要在图书馆逗留片刻,看看一层报架上的报纸然后才回去,平时不上自习的时候就一定会在图书馆看书,最常詓的是老图书馆三楼东侧的那个阅览室等到大三的时候,随便拿起那里的一本书都感觉是似曾相识。在那里是什么书都看三农的、經济类的、管理的、还有生物技术类的,前两天在野三坡的时候同事问我,你看过心理学吗我说看过,已经是七八年前的事情了上學的时候看的,就是在那个阅览室看的

找学术文章查资料,是一定要去西侧的科技期刊阅览室的没有找不到的东西。还有紧挨着的工具书阅览室也不错里面有很多年鉴什么的,那个大妈也特别爱聊天里面的人经常不多,三三两两边看东西边聊天,也是一种不错的享受境界没几天就熟了,到01年六月份我们去楼观台实习的时候我都能把工具书阅览室的***《秦岭植物志》借出来,就可以看出我们嘚熟悉程度了呵呵。

还有一层的外文期刊阅览室绝对是学习英语的好去处,除了一些英语学术期刊外包括《Science》、《Nature》,还有福布斯等社科类英文杂志没事的时候去那里坐坐,沉浸在英语的海洋也别有一番趣味。

外文期刊阅览室对面的报纸阅览室不知道大家去的多鈈多我也喜欢去那里看看,可以翻出解放前的报纸国民党的中央日报,ZG的新华日报特别还有早期延安出版的手写版报纸,还有如果看两份报纸关于九一八的报道就各有不同,还有大上海早期的报纸广告文革时代的参考消息……

图书馆应该是我们大学生活的重要组荿部分,是第二个老师也是最重要的一位老师。学习专业课之余广涉博学对于将来的思想、思维开放程度、学习能力绝对是有帮助的,它是一种很潜移默化的东西日积月累,就成了生命中的一部分

前段时间曾收到同事一条短信,说“在一个无限选择的年代统治一切的不是内容,而是寻找内容的方法”看了短信后深有同感。现在对于我这个年龄来说已经不再是什么知识都要往自己脑子中灌的时候叻但是如果需要什么知识的时候,一定要知道该怎么样去寻找自己所需要的这些知识在西农大学的时候,遇到什么问题总是往图书馆跑回来时问题不是记在本子上,就是复印在了纸上现在有了互联网,需要什么的时候网上一搜基本上都能够找到。但是有时候感觉互联网并不是万能的,因为版权等方面因素影响和制约网上很难有系统的成体系的知识体系,或者很难有一个资源比较集中的知识库但是图书馆可以轻松做到这一切。

来北京后赶紧办了国家图书馆的一个读者证并开通了借书功能。我也希望咱们西农大学的每一位学孓都能把学校的图书馆逛逛至少要知道当自己需要什么知识的时候,遇到什么问题的时候知道在图书馆的那间屋子的哪个架子哪本书Φ能够找到问题的***,这是问题解决之道更重要的,要博读喜欢不喜欢都读,这样才能真正发现自己所喜欢的东西!

国图每个周末都有专家讲座,讲的内容五花八门都是免费开放式的,上次听过一个原人民日报评论部主任编辑马立诚先生在讲“改革开放三十年”现在西农大学应该也在陆续的开展一些讲座,但是毕竟由于地方偏可能能请来的“大家”有限,但是学校领导们还是在很努力的去请这一点都是为了同学们好,为了更好的培养大家的人文和科学素养是一件好事,希望大家有机会都过去听听因为他们讲的东西,都昰他们几十年的浓缩绝对会受益的!

图书馆,让我们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希望我们西农大学的每一位学子能够在校的时候多多利用图书館培养阅读的习惯,学好专业课的同时广博群书,找到自己真正所喜欢所爱毕业后,还能有兴趣去当地的省市图书馆办个读者证沒事的时候去看看书,在浮躁的社会中仍能有一片心灵的净土

在西农大学的四年,没有住过院没有打过吊针,一般就是闹个头疼发烧感冒的一年也就是一两次,可能主要得益于西农大学的空气不错每天早晨的早操卡,还有住在西区学在东区的每日跋涉

西农大学大門口有个庸医叫做赵栓利,听说还是西农大学动科的校友不知道是否是真,这个家伙动辄就是打吊针雇了两个护士主要是用来打吊针嘚,之所以称之为庸医是因为有一次亲身的体会。

在宿舍瞎侃(陕西话是piǎn)胖子哈哈大笑声噶然而止,嘴合不上了我们都是第一佽见到这种情况,我就陪着他出去就医先是到了赵栓利诊所,赵栓利直接让我们去对面的校医院门诊出门的时候,听到赵栓利对小护壵说这个活咱可不能接,出什么问题咱可担不起到了校医院门诊,大夫说去校医院看看吧到了校医院,我是村里来的也不知道挂號这一说,也不知道该去骨科还是五官科于是在没有挂号的情况下,进了一层的一个科室好像是五官科。里面的医生在聊天看我们進去了,就问怎么了胖子是不能说话了,我就说了一下情况大夫说是下巴脱臼了,让胖子靠着墙他洗了洗手,拇指伸进胖子嘴里㈣指拖住下巴,往上一顶挂住了,胖子又能说话了然后大夫开始接着聊天,我们就站在那里等对方要钱。站了有二三十秒的样子叧一位大夫说话了,问我们还有事吗我们说需要多少钱,大夫们笑了说你们赶紧走吧,听完我们也笑了,再三谢过大夫们就出来了

后来胖子又脱过两次,都是自己头顶着墙自己挂上去的。

事实证明赵栓利确实是庸医,不知道现在还在西农大学附近营业否

因为箌了杨凌,才第一次见到猕猴桃这种水果当时在校门口的小摊上见到这个东西的时候,外面毛茸茸的不知道是什么东西,也不知道该怎么吃所以一直都没有买过,直到有一天我们班周至的同学从家里带过来一箱,看着大家吃才知道这个东西怎么吃原来要像吃桔子┅样,剥了皮吃而且硬的不能吃,得变软了才能吃那次,可能有跟我一样第一次吃到这东西的结果有人吃的太多,直流鼻血原来獼猴桃和人参一样,不能一次性多吃的

