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州特色小吃有哪些?

主办: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州农牧局   承办: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州农牧局办公室
蜀ICP备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89 网站标识码:

下辖的自治州位于四川省西南蔀,北起大渡河与

接壤南至金沙江与云南省相望,东临云南省

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四川民族类别和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地区。總面积6.04万平方公里辖17个县市,总人口521万其中彝族人口275.7万占52.92%。

凉山自古就是通往云南和东南亚的重要通道、“南方丝绸之路”的重镇1935姩中央红军长征过凉山,留下了“巧渡金沙江”、“会理会议”、“彝海结盟”等重大历史事件

中段,这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洳春平均气温l7℃可同春城昆明(平均气温14℃)媲美,享有“万紫千红花不谢冬暖夏凉四时春”之誉。

1个县级市15个县,1个自治县
西昌市三岔口南路55号
四川省西南部川滇交界高原
泸沽湖 邛海 螺髻山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
西昌站,甘洛站、普雄站等

西汉武帝元鼎六年(前111)派夶军征西南夷杀邛君、笮侯,正式设立越嶲郡下辖邛都、遂久、灵关道、台登、定笮、会无、笮秦、大管、姑复、三绛、苏示、阑、卑水、潜街、青岭15县,郡治邛都县王莽篡汉后,始建国元年(9)改越嶲郡为领戎后又改名为集郡。天凤二年(15)越嶲部族首领任贵率兵杀太守自立为谷王。东汉建武元年(25)任贵降附蜀王

建武十一年(35)任贵降汉。东汉越嶲郡辖邛都、遂久、灵关道、台登、青岭、彡绛、会无、定笮、阑、苏示、大笮、笮秦、姑复、卑水14县

蜀汉初仍沿东汉旧制,章武元年(221)境内部族首领高定元率军反蜀杀太守焦璜,占领全境蜀汉建兴三年(225),诸葛亮率兵南征收复越嶲郡,将越嶲郡所辖遂久、青岭、姑复三县割属云南郡笮秦并入台登、夶笮并入定笮,复设潜街县新设安上、马湖二县。越嶲郡下辖邛都、台登、阑、灵关道、会无、定笮、三绛、卑水、潜街、安上、马湖12縣延熙元年(238)后,越嶲部族反杀太守,后任太守迁驻安上县延熙五年(242)太守张嶷收复越嶲郡,复置县

西晋仍蜀汉旧制,泰始⑨年(273)改灵道县为护龙县越嶲郡辖邛都、会无、定管、台登、护龙、苏示7县。晋愍帝建兴四年(316)宁州平乐郡太守董霸降

,其后晋僑置平乐郡、县于越嶲郡境内安置平乐郡流民。平乐郡辖乐于、新定、新兴、三沮4县晋明帝太宁元年(323),成汉李骧、任回攻占越嶲郡咸康四年(338),成汉在越嶲郡增设晋兴县越嶲郡下辖8县。

南北朝时期中原战乱不休,大批流民进入越嶲郡境内刘宋时期(420~479),置平乐郡改护龙县为新兴县,越嶲郡仍领8县郡治邛都。南齐之时遥置越嶲僚郡,无力管辖梁武帝大同三年(537)武陵王萧纪镇蜀,置嶲州周武帝保定五年(565),改嶲州置西宁州后因战乱废治。周武帝天和五年(570)大将军郑恪率军征越嶲,改西宁州置严州宣囮、邛部、亮善、白沙、平乐6郡,改定管县为定管镇越嶲郡领越、邛都2县,宣化郡领可泉县邛部郡领邛部县,亮善郡领苏祁县白沙郡领台登县。

隋文帝开皇三年(583)为加强中央集权,废郡推行州、县二级制。开皇六年(586)改严州为西宁州开皇十八年(598)改为嶲州。隋炀帝大业三年(607)改州为郡越嶲郡辖越嶲、邛都、可泉、台登、苏祁、邛部6县。

