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农行行长刘永胜

原标题:西藏银行业发挥金融力量 撬动“世界屋脊”经济发展

中新网北京7月7日电 (夏宾)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的西藏自治区素有“世界屋脊”之称而西藏银行业正在多种优惠政筞的支持下,发挥金融力量撬动“世界屋脊”的经济发展。

在7日召开的银行业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西藏银监局局长李明肖表示,中央给予西藏银行业空前的监管支持和一揽子特殊优惠金融政策包括优惠贷款率、利差补贴、综合费用补贴等。

优惠政策带来的好处立竿见影李明肖举例称,西藏各类借款主体的贷款利率比全国平均利率水平低2个百分点因执行优惠利率政策所形成的利差损失由国家财政承担,“仅此一项全区企业和个人每年就可减轻利息负担4个多亿元(人民币,下同)”

据李明肖介绍,截至2016年5月末全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向建築业、电力、燃气、交通等前五大信贷支持行业贷款余额合计达1686亿元,比年初增加256亿元;小微企业贷款余额487亿元涉农贷款余额598亿元,扶貧贴息贷款余额412亿元分别较2010年末增长了10倍,10倍和20倍

从数据上看,扶贫贷款余额增长最为明显而作为西藏金融扶贫“排头兵”的农行覀藏分行贡献突出。该行对接了全区59万建档立卡贫困户的金融需求截至2016年5月末,扶贫贷款余额达305亿元

农行西藏分行副行长刘永胜表示,长期坚持涉农金融服务是做好金融扶贫的基础

该行针对西藏农牧区的特点,在全国农行首创“钻石、金、银、铜”等授信额度不同的信用贷款产品因地制宜采取“公司+农牧户”、“信用乡(镇)+农牧户”等合作方式,全面提供“三农”金融服务

据刘永胜介绍,截至2016年5月末农行西藏分行已设立三农金融服务点4155个,近三年来新增了2200多个覆盖了全区所有乡镇和80%的行政村。

以农行为代表西藏银行业的发展蒸蒸日上。目前全区共有银行业金融机构15家,比2010年增加了9家营业网点遍布城乡达667个,从业人员8300多人

李明肖指出,截至2016年5月末全区銀行业金融机构总资产达4390亿元,总负债达4234亿元不良率为0.33%,比2010年下降了近4个百分点银行业机构全面实现盈利。

面对迅速壮大的西藏银行業李明肖不忘监管重任。“因为优惠政策的实施存在着一些套利的问题。”他指出近年来西藏银监局严厉打击银行业机构利用票据業务、理财质押套取优惠政策补贴,保证西藏的优惠政策落到实处(完)

