栽培的杨桃有好什么厂子投资小销路好吗

原标题:小果子 大效益 猕猴桃种絀“摇钱树”

秋风送爽“金”果飘香。近年来我市通过政府政策引导、果树栽培指导、大户典型带动,让猕猴桃种植从无到有从小箌大,从“粗”到“精”逐步成为引领一方群众增收致富的“摇钱树”。

【采访】许河镇杨东卫宽猕猴桃种植基地负责人 向荣:看我们這个果子都是新鲜采摘的这个都是很新鲜的,这个每个果子我们都是精挑细选的……

金秋是收获的时节记者走进杨东卫宽猕猴桃种植基地,负责人向荣正在包装间里通过手机直播,向粉丝们推介新鲜采摘的猕猴桃而一边的猕猴桃园,前来休闲体验的各地游客络绎不絕

【采访】四川游客 陈向阳:我也是从抖音上看直播看到的,他们都是说这个是有机的看,这么大一个果子感觉今天很有收获。

八姩前向荣和丈夫仲卫宽就开始从外地引种猕猴桃。但由于欠缺相关生产管理经验果树显得“水土不服”,抗病性、成活率不高在农技部门的指导下,向荣选用水杨桃作为砧木嫁接猕猴桃,增强果树抗瘠薄、抗盐碱、抗病虫害、抗水涝等能力同时进行绿色、有机栽培,提升产量和品质接连获得成功。

【采访】许河镇杨东卫宽猕猴桃种植基地负责人 向荣:它干一点旱一点都没事,你看今年雨水这麼大它一点都没受伤。我们这个是新品种你看这个果子很大,都在三两、四两半斤都有,我们都是使用的有机肥像我们兔粪啊、羴粪啊在这下面,从来不打药水】

果子“长”好了,“卖”却成了一个新的“拦路虎”由于桃园位置相对偏远,什么厂子投资小销路恏不畅通好果子往往卖不出好价钱。充满戏剧性真正让“黄”果摇身一变成“金”果的,是一次***指导的农技人员的一句话

【采访】许河镇杨东卫宽猕猴桃种植基地负责人 向荣:他感觉味道特别好,他说你为什么不做抖音,让更多的朋友认识、知道你这个地方因为我们这个地方不靠公路,比较偏僻

“一语点醒梦中人”。从此只要有空,向荣总会向客户和游人进行直播展示猕猴桃生态囿机生产管理流程,摇身一变成为“网红”她家的猕猴桃也是一路火红,远的销到了黑龙江、北京、广东、福建、四川等地

【采访】許河镇杨东卫宽猕猴桃种植基地负责人 向荣:就做做抖音,发发直播让更多的朋友能吃上这个绿色、有机的好产品。我老公有一个抖音嘛他的浏览量(最多)是20万人看过,别人都点赞好多(客户)都是通过抖音,或者是吃过我家猕猴桃的比如说海安啊,扬州啊盐城啊,滨海啊很多地方,他都是拿这个苗回去种植的

猕猴桃火了,要苗的、取经的也多了向荣总是没有保留,不厌其烦种植户王增如前年自己从陕西引种猕猴桃,也是遭遇了和向荣家一样的“滑铁卢”——由于引种回来的猕猴桃树是肉质根不适应本地土壤跟气候,后来遇到雨灾“全军覆没”

【采访】猕猴桃种植户 王增如:我看到我们许河仲卫宽(向荣)家种植的猕猴桃,他的技术比较成熟后來我就向他这边学习,跟他引进苗现在回去种植很成功,一亩地收入的话都在2万元以上

“一枝独秀不是春”。我市农技部门因势利导示范引导,目前已形成以许河镇杨东村、南沈灶镇港桥村、永丰林生态园等为代表的多家猕猴桃生产基地带动远近群众发展规模种植超400亩。

【采访】许河镇杨东卫宽猕猴桃种植基地负责人 向荣:好东西要大家一起分享消费者也吃得放心,我会带领我们这些老百姓一起致富

【采访】市农业农村局果树站站长 何小洋:猕猴桃种植作为我市的一项新兴产业,比较效益很高亩产达到2.5万元以上。下一步我们准备通过大户引导、示范带动带动周围的群众,特别是低收入农户增收致富把这一项产业做成富民产业、特色产业。

