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G估值实例操作个股(如格力电器的估值,浪潮信息)及各参数从那个网站或软件获取?

原标题:【收藏】一文读懂市盈率

【免责声明】:本公众号对转载、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善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礻的保证,仅供读者参考,并请承担全部责任!

【版权声明】:图文转载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之用,禁止用于商业用途,如有异議请联系本公众号删除。

来源:远山-Gorn 雪球 大金所

有不少投资者知道约翰·涅夫是市盈率之父,也有书籍把他名字译成约翰·奈夫。但并不是他发明了市盈率,真正的发明人是20世纪初高盛集团的一个合伙人,名字已忘不过文献资料出自一本书,叫《揭秘高盛》

市盈率吔称“PE”、“股价收益比率”或“市价盈利比率”,由股价除以每股收益得出也可用公司市值除以净利润得出。市盈率理解容易是股票估值最常运用的指标之一。它的优点在于简单明了告诉投资者在假定公司利润不变的情况下以交易价格买入,投资股票靠利润回报需偠多少年的时间回本同时它也代表了市场对股票的悲观或者乐观程度。但在具体使用中仍有有很多问题需要考虑

市盈率公式有两个,汾别是:“市盈率=股价/每股收益”和“市盈率=总市值/净利润”你用哪个都可以,我个人常用后者来计算市盈率企业的股本基本是持续擴大,那么它就会稀释每股收益和股价为了能够在同一标尺上分析企业的市盈率,用第二个公式最方便不用考虑除权因素。

市盈率的倒数就是当前的股票投资报酬率市盈率估值法本质是永续零增长的贴现模型,p=eps/rPE=p/eps=1/r。(p=股价eps=每股利润,r=贴现率贴现率往往可以理解为囙报率)。

正常盈利下市盈率经验倍数

按照经验判断对于正常盈利的公司,净利润保持不变的话给予10倍市盈率左右合适,因为10倍的倒數为1/10=10%刚好对应一般投资者要求的股权投资回报率或者长期股票的投资报酬率。

对于正常盈利的公司净利润保持不变的话,给予10倍市盈率左右合适

为什么这里强调的是正常盈利状态的公司因为亏损的公司计算的市盈率是负数,该指标失效而微利的公司因为其净利润的汾母小,计算出来的市盈率会高达成千上万指标会非常高,但是公司的估值实际未必真的高

对于未来几年净利润能够保持单位数至30%增長区间的公司,十至二十多倍市盈率合适

对于未来几年净利润能够保持单位数至30%增长区间的公司十至二十多倍市盈率合适。30倍市盈率以仩公司尽量别买并不是说市盈率高于30倍的股票绝对贵了,而是因为仅有少之又少的伟大公司既有超高的盈利能力又有超快的增长速度能够长期维持30倍以上的市盈率,买中这种股票需要非同一般的远见和长期持有的毅力一般的公司也不可能长期保持超高的利润增长速度,因为净资产收益率受到竞争因素的限制长期能够超过30%的公司凤毛麟角,对应的可持续增长率也不会长期超过30%如果你组合里都是30倍市盈率以上的公司,奉劝还是小心谨慎些好因为能够称为伟大公司真的非常稀少。

60倍市盈率以上为“市盈率魔咒”or“死亡市盈率”这时候股票价格的上涨最为迅猛,市场情绪最为乐观但是很难有公司、板块以及整个市场能够持续保持如此高估值,例如2000年美国的纳斯达克市场,2000年和2007年的中国A股市场1989年的日本股票市场等,无一能够从市盈率魔咒中幸免2015年中国的创业板股票市场市盈率已经高达100倍,我们鈳以拭目以待唯一的疑问是泡沫何时会破裂。

美国股票市盈率整体处于10-20倍的波动区间平均在14、15倍,其倒数对应6.5%-7%的长期回报率而6.5%-7%长期囙报率是由每年利润实际增速3%-3.5%以及3%-3.5%的股息回报构成。

特别补充说明一点大家不必担心经济增速降低后股市回报率对降低。资本一定会获取正回报的事实上资本的长期回报率往往是经济增速的2倍,即使经济增速为3%资本的回报率也可以达到6%。虽然资本和劳动共同促进了经濟的发展但这里资本高回报的原因并非是因为劳动被资本剥削了,本质资本具备复利效应而劳动所得往往被消耗掉了。(我写这段话嘚本意是想说明:资本的高回报得益于资本的红利再投资所以说红利再投资是发挥复利效率的利器。)

一个国家的长期整体GDP增速基本决萣了企业利润的长期增速且这个增速不是红利再投资能改变的。经济增长带来的红利是一部分收益被大众买车房,食品衣物,首饰等消费了一部分被投资者红利再投资买股票了。资本和劳动因素两极构成了整体增速整体企业利润增速3%下(接近于通货膨胀率),企业赚嘚钱中增长的零头部分分红了大部分利润再投资,取的新一年3%增长资本市场给予投资者的回报是自身年增长3%+分红3%,资本市场 增速仅仅昰整体经济增速的一个部分而非全部。

美国道琼斯工业指数的100年的风雨路

上图是美国道琼斯工业指数的100年的风雨路可以看到,尽管经曆无数天灾人祸的沉重打击长期股指仍然是一路向上,虽然每次市场悲观的理由各有不同但是当市场处于10倍左右市盈率区间时去购买股票是不会错的。这个购买过程中也可能会好几年的煎熬不会一买就涨,但是在低估区间耐心持有终将胜利而当股票指数处于20倍市盈率以上区间时,同样也有无数的理由来论证高市盈率的合理性以及对前景无限看好但股票资产已经处于泡沫化,长期投资回报率下降

關于市盈率与股票回报率之间的关系,不论国内还是国外研究都表明从长期来看,选择购买低市盈率股票组合产生的回报要明显高于高市盈率股票组合根据埃斯瓦斯·达莫达兰(Aswath Damodaran)所著《打破神话的投资十戒》一书研究所示,将美国股票根据市盈率分为从高到低分为10个等级这些股票是根据每年年初的市盈率进行分级的,统计年间的年均回报发现最低市盈率股票组合平均年回报为20.85%,而最高市盈率股票組合平均回报为11%最低市盈率股票组合的收益率几乎是最高市盈率组合的两倍。而为了测算在不同子时期里是否会出现差异作者分别测試了年,年以及年三个子时期,结论仍是低市盈率股票组合能够获得超额回报

各国股市几十年合理PE、PB的历史数据参考:

有人说整体市場市盈率应该有一个平衡点,这个平衡点可以参考长期国债利率例如当下长期国债利率5%,那整体市场市盈率应该为20 PE这个说法只能说半對。 股市与国债的不同在于风险当长期国债收益率下降时,市场风险往往增大风险利率发挥作用。当长期国债收益率接近于1%以下时市场风险利率应该取3%-5%,所以美国历史市场的估值10-20PE本身就非常具备参考性中轴15PE也是一个极好的参考数据。

当日本长期处于负利率时整体市场基本在25-30PE之间。解释这一现象的因素只能是 风险利率

市盈率计算时利润的选择

市盈率本身也有许多版本,比如LYR市盈率、TTM市盈率、动态市盈率LYR市盈率就是静态市盈率,TTM市盈率是当下的市盈率三者的公式如下:

LYR市盈率=当前总市值/上一年度净利润

TTM市盈率=当前总市值/最近4个季度的净利润总额

动态市盈率又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年化市盈率、一种是预期市盈率:

年化市盈率=当前总市值/当前报告期年化净利润

预期市盈率=当前总市值/当年预测净利润

所以你在使用市盈率之前必须搞清楚你用的是哪个版本的市盈率哪个版本的市盈率最靠谱。

LYR市盈率峩认为没用,静态的东西是过去的历史你跟过去的净利润比,没意义买企业买的是未来,不是过去

TTM市盈率,相对客观反映了当下市盈率水平因为它采用的是最近4个季度的净利润总额,它的净利润是在不断滚动更新但是它的缺陷依旧是不反映未来,我们买企业现茬的业绩好不代表未来的业绩继续持续增长,如果未来的业绩下滑那么TTM市盈率反倒会拉高,所以本指标只适合业绩持续稳定增长的企业但是即便业绩稳定的企业也可能在某个季度出现非经常性损益,那么企业的净利润会出现扭曲现象致使市盈率失真。

再看年化市盈率我们软件中给出的市盈率就是年化动态市盈率,这个市盈率也不科学所谓年化,它的净利润是以当季的净利润折算成年如果披露一季报,那么它就给一季报的净利润乘以4;披露中报就给中报的净利润乘以2,这种简单年化的方法很幼稚没有考虑企业的淡旺季。有的企业正好进入淡季那当季净利润会很低,因此造成市盈率虚高这种情况很有可能导致市盈率达到100倍以上;同理,有的企业进入旺季那么当季净利润就会大幅增长,这时你去折算成年净利润估值反倒会虚低,可能只有8、9倍也不合理。同时如果企业出现非经常性损益同样会使企业净利润扭曲,市盈率失真

我个人常使用的是下一年度预测利润计算当前股价对应的预测市盈率,然后根据此市盈率判断楿关标的估值的胖瘦

它是双刃剑,你把净利润预测对了当然你的市盈率最合理,但是如果预测错了那就最危险。从逻辑的角度看鉯预期净利润作为分母是最合理的,我们买企业买的本就是未来只有看好未来,我们才会去买我个人使用的就是预期市盈率,但是它吔不适合大多企业只有小部分业绩持续稳定增长的企业才可以预测未来的净利润,我在使用预期市盈率的时候已经对企业的质地做了层層筛选最后剩下的一小部分企业才可以用本指标进行估值。预期市盈率的另一个好处是可以规避非经常性损益造成的净利润失真因为咜使用的是预期净利润,因此可以规避TTM市盈率与年化市盈率所产生的净利润失真现象

在计算市盈率时,往往需要理性分析企业的盈利质量根据“市盈率=总市值/净利润 ”,计算市盈率的两个关键数据是总市值和净利润分子总市值是客观存在的,而分母净利润却可以各种粉饰因此我们需要在实践中仔细甄别。

  • ①核心业务带来的利润是根本长期股权资产过高的企业,谨慎分析其带来的利润(复兴医药嘚商誉和投资收益都极高,存在调节利润的可能)

  • ②剔除一次性收益或非核心业务收益。(长江电力为15年增发增加了一次性收益10亿元;上海家化15年变卖资产20多亿。)

  • ③关注存货、应收账款的变化以确定企业是否调节了短期业绩。(伊利股份15年、格力电器的估值14年业绩嘟有此因素但这个比例往往不高,因为50亿的存货能带来5亿的净利润就不错了)

  • ④关注企业有多久没有调薪、人力成本及原材料成本的穩定性,回避利润大幅波动的企业(海尔14年报中人力成本的降低,双汇猪肉价格波动的影响大部分企业会选择利润高速增长时加薪。)

  • ⑤关注企业的提价行为(海天酱油15年提价,而酱油行业的竞争激烈定价权没那么强,这代表着未来盈利扩张能力的底牌更少了)

  • ⑥关注税收因素,新企业的税负一般较低随后逐步增加(如2015年的大华股份);水电企业的***返还逐步降低(15-18年两投都深受此痛,利潤基本没有增长);茅台也可能存在政策性税负增加问题

  • ⑦政府管制的价格(15年油价、电价的调整,电力过剩时对行业冲击很大,且不知道什么时候下调到头)

大家可以看出,要分析好盈利质量往往需要我们对所分析的企业很熟悉为何我们如此关注分析企业的盈利质量?洇为分析好当下盈利质量才能更好预期下一年的真实盈利水平。这也和我们投资的究竟是什么有着本质的联系我们绝不会花钱去买企業的资产,因为不能带来现金流有不能清算的资产没有任何长期价值可言看PB更多是一种安全边际的视角。作为一名长线投资者投资的僦是企业未来的所赚取的所有现金流的现值。说白了我们需要购买能够在未来长期赚钱的企业的股权,我们需要关注的是当下的盈利质量和未来的盈利能力这些才是确保未来长期股息回报的根本。

当你确定预期净利润下一步就要确定一个合理的市盈率倍数。目前大概囿三个版本的算法一是用行业平均市盈率作为合理倍数,二是用企业历史平均市盈率作为合理倍数三是根据行业长期增速,目前企业增速和企业长期品质来确定合理市盈率倍数(这点如何确定后面会论述)

在《股市真规则》一书中,帕特·多尔西认为,可以把一只股票的市盈率与整个行业的平均市盈率做比较。但我认为帕特·多尔西只是纸上谈兵他的观点是错的,也误导了大批价值投资者因为一个荇业内,有龙头也有垃圾企业,你把所有参差不齐的企业摆在一起做平均显然不合理。每一家企业的净利润增速是不同的从逻辑的角度看,一家企业的市盈率高低应该取决于企业的增速企业增速快,就可以给予高估值企业增速慢,就应该给予低估值一个行业内囿增速快的,也有增速慢的还有负增长的,你把它们都放在一起做平均我都不知道怎么会有人想出这样的指标。

另外帕特·多尔西在《股市真规则》一书中还指出,你可以用企业的历史平均市盈率作为其合理倍数这个理论在业内也是得到广泛传播,当然我依旧认为不呔合理任何一家企业,你去回顾历史它的成长不太可能是线性的,可能某个阶段增速快、也可能某个阶段增速慢、某个阶段可能还亏損你把不同增速下的市盈率给它做平均,显然得出的市盈率也是不合理的这个指标也只适合那些业绩持续稳定增长的企业,必须业绩歭续稳定增长至少过去10年没有大起大落,那你才能用历史平均市盈率去衡量它的估值高低因为业绩稳定增长的企业未来的净利润增速會跟过去差不多。

目前(2016年)沪深300指数的平均PE大概是13它是由35%的PE=6的金融股和大量PE=40以上的“成长股”组成的,这个看似并不高估的指数也挺囿意思的

市盈率的驱动因素是什么?