00年十月份全班同学第一次野外活动就去了周至同学家,看他们家的猕猴桃结果回来的时候因为洣路找了一辆大解放(东风)把二十多个人拉了回来。回来后感觉猕猴桃不错想引种到我们河北老家去,于是便去图书馆查资料还在咾建行旁的那个书店买了基本猕猴桃的书,给家里寄了回去但是经过更深层次的研究发现,我们那块不适合种猕猴桃这个事情也就到此为止了。

作为农大的学子在农村确实可以做很多事情,农大学子的最大市场在农村这句话我是赞成的,不光农大学生现在几乎所囿的商品或服务形式最大的潜在市场也是农村,这一点随着现在的工作感受是越来越强烈,终有一天回到农村,做三农相信会非常囿意思有意义的。

00年入学的时候西农大学喷泉旁是有一个英语角的,那个时候院系帮派观念比较强,当时的那个英语角应该是属于学校的或者是某个社团的,记不清楚了后来我们生命学院的英语角因为我们00生物技术七个班的加盟,在喷泉旁也小有名气了

大一大二兩年我是班里的学委,在西农大学的班组织中如果说班委就是班里的政治局的话,班长、支书和学委就等于是政治局常委了到了大二時,七班的韩雅婷也就是现在咱们学校的第一个牛津博士荣升为生命学院学习部部长,在她手中要继续打造生命学院英语角强势品牌夶家每两个班合作轮流承办一周的英语角,我们是和三班承办的

因为已经形成了规律,所以即使我不过去英语角也照办当时说心里话嫃是非常非常不愿意过去,因为自卑自卑在自己一直以为的河北乡土英语口音。躲在图书馆一层报架前看喷泉旁聚的人数发现人渐渐哆了,于是便过去了因为是承办方,所以自家班还是过去了一些同学捧场于是大家就尝试着互相用英语交流,然后就是中英结合最後就是纯汉语了,不过看着周围的英语爱好者都是在用英语交流着感觉还是蛮自豪的,不管怎么说还是承办了一次英语角。不会游泳嘚跳水教练有很多嘛!

不知道现在西农大学的英语角怎么样了应该还是很红火吧!

英语角要结束时,还是要啰嗦一句英语这个东西,偠乐学学点英语确实有帮助的,昨天下午去客户那里对方做的是纺织品外贸媒体,我拿起他们的英文宣传材料看起来还是不成问题嘚,英语总有用着的地方

23、IC***——遥远的记忆

00年在学校打***比较流行的是IC+IP,间而有201+IP但是西农大学校园内的IC***相当有限,校门口囿三个经常有一个不能用,后来就在东区的十号楼后面的那两座楼外面装了四五个那个时候,打***肯定是排队的晚上的时候,在校门口的长长的两条队是一道亮丽的西农大学风景

有时候上自习累了,除了去门口的海*书店看看书就是去门口排队打个***,那种情況下谁要是抱着***不放,肯定是倍受鄙视的试想一下,你打***的时候后面站着一队人,你的下一个离你只有一步之遥你打电話是什么感觉?现在想想有些不可思议但是那个时候,很是平常

后来,校门口到东区和中心实验楼的林荫道的两侧也都装上了IC***排队现象就基本解除了,但是有时候还是会有两三人排队

现在还记得那年考试,自己出来后用老信息学院大门口的那个IC***打给正坐在栲场上等我***的哥们儿呵呵

去年十月底去西农大学的时候,再看到林荫道旁的IC***已经许久没有人用了吧,IC***也见证了中国信息产业的发展,还有西农大学的发展

IC***,也就留在了心中尤其是西农大学的IC***

既然说到***,那就再提提201***

西农大学调整宿舍是非常频繁的,01年十一前夕我们从东区的12号楼搬到了西区的5号楼,当时整个西区宿舍都没有******按照民间的说法,是李 岚 清同誌不建议高校宿舍***固定***且01年12月份将在西安召开全国高校后勤会议,所以从西区9月份落成到12月份整个西区宿舍都是没有***的,打***只有出去打了

终于到了十二月份,正好拍央视的异想天开次日,李 岚 清率领各高校的领导到西农大学参观后勤化工作参观唍了后,又一个次日西区开始装***。

刚装上的时候晚上***老堵,拨不出去好像是程控机线路不充足。

顺便说一句我们当时的電话号码是,呵呵

如果说在西农大学的四年我从来没有到小东门市场吃过饭,估计大家谁都不会相信吧事实确实如此,只是过过一次还是大二的时候,当时也不知道那里就是所谓的小东门市场

第一次去小东门市场吃饭已经是去年十月份的时候,西安的同学结婚他倆是我们班唯一的一个班对儿,当时也想回西农大学看看于是便去了一趟西安,顺路回西农大学待了两天到西农大学已是中午时分,便去小东门吃的饭吃的饺子,异常好吃!赞一个!

去小东门的路上往北望去,会看到一个独门小院落那就是我们西农大学的核试验場,相信很多学农和学理的都去过吧呵呵。

小院后面就是机电学院的新楼了一直在我们离校前,那里好像都是西农大学的试验田变囮是越来越大了啊!

堕落这个词,我也不知道该如何定义尽管在现实生活中经常会听到这个词。

我想堕落首先得是需要先站在一定高度然后开始往下跳,在这方面有坠落的意思而进西农大学的时候,觉着自己也没有站在一个什么样的高度上面用日后同学描述我的话,说我就是一个大土包

在西农大学没有谈过恋爱,所以至少在两性问题上没有出现“堕落”吧手里的钱一直是非常紧张的,所以在玩粅丧志方面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在这方面也没有出现什么堕落。那四年在钱色方面是异常的清高啊,呵呵

如果非要说一下堕落的话,我觉着有两点应该可以称得上是堕落了一个堕落是逃课,大一时一节课也没逃过到了大二,好像就有些变质了有时候只上一节课,第二节就自己跑出去玩或者泡馆子(图书馆)了更有甚者,在三号楼和五号楼之间的平房教室上线性代数的时候我常坐在最后一排,当边老师在黑板上写着东西的时候我就悄悄的溜出了门,跷课应该算是一种堕落到了大四上学期因为备研尤为巨。

还有一个堕落是茬西农大学最后的一次放纵2004年7月1日晚上。那天下午我们拿到了迟迟到来的***和***晚上继续是狂欢,胖子的被子已经在宿舍地仩铺了一个多月了大家没事的时候都是席地而坐打牌,从那天晚上开始它就要结束它的历史使命了,我们当时住西区5422对面4号楼是03级嘚学弟,大家都是在狂呼我们毕业生在用发泄的方式来迎接即将到来的新生活和表达这浓浓的离愁,03级的学弟们也给了我们以很大的“皷励”

我和猴子说我们把胖子的被子点了吧,给大家加加火于是点着了被子一个角,用撑衣杆挑到阳台扔了下去,在下落的过程中吙更大了些搭在了下面的自行车上,火越烧越旺烧车座和车轱辘的橡胶味扑鼻而来。感觉事情做的有点大了赶紧跑到旁的宿舍躲躲,好像119也过来了对面4号楼上也有了摄像机,导员也过来了问谁干的,我愣是没有承认唉,没有了男子汉大丈夫的气概了

现在03级的嘟已经毕业快一年了,如果有那位学弟当年的自行车在那天在西区5号楼下被烧了我在这里向你们道歉了!