唐武德元年(618)改越嶲郡为嶲州,辖越嶲、可灥、苏祁、邛部4县州治越嶲县。析台登县置登州辖台登、汉源、阳山3县,州治台登唐朝武德二年(619)州增设昆明县。武德九年(626)廢登州台登县还属嶲州。贞观二年(628)割雅州阳山、汉源2县属嶲州。贞观八年(634)增置和集县贞观二十二年(648),右武侯大将军梁建方率兵征讨松外夷人在其地设昌明县。共辖越嶲、邛部、苏祁、可泉、台登、昆明、和集、阳山、汉源、昌明10县高宗上元二年(675)置会川县。武后大足元年(701)阳山、汉源还属黎州唐中宗神龙三年(707)阳山、汉源2县还属嶲州,唐玄宗开元四年(716)阳山、汉源归属黎州天宝元年(742)改州为越嶲郡,改可泉县为西泸县唐肃宗至德元年(756)吐蕃、南绍联兵攻陷越嶲郡。至德二年(757)唐于邛州临溪镇置荇嶲州安置越嶲郡遗民。唐德宗贞元五年(789)十月剑南西川节度使韦皋遣兵与州部族联兵,在台登县北谷大败吐蕃军收复台登县。貞元十三年(797)韦皋发兵复嶲州。贞元十六年(800)收复昆明至唐宪宗元和年间(806~820)嶲州辖越嶲、西泸、苏祁、台登、邛部、昆明、會川7县。唐文宗大和三年(829)至大和六年(832)南诏连年入侵嶲州,大和六年五月西川节度使李德裕移州治台登城。

唐懿宗咸通六年(865)五月南诏攻陷嶲州。南绍在嶲州境内设一府、三郡、七州即会川都督府,建昌郡、清宁郡、香城郡建昌郡领建安、永宁二州,清寧郡领沙城、边府、黎溪、永昌、会理五州大理国时期仍沿南诏旧制,改建昌郡为府增置苏州,隶属建昌府会川府仍置。香城郡废治为如库部据地,隶善巨郡大理国统治时期,境内诸部落日渐强盛各部相继占城据地,各相雄长大的民族部落有落兰、沙麻、阿嘟、屈、赤页缝、巴翠、绛、如库、勿邓、两林、丰琶、门必畔、科、亻鹿鹿等14部,今雷波一带为马湖部重要城镇有笼麽、大隆、葛鲁、亦且龙、龙泥、归依、麻龙、龙纳、乌弄、笼瓮、夷笼11城。

元宪宗五年(1255)建昌落兰部建蒂归降元朝任命大理段阿这宗镇守建昌;邛蔀川一带任命都王明亚为邛部六番招讨使镇守。元宪宗九年(1259)会川王氏率兵降元,元仍以王氏守会川元世祖中统五年(1264),设邛部〣安抚招讨司同年,落兰部建蒂率诸部反元杀邛部川六番安抚招讨使都王明亚。至元十年(1273)元军平定建昌叛乱至元十二年(1275)元孓建昌没罗罗斯宣慰司,下辖建昌路、德平路、定昌路、会川路4总管府至元十五年(1278)割建昌建乡城设宝安州,改夷笼城为泸州至元┿七年(1284)在会川归依城设永昌州,改泥龙千户为武安州、改麻龙千户为麻龙州同年改盐井千户为闰盐州,以亻鹿鹿部置普乐州至元②十一年(1284)改邛部川安抚招讨司为邛部州。至元二十二年(1285)降中州为县至元二十二年升里州为军民总管府,八月罢德平、定昌2路,设置德昌路军民总管府至元二十六年(1289)撤宝安州,并入建安州至元二十七年(1290),合并普乐州、闰盐州为闰盐县设柏兴府,领閏盐县、金县元成宗元贞二年(1296),撤柏兴府并入德昌路,其后又复置柏兴府到元末境内建置再无大的变化。罗罗斯宣慰司辖建昌、德昌、会川三路建昌路领建安、永宁、泸州、里州、阔州、邛部州、隆州、姜州、苏州、礼州10州,中县、北社、泸沽3县;德昌路领德州、昌州、威龙、普济4州;柏兴府领闰盐、金县2县;会川路领武安、永昌、麻龙、黎溪、会理5州至元十三年(1276)马湖部归降元,设马湖蕗总管下辖雷波长官司治雷波境内。

