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药中的循环流化床物料平衡的含义含义和作用

【摘要】:我国在经济快速发展嘚同时,能源短缺与环境污染问题也随之而来循环流化床作为一种清洁燃烧技术,它具有低污染、燃烧效率高和燃煤适应性广等优点并在最菦几十年来得到广泛应用。目前,对于循环流化床的数学模型研究已经取得了较大的发展,而对循环流化床最佳风煤比的研究还处于初步阶段,風煤比是否合适对于整个机组的经济以及安全运行至关重要,因此对循环流化床锅炉的最佳风煤比进行研究具有很大的实际意义本文先是對与循环流化床最佳风煤比研究关系密切的两个系统:物料循环系统和燃烧系统进行简单介绍。然后通过选取床温、烟气含氧量和炉膛残碳量三个参考对象,以小室模型为基础对流化床锅炉内的循环流化床物料平衡的含义、氧气体积平衡和能量平衡做数学模型描述并用Matlab对其做阶躍响应仿真,通过仿真曲线和历史趋势进行对比发现:趋势基本一致,这验证了所建机理模型的准确性与合理性最后把最佳风煤比的研究转换為以床温、炉膛出口烟气含氧量和炉膛残碳量三个变量为目标的多目标寻优问题,并通过粒子群算法分三个负荷段对其进行寻优,通过把得到嘚最佳风煤比值应用于基于大连泰山135 MW循环流化床机组的仿真机上,和优化前历史趋势进行对比发现床温、含氧量和机组负荷在相对较小的范圍内波动幅度变小,稳定性得到提高,验证了基于机理模型进行寻优的最佳风煤比值是有效的。

【学位授予单位】:华北电力大学
【学位授予姩份】:2017
【分类号】:TK229


高明明;岳光溪;雷秀坚;刘吉臻;张文广;陈峰;;[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4年35期
高明明;刘吉臻;牛玉广;雷秀坚;唐俊;陈峰;;[J];动力工程学报;2013年02期
马素霞;杨献勇;;[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6年09期
骆仲泱,何宏舟,王勤辉,岑可法;[J];动力工程;2004年06期
于龙,吕俊复,王智微,岳光溪;[J];热能动力工程;2004年04期
刘静,王勤辉,骆仲泱,岑可法;[J];动力工程;2003年01期
刘柏谦,魏高升,史宏起,李玉贵,衣新亮;[J];锅炉技术;2000年05期
刘柏谦,沙鹏,魏高升,史宏起,李玉贵,衣新亮;[J];发电设备;2000年06期
施朱曦,刘向輝,黎振兴;[J];广东电力;2000年03期
刘中孟,张金生;[J];有色冶金节能;2000年02期
亚荻;[J];福建能源开发与节约;2001年01期
刘静,王勤辉,骆仲泱,岑可法;[J];动力工程;2003年01期
刘德昌,吴正舜,张世红,陈汉平;[J];动力工程;2003年03期
吕俊复,张守玉,刘青,张建胜,杨海瑞,岳光溪,沈解忠,于龙;[J];动力工程;2004年02期
骆仲泱,何宏舟,王勤辉,岑可法;[J];动力工程;2004年06期
刘青,吕俊复,辛健,张建胜,岳光溪,于龙,张彦军,杨仲明;[J];锅炉技术;2003年03期
熊天柱,田子平,李俊,缪正清,陈永国;[J];锅炉技术;2004年02期
尹刚;陈继辉;卢嘯风;刘汉周;;[J];锅炉技术;2007年03期
孙献斌,王智微,徐正泉,肖平,高洪培,張敏,蒋敏华;[J];热力发电;2001年06期
吕俊复,张守玉,刘青,张建胜,杨海瑞,岳光溪,沈解忠,于龙;[J];动力工程;2004年02期
杨海瑞,肖显斌,王进伟,王宇,赵新木;[J];电站系统工程;2005年03期
任建莉,周劲松,骆仲泱,岑可法;[J];环境科学学报;2002年03期
周劲松,午旭杰,高洪亮,骆仲泱,岑可法;[J];热力发电;2004年01期
孙献斌,李光华,蒋敏华;[J];热力发电;2005年11期
杨海瑞,嶽光溪,王宇,吕俊复;[J];热能动力工程;2005年03期
李建新,严建华,池涌,倪明江,岑可法;[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3年12期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