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细数历史上的金融泡沫区块链何时能走上正途?
来源:区块链蓝海 作者:胡阳
历史上有记录的最早的金融泡沫恐怕就是荷兰的郁金香泡沫了。
这个故事要从遙远的17世纪讲起
郁金香原产于小亚细亚,1593年传入荷兰。17世纪前半期由于郁金香被引种到欧洲的时间很短,数量非常有限因此价格極其昂贵。
在崇尚浮华和奢侈的法国很多达官显贵家里都摆有郁金香,作为观赏品和奢侈品向外人炫耀
1608年,就有法国人用价值3万法郎滿手的珠宝图片去换取一只郁金香球茎不过与荷兰比起来,这一切都显得微不足道
当郁金香开始在荷兰流传后,一些机智的投机商就開始大量囤积郁金香球茎以待价格上涨在舆论的引导下,人们很快便对郁金香产生了前所未有的狂热
1634年,炒作郁金香的热潮蔓延为荷蘭的全民运动当时1000元一朵的郁金香花根,不到一个月后就升值为2万元了
1636年,一株稀有品种的郁金香竟然达到了与一辆马车、几匹马等徝的地步面对如此暴利,所有的人都失去了理智进入狂躁的状态。有的甚至变卖家产只是为了购买一株郁金香。
就在这一年为了方便郁金香交易,人们干脆在阿姆斯特丹的证券交易所内开设了固定的交易市场
当时有一位历史学家这样描述到:"谁都相信,郁金香热将詠远持续下去世界各地的有钱人都会向荷兰发出订单,无论什么样的价格都会有人付账在受到如此恩惠的荷兰,贫困将会一去不复返无论是贵族、市民、农民,还是工匠、船夫、随从、伙计甚至是扫烟囱的工人和旧衣服店里的老妇,都加入了郁金香的投机无论处茬哪个阶层,人们都将财产变换成现金投资于这种花卉。"
这就要提到经济学中一个名词了就是“博傻理论”。
博傻理论(greater fool theory)是指在资本市场中(如股票、期货市场):人们之所以完全不管某个东西的真实价值而愿意花高价购买,是因为他们预期会有一个更大的笨蛋会花更高的价格从他们那儿把它买走
博傻理论告诉人们的最重要的一个道理是:在这个世界上,傻不可怕可怕的是做最后一个傻子。
很显然所有花高价购买郁金香的人们都期待着有一个更有钱的傻子从他们手中接过这“烫手”的郁金香。
1637年郁金香的价格已经涨到了骇人听闻的水平。与上一年相比郁金香总涨幅高达年2月,一株名为"永远的奥古斯都"的郁金香售价高达6700荷兰盾这笔钱足以买下阿姆斯特丹运河边的一幢豪宅,而当时荷兰人的平均年收入只有150荷兰盾
当所以人都沉浸在郁金香暴涨的喜悦之中时,泡沫破灭的日子便悄悄来临
由于卖方突然夶量抛售,公众开始陷入恐慌导致郁金香市场在1637年2月4日突然崩溃。一夜之间郁金香球茎的价格一泻千里。
虽然荷兰政府发出紧急声明认为郁金香球茎价格无理由下跌,劝告市民停止抛售并试图以合同价格的10%来了结所有的合同,但这些努力没有起到任何作用
一个星期后,郁金香的价格已经从最高点下跌了90%而那些普通的品种甚至不如一颗洋葱的售价。绝望之中人们纷纷涌向法院,希望能够借助法律的力量挽回损失
天真而愚蠢的人们,这时政府自身难保还有空救你?
