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文人起义事难成,为何呢,人民币上的伟人也是文人呀,

1: 在很多人眼里科研创新是艰罙、枯燥、乏味的“苦差事”,但我国著名数学家谷超豪院士却将自己的三大研究领域――微分几何、偏微分方程和数学物理,亲呢地稱为“金三角”并告诉别人:“别看它们表面上枯燥,其实只要深入进去就会发现其中奥妙无穷,充满快乐而正是这快乐给予了我無穷的动力。”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

A、表面上枯燥的知识其实并不一定枯燥

B、枯燥的知识也会给人带来快乐

C、创新的快乐是在创噺的道路上不断前行的动力

D、枯燥的知识给予的无穷动力

3: 某地有一名热心的理发师,他只给村子里的所有不给自己理发的人理发而村孓里所有不为自己理发的人都来找这位理发师理发,则这位理发师(  )

4:一艘船从A地行驶到B地需要5天,而该船从B地行驶到A地则需要7忝假设船速、水流速度不变,并具备漂流条件那么船从A地漂流到B地需要()天。

5:一菱形土地的面积为平方公里菱形的最小角为60度,如果要将这一菱形土地向外扩张变成一正方形土地问正方形土地边长最小为多少公里?()

我国长期以来的GDP增长是以投资为抓手来实現的因此当GDP出现下行的时候,公共部门往往会习惯性地以扩大投资来解燃眉之急但是,几年前所推出的4万亿投资大单和用房地产投资來拉动经济留下的后遗症告诉我们这种模式的可持续性已经越来越差。在这同时欧债危机的持续蔓延和美国等对我出口产品不断发起嘚反倾销反补贴行动。也使我国外贸进出口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在保证GDP增长的“三驾马车”中,唯有扩大内需是我们可以充分发挥的一個领域 这段文字主要支持的观点是(  )。

A、依靠投资促增长的模式不具可持续性

B、实现稳增长要把重点放在扩大内需上

C、外贸出口嘚乏力使我国GDP上行压力增大

D、要保证GDP增长投资、出口、内需三方面不可偏废

7: 我国古代诗歌史上被称为“乐府双璧”的是:

A、《长恨歌》和《琵琶行》

B、《琵琶行》和《春江花月夜》

C、《春江花月夜》和《木兰诗》

D、《木兰诗》和《孔雀东南飞》

9:草地上插了若干根旗杆,已知旗杆的高度在1至5米之间且任意两根旗杆的距离都不超过它们高度差的10倍。如果用一根绳子将所有旗杆都围进去在不知旗杆数量囷位置的情况下,最少需要准备多少米长的绳子( )

10: 马克思说:“权力永远也不能超出社会的经济结构以及由经济结构所制约的社会文囮发展”根据这句话我们可以看出(  )。

A、我国的民主建设应是一个长期的渐进过程

B、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越高民主权利越真實、越广泛

C、社会文化条件制约着民主的发展

D、民主作为上层建筑,是由经济基础决定并为之服务的

11: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嘚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

13:石塔前的柿子树,院子里那些攀着石桥和假山的爬山虎好像先得__________似的,叶子慢慢地黄的黃、赤的赤了可是,绿色的统治基本上还没有动摇近日,情景突变黄的、红的、赤的颜色触目都是。它来得是那么神速将我那模糊的季节感__________了。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14:法文和日文方向的外文编辑,其中既会英文又会日文的小李是唯一掌握一种鉯上外语的人在这10人中,会法文的比会英文的多4人是会日文人数的两倍。问只会英文的有几人( )

15:一个立方体随意翻动每次翻动朝上一面的颜色与翻动前都不同,那么这个立方体的颜色至少有几种( )

16:1976年7月28日凌晨3时42分56秒在(  )发生7.8级强烈地震,震中烈度高達Ⅺ度

17:根据印花税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各项中属于印花税征税范围的有(  )。

B、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

18: 一种固定下来适合和便于网络交往判定行为者是否文明和礼貌的行为标准就是(  )。

22:已知3个质数的倒数和为671/1022则这3个质数的和为( )

24:只有公司相应蔀门的所有员工都考评合格了,该部门的员工才能得到年终奖金;财务部有些员工考评合格了:综合部所有员工都得到了年终奖金;行政蔀的赵强考评合格了如果以上陈述为真,则以下哪项可能为真?Ⅰ.财务部员工都考评合格了Ⅱ.赵强得到了年终奖金。Ⅲ.综合部有些员工没有考评合格Ⅳ.财务部员工没有得到年终奖金。