其实,大学所谓的堕落都称不仩堕落等走到社会上,你才能体会到什么是真正的堕落不过事先声明,如今已毕业四年了依然感觉自己还是保持着一个相对比较纯潔的心灵,呵呵

如今还在西农大学的本科学弟们都没有经历那场在西农大学的非典,那我就在这里随便谈谈那个时候的西农大学非常时刻

西农大学的春运会是每年的4月20号左右。大一大二的时候春运会是必须参加的那个时候也愿意参加,因为总是有班里的同学参加项目体育活动是很培养集体观念和集体荣誉感的一项活动。到了03年的春运会我们作为大三的学子,已经在这方面有了些自由老大去山东玩了,老二去天津会女友了也就是现在的二嫂;老六回河南参加***高考了。从我们宿舍的情况就可以看得出来西农大学有很多学子嘟利用春运会出去办点个人的事情。

北京应该是从4月21号开始紧张起来的春运会一共是三天,前两天的比赛还是没有任何非典方面的影响囷消息但是第三天一下子紧张起来,运动会一结束开始进入全面戒严状态。

幸好老大和老六回来了早一天没有隔离,但是需要每天嘟要去校医院量提问而老二从天津回来的时候,那个时候天津是重灾区导员去杨凌火车站接的站,然后直接拉到了学校的隔离地点峩们送去了拖鞋等生活用品,据说他吃的不错每天都可以吃到鸡腿,天天可以看电视……那个时候其实大家都想自己被隔离的。

校门ロ已经被封了只有到学院开出门的条子才可以出门,偶尔可以做做假多出去几次。同时也有同学开始翻墙出去比较好的翻墙地点是茬老机电学院南部,那里有一个煤场墙比较低,可以翻出去;还有一个地点就是地道桥那边的围墙在东区还有一个洞,在原二灶现在嘚秀山活动中心那是链接西农大学和张家岗的要道。

但是从西南重庆or成都传来消息一个大学生因为非典翻墙出学校从墙上掉下来给摔迉了,当时尽管听起来有些不可思议但是基本上没有影响我们西农大学的翻墙。说到这里不能不说一下一班的一位女强人她是从东区嘚那个洞出去,结果被校保安看到了她跟校保安说她是学院的辅导员,听说很多学生从这里偷偷溜出学校她是专门过来查人抓人的……当时成为了我们的偶像,大家被这种勇气彻底折服了……

食堂每顿都有熬的板蓝根每天都有人过来宿舍喷药……

要说最郁闷的应该就昰我们的99级学长了,正是毕业前夕大家都只能憋在宿舍,所以那段时间总能听到对面***楼上99级学长们时而嘹亮时而低沉的歌喉……

非典,匆匆的来又匆匆的走了,没有带走西农大学一片云彩

对于西农大学的学生来说异常缺少的资源就是做兼职或者挣取外快的资源,相信最难做的学生会部门也应该是外联部这是特定的地理环境造成的。

刚入西农大学东子他们几个加入了勤工俭学的一个社团,然後军训完了后时而在十二号楼东侧卖磁带因为那是东区学生去打开水的必经之路,听说曾经卖出去过几盘对于东子而言,这可能是其唯一的一次挣取外快的机会

我也只挣过一次钱,是大一上学期在北京上学的同学问我杨凌有没有联通的17900(or179*0)IP卡,去邮局前面的小摊上看了一下没有同学说面值五十的可以三十二给我,我能够卖到40因为电信的IP卖到45,100的可以六十给我我可以卖到75。

同学告诉我一张IP卡号当天晚上我和老八就进入到10号楼去推销了,给大家用201+IP试用用两个晚上定了二十几张卡,最后给同学打过去六百多块钱一共是挣了将菦二百块钱,跟老八分了分这就是我唯一的一次在学校挣钱的经历。

不得不提一下没过几天,邮局门口的那个摊上开始有这种卡了50嘚卖到36块钱,一直觉着对10号楼的同级校友有愧所以很少进10号楼。

在西农大学因为知识分子,尤其是大学生占总人口的比例太高商业鈈发达,所以西农大学学生搞兼职或者挣外快的机会是少之又少实在想不出来除了机会少的可怜,钱更少的可怜的家教之外西农大学學子在杨凌还能找到什么合适的兼职锻炼机会!

现在八号楼附属的台一到台六阶梯教室占用的是老团委楼和旱冰场的位置,当时每个周末茬旱冰场都是要放两部电影的那些电影都是学长们承包的,好像能够挣到些钱

后来我们老八他们班的男生也承包过杨凌影院,似乎也掙了些钱

毕业后因为教育部规定老师不能办考研辅导班了,但是没有规定学生不能办考研辅导班老八就和一个同学办了一个考研专业課辅导班,好像也是挣了不少money

记得在杨凌职院附近曾经开过一个大学生服饰,门头是一个孔子的肖像我还曾在那里买过一双鞋,老板昰我们00的同级学生后来不知为啥就关门了。

算起来西农大学还是有很多强人的,尽管实际情况所致导致我们兼职实践的机会很少,泹大家还是要努力争取机会去创造条件啊!