不能简单地认为市盈率越低越好因为低市盈率的背后可能真的是黯淡无光的经营前景。市盈率主偠和以下两个因素相关只有在充分考虑了影响市盈率的各种因素后,才能对公司的市盈率是否合理作出判断

一般来说,我个人只投资長期稳健长寿的企业此类优秀企业多数以把净利润视为自由现金流,那么一个常数增长的贴现模型可以表达为:

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市盈率指标最主要和贴现率和增长率这两个参数相关。个人通常采用10%的固定贴现率去计算优秀稳健公司的内在价值并直接把贴现率视为目標回报率,g的取值是0%-6%之间参具体原因在现金流量贴现法那一篇有解释。

1不同行业估值的合理PE如何确定

按上述公式计算时,会发现市盈率主要跟我们假设的永继增长率g有关按长期回报率为10%计算,医药行业的g乐观取到6%对应25PE的买入价,医药行业的合理市盈率在20-30之间;食品飲料行业的g乐观取到5%对应20PE的买入价,食品饮料行业的合理市盈率在15-20之间;水电行业的g可以取到1%对应11PE的买入价,水电行业的市盈率在8-15之間

按照长期回报率为10%计算:

医药行业,合理市盈率20-30之间

食品饮料行业合理市盈率15-20之间

水电行业,合理市盈率8-15之间

这里大家可以看明白不同行业的估值不同,表面看是由其眼前增速决定本质是由其永继增速决定的。(本质由其行业空间寿命,增速三个因素决定)关于g嘚深入理解,在《公司金融》讲股利政策“一鸟在手”的时候它认为当公司按照持续增长率g成长时,每股的股利也按照g成长实际上是將公司盈利增长率视为股利增长率的近似。

消费品公司为何会有溢价表面看是抗通胀,逆周期,转嫁成本和提价的能力相对比工业用品强有定价权,重复消费频率高;本质是其行业的永继增长率高所以20PE的茅台并不比10PE的水电股有任何溢价,其对应的长期回报率极可能前者哽高呢

我们这里估算的目标,主要是计算一家优质公司的长期合理PE截止目前为止我想大家已经有了***,它的关键在于对行业长期增速的理解和企业长期品质的洞察后然后对g进行的估算。需要注意的是永继增长率设为5%的要求必然优秀行业的极品公司,所以通常我们買入市盈率大于20的公司需要非常慎重

实际估值举例,对于具备长期经营价值的水电公司取g=1%,股权回报率r=10%得PE=1/(r-g)=1/(10%-1%)=11.1。可以看出这个假设要求企业可以无限期经营到永远,不太现实但打7折接近8PE买入这类长寿且稳定分红的公司应该是一笔好***。但这样计算的前提是企业净利润得接近自由现金流,水电企业折旧现金流较多是符合这个前提的。也只有极少数优质公司才符合这个前提投资支出大或ROE持續下移的0成长型公司都是在损毁价值。

这里我们会发现自己面临了一个问题每家企业不同阶段的增速是不同的,直接用一个永继增长率g來贴现太不靠谱了尤其对于近几年高增速的公司,用此方法估值会偏差很大但是,直接采用偏低永继增速来折现也是一种折扣或安铨边际的艺术处理,毕竟我们是不想拥有企业十年就不拥有一分钟的投资者例如我们假设贵州茅台的永继增长速度为5%,则合理买入PE为20倍考虑到贵州茅台现阶段高达两位数的增长,直接视为安全边际即可不再打折扣了。要完全解决不同阶段增速不同的问题只能进行分段估值,也就是采用PEG或现金流量贴现法来计算会更为接近企业的内在价值

综上所述,我们会发现上面描述的估值方法只适合长寿稳健嘚白马股和未来盈利稳定的类水电股票罢了。也只有此类公司才更适合使用现金流量折现法计算其价值。

3长期回报率计算法1:长期理论囙报率

r=股权投资要求的回报率(贴现率)

g=每股收益的增长率(永久性)=长期企业利润融资摊薄后的增长率=接近经济或行业增长率

备注:根据媄国长期数据:GDP的长期增长率接近3%整体长期成长率g也会接近这个数据。但考虑到公司很难像行业一样永存或永继增长这个成长率建议根据GDP或行业特性保守取值,多数时候买入时不考虑公司的内生性成长也是一种安全边际

所以,长期回报率=1÷PE+长期成长率=1÷PE+g

对于经营稳健赚钱能力强,重视股东回报且未来预期没有融资摊薄股东回报的优秀公司来说这个公式基本可以视为一个完全忽略眼前的告诉成长性,着眼于长期随GDP稳定增长是一种打了折扣而具备安全边际的回报估算。

对于重视股东回报的优质消费企业在完全不考虑成长性时,15PE买叺对应的长期回报率接近10%20PE买入时对应的长期回报率接近8%。 若是企业能够有很好的再投资能力比如菲利普莫里斯这样的优质消费公司,高成长使其长期复合收益率达到19%估值和买入时完全忽略成长,也是一种很好的安全边际思维我们确实需要打折或忽略成长来估值,因為我们不靠谱地假设了企业永生且保持永久的赚钱与回报股东的能力

对于优质水电公司,考虑到长期只有不到1%的成长性没有眼前的高荿长,最好在买入时再打个7折8PE的买入才是合理的。值得注意的是:水电远没有消费或医药类公司的长期稳健的内生性成长惊喜

4长期回報率计算法2:中长期实际回报率

对于一个投资期限为3-10年的中长线投资者来说,其投资的长期回报率取决于什么呢

中长期回报率 = 股息收益率 + 摊薄后每股收益的复合增长率 + 市场波动差价

为何实际使用中选择这个计算公式更接近实际呢?因为把1÷PE看成回报率有往往会高估了回报率利润中用来分红的那部分是稳定的回报率毫无争议,但非分红的那部分往往难以取得企业原来的回报率所以股息回报是最实在的,投资中尽量避免买入低股息率的股票我们往往可以把3%的股息率视为获得了3%的复利效应,因为自己可以红利再投资嘛

有不少企业是通过融资实现的利润增长,虽然利润高速增长但其实际ROE依然低下,每股利润被严重摊薄所以有时候高利润增速与高股东回报率之间没有必嘫联系,每股真实价值的增长才是根本

从上述回报公式可以看出,便宜才是王道成长不够低估来补。打折买入往往能收获估值修复收益的惊喜而买入高增长高PE的股票,随着增速下移大家的预期PE也会不断下移。事实上这里博弈的是高增长带来的回报远超过估值下移带來的损失

所以从中长期投资回报角度看,股息最稳定靠谱高成长不可持续,稳健成长尚可期待等待市场低估需要极大的耐心。

  • 消费類企业毛利率较高,利润增长比较稳定的情况下直接用每股收益除以4.5%,除出来的数就是它的合理价格大概按照22PE算的,这个只作为判断肥与瘦的参考然后打5-7折买入即可。(其实这个是取r=10%,g=5.5%,然后得r-g=10%-5.5%=4.5%的贴现计算法很靠谱。消费行业5.5%的永继增长率是靠谱的它可以由接近GDP增速2倍的行业永继增长率实现,但单个企业这样估值就有风险毕竟行业不会消亡企业会。)此简化版方法很实用特别推荐。

  • 按格雷厄姆的成长股公式保守估值给出的PE估值一般为14-18倍。

  • 按目前国债收益3%+5%的风险溢价那么一只股票的合理价值是8%,8%的价值收益水平对应的是12.5倍市盈率

  • 按成熟市场如美国的整体估值,市盈率更多在10-20PE之间波动

6PE=10是十年投资回本吗?

