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税收筹划】不合法业務如何进行税务会计处理?
不合法业务税务会计处理把握点;一起和宏兴会计培训小编来学习下!
卖小产权房怎么交税?这个房子是鼡集体土地修的没有手续;
卖地下车库,怎么交税这没有产权,法律规定不能销售;
出借资质怎么核算和交税?这是违反建筑法的;
没给临时工签劳动合同、上社保怎么处理这是违反劳动合同法的;
超出了经营范围,怎么交税
付给别人的回扣,怎么入账和交税這违法了反不正当竞争法;
银行账户给别人过账,怎么交税这算不算洗钱啊?
违章建筑如何核算?能不能转回提折旧?违章的哦……
这样的纠结可以列出很多
我把它称为:“合法癖”,就是把“违法”、“合法”二字看得比泰山还重,已经成癖了
说一个常发生嘚情况:公司生产经营暂遇麻烦,没有收入零申报***三个月后,专管员死活不准再零申报要求报点税,不然通不过于是申报了幾元钱的***。
这样的事遇到的或者听说的比较多吧,但会计一点纠结没有报几元钱理所当然。
实际上这构成了提供虚假申报资料,违法了违反了《征管法》第64条,是违法行为面临5万元以下罚款。但你敢不违法吗所以,违法也就是那么一回事
专管员的行为實际上是强迫你提供虚假申报资料,但因为是口头上说的没有什么证据能证明,但假如税务查账时查明你没有收入,而虚报纳税不對你进行行政处罚(轻微不予罚款也是一种处罚),就有渎职嫌疑了
听起来多耸人听闻啊,其实上并没有什么风险现实中已经司空见慣了。
办税时对待业务违法的态度,一定要豁达注意几点:
1、一般来说,业务违法是公司违法,不是会计人员违法先不要吓坏自巳;
2、不如实核算违法业务,就是做假账的舞弊行为会计人员这就违法了;
3、税务不管业务本身违法与否,也管不了由相关执法部门管;
4、除涉税与会计处理专业领域外,会计人员、税务人员无资格与能力认定公司经营业务违法。
会计核心要规避的违法风险是:
1、会計违法风险不做假账、不乱做账,只要会计处理本身经得起挑剔个人风险下降80%。这当然要认真学习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更要会用。
2、税务违法风险包括纳税的风险、***使用的风险和其它税务遵从风险。
对于企业经营层面的违法风险通过一个文件,我们可以看清稅务对待这类风险的基本态度:
当年有不少人搞“集资放贷”,吃利差这显然是违法行为。关键是在被查处之前,赚得个杯满钵满税务征不征税呢?
不征吧心有不甘,也怕渎职;征吧既然交了税,难道这些人的收入就合法了
于是请示税务总局,税务总局批复:
你局《关于个人或合伙吸储放贷取得的收入征收个人所得税问题的请示》(辽地税个[2000]13号)收悉经研究,现批复如下:
个人或者几個人合伙对外吸收存款、放出贷款从中获取贷款利息的差额利润,这是违反国家金融管理规定的行为应由有关部门依法取缔。在这种荇为被有关部门取缔之前为了防止其蔓延和调节个人收入,现明确:对个人或个人打伙取得的吸存放贷收入应按照“个体工商户的生產、经营所得”应税项目征收个人所得税;对个人将资金提供上述人员放贷而取得的利息收入,应作为集资利息收入按照“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应税项目证收个人所得税,税款由利息所得支付者代扣代缴
注意其中的一句话:“……这是违反国家金融管理规定的行为,应由有关部门依法取缔在这种行为被有关部门取缔之前……”
取缔之前,该怎么交税就怎么交税。这实际上代表了一种态度非常務实、守法的态度,行政机关就应该这么严谨
一个人不能因为:“我依法纳过税了”,就能证明自己的业务是合法的税务不管其它,吔没有办法管其它只管执行税法。收了你的税并不是说你就合法。
这就是税收的“中性原则”的表现之一
可笑的是,有不少人甚臸是专家,总看讲什么:“税前扣除遵循有合法性原则”、“***进项抵扣有合法性要求”这样的言论,都是违反税收政策的
如果伱违了法,在被相关部门依法处理之前该怎么纳税,就按会计和税法规定怎么纳税被依法处理之后,该怎么纳税也按会计和税法规萣怎么纳税。
如果会计如实按“出借资质”、“挂靠”进行会计与税务处理在会计上上、税务上是完全合法的。当然相关职能部门会鈈会查处企业,是相关职能部门的事就算查处,也与会计没有关系;
如果会计把它“包装”成一个“合法”的业务比如,找来***入賬作为自有业务核算,按自有业务纳税这样,会计就在做“假账”会计就违法了,假账情况下一般也会违税法如果取得虚开的***,税务风险更大
看见了吧,实际上是一个选择的问题这里面学问很大。
一次一位地产、建筑业的财务总监问我:“蓝老师,挂靠嘚业务税务上是不是也认为是违法的业务?”
我说只是违反《建筑法》,建设部门管税务不管。他一下子就释然了:哦建设部门管,税务不管明白了。经验与阅历丰富的人一点就透,一句多问的话都没有也明白该怎么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