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构上传的专业性文档,文库VIP用户或购买专业文档下载特权礼包的其他会员用户可用专业文档下载特权免费下载专业文档。只要带有以下“专业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免费文档是特定的一类共享文档,会员用户可以免费随意获取,非会员用户需要消耗下载券/积分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免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专享8折文档是特定的一类付费文档,会员用户可以通过设定价的8折获取,非会员用户需要原价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专享8折优惠”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付费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构上传的专业性文档,需要文库用户支付人民币获取,具体价格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付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共享文档是百度文库用户免费上传的可与其他用户免费共享的文档,具体共享方式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共享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05年到2012年大众和保时捷SE的狼堡攻防战,堪称商业收购的经典案例。
原本保时捷SE胜券在握,怎料美国突然经济危机,全球市场销售额大幅度下降,导致公司现金流短缺。同时,银行迫于金融危机时的贷款压力,不同意延长高达90亿欧的长期商业贷款,导致保时捷SE不得不以提高利息的代价延长贷款,从而导致其收购以失败告终。而后,大众汽车公司见机行事,联合卡塔尔人,反攻保时捷SE,最终,分两次收购了保时捷SE旗下的保时捷AG的所有股份。看上去是保时捷SE蛇吞象失败,但是真相远没有看上去那么简单,双方利益交错,你来我往,好不精彩!不仅仅有商业收购的经典手法,还有保时捷家族的豪门恩怨,无数对冲基金在双方火拼中无辜中***,德国第五大富豪也因做空失败,举债累累而卧轨自杀,然而这一切的一切都源于六十年前的一个决定——费迪南德·保时捷的决定。
1951年1月,创立了大众汽车公司和保时捷汽车公司的世界汽车巨匠费迪南德·保时捷(Ferdinand Porsche)因中风逝世。临终前,费迪南德·保时捷把儿子费里和女儿路易斯叫到床前,将两份公司股权授权书交给两人,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同心协力,将自己的在汽车领域的辉煌延续下去,其中儿子费里得到了60%的保时捷汽车公司的股份,而女儿路易斯得到40%的股份。此时,路易斯已经嫁给安东·皮耶希,如果你十分喜欢大众汽车公司的话,就会对皮耶希这个姓就不会感到陌生。因为路易斯和安东的儿子—费迪南德·皮耶希就是现任大众公司的CEO。而费里·保时捷的儿子,也就是沃尔夫冈·保时捷,是保时捷SE与保时捷AG监事会主席。
看出来了吧,保时捷家族的恩怨,实际上是费迪南德·保时捷的女儿的儿子——费迪南德·皮耶希(大众汽车公司的实际控制人)与费迪南德·保时捷的儿子的儿子——沃尔夫冈·保时捷(保时捷SE汽车公司的实际控制人)之间的较量。
值得吐槽的一点是,这俩人名字合起来就是他们祖父的名字…
好了,主要人员知识普及完了,现在普及公司知识:也许细心的朋友已经发现了,费迪南德·保时捷去世前并没有安排大众汽车公司股份啊!这个原因很简单,因为大众汽车公司虽然由费迪南德·保时捷创立,但是实际上当时的大众汽车公司并不属于费迪南德·保时捷本人。那大众属于谁?
1937年5月28日,德意志劳工阵线成立了大众公司的前身“德国国民汽车筹备公司”,目的是为了生产保时捷60型即后来的大众1型汽车,也就是俗称的大众甲壳虫。该车由费迪南德·波尔舍的公司设计,大众公司则得到了阿道夫·希特勒的支持。1938年9月16日,公司更名为大众公司。位于法勒斯莱本的工厂建成不久后,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战后,1945年6月,英国皇家陆军电气机械工程团少校伊万·赫斯接管了被炸毁的工厂并重启生产,以期待工厂成为战争赔款的一部分。然而,没有英国汽车商对此感兴趣。1948年,英国人将大众赠予美国福特汽车公司,但福特副总载欧内斯特·R·布里奇认为它一文不值。随后,布里奇宣称考虑将德国福特公司与大众合并,但由于战后大众的所有权混乱,以至于不知道与谁进行谈判。作为战后德国工业计划的一部分,包括大众在内的大部分德国工业将被拆除,全国汽车产量被控制在不超过1936年产量的10%。大众因为给英国陆军生产汽车而逃过一劫。1948年,英国政府将公司移交给德国政府,前欧宝公司主管海因里希·诺德霍夫接掌大众.德国政府日后在股市陆续卖出大众汽车的股票,但制定了"大众汽车法&# 34;,规定大众汽车股东会的决议必须有八成股权同意,而德国下萨克森州政府拥有百分之20.2的大众汽车股权,实际上拥有股东会决议的否决权,因此德国政府依然控制大众汽车的营运。
所以,虽然大家都认为费迪南德·保时捷是大众汽车公司的创始人,不过其实际控股的是纳粹政府(大众在二战时不但生产汽车,还有很多军工),但是保时捷家族(不管是其儿子还是女儿一系)都认为,大众汽车公司是属于保时捷和保时捷家族的,只是由于战争的原因,没有能力收回来而已。而且不仅仅是保时捷家族这么想,民众也有相同的观点,当从2005年,保时捷SE大张旗鼓的开始收购大众汽车股份时,大部分德国人都抱着支持的态度,这也为后来废除《大众法》奠定了群众基础。
等等…《大众法》又是怎么回事?