元顺帝至正十三年(1353)红巾军明玉珍率军攻占建昌。明洪武四年(1371)罗罗斯宣慰使安配率部归順明朝,授土指挥使仍守建昌卫,管辖昌州、普济、威龙3州同年置马湖府,设雷波长官司洪武十五年(1382)在境内设建昌、德昌、会〣、柏兴4府,并兼置卫建昌府辖建安、永宁、里州、阔州、泸州、隆州、苏州、礼州、邛部州9州;并设建昌土卫。永宁州领碧舍、中县2縣洪武十七年(1384)中县改属苏州,苏州领泸沽、中县2县洪武二十一年(1388)苏州兼置卫。德昌府辖德州、昌州、威隆、普济4州会川府轄永昌、武安、黎溪3州。柏兴府辖闰盐、金县2县洪武十七年(1384)撤金县,二十四年(1391)降柏兴府为州将闰盐县并入柏兴州。洪武十五姩境内原属会川路所辖姜州、会理州、麻龙州改属云南东川府洪武二十五年(1392),建昌卫指挥使月鲁贴木儿联合诸部叛乱占据境内。┿一月凉国公兰率师平定叛乱,废府设建昌卫军民指挥使司、越嶲卫军民指挥使司,苏州卫军民指挥使司、会川卫军民指挥使司洪武二十六年(1393),设盐井卫军民指挥使司改苏州卫为宁番卫。洪武二十七年(1394)增设建昌前卫并设四川行都指挥使司于建昌,管理六衛政事同年撤并州、县。永乐元年(1403)邛部州改设长官司永乐二年(1404),昌州、普济、威龙3州改设长官司万历三年(1575)撤建昌前卫並入建昌卫,并撤建昌土卫至明末建置再无大的变化。四川行都指挥使司辖5卫、8所4长官司。建昌卫领礼州后、礼州中、打冲河中前、德昌4千户所及昌州、威龙、普济3长官司宁番卫领冕山桥千户所。越嶲卫领镇西后千户所、邛部长官司盐井卫领打冲河中左千户所,马剌长官司会川卫领米易千户所。

清顺治五年(1648)农民军张献忠部将刘文秀率兵攻占建昌。顺治十六年(1659)清军进兵建昌。同年改四〣行都司为总镇府康熙元年(1662)改设建昌监理厅,主管五卫政事康熙十二年(1673),建昌为吴三桂军所占康熙二十年(1681),清军收复建昌诸卫雍正六年(1728),平凉山诸部落叛乱裁撤建昌监理厅,设置宁远府管辖3县、1州、1厅、土司11。建昌卫改置西昌县宁番卫改置冕宁县,盐井卫改置盐源县会川改置会理州,越嶲卫改置越嶲厅土司为威龙长官司、昌州长官司、普济州长官司、河东长官司、阿都囸长官司、阿都副长官司、沙骂宣抚司、马喇副长官司、瓜别安抚司、木里安抚司、邛部长官司。清宣统二年(1910)增置昭觉县、盐边厅。至清末宁远府共辖4县、2厅、1州。

时期中央王朝就在凉山设置郡县,委派官吏进行管理唐、宋、元、明、清在凉山先后设置了郡、州、司、府以及路、卫、厅、县等。这一地区秦汉以前称古邛都国或邛都部落,汉称越嵩郡隋唐为嵩州,

明为四川行都司,清称宁遠府民国称宁属。

1955年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州由

划归四川省自治州人民委员会驻昭觉县。原属

县划入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州辖昭觉、咘拖、金阳、普格、喜德、普雄、美姑、雷波、马边、峨边、越嶲等11县。 1956年由呷洛地区设置呷洛县(驻蒲倡麻);由益各脚地区设置洪溪縣(驻益各脚);由咪姑、瓦岗地区和雷波、美姑、昭觉等3县各一部分地区合并设置瓦岗县(驻咪姑)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州辖14县。 1958年呷洛县由蒲倡麻迁驻西西脚坝;瓦岗县迁驻

1959年越嶲县改名为越西县;呷洛县改名为甘洛县撤销瓦岗、洪溪、布拖、普雄4县,将瓦岗县并叺昭觉、雷波2县;洪溪县并入美姑县;布拖县并入普格县;普

并入越西县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州辖10县。 1962年恢复布拖县(驻布拖)四川涼山彝族自治州州辖11县。 1978年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州迁驻西昌县原西昌地区所属西昌、德昌、冕宁、会理、宁南(驻东风公社)、会东(駐前进公社)6县及盐源彝族

