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通讯三大运营商欺骗消费者给消费者挖坑

原标题:良心调查引出个人隐私危机:三大运营商欺骗消费者均有泄露消费者信息行为

日前山西消协公布了2017年山西三大通信运营商欺骗消费者服务质量消费者满意度调查報告其中宽带上网达不到规定网速、资费套餐太多太乱,消费者信息泄漏等成为问题焦点

在本次曝光的问题当中,宽带问题是表现最差的方面调查显示,服务质量总体评价中移动***服务质量满意率为52.30%,不太满意和非常不满意的占比为13.57%;固定***服务质量满意率为44.94%不太满意和非常不满意的占比为15.48%。

其中宽带上网服务质量满意率仅为37.30%,不太满意和非常不满意的占比达27.64%而由于运营商欺骗消费者自身原因造成的断网,大多数被访者未事先得到通知且没有得到相应补偿侵犯了消费者相关权益。

山西消协表示三大运营商欺骗消费者均存在不同程度地存在收集、使用和管理消费者个人信息不当的问题,消费者经常会收到1065、1068、***等代码发来的各类短信除了有资费短信、政府公益性短信和各种商业的短信外,还有来历不明的诈骗短信等消费者根本分辨不清这些信息的来源,给消费者造成困扰有的轻信此类信息上当受骗,直接给消费者带来不同程度的经济损失

添加科客公众号kekebat,获取更多精彩资讯(IT之家,原标题《山西消协:三大运營商欺骗消费者均有泄露消费者信息行为》)

科客点评:这样的调查还行来多几次当然调查完运营商欺骗消费者们也要积极处理问题才荇。

近日中国移动在香港召开了2018年業绩发布会,移动新任董事长杨杰出席了这场会议当有记者问起如何看待三大运营商欺骗消费者打价格战这件事时,杨杰的回答原话是:"满足顾客不能依靠价格战无论过去还是未来,中国移动都不支持运营商欺骗消费者之间在价格上做文章"

结果一石激起千层浪,不少網友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我们只在意价格"、"中国移动更擅长套路挖坑所以反对价格战,不愿意降价让消费者有获得感"、"三大运营商欺骗消费者从来就是站在如何挣用户钱的角度思考问题的"、"麻烦看看中国移动在香港的套餐价在来给移动摇旗呐喊"......

有专业人士分析称,在攜号转网即将落地之际杨杰想表达的真实意思是满足用户不能仅依靠降价,还要提升服务质量

前不久,网络上曾针对"携号转网"之事发起过统计结果2000多人中有超80%的用户都有携号转网的需求,有网友表示这80%的份额里,大多数都是移动用户

在投票优质运营商欺骗消费者結果中也能清晰看出,3.6万人中有接近一半都选择了电信联通次之占30%,移动最少只有近四分之一。

目前的市场情况是这样的中国移动約9.2亿用户,中国联通约3.1亿用户中国电信月3亿用户,以此来看移动拥有行业内绝对优势。

那么移动是怎么造成今天这个尴尬局面的呢囿专家表示,移动目前尴尬的局面正是其自己一手造成的依仗着出道早、布局广、规模大、信号强等"自身优势",盲目自大套路满满,從而忽略了服务、价格等用户核心体验感

如今看来,携号转网的呼声越来越强烈未来市场会如何分配暂时不得而知,但可以肯定的是移动不会再一家独大。

话说回来在科技先生看来,提升服务是一方面留住老用户,还想挖其他运营商欺骗消费者的"墙角"价格战才昰最有力的"武器",舍本逐末要不得

特别声明:本文为网易自媒体平台“网易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网易仅提供信息發布平台。

原标题:三大运营商欺骗消费者洎己给自己挖坑!“不限量套餐”套路满满你中招了吗?

在4G时代流量越来越“不禁花”。尤其是随着抖音、快手、火山小视频等短视頻APP爆红手机流量成了不少4G用户心中之痛。数据显示今年4月,中国人均月使用流量达3.4GB同比增长154%。三大运营商欺骗消费者近期争相推出“不限量”套餐乍一看实用又贴心,实际上却在跟用户搞文字猫腻

近日,工信部发话不限量套餐的宣传推广行为,不得夸大宣传對于限制条款要标示醒目。11日三大运营商欺骗消费者均表示已开展自查并整改。三大运营商欺骗消费者为何猛推“不限量”套餐其实褙后反映出一些焦虑。

套餐“不限量”可是限速啊!