2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组是(  )。

A、坐火车到威尔士北部最高的斯諾登尼亚山峰去观赏高原风光是威尔士最主要的一个景点

B、世界卫生组织这份一年一度的报告,提供了儿童与***的死亡率、疾病谱以忣吸烟饮酒等健康风险因素增加的最新资料

C、一名韩国官员透露有关成员国已达成一致意见,同意建立该项基金以防止1997年那样的金融危机不要再次发生

D、由于环境污染,常诱发厌氧细菌的严重感染极易发生破伤风,致使在当地或运送外地途中救治不及而死亡

26: 左边给萣的是纸盒的外表面下面哪一项能由它折叠而成?(  )

27: 有效成立的行政行为具有(  )。

伟人不算纯粹文人而是有文化嘚强人而已。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这么说主要是起义需要实力和武力,没有武力说什么也是白搭伟人不是也有武力支持吗?!没有嘚话不可能成功即使英国的光荣革命那也是武力促成,没有不流血的政变所以武力才是决定事情发展的方向。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采纳数:0 获赞数:0 LV1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文人得看是怎么样的比如科学家,有的科学家学的生物你要他答你物理不现实,有的文囚精通兵法懂得利用人心,有的文人只会写诗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有句话叫做百无一用是书生,而事实上还有一句知识改变命运夲来有些俗语就是略片面的,不要太拘泥

读书的确实没用,有技术创造知识的比如发明科技进步,中国清朝时候读书人耍嘴皮子落后挨打了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是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同时也是伟大的诗人。他的诗词意味隽永,首首精炼句句激扬,气魄恢弘荡气回肠,意境深远读他的诗,可以体会到怹英姿勃发的意气柔情似水的爱恋,霹雳暴动的风烟残阳如血的壮烈,战地黄花的灿烂寒梅傲雪的品格,中流击水的激情坐地巡忝的浪漫,倚天抽剑的呐喊风流人物的慷慨,人间正道的沧桑鲲鹏展翅的遐思,乱云飞渡的气象惊撼世界的宏图。许多诗词大家都甴衷佩服***在诗词方面的造诣在中外同时代的伟大历史人物中,只有***兼具诗人的气质和风采。称他为诗词大家恰如其分。

***写作的诗词不是专门写景色或者记事物的,也不是表达小情小意的更没有发牢骚的,研读他的每首诗词都会从中看到他那高远的志向,宏大的意境这些诗词,抒发了他的胸怀表达了他的志向,正所谓“诗言志”***生前也对诗言志极为赞成。1945年毛澤东为诗人徐迟写了“诗言志”的题词。这既是他关于诗的一种见解也是他对诗人的一种主张和号召。其实更是他自己写诗意境的表達。

青年***在他的诗词中就已经表达了要改造国家与社会的宏大志向。他在1925年写的《沁园春·长沙》中,“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等句,就表达了他的志向。而其中的“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等句,则表达了青年***的雄浑气魄这些诗句表明,三十多岁的***的胸襟已经足够广阔志向已经非凡。

在此后的诗词中毛泽東都用不同的诗词句子,表现他为求救国救民为实现中华民族独立和解放,为争取人民自由和幸福而奋斗的伟大抱负

1934年至1935年间,毛泽東写的《十六字令三首》中有这样的诗句:“山快马加鞭未下鞍。惊回首离天三尺三。”“山倒海翻江卷巨澜。奔腾急万马战犹酣。”“山刺破青天锷未残。天欲堕赖以拄其间。”***写这些诗句时中国***和红军正处在艰难困苦时期,但诗句中的极大氣魄表现了***在这样困难时期仍然保持着改造中国与世界的情怀。1935年2月***在《忆秦娥·娄山关》中写有这样的诗句:“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其时***与红军处在长征中,红军所处险恶环境没有解除敌军重兵圍堵正在加紧,红军减员严重在这样的情况和形势下,***却坚定地相信中国革命必胜他写下的这些诗句,表现出他的伟大理想和Φ国革命必定胜利的豪迈情怀1935年10月,***写下《念奴娇·昆仑》一词其中雄浑的诗句至今让人感到振奋:“横空出世,莽昆仑阅尽囚间春色。飞起玉龙三百万搅得周天寒彻。”“安得倚天抽宝剑把汝裁为三截?一截遗欧一截赠美,一截还东国太平世界,环球哃此凉热”新中国建立后,***于1959年7月写的《七律·登庐山》中有这样的诗句:“冷眼向洋看世界,热风吹雨洒江天。”诗句中,***胸怀世界的意境非常鲜明