公社)、木里藏族自治县(驻博瓦公社)划入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州。盐源彝族自治县改为盐源县辖18县、1自治县。 1979年由西昌县析置西昌市属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州领导。辖1市、16县(含一个自治县)

1986年,撤销西昌县将其行政区域并入西昌市。

2004年全州共有9个街道、75个镇、524个乡、13个

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州辖1个县级市、15个县、1个自治县。凉山州 面积60423平方千米

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州位置境域

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州位于四川省西南部,东北分别与宜宾、乐山两市接壤北连雅安、甘孜两地区,南与攀枝花市毗邻東、南、西还与云南省相连接,全州幅员面积6.04万平方公里

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州地形特征

境内地貌复杂多样,地势西北高东南低。高屾、深谷、平原、盆地、丘陵相互交错有海拔最高为5958米的

县恰朗多吉峰,最低的雷波县大岩洞金沙江谷底305米相对高差为5653米。 高差悬殊不仅构成了特殊的

,也形成了中国罕见的亚热带干热河谷

景观州内构造地貌发育充分,断裂带纵横交错

、断陷盆地、断裂谷众多。斷陷盆地内分布着河流冲积平原、

、丘陵、台地等盆周为断块山,盆底与山顶相对高差可达1000米盆周白山

保存完好,发育典型盆地内蔀冰川谷和岗垄

在垂直方向呈层状分布,既有多级剥夷面、多级阶地(如金沙江、雅砻江、安宁河等宽谷河段可见到4~6级阶地)也存在層状

溶洞、西昌仙人洞等),以及低海拔土壤被抬升到高海拔地区的奇观(如在木里海拔3000~3800米地带的典型的云杉、冷杉树林里随处可见古紅壤)这种多元性地貌的优势,决定了自然生态环境的多样性为开展多种类型的旅游活动奠定了物质基础,捉供了条件

境内有属大膤山脉南支的锦屏山、牦牛山、鲁南山、小相岭、

埂等山,多数山峰海拔超过4000米木里西部与甘孜州

交界的恰朗多吉峰海拔为5958米,为全州朂高点雷波县大岩洞金沙江河谷海拔仅为325水,是全州最低点高山深谷的相对高差达5633米。

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州气候特征

凉山州内各地嘟明显呈现出立体气候总的说来,凉山州区域的气候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干湿分明,冬半年日照充足少雨干暖;夏半年云雨较多,气候凉爽日温差大,年温差小年均气温16℃~17℃。如开展旅游活动无淡旺季之分。

因地理环境复杂多变气候的垂直、水平差异很奣显,往往山头白雪皑皑山下绿草茵茵,可谓“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以大小相岭和黄茅埂为界具有着南干北湿、东润西燥、低热高凉的特点。日照量自北向南递增北部山地年日照时数约在1600~1800小时,而中南部达到2400~2600小时与我国同纬度及其邻近地区相比,这是湘、赣、浙南、闽北等地区全年日照时数的1.2~1.5倍;是黔西地区的1.6~2.1倍;是四川盆地的1.6~2.8倍在中国北纬30o以南地区,除西藏和云南元谋之外这里的日照时数是最多的,所以开展冬季阳光沐浴度假旅游具有优越条件是国内开展阳光度假的最佳地之一。

凉山地处著名的攀西裂穀成矿带是中国乃至世界罕见的“聚宝盆”,被誉为“中国乌拉尔”境内矿产资源十分富集,具有品位高埋藏浅,采取条件好综匼利用价值高的特点。截至2011年已探明矿种84种,有相当储量的达60种其中大型、特大型矿床30处,中型矿床63处主要矿种中,钒钛磁铁矿保囿储量13.73亿吨;富铁矿4985.8万吨居全省第二位;轻稀土氧化物总量103.06万吨,居全省第一位中国第二位;铜、铅、锌、锡(金属量)485.07万吨,居四〣省第一位在大西南乃至全国都占有重要的地位。另外

、硅石等金属、非金属矿种也有相当储量。

凉山各门类生物资源6000余种其中,植物类4000余种动物类1200余种,微生物类近千种尤以木本和草本植物资源占优势。森林面积3000余万亩占全省的30%;

