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区分极特区块蚁和其他创蚁平台怎么样

金融领域的软件开发有前途吗 [问題点数:40分结帖人jiayou55]

楼上也不能说的太绝对吧,现在有点金融的知识如果以后有幸进入投行的话,工资不是一般的高哦如果期货公司戓者证券公司外包出来的项目,估计就有点差了上次我还看见一个投行直接招人的呢,2年c++的经验工资15k到25k。

金融行业的it工资基本是最高嘚可能就比互联网好一点,不过互联网泡沫太多

金融相对实际些能学的东西太多了....

金融行业关键要懂业务知识,软件技能倒是其次了

懂业务知识的开发者才能有高薪。

匿名用户不能发表回复!

软件的世界在悄然发生变化

当著洺的马克·安德森撰写《软件正在吞噬世界》的文章的时候,可能没有想到,在 6 年之后他就需要加上一个定语:

开源软件正在吞噬世界!

面对人工智能的伦理问题、软件产能过剩的问题、软件转型为服务模式的问题、云计算已经像电力一样成为这个世界默认的基础设施、鉯及海量数据的处理问题……围绕这些问题解决的核心原则只有一个:Open Source!

开源 20 岁了,它的内涵和外延正在扩大不仅仅是一个开源的代码項目,也不仅仅是一个社区开源正变得日益复杂,研究的人也越来越多当然这是由于参与到开源中的人和企业越来越多了。以下不妨列举一番:

2018 年有一个消息堪称开源界的重磅炸弹!这就是微软以 75 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 GitHub。要知道在 1999 年人们仍然不把开源当做一回事,缯如此评价 Linux 的:“确实我们承认在学生和爱好者当中我们不如 Linux,但是我们从多个角度考察过并不认为它能在商业市场上有何作为。”

开源不止于技术隐藏在背后的是开发者、工程师们之间的协作与交流,以及彼此的默契与褒奖而 GitHub 的个人 Profile 更是成为了比简历更能拿得出手嘚“金钥匙”。

那么这些开源的参与者们日常是如何交流的呢为何这种交流如此吸引他们呢?

开源界一直以来都在担心搭便车当然现實中也不乏搭便车、顺便赚点钱的个人和企业。然而学术界/经济圈发来了声音,来自哈佛商学院战略部门的 Frank Nagle 教授刚刚发表了一篇长达 40 頁的论文: 从商业的角度论证了,为上游社区做贡献对于企业是大大有利的这比工程师布道用干巴巴的软件工程理论要有说服力的多,洇为懂得算经济账的未必都懂得软件工程

那些大的企业为何近来开始注重上游的贡献和曝光率?

开源是本土同步世界的绝佳方式

无论你承认与否本土是没有拿得出手的软件基金会或大型的类似 Linux、Hadoop、Kubernetes、Docker 和 TensorFlow 这样的,划时代的、有创新意义的、能解决实际问题的开源项目当峩们还在利用开源自主的时候,另外一个世界已经走出去很远了!而似乎本土只有“拾人牙慧”的份在经历了本土 20 年的开源空白之后,終于还是有一些脚踏实地的务实者按照国际化的方式运作着项目,虽然力量仍显单薄但终究是一个良好的开端!

问题:你知道本土的這些在国际上颇有名誉的项目都有哪些吗?发生的时间又分别是什么

你能想象没有开源软件基金会的开源项目会是什么样子吗?

Nathen Harvey 在 InformationWeek 的文嶂中指出了三个问题:“项目应该由商业的赞助商驱动还是外围的贡献者驱动商业利益是否应该凌驾于社区的意愿之上?该如何以及在哪里为商业实体和开源社区之间划上一个明确的界线”作为中立的基金会可能是唯一平衡此问题的方法,在协商、妥协、争论等等之上讓软件受益于所有人

然而问题来了:那些开源的软件基金会是如何运转的?坚守的理念是什么又是如何平衡软件开发和商业利益的?

嘚服务几乎占领了容器调度编排系统的全部份额

这其中究竟蕴藏着怎样的玄机?拥抱开放是否一定就能成功做生态之前要做些什么?

開源是软件工程开源是文化现象,开源是尊重知识产权开源是市场营销,开源是商业模式......还有很多尚待我们挖掘的主题开源由亚文囮,发展成为主流文化成形的理论还几乎是空白,尚需更多的人来参与以科学的视野来彻底诠释这一主题。

鉴于以上“由隐而显”的各种问题开源社组织了《2018 中国开源年度报告》调查,从多种纬度、多种方式、多种协作来尝试靠近上述问题的***

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更没有决策权

本次调查问卷以开源社区协作的方式共同完成,以草根的方式自底向上完成根据问卷调查搜集结果,对数据进行清理交叉比对之后,以数据、图表的形式客观地呈现给大家同时邀请了开源社区里的专家对结果進行点评、分析和预测。

指南针项目就是为了让开发人员在寻找开源项目时可以方便、快速、准确地找到合适的项目,如同在一大片开源的大海中有一个指南针指引前行

  • 第一阶段,针对项目对应其中的内容做数据分析项目的静态数据都成为可以搜寻和推荐的依据和显礻的内容;
  • 第二阶段,以项目和贡献者的连接的图像呈现方式让使用者更直观地发现项目和项目之间的关系,也可以透过项目和人的关系对整个开源社区进行了解;
  • 第三阶段对项目的代码本身做更深度的分析。
  • 使用网络爬虫与 API 获取开源代码库的数据如源代码、项目信息;
  • 将项目的静态信息如项目名称、起始日期等与动态信息如项目下载次数、客户喜爱程度等储存在数据结构;
  • 处理原始数据与结构化的單元,生成如分类、统计、排序、标签等总和数据;
  • 使用机器学习、人工智能自然语言处理、数据分析等技术综合所有数据提供如分类、搜索、推荐、评比等应用服务。

Grank 是另外一种以 GitHub 数据为基础按照设定方法进行采集、聚类、分析的开源软件评估的开源项目()。它提供了源于中国的或以中国贡献者为主的开源项目发展的另外一种数据视角观察Grank 不仅可以用于综合评估一个开源项目的活跃度、社区化程喥,也可以由此反射出开源项目背后的企业、组织在开源方面的实质性投入程度

通过开源社的开源专家委员会、开源专家、业内观察者嘚多年累积,再根据今年的动向为大家呈现具有业内先进洞见的分析报告。

正如本文开篇所言我们的调查限于资源,只能说是窥视冰屾一角有很多令众人疑惑的谜题,尚待以事实调查结果为依据进而破解这只是我们的第一步,我们会长久地跟踪下去也希望能够吸引更多人的参与!

2015 年,开源社发布了《2015 中国开源参与调查报告》对于中国的开源社区、开源生态、开源开发者,做了一次全面的摸底调查也得到一系列有价值的信息。3 年过去了我们再次发起了《2018 中国开源开发者调查》,这次我们联合了更多的开发者社区也收集到了哽多的数据,我们希望了解的不仅仅是这一年的数据,更希望通过数据的变化发现一些值得关注的趋势。

这次的调查我们得到了掘金社区、GitChat&CSDN 社区的鼎力支持,收集到了 508 份问卷这使得我们对于中国开源开发者,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也对于未来的发展趋势,有了一些偅要的洞见!

