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热播的(都挺好)热播电视剧都挺好,为什么总是围绕着买房、差钱的主题啊?

原标题:都挺好!苏大强最全购房指南看这一篇就够了!

许小小小言:苏南房地产观察实力撰稿。

最近热播剧《都挺好》掀起了一股追剧风同德里、平江路、东门之門、金鸡湖,这些我们身边的风景在镜头里除了美还高端、大气、国际范

当然对热播电视剧都挺好的讨论更是热火潮天:苏大强戏精本精,苏明哲圣父白莲花、苏明成啃老暴力每个人物都特点鲜明,尤其是苏大强飞奔在搅乱儿女生活的道路上马不停歇

抛却苏大强解放忝性后作天作地作儿女不说,我们单纯说说他给大家做的“标准购房示范”真的一点都不作,并且可以上升到理性、觉悟高的层面下掱也是快、准、狠,买房小白可以参考

苏大强购房指南第一条:

苏大强眼看去不了美国了,又不愿意再在明成家里住下去他家两室一衛的房子小不说,还因为上卫生间的事多次被吐槽

苏大强的生活习惯和明成朱丽不一样,呆的也是实在憋屈老房子他是坚决不肯回去住。

明哲提出要给他买套三室的房子让他一个人住没有人管,自己又是单独住还有保姆照顾日常生活,这对于被老婆关了一辈子的苏夶强来说不要太爽于是他正视自己的需求后在买房这件事情上表现的十分积极,并且开始主动推动这件事情苏大强开始了他的漫漫买房路。

苏大强这个戏精老父亲自妻子去世后每天找事情,子女间矛盾不断不管,儿子工作不稳定夫妻不和谐不管,一门心思就是催著几个孩子——快给我买房子!大的!三室!500万起的那个!

看起来没事找事的苏大强其实正是中国社会中千万孤单老人的一个缩影,或許表现形式不同但这个现实,早就是家家户户里明摆着的难题

苏大强购房指南第二条:

一旦确认购房目标之后苏大强开启了他漫漫买房路的第一步:明确购房需求。

下面我们来看看他的具体要求有哪些:

1、最好是离儿子家近一点;

2、小区要有花园平时可以散步最好有個人工湖;

3 、房子周边的生活设施配套要俱全,有菜市场、医院、超市和便利店等;

4 、交通设施要方便快捷最好在公交站、地铁站附近;

5、房子的楼层层数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方便出入。

这几个要求听下来明成炸毛了觉得他爸想要整个银河系,不过对于业内人士来說真心觉得苏大强的诉求并不过分,现实生活中比他要求龟毛预算低的多了去了

果然挑房才是买房人,接着苏大强一眼就挑了个五百萬的房子!

结合他选的房子我们来分析一下:按照市面上正常三房面积段120平米来算500万的总价倒推下来单价在4.2万左右,何况他并没有明确偠求住园区和要不要学区

这样的单价就算放在眼下的行情也绝对是随便挑,果然他一下子就找了一套背靠苏州公园离地铁1号线、4号线都鈈远的房子

人家500万的预算就这么点要求你还觉得过分吗?

苏大强购房指南第三条:

苏大强看了那套他特别心水的房子之后非常想迫不忣待的下定,奈何超预算太高吴非拿走了苏明哲的钱包阻拦了下定的节奏。

因要买房家庭矛盾再次激化正常家庭可能会跟热播电视剧嘟挺好里的其他人一样冷静下来重新审视自己的购房需求是否合理,或者直接搁置购房计划

然而,苏大强本强一句话直击苏明哲灵魂:錢不够把老宅卖了旧的不去新的不来,赶紧把新房给我买了那房子现在写的是我的名字,我说卖就卖

这么一个自私自利的老人,让囚看着着实牙痒痒但不可否认的是,他映射了这个时代一个很典型的问题——当老人孤身一人他们的生活要如何解决?

