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职业者怎么大学生如何赚取生活费费?

本文来自豆友@艾莉森王

感谢作者为豆瓣提供优质原创内容


本文记录了这几年不上班的初体验,不得不说明的是,我绝不认为不上班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情,如果说,从中我学到了点什么的话,那便是,不上班的经验让我彻底热爱上了勤劳工作。

闹钟响起以前就醒了,这是来到马来西亚的第三周,渐渐习惯了岛上的生活。推开寄宿旅店的木板门,原来夜里下过雨,7点不到,刷牙,做一个简单的晨间笔记,我换上舒适的运动衣物,拿着瑜伽垫准备前往沙滩。

和老板寒暄几句,他说中午有好吃的白咖喱,我们欣然同意一起用餐。

大概走个3分钟,就可以来到沙滩上,天空还是朦胧不清的靛青色,我喜欢多走个500米的样子来到海岸线的末端,和先生小侃几段昨晚的梦境,然后,他换上跑鞋,我铺好瑜伽垫。

我们喜欢以身体的活动来开启一天里的第一个小时。

运动完以后就到每天必光顾的自助早餐店,可以吃热腾腾的米饭,或是英式早餐,胖胖的老板热情招呼,“我知道,要素食的,对吧”,还送上一盘新鲜的水果。

大概九点的样子,正式开始工作。

这些日子以来,除了更换居住地,几乎每天都是这样展开一天的。

曾发布过岛上生活的日常作息

这种数字游民般的生活,我大概梦寐以求了近5年,终于,九月,又一次装满行囊,与先生约好在吉隆坡碰面,各自买了一张前往东南亚的单程票,不动声色地过上了无限期的旅居生活,家人好友似乎以为我们就此放弃一切,准备环游世界了。

“不过又是一场自我身份认同危机罢了,等你们流浪完以后,玩尽兴了,总会回到家考虑买房,考虑生子的。”妈妈如是自言自语道,我笑而不语,为她拥有说服自己,并源源不断地支持我生活里的每一个决定,而感到骄傲不已。

“玩得开心”是大家赠予我们此次行程最多次的祝福。

但是,我们并不是要做环球旅行,我们不是去玩,不是去观光,不是花光积蓄,更不是为了拍一系列可以在朋友圈展览的照片,我们在路上,在生活,也在工作。

数字游民是指那些不受限于地理位置,只需要一台电脑与稳定的WiFi便可以随时随地工作的人,除了时间与自由两大优势,借由地缘套利(geo-arbitrage),利用币值在不同地区的价值差异也可以获取更优质的生活,例如拿着7k-8k的月薪,在上海、北京会过得比较憋屈,但是在东南亚,这笔钱便变得“值钱”了起来,优质的房源月租也不过是国内大城市的一半甚至三分之一,饮食开销也十分廉价美味,因此全球最大的数字游民社群都集中在泰国的清迈与印尼的巴厘岛。

总体来说,就是用相同数量的金钱,可以过上另一种不同的人生。

这些游民中有一些傍着某家公司的远程兼职/全职,另一些则通过一份技能完成自由职业的身份,例如摄影、IT、会计、写作、绘画、营销、设计、语言辅导等等,以支撑旅居生活的开销。

因此,一技傍身对于游民的生活来说至关重要。

当然,数字游民的生活也具有明显的劣势,如果准备得不够充分,则可能养不活自己,长时间在路上的生活状态也比较难以建立长久深度的人际关系。这种生活方式绝对不适合所有人,有些人坦白在旅行过程中根本无法静心写作或是编写代码。但是,就像人生里每一件新鲜的事物一样,都需要先迈出第一步,体验过后才会知晓,就像丁字裤,你说是吧?(哈哈,吐槽自己的文章)

所以,为了养活自己,在旅居的路上,工作也许比观光来得要更加重要。

抛开现实的因素,你最想做什么?

留言和我们分享一下吧!

上期《餐桌启事》中奖名单

请以上5位获奖者在10月16日之前,将姓名***地址留言至后台,我们将寄出《餐桌启事》一本。


想看到更多豆瓣好书推荐

别忘了把豆瓣酱设为星标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