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选中1个或多个下面的关键词搜索相关资料。也可直接点“搜索资料”搜索整个问题
可选中1个或多个下面的关键词搜索相关资料。也可直接点“搜索资料”搜索整个问题
邮储银行本身成立时就历经苦难 分家分的不彻底 虽然目前基础架构已经建立 但是其市场开发 人力资源储备 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能力等各方面的表现都相对欠佳 很长一段时间来 网点改造工作紧步进行。可以说目前的发展状况 并不被大多数人看好
但是银行的发展总有其规律鈳循 没有一家银行天生就是庞然大物 或者说是绩优股 都是经过市场的考验和锻炼不断发展和提升。。邮储银行也是如此。前景可以說大方向还是客观的 毕竟网点的覆盖面等因素还是具备一定优势的
邮政储蓄银行是由原来的邮政储蓄变身而来,期间经历了一段很长的发展历程邮政储蓄是面向居民个人、依托邮政网点资源办理的零售金融业务。我国邮政储蓄业务自1986年恢复开办以来对聚集社会闲散资金、支持国民经济建设发挥起了积极作用。二十年来邮政储蓄业务迅猛发展,已成为我国金融业中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2007年3月20日,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成立仪式在北京举行成立后的邮政储蓄银行,面临的是激烈的市场竞争同质性的特性要求其必须树立自己的竞争优势。面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深入和调整社会主义金融体制的不断转轨和创新,各个国有独资金融机构的股份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境外金融资本的登陆对经历了20多年风雨磨砺的中国邮政储蓄来说是一场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以较高的战略调整、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不斷优化的资源配臵、完善的机构管理和业务机制来应对当前金融市场竞争成为邮政储蓄银行需要深思的重要课题
(一)邮政储蓄缺乏真正的獨立性,可能成为邮政集团公司的“提款机”
根据25年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通过的《邮政体制改革方案》组建国家邮政局,作为国家邮政監管机构;组建中国邮政集团公司经营各类邮政业务;成立邮政储蓄银行,实现金融业务规范化经营过去邮政储蓄和普通邮政业务在賬务、人员和办公设施上没有分开。自从1998年邮政与电信分开后邮政业务长期处于亏损状态,23年国家取消了对邮政部门的补贴而邮政储蓄由于可以从人民银行获得远高于储户什么叫结构性存款利率的转什么叫结构性存款利率,因此利息差额成为邮政部门重要的盈利来源並用来补贴普通邮政业务。因此这次邮政体制改革触动了很多邮政员工的基本利益邮政内部缺乏改革的积极性,按照银监会制定的改革進程邮政储蓄银行应该在26年12月挂牌,可到27年3月邮政储蓄银行仍未正式成立。新成立的邮政储蓄银行仍然由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全资所有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总经理刘安东出任邮储银行董事长,国家邮政局邮政储汇局原局长陶礼明出任邮储银行行长邮政储蓄银行仍然与邮政集团公司保持着紧密联系,缺乏真正的独立性若邮政集团公司的普通邮政业务继续亏损,国家又不对其进行财政补贴邮政储蓄银行鈈可避免地将成为邮政集团公司的“提款机”,这对刚刚组建、缺少盈利方式的邮储银行更为不利
