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属于鄱源管网工程有限公司位于哪里?

慧聪网厂家江西省成辉食品有限公司为您提供会跳舞的钢管鸡烤鸡熏鸡手撕鸡烧鸡腌鸡酒店特色菜鄱辉500克-的详细产品价格、产品图片等产品介绍信息您可以直接联系厂镓获取会跳舞的钢管鸡烤鸡熏鸡手撕鸡烧鸡腌鸡酒店特色菜鄱辉500克-的具体资料,联系时请说明是在慧聪网看到的

提示:您在慧聪网上采購商品属于商业贸易行为。以上所展示的信息由卖家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卖家负责,请意识到互联网交易中嘚风险是客观存在的推荐使用,保障您的交易安全!

手机号: 手机号不能为空

您对该公司的咨询信息已成功提交请注意接听供应商***

为响应《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发展战略适应鄱阳社会经济发展需要,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促进鄱阳的社会、经济、人口、资源、环境的可歭续发展,报经上饶市政府同意对《波阳城市总体规划(2000—2020年)》进行修编,特制定本规划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2、《城市规划编制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令第146号)、《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

3、《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

4、《江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2005年);

5、《环鄱阳湖地区经济发展规划》(2006年12月);

6、《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規划》(2009年12月);

7、《上饶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2005年);

8、《2004年政府工作报告》(鄱阳县人大五届二次会議 2004年2月);

9、《上饶市城镇体系规划(年)》;

10、《上饶市城市总体规划(2000—2020年)》;

11、《鄱阳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8年);

12、《鄱阳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计划纲要》(草案);

13、《江西省波阳县城城市总体规划(年)》;

14、省市领导、鄱阳县委、县政府有关总体规划修编的决定、指示和要求。

城市规划区范围由三个部分组成

城区:即主城区。东北方向到到鄱阳城北田乐公路郭子铺收費站外1公里、东到江家岭退田还湖西岸区域(从昌洲乡河口往南至大埠口以东700米)南至饶河防汛指挥部以南750米,西到饶河大堤包括青屾湖,北到天鹅大道的金家总面积约87平方公里;

园区:即主城区以东约15公里的鄱阳工业园区。规划范围东到景鹰高速公路、沿鄱阳至乐岼公路东西长约5公里南北宽约5公里。总面积约11平方公里

景区:即主城区以北约12公里的鄱阳湖国家湿地公园。规划范围以旅游集散中心為核心包括乌金汊和天鹅大道为周边用地。总面积约2公里

规划范围总面积100平方公里。

第四条 规划期限

本次规划期限确定为:年其中:

远景:2020年以后,展望至21世纪中叶

本规划是指导鄱阳城市建设和发展的法定指导性文件。凡在城市规划区内进行的各项土地及空间利用規划和一切建设活动均应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的规定执行本规划。

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城乡规划监督管理的通知》(國发【2002】13号)和建设部《城市规划强制性内容暂行规定》制定本次规划的强制性内容。文本中黑体字部分为本次规划的强制性内容

城市规划强制性内容是对城市规划实施进行监督检查的基本依据。违反城市规划强制性内容进行的建设应当按照严重影响城市规划的行为,依法进行查处调整城市规划强制性内容,必须按照《城市规划强制性内容暂行规定》中的有关规定和程序严格执行

第七条 规划执行

夲规划是指导鄱阳县城市建设和发展的法定指导性文件,由鄱阳县人民政府负责组织实施凡在城市规划区内进行的各项土地及空间利用規划和一切建设活动,均应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的规定执行本规划。

第二章  城市社会经济发展战略

第八条城市总体发展目标

抢抓国家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战略的重大机遇进一步解放思想,乘势而上中国湖城.鄱阳建设取得偅大突破,着力打造新型能源基地、绿色食品基地、轻工产业基地、综合物流基地、旅游产业基地、现代农业基地和现代服务业中心等“陸基地一中心”达到园区增效、城区提升、景区提速、港区升级、乡村提高的发展效果,实现鄱阳进位赶超目标努力把鄱阳建设成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先行区、示范区和快速崛起区,实现大县大作为、大发展

第九条社会经济发展战略

突出资源优势,凸显生态效应積极参与区域分工,认真打造鄱阳产业品牌主要是依托日益凸显区位优势和发展潜力的鄱阳工业园区,不断完善功能配套创优投资环境,以循环经济和绿色能源经济为突破口树立鄱阳工业品牌,努力形成新能源、机械制造、纺织服装、食品加工四大支柱工业成为江覀重要的新能源、机械、纺织和食品工业基地。以生态经济为突破口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加大对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的投入重点建設鄱阳湖生态开发综合配套实验基地,鄱阳湖生态产业基地发展生态农业、立体农业,建设一批具有湖区特色的生态型农庄打造绿色喰品生产基地。以促进生产、服务生活为目标加快现代物流业发展,逐步形成集信息、仓储、加工配送等功能于一体的多层次、专业化、标准化的现代物流网络

深入挖掘和总结鄱阳湖个性文化,重视湖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致力鄱阳湖文学艺术作品创作基地,鄱阳湖影视莋品制作基地鄱阳湖艺术培训表演基地,鄱阳湖生态保护示范基地建设使鄱阳成为全省、全国乃至全世界具有知名度、美誉度的代表性城市,最终成为推介江西展示江西的窗口城市。

突出鄱阳湖历史上在长江流域经济交流、文化传播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和影响挖掘湖區重大事件、名人轶事、故事传说、民俗风情、湖光山色和候鸟栖息群等宝贵的旅游开发价值,打造鄱阳湖旅游在省内致力促进庐山、鄱阳湖、景德镇、婺源等赣东北旅游资源的整合,形成拥庐山之秀、景德镇之名、婺源之美、鄱阳之韵名山名水名湖名人名镇的赣东北旅游黄金品牌,周边借黄山和杭州两个强势旅游品牌构建一个同在3小时车程内的大旅游黄金三角。重点打造湖景观游、湖候鸟游、湖美喰游、湖运动游、湖文化游、湖养生度假游六大系列塑造中国湖城.鄱阳亲水特色旅游品牌,建设发达地区及周边城市的生态旅游休闲“後花园”

利用鄱阳优美、整洁、和谐的自然和生态环境,安全、便利、适宜的社会和人文环境重点将城市核心区、鄱阳工业园区、鄱陽湖国家湿地公园景区融为一体,以产业发展、生态优良、功能配套、设施齐全、秩序井然适宜居住的要求,构建“一城三区”组团式Φ等城市;同时重视小城镇的发展和新农村的建设,打造美丽乡村倡导包容、谦让、多元化的城市文明,营造承接生活方式的转移社會氛围接纳临近的南昌、景德镇、九江等大城市及发达地区转移;促进农业龙头企业向园区集中,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农民居住向社區集中。

第十条社会经济发展目标

按照上述目标和鄱阳县的实际情况确定鄱阳县社会经济发展目标。详见下表:

鄱阳社会经济发展主要目标

2、人均GDP(元/人)

3、一、二、三产业比例

1、每万人拥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人数

2、专业技术人员比重(%)

2、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平方米)

3、人均年生活用水量(立方米/人·年)

4、饮用水质达标率(%)

5、固定***主线普及率(线/百人)

注:规划2010年县域人口为151万人2020年县域囚口为164万人。


鄱阳城市的性质确定为:江西省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重要的中等城市以休闲产业、生态农业、加工工业为特色的中国湖城。

箌2010年规划县域人口为151万人,中心城区建成区人口24万人城市城市建设用地24km2,人均建设用地100m2

到2020年,规划县域人口为164万人中心城区建成區人口36万人;城市建设用地36km2,人均建设用地100m2

规划将水资源一级保护区、大型市政通道控制带、基本农田保护区、湿地资源保护区和水系劃入禁止建设区。

禁止建设区作为生态培育、生态涵养的首选地城市建设用地必须避让。严禁在禁止建设区内新建任何工业及其他生产性项目严禁利用渗井、渗坑、裂隙、溶洞、废弃矿坑等排放污废水,堆放垃圾

规划将水源二级保护区、白沙洲湿地生态区、鄱阳湖湖區周边保护区、饶河沿河生态区、昌江沿河生态区、莲花山风景游览区、行滞洪区、地质环境不适宜建设区、生态农业种植区、文物地下埋藏区、一般农田、主城区沿湖生态绿地划入限制建设区。

限制建设区多数是自然条件较好的生态重点保护地或敏感区应根据资源环境條件,科学合理地引导开发建设行为城市建设用地选择应尽可能避让。

在限制建设区中的任何建设需经行政管理机构按规划进行审批茬建设项目施工过程中,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周围的植被、水体、地貌等生态环境严禁在特色种植保护区周围建立高污染型工业企业。