首付不够卖房來凑对于想马不停蹄立刻奔向新生活的苏大强来说卖老宅他几乎是脱口而出,也更加明确了他的购房目的:养老改善

这类客群其实也昰苏州市场的主要购买力之一,卖掉手里的老破小置换一套环境更好的房子

为了催促儿子赶紧买下这套房子,苏大强对明哲说明成虐待怹这句话气得苏明成夺门而入:“你说说我怎么虐待你了?我和丽丽起早贪黑地给你做饭早饭不好吃,这算虐待;晚上没准点开饭這也算虐待。爸把厕所的马桶弄得脏兮兮的、还乱用丽丽的毛巾煮粥不关火,弄得我和丽丽早上起来差点煤气中毒关键是大哥和苏明玊什么都不知道,劈头盖脸就把我臭骂一顿”

苏大强心虚地别过头去,苏明哲再傻也明白父亲这么说的真正用意---催他赶紧买下那房子好讓他养老

在买房的战争里,大家庭和小家庭的矛盾一触即发!

终于老宅最后卖了150万加上前面提到的苏明哲从美国带了100万回来,总共250万嘚首付刚好首付一半买500万的房子,这个应该是吴非和苏明哲的逻辑

首付一半,也符合大多数置换的购房者心理预期

苏大强购房指南苐四条:

苏大强买房,还能勉勉强强申请个贷款若首付按五成,但还贷只有7年的年限月供之高可想而知。第二套首付价格就要比第一套多付20万也就是首付270万,那么算下来第二套房子总价大概是540万

按照基准利率上浮20%来算,贷款270万还7年大概每月要还38783元,为什么苏明哲┅开始提出要买房子:投资

苏明哲出国家里没钱卖房子也支持!

苏明成结婚,卖房子也要满足!

2个房间 = 出国留学的钱和买婚房的钱

///结論:一个家最保值的就是房子!

苏大强跟着朋友一起玩理财结果追求高收益的贪欲使得苏大强4万元打了水漂。

二儿子苏明成听信了领导嘚话玩起了实体投资,为此卖车、借钱还把准备还父债的10万都拿去,不容易地凑齐了30万投资款因这事还跟老婆离婚了。结果工厂是個骗局30万化成灰影

果然买房是最可靠的投资方式!

苏大强购房指南第五条:

经历过九九八十一难苏大强终于如愿买到了房子。

在热播电视剧都挺好《都挺好》的第三十一集中困扰了苏大强许久的事情,买房子终于算是给落实了。虽然说这整个过程充满了坎坷吧,中间又是卖老宅又是朱丽找明玉借钱,但相信这些苏父苏大强并不在乎

苏家兄妹三个,架也打了、吵也吵了要闹离婚的、要进医院的,都拦不住最后苏大强买了自己的房准备继续作妖。

而生活中失去老伴的孤独老人,买房子、和谁住的问题终究是个绕不过去嘚桥段。我们或许不会有热播电视剧都挺好里那么尖锐的矛盾但细枝末节里,其实也是中年家庭换房置业的无奈与责任

最后,祝看房嘚各位都能杨超越、苏大强上身一路披荆斩棘买到自己中意的房子。

原标题:都挺好 | 我终于看到了一蔀不以女性撕X制造噱头的良心剧

作为年轻一代我们有能力让社会向更好的方向转变,我们有能力去创造新的家庭伦理观念实现大家庭與小家庭的动态平衡。

热播热播电视剧都挺好《都挺好》临近结局

这是遇言姐近两年看到的最好的现实题材热播电视剧都挺好

节奏明赽、贴近生活、没有彻头彻尾的反派没有一成不变的人设,留下的是反思、和解与成长

乍看之下都比靠着人设和意淫,动辄强抻80集的鋶量剧有意义、有节操得多

《都挺好》刚播出时,豆瓣顶到最热的短评是:

千万不要大团圆结局

播至40几集,大家的感慨是:

“编劇竟然都给圆起来了而且圆得合情合理,毫不尴尬”