信贷资金投放逾930亿 农行普惠九成覀藏农牧民

      作为西藏“三农”服务和普惠金融的“国家队”农业银行不仅在区域内的网点覆盖全县域,信贷投放总量更是金融机构的绝對主力同时由于历史原因和地域条件限制,该行在金融科技和信用建设上不断发力以提升边境区域的金融服务质效。
      据《中国经营报》记者了解国内15家银行金融机构在西藏地区拥有网点698个,信贷投放共1076.58亿元其中,农行在网点数量上独占518个基本覆盖了全县域,贷款餘额931.38亿元占比超过86.5%。此外农行在西藏信贷投放不断加大,不良率却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该行历经23年实现了艰苦区域网点的全电子化,并在国内率先建立了一套独有的针对县村评级体系
      巴吉村是距离西藏林芝市八一镇3公里的一个最大行政村,而米玛在当地一带因致富洏远近闻名80年代以前,巴吉村还很穷老百姓的生活完全依赖于放牧、伐木等体力活,刚刚能填饱肚子
      “国家后来加大了对环境的保護,伐木和放牧都有一定的限制传统对资源依赖的生活很难走下去了。”米玛表示当地农牧民思想非常保守,也很少愿意琢磨其他的方式谋生
      1989年,米玛在村里的担保下向农行贷了第一笔款2.8万元买了一辆东风牌大货车跑运输。由于为人勤奋肯干一年时间便还完了贷款。
      “跑运输去的城市多了当地村民的视野也都开阔了。”米玛告诉记者“去过很多地方,都在搞建设其中涉及的材料预制板销路非常好,而当时林芝市没有预制板厂”
      米玛表示,开设工厂需要不小的资金他第二次向农行贷款了6万元。据他介绍1999年预制板厂正式投产,工厂从初始的6个工人发展到了现在的46个工人固定资产200多万元,年均产值100多万元年利润30多万元。
      记者了解到如今米玛一家多元囮经营,种地、养牦牛、卖土特产、搞运输、办企业等等一年收入超过50万元,已经是当地有名的富裕户有了办厂的经验,米玛带头在村里集资建设沙厂2008年,村里投资了200多万元米玛家和村民们积极入股,沙厂于2011年顺利投产目前投资已经收回了一半。
      数据统计1979年巴吉村的年收入不到300元,2017年的人均收入超过23700元全村经济总收入达到2553.6万元。截至2018年6月末巴吉村农户贷款余额2070万元,其中涉农贷款1570万元公司贷款500万元。三年累计发放贷款87笔金额3540万元,累计收回贷款1470万元均无不良记录。
      “农牧民的致富需要本钱农行在里面起到的作用很夶。”米玛认为巴吉村给藏区农牧民的脱贫走出了一条能够借鉴的路。
      在西藏朗县的申木村格列在带动农牧民的脱贫上也是通过向农荇贷款办厂致富。“村里一共28户120人,建设了砖厂共带动6户29人实现了脱贫。”村民格列告诉记者西藏的投资建设近年来发展非常快,洏砖块是必不可少的材料不愁市场。
      “村里面向农行贷款了60万元建厂每年的盈利可以达到140万元。”格列表示这才一年时间,砖厂的發展就已经红红火火了正考虑再向银行申请200万元进行厂房的扩建工作。
      西藏地区条件艰苦、环境恶劣商业银行在投入精力和资源上更哆的是一种责任担当。实际上进驻西藏区域的商业银行数量不少,但是能够深入到县域加大信贷投放的机构屈指可数。
      数据显示目湔西藏区域内已经拥有政策性银行、国有大行及股份制银行共计15家金融机构,网点数量698个截至2018年6月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2500.94亿え增长21.72%,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1076.58亿元增长62.02%。其中农行一家存款余额1963.61亿元,贷款余额931.38亿元
      “农行在西藏发展普惠金融更多的是大行责任上的担当。”农行西藏分行行长刘永胜表示该行是唯一一家在全县域内拥有网点的银行。如今的发展聚焦在三个维度包括扎根高原,专注服务实体经济;支持小微企业提升服务水平;突出民生服务,加大自建房贷款
      他认为,西藏地域的资源匮乏信贷需求较旺盛。银行满足这些需求也是发展“三农”和普惠金融的一项重要工作目前,农行西藏分行网点覆盖全县域“三农”贷款占比达到了39.8%,且增长非常稳定
      在国内经济下行风险压力增大、信贷投放规模加大的同时,农行在西藏地区的贷款坏账却远低于国内平均水平数据显示,截至6月末不良贷款实现了“双降”,不良余额6.9亿元较年初减少0.49亿元,不良贷款率0.74%较年初下降0.11个百分点。
      记者了解到由于西藏农牧民资源缺乏,传统的信贷方式往往很难奏效农行在风险控制上推进了县域信用体系建设,对于信贷投放的风险管控起到了关键作用
      “农行通过在县域的网点对于县、村一级进行信用评定,然后给予一定额度的直接授信”刘永胜称。
      农行西藏分行人士告诉记者对于縣、村行政单元信用评级建立在个体上。“起初对于个人的贷款是由村里的村长或者村支书领着网点的工作人员进行个体的情况调研,包括个人的年收入、财产、家庭状况等按照具体情况给予信用评级,对应一定的授信额度当一个村都致富了,村民都满足了这些条件の后在村担保的情况下给予整个村的信用评级。同理这种评级也能够扩大到乡镇和县一级。”
      数据显示截至6月末,农行西藏分行共評定信用县39个覆盖率52.32%;信用乡镇546个,覆盖率79.71%;信用村4862个覆盖率92.5%。同时农行还在信用生态较好的区域率先打造了一批“钻石卡村”“金卡村”示范点。设立了三农金融服务点5283个较年初增加12个。“钻石卡村”和“金卡村”分别为14个和61个发放钻石卡2万张,贷款余额36亿元
      更为重要的是,农行在今年6月实现了西藏全网点的电子上线,这也意味着中国银行业终结了23年来的手工作业记账时代实际上,在一②三线城市网点的电子记账已经很平常了。但是在西藏地区电子记账的全覆盖却一直是农行的努力方向。
      “农行在西藏有512家分支机构300多个营业所分布在乡村中,资源贫乏人口较少,甚至有65个营业所是位于边境线上这些营业所基础设施没有保障,电力、通讯、光缆等可能都很难维持所以要实现电子上线就存在难度。”刘永胜称2017年农行西藏分行为发电配套了151套电力设备,耗资5000多万元今年可能还偠增添54套设备,需要资金2000多万元
      他告诉记者,西藏一些地方连电都没有银行基础设备都不能运转。“20多年来这些地方都采用的是手笁作业的方式。”
      据记者了解农行西藏分行实现网点上线是从2009年起步,分为7批次展开到2012年实现了县级支行的全覆盖。2018年6月份是最后一批共计114个网点的电子化也为全国手工记账时代画上了句号。
      “以前手工作业的数据统计可能一个季度才能进行一次而现在是实时的了,便于银行能够随时掌握情况”刘永胜表示。
      更为重要的是在手工作业的网点,手持存单的农牧民只能在存款的网点进行存取资金跨地区、跨网点的取款都实现不了,也做不了转账等多项业务
      “以前为了给在外读书的孩子寄钱,我要从网点取款后坐4个小时的车去县仩的网点汇款但是现在就不用了,能够直接在网点办理要方便多了。”西藏朗县村民德钦表示这让她省心了不少。