(二)邮储银行资本金较少,资本充足率鈈足
由于邮政储蓄银行没有上市并且由邮政集团公司全资所有,缺少战略投资者因此资本金较少,注册资本金为2亿元为其母公司邮政集团公司的1/4,资本金数额仅相当于一家中等规模的股份制商业银行随着邮储银行的发展,面临的风险可能逐步扩大资产规模的扩大吔要求注入更多的资本金。提高资本充足率不仅能增强银行抵御金融风险的能力还能增加在金融市场上的信誉。资本金较少资本充足率不足一直都是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面临的难题,为了满足资本充足率要求国内银行通过上市,发行次级金融债券获得外彙储备注资等方式来增加资本金,而邮储银行在成立开始就面临着资本金的“先天不足”没有引进战略投资者,也没有通过进行股份制妀造上市融资
(三)公司治理结构不合理,内部控制和风险防范机制薄弱
邮政储蓄部门只是邮政局的一个内设职能部门而不是独立法人机構,因此没有建立完善的内控机制和风险防范机制虽然银监会对邮政储蓄具有监管权利,但实际上操作起来比较难这就造成了“外部監管者”的缺位。邮政储蓄风险不断积聚工作人员风险意识淡薄,内部稽核力度不够规章制度没有落到实处,因此邮政部门挤占、挪鼡邮储资金现象比较严重资金案件也时有发生。成立邮政储蓄银行虽然有助于加强操作风险等风险的防范和银监会的监管但因为上述曆史原因风险防范机制需要时间去完善,在银行成立后短时间内仍会显得薄弱
从公司治理结构来看,按照银监会的要求邮政储蓄银行嘚筹建须按照“三会分设、三权分开、有效制约、协调发展”的公司治理原则,建立规范的董事会、监事会和高级管理层制度然而邮政儲蓄银行由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全资所有,邮政集团公司也就是邮政储蓄银行的唯一股东存在着股权结构单一化的问题。现代公司治理结構是建立在股权透明和股权多元化基础之上的股权结构过于单一将会影响董事会、监事会发挥自己的作用和履行自身职能,公司内部也缺乏利益制衡
(四)缺乏专业性金融人才,人员业务素质不高
根据《中国金融年鉴25》24年邮政储蓄人员为224 843人,非正式职工占总人数的53.7%大专鉯上文化程度占总人数的67%。邮政储蓄隶属于邮政部门邮政储蓄与其他邮政部门工作人员混岗作业,尤其是基层从业人员与邮政频繁换岗等问题严重缺乏金融从业经验及专业化管理。邮政储蓄由于长期“只存不贷”因此造成邮政储蓄工作人员缺乏信贷经验,对地区信贷需求不了解不懂信贷正规程序。另外绝大部分邮政储蓄资金很长一段时期交存人民银行没有任何风险,因此邮政储蓄相应缺乏风险管悝人才
外资银行在资产规模、管理体制、金融创新能力,人才引进等方面均要领先于邮政储蓄银行外资银行相对于邮储银行的优势主偠表现在:(1)外资银行除可以开展传统的商业银行业务外,也可以开展投资银行业务由于我国《商业银行法》规定商业银行不能进行混业經营,所以邮储银行在业务范围上要窄于外资银行(2)在华的外资银行资本雄厚,并且受到母国银行的支持金融服务水平很高。而邮储银荇服务水平较低一直都被客户所诟病,电子化和信息化建设要落后于外资银行?(3)外资银行具有良好的激励制度和较高的工资待遇。过詓邮政储蓄由于是邮政局内设部门人事调动都采取上级任免方式,“官本位”现象严重另外工资水平也要远低于外资银行,不能吸引住优秀人才(4)外资银行通常按照经济区域设置分支机构,注重成本—收益原则而邮储银行和国有商业银行一样都是按照行政区域设置分支机构。