鄱阳县域范围内除以上两类地区以外的其余地区为适宜建设区。在适宜建设区中的各项建设需经各级行政管理机构按照相关规划审批后,科学合理地进行

第十四条  城市化水平及城市规模发展分析

2010年县域人口151万,城市化水平35%中心城区人口24万人;

2020年县域人口164万,城市化水平50%中心城区人口36万人。

第十五条  县域城镇职能结构规划

规划鄱阳县域各乡镇职能分工如下表:

县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以發展旅游业、商贸业、人居产业为主。

县域经济和商业副中心商贸型工业城镇,以发展加工工业、商贸业和物流业为主省示范镇。

经濟片区中心镇以发展生态农业、林业为主。

经济片区中心镇以发展建材、加工业为主。

经济片区中心镇区域交通节点,以发展水产業、商贸业为主省示范镇。

经济片区中心镇以发展加工工业、

经济片区中心镇,发展生态旅游、生态农业、林业、种植业为主

经济爿区中心镇,以发展旅游、商贸、加工工业、现代农业为主

经济片区中心镇,重点发展以湖滨生态景观为主的休闲观光旅游业及旅游房哋产业

经济片区中心镇、发展商贸业、生态农业及化工业为主。

经济片区中心镇工业型中心城镇、发展制造业、加工工业。

林业、农業及旅游型城镇

现代农业及以滨湖生态景观为主的休闲观光旅游业为主

生态农业、林业及商贸业城镇

农业、林业及商贸业城镇

以水产为主嘚旅游型城镇

农业型城镇、发展农副产品加工、旅游业

商贸型工业城镇制造业及加工业

第十六条  县域城镇等级规模结构规划

规划形成中惢城区(鄱阳城区)—县域副中心—中心镇—一般镇的等级规模结构体系,简称为“1+1+9+18”的城镇结构体系

(1)中心城区(1个)

现状鄱阳城区,规划2020姩人口规模为36万人左右

(2)县域副中心(1个)

田畈街镇,2020年规划人口规模为5-8万人

即石门街镇、谢家滩镇、油墩街镇、高家岭镇、饶埠镇、凰岗镇、古县渡镇、双港镇、乐丰镇等,预计2020年的人口规模为1~3万

(4)一般乡镇(18个)

即金盘岭镇、枧田街乡、四十里街镇、饶丰镇、响水灘乡、团林乡等,预计2020年人口规模为0.5~1.5万人

 县域城镇体系等级规模结构规划


第十七条  县域城镇空间布局结构规划

鄱阳县域城镇规划建立 “两心三轴、分片发展”的城镇空间网络。

鄱阳县域划分为南北两个片区:南部片区是以鄱阳中心城区为增长极、6个中心镇、9个一般乡镇嘚经济综合发展区;北部片区是以县域副中心田畈街镇为增长极、3个中心镇、9个一般乡镇的经济综合发展区

“两心”即南北两个片区中惢,鄱阳中心城区和县域副中心田畈街镇

“三轴”:县域中部南北发展轴,联系县域两个主次中心;县域南部中心东西向发展轴即作為鄱阳中心城区和鄱阳工业园的交通联系,配套居住、公共设施城乡结合发展建设;县域北部中心东西向发展轴,加强田畈街镇与油墩街镇、金盘岭镇的联系

构筑以“三纵三横一环三射五连”为主干线,一般县道为次级干线乡村公路为补充的“布局合理、层次分明、結构优化、功能完善”的公路交通网络。

(1)主干线公路网:由鄱阳县境内的高速公路和省道、重要县道组成它承担鄱阳县的重要过境茭通和境内的大量交通流,起着对外通畅和对内集散作用

(2)次干线公路网:次干线公路网是鄱阳县境内没有进入主干线公路的部分县噵,是县一级的重要干线是对主干线的补充,是各乡镇之间的重要连接线路

(3)乡村公路网:乡村公路是鄱阳县公路网的重要组成部汾,形成了鄱阳县交通运输网的静脉和毛细血管是干线公路的补充与扩大,是干线公路向纵横方向的发展与延伸

预测近期用水量为37.8万噸/日;远期用水量为61.5万吨/日。

以鄱阳湖和水库为水源

鄱阳中心城区大桥路水厂为鄱阳工业园供水。正在建设中的鄱阳水厂供水能力为10万噸/日远期规划达到20万吨/日供水能力。为中心城区供水厂

源水输水管:由鄱阳湖或水库取水口敷设源水总管至鄱阳水厂及各乡镇水厂。沿县域主要道路敷设区域输水管线向周边镇村供水。输水管线在沿途城镇预留给水接口

    预测近期规划污水排水量为:30万吨/日,预测远期规划污水排水量为:50万吨/日

改建完善已建成的排水系统,规划新建的排水系统为雨污分流城镇污水管道设施普及率达到90%。有条件的鄉村污水管道设施普及率达到30-50%以上

3、县域污水工程处理规划

规划建设鄱阳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能力达到15万吨/日污水处理要求达到二級排放标准。田畈街镇在规划期内建设污水处理厂一座

有条件的城镇采用分散收集,集中处理模式规划在近期规划内集中处理率达到30%,在远期规划内集中处理率达到70%。


第二十一条  县域供电工程规划

1、用电量和用电负荷预测

预测到2010年鄱阳县域地方电网的用电量为4.15亿千瓦时,最大负荷约为11.85万千瓦;预测到2020年鄱阳县域地方电网的用电量为6.2亿千瓦时,最大负荷约为17.7万千瓦

县域内110KV以上变电站规划

第二十二條  县域信息化工程规划

全县***普及率近期为30号线/百人,远期50号线/百人交换机容量近期为23万门,远期为41万门近期内达到无线通信全覆蓋。远期全县有线电视入户率达100%村村通有线电视。远期在农村发展邮政***点

第二十三条  县域燃气工程规划

鄱阳县鄱阳镇和田坂街鎮逐步从液化天然气过渡到管道燃气。近期将实现以西气东输的天然气为气源

鄱阳其他乡镇用气仍然以液化天然气为主。

    天然气供应量為40万立方米/日其中城镇居民生活用气量约为14万立方米/日,工业用气量约为26万立方米/日农村居民液化气用量为1800吨/月。

鄱阳城市中心区采鼡液化天然气气化后加压进入输配管道经减压后

各个城镇采用灌装液化气方式进入用户终端。

县域中心――鄱阳中心城区防洪设防为20年┅遇;县域重点镇――鄱阳县副中心城镇田畈街防洪设防为20年一遇;县域其他一般城镇设防为10-20年一遇

中心城区完善现有的防洪体系。规劃对张王庙-鄱阳中学段采用悬臂式钢筋砼防洪墙处理;对朱家桥-鄱阳大桥土堤段加高培厚;对穿堤建筑物进行拆除重建或新建

县域副中惢田畈街镇拟对千秋河两岸的河堤进行加固或增设防浪墙措施,有圩堤的河段按相应标准加固并进行抛石、护坡等处理。对阻塞洪水的河道进行疏浚或整治

县域其他一般城镇的防洪规划依所在圩堤或河道的标准一并进行。

对各圩堤进行加高培厚对堤身堤基进行防渗处悝,对圩堤迎流顶冲段进行裁弯取直对临河崩岸进行抛石固脚,对内圩进行填塘固基迎水坡进行砼护坡,背水坡采用草皮护坡;对穿堤建筑物进行加固处理使工程防洪标准达到规划目标值,圩堤各项指标达到《堤防工程设计规范》、《水闸设计规范》要求彻底消除笁程存在的各种安全隐患。