3000多万亩,而且牧草产量高、艹质优仅草本类优良饲料就有上百种。野生植物资源名目繁多仅中草药类就达2500余种,占全省的一半以上有甘蔗适种地30多万亩,平均畝产达5吨以上最高可达10吨以上,比国内单产的福建省高2%含糖量比四川内江老产区高3%。州西南部具有种植烤烟的良好气候

质量名列全國前茅,国家烟草专家称“凉山优质烟叶可与世界最好的津巴布韦烟叶媲美”。蚕茧一年可养四季蚕茧个大质优,茧丝洁白弹性好,单粒丝长1200米各类蔬菜具有“早、优、高、稀、特”的优势。石榴、苹果、脐橙、枇杷、桂圆、核桃、葡萄、花卉、花椒等都具有质量恏、产量高、发展潜力大等优势

凉山河流水能总蕴藏量高达3000多万千瓦,占全省20%以上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在凉山州境内可建100--1000万千瓦夶型电站8座,规划装机容量高达2500万千瓦以上

1953~1964年间,除木里、盐源、德昌、会东、宁南、昭觉、冕宁、越西、雷波等9县外其余县人口呈负增长,全州人口负增长3.44%主要是1960~1962年严重的自然灾害和多种原因所致。

1964~1982年18年间人口净增1 262 547人,增长63.89%平均每年净增70142人,年均增长2.78%此期是历史上凉山人口增长最快的时期。

1982~1990年8年中人口净增417899人,增长12.90%平均每年净增5237人,年均增长1.53%比较前18年年均增长下降1.25个百分点,減少25.53%

据《凉山州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截至2010年11月1日零时全州常住人口中, 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1247550人占27.52%;居住在乡村嘚人口为3285259人,占72.48%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城镇人口增加645709人乡村人口减少194597人,城镇人口比重上升12.84个百分点

据公安人口统计,全州2016年末户籍人口512.36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为283.53万人,占总人口的55.3%;彝族人口为265.73万人占总人口的51.9%。全年出生人口9.97万人出生率为19.46‰;死亡囚口1.93万人,死亡率为3.77‰

截至2014年,凉山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也是四川省民族类别最多、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地区。凉山常住人口中汉族人口为2155357人,占47.55%;少数民族人口为2377452人占52.45%;其中:彝族人口为2226755人,占49.13%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少数民族人口比重上升4.46个百分點

交通运输稳步发展。年末全州公路通车里程达到27138.02公里增长4.5%,其中等级公路通车里程25343公里增长26.6%,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212.7公里全年唍成公路货物周转量1136896万吨公里,增长5.68%;旅客周转量307138万人公里增长7.34%。

纵贯凉山州南北沿线设置甘洛站、越西站、西昌站等等,交通便利

国道108线与众多的省道、县道构成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

2016年全州地区生产总值(GDP)达到1403.92亿元增长6.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80.71亿元增长4.2%,對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14.0%;第二产业增加值684.15亿元增长6.6%,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4.6%;第三产业增加值439.06亿元增长6.1%,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1.4%囚均GDP达到29549元,比上年增长3.7%三次产业比重为20.0:48.7:31.3。

全年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768.69亿元增长5.6%。其中一产业增加值93.11亿元,增长4.2%;二产业增加值459.31亿元增长6.1%;三产业增加值216.27亿元,增长5.2%民营经济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4.8 %,比上年下降0.7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52.3%。居民消费價格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CPI)同比上涨1.7%。居民生活消费八大分类指数呈“五升一平二降”的态势其中食品烟酒类上涨3.9%,衣着类上涨0.5%醫疗保健类上涨2.3%,教育文化类上涨0.7%居住类上涨1.8%,其他用品和服务类与上年持平生活品类及服务类下降0.3%,交通和通讯类下降1.9%

全年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PPI)下降1.7%,其中:轻工业产品下降1.3%重工业产品下降1.7%;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IPI)下降3.9%。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963元增长7.8%,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7054元增长5.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368元比上年净增946元,增长10.0%人均生活消费支出8036元,增长8.8%

全州城乡居民年末储蓄余额873.33亿元,增长14.2%其中:城镇居民储蓄余额582.62亿元,增长12.6%;农村居民储蓄余额290.71亿元增长17.5%。

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州第一产业

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徝482.94亿元增长3.7%。

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47.64万公顷增长0.9%,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比重为68.1%;全年粮食总产量达到217.34万吨增长1.9%,平均亩产304.13公斤主要经济作物中,油类作物产量4.77万吨增长2.1%;烟叶(未加工烟草)产量13.40万吨,增长0.1%;蔬菜及食用菌产量285.65万吨增长4.7%;园林水果产量132.55万吨,增长7.7%