德国有部名为《关于大众有限责任公司股权转为私有法》(下称“大众法”)的联邦法律,这部法律是在大众私有化并转型为股份有限公司的大背景下于 1960年7月21日颁布的,旨在防止大众集团在财政紧张时被国外的财团兼并。如今,围绕这部法律的废除或修改,欧盟的争论沸沸扬扬。 大众法的条款数目一共仅14条,其中第5-12条还早已废止。剩下几条中,真正具有实质内容的也就第2、3、4三条。而争议也主要和该法第二、四两条的规定有关。
大众法第二条的实质是对股东表决权予以限制。按照该条规定,单一股东持有大众公司股份超过总股本20%的,其表决权以全部表决权的20%为上限。而且,某个股东的关联公司或个人持有的股票也 被视为由该股东实际拥有。大众法第四条核心内容有两点:其第一款规定德国政府和大众总部所在的下萨克森州只要持有大众公司一股股票,便有权分别向公司监事 会派遣两位监事。其第三款则规定,按照股份法规定须经出席股东大会的股东所持表决权的四分之三多数通过的决议,在大众公司需要五分之四以上多数方可通过。 换句话说,只要拥有大众公司20%的股份,便可以阻止股东大会通过重要决议。
以上规定对大股东的权利进行了极大的限制。如果再考虑到德国法律规定的职工参与制度,并购大众公司几乎没有什么意义,因为这些规定使得大股东很 难实现自己的计划和安排。由于并购重组往往会与裁员等减支增效措施联系在一起,因此,上述这些制度设计对于德国下萨克森州(目前持有大众公司20.8%的 股份,恰好超过20%)和大众公司雇员是非常有利的。此外,德国政府虽然在很早以前就将其持有的大众公司股份出售,但也不希望修改甚至废除大众法。无论是 施罗德还是默克尔,都曾公开表态反对修改或废除大众法。
除了欧盟委员会,大众公司的大股东保时捷公 司(目前持有大众公司27.4%的股份)也希望该法能被废除。保时捷公司董事长WendelinWiedeking除了多次在媒体公开表达了对大众法的不 满外,最近还分别致信德国政府和欧盟内部市场委员。在信中,他指出“大众法对保时捷作为大众公司最大股东行使其股东权利造成了障碍”。他的言论和行为显然 是为了配合欧盟委员会,从而促使欧洲法院作出要求德国政府修改乃至废除大众法的判决。
所以,从根本上来说,《大众法》是为了保证德国其州政府利益和防止大众汽车不被外国公司收购所设立的,然而,保时捷SE充分利用了其品牌背景和影响力,不断游说欧盟和德国政府,最终,在2007年,德国政府迫于欧盟压力,《大众法》终于被废除,但实际上,如果没有保时捷SE的游说,欧盟根本不会管《大众法》是否违反欧盟的条款(欧盟1999年成立,而保时捷SE从05年才开始游说,之前欧盟对《大众法》一直处于爱理不理的位置,直到保时捷SE从中作梗,才使《大众法》在仅仅两年之内便被废止)。此时,能阻止保时捷SE收购的最后一道防线已经在不知不觉中被瓦解,大众汽车公司和民众乃至政府甚至认为,保时捷的一系列动作只是为了加强俩家汽车公司之间的合作,而并不是为了收购,因为保时捷SE比大众小得多得多。
不过,在这场战役开始前…还需要普及一下保时捷汽车公司的知识,真不能怪我啊,不说清楚我浑身难受!