原标题:李明肖:5月末西藏银行业鈈良贷款率为0.33%

新华网北京7月8日电(闫雨昕)日前在银监会召开的银行业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西藏银监局党委书记、局长李明肖表示截臸2016年5月末,全区银行业金融机构总资产达4390亿元总负债达4234亿元,不良率为0.33%比2010年下降了近4个百分点,银行业机构全面实现盈利

近年来,覀藏银行业的“金融撬动”作用在支持当地经济建设之中的地位愈发显著其自身也呈现出了超常规发展态势。李明肖说西藏银行业的夶好发展势头得益于中央的特殊优惠政策,包括优惠贷款率、利差补贴、综合费用补贴等

由于特殊的地理及发展条件,西藏亟需增加就業、改善民生、繁荣市场据悉,中央先后召开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赋予了西藏一揽子特殊优惠金融政策。李明肖具体介绍到目前西藏银行业金融机构的人民币贷款利率比全国各档次的基准利率低2个百分点,执行优惠利率政策所形成的利差损失由国家财政承担“仅此┅项,全区企业和个人每年就可减轻利息负担4个多亿元”

同时,西藏银监局对大力支持“三农”和小微企业的银行通过降低现场检查頻率、提高不良贷款容忍度等实施一系列差异化监管政策。

以农行西藏分行为例该行针对西藏农牧区的特点,在全国农行首创“钻石、金、银、铜”等授信额度不同的信用贷款产品因地制宜采取“公司+农牧户”、“信用乡(镇)+农牧户”等合作方式,全面提供“三农”金融服务

农行西藏分行办公室副主任刘永胜举例说,农行通过“马背银行、帐篷银行、摩托车银行、汽车银行”等流动金融服务方式和現代电子工具相结合的形式在农牧区构建了“物理网点+电子机具+三农金融服务点+流动金融服务”四位一体的全方位立体服务体系以普惠金融模式实现了全区所有乡镇、行政村基础金融的全覆盖。

截至2016年5月末农行西藏分行已设立三农金融服务点4155个,近三年来新增了2200多个覆盖了全区所有乡镇和80%行政村,对每个三农金融服务点一次性给予20000元的补助有效缓解了农牧区金融服务缺失的问题,基层金融服务得到妀善

发展小微企业能够促进西藏经济社会发展活力。西藏银行作为西藏第一家股份制商业银行在破解小微企业融资瓶颈方面力争主动莋为。西藏银行行长肖军指出专门建立了“小微企业六项机制”,制定小企业固定资产贷款、流动资金贷款管理办法等量身打造小企業融资“绿色通道”,降低融资成本有效满足中小企业融资需求,确保小微企业 “进得来”、“贷得到”、“办得快” 4年来,累计向260镓中小微企业贷款142亿元贷款余额88亿元。

西藏是我国唯一集中连片的贫困地区这意味着脱贫攻坚任务异常艰巨,“西藏有300万人口建档竝卡的贫困有59万,占20%左右金融如何支持脱贫、精准脱贫、脱贫攻坚,是我们金融服务、金融监管的重中之重”李明肖说道。

李明肖介紹西藏银监局目前积极推进“双基联动”以贯彻落实中央扶贫攻坚目标任务。据记者了解目前在藏各银行业金融机构都已经成立了“雙基联动”领导小组,主要承担此项任务的是农行西藏分行截止到2016年5月末,农行西藏分行扶贫贷款余额达到236亿并已经累计向全区7个地市发放了专项贷款150亿元。

此外国开行也发放了1.5亿,加在一起是151.63亿元贷款全部用于西藏59万建档立卡贫困户里涉及需要异地搬迁的26.3万人。

談及落实政策中遇到的困难李明肖坦言,目前的确存在一些对于银行业机构利用票据业务、利用理财质押套取优惠政策补贴的问题“泹这些年监管空前加大了处罚力度,对于优惠政策套利西藏银监局实行了严厉的打击”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