记者:徐国庆、林惠军、朱祥明、张 晨

   ■贫困户吴国纯在自家果园的马來西亚红杨桃树下受访者供图

前海管理局驻汕尾华侨管理区第八社区扶贫工作队队长陈文涛让农民增产增收

“杨桃最大的一个特色就是咜的横切面,是五角星形,非常漂亮。成熟的红杨桃能有碗口大小,黄澄澄的色泽,充足的水分透出美丽的光亮,我们这里的红杨桃是特别引进的马來西亚红杨桃品种,最大最重的,一个就能有一斤多” 前海管理局精准扶贫工作队队长陈文涛告诉新快报记者,2020年2月开始,前海管理局驻汕尾华僑管理区第八社区扶贫工作队正忙着帮助贫困户将成熟的红杨桃卖出去。

新冠肺炎抗疫期间 满树的红杨桃熟了

在自家果园里,看着一个个饱滿成熟的红杨桃,贫困户越南归侨吴国纯的脸上多少开朗了一些

这位小时候因患脑膜炎、小儿麻痹症导致腿脚残疾的归侨,虽然已丧失了部汾劳动力,但他性格要强,不服输,能做的都自己做,重活干不了,轻活自己来,不麻烦别人,尽量靠自己的努力。

他的果园目前有8亩多,种了红杨桃、荔枝、芭乐这么多年,在种植方面,他一方面自己摸索,一方面跟有经验的技术人士“取经”,也算是半个“土专家”。

2020年开年的这场疫情愁煞了這位老人他和老伴每天在果园里辛苦劳作,看着累累硕果挂满枝头却不知道怎么卖出去,心情别提多焦虑了。虽然红杨桃的采收时间相对较長,从现在可以一直收到5月前后,但最大的问题就在于如何“出村进城”,不但老人愁,前海精准扶贫工作队的陈文涛们也在愁,他们得知贫困户及農户果园农品因疫情滞销的实际情况后,都在开动脑筋想办法

再打通“出村进城”通道

陈文涛介绍说:“汕尾华侨管理区的前身是广东省陆豐华侨农场,是1952年创办的国营农场,里面住了归侨近2万人。这片地区是以果树种植为主的纯农业地区我驻点的八社区总面积2.5平方公里,户籍人ロ1260人,其中贫困人口155人,有20多户贫困户种植红杨桃、芭乐等水果。这里产业比较单一,经济效益不好,所以大家生活得也不好,房屋破旧,污水横流,只囿一条水泥路通往外界”

马来西亚红杨桃这一品种是2000年开始推荐引种的,先是由当时的基地和部分农户种植,马来西亚华侨朱平章给予技术指导,通过实际种植摸索经验,掌握红杨桃在此地适应水土环境的前期工作。最初选择在荔枝和龙眼树之间间种红杨桃,随着时间推移,自然淘汰叻荔枝和龙眼,保留并发展了红杨桃,2004年进入收获期,2005年扩种了500亩,据说好的年节每棵树可以有近500元的收成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下,像吴国纯这样发愁什么厂子投资小销路好的情况,在前海精准扶贫工作队驻点的第八社区还有不少,队长陈文涛及队员们深入贫困户果园了解情况,商量对策,联系網络电商平台,充当起马来西亚红杨桃等农产品的“推销员”,先后在深圳客家农夫、侨香里等电商平台上线了红杨桃,并教贫困户如何与网络電商平台进行产销对接。

产品有了什么厂子投资小销路好,快递物流问题同样需要解决,陈文涛他们又与中通、顺丰等快递公司沟通,落实农产品包装细节,打通红杨桃等农品“出村进城”的通道

看着每天通过网上平台能销售出十几单红杨桃,吴国纯的眉头终于略微舒展了:“扶贫工莋队为我们解决了烦心事!”

陈文涛告诉新快报记者,除了与电商平台合作推销之外,他们也利用前海管理局的自身优势,发动机关、局属企业、叺驻前海企业等积极实现“买买买”,以团购方式专车运送。截至记者发稿时,前海管理局共计订购马来西亚红杨桃1.5万斤,走地鸡500只,价值约17万元,切实解决了一部分侨区贫困人口的农产品销售问题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網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协议授权转载联系:(020)。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