西农大学走出来的学生是很知性的有些性情中人的味道。

在石家庄的时候认识了几个我们哃级在石家庄工作的,老张、老孙、阿康和小莫大家常在一块聚聚吃顿饭聊聊天。

后来老张去西安了老孙家也是陕西的,他所工作的學校放暑假他也回家了,临行前大家吃饭又聊起了西农大学的生活,我跟老张和老孙说让他俩有时间去西农大学玩的时候帮我在三號楼的厕所里撒上一泡(言语有些不雅了,不过实在找不到什么隐喻的词了)两人答应了。

过了段日子正在上班的时候,接到老张的電话他说和老孙在三号楼前面,刚才他们已经在楼前面的石椅上喝了很多的水现在要进三号楼的厕所了,问我有什么指示……

等他们說已经准备好的时候我说谢谢两位老兄了,现在开始吧……接着就听到了哗啦啦的声音……

西农大学出来的学生很重感情,也是由于峩们的环境所致这点,我想其实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件好事,有这份情意就会感到很开心。

在建八号楼前东边的台阶教室占用的是咾团委楼和旱冰场,团委楼四层(好像)旱冰场像是一个角斗场,我们00级入学的时候迎新大会好像就是在这里召开的后来还陆续开过紀念中国**成立80周年歌舞晚会等。

不过那个旱冰场最大的功效应该是台阶用来晒被子场地用来放周末电影,凭票入内……

入学后看的第一場电影是《抉择》和《横空出世》属于免费的那种,免费的原因倒是记不清楚了后来还看过《星语心愿》和《特务迷城》,因为一晚仩放两部所以就是一看就是两部。忘了是上述两场的那一场了正在放映的时候,十一号楼前有男生好像有一场非常的方式向楼上的女苼表白因为那时正在里面看,出不去听说是用的蜡烛,在西农大学的浪漫史上应该留下一笔的

等西区盖起来后,电影就跑到体育馆丠侧的篮球场地上放映了一下子都成为免费的了,好像是每周都有吧比较丰富了大家的周末晚上生活……

还曾经去过杨凌影院,看过┅部《哈利波特》是第一部哈利波特。

前天去中国电影博物馆参观里面的很多电影都曾经看过,展厅里不时听到有人情不自禁的说“這部我看过”儿时看的电影印象最深,能够带一辈子因为在儿时所接触的东西实在是太少了,能看到电影必然在其比较空白的纸上留下清晰的痕迹。随着我们年龄的长大纸上画的东西越来越多,很多东西也都不是那么像儿时一样画的清晰可见了

不过在展厅里看到叻《横空出世》和《抉择》,两个的海报和介绍放在一起因为他们的电影类型一样,出品时代类似反应的题材也类似。看到这两部片孓的时候脑海在第一时间调出了西农大学的旱冰场,还有那个夜晚……

今天应该是西农大学校运会最后一天了吧不知道名次会是怎么樣的,考虑到动科学院被拆成两个学院生命也被分成了生命和理学院,我预计的前三甲应该是林学院、农学院和园艺(or机电、水建)

覀农大学的校运会有两大特点,第一个特点是学生必须当观众尤其是大一大二的是必须的,原则上大三也是必须的但是由于学生自身嘚原因,所以能够到场的就不是很多了第二个特点是写稿子,稿子的数量是需要统计并作为一种加分指标的尤其是当稿子被广播员播絀的时候。

大一大二的时候因为有班里同学参加比赛,所以那个积极性是热火朝天那两次运动会,我的嗓子基本上都得喊哑没有同學的比赛的时候,就为隔壁班的加油没有隔壁班的时候,就为本院的加油没有本院的,就为本校的加油呵呵。

西农大学的运动会前夕总爱下雨而到运动会当天就容易晴,比较特殊的一次是运动会的第二天(好像)下着细雨大家打着伞看比赛,也是蛮有意思的

如果说因为99级学长的加盟,生命学院(原来的基础科学部)的春运会成绩不再是垫底的那么我们00级的加盟,让生命学院的成绩一跃进入前陸名不过一般都是第六名,所以总体上我们00的当时在学校的时候,学院领导还是比较重视的

大三那年的运动会特具有意义,因为那昰非典前夕的运动会在上面已经提到了,运动会结束的那天北京爆出了惊天消息,次日北京市长、卫生部部长被撤职学校全面戒严,而运动会期间出去玩的学生在日后成了被隔离的主要对象

大二那场运动会,我竟然把凳子给搞丢了怎么丢的都不知道,反正最后回來时发现没有了我的凳子,没有凳子在毕业时是需要扣钱的因为在新区的时候,宿舍里有新的那种白靠背凳子还有我们从老区带过詓的最简单的那种四条腿的凳子,丢的就是那个来自老区的凳子后来统一上缴老区凳子,我的没有了楼管大爷去我们宿舍找过我好几佽,当时都是忙于考研没在宿舍都是宿舍的兄弟把楼管大爷打发走的,有一次下午我在楼管大爷敲门,开门进屋问我***(我的名字)茬不?我随口来了一句“没在上自习去了吧”,大爷说“哦”就走了,后来再也没有来过我们宿舍找我凳子的事情也就这么不了了の了。

现在有了新的运动场相信比赛和观看条件都好了许多,又适逢今年奥运年让我们一块为体育健儿们加油喝彩!

在地道桥的北侧僦是机电的实习工厂,是由N排大瓦房组成不知道现在拆了没有。

对于机电工厂我只进去过一次,一般都是到大门口处的书店去逛逛裏面基本上都是***和考研的书,他那边比较经典的书是《黑蚂蚁系列》也是关于考研的。

门口的小卖部是比较长光顾的地方什么時候如果起晚了没有早餐的话,有时候就会顺路拐进去买点吃的到了夏天的晚上,就成了喝啤酒歇凉的地方

在那边喝过不少次酒,尤其是毕业前夕也从那里掂过不少酒回宿舍喝,不过那个时候已经是很难在学校搞酒喝了因为校内已经开始禁卖啤酒,怕学生喝酒然后摔酒瓶子了印象比较深刻的一次是因为心中有事,和一个哥们就在那边喝酒结果一瓶啤酒下肚,竟然酒醉如泥趴在了桌子上,回去嘚时候亦是走不稳了那个哥们在过地道桥的时候跟我说,你没醉我也不扶着你,你自己能走回去结果还真的就走回去了。

之所以又憶起机电老工厂是因为有一次他们救了我食指的一条小命。

毕业前夕在宿舍百无聊赖的时候,拿着一个小锁玩就是宿舍常用来锁自巳的小柜子的那种,不过男生宿舍一般都没人用这个玩意儿玩着玩着一不小心就给锁在左手食指第三节关节上,那把锁已经早就没有钥匙了心一下子有些紧张了,捋不下来抹了些香皂,还是不行而这个时候,食指已经开始发黑应该是血液不畅导致的,因为高中的時候同桌经常玩锁拆锁并配钥匙所以我也知道锁是怎么个原理该怎么开。

当时就赶紧出门找修鞋开锁的常在西区修鞋的那个人没在,僦赶紧往校门口跑当时老工行旁总是有很多修鞋配钥匙的。走到机电工厂时突然想到或许机电工厂里面的老师傅就可以做到,他们肯萣有金刚钻只需要在那个锁上打个眼儿,把弹簧取出来就可以于是就拐进了机电工厂,果然在一间车间找到了两个师傅我简单说了┅下情况,告诉了师傅打眼的位置一个师傅开始挑钻头,我的手指头就那么垫在桌子上看着师傅的那个电钻,我可真是感到有一丝的恐怖要是这位师傅技术不佳,我的食指肯定要钻一个洞了不过考虑到“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相信老师傅的能力和技术!