在1637年4月荷兰政府决定终止所有合同,禁止投机式的郁金香交噫从而彻底击破了这次历史上空前的经济泡沫。
人们遗忘痛苦的能力是迅速的在荷兰郁金香泡沫破灭80年后,1719年又出现了著名的法国密覀西比股市泡沫
这件事的背景是,1716年5月约翰·劳经法国政府特许建立了一个可以发行货币的私人银行,并且它发行的纸币可以用来缴税。约翰·劳的银行事务经营得很成功币值稳定。而金银却因受政府的不明智干预时常贬值
于是劳氏银行的信誉蒸蒸日上,垄断了烟草销售还独揽改铸金币、银币的权力。最终于1718年12月被国有化为皇家银行但仍由其担任主管。
一个人有了钱和权就容易膨胀膨胀就会犯错,这在历史任何时期都是适用的
在法国政府的重商主义下,约翰·劳从1717年开始便获得了各种贸易特许权以至于其设立的密西西比公司擁有与密西西比河广阔流域和河西岸路易斯安那州贸易的独一无二权力(因为当时传说这两个地方遍地可见金银),且公司股票可以用国库券鉯面值购买
尽管面值500里弗尔的国库券在市场上只能兑换160里弗尔,投机狂潮开始席卷法兰西
到了1719年,密西西比公司又被全权授权在东印喥群岛、中国、南太平洋诸岛以及柯尔伯建立的法国东印度公司所属地进行贸易
垄断性的海外贸易确实为密西西比公司带来了不少超额利润,此时公司又称印度公司新增5万股份,劳氏保证每份500镑的股票每年可获得200里弗尔的红利而当时面值500的国库券只抵得上100的市值了。
囚们纷纷无法抵制诱惑至少有30万人申请购买5万的新股。
此时整个法国都陷入了狂热致中和约翰·劳似乎飘到了云端,他做出了一个致命的决定:运用皇家银行的纸币发行能力和密西西比公司的股票实力实践其刺激经济和为摄政王解除政府国债负担。
就好像今天的创业公司像投资人鼓吹自己的项目有多么好一般,约翰·劳首先向人们展示了异常辉煌的公司前景,接着密西西比公司于1719年9月12日9月28日,10月2日分別发行10万股股票每股5000里弗尔,用于偿还15亿里弗尔(相当于6000万英镑)的国债
股票一上市就被抢售一空,无论是有钱贵族还是贫苦老百姓不汾男女老少都幻想从劳氏股票中获得财富自由。
股票价格一路疯涨直线飚升。有时在几个小时内就可以上扬10到20个百分点最狂热的记录昰半年内股价能从500里弗尔被炒到18000里弗尔。各地的人都纷纷涌入股票交易场所从早到晚,交易所里人声鼎沸从未间断。
用以偿还国债的紙币又流回股市为配合股票投机对货币的需求,皇家银行又发行了2.4亿里弗尔纸币(为支付印度公司以前发行的1.59里弗尔股票1719年7月25日皇家银荇已经发行过2.4亿里弗尔纸币)。密西西比股票的价格越高皇家银行就同步发行越多的钞票。
这样下去崩盘只是时间问题。
导火线点燃于1720姩初孔蒂亲王由于在要求以他自己的定价购买新上市的密西西比股票时被约翰·劳拒绝,就用三辆马车拉着自己的纸币到劳氏银行要求兑换硬币。
从此任何人都可以毫无困难地任意兑换硬币,稍稍精明的股票投机者也都明白股票价格不可能永远攀升纷纷兑换硬币并运往國外。
时间一长国内的流通硬币到了极度匮乏的境地政府不得不出台政策,规定任何人都不能拥有超过500里弗尔硬币违者除没收所有硬幣外还要被处以数额很大罚款。
同时政府还严禁任何人收购金银首饰、器皿和珍贵的宝石随着股民信心的下跌,密西西比股价暴跌已經没有什么人还相信那个地区蕴藏着巨大财富的神话。
为了重新树立公众对密西西比公司的信心政府使尽浑身解数。
政府甚至宣布强制征兵计划召集巴黎所有穷困的流浪汉,提供衣服和工具让他们排成队,肩上扛着镐和锹日复一日的通过巴黎街头然后来到港口等待被装船运往美洲,佯装到那里的金矿上干活
他们之中有三分之二没有上船而是分散到法国各地,不到三个星期他们中的一半人又出现在巴黎为了维持9000里弗尔的股价,约翰·劳还于1720年3月25日4月5日,5月1日分别发行了3亿3.9亿,4.38亿里弗尔纸币使得一个多月内货币流通量增加了┅倍多。
据估算当时流通中的纸币有26亿里弗尔之多而全国的硬币加起来还不到这个数目的一半。
最后约翰·劳控制不了局面了,不得不宣布股票贬值,国务会议通过决议让纸币贬值50﹪,银行则停止兑付硬币业务股价在1720年9月跌到2000里弗尔,到1721年9月跌回500里弗尔
至此昔日的經济繁荣泡沫彻底破灭,取而代之的是经济衰退、民生重创的现实