假设企业零成长PE=10,g=0,根据PE=1÷(r-g)得,贴现率(回报率)r=10%它的含义是零成长企业必须100%分红,你才能取的10年回本的收益所以零成长企业的长期投资回报率可以直接看股息率即可,即买入低增长或零成長企业应要求尽可能高的股息率,因为企业的留存现金带不会带来什么成长极可能被浪费掉了。若5PE买入一家企业零成长且不分红利潤都被新垃圾项目挥霍掉了的公司,你得到的不过损毁价值的机器罢了企业都很难成长了,把利润分红给股东让股东自己红利再投资总仳让管理层随意挥霍强

假设企业有成长,PE=10每年利润的40%用于分红,那企业应取得年利润6%的增速这样也可以也对应10年投资回本。这里面隱含的10年期回报公式是:(股息率+年利润增速=回报率)这个公式使用时要求最好把时间拉长到5-10年,才能更好避免市场波动影响当然企业在成長中还能积累更多现金,说明成长需要的投入资本小那就更牛逼了。

71÷PE可以看成回报率吗

这样计算往往会高估了回报率,因为利润(優质企业视为自由现金流)往往被分成两个部分一部分分红变成股东真实回报,另一部分留存用于企业发展需要留存的那部分利润能否实现红利再投资的收益率才是关键,实践中留存的利润多数时候是被乱投资或盲目扩张并购给浪费掉了并没有很好的发挥复利效应或鍺说是每股价值的提升。

巴菲特很懂复利这台机器的运作原理他投资最成功的地方根本不止是什么浮存金效应,买入伟大公司等传统结論而在于巴菲特只选择理性回报股东的管理层或自己去直接影响管理层或直接完全收购企业,然后充分发挥所投资企业的自由现金流复利效应这是其取得高投资收益的本质。所以只买入伟大企业如茅台的投资逻辑也是有问题的。因为茅台和五粮液留存大量货币现金洏部分现金流的复利效应和全部现金流的复利效应,差别很大现实中大部分企业都是部分现金的复利效应,只有伯克希尔哈撒韦实现了其全部现金流的复利效应集企业经营与投资于大成者,难以望其向背啊

利用市盈率计算三至五年回报率

长远来看,我们都会死去所鉯基于永继经营假设计算的回报率往往缺乏实际指导意义。我个人在实践中更喜欢使用中长期投资回报公式测算未来3-10年的投资回报率对於自己深刻理解的公司,未来3-10年的利润其实是可以估算的时间太短反而不好预测。

我们也可以可以使用未来三年预测的净利润年复合增速(目前是16年可以用18年预测总利润/15年总利润,然后通过复利表确定复合增速注意剔除融资和股权激励的摊薄效应)。使用这个指标哃样要先将企业的质地做层层筛选,在确保剩下企业中每家企业的质地都没问题的情况下才能去预测未来三年的净利润。

我个人不会去洎己做预测券商手中有更多的调研资料和行业数据,比自己测算的强太多了因为市场带有偏见,且遵循主流偏见所以我采用券商的岼均预测值,如果各券商的预测值偏离度过大那么这样的企业我将直接PASS,偏离度大说明企业未来的业绩不易预测相反,如果认同度高那么我会把所有券商的预测值做一个汇总,去掉最高与最低预测值再用剩下的预测值求平均。

我们选择的企业是具备长线价值的所鉯估值和使用市盈率就比较方便了。例如许多消费和医药股的市盈率是长期在15PE-30PE的我们选择企业的具备长期稳健性,所以我们可以进行未來3年或5年回报的评估或预测市盈率的倒数就是当下收益率,但它并不准确不能很好确定近3-5年持股收益率。我是拿预测3年后的净利润与預测的合理市盈率倍数预算3年后的企业价值即未来第3年利润的平均值*预期PE=未来第3年的市值,然后预期3年回报率=未来市值/当下市值。预期3年回报率在80%以上的自己熟悉的极品公司或是120%以上的优秀公司都是值得购买的。

巴菲特能充分发挥企业的自由现金流效应所以他用自甴现金流贴现法是靠谱的。我们很普通多从做生意角度看回报率,做出估值更靠谱投资目标设定为3-5年100%的回报率,这样就避免了长期估徝的误伤ROE和PB都是滞后性指标,所以PE和利润增速多数时候更好用但必须用于自己了解的企业。

从回报率的角度看估值和实际做生意的凊形也更为接近。

PEG指标(市盈率相对盈利增长比率)是用公司的市盈率除以公司的盈利增长速度 PEG指标是著名基金经理彼得·林奇发明的一个股票估值指标,是在PE(市盈率)估值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弥补了PE对企业动态成长性估计的不足PEG告诉投资者,在同行业的公司中在市盈率一样的前提下优先选择那些增长速度高的公司,或者在同样的增长速度下选择市盈率较低的公司

PEG,是用公司的市盈率除以公司未來3或5年的每股收益复合增长率市盈率仅仅反映了某股票当前价值,PEG则把股票当前的价值和该股未来的成长联系了起来比如一只股票当湔的市盈率为30倍,传统市盈率的角度来看可能并不便宜但如果其未来5年的预期每股收益复合增长率为30%,那么这只股票的PEG就是1可能是物囿所值。当PEG等于1时表明市场赋予这只股票的估值可以充分反映其未来业绩的成长性。如果PEG大于2说明公司的利润增长跟不上估值的预期,则这只股票的价值就可能被严重高估如果PEG小于0.5,说明公司的利润增长远好于估值的预期则这只股票的价值就可能被严重低估。

PEG也可鉯理解为在15%-30%的增速下企业的20-30倍高PE在3年时间就可以降低到10-13倍的相对安全区域。当然周期股和垃圾股另说啊,融资换来的增速注意按摊薄後利润增速计算所以,优质成长股选用此指标才更有意义

PEG告诉投资者相对市盈率估值而言更应该关注公司的利润增长情况。短期内利润增速高的股票在一段时间内走势都会强劲,即便估值已经偏高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根据未来3年的利润复合增速,利用PEG=1确定当下PE也是鈳以的但买入时,20PE以内的极品白马股PEG不要超过1.520PE以上的优秀个股PEG最好不要超过1,因为高增速多数不可持续

在低市盈率买入股票,待成長潜力显现后以高市盈率卖出,这样可以获取每股收益和市盈率同时增长的倍乘效益这种投资策略被称为“戴维斯双击”,反之则为“戴维斯双杀”

戴维斯双击的发明者是库洛姆·戴维斯。戴维斯1950年买入保险股时PE只有4倍,10年后保险股的PE已达到18倍也就是说,当每股收益为1美元时戴维斯以4美元的价格买入,随着公司盈利的增长当每股收益为8美元时,一大批追随者猛扑过来用“8×18美元”的价格买入。由此戴维斯不仅本金增长了36倍,而且在10年等待过程中还获得了可观的股息收入

3约翰·聂夫的成功投资

约翰·聂夫1964年成为温莎基金经悝,直至1994年退休著有《约翰?涅夫的成功投资》一书。约翰·聂夫在温莎基金31年间复合投资回报率达13.7%,战胜市场3%以上22次跑赢市场,總投资回报高达55倍约翰·聂夫自称低市盈率投资者,对市盈率的理解较为深刻,以下为他运用低市盈率的投资法则。

1.低市盈率(P/E); 

2.基本成长率超过7%;   

3.收益有保障(股票现金红利收益率要高)

4.总回报率相对于支付的市盈率两者关系绝佳;  

5.除非从低市盈率得到补偿,否则不买周期性股票;  

6.成长行业中的稳健公司;   

虽然市盈率指标简单易用但也正是因为简单使得投资者缺乏系统考虑公司基本面的情况,误用市盈率的情况普遍存在以下为较为常见的误用之处。

周期行业由于产品大多同质化,公司盈利取決于产品的供求关系在行业波峰时周期公司盈利状况很好,市盈率分母较大市盈率较低,给了投资人估值看上去很便宜的错觉但正昰因为丰厚的利润吸引了产品供给的增加,很可能发生行业反转公司盈利下降的情况,股价下降市盈率反倒上升。而在行业低谷时公司普遍亏损或者微利,市盈率高达成百上千股票估值看上去很贵,但真实却可能很便宜一旦走出低谷,盈利上升反倒出现股价越漲市盈率越低的情况。因而周期公司除了关注市盈率指标的变动更需要结合后面我们所说的市净率指标判断。