希望这样的调查报告能够为广大开源参与者、从业者、以及制定开源战略的企业,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 调查对象:覆盖开發者、社区成员、贡献者、学生、政府企业管理人员
  • 调查内容:主要涵盖个人信息、工作状况、开源社区以及开发者技术调查
  • 调查方法:鉯在线问卷方式搜集样本和数据,交叉对比法分析数据
  • 推广方法:线上社交媒体、博客、开源社、掘金、GitChat、 CSDN 网站Linux 中国和论坛;线下沙龙會议搜集问卷
  • 蒋涛:CSDN 创始人 & 董事长,极客帮创投创始合伙人
  • 王兴宇:Linux 中国创始人
  • 王启泰:指南针联合创始人
  • 梁莉: FreeBSD 基金会董事总监

通过分析 2018 年的统计数据并且对比 2015 年的数据,以及我们能够找到的其他一些公开发布的统计报告我们有了如下一些重要发现:

  • 女性参与者比例囸在上升,2015 年为 11%2018 年上升到 12%;
  • 开源参与者,20~39 岁人群是绝对主力超过 87%。但是相比 2015 年30~39 岁以上的人群比例在持续增长;
  • 超过 7 成以上的参与者,来自互联网企业但是较之 2015 年,更多的金融、银行领域的企业开始关注开源;
  • 开源开发者的收入在持续上升根据统计数据,低于 1.4 万以丅的收入比例在下降(76%->60%)高于 1.5 万以上的收入比例在明显上升(24%->40%);
  • 在吸引用户使用开源软件的理由方面,节省开发成本一直都不是最重偠的因素通过对比数据还可以看出,近年来大家对于开源社区的支持与开源精神和理念的重视,正在逐步上升;
  • 虽然依然有超过 8 成的開发者很少或从未通过开源获得收入,但是相比 3 年前确实有更多的开发者,获得了一些收入而且有更多的开发者,被企业雇佣全职投入开源(9%->16.95%);
  • 另一个比较可喜的进步是对于开源的信任度也在逐步上升,对于开源可能产生不安全感的人下降了 3.6%;
  • 微信已经取代了傳统的邮件列表成为了开源社区交流的主要工具,还有一个有趣的新现象是电报群+ZOOM,成为很多社区交流的工具;
  • 在“哪个公司对于开源軟件的贡献最大”这一问题的调查中有一些值得注意的变化:Google、GitHub、Alibaba 是前三甲,但是微软的排名大幅度上升,如果考虑到被微软收购的 GitHub简直有一举超过 Google 的趋势。国内公司在 2015 年时,即使是 BAT 也排名 10 名以后但是到了 2018 年,更多的中国公司获得了更高的评价,尤其是阿里和華为进步非常明显。

3.1 近九成参与者为男性普遍年轻且有较高学历

参与者中男性占比达到 88%,仅有 12% 为女性普遍受教育程度较高,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的占到 81% 以上而其中 90 后已经成为主力军。

【谢工点评】开源是互联网技术发展的重要引擎虽然开源开发者的收入较之前有了長足的进步,但是仍然不能与其贡献相平衡仍然需要拓展出更多的途径,来激励开源开发者的积极性刺激开源快速发展,另外开源社區建设同样重要需要为开发者提供一个更加活跃、完善的产品和内容创蚁平台怎么样,来吸纳更多开源开发者

【梁莉点评】在今年 Stack Overflow 开發者调查中,全球范围内只有 6.9% 的女性开发者虽然在这次中国开源参与调查中也仅有 12% 的女性,但相对于全球来说在中国女性参与开源开发嘚比例还是让人欣喜的另外,90 后主力军的涌现也让我们看到开源文化在中国是真正扎根了

【阴明点评】可以明显看到掘金年轻开发者昰开源的主力军,或者说年轻开发者天然地接受和使用开源软件同时,因为 GitHub 的成功大家在接触开源代码上有了更方便的工具,同时可鉯快速参与到源代码的使用和贡献当中更深层次的思考,随着这一批年轻开发者逐渐在软件行业有更大的参与度他们对开源的熟悉会繼续增强开源生态在中国开发者中的影响,开源本身也会在未来可预期的时间里加速成熟

参与者中有近七成工作时间不足 5 年,女性的比唎在未参加工作的比例最大其次是工作 15 年以上及工作年限为 10~15 年这个区间女性比例也比较高。

【王启泰点评】17% 是未就业以学生为主的群体这个比例很让人欣慰。12% 的比例来自刚进入工作群体因为要熟悉工作,所以占整体比例比较低是合理的这个比例逐渐升到 20% 的工作 1~2 年的群体,到主力的 24% 的 3~5 年工作的群体之后随着工作年数的增加,工作的重心转移开源的参与比例下降。这是一个合乎情理的演进但是还昰期望更有经验的资深人员能够参与到开源项目中。

参与调查者中有超过七成的调查者均就职于互联网开发和软件开发领域,教育/学术/科研领域的占比也达到了 5%

【王启泰点评】这个分类比较广,如果能够把软件开发分得更细会更加精确总体而论,互联网开发应该也是廣义的软件开发的一类这个调查结果反映出软件行业对于开源的贡献参与是从比较实用的角度,相对而言学术科研的贡献是从比较先进囷实验性质的角度

3.4 女性较偏重前端与客户端开发

就技术领域而言,后端开发占据了近三分之一的份额而从与性别的交叉对比中可以看箌,女性较偏重 AI 开发与数据库管理员的工作

开源开发者收入水平普遍较高,有 77% 的开发者月收入超过 5000 元收入在 1.5~3 万这个区间的比例从 2015 年的 18.6% 增长到 27.35%。高收入人群例如 5 万以上从 2015 年的 1.5% 增长到 5.1%

另外可以看出,参与者收入水平与行业经验有较直接关系从业时间越长者平均月收入明顯越高。

【阴明点评】通过上述的年龄、工作年限和薪资情况可以看到目前开源的参与者偏于年轻化,学生群体和初入职场的开发组为主要人群这里要注意,他们对于开源的热爱更多得益于收益而非贡献这其中大比例的开发者在利用开源软件学习和实现业务,而是否囿参与以及在未来的工作中能否真正贡献开源项目是开源市场本身的重要问题。因而就目前来看如何引导和支持这些年轻的开源爱好鍺成为开源贡献者,是开源世界所有参与方需要努力的方向

4.1 在开源中的时间投入

参与者每周投入的开源时间中,半数不足 2 小时但明显鈳以看出,参与工作越久的人其每周参与开源工作的时间也明显越长,15 年以上工作经历的参与者中有近 12% 每周的参与时间高达 40 小时以上。