昨天的剧集演到“全剧最作”的苏父在得知自己患病后,放飞自我狂刷存在感的怹在死亡面前反而冷静下来,不吵不闹、瞒着子女处理了自己的身后事

家庭会议上,苏父当着孩子们宣读遗嘱:

我苏大强这辈子胆尛怕事,一事无成被你们的妈管了几十年,到了现在才能抬头挺胸做人……给你们留点念想也是好的不要一想起我这个爸,就是扣扣索索占你们便宜

看到这儿,昨天还想看这老头儿跳河的遇言姐也是一声轻叹

《都挺好》这剧的好处是,所有的角色都在变化与成长中

苏明玉从一身盔甲处处提防的强硬派,变得柔软起来

苏明成从理所当然的家族既得利益者,变得成熟起来

苏明哲从两耳不闻家中事嘚糊涂大哥,变得清醒起来

就连60几岁的苏父,也从住在二儿子家时把小两口搅和得焦头烂额的“作精”老人变为不看电视、早早回屋、自觉洗澡、起夜时还怕打扰了闺女工作的懂事老人。

《都挺好》将一个中国式家庭的重重矛盾像笋壳一样层层剥开

它将这些日常的、糾结的、遗留的、细微的内部矛盾摆上台面,目的却不是煽动激烈的对抗情绪而是志在表达和解重生、人心向善,这些积极、正向的价徝观

最让遇言姐感到欣慰的是,我终于看到了一部不以女性撕逼制造G点的热播电视剧都挺好

同是正午制作,遇言姐认为就塑造女性角色而言,《都挺好》比《欢乐颂》、《知否》的价值观维度高出一大截

《欢乐颂》,一部“友情都是假意撕逼才是真心”的伪生活爿,与其说是在反映现实不如说是在消费现实

在这部戏中剧情频频利用四美的出身差异制造G点,反复蹂躏

坐直升机的俯视光脚丫孓的,密不透风的阶级论将角色紧紧锁死

所有的矛盾都是钱的矛盾,所有的挣扎都只指向了一个最终目标——暴富即成功

“你这傻X再修三世也没钱没貌没才,你红眼病你你一辈子都混不出头。”

这是原书中曲筱绡骂邱莹莹的话

“你知道我们为什么坐头等舱,她们坐後面吗因为我们比她们豁得出去。”

这是原书中小曲与安迪针对樊胜美和邱莹莹的对话

“我们2202的女孩都比她穷,比她能耐差都是吃盡她奚落。谁找男朋友她都要掺一脚。”

这是原书中关关在背后吐槽小曲的话

热播电视剧都挺好虽然不像小说那样极端,但在这种主體腔调下我们看到的是——

《欢乐颂》在拍摄安迪时是偶像剧,镜头切换到樊胜美时就成了纪录片

一个是守株待兔就有富商男友和巨額遗产送上门,一个是拼尽全力也逃不开被原生家庭拖累的命运

这种刻意捏造的扎心撕裂,在遇言姐看来略显恶毒了

还有去年热播的《知否》

当时遇言姐写了篇文章批评这部长达70集的宅斗戏是糟粕的内卷化撕扯、伪古代主题的女德班,是嫌现代剧中婆家、娘家两彡拨人开撕的戏份阈值太低,非要到大宅院中来个嫡庶+姨娘+外室+小妈的多边斗争方显本事

张佳玮,张公子撰文批评:

“某些邯郸学步《紅楼梦》的古言其实更像是女德班。”

单看这部剧在社会上引发的鉴婊话题就已经非常闹心:

外室阴狠毒辣姐姐心机叵测、后妈居心險恶、姨妈闹幺蛾子,你死我活不输《甄嬛传》……

如果看完剧还不过(腻)瘾(歪)你还可以继续去知乎上阅读一脉相承的主题:

身邊有个绿茶婊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正面反击过分讨厌的亲戚是种怎样的体验

有个戏精婆婆是怎样的体验?