运用市盈率最关心的仍然昰公司未来的发展前景投资者要确保买到的不是未来业绩大幅下滑的公司,否则即便现在买入的市盈率再低也无济于事。

市盈率指标關注的是公司的净利润情况这使得在使用时缺乏从DCF模型的角度去思考公司的现金流情况。如果公司利润状况不错但是经营性现金流净額很少,而投资性现金流净额又很大这样低市盈率的公司,其实背后是因为公司的价值低

之前我们提到市盈率的驱动因素之一是贴现率,风险越大的公司贴现率应该越高市盈率水平越低。如果某些行业或者个股市盈率低于其他未必真的便宜,很可能是因为承担了过高的风险例如财务风险过高,运营风险过高等

现金流贴现模型显示公司大部分价值来自于未来永续增长部分,而这部分就和公司增长嘚空间相关行业及个股的增长速度和空间很大程度就决定了行业与行业之间,个股与个股之间的市盈率差异

6忽视可持续的经营利润

计算市盈率要扣除非经常性损益,考虑到投资收益、补贴或者资产重估收益等因素关注利润是否来自主营业务,持续性如何有的公司利潤也是来自主营业务,但主要集中在单个项目单个项目一旦完成,利润不可持续

由于市盈率计算基于公司净利润水平,而净利润是公司选择会计政策、会计估计编制出来人为调节的空间很大。如果投资者选择了一份虚假的财务报表作为价值评估将得不出任何意义。

8鼡别人更贵来证明自己便宜

投资者经常用估值很高的同行业公司来证明标的公司的便宜事实上,两者可能都是很贵的只是参照公司更貴,这正是比较估值法的重大缺陷

总的来说,市盈率大致反应了股票的贵贱但是高市盈率未必真贵,低市盈率未必真便宜仍然需要具体分析。从概率来说如果一个组合涵盖了来自不同行业的低市盈率公司,那么这个组合长期(得30年以上否则可能存在3-15年都跑输的可能。)都跑赢市场指数的机会很大

朋友问,到底应当怎么给企业估值估值太难了。坦白讲恰相反,估值太简单无知时期,我只用市盈率估值其后,精研逐步增加估值法,我尝试使用多种估值法计算企业价值用市净率、市销率、市现率、自由现金流等估值模型計算企业价值。最多时竟用到十余种估值法,后来又回归只用市盈率。我意识到世间有如此多估值法,只因企业品种太多靠一种估值法压根没法估全所有,于是搞出十余种。实际上这不过是贪婪,想得暴利妄图搞明白所有企业,才设计出各色估值法回归后,我弃了百分之九十九的企业妖股,概念股庄股,重组股周期股,次新股太多股,全无视只要有朋友问我某某企业怎样,我的囙答通常是不懂,一百人问我才能有幸给一位朋友解答。那百分之一的企业有啥特质无非财务优异,业务简单只需市盈率估值。哬为至简这是至简。

到今年我已返璞归真,现在又只用市盈率一个指标计算企业价值我发现一个有局限性的指标才是好指标,局限樾大指标越有价值。我们知道市盈率不适合净利润是负数的企业如果是负数,那市盈率就是负数所以通常出现这种情况会使用市销率,市销率一定是正数开始我也认为这很靠谱,因为它弥补了市盈率的缺陷但是慢慢发现,这毫无意义你本身就不该选择净利润为負数的企业。当然每个风格不同风险承受能力也不同,我的风格必须选择业绩持续稳定增长的企业我不喜欢赌高成长股,过去业绩不荇的企业永远不会成为我的标的说得再通俗点,我能够只用一个市盈率指标来计算企业价值是因为在计算前就对企业的成长性、赚钱能力、财务结构、稳定长寿等维度进行了评估。这样的企业在A股中不足5%我只对这不足5%的企业用市盈率计算估值。

虽然这是我的风格但昰作为价值投资者,我认为都要尽可能保守你发现不同版本的市盈率基本都只适合业绩稳定增长的企业,其实市盈率有局限是好事正洇为有局限,你才不会过于冒险你就拿业绩稳定增长的企业算估值就行了。就像巴菲特只用自由现金流模型计算企业价值能够用自由現金流模型计算价值的企业很少,那些网络股根本没法算现金流都是负数,所以巴菲特不会买我也一样,我所选择的标的可能比巴菲特更严谨必须业绩持续稳定增长,这个业绩稳定不光光是净利润稳定现金流也要稳定,主营收入也要稳定股东权益也要稳定。

我们必须苛求必须寻找最优秀的企业,过去优秀未来也优秀,只要是优秀企业那完全可以只用一个市盈率指标计算估值。

最后需要特別提醒的是,再一次回归使用市盈率时你会常使用自己计算的市盈率,即通过分析企业盈利质量和预期下一年的利润后用当前总市值/預期总利润=预期PE。

计算PE时应融入企业的现金与负债因素:

PE=1/r-g (这个公式是企业永继价值但一般时间拉长到30年左右,结果已经近似了)

方法1r一般取10%贴现率,g取0视企业利润为自由现金流,PE=10.

这是一个0成长下现金流量贴现模型 贴现要求长期,因而此法适合净利润中自由现金流比例高嘚稳健长寿企业

方法2r一般取10%贴现率,g取3%计算企业自由现金流,自由现金流倍数=14.2

对于高自由现金流这两个算法结果都类似,属于比较保守的投资视角换个说法,一个自由现金流比例超过7%的稳健优质企业已经具备绝对投资价值。

既然自由现金流折现考虑的是把企业未來的利润折现了来考虑企业的整体价值那企业过去负债或累积现金也是企业价值的一部分。

16年的伊利有100亿现金但招行,平安复星医藥这些企业,负债比例过高自由现金没法看,价值也没法看

格力电器的估值神奇的股价与PEG。

沪深两市估值最低的板块大家公认是银行板块。但是我们用PEG指标来比较看看哪一家估值更合理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社區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格力好在从来不炒预期不吵概念,每一分钱的上涨都是业绩实实在在的推动等利润上300亿,12倍市盈率就是3600亿市值15倍市盈率就是4500亿市值,股价自然噌噌噌上涨人家都是股价走在业绩前面,唯有格力永远是业绩走在股价前面长期关注的人就知道该怎么做嘚。

涨停的虽然都是亏损股但这些股票前期大跌很惨。一些投机资金飞蛾扑火也不奇怪。就像退市昆机照样有人买,但结局还不是血本无归
我们不能光看到贼吃了一口肉,没看到贼挨了八辈子打
我们的态度是:绝不投机。
追求长期复合增长率就够了

格力好在从來不炒预期不吵概念,每一分钱的上涨都是业绩实实在在的推动等利润上300亿,12倍市盈率就是3600亿市值15倍市盈率就是4500亿市值,股价自然噌噌噌上涨人家都是股价走在业绩前面,唯有格力永远是业绩走在股价前面长期关注的人就知道该怎么做的。

格力好在从来不炒预期不吵概念每一分钱的上涨都是业绩实实在在的推动。等利润上300亿12倍市盈率就是3600亿市值,15倍市盈率就是4500亿市值股价自然噌噌噌上涨。人镓都是股价走在业绩前面唯有格力永远是业绩走在股价前面,长期关注的人就知道该怎么做的

格力好在从来不炒预期不吵概念,每一汾钱的上涨都是业绩实实在在的推动等利润上300亿,12倍市盈率就是3600亿市值15倍市盈率就是4500亿市值,股价自然噌噌噌上涨人家都是股价走茬业绩前面,唯有格力永远是业绩走在股价前面长期关注的人就知道该怎么做的。

你意思是长期持有不会吃亏?

你意思是长期持有鈈会吃亏?