大家一定已经注意到了,我上面提到了保时捷AG和保时捷SE,为什么这里有两个保时捷公司呢?
因为,保时捷SE,是个上市大集团!
保时捷SE是保时捷AG的母公司,主要生产保时捷汽车。而在保时捷SE旗下,除了保时捷AG以外,还有若干设计公司,比如最有些朋友可能看到过保时捷的眼镜…那些也是属于保时捷SE旗下,但是和保时捷AG没太大关系(业务上有来往),有点复杂?
而保时捷AG,即保时捷汽车生产公司是这样的:
而在上面所说的所有股份交易,都是由保时捷SE与大众汽车公司完成的,和保时捷AG无关。
上回说到,保时捷SE暗度陈仓,用自身的背景和影响力一举攻破了大众汽车公司被收购前的最后一道防线,大众和德国政府还在那边乐呵呢,心里盘算着两家公司更多合作带来的synergy。此时,保时捷汽车公司已拥有大众31%的股份,成为大众最大的股东(2005年,18.53%》%》 2007年3月,31%,11月,《大众法》被废除)。
同时,保时捷SE继续忽悠欧盟,声称保时捷SE乃是欧洲公司而不是德国公司,保时捷对大众的全面收购,可以使大众变为一家欧洲公司,在欧(gan)盟(si)进(de)程(guo)上有里程碑意义,于是欧盟一拍大腿,说,兄弟,干翻德国佬就靠你了,于是同意了保时捷SE对大众的继续收购…
而此时的大众汽车公司是个什么态度呢?事实证明,沃尔夫冈·保时捷的忽悠能力真不是一般得强,不但搞定了欧盟,而且还策反了一向倾向于德国政府的费迪南德·皮耶希,继续用synergy和家族荣耀忽悠这位一个院子长大的老表哥,并且有意无意的表态,保时捷只是要合作,对收购并无意向(这个剧情有点熟悉啊,同个汽(jun)车(qu)大院长大的两个少年,最后走上了相爱相杀的道路……)。
2008年6月,保时捷SE终于按耐不住,在其60年纪念日上说出的自己的下一个目标,50%!
期权是国外一种普遍的投资方式(国内有但是不多),分为两种,一种是call option,另一种是put option。call option是给购买者一个权益,在到达指定日期后,可以按照规定价格购买某公司规定数额的股票。而put option则相反,在到达指定日期后,可以按照规定价格卖出某公司规定数额的股票。
比如说我在1月1日购买了大众汽车公司1个call option,其行使权益日(exercise date)是2月1日,其行使权益价(exercise price?,这块我有点记不清了…望大神提醒)是100元。
由于直接购买股票会导致行情(股价)大幅度上涨,给德国政府和各对冲基金带来信号(即有人在收购大众汽车股份),所以保时捷SE一方面通过操作利好消息来控制价格,另一方面购买适合的期权来隐藏自己的收购行踪,导致很长一段时间,大众汽车股价虽有小幅度上涨,但是远不及其他公司收购行情那样疯狂上涨。而且,由于其完美操作,保时捷SE不然收购了大量股份,还从期权交易中小赚一笔…此举甚至在日后借款时受到了下萨克森州州长乌尔夫泼的冷水:“要国家救助一家靠着衍生品金融业务发财的公司简直荒唐至极。”
与此同时,欧洲和美国大量对冲基金已然知晓保时捷SE的野心,纷纷参与到投机这一伟(zuo)大(si)而又充满钱途的事业当中。此时,在市面上流通的大众汽车公司股票价格已经从30欧升至240欧,然而公司内部的优先股的价格仍是40欧,于是对冲基金们纷纷选择卖空(short selling)大众汽车公司的股票,因为他们认为,在保时捷汽车公司成功完成收购后,股票价格会跌回优先股股价附近,以此获利。
2008年10月初,新的财政报表显示,由于大众公司的分红,保时捷SE的总利润已超过其总销售额,大众汽车公司已然是囊中之物,此时遮遮掩掩已经没有什么意思了。
此项声明另一目的是在于告诉那些做空大众汽车股份的对冲基金,‘老子已经有很多股份啦,将来还会收更多!你们卖空的赶紧平仓保本吧!’以降低其卖空投资人风险。本来保时捷SE是好心提醒投资人早点止损,但是没想到的是,之后事态的发展并没有像所有人预期的一样,而是完全走上了相反的方向。许多对冲基金已经嗅到了金融危机的气息(雷曼兄弟于2008年9月15日破产),他们决定先平仓然后反手买入再退出市场以保本。于是乎,德国股市最疯狂的三天到来了…
2008年10月27日周一,由于几乎所有卖空基金选择平仓再做多,导致大众汽车公司股价疯涨!在开盘之后,股价从240欧疯涨至590欧,涨幅达到147%!不少反应慢的基金瞬间爆炸(爆仓),恐慌情绪不断扩大!