【蒋涛点评】从 2018 年的数据上看每周在开源上投入 40 小时以上的全职开发者占比下降显著,这说明开源社区仍未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以吸引开发者们全职来参与。这就意味着像 2014 年 OpenSSL 项目因缺乏维护而出现的“心脏出血”漏洞,极有可能还会在其他开源项目上重演这一问題的重要性,不仅需要开源社区和开发者们引起重视因开源软件而极大受益的企业界更需要重视其基础设施的稳固程度。除了金钱上的噭励我们还可以尝试激励的其他维度,比如引入区块链和通证经济激励机制可能是现在开源上最需要创新的地方,而这一点需要开源社区、开发者和企业界的共同努力才能做到CSDN 正在积极探索这一课题。

【阴明点评】同样从投入实践来看高比例开发者的参与时间是非瑺少的,甚至有近一半的开发者只会贡献每周 1~2 小时时间如果深入理解的话,这样的时间更多可能只能支持开源项目的使用、讨论绝无法真正从代码层参与和贡献。因而如何引导和支持开发者从技术层面参与到开源库中更为重要。

【王兴宇点评】从 2015 年到 2018 年的“每周 1 到 2 小時”的变化来看有可能是由于经济形势变化,较浅参与开源的开发者(大多是开源与其工作相关度不大)由于工作压力的加大而减少了對开源的参与从 Linux 中国的贡献者也能看出类似的情形,在整体参与人数增加的同时长尾的短时贡献者比例在加大

【梁莉点评】关注开源技术或使用开源产品,和参与并投入到开源项目的开发之间还是需要一定的时间来学习和摸索在近几年的开源社区活动中不乏看到年轻開发者们的身影,期待看到更多的年轻开发者投入到开源项目的开发

4.2 开源相关活动参与度

可以看出,目前大家对于开源相关活动的参与喥不高绝大多数参与者只有每年几次的参与。参与者线上线下的参与情况基本一致

【阴明点评】这里需要区分开源活动、开源技术相關的活动。如果以开源本身为主题不仅参与者很少,甚至目前来看的活动内容在国内都很少因而有这样的高比例从不参加可以理解。楿对的基于开源技术的线下活动在北上广深杭技术聚集城市还是有很多选择的,需要从举办类别上更好地发动社区的力量,让社区中嘚贡献者来动员和支持

【梁莉点评】近年来中国开发者参与全球开源项目的比例在持续增长,但在一些全球开源社区的会议上中国开發者的身影还是相对有限的。通过开源活动来学习开源技术并和开源社区的代码维护者们面对面交流都是有助于提升个人对于开源的理解

可以看到,多数人参与开源并不追求物质回报即使七成的参与者没有开源收入,但还是热衷于参与开源工作与此同时,持续投入并鉯开源为职业选择也能得到可观收入且收入水平越高者,从开源中获得的收入也越多月薪 5 万以上者,不从开源中获得收入的比例不足┅半

【谢工点评】直接从开源中获得的捐赠还是有限的,目前收入主要还是通过相应开源项目衍生出来的工作、定制化及衍生业务获得收入同时开源项目会提升作者的知名度和相应领域内的地位,这也是吸引越来越多的开发者从事开源工作的一个原因

【梁莉点评】非瑺同意 GitChat 谢工的点评。有时候在简历上添加上在开源项目中贡献的核心代码的链接远胜于大段的描述

【阴明点评】这里一定要区分收入的目的。开源本身不是以收入为目的的有收入只是让开源工作更好地展开。而开源的参与和贡献所带来的价值应该高于收入也正是这些價值和意义让更多开发者投入其中。

另外男女性别分布在各个收入阶段相对来说比较平均,自我评测通过开源获得收入很多的那个区间女性比例相对来说最高,说明有很多女性全职从事于开源相关的工作

4.4 第一次接触的开源产品

有超过 37% 的参与者第一次接触的开源产品为互联网产品,紧随其后的便是开发工具与操作系统相关的产品2015 年的调查结果排名第一的为开源操作系统,说明互联网产品在近三年的蓬葧发展以及互联网和开源的密不可分

4.5 最希望开源的产品

开发工具和操作系统作为相对复杂而全面的技术产品,成为大家最希望开源的产品

【王启泰点评】这个调查结果反映出国内更偏向于开发工具等产品类的方向,相对于国外的开源项目的选择可能更全面和广泛,例洳架构的搭建、技术生态圈的建立

【王兴宇点评】这应该反映的是大家心理的预期,希望其开源的目的大概有二:开源以在其基础上创慥更多衍生或相关产品;开源以确保其生态健康发展

5.1 开源最吸引你的因素

开放透明的代码和知识共享,以及开源的精神理念成为开源最吸引参与者的因素而软件的购买成本却并不是主要的因素。

【王启泰点评】参与调查的人员应该以参与者居多所以比较不重视软件购買的因素。对于公司的营运和出资方能够从开源社区获取品质高而且成本先对低的因素还是有吸引力的。

【阴明点评】正如经典的书籍 The Cathedral and the Bazaar Φ写的开源或者说大家通过沟通和集体决策来发展一个项目本身是一种合作方式的选择。而这种合作方式如果需要有好的结果最重要嘚一个底层价值观就是分享,这部分的精神和理念是开源世界构建的基础

5.2 最喜欢的开源产品是什么

Linux 以巨大优势,成为参与者最喜爱的开源产品紧随其后的是 Chrome 与 MySQL。

【王启泰点评】Linux 作为早期开源的项目和指标性的意义自然有众多的参与人员。Chrome 取代 Firefox 成为浏览器的贡献开源的選择容器技术在 Docker 具有巨大的动能,占到比较高的排名显示对于软件包装部署的重视

【王兴宇点评】Linux 作为实质性开创了开源时代的软件,赢得了大众的一致喜爱毫无意外

5.3 具体参与的社区工作

有 65% 的参与者在社区均参与代码贡献的工作,而文档与测试工作也占有很大的比例

【谢工点评】一个活跃的、完善的开源社区,有助于吸纳更多的开发者使之转化为开源开发者,目前开源社区的发展已经取得了长足嘚进步社区应该有更加强有力的激励机制,来吸引年轻一代的新人为开源项目贡献代码

5.4 最看好的开源产品

开源产品的前景展望中,互聯网产品以近 40% 的比例成为参与者最看好的开源产品发展方向人工智能异军突起,成为现在开源产品中的风口和热点

【王启泰点评】从 2016 後半年开始,人工智能再度进入世人的关注范围各种指标都显示重视的程度,由参与的人数、应用的范围、资源的投入都证实这个趋势

5.5 开源社区的交流方式

在社区的交流方式中,微信已经取代了传统的邮件列表成为了开源社区交流的主要工具微信沟通的比例从 2015 年的 28.1% 上升到 48.78%,微博使用比例有明显的下降新锐的交流工具 Telegram 和 ZOOM 的比例上升,也是值得关注的现象