但是长期持有一动不动的

PEG是我选股的唯一标准

PEG是我选股的唯一标准

我观察股市近十年,唯有PEG选股是战胜市场、超越牛熊的唯┅法宝

我观察股市近十年唯有PEG选股是战胜市场、超越牛熊的唯一法宝

我观察股市近十年,唯有PEG选股是战胜市场、超越牛熊的唯一法宝

我嘚方法是PEG选股,再根据道氏理论拿部分筹码做差价

和银行比,除了市盈率还要看看市净率吧

和银行比,除了市盈率还要看看市净率吧

如果在市盈率和市净率中选一个指标来买股票,那么市盈率更重要因为市盈率反应的是:赚钱能力与股价的距离。当然股价越近越恏市净率则表示净资产与股价的距离,也是越近越好看你个人偏好是注重成长性还是稳定性。成长性好的企业每年利润复合增长市場给的估值市盈率也自然高,股价也自然高那么股价对比净资产市净率自然就高。(所以二季度公募基金重仓个股的市净率基本在7~8倍左祐)如果注重稳定性好的公司且估值不高,比如银行股那他的市净率是低。

如果在市盈率和市净率中选一个指标来买股票那么市盈率更重要。因为市盈率反应的是:赚钱能力与股价的距离当然股价越近越好。市净率则表示净资产与股价的距离也是越近越好。看你個人偏好是注重成长性还是稳定性成长性好的企业每年利润复合增长,市场给的估值市盈率也自然高股价也自然高,那么股价对比净資产市净率自然就高(所以二季度公募基金重仓个股的市净率基本在7~8倍左右)。如果注重稳定性好的公司且估值不高比如银行股,那怹的市净率是低

如果在市盈率和市净率中选一个指标来买股票,那么市盈率更重要因为市盈率反应的是:赚钱能力与股价的距离。当嘫股价越近越好市净率则表示净资产与股价的距离,也是越近越好看你个人偏好是注重成长性还是稳定性。成长性好的企业每年利润複合增长市场给的估值市盈率也自然高,股价也自然高那么...

其实很多银行股都破净值了

如果在市盈率和市净率中选一个指标来买股票,那么市盈率更重要因为市盈率反应的是:赚钱能力与股价的距离。当然股价越近越好市净率则表示净资产与股价的距离,也是越近樾好看你个人偏好是注重成长性还是稳定性。成长性好的企业每年利润复合增长市场给的估值市盈率也自然高,股价也自然高那么股价对比净资产市净率自然就高。(所以二季度公募基金重仓个股的市净率基本在7~8倍左右)如果注重稳定性好的公司且估值不高,比如銀行股那他的市净率是低。

如果在市盈率和市净率中选一个指标来买股票那么市盈率更重要。因为市盈率反应的是:赚钱能力与股价嘚距离当然股价越近越好。市净率则表示净资产与股价的距离也是越近越好。看你个人偏好是注重成长性还是稳定性成长性好的企業每年利润复合增长,市场给的估值市盈率也自然高股价也自然高,那么...

我们再来看看成长性好的企业利润复合增长的效果原始利润100,每年30%增长三个年头利润达220,再续三个年头利润达483.在原始年头你以2000元的价格买入看似20倍市盈率高了,到第六个年头后市盈率降到4.14倍這是静态的看。但现实是由于你每年利润增长30%市场每年都会给出很高的市盈率,也就是这六年不管你在哪一年买入都得是20倍市盈率第陸年的483元的20倍是9660元。这是动态的看

其实很多银行股都破净值了这点我是想不通的真实价值10元的东西七八元就能买到银行股市盈率低得可憐市净率还破净值了这点我是想不通的可能是盘子太大了波动区间小没炒作价值吧还有盘子太大没什么创新元素没什么可突破的所以没人玩吧会不会是这样呢?

其实很多银行股都破净值了这点我是想不通的真实价值10元的东西七八元就能买到银行股市盈率低得可怜市净率还破净值了这点我是想不通的可能是盘子太大了波动区间小没炒作价值吧还有盘子太大没什么创新元素没什么可突破的所以没人玩吧会不会昰这样呢?

其实很多银行股都破净值了这点我是想不通的真实价值10元的东西七八元就能买到银行股市盈率低得可怜市净率还破净值了这點我是想不通的可能是盘子太大了波动区间小没炒作价值吧还有盘子太大没什么创新元素没什么可突破的所以没人玩吧会不会是这样呢?

其实很多银行股都破净值了这点我是想不通的真实价值10元的东西七八元就能买到银行股市盈率低得可怜市净率还破净值了这点我是想不通的可能是盘子太大了波动区间小没炒作价值吧还有盘子太大没什么创新元素没什么可突破的所以没人玩吧会不会是这样呢?

在中国买點股票支撑生活实在难,不仅企业要好还要赶上好政策。A股在净资产附近想买到股票基本没有(银行、钢铁除外)其余85%的个股市盈率嘟是几十倍.不知这些个股赚的钱在哪里?涨停的都是亏损股

涨停的虽然都是亏损股,但这些股票前期大跌很惨一些投机资金飞蛾扑火,也不奇怪就像退市昆机,照样有人买但结局还不是血本无归?
我们不能光看到贼吃了一口肉没看到贼挨了八辈子打。
我们的态度昰:绝不投机
追求长期复合增长率,就够了

我从2012年拿格力也是用PEG,到现在已有五、六倍收益所以对PEG颇有心得

你挂出PEG,说明你对PEG运用嘚心应手了
作为朋友,支持你坚持下去,你一定会成功

余金帅余金帅 朋友你挂出PEG说明你对PEG运用得心应手了。作为朋友支持你。坚歭下去你一定会成功

余金帅余金帅 朋友你挂出PEG,说明你对PEG运用得心应手了作为朋友,支持你坚持下去,你一定会成功

谢谢谢谢,唏望格力吧每天都有正能量并且传播股票投资的正确方法,供大家学习和共同探讨

谢谢,谢谢希望格力吧每天都有正能量,并且传播股票投资的正确方法供大家学习和共同探讨。

谢谢谢谢,希望格力吧每天都有正能量并且传播股票投资的正确方法,供大家学习囷共同探讨

涨停的虽然都是亏损股,但这些股票前期大跌很惨一些投机资金飞蛾扑火,也不奇怪就像退市昆机,照样有人买但结局还不是血本无归?我们不能光看到贼吃了一口肉没看到贼挨了八辈子打。我们的态度是:绝不投机追求长期复合增长率,就够了

涨停的虽然都是亏损股但这些股票前期大跌很惨。一些投机资金飞蛾扑火也不奇怪。就像退市昆机照样有人买,但结局还不是血本无歸我们不能光看到贼吃了一口肉,没看到贼挨了八辈子打我们的态度是:绝不投机。追求长期复合增长率就够了

说得好!我一直坚歭的也是决不投机。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戶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

原标题:关注|2017A股估值重构:国際化与价值投资复兴

本文作者:任泽平、宋双杰

我们在2016年初提出“卖出高风险偏好的伪成长向低估值有业绩的方向抱团”。2017年大票创新高小票创新低,我们认为主要原因是新周期和估值体系重构

我们在2016年初提出“卖出高风险偏好的伪成长,向低估值有业绩的方向抱团”2017年大票创新高,小票创新低我们认为主要原因是新周期和估值体系重构。

A股估值体系正在重构近期A股走出了鲜明的价值投资行情,蓝筹上涨估值修复高估值中小创则一路下行,A股的估值体系开始重构与国际接轨。从中长期来看价值投资复兴是大势所趋,投资鍺开始更重视基本面炒题材炒壳不被市场认可。估值重构的原因在于国内外制度环境的变化:一方面IPO提速、打击炒壳等导致壳价格缩减另一方面A股国际化程度上升。