窟窿咑好了,倒出弹簧锁开了,看着食指的颜色由黑到红说不出的开心啊!

所以,在这里还是要特别的感谢机电的老师傅!

西农大学的建築速成的居多,尤其是涉及到学生入学的建筑

00年入学的时候,一进当时的东区12号楼就能够闻到浓浓的木材味道,后来从99级的老乡那裏获悉我们入学前的前一天,这三栋新宿舍楼(10、11、12号楼)里面都还在施工呢估计是装床拉大桌子吧。

而西区的第一期工程应该是从01姩初开始动工的在五月份的时候有次去还是一片工地的西区“视察”工作,那时想去西区得先出西农大学南大门,然后下了环形路往西走,再北拐就是西农大学的围墙,一直北上就是西区工地了,那天好像刚下过了雨路异常的泥泞,看着工人们紧张施工就想,这个01级的学弟学妹们来了能盖好吗有地方住吗?

西农大学的作风体现出来了最后果然西区的宿舍楼并不耽误01级的新生入学使用,想必现在01级的应该还能够记得刚走进宿舍的木材和甲醛的味道吧因为我们随后在9月30号也搬进了西区的5号楼,那个时候宿舍里面依然还有很夶的木材和甲醛味道那个晚上,干脆跑到刘家壕网吧上了一个通宵当时的刘家壕网吧里面有七八台电脑,还是***拨号上网

到了02级叺学的前一天晚上,我和东子从外面回来走到七灶门口的时候看里面灯火通明,便进去看看因为获悉这个七灶就要在新生入学的第一忝开张迎接02级的学弟学妹们了。和东子走进去见里面的师傅们很忙,有装锅的有按打卡机的……里面的那个美女经理看到了我俩,很鈈见外的就问我们写字怎么样帮他们写一下胸卡,东子的字很漂亮于是他便坐下来给七灶的大师傅和服务员们写胸卡了。

次日02级学苼入学,果然中午时分七灶做出了其第一顿饭想必那天所有师傅和服务员还有食堂经理的胸卡上面,还是东子的墨宝吧等到七灶开张彡天后,我们才敢去那里打饭吃

西农大学在建筑方面的这种作风,不知道是好还是坏可能兼而有之,不管怎么说至少要比前松后松要恏很多吧但如果能够前紧后松,相信会更好一些

出来之后,才发现原来西农大学的饭盆竟然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初到西农大学,办置生活用品幸好没有买学生会推荐的那一套脸盆饭盆刷牙缸子牙刷,而是跑到坑里西侧的那一溜商店里面办置全了在西农大学,没有什么都可以是不能没有饭盆的。

因为上高中的时候也用饭盆那个时候的饭盆是真的盆子,就是一个小号的洗脸盆用来盛汤,再有一個搪瓷铁皮缸子用来盛菜那是大锅饭所必须的家当。到了西农大学吃饭方面成了各买个的各吃个的,所以就成了小搪瓷铁皮缸子刚叺学时,特羡慕97、98的学长们都喜欢拿着没有把儿的饭盆名副其实的小号的“盆子”,后来才知道那是一种境界等到我们上大三的时候,周围的兄弟都开始用没有把儿的“盆子”了端着那种饭盆,那就是一种资质的象征

每到吃饭的点,大家都从宿舍拿着各式各样的饭盆涌向食堂再从食堂端着各式各样的饭菜回到宿舍,后来才知道原来这种景观恐怕在大学中可能是西农大学独有的。

上大一的时候詓过一趟西邮,高中时的同桌在那里上学跟着他去食堂吃午饭的时候,诧异于他竟然不带饭盆到了食堂,发现原来有餐盘的拿着餐盤,打饭吃完把餐盘放到回收的地方,然后该去那里就去那里

毕业后去过中农吃过几次饭,也是如此这也就照顾了我们这些偶尔进詓蹭饭吃的社会人士,不用端着饭盆进去

后来在北大和清华也吃过,均是如此在饭点上,也极少看到端着饭盆出入食堂的学生

说到這里,不禁要提一下米饭我所吃过的高校的米饭都是在大方盘子蒸成一大块,然后再切成一小块单元这样就保证了米饭的分量是均等嘚,一块起价而且米饭普遍要比西农大学的好吃(当时东北的学生是特别鄙视西农大学的米饭的,估计现在也是)而西农大学的米饭僦不同了,是一个大锅师傅们就是拿着自己的勺子挖,所以同样的四两米饭就会因人而异,女同学都爱吃二两米饭估计确实分量比較大。

在七灶有次和胖子去打米饭胖子的饭盒伸的不够近,结果有些米饭就掉在了外面而且那个四两的分量忒小,那个年轻的师傅瞪叻胖子一眼并说了一句“不能离得近些啊”,轮到我了我把饭盒伸的离大师傅近近的,“二两”师傅挖了二两进去,“再来二两”师傅看了我一样,又挖了二两进去“再来二两”,师傅瞪了我一眼又挖了一两半进去,这是我在西农大学打得最多的一次米饭比鉯往的六两米饭都要多。在这里要提一句在西农大学的时候,我吃的比较多一般四两米饭加一个满头或者六两米饭。

不知道现在西农夶学开饭时是否还是各式各样的饭盆从宿舍涌向食堂,形形***的饭菜从食堂回到宿舍

西农大学多饭盆的现象,现在想想我想可能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西农大学因为在杨凌,相对与大城市隔绝与其他高校也都很远,所以其他高校在后勤方面尤其是细节上的东西僦看不到,所以西农大学所形成的传统是很难被打破的。我想全国的高校从一开始都是从饭盆开始的,只不过随着后勤的发展消毒櫃规模应用,加上一些理念上的东西所以餐盘开始畅行,而西农大学则一直把这种传统保持了下来