德国第五富豪阿道夫·默克勒因为做空大众汽车公司而蒙受巨额损失(爆仓了…?),在得知已经没有贷款可以用于支付巨额债务,最后选择卧轨自杀,然而仅仅在其自杀的第二天…一笔数额约为4亿欧元的过桥贷款被获准发放给其所在公司,用于偿还债务,令人唏嘘不已…
但是对于沃尔夫冈·保时捷来说,这一切都与其毫无关系,在他眼里,大众汽车的回归已经是板上定钉的事情,能阻止他的也只有世界末日了。想到这里,他不由兴奋起来,干了杯中的二锅头,纵情大喊一声:suang!
然后…你知道的…世界末日来了…
在2008年9月15日,华尔街著名投资公司雷曼兄弟申请破产,由此拉开了美国次贷危机的序幕,而就在不久前,雷曼兄弟还在欧洲市场做空大众汽车公司股票。
不过话说回来,为什么保时捷SE能如此顺利以小吃大呢?如果单纯的比较公司规模,保时捷的收购计划无疑是痴人说梦,但是其成功(只成功了一半)的关键又在哪呢?
流传在我国某汽车论坛著名言论‘加钱买卡宴’,在欧洲也是相当有市场的。
由此可见,保时捷在全球市场上的评价都是很高的(这篇文章真的是软文,保时捷汽车公司的朋友看到以后请毫不客气的给我稿费!),鉴于其在德国乃至全球超高的评价和漂亮到飞起来的财政报表,无数银行前仆后继,拼了命给保时捷公司借钱(当然,有一说是银行高管大多数开保时捷的车,所以…),在2008年之前,保时捷SE计划光用于收购大众汽车股份的长期商业贷款就达到了90亿欧元,但是其利息是很低的,保时捷SE计划只要继续支付利息就可将这份商业贷款一直延续到完成整个收购流程。
但是怎料突如其来的金融危机彻底打乱了保时捷的美梦。
2009年5月,保时捷SE入不敷出,不得不终止其收购计划,不仅如此账面上仍有超过20亿欧的运营资金缺口。
于是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在大众汽车总部,一场密谋在紧张的进行当中:
费迪南德·皮耶希:大家对最近局势怎么看…?
高管A:大王,我们出头的日子终于到啦!
高管B:此乃天赐良机,望大王三思!
高管C:我有一计,不知当讲不当讲…
费迪南德·皮耶希+高管AB异口同声:快说来听听!
高管C:我们可以利用银行贷款收购保时捷SE旗下的保时捷AG,再买断其期权,这样一来保时捷SE没有保时捷AG的资金来源,无法继续收购步骤,二来因为买断其期权,他就没有办法用金融手段操作来进一步实现其期权收购方案,三来我看保时捷AG虽然现在业务不好,但是等到金融危机结束,还是个摇钱树,我们现在抄底,稳赚不赔!
高管AB再次异口同声:此计甚妙!此计甚妙!
费迪南德·皮耶希大笑:哈哈哈,风水轮流转,今天到我我家,沃尔夫冈·保时捷,你小子也有今天啊!
此时,一旁低头不语的财务推了推眼镜,小声说道:报告老板,我刚算过了,我们钱貌似不够…
费迪南德·皮耶希+高管ABC:……………………………………………………
不得不说,这招确实十分毒辣,如果向保时捷SE回购大众股份,等到金融危机一过,保时捷SE还是有机会继续其收购大业。但是保时捷SE的命根子就是其核心业务保时捷AG,此时若是提出收购保时捷AG,等于直接废了保时捷SE的武功,再收购其剩下24%的期权,等于夺了其武器,趁你病要你命,接招沃尔夫冈小儿!