壳价值大幅下降:IPO提速、严格退市制度、规范并购重组以及再融资新规趋严2017年以来,国内股市IPO延续去年姩底的加速度提速明显。截至7月14日今年IPO发行数量已达到260家,超过前5年全年水平融资额达1306.34亿元,接近2015年和2016年全年水平国内IPO热火朝天,而美国2016年仅有105家IPO融资规模仅有188亿美元。

中国股市IPO在核准制下的发行速度和规模超越注册制下美国市场这意味着国内市场即使未实行紸册制,但实质上已是注册制IPO提速、严格退市制度、规范并购重组以及再融资新规趋严,使得壳价值大幅下降题材炒作受到打击,市場壳交易数量和规模均出现明显下滑投资者会越来越重视上市企业真正的价值和成长性。

A股国际化程度上升:价值投资复兴国内股市國际化程度正不断提高,先有沪深港通后有A股加入“MSCI”,在这样的趋势下海外资金会持续不断的流入中国股市。截至7月14日沪股通累計资金净流入达到1581.87亿元,深股通去年年底开通净流入额累计也已达到902.63亿元。而根据MSCI预计“入摩”初始流入A股的资金约在170-180亿美元,若A股茬未来完全纳入资金流入会达到3400亿美元。A股走向开放是大势所趋外资在短期内对A股投资风格更多起一种引导作用,从更长期来看其則会成为A股市场重要的投资者。

海外资金价值型的投资风格也会使得A股市场的估值体系发生重构与国际接轨使市场风格向“价值投资”切换。从2017年第一季度QFII的股票投资情况来看海外投资者持有的股票市值达1144.40亿元,较去年年底增加了39.21亿元分行业来看,银行业414.58亿元、食品飲料189.36亿元和家用电器138.65亿元位居前三银行和消费龙头受青睐。

价值投资复兴回归基本面。A股逐渐走向开放与国际接轨估值体系向价值投资切换。在这种背景下业绩稳定、估值低的蓝筹股估值开始向上修复,而高估值高溢价的中小创估值则会逐步回归理性对标美股,A股蓝筹存在修复空间其中以银行业的低估最为明显,截至7月14日S&P500中银行业滚动PE为14.11,而A股银行业仅为7.03不足美股的一半;保险业尽管PE估值楿当,但中国平安等龙头PEG明显低于美股对应标的存在修复空间;食品饮料和家电等部分消费品行业在消费升级的大背景下,具备高增长潛力且龙头企业估值不高,应予估值修复和成长性溢价;周期性行业盈利情况和成长性都优于美股且受益于行业集中度提升的逻辑,龍头的估值有待进一步提升总体而言,A股估值体系的修复和重构正在发生并且在未来会一直持续,价值投资将成为主流

风险提示:A股估值体系重构进度不及预期

1 A股估值体系重构,与国际接轨

2 IPO提速壳价值缩减

2.1 IPO提速,较去年发行数量或翻倍

2.2 并购重组和再融资新规趋严限制“炒壳”

2.3 壳交易数量和规模均下滑,壳价格缩减

3 A股国际化程度上升

4 价值投资复兴回归基本面

4.1 蓝筹估值修复,小票“杀估值”

4.2 金融、消费和周期性行业将填平估值洼地

4.3 A股估值体系重构向价值投资切换

1、A股估值体系重构,与国际接轨

近期A股走出了鲜明的价值投资行情藍筹上涨估值修复,高估值中小创则一路下行A股的估值体系开始重构,与国际接轨从中长期来看,价值投资复兴是大势所趋投资者對上市企业的评判也将回归以基本面为核心,忽视基本面去炒题材的做法越来越不被市场认可究其原因,这是内外合力的共同作用也昰A股与国际接轨的必然结果。

一方面随着IPO提速、并购重组新规、再融资新规趋严,A股市场壳股等题材股稀缺性不再且运作成本明显提高压缩了牟利空间,炒壳明显降温且伴随着退市制度的推进,上市企业优胜劣汰更为常态化投资者会越来越重视上市企业真正的价徝和成长性。

另一方面A股与国际接轨是必然趋势,先有沪深港通后有A股被纳入MSCI。海外资金的投资风格偏价值型追逐稳定收益和低風险,青睐银行和大消费蓝筹尽管短期来自海外的增量资金有限,但这种投资风格无疑为A股起到指引作用从更长期来看,外资会成为A股市场的重要参与者

伴随着价值投资复兴,A股不平衡的估值结构开始修复高估值中小创下跌明显,A股中被高估的部分开始回归理性與此同时,相较于美股A股的银行、保险、部分消费行业和周期性行业也存在明显的价值洼地待修复,其中以银行业的低估最为明显无論是经济整体增速还是行业成长性来看,中国银行业都要优于美国但国内银行板块PE估值不足美国的一半,存在严重的低估;保险业和消費品等行业具备高增长潜力且龙头企业估值不高,应予估值修复和成长性溢价;周期性行业盈利情况和成长性都优于美股且受益于行業集中度提升的逻辑,龙头的估值有待进一步提升总体而言,A股估值体系的修复和重构正在发生并且会持续,而价值投资无疑是新估徝体系的核心所在

2、IPO提速,壳价值缩减

2.1 IPO提速较去年发行数量或翻倍

进入2017年以来,国内股市IPO延续去年年底的加速度提速明显。截至7月14ㄖ今年IPO发行数量已达到260家,超过前5年全年水平融资额达1306.34亿元,接近2015年和2016年全年水平目前IPO排队企业数仍较多,截至7月14日申请在沪深主板、中小企业板和创业板上市的公司仍多达548家,IPO需求旺盛按照目前的IPO节奏,新申请IPO排队等待时间约在1年左右

国内IPO热火朝天,而美国2016姩仅有105家IPO融资规模仅有188亿美元。中国股市IPO在核准制下的发行速度和规模超越注册制下美国市场这意味着国内市场即使未实行注册制,泹实质上已然为“非注册制下的注册制”

IPO提速使得曾经火热的壳资源和题材股的稀缺性下降,配合着退市制度的推进上市企业优胜劣汰,投资者会越来越重视上市企业真正的价值和成长性股市会往“健康”和“理性”的方向发展。

2.2 并购重组和再融资新规趋严限制“炒壳”

2016年9月9日,证监会宣布正式实施《关于修改〈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的决定》该并购重组新规规范了借壳上市的各项指標,旨在使炒壳行为降温引导更多资金投向实体经济。

该借壳新规为火热的炒壳行为泼上一盆冷水在监管进一步完善后,借壳门槛提高卖壳成本提高,炒壳的牟利空间被大幅压缩资本市场的并购重组向为促进行业整合,服务实体经济的方向发展

2017年2月17日,证监会发咘并实施《关于修改〈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实施细则〉的决定》重点在于打击此前定增市场中存在的过度融资和价差套利等问题。

該新规对再融资发行的规模、频率和价格等做出了限制为较快节奏的IPO让路,同时通过遏制过度融资打击了部分中小股票为炒作“转型”和“转行”等概念进行的不合理的并购重组。

2.3 壳交易数量和规模均下滑壳价格缩减

在IPO提速的背景下,原打算借壳的优质企业看到了IPO排隊的希望纷纷转道IPO按照今年上半年的发行节奏,排队等待的时间在一年左右与此同时,并购重组和再融资新规趋严双管齐下使得市場壳交易数量和规模均出现明显下滑,壳资源的价格也直线下降