【谢工点评】微信生态圈产品和 QQ 在即时和时效仩有优势,但是沟通内容进行留存和学习沉淀时体验不好,编辑难度较大而且在国际化方面的体验也不太好。

Telegram 的优势在于通信的安全性端对端通信时,服务器不会存储聊天内容

【阴明点评】Gitter 以某一个开源库为基础的类似于 Slack 的工具还是很好用的,尤其是绑定了相关 Issue 等討论功能目前国内还没有很好的工具。

5.6 参与者认为开源贡献最大的公司

在众多技术公司中Google 和 GitHub 被众多参与者认为是在开源方面贡献最大嘚两家公司,中国的 BAT 和华为今年来在中国开源开发者心中参与开源的形象正在明显增强

【王启泰点评】 GitHub 的排名和 repo 数、贡献者数、获得星數等方向,和调查结果有相当高的吻合Google 以创新的形象深植在开发人员的心中,对开源的贡献比例如在大数据(Hadoop、HDFS 等)、深度学习(如 TensorFlow)嘟是有目共睹GitHub 作为(免费或是付费)开源项目的储存库的运维和贡献巨大,虽然本身没有特别参与开源项目的开发仍然受到开发人员嘚认可。Microsoft 作为开源的后起之秀投入的资源和近期的声势都开始受到认可。在 2018 年收购 GitHub 也为其投入与支持开源的决心更为凸显BAT 与华为无论茬资源的投入比例和开源的推动力度在近年有明显的增加,所以在 GitHub 排名有上升的趋势

5.7 社区与代码的关系

有超过八成的参与者认为,开源社区的价值大于或等同于代码因为围绕代码而生的社区, 会让代码变得更加优秀

【谢工点评】Issue 提出问题和 Idea 设计解决问题同等重要,社區是 Issue 提出问题的聚集地在 CSDN 和 GitChat 的技术社区内容中,这样的激励机制建立并不容易付出和回报也不对等。需要更多开发者和技术大牛投入進来这是开源社区的价值所在。

5.8 开源社区年龄分布

在参与者身边的开源社区成员中20~30 岁的贡献者是主要的组成部分,占比达到了 70% 以上

【王启泰点评】调查结果和国外的调查结果在前面的排名上基本一致,和 GitHub 的统计也相似JavaScript 作为脚本语言,经常和其他编程语言如 Java 和 Python 搭配夲身在 Web 开发的简单功能实现上也有其贡献,加上相对比较容易上手的优势位居高位是理所当然。Java 在后台数据处理、复杂功能实现、各种支持框架的品质和选择上有一定的积累和优势仍然受到开发者的欢迎。Python 有语法简洁高效的优势并且在数据分析支持上有丰富的积累,茬人工智能浪潮的推动下自然有排名上升的趋势。

【谢工点评】得益于 Node.js 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前端工程师进阶成为全栈工程师。对企業而言全栈工程师的增加降低了项目开发过程中的人员成本和沟通成本,企业在项目规划时也越来越乐于选择 JavaScript 作为项目的主要开发语訁,这也反过来刺激了 JavaScript 程序员的增长和技术的发展

6.2 在线文档协作编辑工具

在线文档编辑工具中,有近半数的参与者使用 Wiki 作为他们的选择而 Google Docs 也受到大家的青睐,另外石墨文档等也是大家经常使用的工具。

在编辑器使用情况中2015 年没有上榜的 VS Code 是近三年来的黑马,2018 年排名第┅ Vim 和 Notepad++ 一如即往,深受大家喜爱另外,如 Sublime、Atom.io 系列等 IDE 也都是大家常用的代码编辑器

【梁莉点评】VS Code 是一个开源的轻量级代码编辑器,可以跨创蚁平台怎么样***在全球的调研中我们也看到 VS Code 的受欢迎程度逐年上升,一如既往地受开发人员的钟爱

【阴明点评】VS Code 的增长速度在眾多编辑器中都是最快的,作为一个较新的自带插件创蚁平台怎么样的新式编辑器它也超越了 GitHub Atom 成为开发者的首选。一方面得益于其高性能的效率另一方面就是相关插件的补充速度非常快,且下载、更新模块的效率都优于 Atom

Git 依然是参与者最喜爱的版本控制工具,超过九成嘚参与者使用它使用 SVN 的比例从 2015 年的 54% 下降到了 36%。

【谢工点评】之所以 Git 成为最受喜爱的工具是因为他在版本控制上功能更加强大,但 Git 本身茬使用上也有比其他更高一些的复杂度我们做过一个内部调查,公司内部大多数的工程师对 Git 的熟悉程度停留在初级阶段常用的命令不足十个,这里面甚至有不少五年以上经验的开发者

数据库使用情况中,不出意外地MySQL 以近八成的占比遥遥领先,作为 NoSQL 代表的 MongoDB 与 SQL Server 跟随其后

【王启泰点评】MySQL 作为开源数据库的领头羊,居于首位在意料之中而如此高的比例令人惊喜。NoSQL 中的领先者 MongoDB 有超过 30% 的使用率支持了应用程序朝向非结构化开发方向前进的想法。而 Oracle 和 SQL Server 作为付费商业数据库的主力产品基本上都是企业内闭源开发的选择。在具有开源参与的项目中出现商业数据库可能意味着部分闭源开发使用了开源的代码。

操作系统的使用中Windows 占据了超过 38% 的份额,Linux 紧随其后而 MacOS 占比近三成左祐。

【梁莉点评】操作系统的使用比例基本和 Stack Overflow 开发者调查是一致的近日,微软宣布加入 Open Invention Network (OIN)这是一个致力于保护业界免受专利诉讼的荇业联盟。微软将把自己的 6 万多项专利组合免费提供给联盟的 2650 家左右的公司这一举措也让我们看到微软成为整个 Linux 生态系统和开源社区的铨面支持者。

在 Linux 的发行版本中最受欢迎的依然是 Ubuntu,紧随其后为 Red Hat

在 Java 框架使用方面,Spring 占有绝对优势使用者高达 81%。

【王启泰点评】Spring 作为轻量级应用容器并且拥有 Sping MVC、Spring Data、Spring Boot、Spring Cloud 等范围的实用产品 在长久的 Java 开发人员的拥护下继续这样高比例的优势,真是实至名归

在中国几乎是主导嘚角色。

在 Ruby 框架使用方面排在前列的 Rails 有超过四成的使用率,仍占据着主流地位

PHP 语言的框架使用方面,ThinkPHP 作为全面成熟的框架有半数以仩的参与者均使用过该框架。

Go 语言的框架则呈现百花齐放的势态使用较多的 Beego 有超过四成的用户比例。

Beego 在社区推广的比较好功能比较多。Revel 相比 Beego 更简洁比较容易扩展。

不出意外的Django 在 Python 框架中独领风骚,有六成的参与者均使用 Django 作为他们的开发框架

CMS 建站系统中,WordPress 占到了近七荿的份额具有绝对的优势。

Wordpress 的易用性最好自然份额最大。Drupal 的定制性强但学习成本高。

6.16 电子商务系统

电子商务建站系统中Magento 有四成以仩的用户使用。

本次 2018 年度中国开源参与调查报告以开源社区协作的方式共同完成以草根的方式自底向上完成。与整个庞大的开源社区比我们个人的视野和资源都有局限,该报告通过问卷方式搜集数据如管中窥豹,略见一斑我们希望由此抛砖引玉,邀请更多的社区和個人加入一起来完善中国开源年度报告。您的一小步整个中国开源社区的一大步。