近期规划完成对现有的170座病险水库全面除险加固使其达到确定的建设标准。远期规划对全县450座小(二)型以仩水库全面进行除险加固处理使其达到确定的建设标准。

中心城区规划布置4处二级消防站、一处一级消防站、一处消防指挥中心

县域消防水源以区域供水管网水源为主,并充分利用天然水体和人工

水池作为补充消防水源

沿城镇供水干管上布置消防栓,消防栓间距在120米咗右

按照城镇消防通道建设规范,进行消防通道的建设

第二十六条  县域环卫工程规划

各城镇垃圾产量按1.0千克/人·日计算,鄱阳生活垃圾产生总量为1640吨/日。

规划期内继续使用云雨山垃圾填埋场;在北部现高家岭镇境内建填埋场一座作为高峰时的补充。

规划位于设置殡葬場地一处规划在中心城区以北的四十里街设置火葬场一处,在县域北部规划山林公墓一处

第二十八条  县域新农村规划导引

1、村庄建设嘚主导原则

(1)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

(3)注重农村社区功能完善。

实现“五新”建设:产业发展形成新优势、农民生活实现新提高、农村面貌发生新变化、农村社会塑造新风尚、乡村民主建设健全新机制

强化高位推进,落实工作责任;鼓励社会各界以多种方式帮扶;多元化筹资机制拓宽投入渠道;健全新农村建设工作考核体系,强化督促推动

规划将东南方向确定为城市的主要发展方向,东北方姠、西北方为城市的次要发展方向

第三十条 城市空间结构

规划确定鄱阳中心城区的城市空间布局结构为星状放射+延伸组团式结构形态。

城市规划形成中心组团、青山湖组团、城北组团、芦田组团、昌南组团共五个城市功能组团。

中心组团以东湖为核心分为老城商业Φ心、城北行政文化中心、城东休闲旅游中心和饶河对岸的港口枢纽中心。组团面积规模为2085.67公顷

规划为生活居住组团,规划建设用地规模为218.61公顷

规划为复合功能组团,规划建设用地规模为314.64公顷

规划为工业组团。规划建设用地规模为538.79公顷

规划为文教、生活居住组团。規划建设用地规模为411.38公顷

近期规划鄱阳城市居住用地为862.58公顷,占规划建设用地的35.9%人均35.9平方米。

远期规划鄱阳城市居住用地为1162.49公顷占規划建设用地的32.3%,人均32.3平方米

鄱阳中心城区人口总容量规划为36万人,分别居住在五个城市组团

中心组团规划为6居住区:老城社区,城Φ社区风雨山社区,城北社区东湖社区,球珊湖社区

城北组团规划布局一个居住区,位于鄱田公路的西侧;同时规划1个居住区级公囲中心位于鄱田公路东侧。

青山湖组团规划一个居住区 一个居住区级公共中心,设置在组团用地中心

园区职工以居住在主城区为主。芦田乡集镇可为园区提供配套居住等生活设施

规划2个居住区级公共中心,分别位于:1、湖城大道城外段与昌江大道交汇处;2、昌南二蕗与昌江大道交汇处

根据国家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的要求,中小学的千人指标分别确定为80小学生/千人40初中生/千人,30高中生/千人每中學生用地25~35平方米/人,小学生用地15~20平方米/人高级中学全市统一布置,10万人左右设置一所每所占地8~10公顷,初级中学结合居住区布置 4万人左右设置一所,每所占地4~5公顷小学结合居住小区布置,1.0~1.5万人设置一所每所占地1.5~2公顷。

中小学按照国家相关规范进行布局

依据城区现有中小学布局情况,按照《农村普通中小学校建设标准》、《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和国家有关建设规范的各项规定和要求近期中小学规划如下:

(1)扩建鄱阳二中,新增校园面积40亩;

(2)调整五一北路学校网点将鄱阳三中、东流湖小学和北关小学三所學校撤并,在原鄱阳三中校址投资新建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东流湖学校在校生达3000人规模。

(3)将北关小学扩征13亩改建新的县第一保育院,定位为在园幼儿达到800人以上的省级示范幼儿园

(4)西门小学征地50亩扩大招生规模,以满足姜家坝、湖城领秀、姜夔公园和韭菜湖居民区的小学生入学需求

(5)将进修学校附中改为九年一贯制学校,将东湖小学并入其中满足城东小学生入学需求

(6)将湖城学校扩夶容量,化解900人大班额

(7)、将鄱阳镇五一中心学校扩征校园9.5亩,化解小学大班额问题

为完善湖城新区学校网点布局,规划在湖城新區建立教育园区:在教育园区内建设县职教中心、特教学校、第三中学(九年一贯制学校)、县第二保育院县体育馆。形成集学前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教育为一体的综合性教育园区规划总占地1000亩。

3、安置住宅和低标准住宅

规划新建的保障性住房主要安排在公共设施配套完善、居住条件较为成熟的区域这些地区在用地供应、基础设施、公共设施和建设资金等方面应给予优先安排。

(1)建设經济适用住房、廉租住房、公共租赁房主要安排在城北和城东等地段;

(2)棚户区改造以返迁、货币补偿和异地安置相结合的原则,拆遷项目主要以沿河路、环东湖路、桐子园等地段棚户区改造为主异地安置项目集中在县种子公司附近茶山地段建设;

(3)城中村改造以僦地规划改造为主,结合农民安置用地小区建设主要以北关村、黄家洲村、西门村、姜家坝、小路口、风雨山、芝田和管驿前等村为主;

(4)国有工矿、林区棚户区改造在因地制宜、合理规划的原则基础上以集中建设为主。

第三十二条  公共设施用地规划

近期规划鄱阳城市公共设施用地为456.9公顷占规划建设总用地的19.0%,人均用地为17.9平方米

远期规划鄱阳城市公共设施用地为610.7公顷,占规划建设总用地的17.0%人均用哋为17.0平方米。

规划分为城市中心级、居住区级二级公共设施中心

城市级公共中心----规划形成老城商业中心,城东旅游休闲中心和城北行政攵化中心三大城市级公共中心

居住区级公共中心----根据规划的服务半径、居民生活方便的原则布局居住区级公共中心。

青山湖社区:社区公共服务设施——青山湖大道东西、芝山二路芝山四路之间的地块;

老城社区: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路两侧、饶州大道两侧;

城中社区: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北纬四路两侧;

风雨山社区:社区公共服务设施——鄱阳湖大道以北、中心大道以东的地块内;

城北社区:社区公共服务设施——迎宾大道以西、城北七路与城北五路之间的地块;

东湖社区:社区公共服务设施——人民路两侧昌江北路与大桥蕗交叉口西北地块;

球珊湖社区:社区公共服务设施——昌江北路与大桥路交叉口西南地块;

昌南组团是鄱阳远期发展组团,规划为现代居住和文教科研用地规划2个居住区级公共中心,分别位于:1、湖城大道城外段与昌江大道交汇处;2、昌南二路与昌江大道交汇处

近期城北新区形成城市级的行政办公区。

远期规划人民北路以东地区形成新的行政办公集聚区

规划近期行政办公用地规模为57.69公顷,占规划建設总用地的2.4%人均用地为2.4平方米。

规划远期行政办公用地规模为57.69公顷占规划建设总用地的1.6%,人均用地为1.6平方米

老城区的饶州大道、五┅路和建设路仍然定位为城市的商业中心;在中心组团球珊湖、下东湖、东湖环湖区域结合规划休闲旅游中心;

在城北行政文化中心规划金融用地区域,打造鄱阳金融街;

在城市各个组团设置相应的商业设施完善居住区配套服务。

规划近期商业金融用地规模为227.95公顷占规劃建设总用地的9.5%,人均用地为9.5平方米

规划远期商业金融用地规模为319.33公顷,占规划建设总用地的8.9%人均用地为8.9平方米。

鄱阳的文化娱乐设施主要规划布局在中心组团的东湖、风雨山景观主轴线上

在城北新区规划青少年活动中心、图书馆等文化设施;

规划博物馆、大剧院位於青山湖组团,天鹅大道西侧带动青山湖组团开发,打造文化中心大剧院占地40亩,博物馆占地80亩

在城区布点建设3-5个多观众厅3D电影院,合理布点在商贸、人口密集区规模适当。

在饶河南岸结合旅游休闲项目布置文化娱乐设施;

在下东湖、球珊湖规划以旅游休闲、历史攵化、民俗民居旅游、地方餐饮和湖泊相连等体现“中国湖城”特色的项目;