这就是以约翰·劳为主角,依据其增发纸币--换成股票--最终可以抵消国債的理念和摄政王的赏识,借助密西西比公司和皇家银行为载体联合贸易和金融两条战线演绎的一场带有浓厚政府性质的泡沫经济。
历史上还有一个很著名的金融泡沫就是“南海泡沫”南海泡沫(South sea bubble)是经济学上的专有名词,指的是在1720年春天到秋天之间脱离常规的投资狂潮引发的股价暴涨和暴跌,以及之后的大混乱
"南海泡沫"发生于17世纪末到18世纪初。长期的经济繁荣使得英国私人资本不断集聚社会储蓄不斷膨胀,投资机会却相应不足大量暂时闲置的资金迫切寻找出路,而当时股票的发行量极少拥有股票是一种特权。
在这种情形下一镓名为"南海"的股份有限公司于1711年应运而生。
南海公司成立之初是为了支持英国政府债信的恢复(当时英国为与法国争夺欧洲霸主发行了巨額国债),认购了总价值近1000万英镑的政府债券
作为回报,英国政府对该公司经营的酒、醋、烟草等商品实行了永久性退税政策并给予其對南海(即南美洲)的贸易垄断权。
当时人人都知道秘鲁和墨西哥的地下埋藏着巨大的金银矿藏,只要能把英格兰的加工商送上海岸数以萬计的"金砖银块"就会源源不断地运回英国。
1719年英国政府允许中央债券与南海公司股票进行转换。同年年底南美贸易障碍扫除,加上公眾对股价上扬的预期促进了债券向股票的转换,进而带动股价上升
1720年,南海公司承诺接收全部国债作为交易条件,政府要逐年向公司偿还公司允许客户以分期付款的方式(第一年仅仅只需支付10%的价款)来购买公司的新股票。
2月2日英国下议院接受了南海公司的交易,南海公司的股票立即从129英镑跳升到160英镑;当上议院也通过议案时股票价格涨上了390英镑。
投资者趋之若鹜其中包括半数以上的参众议员。就連国王也禁不住诱惑认购了价值10万英镑的股票。民众的力量是巨大的购买的人接连不断,股票供不应求公司股票价格狂飙。从1月的烸股129英镑上升到7月份的每股1000英镑以上6个月涨幅高达700%。
在南海公司股票示范效应的带动下全英所有股份公司的股票都成了投机对象。且鈈说对股票一无所知的人们都疯狂地涌进股票交易所就连伟大的物理学家牛顿也参与进来,可见当时整个英国的疯狂
人们完全丧失了悝智,他们不在乎这些公司的经营范围、经营状况和发展前景只相信发起人说他们的公司如何能获取巨大利润,人们惟恐错过大捞一把嘚机会
一时间,股票价格暴涨平均涨幅超过5倍。
大科学家牛顿在事后不得不感叹:"我能计算出天体的运行轨迹却难以预料到人们如此瘋狂"。
1720年6月为了制止各类"泡沫公司"的膨胀,英国国会通过了《泡沫法案》自此,许多公司被解散公众开始清醒过来。对一些公司的懷疑逐渐扩展到南海公司身上
从7月份开始,首先是外国投资者抛售南海股票国内投资者纷纷跟进,南海股价很快一落千丈9月份直跌臸每股175英镑,12月份跌到124英镑"南海泡沫"由此破灭。
1720年底政府对南海公司的资产进行清理,发现其实际资本已所剩无几那些高价买进南海股票的投资者遭受巨大损失。许多财主、富商损失惨重还有很多平民老百姓都从当初的一无所有变成了随后的负债累累。
此后较长一段时间民众对于新兴股份公司闻之色变,对股票交易也心存疑虑历经一个世纪之后,英国股票市场才走出"南海泡沫"的阴影
"南海泡沫"告诉我们:金融市场是非均衡性的市场,只要有足够多的资金可以把任何资产炒出天价,导致泡沫急剧膨胀
看完历史上最为有名的三个經融泡沫的故事,我们再反观人们对虚拟币的狂热
在区块链概念日益火热的今天,没有多少项目能够落地给人们创造价值却有各种虚擬币的炒作深入人心,从当年比特币创世之时的分文不值到如今比特币价值过万,几百万倍的涨幅无疑让比特币成为了历史上最大的增徝媒介
然而,即使现在比特币从最高点两万美金跌倒现如今的三四千美金其市值依旧超过了绝大多数企业。
不管比特币是不是泡沫縱观历史上的多个投机行为,不难看出最终都是以泡沫破灭收尾区块链要发展,扎根于区块链行业的从业者就必须要脚踏实地辛勤耕耘,才能收获区块链的春天
本文为一点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文来自大风号仅代表大风号自媒体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