指南针团队使用网络爬虫与 GitHub 数据 API 获取开源代码库的數据如源代码、项目信息、项目的静态信息(如项目名称、起始日期等)与动态信息(如 fork 数、客户给与的星数等众多项目相关的信息),储存在本地数据结构中第一阶段是处理原始数据与结构化的单元,生成如排序、标签等总和数据如此可以透过如排名、统计等信息嘚提供。

使用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数据分析等技术综合所有数据提供如分类、搜索、推荐、评比等应用服务。

另外运用图像数据庫的关联技术对于高维度智能的连接和查询、以交互方式的可视化的提供更复杂的关联呈现。

如同世界各地的开发人员和各种企业中國也经历了对于开源的无感、抵制、怀疑、观望、尝试、接受,以至从认可到支持的过程中国在开源社区的贡献与影响力,无论在数量與品质、深度与广度都逐年地扩大与攀升

Google 以创新的形象深植在开发人员的心中,对开源的贡献例如在大数据(Hadoop、HDFS 等)、深度学习(如 TensorFlow)嘟是有目共睹Microsoft 作为开源的后起之秀,投入的资源和近期的声势都开始受到认可在 2018 年收购 GitHub 也使其投入与支持开源的决心更为凸显。Red Hat 在开源社区的历史悠久贡献和积累丰富,长期在排行榜中居重要地位BAT 与华为无论在资源的投入比例和开源的推动力度上,近年都有明显增加所以在 GitHub 排名有上升的趋势。

以 Python 的开发者数量为例2017 年中国已位居第 3 名,已经微幅领先如英国、德国、法国等欧洲传统 IT 强国

以 repo 数量和開发者数量的总和评比,2018 年美国仍然继续以庞大的优势领先群雄德国英国占据二三名。中国作为新起之秀成为亚洲第一、全球第四

这昰 Forbes 杂志在 2017 从比较商业的角度预测信息技术的趋势。说明了比较广泛的趋势每个项目都是信息技术非常巨大的课题,包含物联网、AR、机器學习、从人的角度看到的大数据、云计算的扩充、实体和数字化的集成

Gartner 对于信息技术的预测比较深入,其中第一类是以智能为主的方向包含人工智能特别在机器学习的范畴是值得关注。手机 App 和智能的结合具有智能特性的物联网,也是令人深省的方向

Gartner 和 Forbes 同样预测 AR/VR 和数芓化的集成(Digital Twin)的趋势。区块链的议题开始被提出来成为关注的趋势智能机器人(Bot)的应用以更加广泛的方式进入信息技术的领域。

Gartner 接續前一年的预测把智能的范畴地位延伸到以 AI 为基础的各种智能,不仅仅是机器学习的方向还是继续关注手机 App 和智能的结合以及具有智能特性的物联网。

受到欧盟对数据存放的限制和用户对速度、费用的敏感以及物联网对带宽和计算的要求云计算也演进到雾计算和边缘計算。

由 VR/AR 到更近一步的沉浸式体验

区块链从 2017 年关注的趋势,到 2018 开始有比较深入的研究并且投入实际的应用。

全球编程语言占比趋势排洺

2017 年领先的语言基本排名没有大的改变但是比例却都缩小了,可能的原因是程序员在尝试新的语言和新的方向这个尝试的结果在 2018 年反應出来的形式是,2017 年排在第 4 位的 Python 升至第三其中的意义也反应出人工智能在 2018 更加获得程序员的认可与接受。传统的编程语言 C/C++ 已经在这样的趨势下退居第四也象征着传统的技术领域面临消退。

GitHub 从 2008 年正式运营到今已经 10 年大约在 2015 年更加受到开发人员的青睐而快速地扩张。从 2017 年箌 2018 年无论人数上还是代码 repo 的数量上都有惊人的成长。因为这样的量级具有代表性使得 GitHub 的各类数据成为开源的指标和参考。

根据 GitHub 关键字嘚显示机器学习(Machine-learning)毫无悬念成为最大的关注热门词汇。游戏(Game)成为另一个热门词汇

GitHub topic 是依据每个 repo 自主选择的标签(tag)归类在同一个主题下。这个排名方式是按照该主题所有 repo 的参与者授予的星数(star)总和以衡量受开发人员认可的程度

  • JavaScript 作为脚本语言,经常和其他编程语訁如 Java 和 Python 搭配本身在 Web 开发的简单功能实现上也有其贡献,加上相对比较容易上手的优势获得开发者的喜爱占据第一;
  • Python 有语法简洁高效的優势,并且在数据分析的支持上有丰富的积累在人工智能浪潮的推动下,有排名上升的趋势获得了编程语言的第一与总体排名的第六;
  • 机器学习与深度学习作为热门的主题,经过不到 2 年的积累排名 12、13而且没有消退的迹象,以后上升的机会非常大;
  • Java 在后台数据处理、复雜功能实现各种支持框架的品质和选择上有一定的积累和优势,仍然受到开发者的欢迎但是也处于持平稳定的状态。

许多人应该对 freeCodeCamp 这個排名第一的 repo 和其他如 awesome、You Don't Know JS 等排在前面的 repo 感到陌生和不解这些是推广和服务某一理念的 repo,可能因为鼓励其用户点赞加星数所以拥有总数較多的星数而排在高位。

虽然和一般开发者的对星数的给与的采取谨慎的方式不同但是 GitHub 也提出 GitHub 不仅是代码库,也是一个意见交换的创蚁岼台怎么样(Hub)的论点也许这样的机制也是提倡开源、自由、创新的一种认可吧。

有趣的是Bootstrap 作为 topic 并没有排在前面,但是单就 repo 的角度卻有比其他 repo 高的星数而成为第二。Google 的 Tensorflow 作为深度学习的框架以 repo 受喜爱的程度高居第五,上升的速度和喜爱的程度实在令人惊讶

所以从这個实际的排名为例,也显现出 GitHub 用星数为排名依据的方式有其不符合开发人员认知的地方。

由以上 GitHub 的排名或是分类的结果可以看出由用戶自己给星数或是选择自订 tag 来进行分类的方式,虽然让用户有比较高的自由选择和评判方式但是可能会有有失公平的地方。

我们来看一丅开源项目的理想情况:

对于规范的开发项目项目说明、文档、架构、代码都是非常清楚和有条理的,所以用户也会有较多的 star 和 fork 数用戶可以根据这些说明文档等文字,综合 star/fork 数判断这个是不是要找的项目/代码

用户可以参考项目中提供的范例甚至是最佳实践方式,使用这個开源项目的内容

甚至用户还可以对这个开源项目作出贡献,增加修改开源代码 使用这样的开源,省时又省心!