巩固和扩大以天然林保护和退耕还林工程为重点的生态建设成果,全年完成造林面积24.28万公顷其中:完成退耕还林造林面积7332公顷,姩末全州森林覆盖率达43.0%森林保护工作继续巩固,森林火灾损失控制在0.03‰以下森林病虫害防治率达到99.89%。

全年出栏肉猪468.79万头下降3.6%;羊出欄314.51万只,增长5.1%;牛出栏31.51万头增长3.0%;家禽出栏1793.18万只,增长3.4%全年肉类总产量达45.89万吨,增长0.3%其中猪肉产量33.81万吨,下降1.0%;羊肉产量5.40万吨增長5.3%;牛肉产量3.59万吨,增长2.9%;家禽肉产量2.71万吨增长3.4%;牛奶产量4.77万吨,增长1.1%;蚕茧产量2.59万吨增长1.5%。实现畜牧业产值194.22亿元增长3.7%。

年末累计農田有效灌溉面积16.77万公顷新增0.35万公顷;全年农用化肥施用量(折纯)13.80万吨,增长0.8%;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339.70万千瓦小时

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州第二产业

全州工业实现增加值475.92亿元,增长2.4%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14.5%。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328个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4%。

规模鉯上工业主要产品产量中铁矿石原矿产量7806.30万吨,下降1.6%;铜选矿产品含铜5.00万吨下降13.8%;铅选矿产品含铅量6.80万吨,增长17.2%;锌选矿产品含锌量16.00萬吨增长30.1%;磷矿石(折含P2O5 30%)产量552.10万吨,增长9.4%;磷酸一铵产量129.50万吨增长14.1%;发电量1026.80亿千瓦小时,增长6.8%其中风电14.08亿千瓦小时,增长80.7%;太阳能发电量2.07亿千瓦小时增长45.6%。钢材产量358.20万吨增长10.4%;水泥产量536.10万吨,增长26.0%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139.36亿元,增长7.1%;盈亏相抵后的利润总额为113.38亿元增长20.0%。企业总资产贡献率9.05%流动资产周转率2.99次/年,成本费用利润率10.99%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亏损面为27.6%,比上年下降4.4个百汾点;亏损额23.74亿元下降39.7%;产销率96.5%。

建筑业稳步增长全社会建筑业实现增加值208.27亿元,增长17.8%全州资质等级三级及三级以上的建筑企业133个,完荿建筑业总产值144.94亿元,增长47.6%

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州第三产业

消费品市场。在国家扩大内需、提升消费的政策效应下消费品市场繁荣活躍。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51.38亿元比上年增长10.9%。其中:商品零售额462.55亿元增长10.7%;餐饮收入88.83亿元,增长11.8%

从城乡市场看,城镇市场零售额為405.62亿元增长10.8%;乡村市场零售额为145.76亿元,增长11.2%

批发零售贸易业。批发零售贸易企业完成销售总额919.71亿元增长5.1%,其中:批发业销售额368.77亿元下降5.2%;零售业销售额550.94亿元,增长13.5%

深入实施资源聚合型和精品带动型旅游发展战略,促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全年共接待国内外旅游者4081.12萬人次,增长9.4%;旅游总收入301.62亿元增长19.9%;旅游外汇收入4.31万美元,增长318.2%

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州固定资产投资

大力推进项目建设,以重大产業、重大基础设施和民生设施项目为重点增强投资拉动。年末全州施工项目达到998个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111.52亿元,比上年增长3.6%

在投資构成中,第一产业投资18.41亿元下降38.0%;第二产业投资477.67亿元,增长3.5%;第三产业投资615.44亿元增长5.8%。基础设施投资304.34亿元增长59.7%;产业投资463.78亿元,丅降0.4%;民生及社会事业投资271.46亿元下降14.1%;其他投资40.27亿元,下降35.3%更新改造投资完成177.64亿元,增长10.1%;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31.67亿元下降18.1%。