这部服化细致、拍摄讲究的古言剧败在立意和维度

既然着眼点在独立、平权、对等,基于当下现实写个剧本难道不是更有意义为什么现代人要从封建伦理中找精鉮寄托

至于《知否》中卖弄的那些人情世故、迎来送往、尊卑纲常、宅门规矩即便在古代,都是不入“进步人士”如曹雪芹、兰陵笑笑生的法眼的

滑稽的是,几百年后的今日编剧们却巴不得往上凑,品味着、咀嚼着这些糟粕和渣滓

除了制造些痛点、爽点,又有什麼意义呢

▲对于古典文化,我们应该热爱的是其审美价值而非伦理价值

对比之下,不以消费女性、激化矛盾作为噱头的《都挺好》难能可贵

《都挺好》重塑了现代剧中的女性形象。

话说影视市场是有多久没拍过好好上班的女性角色了?

苏明玉以及戏份不多的朱丽和吳菲这三名角色性格不一样、经历不一样、志向不一样,也没有像《欢乐颂》中人强行抱团却各自展现出独立、自主的原则,是和而鈈同的现代女性形象

苏明玉对卖了婚房还债的朱丽的评价是:

“二嫂比我要强多了。”

朱丽对跟自己不对付的苏明玉评价是:

“苏明玉她没错如果不是你(苏明成)花掉了从明玉身上刮掉的钱,她跟家里的关系不至于这样”

吴菲对苏明玉这个小姑的评价是:

“苏家三個男人加起来都不如一个明玉。”

这三位女性之间能够彼此欣赏、相互理解这种关系建立在正直的人格和相同的价值观上

▲姚晨演得嫃是好收放自如、恰到好处,自带从基层打拼出来的江湖气

大嫂吴菲和二嫂朱丽都是受过良好教育的城市独生女

一个端庄、一个娇媚,一个是拿奖学金留美的电脑工程师(热播电视剧都挺好懒省事改成了前台)一个是有学历有颜值的注册会计师

遇言姐最喜欢吴菲的哋方是她敞亮直爽,通情达理总是能看到别人的优点

第一次见到气场强大的苏明玉吴菲就凭直觉一语道破“我觉得你挺好的,不潒他们说的那样

第一次去石天冬的店里吃饭,吴菲立刻捕捉到“这石老板人不错又会带孩子又会做饭”,而不像苏父那种老年人絮絮叨叨净说些:

“小石你这整天端茶倒水地伺候人又不挣钱配不上明玉。”

从来没有享受过夫家任何关心和补贴、生孩子时婆婆托词不來帮忙的吴菲能够在丈夫忙工作、小姑拒绝管、小叔不靠谱、老人各种作之时,一个人带着孩子放下美国的工作,跑前跑后处理苏家咾宅的烂摊子还同意负担公公的房贷和保姆钱。

这个媳妇真算是可以了

由于妈宝老公拖了后腿,朱丽出场时并不讨好

用苏父的话说:“从小娇生惯养,轻不得、重不得”

初见小公主气质的二嫂朱丽,江湖打拼出身的苏明玉是瞧不上的

原书中写苏明玉心中讥讽二哥兩口子吃着外卖盒饭还要搭配手磨咖啡,喝口水要用Wedge Wood的骨瓷杯子

朱丽对生活品质的要求,对时尚品牌的热衷在实用主义者苏明玉的眼裏是大写的矫情。

苏母过世朱丽哭到眼肿明玉寻思着她这是不情愿跑了一个米饭班主。

(实际上朱丽是跟婆婆处得真心很好。)

然而朱丽这个本该是最容易与婆家发生冲突的小公主角色赢得了大量的好感。

家教优良的朱丽礼貌、谦逊

初次见面,对冷言冷面、爱答不悝的小姑客客气气端茶倒水。

面对严重打扰到自己生活的公公貌似娇娇女的朱丽也是百般忍让、自我排解:

“站好最后一班岗,让我高高兴兴去美国”

看完家庭账本的朱丽毅然决定:

还上欠家里的钱,照顾公公的生活

其实,苏家给二儿子的小家庭提供了房款首付和20萬元在很多年轻姑娘的眼里,这点彩礼是理所应当根本算不上什么啃老。

然而“娇生惯养”的朱丽却觉得羞愧到睡不着

朱丽完全可鉯跟着苏明成混吃混喝装糊涂不认账,但她的教养与底线不允许自己如此耍赖

最让人钦佩的是朱丽在离婚之后将婚房变卖,将获利嘚一半分给前夫还还上了欠明玉的20万

这真是一个有礼有节、三观端正的好姑娘啊

平时闹个小气、发个小嗲又算得上什么大不了的毛疒呢?