但是真实的情形不┅定是如想象的乐观:

  • 开源里有更多的实验性质或是不完善的项目,因为没有受到关注所以没有星数可以参考,使用者应该尝试使用还昰选择其他星数高但是不一定符合自己需求的项目
  • 具有同类 tag 的项目可能多达数百个,用户应该如何选择
  • 许多项目文档说明可能也不是非常齐全,用户如何选择
  • 开源项目可能对其他框架有依存的关系,如何知道去评量是否符合已有的框架或是依赖库而不用加入更多依存的框架和依赖库,增加自己项目的复杂度和维护的风险
  • 项目是否有可能太常更新或是没有更新?

这些都是评估使用开源项目会遇到的問题……

信息技术在 2017 年人工智能的议题开始发酵许多尝试、学习、研究带来新的关注和投入,许多迹象显示 2017 年是一个变动(dynamic)时期进叺 2018 年,人工智能累积了研究人员、开发人员、民间企业甚至于国家级别的关注在全球掀起了人力与资源投入的风潮。这个现象可以从 Python 在編程语言的排名 2018 年升至第三还有在 GitHub 包括 Tensorflow 等属于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的类别排名快速爬升的现象中得到验证。

以 JavaScript/Node.js 等框架为代表的手机应用和互联网相关的开源仍然是最大宗和热门的项目,基本是以持平的状态维持原有轨迹继续运作不管从活跃度、贡献度、参与度和涵盖度嘟是领先的。由于 Java 代表的传统开源项目有一定的积累在应用和基础框架项目的广度深度仍旧相当厚实,虽然项目和贡献者成长已经有饱囷的现象

先前新兴的热门技术如物联网、容器技术和区块链接续前面的动能仍然有创新的议题和项目出现,讨论和参与的热度还是比较高相较于以往的热门议题如云计算和大数据有了成长相对缓慢的趋势,但是贡献者的参与比较稳定

本篇以 GitHub 数据为基础,按照设定方法進行采集、聚类和分析开源生态的状态本篇作为《中国开源调查报告》的一部分,提供了另外一种数据的视角来观察中国开源项目发展

Grank 是本报告制定的一个指数,用于综合评估一个开源项目、开源组织的健康程度

我们认为,一个健康的开源项目应该体现为以下两个方媔:

  • 项目的社区化(去中心化)程度

而这两个方面分别由多个因素组成:

项目的活跃度我们定义为项目的提交数、拉取请求数和贡献者數(其他数据,如代码行数、文件数、issue 数、 fork 数、star 数要么是权重相对低得多,要么是代表意义不够确定此处忽略不计入模型)。

但是對于不同的项目,横向比较其活跃度或有不同的活跃度形态,或不具备可比性很难说一个项目比另外一个项目的提交数高,而拉取请求(PR)数低代表的确切含义因此我们不认为对不同项目的这些数据进行绝对值的比较有太多的科学意义。

所以我们认为一个项目本身嘚活跃度变化的趋势和幅度,会更有项目间比较的意义

如果以三维空间来描述一个项目的活跃度,以提交数、拉取请求数、贡献者数为彡维可以确定在某个时间点某个项目的坐标,那么计算一段时间内该坐标点的移动轨迹和速率,可以真实的反映该项目的活跃度趋势

考虑到按周工作的作息时间的普遍影响,我们以一个工作周作为一个时间采样点然后计算连续几周内该坐标的移动速率。这反映了该項目的发展速度

开源诞生于社区、繁荣于社区、根植于社区,虽然现在大型组织、商业公司也纷纷投身于开源生态但是我们认为,开源项目的生命力仍然在于社区我们并不否认机构、商业公司对开源的巨大贡献和影响力,但是如果一个开源项目变成了一家或几家大企業的私人游戏其必然失去开源项目的生命力,它或许会在商业上取得成功但是那个成功不是开源项目的成功模式。

因此我们认为需偠有一个评估开源项目的社区化(去中心化)程度的指标。项目(尤其是软件项目)的一个重要属性是开发人员的社区化身份因此,我們以实际向项目贡献了代码的人员的社区化离散程度来评估项目的社区化程度

每个参与项目开发的人员均有其身份属性,这个身份可能昰企业雇佣身份也可能是社区志愿者身份。我们通过对项目的提交中的提交者数据进行收集然后根据开发人员的身份信息、邮件后缀等依优先级来判断其所属身份。然后对这些信息进行聚类以一个离散评估模型来评估该数据集的离散程度。

虽然项目越中心化其发展風险越高,但是并不是社区化程度越高的项目就越健康,过于离散的项目也容易出现项目分裂、迭代缓慢等问题这显然存在一个适当嘚区域。

通过上述两个指数我们可以对项目进行象限划分,以“项目活跃度”和“社区化程度”为两个象限轴

根据如上的方法论,我們(Linux 中国)发起了一个开源项目用于提供分析工具,该工具由 Linux 中国核心成员 Bestony 创建并贡献给社区,以期进一步完善

我们采用 GitHub 提供的 API 进荇数据采集,数据采集范围为国内主要互联网公司在 GitHub 上的重要(活跃)项目(以下列表排名不分先后):

  • 百度(FEX、EFE、前端)

以及各个公司***给 Apache 基金会的项目:

根据对上述组织的近 500 个项目的数据采集和分析我们得出了如下结果。

通过对上述项目从 2017 年 10 月 1 日至 2018 年 9 月 30 日止的数据進行分析其活跃度指标数据如下:

其中前五名的活跃度变化趋势为:

其中我们可以看到,阿里系项目独占鳌头而这五个项目中有三个昰前端项目。

这五个最活跃项目的社区化趋势为:

可以说除了阿里巴巴的飞冰(ice)项目外,其他项目的社区参与程度都很高

其中前五洺的项目的各自情况如下:

这是一个“服务于企业级产品的设计体系”,是由蚂蚁金服体验技术部采用 React 封装的一套组件库

从其最近一年嘚活跃度数据(红)来看,其一年之内就有 2298 个提交最多的一周有 122 个提交;而在这一年内,新增了 350 位贡献者和 1057 个 PR可以说是一个活跃度非瑺高的前端项目了,而且从趋势上其近期的活跃度趋势还在上涨。

不过从其社区化指数(蓝)上看,其社区参与比例在近期略有下降但是整体来说,依旧维持较高水平(95% 以上)

这是阿里巴巴在云计算方面的一个重大项目,其对于阿里巴巴集团内部的容器化进程起到叻极大的推动

这个项目迄今也只有一年的发展历程,但是其活跃度从一开始就居高不下甚至在 2018 年 8 月有个显著的活跃高峰。虽然其一年來只有几十位做出提交的贡献者但是每周的提交数量、PR 数量都很稳定,说明项目的发展很健康

比较有意思的是,这个项目的社区化程喥比较高也比较稳定,从其官网和 GitHub 主页上的文档和说明全是英文来看其国际化推广的程度也比较高。

其项目的活跃度相当可观社区囮程度也能稳定在很高的程度上。这是唯一进入前五的 Apache 基金会管理项目也是华为所有项目中活跃度最高的。

4. 阿里巴巴的飞冰前端项目

这叒是阿里巴巴的一个项目同样是前端项目,其“海量可复用物料配套桌面工具极速构建前端应用”。

这个项目的出现也不久还不到┅年,其活跃度也相当可观但是同样,随着项目的成熟其社区参与度也一路走低。

这个项目是饿了么前端部门“为开发者、设计师和產品经理准备的基于 Vue 2.0 的桌面端组件库”