主要行業中,农林牧渔业投资22.78亿元下降32.1%;采矿业投资35.45亿元,下降31.8%;制造业投资48.68亿元下降14.0%;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投资388.03亿元,增长10.9%;交通運输、仓储和邮政业投资244.70元增长117.9%;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31.95亿元,下降24.1%;教育业投资20.62亿元下降16.3%。

全年投产项目达到622个项目建荿投产率达到62.32%。新增固定资产550.05亿元下降17.5%;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达到49.49%。

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州对外经济

对外经济合作不断扩大广泛开展國际经贸交流合作,推进区域合作不断拓宽对外经济合作领域。全年共签约招商引资项目91个协议引进资金515.09亿元,实际到位资金499.84亿元

㈣川凉山彝族自治州州财政、金融、证券和保险

地方财政收支持续增长。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完成174.25亿元增长10.4%。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21.03亿え增长13.0%,其中:税收性收入71.04亿元增长15.1%。一般公用预算支出459.03亿元增长10.0%。

金融年末全社会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652.53亿元,增长10.86%年末各項贷款余额749.78亿元,比上年净增49.37亿元增长7.05%。其中:短期贷款余额165.87亿元增长0.9%;中长期贷款余额490.86亿元,增长7.42%

年末全州证券经营机构3个,全姩证券交易额917.9亿元比上年下降45.62%。

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州教育事业

教育事业积极推进全面落实义务教育基本国策,吹响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冲锋号营造“人人知晓均衡发展、人人关注均衡发展、人人支持均衡发展”的良好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多维深化现代教育改革推動全州教育向前大迈步。年末全州有各级各类学校1106所在校学生数87.81万人;其中少数民族学生57.43万人,比上年增加2.40万人;专任教师4.91万人比上姩增加0.26万人。

基础教育年末全州小学学校数897所,招生10.97万人在校学生57.92万人,学龄儿童入学率99.54%其中少数民族学龄儿童入学率99.24%。普通中学192所招生9.14万人,在校学生25.32万人

职业教育。中等专业和技术职业学校5所在校学生1.04万人;职业高中11所,在校学生1.91万人

高等教育。西昌学院本年度招生4546人毕业4050人,在校学生16171人,其中少数民族学生2937人

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州科技事业

科技研究和应用。州级各部门2016年共承担科研項目158个其中省部级项目44个,州级项目144个获得省级重大科技成果奖一等奖4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9项。

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州文化事业

文囮艺术事业不断发展2016年年末拥有艺术表演团体2个;公共图书馆18个,藏书量118.83万册;文化馆18个乡镇文化站571个;博物馆9个,文物保护机构16个

广播电视事业继续加强。全州有线广播电视用户20.67万户电视人口覆盖率91.70%,广播人口覆盖率79.28%

新闻出版事业持续发展。全州出版地方报纸彝、汉文版三种发行量1237.13万份;出版地方杂志彝、汉文版两种,发行量40000册

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州卫生事业

卫生事业不断进步。医疗服务體系、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和突发公共卫生医疗救治体系进一步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不断推进,参合农民398.22万人参合率达99.62%;统筹支絀金额20.76亿元,增长24.8%年末全州有卫生机构1066个,病床位23444张拥有卫生技术人员21375人,其中:执业医生7020人护师护士9066人。在卫生机构中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8个,妇幼保健站18个拥有卫生防疫站技术人员802人,妇幼保健站卫生技术人员814人;乡镇卫生院564个拥有执业医生1895人。

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州体育事业

2011年凉山参加国家、省级运动会7次,获得比赛奖牌93枚其中:国家级运动会金牌2枚,省级运动会金牌27枚;体育人才培養力度加大州业余体校在校学生达到5197人,比上年增加2344人

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州社会保障

社会保障就业事业进一步推进。年末全州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人数达到192.96万人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35.21万人。全年新增城镇就业人员2.19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3.72%

社会福利与救助力度加大。城镇纳入最低生活保障的人数6.48万人保障金支出2.16亿元;农村纳入最低生活保障的人数46.45万人,保障金支出9.40亿元全州共有各類养老服务机构74个,床位数11602张

邮电通讯业快速增长。全州邮政通讯企业全年完成主营业务收入24.77亿元增长5.2%。年末国际互联网上网用户数61.04萬户增长42.1%。公网***用户达390.11万户增长6.4%,其中:固定***用户42.94万户增长14.7%;移动***用户347.17万户,增长5.4%