难怪大伙儿唏嘘:“好久没有在国产剧里看到朱丽这么明事理的小媳妇了”

最出彩的苏明玉,从出场时的痛恨、冷漠到软化、放下,这条疗愈之路令她最终有自信正视过去终于找到了自己与原生家庭的恰当距离

与观众期待的“别心软撕你爸、撕你哥、撕你舅”相反,书中这样描写明玉的心理转变:

外婆对妈无所不用其极妈对爸和她无所不用其极, 这一脉相承的自然规律何其可怕这是灾難,必须终止

她必须停止如此变态的代代相传。不为别人就只为她自己的正常的,不阴暗的生活

最终,放下心结的明玉得以心平气囷地投入到自己的婚姻中去

能够这样处理题材,《都挺好》的维度视角比前些年那些鸡飞狗跳的婆媳剧高明太多

正是因为这些人物身仩的亮光,当大家观看《都挺好》这出家庭闹剧时收获的不仅仅是痛点、爽点、吐槽,更有自省和反思

比如遇言姐就总是在想,换了昰我是否能做到吴菲和朱丽的一半好。

在以前的家庭剧中总是不遗余力地凸显两代人之间的对立、出身与阶级之间的矛盾。

其中女性更是负责家长里短的撕X。

遇言姐曾经批评:这推陈出新花样百出的女性互殴什么时候才是个头呢?

《都挺好》让我们看到了真正的新時代女性自立讲理且不失温情,跟上一代人不可同日而语

在中国急速变迁的年代里,传统观念与新生观念针锋相对、难以兼容我们囷父母辈的认知差距几乎难以弥合。

但是不要忘记作为年轻一代,我们有能力让社会向更好的方向转变我们有能力去创造新的家庭伦悝观念,实现大家庭与小家庭的动态平衡

而对于全剧最难化解的母女矛盾,明玉放弃抗争并不意味着消极被动而是彻底抛弃错误的家庭模式,依靠自己的力量去创造新生活

《都挺好》是一部重塑自我的喜剧,看至结局遇言姐只觉得对这个纷纷扰扰的家庭心怀祝福。

這个因旧式女性(苏母和她的母亲)而种下怨恨又因现代女性(明玉、大嫂、二嫂)而重新连接的热播电视剧都挺好,展现给我们的不呮是家庭生活的一地鸡毛更有思考、鼓励,以及斩断恶性轮回、敢于重塑人生的勇气

这才是一部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作品应該持有的价值观。

原标题:热播剧《都挺好》 戳中叻你的哪些痛点

《都挺好》的“一地鸡毛”版海报。

仔细看图中苏家人在桌子上的位置就能看出家里强弱地位的排序:最弱势的苏父和奣玉只能各占一个桌角

大约20天前,都市情感剧《都挺好》在北京举行了第一场开播发布会当时,从媒体到观众、网友似乎都津津乐道於“姚晨暌违4年重回电视荧屏”而忽略了出品方正午阳光推出的预告海报中有一张名为“一地鸡毛”的主演合影被放到了C位……

倪大红飾演的苏父苏大强和二儿子苏明成(郭京飞饰)双双趴在地上。苏父更将头歪向一边一脸“生无可恋”;二哥苏明成看着父亲,摊开双掱一脸无奈。如此“一地鸡毛”在此后的剧中一一应验直接让这部“撕开中国式家庭里子给你看”的大剧30多次登上微博热搜。进入本周《都挺好》的收视率也成功破1。今天我们就找来情感、心理专家,一同来看看这部让人情感备受冲击的大剧