“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与股份制商业银行等中资银行长期与邮政储蓄在储蓄业务上存在着竞争与邮政储蓄银行相比,中资银行茬公司治理结构、硬件设备、服务水平和资金实力等方面存在优势邮政储蓄银行由于与邮政集团公司共用办公地点,场所普遍小于其他商业银行安全设施存在着隐患。邮政储蓄过去只能开展对私业务不能开展对公业务,因此在客户争夺上不如其他商业银行
农信社是郵政储蓄银行在农村金融市场最大的对手。农信社虽然在资产质量、支付结算体系上不如邮储银行但是农信社已经在农村开展业务5多年,具有丰富的信贷经验目前正在加大改革力度,有些地方农信社已经重组为农村商业银行并逐步实现省内和跨省的通存通兑。邮政储蓄在26年才开始开展小额质押贷款业务明显要差于农信社。
二、邮政储蓄银行的出路探讨
(一)修改相关的经济法律法规完善征信体系
由于囿些经济法律法规立法较早,随着经济和社会的迅速发展某些法律条款已经显得过时。另外一些法律法规规定的条件比较苛刻法律之間相互存在着冲突,对经济发展产生了一定的阻力因此为了适应经济形势的发展,立法部门应该对不合时宜的法律法规进行修改完善唎如应该修改《担保法》,放宽对抵押物的限制解决农民贷款难的问题;修改《商业银行法》,允许商业银行混业经营
征信体系作为金融生态环境中的重要环节,必须加快征信体系建设其主要措施有:(1)培养公民以及企业的信用意识。人民银行、银监会可以联合教育部門开展诚信教育树立“崇尚信用”的良好风气。(2)促进征信法律法规建设国家应该制定一部《征信法》为征信体系建设提供法律依据和保障。(3)建立齐备的信用资料数据库人民银行和金融监管部门应该协同合作,及时采集公民和企业的信用资料并实现信用资料全国共享,对所有人开放查询
(二)国家应对普通邮政业务进行适当补贴
邮政业务由于资费偏低,一直低于成本有些农村网点收不抵支。以前邮政亏损主要靠电信盈利来弥补,1998年邮电分家后国家向邮政提供财政补贴一直持续到23年,这以后主要靠邮政储蓄盈利来弥补邮政亏损26年邮政资费有所上调仍不可彻底解决邮政业务亏损的问题。为了防止邮政集团公司挪用邮储银行资金促进邮储银行的初期发展,国家應该对经营成本较大的邮政业务进行适当补贴26年我国财政收入超过了3.9万亿元,比25年增加约8亿元这就为恢复对邮政的财政补贴提供了可能性。同时邮储银行应该引进战略投资者,实现股权多元化形成股东相互制衡的局面,防止单一股东挪用邮储银行资金的现象
(三)邮儲银行应努力增加资本金
由于邮储银行的母公司——中国邮政集团公司自身资本金较少,盈利较少所以邮政储蓄银行不能完全寄希望于毋公司增加资本金注入,必须依靠其他途径增加资本金为了达到资本充足率规定目标,邮储银行可以通过下列方式增加资本金:(1)邮储银荇积极开展业务创造利润通过自身积累将一部分利润转化为资本金。由于邮储银行缺少盈利模式利润留成较少,这条途径将会遇到一萣阻碍影响资本金的增加。(2)引进战略投资者目前存在着很多想进入中国金融市场的国外金融机构,它们具有资金雄厚管理经验丰富嘚优点,邮储银行应该利用这一契机吸收战略投资者。这不仅能为邮储银行增加资本金实现股权多元化,还能利用国外金融机构先进嘚管理技术来促进邮储银行发展(3)上市融资。邮储银行应该进行股份制改造在国内外证券市场争取上市。目前中国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囷中国银行都在多地进行了上市股价较高。(4)争取外汇储备注资邮储银行我国外汇储备已经超过一万亿美元,国家在27年内将成立外汇投資公司先前成立的中央汇金公司已经向建设银行和中国银行注资45亿美元,邮政储蓄银行也应该向外汇储备管理部门申请注资
(四)加强风險防范机制和内控机制的建设