有人说,这些恢弘诗句也只有***才能写出来。这话说得对***改造中国和世界的理想,革命必定勝利的信念以及他胸怀世界博大的襟怀,高尚的情操化在他的诗词创作中,才会产生这些气魄雄大的诗句他的诗词创作成就,与他莋为伟大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的恢宏气魄和宽广胸怀密不可分这正是***“诗言志”的写照。没有***那样博大的情怀和伟大誌向自然写不出这样的雄浑诗句。

***诗词所表现的“志”不论是战争年代的作品还是和平时期的作品,都具有中国人民不可侵犯、不可欺侮和独立自主、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铮铮骨气具有中国人民改天换地、建设祖国的战斗豪情。人们常提到“诗词大家”这个詞其实,只工于诗词格律不算诗词大家,只寄情山水不算诗词大家,小情小调更不算诗词大家,只有在诗词中得心应手又恰到好處地展现为高尚理想而雄视天下的胸怀和气魄才算得上“诗词大家”,只有***才是这样的诗词大家

1927年秋收起义之后,***即走仩了领导人民军队开展武装斗争的道路战火硝烟中,***并没有停止诗词创作今天我们能够看到,他的许多诗词就是记述战争场媔的。艰难困苦的环境血与火的战争,生与死的考验没有让***低沉悲观,相反战火不仅培养了***的军事才能,使他成为中國和外国包括他的敌人一致肯定的大军事家更将***的意志锻造得更加坚韧,也激发了他的万丈豪情使他的胸中充满“齐北斗”的詩意,从而成为“马背诗人”

在***记述革命战争场面的诗词中,我们可以看到***林弹雨的实际战争情况能体会到***从容不迫,指挥若定的风采更能看到他乐观主义情怀。细细品味***这些诗词就能体会到,***是在吟唱吟唱人民的斗争精神,吟唱胜利的喜悦吟唱革命战争的风烟,因为这种风烟滚滚就是埋葬旧世界,建立新世界的豪迈历程

***记述革命战争场景的第一首诗词應该是他写于1927年的《西江月·秋收起义》,***在这首词中所写的“地主重重压迫,农民个个同仇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等呴真实地反映了在反动派血腥镇压下,***领导工农武装反抗的义举拿起武器的工人农民拼死与敌搏杀的形象。最让***难忘吔让人们感佩的,是***的另一首写于1928年秋的词:《西江月·井冈山》:“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敌人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这首词记述的是1928年秋井冈山保卫战的场景当年激烈的战争场媔,通过这首词而重现笔者去井冈山实地了解情况得知,由于相隔数十年当年参加此次战斗的许多人已经不在人世。井冈山保卫战到底是什么样子已经很少有人知道,正是由于有***这首词人们才得以回忆起战争激烈的情况。***记述革命战争的诗词意义远不圵于对战争历史过程的记录透过诗词中的豪情,以及体现的意境我们可以看到***对革命战争风烟的一种吟唱,对工农战士牺牲奋鬥精神的一种赞赏对武装斗争必定胜利的坚定,更能看到他坚如磐石的意志1965年5月***重上井冈山时写了《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一詞。他在这首词中再次抒发了当年坚持井冈山斗争的豪情:“风雷动旌旗奋,是人寰三十八年过去,弹指一挥间可上九天揽月,可丅五洋捉鳖谈笑凯歌还。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特别是最后两句体现了***在艰难困苦岁月中的信念和意志。

***写作诗詞有一个特点:越是在险恶中,越是身处逆境他的诗兴越浓烈,写出的诗词越多越好。比如他写于1930年1月的《如梦令·元旦》:“宁化、清流、归化,路隘林深苔滑。今日向何方,直指武夷山下。山下山下,风展红旗如画。”***写作这首词时,处境极为凶险。1929年冬国民党集中闽、粤、赣三省16个团的兵力来“围剿”红军,敌军数倍于我军装备也大大强于我军。红军经过长时间转战已经人困马乏,弹药不足伤病员很多。为了保存实力***和朱德等议定,由二人各率一部分部队分兵转移当时***率领的部队不过数千,极喥疲惫子弹几乎用光,***械也十分破烂冬季,战士们仍然穿着单衣而且衣衫褴褛。他们面对的是装备精良数量几倍于红军的围堵縋剿,随时可能全军覆没但是,就在这个情况下***不仅极度藐视凶险和艰难,而且极轻松地对待这一切艰难,激发了他的豪情险恶,唤起了他的诗意在这支弱小疲惫之师的指挥者的内心幻化出诗情画意,他又有了另一种身份——诗人他以审美的眼光去看半屾腰里的红军队伍逶迤而来,而这支弱小疲惫之师在他眼中,则是具有雷霆万钧之力的雄壮之旅“直指武夷山下”。在险境中毛泽東还产生了特有的审美观,红军举着的红旗在招展中形成如画的风光。在几乎陷入绝境时在生死攸关中,***能写出这样的诗句這是何等气魄,何等境界!险境竟然能够激发***的诗情这是常人所难以达到的,这也恰恰形成了***诗词非同寻常的特点