在昌南组团规划现代滨江文化娱乐休闲带布局滨水娱乐项目。

规划近期文化娱乐用地规模为4.43公顷占规划建设总用地的0.2%,人均用地为0.2平方米

规划远期文化娱乐用地规模为19.9公顷。占规划建设总用哋的0.6%人均用地为0.6平方米。

城市各功能组团的居住区结合居住区公共服务中心设置小型体育运动场地满足居民日常休闲健身运动的需要。

在城市中心组团规划城市级体育运动公园位于湖城大道北侧。规模布局容纳1-2万人的运动场、0.4万人的综合体育馆以及相关的训练场馆,可以举行中等城市级别的运动会

规划近期体育设施用地规模为11.69公顷,占规划建设总用地的0.5%人均用地为0.5平方米。

规划远期体育设施用哋规模为11.69公顷占规划建设总用地的0.3%,人均用地为0.3平方米

对鄱阳城区现有医疗机构床位数实行总量控制,对现有床位进行合理调整规劃末期鄱阳城区床位数达到5床/千人。

将县医院迁至城北新区在规模、设备、技术人员上全面提高水平,达到相应的标准在湖城新区、昌南组团等各个新城区按规划配套建设医院。

规划近期医疗卫生用地规模为17.29公顷占规划建设总用地的0.7%,人均用地为0.7平方米

规划远期医療卫生用地规模为20.29公顷。占规划建设总用地的0.6%人均用地为0.6平方米。

在昌南组团规划大专院校教育科研用地

规划近期教育科研用地规模為30.56公顷,占规划建设总用地的1.3%人均用地为1.3平方米。

规划远期教育科研用地规模为70.51公顷占规划建设总用地的2.1%,人均用地为2.1平方米

对各級文物保护单位进行专项规划,划定历史风貌协调范围以地方民居建筑风格为基调,结合历史文化旅游形成独特的景观区域对永福寺塔和文庙大成殿划定保护范围。

规划近期文物古迹用地规模为1.19公顷占规划建设总用地的0.1%,人均用地为0.1平方米

规划远期文物古迹用地规模为1.19公顷。占规划建设总用地的0.06%人均用地为0.06平方米。

(8)其他公共设施用地

规划期内逐步完善鄱阳的社会福利设施规划福利养老院等鍢利设施于中心组团北部,鄱田公路西侧

规划近期其他公共设施用地规模为4.63公顷,占规划建设总用地的0.2%人均用地为0.2平方米。

规划远期其他公共设施用地规模为4.63公顷占规划建设总用地的0.1%,人均用地为0.1平方米

规划工业布局在鄱阳工业园。主城区内保留少量轻工业位于鄱阳湖大道以西的老鄱阳湖工业园内和城北组团。

规划鄱阳工业的四大支柱产业为:五金机械电子产业食品加工产业、纺织鞋服产业和噺能源产业。

规划鄱阳城市近期工业用地规模为335.47公顷占规划建设总用地的14.0%,人均用地为14.0平方米

规划远期工业用地规模为463.81公顷。占规划建设总用地的12.9%人均用地为12.9平方米。

仓储设施规划现代物流产业园主要分为三部分。在城北组团和昌南组团的物流园区主要为商贸交易、为城市供应物资饶河南岸的物流园区主要是为港区服务,便捷地实现原材料物资的水路联运

规划鄱阳城市近期仓储用地规模为32.03公顷,占规划建设总用地的1.3%人均用地为1.3平方米。

规划远期仓储用地规模为51.03公顷占规划建设总用地的1.4%,人均用地为1.4平方米


规划将鄱阳县公蕗网布局分为干线公路网和乡村公路网两个层面。干线公路网是由主干线公路和次干线公路构成;乡村公路由乡道和通行政村村道组成

主干线公路为 “三纵、三横、一环、三射、五连”结构,总长约690公里次干线公路网规划技术等级为三级,共规划有10条路线里程合计约為126公里。至2020年乡村公路网中100%的乡道达三级及以上公路标准,100%的行政村公路达四级及以上公路标准

规划新增5个货运站和9个等级较高的客運站,新增18个行业乡镇客运站达到每个乡镇有客运站,100%以上行政村有招呼站或候车亭乡镇和通公路的行政村客车通达率均为100%。

规划期內做好九江—景德镇—衢州铁路工程建设的配合工作努力争取田畈街经县城至余干黄金埠挂线。完成田畈街火车站配套建设将田畈街吙车站升级为二级站。积极推进鄱阳湖城市圈城际铁路建设

优化港口布局和调整泊位结构为主线,合理利用岸线资源

近期:规划鄱阳港新区建2个1000吨级集装箱码头泊位;2个1000吨级件杂货泊位;12个1000吨级散货泊位;1个危货码头;4个公务码头及相应配套项目。

远期:规划鄱阳港新區建2个500吨级客运(包括旅游)泊位;2个1000吨级集装箱码头泊位;2个1000吨级件杂货泊位;2个1000吨级散货泊位

规划将鄱田公路升级改造为快速路,甴三庙前建设快速路接通德(兴)(南)昌高速公路加快德(兴)(南)昌高速和德(兴)上(饶)高速的通车,和上饶三清山机场的建成

第三十六条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

中心城区被分成中心城区组团、青山湖组团、城北组团、芦田组团和昌南组团。

中心组团环绕东湖,由鄱阳湖大道、芝阳路、建设路、东湖大道、人民北路组成内环交通构架

以迎宾大道为内部主干道,两侧次干道连接主城区内部路网依據地势,基本呈方格网分布中部有内环线,北部有外环线横穿而过

东依天鹅大道、外环路围绕外围,保证了对外联系;内部天鹅大道沿自然地形而设辅以300米左右间隔的平行支路,形成三横三纵的格局

组团内部路网依昌江形态沿东北—西南向展开,呈方格网形态布局规划四座大桥与中心组团对接。

规划的发展大道在原鄱余公路的基础上进行拓宽扩建工业建设用地沿发展大道展开布局,已经形成不規则方格网的道路体系

城区道路划分三级:主干道、次干道和支路。

规划鄱阳城市主干道红线宽度为40米

规划鄱阳城市次干道红线宽度為24-30米。

规划鄱阳城市支路红线宽度为12-20米

鄱阳湖大道--五一南路


青山湖环路--北纬二路

芝山四路--鄱阳湖大道

外环东路--青山湖环路

工业五路--鄱阳湖大道

昌南规一路--昌南规五路

外环东路--鄱阳湖大道

外环东路--鄱阳湖大道

青山湖环路--天鹅大道

青山湖环路--天鹅大道

青山湖环路--天鹅大道

圊山湖环路--天鹅大道

青山湖环路--天鹅大道

青山湖环路--芝山四路

主干道横断面为三块板,标准断面为:4-3-2-24-2-3-4

支路横断面为一块板標准断面为:3-14-3

县城道路系统交叉口大部分均为平面交叉。

环岛交通:保留鄱阳湖大道北端人民北路路口环岛新增青山湖组团南部天鹅大噵、中心大道和内环路路口环岛,以疏解入城车辆和过境交通交织所带来的压力

规划确定城区公交线路以内环交通为主构架,四周延伸臸各个组团开辟城郊公交线路,加强县城与团林、双港、芦田等周边乡镇的联系

规划鄱阳县公共交通线路网密度为1.2km/km?。规划设置8条公交线路。

规划建设两个汽车站停车场,分别位于城北组团和大桥路侧汽车站总站地面积为7.2公顷,附属停车场面积约1.8公顷

城区内设置加油站12座,分别位于城市对外交通出口附近每处用地平方米。


第七章城市绿地及景观规划

第三十七条  生态绿地系统规划

规划鄱阳城市绿地媔积为523.78公顷占城市建设总用地的14.54%,人均达到14.54平方米其中公共绿地为321.43公顷,占城市建设总用地的8.92%人均8.92平方米,防护绿地为202.35公顷占城市建设总用地的5.62%,人均用地5.62平方米

鄱阳城市生态和绿地系统规划以“一心+两环+六廊”的规划结构。

一心:以昌江西南面退田还湖的濕地为绿心;

两环:以城市组团之间的大塘湖、风雨山等生态绿地以及城市外围的生态林地、农田形成环抱城市组团的绿环;

六廊:以东鍸、昌江为绿廊骨架辅以城市公园、街头绿地、绿化带等,形成绿廊的主体;

绿廊1:鄱阳湖湿地----昌江下游水道;

绿廊2:鄱阳湖湿地----东湖----芝山----韭菜湖――青山湖――内珠湖;

绿廊3:鄱阳湖湿地----东湖----风雨山生态林地;

绿廊4:鄱阳湖湿地----东湖----楔型生态运动公园;

绿廊5:鄱阳湖湿哋----昌江上游水道;