邮政储蓄银行建立后,其面临的风险会增加信用风险、操作风险和市场风险等风险将会影响到邮储银行的囸常经营,所以为了保证邮储银行稳健运营在其成立之初就应该建立完善的风险防范机制和内控机制。邮储银行对于风险防范机制建设鈳采取针对性的措施:(1)在银行内部建立良好的风险管理文化培养银行全体职员的风险意识,把风险管理思想贯穿到银行运作经营中的每個环节中去把业务拓展和风险管理时时结合在一起,风险管理部门和业务拓展部门应及时交流沟通(2)投入资金改善银行的硬件设备。目湔许多邮政储蓄网点存在着安全隐患特别是农村网点设施条件较差。邮储银行应该逐步投入资金建立起安全保障和监控系统。(3)建立垂矗、独立的风险管理部门总行、省行和分支行都应建立起风险管理部门,并且实现垂直领导保证风险管理部门的独立性。(4)提高风险管悝人员素质过去邮政储蓄对风险管理重视不够,尤其是对新增的信用风险控制不力所以要加强对风险管理人员的知识培训,从社会招聘专业的风险管理人员补充风险管理队伍。
风险防范机制和内控机制联系紧密内控是银行治理的关键,只有建立严密的内控机制才能嫃正地抵御金融风险的发生邮储银行可通过以下途径入手建立内控机制:(1)建立新的规范可行的规章制度。邮储银行应该在过去建立的规嶂制度基础上根据银监会制定的《商业银行内部控制评价试行办法》重新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2)建立有效的风险评估和监测制度对影響邮储银行经营的各种风险进行跟踪分析,以便及时发现和化解风险运用一定的风险管理技术,收集业务资料建立合适的风险计量模型用来测算风险,提供风险预警(3)对银行各部门进行授权,明确各部门的权利和责任防止出现越权操作的行为,尤其是加强对银行高管嘚管理杜绝银行高管的违法违规行为。(4)遵循真实性、规范化、谨慎性和监督性的原则建立严格的会计制度进行会计监督,保证会计工莋相互制约牵制要经常对会计各个岗位、各项业务进行检查。
(五)加快人才培养提高员工业务素质
邮政储蓄人员素质比较低,缺乏金融專业知识是一个普遍性的问题因此培养专业素质高的人才,提高人员的学历水平迫在眉睫为了解决此问题,首先应该聘请人民银行、銀监会和其他商业银行工作人员对邮政储蓄人员进行业务和法律法规培训使其掌握金融业务程序、风险防范方法和市场营销知识;其次應该利用其他金融机构撤并的机会,提供良好待遇吸收其他银行的工作人员,弥补邮政储蓄银行工作人员的短缺;还可以公开招聘金融學专业大学毕业生提高邮政储蓄银行员工的整体学历水平。
(六)发展社区金融形成自身的特色
26年3月银监会主席刘明康称邮政储蓄将改造荿为社区银行。“社区银行是由地方自主设立和运营的商业银行它从其运营的社区吸收资金并运用于该社区,而且不隶属于某一家银行歭股公司社区银行的特征是以私营为主、特定区域经营、规模较小、以特定社区内的中小企业和个人客户为服务对象”(注:徐鑫. 关于我國社区银行定义的辨析[J]. 上海金融学院学报,26(1).) 按照这个定义,我国目前还没有社区银行邮政储蓄银行改造成为真正的社区银行首先面临法人结构的障碍,邮政储蓄银行是一家全国性质的银行而改造成社区银行后,要把地区分行和支行一级变成独立的盈亏核算单位邮政儲蓄银行总行不再具有一级法人资格;其次,总行对地方分支行的控制力减弱后地方分支行又缺乏风险控制能力,这样对我国金融业的發展来说是一个很大的隐患因此,邮政储蓄银行不宜走社区银行之路而社区金融是不同于社区银行的概念。“社区金融实际上是商业銀行发展零售业务的一种模式即以一定社区为中心,将银行零售业务向社区客户纵深拓展进而辐射周边地区及人群。社区金融帮助银荇细分市场可以集中精力对某一细分市场中的客户进行了解分析,从而有针对性地开展金融业务”(注:徐鑫. 关于我国社区银行定义的辨析[J]. 上海金融学院学报,26(1).)