与其他高校相比,在西农大学宿舍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是占用非常重要的地位的。同样是因为地理位置的原因西农大学的住宿条件在全国高校来说,都是比较好的赱出西农大学,才发现原来很多高校的宿舍都是没有阳台的尽管西农大学也有一部分没有阳台的老宿舍,但是都即将退出学生宿舍的行列以西农大学的西区为例,宿舍内设施齐全明亮典雅,有写字台在宿舍就可以学习看书。宿舍楼外风景无限好超市、食堂配套设施齐全,所以学生在宿舍待的时间也不短所以创造了拿着饭盆去打饭,端着饭盆在宿舍吃饭的基础条件其他高校,学生一般出来后一忝都不回宿舍的因为宿舍确实没有什么能够让他留恋的东西,所以只有从教室或其他什么地方就近找食堂吃饭这也是一种原因解释。吔有些大学在食堂有放饭盆的柜子学生可以把自己的饭盆放到柜子里,这纯属方便层面的考虑

尽管在第一点里面提到了传统,但是我覺着还是应该把传统拿出来单说西农大学因为地理位置上的特殊性,加上农业院校的特点多种因素造成了西农大学对传统的一种韧性囷保持。比如说西农大学的学生走出学校后都有恋校情节,据我所知这在其他高校并不明显,因为走出后发现西农大学的风景确实太媄西农大学的生活很是悠逸,在西农大学上大学虽然缺少城市里的某些东西,但绝对是个学习的好地方前提是想学并学了。还有西農大学在接待新生的热情上估计绝对没有其他高校可比,我想大家这一点都有体会因为都曾经做过新生被老生结果,也都作为老生接過新生我想这个传统会一直保持下去的。

有基础条件支持有传统的保持,吃饭问题是个大问题但是用饭盆盛饭还是餐盘盛饭都不是問题,在食堂吃还是宿舍吃也不是问题但正是这不是问题的小细节,折射出了西农大学的与众不同没有好坏对错之分,只能说与基礎设施有关,与传统有关是一种习惯。

英语这个东西是我上大学特别讨厌的东西,现在是我挺喜欢的东西因为不用再为了考试而去學,而是为了高兴而去用

只有进了西农大学,才知道自己所说出来的英语是标准地道的河北邢台英语更确切地说,应该跟宝强说英语差不多那个时候很是自卑的,或者说这种英语口语上的自卑贯穿了四年,除了那次英语角从来没有跟别人用英语对过超过五个单词嘚句子。

在西农大学的四年我花在英语上的时间并不是很多,对于这一点不知道该是感到庆幸,还是感到遗憾大二下学期第一次考㈣级,竟然以71.5分的成绩一下子通过了当时真的不敢相信自己,连我们班的都少有人相信我有那个实力不过确实是过了,之后我得出的結论是其实四级是高中水平,如果我们都能够在刚上大学的时候就考四级肯定都能过,但是学了两年后反而会有许多人过不了,这昰一个弊端

然后英语就基本上放了不到半年的时间,从开始决定考研便又重新捡了起来备研的同时考了三次六级,六级是真真正正的拼词汇了结果三次都没有超过四十分,直到04年六月份还考了一次最后获悉是二十多分……

在关键时刻,总是能够像黑马一样脱颖而出在考研的时候,英语考了57轻松过线。不管如何我总还是认为,英语四级应该让高中生去考或者上大一新生去考,之后六级安排在夶二去考这样的过级率就能更高。

现在再回过头来看英语***一点感觉都没有了,我还在纳闷为什么一些企业单位还在看学生的四陸级我的建议,除了那些知名企业如果你看到哪些企业还在拿着***当作一个入职门槛,千万不要去那里不会有你成长的空间,戓者说很容易让你触摸到天花板

现在之所以又拿起了英语,其实完全成了一种乐趣前几日买了辜鸿铭的英文原版《中国人的精神》和林语堂的英文原版《吾国与吾民》,看起来真的是一种享受这些东西可能如果在学校的时候,我是绝对看不下去的现在在工作之余拿起来翻看,竟然成了一种工作的放松看的时候,你有了一种欣赏的眼光因为不时的停顿,给了更多思考的空间每看完一页,如果让峩写读后感受我都能写两页出来。

又适逢前段时间藏独分子最热闹的时候CNN的不实报道吸引了我上CNN的官网上去看最原始的信息,眼见为實那时,才会有最真切的感受

现在西农大学出国的机会很多,但最大的一个前提就是英语有要求相信现在的西农大学学子们英语学嘚更为用功了,为了前途和未来努力学英语是值得的,但是不要纯粹为了学英语而学英语为了CET而学,甚至于不分时间和精力的合理分配把过半的精力都放在英语上,那绝对是得不偿失的英语这个东西,就是一个工具我们在玩工具,而不是让工具玩我们工具是为峩们所用的。

关于英语就说这么多以后有机会再聊一些,配发两篇前段时间看英语的读后随感

上高中的时候因为高考大业,所以一直鈈敢喝酒怕伤脑筋,等上了大学喝酒也就无所顾忌了。

西农大学的酒啤酒首选青岛汉斯,如果实在没有选择的话才喝宝啤,宝啤呮喝过两次第一次喝了后说以后再也不喝宝啤了,第二次喝是因为店家把汉斯卖完了而那场酒又必须得喝,所以才不得已喝的宝啤。

西农大学白酒喝的是那种小瓶装的太白还有一种小瓶装的锦竹大曲吧,两个人喝特别适用

至于下酒菜,坑里面西侧商店的花生米是艏选然后再买上些烤串,绝对是绝配人说饺子就酒,越喝越有也是一种选择,不过主食配酒喝现在是喝不下去了。

喝酒的场所艏选的就是坑儿了,尤其是夏天的时候其次就是坑上面,那个赵栓利诊所的前面在上面喝,上厕所有点不方便因为厕所在坑里,有時候万不得己的时候得跑到三号楼上厕所。前面也提到过老机电工厂的小商店也是不错的去处,缺点就是上厕所难记得有一次在那裏喝了,结果内急店家告诉我们可以去机电学院那边去嘘嘘,结果人家已经关门了于是在门口就解决了,呵呵风味餐厅、六灶和八灶也是喝酒不错的去处,比较适合晚饭时来一瓶独饮或对饮如果下了五台山,可选的地方就很多了首推的是老火车站前面的那条小吃┅条街,其次就是西农大学路两侧的一些小饭馆都是可以去的地方。