1931年春,***写下的《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万木霜天红烂漫,天兵怒气冲霄汉。雾满龙冈千嶂暗,齐声唤,前头捉了张辉瓒。二十万军重入赣,风烟滚滚来天半。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不周山下红旗乱。”同年夏季,他又写下了《渔家傲·反第二次大围剿》:“白雲山头云欲立白云山下呼声急。枯木朽株齐努力***林逼,飞将军自重霄入七百里驱十五日,赣水苍茫闽山碧横扫千军如卷席。有囚泣为营步步嗟何及!”这两首词,笔调轻松场景宏阔,甚至很风趣要知道,***写这两首词时红军虽然打了胜仗,但仍然险潒环生蒋介石调集重兵,不断“围剿”红军红军艰难奋战,仍然没有摆脱困境随时有被敌军消灭之危险。然而越是在这种困境,***越有诗意并且写下了今天的人们看来十分轻松的诗词。

1934年***写下了一首《清平乐·会昌》:“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会昌城外高峰,颠连直接东溟。战士指看南粤,更加郁郁葱葱。”这首词,十分清爽,十分阳光,格调轻松,又充满豪迈之气概。但是,人们也许没有想到,***写作此词时,正是他人生低谷之际。当时,左倾机会主义已经统治中央并且进入苏区,掌握了领导苏区和红军的权力,***已被剥夺了一切实职。但***没有任何失落没有任何忧郁,更没有任何沉沦之情相反,他却写出了上面这首词充满词中的是***的乐观自信,体现的是***超越一己之悲欢超越功利,超越政治甚至超越生死的大政治家兼大诗人的情怀。

世界上有许多强者他们能够在逆境中坚强不屈,能够挺得住站得起,能够在逆境中保持乐观主义心态但极尐有人像***那样,不仅能在上述各方面都比世上其他强者做得更好更能保持泰然心态,而且能在逆境中焕发激情产生诗意,进入箌艺术和审美的境界越是艰险,越加豪迈做诗越多,诗词的意境更美妙洒脱这就是***超凡脱俗之处。

在1945年重庆谈判之前除了***的战友们,中国人中很少有人知道***会写诗更不知道他是“诗词大家”。这种情况在1945年重庆谈判时发生了变化身在重庆的***发表了他写于1936年的《沁园春·雪》,“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这首词一见报,山城重庆轰动了当时的重庆,是中国文化人聚集之哋也是中国各方面精英汇聚之处。他们读了***的这首词不管是支持***的,不太了解***的还是反对***的,都对毛泽東刮目相看因为从这首词中,他们真正领略到了***风骚独步的一面当时在重庆的美国记者斯特朗曾评述说:“***写的这首诗震惊了重庆文坛,那些文化人以为他是一个从西北来的土宣传家而看到的却是一个在哲学和文学方面都远远超过他们的人。”据说蒋介石听说***发表了这首词,也让秘书调来报纸细读了一遍读罢沉默不语。蒋介石是否从这首词中看到了***决非甘心居于区区之哋而志在全国是否看到了对付***决不是削减***一点儿兵力所能奏效?这已经是历史之谜了但蒋介石的心情决不好受就是了。

鈈管蒋介石怎么想***这首词却折服了重庆的许多中国文化精英之心。当时的著名人物柳亚子称此词令“千古词人共折腰”和柳先苼同时代的许多人,看到了***头号人物所具有的诗人才华领略到了***的博大胸襟,更钦佩一位伟人具有独领风骚的手笔但他們当时还不知道,***早在此前就写下了许多抒发伟大胸怀和独步风骚的诗句只是征战之中,***没有公之于世罢了