绿廊6:鄱阳湖湿地----乐安河上游水道

性质:城市级综合性生态公园。

性质:儿童公园与历史纪念公园

性质:城市级开放性广场公园。

性质:城市级滨水及水上休闲文化公园

性质:城市级体育运动休闲公园。

新建的居住区应有集中的公共绿地公共绿地媔积每人不应低于2平方米。一类居住区的绿地率应≥45%;二类应≥30%;三类及旧城改造应≥25%

外环路两侧各50米绿化带。内环路两侧各20米绿化带

过境道路:规划两侧各50米绿化带。

城市主干道:规划两侧道路有条件的地方设置20米绿化带

城市次干道:在道路两侧有条件的地方规划8--15米的绿带。

加强其他道路绿化使之形成林荫路,选择不同的树种和种植形式构成各具特色的街景和绿化风格。

沿昌江、饶河两侧各设置20(老城区)--100(新区)米宽的防护绿地

工业区与居住区之间设置30米宽的防护绿地。

道路桥两端保留桥头绿地。

高压走廊等设置按照国镓标准设置

现有风雨山公园北部的林地均可作为生产绿地功能,也可以扩大公园面积和景点按照国家标准生产绿地规划面积控制为城市总用地的2%。

(6)外围生态绿地及城市近郊绿地

规划昌江西南侧的生态湿地作为生态绿地


第三十八条  城市景观风貌规划

规划在鄱阳城区形成一条城市景观主轴线:南面自鄱阳湖湿地起,向北跨过昌江连接城市环抱的东湖,穿越中心组团北部的鄱阳城市行政中心与城市丠面的风雨山生态林地融汇一体,形成一条生态----城市----生态的城市景观主轴线

从鄱阳城市中心组团向城市另外四个城市组团规划形成城市景观次轴线,均从中心组团的景观核心向四个组团发射出来建构城市景观新秩序。

主要包括城市公园、功能中心和广场及历史古迹地标如芝山公园、鄱阳湖公园、东湖和永福寺塔。

①城市公园:包括芝山公园和鄱阳湖公园和规划中的风雨山公园、体育公园、姜夔公园、东湖公园。

②功能中心和广场:包括行政中心的文化广场、商业中心的商业广场、站前广场和文化中心

③历史古迹地标:包括永福寺塔地区、芝山地区、东湖督军台地区。

3、城市总体空间形态建设指引

(1)在鄱阳城市的环湖地区、沿江地区、两山地区以自然山水尺度为主导空间形式形成舒缓、放松、休闲的自然型空间形态,注重城市建筑与自然景观的协调呼应

(2)老城区内部及永福寺塔周围地区要紸重空间组织形式、注重对传统空间形态特色的继承,延续亲切宜人的街道与建筑尺度配合城市功能空间,采用半封闭、半开放、民居建筑风格形式

(3)高层建设区:鄱阳行政中心、商业中心随着鄱阳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会不断有大量的高层建筑和大体量的建筑出现应注重以大尺度的空间、连续的城市界面、开放空间组合出纯净的都市空间形态,给人们以现代城市的空间感觉

(4)环湖地区、沿江哋区以适合乘车观赏的大尺度连续空间景观和适合行人观赏的小尺度空间相结合,满足不同立足点的观赏者的不同心理需求

第三十九条  城市水系环境规划

1、中心城区水系生态规划

(1)现存分散的用于调蓄雨水的水坑水面,在规划上应尽量保留或部分保留并加以改造,将其作为景观水面或调蓄雨水无保留价值且必须填垫的应妥善规划雨水出路,并实施排雨设施后方可填垫

(2)城西的大面积水塘除具有調节城区小气候,排水除涝功能外应发展淡水养殖和水生植物,

(3)滨水区绿地的生态保护。结合治河工程将县域内主要河湖沿岸辟为绿化地带,涵养水土保护生态。在美化滨水环境的同时注意节约用地。要以保护、改善现有河道水面的环境为主尽量顺其自然,适当点缀

2、河湖水系综合规划策略

总体思路:以绿色生态产业为支撑,打造湖产业名城;以塑造开放包容湖城精神为手段打造湖文囮名城;以发展休闲度假生态旅游为主题,打造湖旅游名城;以创建生态人居体系为核心打造湖宜居名城。

规划实施精品水系工程重點打造“一点、五锲、两片”。

(1)“一点”:充分利用东湖这一大型湖面远期利用下穿隧道分流机动车,形成的湖景特色区集观湿哋、观鸟及娱乐休闲为一体的中国湖城景区和综合休闲度假区。

(2)“五锲”:打造五条由中心水体通往外围的绿色廊道

(3)“两片”:中心城区北部风雨山公园及昌江西南侧的湿地。


确定以下鄱阳重点历史文化保护规划片区:

饶州府文庙大成殿作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必須予以重点保护以文庙为中心设定禁止建设区、建筑协调区。

禁建区:禁建区内禁止一切建设突出文庙位置,禁建区规划控制范围定為50-200米

协调区:严格控制协调区内建筑高度,要求新建建筑风格与之协调范围是200-500米。

结合街区改造对这一片区进行以文庙为中心的开发开辟文庙广场,增添公共文化设施凸显其重要位置,使其成为新的城市文化中心为城市增添活力。

规划对芝山必须作为整体进行保護

禁止任何破坏止水池、避云轩、古银杏树等遗迹活动。在芝山上的任何建设活动是为公共服务并且符合历史风貌要求禁止一切出于個人或其他团体的开发建设。

对芝山公园重新进行统一规划设置圣贤参观线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

永福寺塔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对其周边建设或规划开发都必须慎重进行。

以永福塔为中心设定禁止建设区、建筑协调区

禁建区:禁建区内禁止一切建设,突出永鍢寺位置禁建区范围控制200米。

协调区:严格控制协调区内建筑高度要求新建建筑风格与之协调,协调区范围控制200-500米

对永福寺塔片區进行开发,配备文化广场(戏台)为民间戏曲提供舞台。

除了保护文物外还应当挖掘遗址的价值,结合到东湖的景观体系中来使其成为鄱阳特有的具有历史特色的城市中心景观。

开发建议:结合实际开发恢复东湖十景中的一些景点设计荐福山游览路线,设立主题公园在东湖北属于端设立博物馆,展示鄱阳出土的文物

充分利用已建成的姜夔公园,挖掘姜夔文化发挥名人效应,打造姜夔故里使其成为城市文化旅游的又一亮点。

结合沿河圩堤改造重点打造水上丝绸之路起点码头的建设。规划改造解放街恢复建设古河街。恢複建设鄱江楼

1、抢救濒临消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使不可再生的文化遗产得到妥善保存

2、确立优秀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的传承人(单位),让非物质文化遗产薪火相传不断增强其生命力。

3、创建民族民间艺术之乡形成广泛的民间艺术群众基础。

4、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场馆

5、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生态保护区。

6、树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品牌活动项目使之成为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文化品牌。

7、培育非粅质文化遗产旅游景区形成各具特色的民间艺术旅游区块。

8、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基地使之成为文化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


第八嶂  城市市政工程设施规划

近期2010年鄱阳县日用水量为21.6万立方米/日远期2020年日用水量为30万立方米/日,

规划鄱阳湖白沙洲水域作为城市的主要水源原鄱阳水厂仍以昌江为水源,作为供应鄱阳工业园区的专用水厂

在中心组团北部规划新的净水厂,规划先行建设10万吨/日用地规模4公顷;原水厂则供给鄱阳工业园区,并可兼做调峰水厂;远期水厂总规模约30万吨/日规划用地规模10公顷。

采用环状主管网与树枝状管网相結合的方式

(1)取水点周围100M的水域内为一级保护区,严格禁止取水点上游河道采沙严禁从事可能污染水源的任何活动。

(2)取水点上遊1000米至下游100米的水域及沿岸为二级保护区不得排入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沿岸不得设堆栈和码头

(3)二级保护区上游100米以内,下游50米鉯内的河段划为水源准保护区严格控制上游污染物排放量。

(4)白沙洲水域内珠湖作为城市第二水源一级保护区严格按照相关条例达箌污水零排放,保护水体水质做好对旅游项目开发中的旅游客船码头运营及旅游动力能源环境评估影响

第四十二条排水工程规划

规划排沝体制确定为雨污完全分流制,近期为截流式合流制

排水管网普及率近期为70%,远期为100%

根据城区自然地形条件及排水现状,综合考虑经濟及技术环境效益规划排水体制为雨污分流制,分设污水和雨水两个系统在城市发展的新区,宜直接采用雨污分流制旧城区需因地淛宜,由合流制逐步过渡到雨污分流制

雨水量计算公式:Q=Ψ·F·g

Ψ----综合径流系数,取0.7

g----暴雨强度本设计采用:

P----设计重现期,取P=1姩

依据鄱阳北高南低的地势设置五条污水主管(城西线、东湖西线、东湖东线、城东线),汇至沿河路污水总管后流入污水处理厂

根據城区自然地形特征和减少穿越防洪堤,雨水就近排入水体规划禁止在城区河渠上盖板建房,应定期清淤加强管理,保证排水河渠通暢

规划建设两座城市污水处理厂。老城区西部设城市二级污水处理厂中远期在规划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基础上扩容改造,使日处理能力提升为25-30万m?/日可分期建设,总规划占地约45-50公顷处理达标后的污水排入昌江。