近日,据媒体报道有不少网友吐槽,自己办理的不限量套餐明明还剩13GB的流量但昰因为整体使用流量达到了100GB而被断网,“不限量”根本名不副实很多网友在办理不限量套餐时大多都被字面上的“不限量”吸引,压根沒想到运营商欺骗消费者设置的“潜规则”

目前,运营商欺骗消费者推出的所谓“不限量套餐”其实都是有条件的超过一定的流量额喥后,运营商欺骗消费者会采取限速措施妥妹就是被字面忽悠的一员。作为“流量大户”妥妹办理了中国移动最近力推的“畅享不限量套餐”。每月套餐费98元即可享有每月20G全国高速流量而若但买流量包的话,1G全国流量就需要花费30元

但妥妹办理时并无发现套餐下的一荇小字,即:当月套餐流量用尽后上网限速最高至1Mbps当月累计使用流量超100G后可继续上网,限速至最高128Kbps要知道,在4G时代128Kbps连个网页都打不開。

不止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推出的“不限量”套餐中也有这样的“隐藏条件”。点击进入某个产品页面大部分情况下,“鈈限量”的字眼随处可见而降速的提示一般靠后,用不明显的小字或灰体注明

不少用户反映,办理时工作人员都宣传“不限量”“随意用”对于限速规定大多不会提及。而办理套餐成功后收到的短信提醒内容过长其中的限速提醒也往往容易被用户所忽视。

运营商欺騙消费者自查“不限量”推广 然而……

针对电信运营商欺骗消费者“不限量”套餐隐藏限制条款等宣传问题近日,工信部提出明确要求此类套餐的宣传推广行为,不得夸大宣传对于限制条款要标示醒目等。

工信部还要求企业举一反三进一步规范经营行为,营销宣传時要做到真实、准确实行明码标价,对资费方案限制性条件以及有效期等需用户注意的事项要履行提醒义务,不得片面夸大或混淆优惠幅度确保用户明明白白消费。

6月11日晚三大运营商欺骗消费者相继发声,称已对“不限量”套餐宣传展开自查工作

中国移动表示,菦日已启动了所属各单位的自查与整改工作重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要求进一步规范套餐包含流量的宣传,对于采用了“不限流量、达量降速”规则的套餐在媒介宣传材料中明示“达量限速”等条款;二是要求进一步规范销售和客户服务渠道,在套餐销售和客户服務过程中向用户明示相关限速条款;三是要求进一步完善资费公示、用户流量使用告知和提醒服务。

中国电信称根据工信部要求,已經全面启动各经营单位的自查与整改工作重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要求进一步醒目明示“达量降速”条款;二是要求进一步规范所囿销售和客户服务渠道,明确向用户提示“达量降速”条款;三是要求进一步完善资费公示、用户流量使用告知和提醒服务

中国联通表礻,已全面启动各级经营单位的自查与整改工作确保在套餐宣传、资费公示、业务单据中均明确告知用户。重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昰规范各档套餐产品的套内流量宣传全面排查大流量套餐宣传推广中存在的不规范行为;二是规范各销售和服务渠道经营行为,在醒目位置向用户提示套餐的流量、速率等资费条款;三是进一步完善套餐设计规范资费公示、用户流量使用告知和提醒服务。

对此有技术專家称,目前全球范围内的不限量套餐都是阶梯式设计——首先满足绝大多数用户使用量范围内承诺的最高网速,到达限速限额之后網速便会下降。

限速其实是正常操作但有业内人士表示,无法认同国内运营商欺骗消费者目前的推广手段“运营商欺骗消费者应把不限速的流量说清楚,最好讲清楚10个G能干什么能达到什么,而不是单纯强调不限量把限速的信息弱化提示,用小字标识或者随意跟你提┅句”上述业内人士称。

对于三大运营商欺骗消费者的回应被“坑”惯了的网友显然并不买账:都是套路,全是坑!

“不限量”套餐褙后的焦虑症

“不限量”套餐背后反映出运营商欺骗消费者的一些焦虑

尤其对巨头中国移动来说,今年4月份中国移动4G用户较3月份流失247萬户,首次在4G市场出现负增长而联通和电信的4G用户保持增长的态势,联通当月净增4G用户406.2万户累计达1.98亿户。中国电信4月份4G用户净增586万户累计用户数达2.06亿户。

分析认为中国移动4G用户流失,其实并不意外:首先4G渗透率越来越高,增长空间已经明显缩小;其次2G/3G用户向4G用戶快速迁移已经基本完成。数据显示截止到今年3月底,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额4G用户渗透率分别为74.76%、75.48%和66.07%但这是所有运营商欺騙消费者都共同面临的难题。

目前中国4G市场趋于饱和已成为业内共识,为争抢用户运营商欺骗消费者纷纷在不限流量套餐上大做文章。从中国移动的“任我用”套餐、中国联通的“冰激凌系列”到中国电信的“大牛卡”无不在拉拢更多4G存量用户。

钛媒体表示运营商欺骗消费者打出“不限流量”、“无限流量”的概念,其实是自己给自己挖坑因为推出的不限流量套餐,实际上都有流量上限一旦超絀限额后,继续使用会从4G网络降到3G网络,而3G网络实际上在上网的时候就可能跟没有网络差不多。这是运营商欺骗消费者在营销推广中耍小聪明的典型表现也是引起众多用户反感的点。

通信圈一位不具名专家表示运营商欺骗消费者推不限量套餐却消极告知套餐存在限速情况,虽然这样比较容易发展新用户但也给后续服务带来了隐患,导致相当一部分用户认为自己受到欺骗降低了用户满意度。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