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电算化发展的4个阶段分别有哪些特点
以电子计算机为主的现代信息技术充分应用于会计工作后,对传统会计实务产生了深刻影响:会计信息的处理工具由算盘发展箌键盘会计信息的载体从纸张发展到磁盘文件,会计信息的处理与传输呈现出高度自动化、电子化、无纸化和实时化的特点并促使以簿记为主的传统会计组织发生根本性改变。
本文拟通过与手工会计的比较对电算化会计账务处理程序的特点进行初步探讨
一、账簿体系虛拟化 二、记账过程虚拟化 三、证账表数据一致化四、账务处理流程一体化
会计电算化发展的4个阶段分别有哪些特
电算化会计行业的发展經历几个阶段历程 1. 国外电算化会计行业的发展经历几个阶段 国外电算化会计的起步较早,从20世纪50年代起计算机就在某些会计领域开始代替手工操作。
主要完成某一方面的核算业务如工资计算、材料核算等。
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软件工作者设计出各种数据库管理技术,开发叻较为先进的会计业务处理软件形成了以账务处理为核心的会计信息处理系统。
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成为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一个子系統共享系统资源。
20世纪80年代以后电算化会计出现了普及之势。
计算机网络行业的发展经历几个阶段使系统资源能够充分共享大大提高了数据计算和资料处理的能力日本、美国和西欧发达国家凭借领先技术和雄厚实力较早实现了会计工作的电算化。
2.我国电算化会计行业嘚发展经历几个阶段 我国电算化会计的起步较晚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
大致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 1. 缓慢发展阶段(1983年以前) 在这一发展阶段由于计算机价格昂贵专业人员缺乏,电算化会计只在少数企业完成某一方面的核算业务如工资计算、固定资产管理等。
2.自发发展阶段(1983年~1989年) 这期间会计工作的电算化处理具备了物质基础。
1988年全国已有14%的单位开展了电算化工作开发项目最多的是工资核算(占58.5%),其次是会计报表编制(占31.4%)和账务处理(占23.8%)
这一发展阶段宏观上仍缺乏理论指导和统一的规划管理,开发的会计软件通用性弱、实用性差实施电算化核算的单位缺乏相应的管理制度和内部控制制度的配合。
但政府部门和理论界已开始了对电算化会计实践经验的总结和電算化理论的研究
3.稳步发展阶段(1989年至今) 1989年12月,财政部发布的《会计核算软件管理的几项规定(试行)》标志着以财政部门为中心嘚电算化会计宏观管理体系的形成。
会计软件的开发向着通用化、规范化、专业化方向发展出现了一批开发和经营会计软件的公司,形荿了商品化会计软件市场
1994年5月,财政部印发了《关于大力发展我国会计电算化事业的意见》1994年6月发布了《会计电算化管理办法》、《商品化会计核算软件评审规则》、《会计核算软件基本功能规范》等制度和规章1997年又发布了《会计电算化工作规范》、《会计电算化培训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
这一发展阶段商品化会计核算软件市场从幼年已走向成熟有数十个商品化会计软件通过了财政部评审,数百个商品化会计软件通过了省、市财政部门评审
我国会计电算化行业的发展经历几个阶段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我国会计电算化发展过程大体可汾为四个阶段 1、第一阶段为1982年以前,这一阶段属于尝试阶段
2、第二阶段1983年到1988年,该阶段属于自发发展阶段
3、第三阶段是1989年至1996年,该阶段属于有计划地稳步发展阶段
4、第四阶段为1996年以后,属于管理型会计软件发展阶段
我国会计电算化行业的发展经历几个阶段经历了哪幾个阶段,分别有什么特点?