从该项目的活跃度来看,波动比较大且近期有活跃度减低的趋势,而社区化程度则保持较高的程度

在前五之外,我们要额外对第 6 名 Apache 孵化项目 SkyWalking 做一个说明:

这是国内唯一进入 Apache 基金会的由个人主导的开源项目它是一个分布式跟踪系統和应用监测系统,主要用于微服务、容器环境的监测

作为一个由个人主导的开源项目,而且是活跃于云原生领域能取得这样高的项目活跃度十分不易。

从上述表格数据可以看到阿里巴巴/蚂蚁金服在开源方面活跃度很高(前 50 名中,超过了一半)从下图可以看出来,其整体的活跃度和社区化程度都不错

另外,除了阿里巴巴、腾讯、百度、华为之外有赞、饿了么、唯品会也有几个项目的活跃度很高,可见现在注重开源的互联网企业越来越多了

而在上榜的项目当中,前端项目占据比较多这可能与这种项目的迭代速度较快有关。

3.1 驱動开源背后的重要力量

你有没有觉得开源就像有着魔力般的存在不仅让人对它的产生发生好奇之心,连它的背后运转的过程更是谜一样存在令人欲罢不能。来自互联网的某个人或某个小团队发起了一个项目(多数时候是软件),以自由的名义竟然改变了世界的发展軌迹,它们有 Linux Kernel 软件项目、Wikipedia 知识、大数据分布式计算算法、人工智能之机器学习、区块链之加密货币等等

以下内容,尝试从工程、方法论嘚角度阐释开源背后的驱动力所在

开源软件和软件本身比较起来,还算是个“年青人”正是处于蓬勃向上的嗷嗷叫的时光。1998 年Bruce Perens 和 Eric S. Raymond 联掱创建了开放源代码促进会,正式地将开源软件定义公布于世成为独立于自由软件之外的一股力量。于是一个试图平衡商业和热爱自甴的程序员之间张力的理念诞生了,从此一发不可收拾直到今天,成为了整个互联网和基础设施软件的中流砥柱

毫无疑问,现代软件嘚复杂程度已经超越了任何单个个人的智力和技能的极限它就像世界上其他复杂事物一样,需要多人协作来共同完成

我们以 Linux 为例,简單聊一下社区

Linux 系统是一门公共的匠艺,Linux 程序的内核是对所有人开放的任何人都可以采用和修改它;许多人奉献了大量的时间去完善它。再去近距离的观察它你甚至为发现它的非人格性。例如在 Linux 的 IRC 里,你无法推断 aristotle@mit.edu 是男是女;重要的是 aristotle@mit.edu 对讨论有所贡献邮件列表中会经瑺看到 “你怎么可以怎么做”,“这个问题太糟糕”就现在的职业伦理来说,这对于在一家企业工作中是完全不可思议的事情

虽然近來 Linus 要无限期休假,要反思 Linux 开发过程中自己的一些言语但是要知道,这个社区就是依靠这样的风格成功地运行了 27 年。

我们不必去定义具體的社区是什么如果你非得严谨的去考察一下,不妨阅读一下《社区的艺术》一书这里只想说明的是,开源项目由社区所开发、运营、宣传、接受反馈、进行设计和优化等等全部的工作由来自全球各个角落,要完成某件事或者是为了把事情做好而做好,去协作完成既定的目标

社区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但是社区是一种社会现象,它本身的发展需要治理一个活跃的、开放的、友好的社区是项目極为重要的部分。

我们已经看到开源不再是被孤立的集体或与世无争的了:开源的商业化和普及化引来了一些公司和大企业的投资和参与但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是,在这些项目中商业化和社区兴趣之间的冲突日益激化尽管开源有太多精明的参与者。

在开源和商业利益的十芓路口问题日益严峻的是有关权威、真实性和文化的问题。

“项目应该由商业的赞助商驱动还是外围的贡献者驱动商业利益是否应该淩驾于社区的意愿之上?该如何以及在哪里为商业实体和开源社区之间划上一个明确的界线

于是软件基金会成立了!知名的有:

  • 自由軟件基金会(FSF)
  • 软件自由法律中心(SFLC)

正如一文中所称,开源软件基金会所带来的开放治理实践其回答了有关开源中的影响、所有权、領导力、以及制定决策。每一个项目都会在独立和商业贡献者参与的纠结成长之路上我们相信通过厂商中立的开放治理,能够打造一个精英式的技术开发实践都会让开源作为事实上的开发模式而持续有力发展,无论对于商业的还是非商业的实体来说

不可否认的事实是,开源软件获得良好的发展中立的环境是最佳的选择,那么非盈利性质的基金会是所有选择中最为妥善的于是,开源项目相关的基金會崛起!连大名鼎鼎的好莱坞都成立了

以下内容,尽可能尝试精简提炼而且均在发展中,此表格也会与时俱进保持常新。

驱动开源嘚力量有众多COSCon 的调查更加注重其社会性的因素:协作与治理,以上便是我们的解释

3.2 开源发展的历史——企业参与情况

单一厂商的开源項目限制了项目社区的发展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公司愿意将他们的项目捐赠给国际顶级开源软件基金会呢?以下的数据提供了一些线索:

单┅厂商的大型项目多受限于某种无形的“玻璃天花板"如 、、、、 等,这些单一厂商项目平均不到 200 名开发者且日均代码提交小于 100 次;而铨球九大开源软件基金会的顶级项目均有超过 1000 名开发者,且日均代码提交大于 100 次这揭示了基金会治理模式的优越性。而据与社区协作来開发开源项目的厂商表述其透过开源基金会的项目社区的开发投资回报约为他们自己单一厂商项目的 5 倍。

非营利性基金会助力社区与业務增长(以 Apache 为例)

在他的研究 “” 一文里显示了大规模的社区 (通常来自于非营利的开源软件基金会)意味着更大的潜在市场(蓝色)哽大的潜在市场意味着更多的买单客户 (绿色),更多的代码贡献者(橙色)意味着更多的客户需求得以满足从而形成正向循环。

这也是目前国内许多企业选择捐赠开源项目、加入或资助国际顶级开源软件基金会(如 ASF)的主要原因之一下文将以目前全球最大的软件基金会 Apache 軟件基金会(以下简称 ASF)为例,做进一步阐述

ASF 是目前全球最大()、同时也是最成功的软件基金会。ASF 是依美国非营利慈善组织条例 501(c)(3) 设立嘚软件基金会其成立宗旨是为了公众利益而提供软件。ASF 完全由志愿者构成每年由所有个人会员(截至 2018 年 10 月有 730 名个人会员)选举董事,沒有任何商业机构可以进入董事会或任何项目委员会ASF 在 2018 年预期接受捐赠的金额约为 150 万美元,这和 ASF 的年度运营费用大致相同由于 ASF 为志愿鍺组成,只有极少数的全职人员因此主要的经费用于基础设施以运营数以百计的开源项目。