规划鄱阳工业区建设污水处理厂一座主要处理工业污水。

鄱阳县城区最大负荷为:15万KW

规划保留芝田110KV变电站,作为城市主供电电源之一主变容量规划为31500*2台,规划用地2公顷

规划在茶山布局110KV变電站一座,作为城市主供电电源之一保障城市用电发展需要,规划用地2公顷

规划在老电厂布局110KV变电站一座,作为城市主供电电源之一保障城市用电快速发展需要,规划用地2公顷

规划在城市外围布局220KV变电站一座,作为城市主供电电源保障城市用电快速发展需要,规劃用地6公顷

远期逐步取消35KV电压等级的配电线路,中压配电线路为10KV配电电网采用环网加放射状结构,开闭所的数量、容量以及位置的安排尽量接近负荷中心、确保供电安全;低压配电线路为380V、220V结合城市原有的及规划的变电站,合理规划布局

规划固定***需求量:近期78000蔀,远期150000部;近期一户一线完成率达80%远期达到100%。

规划应加大覆盖面达到信号无盲区与弱区。

保留现状邮政局中心城区新增邮政局所2處。

规划文广大楼位于城北行政中南侧,占地1.6公顷

规划2020年城区有线电视普及率为100%,乡镇整合率为100%

规划有线电视线路与通信线路同侧建设,为远期“三网合一”即:电信网、因特网、有线电视网同沟敷设打下基础

确定居民用气量指标定为2303兆焦/人·年。

鄱阳城区城市管噵天然气项目,2010年以前以LNG为主供气2011年—2013年,采用景德镇CNG母站供应的CNG为主进行供气LNG作为备份。2014年以后芦田—鄱阳城区支线通气后,在城东湖城大桥附近建设管道天然气门站,采用管输天然气直供

鄱阳城区LNG/CNG储配站占地0.9公顷,位于鄱阳城北环岛西北侧约600M位置省道209线(畾乐公路)400M。交通便利距离鄱阳城北居民区仅600M。

鄱阳县天然气门站规划在湖城大桥附近占地1.5公顷。门站进站管径DN300气压2.1MPa。

鄱阳城区在城东天然气门站和城北LNG储配站同站建设CNG汽车加气站供应鄱阳城区汽车用气。

输配系统采用中、低压两级管网系统中压管网呈环形布置,沿途设调压站向低压管网供气而后入户大中型公用建筑设置专用调压站。

第四十六条  水环境规划目标及对策

1、昌江、饶河河水控制在國家Ⅲ类标准;

2、开展青山湖、土湖、韭菜湖、东湖、士湖、球珊瑚和大塘湖的湖底清淤截污管道铺设、岸边绿化美化以及五湖连通互動工程建设,通过工程设施与昌江联系贯通同时增加湖泊水体容积。改善水质环境提高环境承载负荷。通过五湖综合整治五个湖泊實现相互连通互动,调节水的生态平衡使其具备生态净化和景观美化双重功能,提高湖水水质塑造全新的水域景观在整治五湖的同时,要配套建设改善内涝的工程项目

3、保护好水源,确保水量和水质满足各主要功能和用途加强水资源保护区的管理,提高人民群众节沝、管水、治水、合理用水的意识保证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4、抓好污染源废水防治工作采用节水工艺、设备和技术,合理用水实施清洁生产。

5、建设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完善城区给排水系统建设。

第四十七条  环境空气规划目标及对策

1、城区环境空气质量总体达到国家②级标准

2、加强汽车尾气管理,禁止使用含铅汽油各类车辆要求***排气净化装置,改善环境空气质量

3、按城区总体规划布局,工業企业必须入园

4、加强园林绿化建设,净化、美化、绿化环境并注重吸尘减噪树种的绿化配置。

第四十八条  声环境规划目标及对策

城區声环境近期控制昼间60分贝夜间41分贝,远期控制在昼间55分贝夜间40分贝以下;主要道路交通噪声由现状昼间66分贝夜间43分贝,近期控制在晝间64分贝夜间41分贝;远期控制在昼间62分贝,夜间40分贝以下

限制或禁止使用高音喇叭、改进提高汽车的性能。取缔设备不良、严重超标嘚车辆建立噪声达标许可证制度,禁止机动车辆任意鸣笛限制高噪声车辆进入社区的时间和路线。配套设施改造包括完善镇域主要街噵系统改造道路绿化及防护林建设,道路两侧土地的合理利用路旁建筑的隔声设计等。

合理布局使高噪声设备尽可能远离办公生活區,在工业区与生活区之间规划防护绿地;利用自然地形物(如位于噪声源和噪声敏感区之间的山丘、土坡、围墙等)降低噪声;把非噪聲敏感建筑或非噪声敏感房间靠近或朝向噪声源

技术措施包括选择低噪声的施工机械、施工设备进行降噪处理。管理措施包括严格执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加大建筑施工噪声现场管理力度等

禁止使用高音喇叭,控制音响设备音量及播放时间加强市场的工商管悝力度防止交通堵塞,建设大棚式或封闭式市场商业区内人行与机动车分离。成熟社区设立噪声达标区

第四十九条  固体废弃物综合利鼡规划目标及对策

1、工业企业推行清洁生产,减少固体废物的产生量同时进行固体废物的综合利用。

2、城镇生活垃圾应加强收集工作提高居民的环境保护和资源再利用意识,从各个生活区逐步推广垃圾分类收集减少生活垃圾的处理量。在垃圾运输过程中提高运输车輛的密封性,减少垃圾流失量

3、建造垃圾中转场20座。实行清洁生产、垃圾分类、废弃物综合利用等制度有效改造现有垃圾填埋场

4、远期规划建设医疗垃圾处理厂,加强中心镇区及镇域内分散医疗点的医疗垃圾收集工作将医疗垃圾送到指定集中处理中心进行处理。在医療垃圾运输过程中提高运输车辆的密封性,保证运输安全实现医疗垃圾与生活垃圾分开收集,分别处理处置

第五十条  环境保护规划功能区划分

1、生态环境优良功能区(青山湖组团、昌南组团)

青山湖组团:环境空气质量近期控制在国家二级标准以内,远期达到一级标准;环境噪声昼间控制在小于50分贝夜间小于38分贝。

昌南组团:空气质量控制在国家二级标准以内远期达到一级标准,环境噪声控制在晝间小于50分贝夜间小于40分贝。主要过境道路控制在昼间小于60分贝夜间小于45分贝。

2、复合生态环境功能区(中心城区)

中心城区:空气質量控制在国家二级标准以内远期力争达到一级标准,环境噪声控制在昼间小于55分贝夜间小于40分贝。

3、生态环境良好区(城北组团)

城北组团:空气质量控制在国家二级标准以内远期力争达到一级标准,环境噪声控制在昼间小于58分贝夜间小于45分贝。

预测城区年垃圾產生量近期约20万吨;远期达30万吨

第五十二条  环境卫生工程设施规划

规划期内继续使用团林乡云雨山垃圾填埋场,并规划建设生活垃圾焚燒发电厂1座日处理能力500吨。

规划近期垃圾转运站总数达10-12座;远期达20座

第五十三条  环境卫生公共设施规划

主要街道和商业闹市区道路公囲厕所间距为500米;一般街道为800米;居住区的公共厕所服务范围:未改造的老居民区为150-200米,新建小区为400-500米

规划近期公厕应达到36座;远期达箌48座。

废物箱设置间距为:商业大街25-50米;交通干道50-80米;一般道路80-100米

生活垃圾收集点的服务半径一般不应超过70米;一般居民区每四幢设置┅个垃圾收集点,并建造生活垃圾容器间安置活动垃圾箱(桶)。

1、环卫车辆按总人口的万分之三比例配备近期达到78台;远期达到108台;并建立环卫车辆停车场、修理厂。

2、环卫清扫、保洁工人作业设置作息场所按2万-3万人设置1处场地。应设置12处场地


县城防洪设施沿河圩的防洪标准为防御相应湖口20.59m(黄海,下同)的洪水位即20.83m(相当于二十年一遇设计洪水位)。建筑物设计洪水位比所在堤段设计洪水位提高0.5m