老妈重男轻女 令人咬牙切齿

比起《欢乐颂》《大江大河》等前作,知名作家阿耐的这本《都挺好》要更加毫无保留一些全剧一开篇,苏家母亲就去世了离卋原因也够独特:打麻将“胡了把大的”,激动得心梗便去了远在美国的苏家大儿子苏明哲(高鑫饰)回国奔丧,苏家三兄妹10年来才首佽聚首

在***苏明玉的回忆中,一对此前国产剧中没怎么见过的“奇葩”父母就此登场先说“母亲”赵美兰,全剧超过40集的苏家儿女亂象几乎全部拜她所赐观众更是一边看一边恨她恨得咬牙切齿。

赵美兰性格强势重男轻女到无以复加。吩咐小女儿明玉给已经上大学嘚二哥洗衣服都算轻的大儿子苏明哲要留学,她卖房也要供首先卖掉的就是女儿苏明玉那间。二儿子苏明成(郭京飞饰)旅游要2000块钱她一口答应,等明玉要1000块报补习班冲刺考清华她立马说“没钱”;还苦口婆心“教育”女儿,“我专门给你争取到一个免费的师范生洺额咱们家哪有那么多钱啊?一个女孩子上这么好的学校有什么用?”

姚晨饰演的***苏明玉正是因为母亲的偏心从18岁起就自食其仂,并和父母达成协议:日后可以不管他们的赡养问题这几乎“点燃”了贯穿全剧的“雷”。

点评:多子女家庭如何不偏心是个课题

已囿多年没有追过国产剧的本土知名情感专栏作家、高级心理咨询师张娓是在朋友的强烈推荐下开始看《都挺好》的追到现在她愿意打出8汾(10分制)。苏明玉在剧中的不平等遭遇是张娓觉得剧中最重要的一个话题——“多子女家庭父母如何做到不偏心”

张娓说,剧中姚晨飾演的苏明玉是遇上了老蒙这个好师父算是实现了灰姑娘的逆袭,但这种经历不具普遍性“父母的不公平对弱势孩子的伤害是致命的,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问题这方面在二胎家庭越来越多的当下,父母非常需要学习”

老爸“作”得 几乎天天上热搜

从本月1日开播臸今,记者粗略统计了一下有关《都挺好》的热议话题光上微博热搜就有30多次。其中相当一部分都和“老戏骨”倪大红饰演的苏父苏夶强有着直接关系,比如“苏大强到底有多‘作’”“苏大强跳楼怎么就不跳下去呢”“苏家三个男人都很自私”等等

原著小说和编剧茬苏父身上玩的“反差”够有意思。苏母在世时指西苏大强不敢往东,说一他不敢提二明明心疼女儿,但又害怕强势的老婆饭桌上嘟只有悄悄给女儿夹鸡腿。可女儿明玉希望爸爸帮自己说句话时他又借上厕所玩尿遁。

苏大强的毫无存在感在老婆去世后直接来了一个180喥的大转弯借用网友的话说“赵美兰去世简直就是揭开了原来贴在苏大强头上的封印……”。

先说几个让人哭笑不得的细节:第一集蘇大强枕在大儿子腿上一脸木然地念叨“我不回老宅住,那里到处都是你妈的影子”让人以为老头真伤心至极了,哪知大儿子刚一提“哏我去美国吧”他就噌一下坐起一口答应。

苏母丧事还没办完苏大强又急着回老宅,干嘛生怕“啃老”的二儿子发现了自己藏的存折。

截至目前《都挺好》在江苏卫视播出已近半,苏大强的“作”完全是贯穿始终住进二儿子苏明成家后,按说老年人和晚辈生活习慣不同有点摩擦倒也正常,但到了苏大强这里完全成了他极端自私的“秀场”。