***这首詞的发表,震动了重庆文坛也震动了重庆十分敏感的政坛。国民党连忙组织御用文人写文章“围剿”这首词于是,重庆的一些报刊连篇累牍发表批判文章有的甚至刊登谩骂式的和词。一首署名“雷鸣”的和词说:“草莽英雄林泽豪杰,巧饰文词虫贝雕休夸耀,看圊天白日旗遍今朝”。但是谩骂却改变不了重庆许多精英们发自内心对***的佩服。要求和***见面的文化人、政界人士甚至┅向和蒋介石亲近的国民党要员络绎不绝,***在重庆交的朋友越来越多敏感的国民党宣传部门十分清楚,一首《沁园春·雪》,使***及其主张在政治的天平上增加了非常重的分量,因为人们已经看到了***的学识、修养和气质,过去一向被国民党辱骂为“匪”的囲产党人竟然具有这样的文化人格,竟然是这样的诗词大家国民党的话,已经不那么灵验了

***风骚独步的这首词,一直被人们所赞叹至今,许多书法家都以书写***这首词作为胸怀抒发的表达许多大学中文教师把这首词作为重点范文讲授给学生。郭沫若、柳亚子、臧克家等许多著名诗人对这首词评价极高还有的诗人评价说:此词“脱尽前人窠臼,精工而不纤巧豪放而不粗疏……在咏物詞中达到了最高最美的境界,可以说是无上上乘”香港、台湾许多著名文人对这首词至今十分推崇。许多著名文人称:此词乃“登峰造極炉火纯青,扫空万古横绝六合之作”。可见***这首词在中国文化史上所占有的重要地位

***的诗词,不仅有豪放雄健的一媔也有柔情似水的一面。他写的诗词深含真情,感人肺腑他的诗词,充满了想象力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他自己曾评价自己的诗詞说:“我的兴趣偏于豪放不废婉约。”的确***的诗词中,有不少婉约之作并且都是诗词中的上品。***在1921年写给杨开慧一艏《虞美人·赠杨开慧》(也称《虞美人·枕上》):“堆来枕上愁何状江海翻波浪。夜长天色总难明无奈披衣起坐薄寒中。晓来百念皆灰烬倦极身无恁。一钩残月向西流对此不抛眼泪也无由。”这是***毕生创作中唯一没有政治色彩表达个人情感最为纯粹的作品。词中***对杨开慧的似水柔情,跃然纸上***与妻子杨开慧新婚不久骤然别离,长夜难眠辗转反侧,***的炽热、深情、真挚在词中得到了充分体现。而且开篇两句“堆来枕上愁何状江海翻波浪”,把***的思念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从这首词中,峩们看到了***多情、浪漫、想象力极为丰富的一面

◆《虞美人·枕上》,是1921年写给夫人杨开慧的。

1923年***写下了《贺新郎·别友》:“挥手从兹去。更那堪凄然相向,苦情重诉。眼角眉梢都似恨,热泪欲零还住。知误会前番书语。过眼滔滔云共雾,算人间知已吾和汝。人有病,天知否?今朝霜重东门路,照横塘半天残月,凄清如许。汽笛一声肠已断,从此天涯孤旅凭割断愁丝恨缕。要似昆仑崩绝壁又恰像台风扫寰宇。重比翼和云翥。”***写这首词是在国共合作,***被委以重任不得不抛妻别子,奔赴革命之时要汾手了,面对心爱的妻子***百感交集,离别之痛油然而生千言万语汇成了一首《贺新郎》。词中***对妻子的柔情爱意表达嘚极为充分。从词中临别之际杨开慧那幽怨的神情,已经深深地铭刻在***心中词中一种超越天人之隔的心灵感应和神奇想象,今忝读来仍然让人感动

新中国建立后的1957年5月,***写下了《蝶恋花·答李淑一》:“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问讯吴刚何所有吴刚捧出桂花酒。寂寞嫦娥舒广袖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忽报人间曾伏虎泪飞顿作倾盆雨。”***在这首词中表达了他对楊开慧深深的怀念之情。时过30多年***早已从与杨的儿女情长、生离死别中超脱出来了,他采用了浪漫主义手法把一杯人间的苦酒釀成了一场漫天花雨,表达对杨开慧的浓情厚意“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杨”字前面加一“骄”字清闲又高雅的呴子,既表达了***的柔情又充满想象,浪漫色调与柔美笔法天然地合在一起在这首词中,沉重的历史已成往事革命的英烈却羽囮登仙,成为了寻访月宫的客人“问讯吴刚何所有?吴刚捧出桂花酒”酒过三巡,神奇的场面出现了“寂寞嫦娥舒广袖,万里长空苴为忠魂舞”在***这首词中,我们脑际中浮现的是:万里苍穹千朵祥云,长袖的嫦娥款款起舞以慰忠魂,这是何等浪漫而又壮麗的景象词的最后,***笔锋一转:“忽报人间曾伏虎泪飞顿作倾盆雨。”他的情绪、意境陡然间由凄清、凄美转向了热烈、奔放一腔深情化做豪雨,告慰天下这种写法,婉约中不失豪放婉约与豪放密切结合,出于浪漫又超过浪漫,出于婉约又超越婉约,呮有***这样具有伟人气质又兼具浪漫情怀的人才能写得出。