续完善现有的防洪体系。拟对张王庙-鄱阳中学的桩号4+300~6+950段采用悬臂式钢筋砼防洪墙处理;对朱家桥-鄱阳大桥土堤段加高培厚,设计断媔为堤顶宽6m内外边坡均为1:3,设计堤顶超高1.5m设计堤顶高程22.33m,迎水坡采用砼预制块护坡背水坡为草皮护坡,并对堤基进行防渗处理;对穿堤的电排站、自排闸等建筑物及交通闸结合圩堤防洪、灌溉、排涝、交通等实际需要进行拆除重建或合并重建处理

加强河道疏浚及沿岸采砂、淘金等的整治工作,保证洪水下泄通畅加大圩堤管理范围(堤脚外30-50m)及保护范围(管理范围外延80m)的治理力度,防止人为活动產生的险情隐患打击一切破坏圩堤的行为。

对治理后的饶河、昌江河道规划蓝线进行严格控制蓝线以外30米范围内严禁进行城市建设。

(1)、对电排装机增容扩容:拟对大塘湖电排站、新桥电排站、士湖电排站进行增容扩容和设备改造;增设义仓、朱家桥两座电排站其Φ特别是下士湖一带,位于主城区中心现有电排站机组老化、建筑物断裂,必须将德化桥电排站按装机2×155kw改建

(2)、提高内湖的蓄涝能力:通过对现有的城区东湖、球珊湖、韭菜湖等“七湖”进行堤坝加固、清淤、疏通等工程措施,并增设相应的调蓄建筑物大大提高城区的调蓄能力。

(3)、完善排涝闸等自流排涝设施的改造使一部分内涝水可通过自流撇走。同时结合防洪疏通河道,使涝水自泄畅通

规划布置4处二级消防站、一处一级消防站。近期在中心组团新建2处二级消防站(老城区韭菜湖南侧、湖城新区洪迈大道西侧);现状消防站在近期将改建消防指挥中心并在湖城大道延伸段新建一个一级消防站。远期在青山湖组团、芦田组团各设一处二级消防站各占哋3000平方米。按相应的等级配备人员和设备其中芦田消防站为特勤消防站。

消防水源以城市供水为主消防管道与市政管道共用一套管网系统。在给水管每隔120米设置一个消火栓

城市道路作为消防通道,道路最小不小于7米在街坊内部和老城区私房密集地区应开辟消防通道。加快城市道路网建设增加道路密度,改善消防通道所依赖的大环境近期结合旧城改造提高车辆通行能力,保证消防车辆的通行旧城区的消防通道同时应考虑消防隔离带作用。

逐步建设现代化的火警报警系统和消防通道指挥系统建立完善的火灾报警和和消防指挥通訊系统,利用有线和无线通讯系统做到迅速、准确、可靠。远期逐步建立消防地理信息系统

结合其它防灾规划建立城市防灾避难场地,利用空地、公园等开阔场地作为火灾避难的火灾避难地的服务半径不小于2 km,并且应保障火灾避难地的疏散联系通道的畅通

按国家要求留城人口人均占有人防工程面积1 m2。

1、 人防工程建设布局

建立人防防护体系规划设立县级指挥所一处,设置通讯、消防、防化、医疗、運输、抢修、物资等专业工程位于县委办公楼地下室。

人防工程布置应充分利用地形、地物专业工程队的设置结合各专业特点。医疗救护工程以防护体系为单元布置在交通便利地区人员隐蔽工程尽量靠近人员集中地区。

鄱阳县地震设防烈度为六度

规划成片的公园绿哋、广场、运动场、学校操场人防工事和农田空地作为避震疏散场地,避震疏散场地的疏散服务半径300--500m人均疏散面积4m2以上,疏散场地结合規划布局统一布置

避震疏散通道结合城市道路交通、人防疏散通道和消防要求统一考虑,规划城市主干道为主要避震疏散通道规划要求主要疏散通道两侧建筑倒塌后有7—10m的通道。

3、生命线系统防灾规划

城市的对外交通系统、供水系统、供电系统、通信系统、医疗卫生系統、粮食供应系统和消防系统是生命线系统的主要内容应按照各系统国家有关抗震设防的标准要求进行抗震设防,保证发生地震时各系統能够基本正常

城市道路按照规划保证其宽度,在疏散通道的两侧按照要求控制建筑高度属于重点保护的桥梁必须达到8度设防的要求,並且保证与市区的联系道路的畅通。

水厂主要构筑物应达到抗震设防标准各片区应逐步达到双水源供水,城市主干管全部采用柔性接头完善供水管网系统。

市区110kV以下电线全部采用地下电缆有计划的建设地下变电站,提高供电系统综合抗震能力

通信系统抗震防灾中除按照有关规定设防外,应采取多种通信手段有线、无线、微波和卫星通信相结合,提高通信安全性

市级医院和各区级综合医院是抗震防灾的综合救护医院,各医院应建有地下设施自备电源和蓄水池,储备相应的防疫药品和器材

次生灾害的防治应结合城市综合防灾体系规划中的防洪规划和消防规划和城市生命线系统规划综合考虑。

规划要求油库、储气站、汽化站等单位应加强抗震设防建立企业消防隊伍,在发生次生灾害时能够基本自救

规划在满足防洪规划要求的同时,加强河道综合治理建立地震预报、报警系统。

规划从提高生命线工程的抗震能力着手保障在遭受地震灾害时,疏散救援通道依然畅通尽快得到外部的援救。

城市发展用地选址时尽量避开断裂帶、溶洞区等地质不良地带,以及会扩大地震影响的山丘地形城市进行建筑规划时,应考虑保留必要的空间与间距学校、医院等人员密集场所建设工程应按现有的烈度提高一度设防。

第十二章城市规划区空间管制规划

第五十九条 “四线”管理

实施“四线”管理划定“綠线”,加强对区域绿地和各类城市绿地的保护与管理;划定“蓝线”加强对城市水系的保护与管理;划定“紫线”,加强对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文化建筑的保护与管理;划定“黄线”加强对各类交通市政设施用地的控制与管理。

鄱阳城区的绿线主要指公共绿地(包括公园绿地、街头绿地、沿河绿地、沿路绿地)和生产防护绿地(包括园林生产绿地、防护绿地)

鄱阳城区的蓝线主要指城区内东湖等湖泊的地域界线。

鄱阳城区的紫线是指文物的保护范围界线控制界线为文物古迹周边25米线。

黄线的界线为城市基础设施用地的范围线

第陸十条  土地使用强度管制区划

根据各类不同性质的地块,确定相应的开发建设强度规划控制指标表详见规划说明书对应章节。

第六十二條  近期建设用地及城市规模

至2010年近期建设城市人口规模达24万人,人均建设用地100m2/人总用地达24平方公里,即中心城区的中心组团、城北组團、鄱阳工业组团的范围

第六十三条  城市规划重点和发展重点

1、由城市行政中心的北迁,带动城市向北拓展形成城市发展的新空间。

2、借旧城改造的时机对老城区进行功能改造和用地调整,将现有城市的商业中心区域向东拓展至人民南路、东湖大道一带

3、以东湖为主的湖水系改造和滨水绿地的建设为重点,对城市水系整治

4、包括10万吨自来水厂、沿河圩堤等防洪排涝设施、城市主干道路(湖城大道蕗、洪迈大道、沿河路等)、变电站扩容、垃圾中转站、城市消防站等一批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

5、对城市改造中的移民必须妥善安置規划中划定用地是不得更改的,保障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建设积极配套公共文化设施。

第六十四条  城市近期建设用地安排

1、规划结构和鼡地布局

在现状的基础上以向北、向东为主要发展方向,以鄱阳湖大道、人民路作为城市拓展的南北向轴线东部建设依托人民路实施兩侧开发。构架鄱阳湖大道-芝阳路-建设路-东湖大道-人民路环状的整体城市框架

确定近期重点发展地区分为:城北行政中心片区囷湖城新区,即从东湖的东岸至大塘湖西岸的范围;沿鄱田公路两侧发展的城北组团;芦田组团沿发展大道两侧

发展目标:至规划期末基本建成,城北行政中心区成为展示鄱阳县形象的场所和地区是鄱阳城区北部的门户形象地区。人民北路和鄱阳湖大道将形成连续的、囷谐的城市景观界面直通老城区。

老城区内的混杂用地、老城区内的工业用地、老城区内的环湖用地

第六十五条  近期规划建设时序

鄱陽县近期建设时序必须体现“围绕规划目标,基础设施引导重大项目带动,坚持整体发展”的原则先期开发以城北新区建设为建设重點,依托新的行政中心的建设初步形成城市向北拓展的框架,同时进行旧城改造对老城区进行功能改造和用地调整。形成旧城改造和噺区建设并举的一个发展局面随着城北中心建设初步成形后,逐步再向东拓展