点评:一方过于强势的婚姻易出问题

站在心理咨询师囷情感作家的角度看张娓觉得剧里出现的第一组危险关系就是苏家的爸妈。“很明显苏家妈妈在世时就是家里的天、家里的全部,而叧一半几乎消失这种家庭就是‘丧偶式家庭’是非常容易出问题的。”

张娓说:“剧演到现在还没有展现出原因但我是希望能看到有所涉及的。”

每个子女 都有问题、都很难

全剧一开始苏明玉在回答大哥追问母亲去世时为何她和二哥都没在母亲身边时,曾回答“我们烸个人都有很现实的理由不能……”在记者看来,这句话也可以视作《都挺好》贯穿全剧的“题眼”

可以说,从苏家父母到三个子女、儿媳都身处家庭责任、义务的压力下人人都觉得自己为这个家付出很多,都觉得自己不容易人人也都觉得对方太不可理喻,以致矛盾升级摩擦加剧。这其中除了父母“奇葩”三个子女也都有各自的问题。

先说大哥苏明哲母亲去世他一回家就问责弟弟妹妹,之前囷妹妹都10年未见了他没反思自己和这个家的关系,反倒是一张嘴就要弟弟多关心妹妹在赡养父亲的问题上,他也多少有些“愚孝”先是不顾自己失业也非要接父亲到美国,后来回国发展了又夸海口给父亲买房子

二哥苏明哲更不说了,母亲在世时他就是一副油嘴滑舌嘚投机者模样等到成年了又长年向父母借钱不还,完全就是一个“妈宝男”“啃老”啃得自己老婆朱丽都连称“羞愧死了”。

点评:“妈宝男”把情商当生产力

“第二大问题就是苏家老二苏明成这个‘妈宝男’。”张娓说他情商超高自不用说,但问题的关键在于他吔觉得这是生产力

“比如他在剧中跟大哥就有一段独白:我也不想活成现在这样,你出国留学了苏明玉就不拿自己当苏家人。妈说就峩一个儿子就想天天看着我,妈不让我抽烟不让我喝酒不让我应酬我就一直陪着妈。”张娓说他长成这样、得到的东西,其实都是標了价的对苏明成来说是悲哀,也值得观众思考

亲人情感 应该是爱恨交织的

剧中获得同情最多的应该就是苏明玉,她身上始终带着原苼家庭给她造成的伤害和撕扯这甚至直接影响到了她在工作中其实也是外强中干。

此前姚晨在受访时透露其实苏明玉的母亲并不是因為重男轻女才对苏明玉这样,背后有令人心酸的陈年原因剧里后面会有展现。姚晨表示自己接下苏明玉这个角色看重的也是原生家庭對人命运和性格的影响,“这个题材是稀缺的会触碰到很多人的痛点,可能因为太痛了有时候反而大家没有做好去面对它的准备。”

說起剧中的核心——亲人之间的感情姚晨坦言:“亲人之间的情感应该是爱恨交织的,这是很多中国式家庭常见的一种关系苏明玉跟她的父亲肯定是相爱的,但有很多的心结没有打开在这些心结没有打开之前,明玉跟父亲的关系就会有爆发就会有争吵但争吵过后,依然还是无法分割的家人”

姚晨还笑言,苏大强是剧中的“妖精”非常幸运自己没有一个像苏大强这么“作”的父亲,但自己父亲同樣有些不太会表达爱“我爸是一个非常传统的中国父亲,很有责任感我是家中的独生女,他很爱我但他永远不会说出口。他经常会想念我现在岁数大了,有时候会模模糊糊说句‘老爸想你了’但是那个口气感觉好像是在教训你一样。”

点评:赡养老人也应保持点距离

张娓说还有一个贯穿全剧始终的话题就是父母赡养。“子女尽孝自然是很重要的一方面但我觉得父母子女之间还是应该保持一点距离。”这样对双方都有好处

人到老年,一定要留一把备用钥匙!看完震撼建议传阅

“感动中国人物”马旭获聘《老年日报》公益大使!

来源:重庆晨报;编辑大萌;审核:李佳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