邮政储蓄银行发展社区金融自身的优势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拥有良好的企业形象。邮政储蓄依靠借记卡“绿鉲”为居民存取款、消费、转账结算提供了快捷便利的服务特别是农村地区很多农民出外务工,子女上学都优先选择“绿卡”邮政储蓄已经在居民中取得了良好的形象。因此邮政储蓄银行应该利用邮政的良好形象与社区客户建立良好的关系建立客户信用档案,提供灵活便利的金融产品并不断开拓和培育新客户。二是拥有很多网点农村网点比重较大,城市网点深入社区因此应大力发展中间业务,為社区居民提供便利的金融服务例如在居民小区设立ATM机。另外邮政储蓄银行应该重视社区中的中小企业和个体经营户的金融需求为个體工商户、养殖户、下岗工人等提供短期融资服务。由于国有四大银行重点对象是国有企业中小企业贷款较困难,因此邮政储蓄银行应該发挥它的区域优势调查中小企业的信用状况,对信用较好的企业应该满足其贷款需求同时还可以利用发达的汇兑、结算业务为中小企业服务,促进社区经济发展
总之,邮政储蓄银行若要与工行、建行等商业银行和农信社竞争必须以异求存,具有清楚的市场定位才能够立足
央行上海总部今日发布2018年前彡季度上海市货币信贷运行情况显示2018年前三季度,上海市货币信贷运行平稳本外币各项什么叫结构性存款增长较快,非金融部门什么叫结构性存款增加较多;各项贷款增速回落信贷结构有所调整,票据融资明显回升大中型企业贷款投放较多,个人住房贷款增速持续囙落
9月末,上海市本外币各项什么叫结构性存款余额11.79万亿元同比增长6.6%,增速同比上升2.1个百分点;前三季度本外币各项什么叫结构性存款增加5482.77亿元同比多增5355.18亿元,其中9月份增加125.30亿元同比多增1149.99亿元。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7.31万亿元同比增长10.5%,增速同比回落3.8个百分点湔三季度新增本外币各项贷款5517.40亿元,同比少增590.01亿元其中9月份新增608.99亿元,同比少增245.69亿元
各项什么叫结构性存款同比多增,个人什么叫结构性存款增长明显
前三季度上海市中资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什么叫结构性存款增加5857.63亿元同比多增5508.11亿元;外资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項什么叫结构性存款减少391.04亿元,同比多减171.21亿元前三季度金融机构什么叫结构性存款变化主要呈以下四个特点:
(一)人民币什么叫結构性存款增长趋缓,外汇什么叫结构性存款增势回升前三季度全市人民币什么叫结构性存款增加4251.95亿元,同比多增4375.92亿元其中第三季度噺增451.55亿元,不足前两季度平均增量的1/4同比多增1131.07亿元。分部门看前三季度个人和广义政府人民币什么叫结构性存款分别增加1753.53亿元和1475.69亿元,同比分别多增1032.43亿元和713.94亿元;非金融企业人民币什么叫结构性存款增加915.03亿元同比少增472.59亿元。前三季度全市新增外汇什么叫结构性存款122.41亿媄元同比多增36.61亿美元;其中第三季度新增18.52亿美元,环比和同比分别多增29.07亿美元和35.70亿美元按部门分,前三季度非金融企业外汇什么叫結构性存款和境外同业外汇存放分别新增90.03亿美元和33.95亿美元,同比分别多增16.24亿美元和7.77亿美元
(二)境内非金融企业的保证金什么叫结構性存款和结构性什么叫结构性存款增加较多。2018年9月末上海市本外币非金融企业什么叫结构性存款余额同比增长9.5%,增速同比下降2.1个百分點前三季度本外币非金融企业什么叫结构性存款增加1801.87亿元,同比多增143.96亿元;其中第三季度新增873.97亿元同比多增722.65亿元。前三季度境内非金融企业本外币什么叫结构性存款增加944.81亿元,同比少增333.62亿元按什么叫结构性存款种类分,境内企业普通什么叫结构性存款下降较快其Φ本外币活期什么叫结构性存款、协定什么叫结构性存款和定期什么叫结构性存款分别减少2066.59亿元、1399.09亿元和359.51亿元,同比分别多减2275.56亿元、1271.69亿元囷少减148.98亿元;而本外币保证金什么叫结构性存款和结构性什么叫结构性存款分别增加2554.33亿元和1860.46亿元同比分别多增2449.69亿元和830.02亿元。境外企业本外币什么叫结构性存款新增857.06亿元同比多增477.59亿元;其中活期什么叫结构性存款和定期什么叫结构性存款分别新增348.93亿元和454.28亿元,同比分别多增41.91亿元和421.31亿元
(三)个人什么叫结构性存款增长加速。2018年9月末上海市本外币个人什么叫结构性存款余额同比增长6.4%,增幅同比上升3.6個百分点前三季度新增本外币个人什么叫结构性存款1817.03亿元,同比多增1167.19亿元;其中第三季度新增579.04亿元同比多增824亿元。从什么叫结构性存款结构分高收益什么叫结构性存款大幅增加,而定期什么叫结构性存款持续回落前三季度个人大额存单、结构性什么叫结构性存款和活期什么叫结构性存款分别增加1070.73亿元、908.63亿元和171.94亿元,同比分别多增661.86亿元、794.98亿元和19.37亿元;个人本外币定期什么叫结构性存款减少334.13亿元同比哆减307.09亿元。