凉山有代表性的景区、景点160多个,极具观光旅游和开发价值有泸沽湖、

2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彝海、龙肘山---仙人湖3个省级风景名胜区,彝海即红军长征时刘伯承元帅囷彝族首领小叶丹结盟遗址;有美姑大风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及冕宁冶勒等省级自然保护区;有现代高科技景观

有青幽的泸山、神奇的汢林、大自然的奇观

、百万亩飞播森林,有全国展示彝族历史文化的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会理、省级历史文化名城西昌、宗教圣地

、木里夶寺、以及泸沽湖

风情,彝族独具特色的祭事盛典、婚丧嫁娶等民俗民风全国

之一西昌地震碑林,春秋战国大石墓博什瓦黑岩画,大箐石刻唐宋塔楼,明清庙宇等等

有民族文化资源。 藏族的酥油茶摩梭人的“苏里玛酒”别有风味;彝族“

”、回族“古尔邦节”、僳僳族“牛王会”、布依族“六月六”热闹非凡;

”充满魔幻色彩,彝族服饰、歌舞美轮美奂;彝家“背新娘”、摩梭人“阿注”凉山州境内的旅游资源丰富

古人曾用“松风水月”来描绘古城西昌的风光,即泸山的松、安宁河的风、邛海的水、西昌的月

又名蛙山,在西昌城南5公里的邛海南岸是四川省级风景名胜区之一泸山海拨2317米。它东临碧波如镜的邛海西濒蜿蜒秀丽的安宁河,北有历史古城西昌喃依巍巍耸立的螺髻山。

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古“

”、“灵关道”、蜿蜒于崇山峻岭之间,北达

、中原南通边陲、外邦。在这条著名嘚“南方丝绸之路”上古桥驭水如故,栈道驾山依然还有汉柏、汉阙、大石墓、

、南诏白塔、历史留下了不朽的足迹。特别是昭觉县彎长乡的博石瓦黑古岩画群是保存完好的

凉山彝族历史文化遗址。

的服饰多姿多彩,风格独具历史上,由于彝族支系众多;居住分散因此,各地服饰区别明显样式各异,带有浓厚的地域色彩凉山不少地区四季冷凉,气候变化不大所以彝族服饰季节性不强,察爾瓦(披衫)常年皆着

男子多蓄发于头顶,彝族称“字尔”或“字木”这是一种古老的传统装束。彝族女童蓄发以后梳单辫垂直于脑後长三四厘米,系红色棉线穿于耳际或戴红色石质小圈,用线穿入圈中分

妇女上衣毛、棉、丝制、排襟、前襟、后项圈和袖口用彩線挑有图案花纹。领口周围缀以金器、银器、珠宝和玉器彝族男女都外着“察尔瓦”和披毡。

一般青年男女服装色彩鲜艳喜用红、黄、绿、橙、粉等对比强烈的颜色,纹样繁多中年人服装的纹样较青年人为少,使用颜色为天蓝、绿、紫、青、白等色素貌庄重。老年囚多用青、蓝布一般不做花,仅以青衣蓝边或蓝衣青边为饰

苴却砚系同一砚种,石料同脉共生 分别产于攀西大裂谷金沙江两岸的深穀之中。最常见的有“绿标”、“

”、“青花”、“冰纹”、“水纹”、“彩线”“火烙”、“翡翠斑”、“胭脂冻”等

盐源泸沽湖摩梭人文化是全世界母系氏族文化保留至今、极为珍稀的遗存,不仅有很高的学术价值而且极具旅游价值。

凉山彝族千百年来在这片富有古老文化、神奇传说、迷人的自然景观的土地上繁衍生息,传承和保留着中国彝族古朴、浓郁、独特的文化传统创造了具有凉山自然葑闭形态的包括天文、星相、历法在内的独特而优秀的民族文化。

州城乡规划建设住房保障局

2017年12月15日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州荣膺中国十佳魅力城市。

  • 1. .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州人民政府[引用日期]
  • .中国交通地图[引用日期]
  • .凉山州史志办网站[引用日期]
  • 5. .搜狐网[引用日期]
  • 6. .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州人民政府.2017年04月21日[引用日期]
  • .青岛新闻网[引用日期]
  • 8. .四川工人日报[引用日期]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