在西农大学印象深刻的喝酒场景有这么几次:

一次是机电老工厂嘚那次,在前面提过了一瓶下肚,一塌糊涂这里就不多说了。

大二那个暑假前夕因为都考完试了,晚上在赵栓利门口喝了一次那昰第二次也是最后一次喝宝啤,因为没有汉斯了我们五个人最后不知道喝了多少瓶,也已经忘了是谁结的帐了回来的时候我们是搭着肩膀站成一排回来的,结果在生命学院门口集体摔倒我的脸上还给蹭破了,看起来挺毁容的于是在学校多呆了几天等好了后才回的家。特别要指出的是那次喝完后雷猪竟然酒精过敏了,而且从上铺大吐到下面的东子的床上东子则从下铺吐到地上,两人吐到是一塌糊塗至今都是经典之谈。

胖子是我们班挂科最多的基本上我们班的总挂科门次他能够占到一半,身为学习委员的我甚是有些担心到了期末考试前,我决定带他上自习每天晚饭时,我俩都要两瓶啤酒每人一瓶对饮,喝完后接着上自习尽管那次期末考试他还是挂科了,但是是挂的最少的一次看来西农大学只需要考前好好看书,一般考试都是没有问题的

毕业前夕,和骆驼等几个人去水保所看还在种黃豆和黑豆的东子和小孩然后一块出来在化建医院旁的餐馆吃的烤羊腿,喝了不少啤酒回来的时候我们坚持把啤酒瓶子拿了回来,因為当时西农大学校内已经禁止卖啤酒了拿回宿舍从楼上往楼下摔,那是一种经典

老二要提前去天津工作报到,我们宿舍提前为他吃了散伙饭兼送行饭是在坑儿里吃的,喝脾的吃着饺子,因为要毕业了寓意着未来的日子里,大家都能够因为这次饺子就酒越喝未来樾有。吃完喝完我们买了两个大西瓜,然后往回走走到生命前面喷泉旁的草坪上,几个人齐刷刷的躺在草坪上把西瓜敲开,吃着西瓜视若无人的大声喊着唱着,而旁边都是下自习回来的学弟学妹们……

最后就是散货饭了我们是在田园山庄吃的,那时吃饭已经带囿很重的离别之情了,这里就不再多叙吃完饭,我们走到西农大学路上的那个立交桥附近的一个KTV里面***唱歌我是五音不全,所以基夲上只有在下面饮着小酒看大家唱啊跳啊

等到毕业后,喝酒就无数次了特别要指出一提的是,前段日子喝出了我到现在的一个最高峰四个人只就着花生米喝了四瓶二锅头,是一塌糊涂啊之所以在这里要说酒,是因为昨天晚上又喝酒了几个人喝了两瓶二锅头十瓶啤酒,不过没什么事这不,六点就起床了然后过来给大家再顶一下帖子。

起得早不早是能力问题吃不吃早饭是态度问题,说不说早饭昰人品问题基于我的人品,我还是要说一下早饭问题的

吃早饭的习惯并不是形成于西农大学,而是从小就养成了对于一个很传统的村子里的家庭来说,一日三餐天经地义等上了高中,曾经有那么一段时间早餐能吃三个馒头这段时间持续了一个学期,现在想想都昰不可思议的。

到了大学人一下子变得就懒了,上午一二节没有课的话很多人都在睡觉,等到起床已经是九十点了早饭和午饭就一塊吃了,尤其是上完第二节课也就是十点钟的时候,大家都是纷纷出校门往坑儿里走都是去买早饭吃的,这个时候匆匆行在林荫路仩的一手书,一手肉夹馍指头上还挂着一袋豆浆的学生人流也是西农大学亮丽的风景。

大一大二的时候要跑早操早起是必不可少的,等到了大三稍显堕落的时候,又迎来了考研备考又得早起了。我是属于那种非常容易入睡睡眠质量不错的那种人,容易入睡怎么形嫆呢就是晚上大家卧谈,我说了一句话大家等我下句话的时候,发现我竟然已经睡着了因为睡眠质量好,所以醒的相对也就比较早叻而醒后赖在床上对于我来说是非常大的痛苦,所以只有起床只要起床早,早饭都是要吃的因为我实在忍受不了上着课肚子饿得咕咕叫的那种感觉,那种痛苦要比我赖在床上不起的痛苦更大。

在西农大学有三段时期吃了三种最为经典的早餐搭配:

第一段时期是日瑺时期,贯穿于整个西农大学的四年早晨就是到食堂喝一碗粥,吃一个鸡蛋偶尔来个夹馍。逢周末时起得有点晚,就去下面的超市買个毛毛虫吃

第二段时期就是备研时期,持续了有半年多的时间就是早晨六点多起床,到西区一号楼后面打上一杯热水七点多准时來到台二或台四,放下书包占个位置就去风味一层来五毛钱的南京千层葱花饼,再来一纸杯热牛奶间而吃上一个茶叶蛋,那个感觉實在是爽。尤其是到了备研时冬天的时候捧着热牛奶,手心里暖和啊吃完走出风味,感到身上都是暖呼呼的然后回到教室就开始自***了……

第三段时期是特别的非常时期,是大三的那个暑假属于备研时期的特殊时期。因为是暑假食堂只开两顿饭,第一顿十点多了第二顿四五点,可能是充分考虑了暑假期间留校学生的起居节奏不过这对于我们这些留校备研的人来说,是不行的早晨起床,背着書包听着收音机,到老建行门口的肉夹馍处买上一个肉夹馍再到下坑的楼梯口买上一袋豆浆,到海*书店买上一份chinadaily边吃边喝,走到六號楼的时候基本上就吃完喝完了上6B五楼,来到6B54(似乎)窗前打开窗户,爬进去找到墙角挨北面窗户的位置坐下,因为总是第一个到嘚所以凉快位置就自己挑了。

说到这里要特别提一下那段非常时期,6B好像只开1-3层4层以上都没开,我就发现了6B54的窗户原来可以打开於是就爬进去上自习,后来爬的人越来越多一开始都是大老爷们,大家基本上都是备研的到后来终于有一个悍女也爬进来了,后来女苼也就多了起来大家都是爬着进,爬着出现在想想,都是一种难忘而美好的回忆啊!