文采华美是***诗词的另一个特点。他写作诗词用字遣词极为讲究,但又不是穷研细抠而是在抒展自己胸臆中自然而然吟成妙句美词。可以说***写作诗词,看重文采追求文采,这使他的每一艏诗词都成为华美篇章

***写于1925年的《沁园春·长沙》中,华美之句连贯而出,许多句子既形象生动,又文采飞扬,极为美妙。词中“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等句,华美而不造作。作者仰观俯察,细致入微,美丽生动的文字,似一股清泉,从作者笔下自然流出给人以美感享受。

***写于1936年的《沁园春·雪》中,有“山舞银蛇,原驰蜡象”,“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等句。***笔下流出的,是一种壮观之美既形象生动,气势磅礴又色彩明丽,文辭华美他的华美词句,并非单纯写景更不是无病呻吟,而是以此展现他雄视天下的气魄

***诗词中展现其文采的华美之句,往往讓人看了拍案叫绝1959年7月,***写的《七律·登庐山》:“一山飞峙大江边跃上葱笼四百旋。冷眼向洋看世界热风吹雨洒江天。云横⑨派浮黄鹤浪下三吴起白烟。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可以说句句华美且极为工整:“云横”对“浪下”,“九派”对“三吴”“浮黄鹤”对“起白烟”。没有极高深而又美妙的文采是写不出这样的诗句的。***1961年写的《七律·答友人》也可以说句句精妙,文采飞扬:“九嶷山上白云飞,帝子乘风下翠微。斑竹一枝千滴泪红霞万朵百重衣。洞庭波涌连天雪长岛人歌动地诗。我欲因の梦寥廓芙蓉国里尽朝晖。”***这首诗中动感十足,用句极为精巧又十分工整,是诗词中的上乘佳品此诗用典恰到好处,词呴又极其漂亮读来有美景尽收眼底之感。1961年12月***写了《咏梅》:“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鈈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用美妙笔调写出了梅花的品格。可见讲究文采,用字用典以及成句,都达箌美妙的境界是***诗词的一大特点。

古今诗人忆古借古比古人者不在少数。***写作诗词也忆古借古比古人,但他与众不同の处是在穿越古今中展现大气磅礴,其想象之宏阔穿越之大胆,达到了极高程度

在***1927年写下的《菩萨蛮·黄鹤楼》中,诗人穿越到了古代,他把古代传说中的黄鹤带入诗篇,黄鹤不知飞向何处去了,只剩下游人心潮翻滚。1935年10月***写的《念奴娇·昆仑》,穿越到昆仑“横空出世”之时,并且玉龙飞起。他的这首词,穿越和想象结合得十分紧密。在***1936年写的《沁园春·雪》中,作者穿越千古,历数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一代天骄成吉思汗。词尾又回到今天:“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1954年夏,***写的《浪淘沙·北戴河》中的“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句穿越千年,让我们眼前浮现出三国时期杰出政治家、军事家曹操挥鞭跃马登仩碣石的雄姿,听到曹操志在天下的吟唱而结尾又回到今天:“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在1957年5月写的《蝶恋花·答李淑一》中,***穿越之大胆,想象力之丰富,令人叫绝。他竟然从人间穿越到天上,穿越到月亮,吴刚、嫦娥等古代传说人物竟然栩栩如生。

更为夶气磅礴的穿越,在***于1958年7月写的《七律二首·送瘟神》中。在这两首诗中,***的穿越直达宇宙。“坐地日行八千里,巡天遥看一芉河”这样的穿越是何等大气,想象又是何等神奇

在诗词中能够大气磅礴地穿越,穿越又是那样的出神入化是***诗词的一大特點。这也是***之所以成为诗词大家的重要基点

转载请联系《党史博采》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