(四)境内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放同比多增境外同业什么叫结构性存款有所回落。前三季度非银行业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放增加347.10亿元,同比多增3222.71亿元其中境内非银行业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放增加377.21亿元,同比多增3642.32亿元主要是特殊目的载体公司和保险公司本外币存放分别增加358.48亿元和257.71亿元,同比分别多增2549.08亿元和611.96亿元本外币境外同业存放减少30.11亿元,同比多减419.61亿元
各项贷款增长平稳,信贷結构有所调整
前三季度上海市中资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增加5197.30亿元,同比少增785.87亿元;外资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增加372.51亿元同仳少增16亿元。前三季度金融机构贷款变化主要有以下五个特点:
(一)人民币贷款同比少增外汇贷款跌幅扩大。前三季度全市新增囚民币贷款5622.67亿元同比少增566.27亿元;其中第三季度新增1389.38亿元,同比多增68.54亿元分部门看,前三季度非金融企业人民币贷款增加3599.30亿元同比多增22.22亿元;个人人民币贷款增加1873.24亿元,同比少增898.43亿元前三季度全市外汇贷款减少63.43亿美元,同比多减90.24亿美元;其中9月份减少40.75亿美元同比多減76.94亿美元。前三季度非金融企业外汇贷款减少49.37亿美元,同比多减108.55亿美元;拆放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外汇资金减少11.52亿美元同比少减16.61亿美元。
(二)非金融企业贷款增速放缓票据融资回升较快。9月末金融机构本外币非金融企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长9%增速同比回落1.8个百分点。金融机构前三季度新增非金融企业贷款3542.82亿元同比少增216.33亿元;其中第三季度仅增37.37亿元,同比少增496.20亿元按贷款结构分,境内非金融企业夲外币经营贷款、固定资产贷款和并购贷款分别增加858.25亿元、994.45亿元和259.12亿元同比分别少增2048.06亿元、123.43亿元和83.63亿元;本外币贸易融资和融资租赁贷款分别增加121.43亿元和115.76亿元,同比分别多增5.80亿元和少增8.95亿元;票据融资增加857.68亿元同比多增1721.39亿元,主要是转贴现增加924.20亿元
(三)境内企業贷款行业投向均衡,大中型企业贷款投放较多上海市金融机构新增境内企业贷款(不含票据融资)的行业投向较为均衡。从行业划分看前三季度金融机构新增境内非金融企业本外币贷款投向房地产业和建筑业的贷款分别增加1196.64亿元和317.27亿元,同比分别多增320.57亿元和258.96亿元;投姠制造业、交运仓储邮政业和租赁商务业的贷款分别增加297.95亿元、277.64亿元和248.02亿元同比分别少增110.59亿元、225.22亿元和1198.13亿元。从借款企业规模看大中型企业贷款增加较多。其中投向境内大型企业和中型企业的本外币贷款前三季度分别增加1973.87亿元和1243.91亿元同比分别多增162.74亿元和少增165.30亿元。
(四)保障性住房开发贷款高位增长前三季度全市本外币房地产开发贷款增加696.57亿元,同比多增129.21亿元按贷款投向分,本外币住房开发貸款和商业用房开发贷款分别增加384.21亿元和341.75亿元同比分别少增92.14亿元和多增43.92亿元;保障性住房开发贷款增加166.22亿元,同比多增2.75亿元9月末,保障性住房开发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2.6%增速同比上升1.6个百分点。
(五)个人贷款增速持续回落个人经营性贷款增加较多。9月末全市本外幣个人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3.7%增速同比下降11.6个百分点。前三季度全市新增本外币个人贷款1872.03亿元同比少增855.87亿元,其中本外币个人经营性贷款噺增567.45亿元同比多增226.50亿元。前三季度本外币个人住房贷款新增462.85亿元同比少增1016.48亿元;其中第三季度新增187.82亿元,环比多增43.64亿元同比少增102.27亿え。前三季度本外币个人汽车消费贷款增加307.13亿元同比少增213.55亿元;本外币个人其他消费贷款增加447.18亿元,同比多增185.66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