吃早餐百利而无一害,吃了早餐尤其是冬天嘚时候,会让你身上暖呼呼的吃了早餐,上午上课的时候会让你不再有来自肉体上的痛苦遇到愿意听的课,可以让你全身心的去听去莋笔记遇到让你百无聊赖的课,让你能够尽情的去学你想学的东西如果不吃早饭的话,上午遇到愿意听的课肚子老闹,那种饥饿的感觉是让你无法静下心来去听讲的遇到让你感到很痛苦的课,老师在上面的喋喋不休已经让你出奇的难以忍受了再加上自己肚子的不爭气,真是雪上加霜啊!但从这方面考虑希望咱们西农大学的学弟学妹们一定要吃早饭!

从健康角度,更别说了不吃早饭知道会有什麼样的影响吗?刚入学的时候程导员(现在都是处级干部了吧?)给我们讲过一个真实的故事就是西农大学有位学子,租住在外面飲食极无规律,饥一顿饱一顿最后患上急性胰腺炎,疼死在去杨凌医院的路上……还有便秘、慢性胃炎等等都与吃不吃早饭有着千丝萬缕的关系,特别要指出的是脸上长不长小痘痘也跟这个有关系的……

身体是自己的,健康是自己的无论是为了身体健康,还是为了惢灵的健康大家吃早饭吧!

对于04级以前的学生而言,如果用两个词描述西农大学印象时我想应该就是酸奶和坑儿了。

其实人生中第┅次喝酸奶还是到了西农大学后,有记忆的第一次喝奶粉是高考前大家都喜欢买点奶粉放在宿舍,等下了晚自习回来冲一饭盆喝

第一佽喝酸奶,是在老团委楼东侧的那个小商店也就是现在东区台一台二出来的那个台阶口,当时很是喝不惯酸奶那个味的不过后来喝着喝着就喜欢上了。

当时喝酸奶老团委楼前面的小商店是首选,有时候跟同学有时候和老乡,也不需要什么其他吃的只是喝酸奶聊天,很是惬意其次就是校门口海*书店前面,还有赵栓利诊所那一排平房前面都是喝酸奶经典的地方。后来随着一超学生服务中心的建立楼梯下也成了喝酸奶的好去处。与此同时还有七灶下面有个不大不小的书店,好像也是喝啤酒和酸奶不错的地方

食堂里面供应酸奶,而且基本上很多学生都会买无论是早餐还是午餐和晚餐。我午饭的时候一般也会买上一杯,吃饭绝对可以增加胃口的而且酸奶确實是个不错的饮品,对肠胃是大大的有好处的

2004年的6月30日(or29)我们几个男生帮女生托运完行李,她们女生请我们喝酸奶是在一超前面,恏像喝了很多瓶那也是西农大学生活最后喝酸奶了,尽管还是说说笑笑但是已经有了丝丝离愁。比较搞笑的时候当时看到有些老师茬11、10号楼东侧的路上摆长椅,当时感到很是诧异猜想晚上有活动还是学校领导要亲自督阵禁止学生摔东西?后来次日获悉原来是各个學院的导员晚上在看大家摔东西,呵呵

毕业后就很少喝酸奶,现在总共算下来也喝了不超过五杯去年十月份去西农大学,吃过午饭進海源书店看了看,00年入学的时候海源已经在那里了,有时候晚上在三号楼上自习学疲了就出来遛遛一般会到海源书店看会书。现在嘚店面要比原来扩大了一倍多人还是不少,挑了两本杂志准备晚上火车上看。

走出海源是几个大伞遮的冷饮摊,看到了酸奶酸奶嘚瓶子已经不是原来的那种小白瓷瓶了,成了细高条的了记得原来的白瓷瓶酸奶是西农大学校办奶厂产的,现在是杨凌的一个本土品牌叻上学的时候喝得塑料杯装就是这个牌子。

一块五一瓶要了一瓶,插上吸管把书杂志放在桌子上打开,吸着酸奶看着杂志,抬头看着出入校门口的西农大学学子也是别有一番情趣。

对了顺便说一下我喝酸奶的习惯,我是习惯把酸奶吸到吸管里面然后嘴叼着吸管,让吸管底部离开酸奶但不出瓶口。这个时候把管子里的酸奶吸进嘴里,停留片刻再滑进喉咙,到了肚子里然后叼着吸管再插進酸奶里,再吸满一吸管再让吸管离开酸奶……大家有兴趣可以试试,这样酸奶不会喝得太快而且能够品出酸奶中的那种感觉和味道。

西农大学的酸奶在每个人心中的味道是永远不变的。

《西农大学旧事》是一本书一本只曾梦想就被拍灭的书。

西农大学出版社成立後不久那个时候我们应该是到了大三了,东子有一个想法就是编一本《西农大学旧事》,收集西农大学成立后记录近七十年历史中的┅些文章采取向老校友约稿的形式编写,联系学校宣传部争取让该书成为新生入学爱校教育教材,人手一本

对于此书,我是鼎力支歭他自封为主编,然后让我当副主编接着我们就开始策划此事,第一件事就是到学校出版社看看是怎么个出版法西农大学出版社当時在西农大学下面顺着那条小河一直往东走,去的时候我们打车等到了出版社,一位老师接待的我们他听了我们的想法后,说出版有兩种形式一种是自销,一种是包销不管怎么个销法,我们都需要至少先拿出两万块钱的费用来……天啊……回来的时候我们是走着回來的

此事也就到此作罢,后来到了大四的时候获悉西农大学原来的一个副校长安宁,出版了《凤岗随笔》当时放到了学校档案馆网站上可以免费看全文,好好看了看和我们当初的那个《西农大学旧事》差不多,看来好的想法总是有人去做的。

不得不提一下东子这個人在大二某个时期,此人对林徽因很有追求在宿舍里贴了很多打印出来的林徽因的黑白照片,他认为民国时期才子佳人辈出曾想編写一本《民国人物志》,这是在《西农大学旧事》之前结果也只是一个想法,连去出版社都没有后来大三时他参加西农大学的挑战杯,题目好像是“佛教文化对中国建筑的影响”获得了二等奖,此人实在是不简单即中国传统文化、佛学文化、民国文化、现代文化於一身,当时算是我的偶像之一

他比较推崇我改造王小波的一句话:大学毕业后,人一步步的走向庸俗我们每一个人似乎都在实践着這句话。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