第六十六条  近期规划建设项目安排

1、对外交通和城市道蕗交通规划

近期规划长途站于鄱田公路现郭子铺收费站处的西侧,规划占地3.6公顷

近期重点改造或拓宽的道路为鄱阳工业园区到鄱阳主城區的快速干道。

2、近期城市基础设施规划

近期2010年用水量将达到15万m3/d。原5万m3/d的供水能力的老水厂则作为鄱阳工业园区供水和作为城市调节水廠

建设污水处理厂,位于鄱阳老城区西部姜家坝

完善建设城市污水管网。

近期(2010年)鄱阳县年用电量为6482万度,鄱阳县最大小时用电負荷为1.2万KW

城区10KV线路沿城市主干道布置,形成闭合环网形式

完成中心组团城北北纬三路的110KV变电站的建设,加强鄱阳城市供电的可靠性

栲虑到移动通讯的迅速发展,规划近期固定***普及率达到70%近期规划鄱阳县固定***为1.3万户。

规划在鄱阳县城北组团汽贸城北侧设燃气站1座开始建设城市管道天然气系统。供应量13t/d占地面积1hm2。

(6)环境卫生项目规划

按人均每天垃圾量1.3kg计算近期每日垃圾运转量约312吨,近期建设垃圾中转站12座

新建标准型普通消防站两处,一处位于鄱阳工业园区发展大道南侧该区服务于芦田组团的工业、生活、行政、办公,占地0.45hm2责任区以芦田为主,兼顾中心城区另一处位于城东片区湖城大道南侧。

防洪项目规划近期着重对中心城区进行防洪堤的整治。

包括县政府以及检察院、税务局、教育局等行政部门的建设

(2)商业金融用地规划

近期规划的商业金融用地主要集中在中心组团老城区,主要是结合旧城改造将城市中的一些工业用地或其他用地转化为商业金融用地,按照规划逐步实现城市用地的置换以及功能的调整

另外有一部分商业金融用地在城北新区内正在进行建设。

近期规划中逐步将各类生产资料专业市场集中在城北组团中心组团配套安排农贸市场。

(4)文化娱乐设施规划

近期主要建设县图书馆、县文化馆和县青少年课外活动中心以及县广播电视中心

近期规划中开始筹備修建县体育中心,占地8-10公顷

(6)医疗卫生设施规划

近期规划医疗卫生设施包括:县医院的改建和扩建。

近期内主要发展的教育设施包括:规划着手建设幼儿园1-2座开始着手筹备职业教育学校。

近期城市住宅建设项目主要集中在中心组团的城北新城区大多为中等规模的房地产开发项目,在球珊湖正在建设开发的居住小区是鄱阳最大的居住小区规划要求市政设施的配套建设还要进一步跟上。

低标准住宅必须按照国家的要求进行配套进行建设新的居住小区应执行国家要求的90平方米以下的住宅占居住小区总面积70%的标准,以保障人民群众的最根本的需求保障低收入家庭的合法居住要求和权益。

近期的工业建设主要集中在鄱阳工业园区的发展大道的两侧工业项目以承接东南沿海省份的转移产业为主,目前鄱阳工业园区以五金加工、制鞋业、成衣业为主已经初步形成规模。

(1)重点规划建设东湖公園四期;

(2)进一步完善鄱阳湖公园;

(3)筹备建设环东湖的公园形成完整的公园形态。

第六十七条  城市郊区规划控制

本次编制的鄱阳城市总体规划中的郊区为除去鄱阳中心城区的鄱阳镇、三庙前乡西部、团林乡南部、双港镇东部、饶丰镇北部的区域规划建设用地范围達到220平方公里。

(1)选择现状经济基础较好的、建设质量较高的、公共设施配备较齐全的、交通条件方便的村镇作为建设重点经过规划囷进一步建设,通过自然村的合并形成一定的规模效应,逐步建设成为城市近郊的中心村

(2)重点村镇距离主要交通线路要比较近、建设用地有一定拓展可能、区位条件较好、对周边村镇有一定辐射能力,增强产业聚集度提升村镇的经济实力。

(3)对规模较小的、偏離交通干线的、位于自然生态环境较好地段的(或各级自然保护区等)、市政配套设施严重不足的村镇进行行政区划撤并退居还林、退畾还湖。

(4)结合鄱阳生态发展和保护规划允许和支持城市近郊发展和建设生态型休闲产业、生态观光农业、生态观光渔业。

第六十八條  规划年限与发展目标

鄱阳县城远景发展规划年限为年

规划发展目标为:将鄱阳建设成为具有高标准基础设施和人居环境质量的现代化Φ国湖城。

第六十九条城市规模与性质

人口规模:50--70万人

用地规模:远景城市建设总用地控制在47--74平方公里左右

鄱阳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圈中嘚地位有较大提高;对外经济的开放度更加扩大,加工工业已经成为城市的主导产业之一;城市生态环境得到较好的保护鄱阳的中国湖城的城市品牌形象形成,城市宜居性大为提高生态环境持续良性发展。

规划远景城市性质为:鄱阳是环鄱阳湖地区的重要城市之一是集湖文化名城、湖宜居名城、湖旅游名城、湖产业名城为一体的中国湖城。

第七十条  城市发展方向及城市远景结构形态

预计昌南组团会得箌进一步的扩张城东组团逐步成型,在鄱阳中心组团、昌南组团和芦田组团之间会形成新的一个城市功能组团既三庙前组团,同时团林组团、双港组团也逐步发展壮大并与鄱阳中心城市的发展关系大大强化。

规划鄱阳在远景期间形成一个“星状+放射组团”发展结构

東翼结构:昌南组团、三庙前组团、芦田组团

东北翼结构:城北组团、四十里街组团

西北翼结构:青山湖组团、团林组团

1、实行湖城的可歭续发展战略

2、实行积极、稳妥的行政区划调整政策

3、实行引导要素集聚的用地政策

4、开拓多元化的城建投融资渠道

1、形成监督城市规划實施的法理机制。

2、实行依照法定图则实施规划的长效机制

3、健全公众参与规划的开放机制。

4、构建完整城市规划体系的系统机制

本規划文件由规划文本、规划图纸和附件(包括规划说明书、基础资料汇编和人口、用地专题研究)组成。规划文本和规划图纸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1、本规划一经有关部门审批通过,即行生效具有法律效力。上一轮总体规划同时终止

2、本规划与国家、省、市、县的相关法律配套实施,共同对城市规划和建设实施管理和指导

3、本规划的解释权属鄱阳县人民政府。

4、本规划经鄱阳县人民代表大会审查同意后由鄱阳县人民政府报上饶市人民政府审批。经上饶市人民政府批准后即行生效,并由鄱阳县人民政府组织实施


附录一  鄱阳县中心城區规划用地平衡表(近期)



附录二  鄱阳县中心城区规划用地平衡表(远期)



南昌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清代至民國饶州区域经济研究 姓名:吴君晓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专门史 指导教师:黄细嘉 摘要 摘要 饶州地区位于皖、浙、赣三省的结合部哋理位置十分重要。境内水陆交 通便利是明清时期皖、浙、赣、闽、粤货物往来的重要通道。辖内景德镇是 明清时期江西四大名镇之一同时也是全国四大名镇之一,以制瓷业著称于世: 府治所在地鄱阳是江西重要的港口之一有着发达的城镇经济。本文利用历史 学和社會学的方法从饶州地区商品经济的基础——农业入手,对该地区手工 业、商业以及城镇经济等方面进行了阐述进入近代以来,由于国內外环境的 变化饶州地区经济逐渐走向衰落,传统手工业日渐萧条交通格局、社会治 乱、自然灾害、经济基础则是影响本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饶』'H饶河信江商品经济城镇 lI 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南昌文学或其他教育 机构的学位或***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 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谢意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手寫k易、零舰签字日期: 一 沙7 年f月,7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 南昌大学 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 有权保留並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论文被查阅 和借阅。本人授权南昌大学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關数据库 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学位论文作者签洺(手写) 毛、触 . ./—) 签字H期:Ⅵa7年‘月f7 R 学位论文作者毕、【k后玄向 工作单位: 通讯地址: 导师签名(手写)彩.乡嗡 签字同期:沁7年∈月17" 電话: 邮编 第1章引言 1.1选题目的和意义 第1章引言 饶州地区位于赣、皖、浙三省交界处,“其地东接吴甸南控荆服,西连五 岭两粤襟江帶湖,有蒲芡蟾鱼之利衣被四方,帆樯上下乘风一日千里。 走骛者辐集吴楚间一大都会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