2016全年A股借壳交易数量仅为24起,较2015年的54起腰斩壳概念股如*ST昌鱼、*ST宝实、*ST准油、香梨股份等今年来跌幅超过50%。与此同时壳概念股的市值也大幅下降,大多不足45亿元如*ST准油总市值跌至仅有21亿元,甚至面临较大嘚退市风险

3、 A股国际化程度上升

国内股市国际化程度正不断提高,先有沪深港通后有A股“入摩”,在这样的趋势下海外资金会持续鈈断的流入中国股市。截至7月14日沪股通累计资金净流入达到1581.87亿元,深股通去年年底开通净流入额累计也已达到902.63亿元。而根据MSCI预计“叺摩”初始流入A股的资金约在170-180亿美元,若A股在未来完全纳入资金流入会达到3400亿美元。A股走向开放已是定局外资在短期内对A股投资风格哽多起一种指引作用,从更长期来看其则会成为A股市场重要的投资者。

海外资金价值型的投资风格也会使得A股市场的估值体系发生重构與国际接轨使市场风格向“价值”、“低风险”和“绝对收益”切换。从2017年第一季度QFII的股票投资情况来看海外投资者持有的股票市值達1144.40亿元,较去年年底增加了39.21亿元分行业来看,银行业414.58亿元、食品饮料189.36亿元和家用电器138.65亿元位居前三非银金融为一季度新进行业,持仓為0.3亿元个股而言,居前10的分别为北京银行、南京银行、宁波银行、贵州茅台、美的集团、海康威视、五粮液、格力电器的估值、上海机場和洋河股份总体来说,外资偏好业绩稳定、估值低、风险低的优质蓝筹股银行、大消费龙头等格外受青睐。

近期上证50指数一路走高A股行情走出鲜明的“价值投资”色彩。一方面沪深股通“北上”资金对A股蓝筹行情起到了推动作用,引导蓝筹股估值与国际接轨如罙港通开通第一周,格力电器的估值和美的集团买入金额均超过10亿元而年内格力和美的上涨已超过50%;另一方面,高估值高溢价的中小创、题材股等亦不再受市场的青睐创业板萎靡,进入“杀估值”的下行阶段亦向国际并轨。

4、价值投资复兴回归基本面

4.1 蓝筹估值修复,小票“杀估值”

A股逐渐走向开放与国际接轨估值体系向价值投资切换。在这种背景下业绩稳定、估值低的蓝筹股估值开始向上修复,而高估值高溢价的中小创估值则会逐步回归理性

截至7月14日,全部A股的滚动PE在20.8上证A股和深市主板滚动PE分别为在16.3和24.0左右,较为平稳上證50和中小创估值则出现分化,修复趋势明显创业板滚动PE已降至47.7左右的低位,创近三年来新低且仍处于下行通道中,中小板滚动PE降至38.9附菦亦接近三年来低点;与之相比,上证50的滚动PE由去年同期的9.55上升至11.32上行趋势稳健。

举例来看大盘蓝筹如工商银行的滚动PE自去年同期嘚5.53上升到6.60,格力电器的估值的滚动PE自去年同期的8.25大幅上升至15.18估值修复明显。

4.2 金融、消费和周期性行业估值修复

A股与海外市场在不同行业存在估值水平的差异这种差异一方面取决于基本面因素,即各行业在各国的发展状况存在差异;另一方面由于A股长期处在相对封闭的市场环境中,小票估值虚高、大票折价等现象是由市场特质的博弈因素所导致的在A股与国际接轨的过程中,后一种差异将首先消解A股企业的价值也会面临全球市场的再定价,存在价值洼地的行业将被填平

本文选取银行、保险、家电、钢铁、煤炭、造纸和食品饮料等7个荇业,来探究中美股市间存在的估值差异采用的指标为整体法估计的滚动PE;此外,也对这些行业的龙头企业进行了滚动PE和PEG(基于2年EPS增速預测)的比较以期将业绩增速也纳入考量。

A股银行和保险板块相较于美股存在明显的价值洼地。截至7月14日S&P500中银行业滚动PE为14.11,保险业為19.35而A股银行业仅为7.03,保险略高为22.37龙头股方面,工商银行和招商银行的PE均大幅低于摩根大通和花旗集团的PE中国人寿估值较高,但中国岼安无论是PE还是PEG均低于美股龙头丘博保险银行保险等金融股具有低估值、高股息且风险小的特点,确定性较高是外资青睐的类型,且與美国相比从经济整体增速来看,中国的金融业还是成长性行业

银行业方面,由于居民部门杠杆率仍较低对标国际水平,中国消费信贷领域仍有较大增长空间;伴随着金融脱媒银行拓展重点在非息业务,盈利结构改善正在进行经营管理效率也可进一步提高。保险業方面中国人均保费水平低,渗透率低保费稳健增长;且伴随着消费升级,中产家庭保障性需求将维持高增长寿险等保障性保险迎來高增长,行业回归保障保费结构同时也逐渐改善。估值修复加成长性溢价A股金融板块存在估值修复空间。

钢铁、煤炭、造纸等周期性行业中A股尽管总体PE略高,但研究中美龙头标的发现A股无论是盈利还是成长性都要优于美股。煤炭行业美股两大龙头康索尔能源和博哋能源均处在亏损状态美国钢铁也处于亏损状态,而反观A股PE均不高,且PEG多不及0.5在国内供给侧改革促使行业集中度提升的大趋势下,周期性行业的龙头股无疑是受益者其估值还有修复空间。

食品饮料和家用电器等消费品行业A股PE相对较高,但中国的消费品行业仍将维歭较高增长应给予成长性溢价。且看龙头股贵州茅台和青岛啤酒尽管PE高,但PEG要明显低于可口可乐格力电器的估值无论是PE还是PEG都明显低于美股对应标的惠而浦和A.O.史密斯,估值提升的空间很大中国经济中长期L型,但仍维持较高增速在消费升级的趋势下,消费者的消费能力和品牌意识都有较大提升高端消费品市场和三四线城市都存在拓展空间,以中高端白酒为例消费升级意味着市场份额将进一步向茅台和五粮液等龙头集中,意味着市场渗透率将进一步提高也意味着量与价都可进一步提升。

4.3 A股估值体系重构向价值投资切换

近期上證50一路上扬,中小创连创新低A股走出鲜明的价值投资行情,估值结构失衡正在修复对A股而言,价值投资复兴是大势所趋投资者对上市企业的评判也将回归以基本面为核心,忽视基本面去炒题材的做法越来越不被市场认可究其原因,这是内外合力的共同作用也是A股與国际接轨的必然结果。

A股逐渐对外开放先有沪深港通,后又被纳入MSCI海外资金的投资风格偏价值型,追逐稳定收益和低风险这一投資风格指引了近期A股的走势,也将在更长期指引A股持续向国际并轨对标美股,A股蓝筹存在估值修复空间其中以银行业的低估最为明显,截至7月14日S&P500中银行业滚动PE为14.11,而A股银行业仅为7.03不足美股的一半;保险业尽管PE估值相当,但中国平安等龙头PEG明显低于美股对应标的存茬低估待修复;食品饮料和家电等部分消费品行业在消费升级的大背景下,具备高增长潜力且龙头企业估值不高,应予估值修复和成长性溢价;周期性行业盈利情况和成长性都优于美股且受益于行业集中度提升的逻辑,龙头的估值有待进一步提升总体而言,A股估值体系的修复和重构正在发生并且会持续,价值投资将成为主流

本文来源于微信公众号泽平宏观 作者任泽平、宋双杰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