其他一些依据美国非营利商业联盟组织条例 501(c)(6) 條例而成立的基金会如 Linux 基金会,则为机构会员制通常是顶级赞助机构会员有机会进入董事会或是各种技术决策委员会(TSC)。Linux 基金会在 2018 姩会员赞助费及其他收入(如培训会务收入等)的预期金额可能将近一亿美元。

ASF 以其独特的治理模式—— Apache Way 强烈地吸引了众多开源项目与社区加入那么,什么是 Apache Way 呢Apache 软件基金会董事 Shane Curcuru 做出了一些说明:

  • 慈善(Chariy):ASF 的使命是为了公众利益而提供软件
  • 社区(Community):众人拾柴火焰高,社区大于代码
  • 共识(Consensus):透过讨论而获得足够好的共识远比投票好
  • 功绩(Merit):根据个人贡献获得认可,贡献得越多就有更多发言权,从而贡献更多
  • 开放(Open):决策公开透明任何决策如果没有在公开的邮件列表中讨论过,那么就等同没有发生过
  • 务实(Pragmatic):采用务实而商业友好的 Apache 开源许可协议
  • 商标(Trademarks): 一旦成为 ASF 顶级项目(TLP)即受到 ASF 商标保护,减少诉讼风险
  • 中立(Vendor Neutral): 开源项目与社区贡献完全以个人身份參与不涉及个别厂商利益

Apache 孵化器目前有 52 个孵化项目,由于申请者众多门槛也不断提高。目前国内已经有一些项目进入孵化器或者已經毕业成为顶级项目。略述于后

自 2014 年 10 月成立以来,秉持 “带进来、走出去” 的使命感持续不懈地助力开源项目与社区立足中国,贡献铨球

2009 年 ASF 曾经在中国办过一次小型的路演,6 年之后的 2015 年 10 月开源社和 ASF 携手举办了“”,邀请了当时的 ASF 主席 Brett Porter、总裁 Ross Gardler、董事会成员 David Nalley 及多位 ASF 顶级項目大神等莅临为中国的开源项目进军 ASF 点燃了星星之火,造就了燎原之势

2016 年起,开源社主办的中国开源年会(COSCon)以 “立足中国、贡献铨球”为主题邀请国际各大基金会及国际大神们参与盛会,力求实现“带进来、走出去”的使命

从 2015 年到 2018 年,开源社也不断地与多个国內的项目社区进行合作推广助力源自中国的开源项目。

我们一起见证了中国的开源项目由 2015 年的三个 ASF 孵化项目或顶级项目,拓展到了目湔的 12 个从目前新增的 ASF 项目绝大多数由大企业(如华为、阿里巴巴、百度等)捐赠的趋势来看,国内的大企业已经开始意识到单一企业发展开源项目与社区的”玻璃天花板“局限性从而付诸行动捐赠、资助或加入开源软件基金会,以加速发展其开源项目与社区的优势

  • (預计 2018 年 10 月毕业为顶级项目)

依照上图的时间线,简述一些由华人或是本土公司推动开源并走向顶级国际基金会软件基金会的历程

  • 公司(仩海跬智:)。值得一提的是韩卿 Luke 本人也为推动更多本土优质项目进入 ASF 尽心尽力也曾志愿担任 RocketMQ 等孵化项目的导师。
  • :2015 年开源2016 年 6 月进入 ASF 孵化器,2017 年 4 月毕业成为首个中国公司捐赠的项目进入 ASF 孵化器,也是
  • (孵化中),2018 年 2 月进入 ASF 孵化器

百度: 也有诸多开源项目,其中:

2017 姩 12 月进入 ASF 孵化器是国内目前唯一成功进入国际软件基金会的由个人(非公司)主导的开源项目。

除了上述公司及个人腾讯也积极开源,并且选择了不同的捐赠方向进军国际。

腾讯:正式开源 56 个项目(截至 2018 年 6 月)

除了上述领头羊,国内也有许多企业开源了多个项目畧述于下 (依字母顺序排列):

顶级国际软件基金会有哪些国内顶级企业加入/赞助?

我们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国内企业捐赠、赞助、加入國际软件基金会的状况:

  1. 白银:、、、、、、、、、、、
    、、、、、、、、、、、、、、、、、、、、、、、
  1. 黄金会员: 、、、、、)、

国外顶级企业的开源历程

毋须辩驳的是开源起源和崛起于西方,很多顶级的基金会均是在美国注册的而且有非常多的成功经验可以学习囷借鉴,开源社不忘初心坚持“带进来、走出去”的使命 ,除了助力国内企业更加了解开源了解治理,携手发展与推广开源项目及社區之外也将国际各大开源软件基金会积极地引进国内,同时也持续不断地撰文和翻译将国外大厂与顶级开源软件基金会的成功经验与案例传播给中国的企业与社区,以解决他们心中的疑惑从而能稳健而坚定地走出自己的开源之路。

以下一些链接和内容简介供大家参考:

本文言简意赅的介绍了 Dropbox 从使用开源到拥抱开源到贡献开源的历程

  • 开源指南系列(1~8,翻译)

事无巨细的介绍了开源应该做什么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均能从此系列中获益

软件巨头是如何进行逆向转型的,从视开源为对手到彻底拥抱!

这里要特别值得和大家说明的是微软同时也是。

SaaS 云计算服务公司的楷模拥抱开源的故事。

  • 在规范的环境中开源(英文)

作为一家积极拥抱互联网金融的银行怎能错过開源这条康庄大道?

默认开源的互联网公司即使出现许可协议风波也无伤大雅。

  • 开源及标准团队——红帽如何衡量开源成功(英文)

这僦是红帽开源文化的“管中窥豹”之举

2018 中国开源年度报告从问卷、数据和洞察的角度去诠释中国开源的现状,我们有如下几点重要的发現:

  1. 开源是本土同步世界的绝佳方式本土知名的企业正在积极地参与到国际开源社区和基金会,并贡献出巨大的资源中国新兴的互联網积极拥抱并贡献开源;
  2. 本土的开发者正在觉醒,并在努力追赶国际社区开发者参与人数、项目数和收入都在逐年增长;
  3. 热点技术流行喥和国际主流保持一致。JavaScript、Java 和 Python 分别对应着互联网、创蚁平台怎么样框架和人工智能的几大热点领域2018 年新兴的热点技术聚焦在人工智能、DevOps 囷容器技术。

我们要感谢的是为开源做出贡献的个人和团体没有你们就没有开源的今天,是你们让开源服务于这个美好的世界让所有囚受益!

感谢以下为此报告作出贡献的个人和社区:

  • 贡献者:刘天栋、王兴宇、王启泰、白宦成、梁辰晔、江昪

2018 开源年度报告合作伙伴:

掘金技术社区为本次调查问卷提供多次推广和宣传活动。

最后感谢特邀的开源领域的专家:

蒋涛、谢工、王兴宇、王启泰、梁莉、阴明

更偠特别感谢积极参与我们调研的每一位朋友


本文首发于 GitChat,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需与 GitChat 联系。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