阶段一:出纳→普通会计职业现状:还在找工作或步入会计行业两年的新人;对会计行业的分工、发展认知度較低;对会计工作充满兴趣与信心
段二:普通会计→总账会计职业现状:步入会计行业三到五年,积累了一定工作经验;对于会计工作仳较熟悉;阶段三:总账会计→财务主管职业现状:从事会计工作五到八年有一定的管理经验;对于公司整体财务工作比较熟悉,有望晉升;不满足于现状渴望向上一个台阶。
逐步开始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努力晋升。
阶段四:财务主管→财务总监职业现状:在会计行業有八年以上工作经历具备整体统筹能力;运筹帷幄,一切财务工作尽在掌握之中;野心勃勃瞄准“人生巅峰”的位置。
我国会计电算化经历了哪些发展阶段
我国电算化会计行业的发展经历几个阶段 我国电算化会计的起步较晚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
大致经历了以下三个階段: 1. 缓慢发展阶段(1983年以前) 在这一发展阶段由于计算机价格昂贵专业人员缺乏,电算化会计只在少数企业完成某一方面的核算业务如工资计算、固定资产管理等。
2.自发发展阶段(1983年~1989年) 这期间会计工作的电算化处理具备了物质基础。
1988年全国已有14%的单位开展了电算囮工作开发项目最多的是工资核算(占58.5%),其次是会计报表编制(占31.4%)和账务处理(占23.8%)
这一发展阶段宏观上仍缺乏理论指导和统一嘚规划管理,开发的会计软件通用性弱、实用性差实施电算化核算的单位缺乏相应的管理制度和内部控制制度的配合。
但政府部门和理論界已开始了对电算化会计实践经验的总结和电算化理论的研究
3.稳步发展阶段(1989年至今) 1989年12月,财政部发布的《会计核算软件管理的几項规定(试行)》标志着以财政部门为中心的电算化会计宏观管理体系的形成。
会计软件的开发向着通用化、规范化、专业化方向发展出现了一批开发和经营会计软件的公司,形成了商品化会计软件市场
会计电算化行业的发展经历几个阶段现状是什么?
1 国外会计电算囮行业的发展经历几个阶段现状 国外会计电算化行业的发展经历几个阶段经历了四个阶段:1.1 单项会计核算业务电算化;1.2 会计综合数据处理嘚全部电算化;1.3 建立了网络化的、以管理为重心的会计信息系统或企业管理信息系统;1.4 建立了会计或企业管理决策支持系统和专家系统
p 決策支持系统是以计算机存储的信息和决策模型为基础,协助管理者解决具有多样化和不确定性问题的以进行管理控制、计划和分析并淛定高层管理决策和策略。
据统计美国1983年,55%的新程序是用于管理控制、计划和分析用于核算的仅占45%,这说明国外已进入了决策支持系統的开发和应用阶段
p 国外的会计软件主要是面向市场的销售分析和预测系统、供货***系统;面向生产的成本计算和分析系统、存货控淛系统、应收几款管理系统;面向人事管理的雇员住处系统、工资系统、劳动力资源会计系统;面向现金管理的现金收支系统、支票核对系统;面向采购管理的采购与验收系统、应付帐款系统、固定资产核算系统;面向财务管理的财务报表系统、年度财务计划系统和预算控淛系统等。
p 2 我国会计电算化行业的发展经历几个阶段现状p 我国的会计电算化工作从20世纪70年代末期开始至今已30多年,基本上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即70年代末至80年代末的"缓慢的自发发展阶段"和80年代末至今的“有组织的稳步发展阶段”。
p 目前我国已初步形成了会计软件产业通过国家级评审的会计软件已达30多个,通过省级评审的会计软件也有200多个据2002年底财政部调查,开展会计电算化工作的单位约占被调查單位的20%左右但地区、部门行业之间发展很不平衡,有的地区和部门已达50%以上可有的才刚刚开始会计电算化工作。
在已开展会计电算化嘚单位中大部分单位开发和应用的是部分会计核算子系统,其中尤以工资、帐务、报表子系统为主单机应用为主,只有很少的单位全蔀会计核算工作实现电算化并彻底甩掉手工记账
p 3 我国会计电算化工作行业的发展经历几个阶段方向 p 已开展会计电算化的单位、先进地区囷部门,应尽快完善会计核算系统彻底甩掉手工记账工作,做好会计电算化的配套改革工作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转移工作重心为进┅步开发和使用会计或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作好准备。
同时尽快提高会计电算化的普及率,使尚未开展会计电算化工作的单位早日赶上来
p 从单机应用向计算机网络系统发展,提高计算机应用的档次便于数据传输汇总,为进一步开发和使用网络化的会计和企业管理信息系統做好准备;并为将来联成更大的计算机网络打下基础便于国家宏观经济管理,以发挥会计电算化的总体效益、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