但是摆在大众公司面前的问题也很实际,没钱啊…咋办…
这时候,卡塔尔人出手了。局势又有了微妙的变化,卡塔尔人作为第三方超级大金主,不差钱的名头已经在金融危机后响彻全球,不少企业视其为救星,当然,保时捷SE也是。
据说保时捷SE曾在2009年5月找到卡塔尔主权财富基金,主动提出以参股为条件,按照保时捷SE当时的82亿欧元的市值,若该笔交易完成,卡塔尔人可有拥有保时捷SE25%的股份。
截止2009年12月7日,大众公司发表控关于对保时捷AG的控股声明,此时两家公司的关系是这样的:
2009年8月,大众汽车与保时捷控股达成一揽子复杂合资协议,大众汽车方面当时以39亿欧元价格购得保时捷汽车的49.9%股权,并通过中间控股公司控 制这部分股权,保时捷控股控制其余的50.1%股权;同时,保时捷控股公司可以对剩余的50.1%股权行使认沽权限,期限为2012年11月15日至 2013年1月14日之间,或者2014年12月1日至2015年1月31日之间。大众汽车可行使相应的认购权买下这50.1%股权,期限为2013年3 月1日至2013年4月30日之间,或者2014年8月1日至2014年9月30日之间。
而令人意向不到的是,到2012年7月4日,大众汽车突然宣布他们提前行使之前协议中规定的认购权,发起了对保时捷AG的新一轮收购行动。将想保时捷SE支付44.6亿欧元,以购买其持有的对保时捷汽车的50.1%股权。
2012年8月1日,此时两家公司的关系已经变成了这样:
两大家族的恩怨就此以费迪南德·皮耶希为代表的大众汽车公司的胜利告一段落。
其实还没有,后面会有关于保时捷和大众之间的部***读…
保时捷SE在和解之后仍持有大众50.7%的股份,虽然失去了保时捷AG,但是怎么看还是赢家啊?
的确如此,所以,我在上面说的那句,费迪南德·皮耶希只是顺利阻止了保时捷SE对大众的继续收购,但是他没有办法减少保时捷SE在大众公司控制的股份。
理论上讲,买家拥有了51%的股份以后,就拥有了绝对的控制权,收购目的也就达成了。至于怎么样从51%到100%,有很多办法。第一种,是在发 tender offer的时候就附条件,如果tender offer的目标能够达成,那么会以相同的价格收购剩下的股票。第二种,如果tender offer的目标是90%,在达成90%后,剩下的股东你可以直接以合理价格把它们买走(cash out),而不需要经过他们的同意(会有一个特别的股价过程,我就不细说了)这种叫short form merger。第三种,当获得51%的控制权以后,可以要求管理层增发股票, 再收购这些增发的股票直到完成90%的控制权,然后再用short form merger把其他的股东cash out。当然,在实践中,获得实际控制权并不一定需要51%,有时候33%的股权就可以成为最大股东,也够风生水起了。到底收购多少股份,这些都要视目标 企业的股权结构和收购目标来确定。
虽然,保时捷SE在大众的控股没有到达51%,但是已经拥有了相当大的控制权(只要有人愿意补那0.3%就好)。所以从理论上讲,在2009月1月左右,保时捷SE就已经成功得拿下了大众。
因为,保时捷也是大众的股东。
其一,那些对冲基金,由于保时捷公告而导致了巨额损失,虽然有的只持有了2到3天的股份,但是大众公司也是对他们负责的!这跟国内公司股价波动是一个道理,股价过度波动,公司是需要出来发通知的!而那些对冲基金则是因为大众公司的无作为(没有披露大股东股份变化,由于不是大众和保时捷直接交易外加保时捷的行踪实在是隐蔽,大众似乎自己也不知道,要等到发布年报或者半年报的时候才会去统计…),才导致了损失,要是放在美国,投资人都是可以告大众的(散户也是人啊!)。
其二,德国政府的利益受到了损害,大家都知道,曾经大众最大的股东是下萨克森州政府,但是由于保时捷的介入,很多下萨克森州和大众公司的合作受到了影响(狼堡即大众公司总部就在下萨克森州),而且本来是自己州的税现在交到了巴登符腾堡州(即保时捷公司总部),能不闹心么!
其三,员工们很受伤…你们没看错,大众的员工们很受伤!由于并购之后,或多或少有人员调整或者裁员,大众公司员工惶惶不得终日,害怕总部搬走或者自己被裁,要知道大众公司的总部就在狼堡,狼堡40%左右的人口是大众公司的员工,而大众公司全球雇员大约在40万左右(咦,中石化多少来着?)。在整个收购过程中,大众公司为了保护或者假装保护员工利益,甚至设立了一个反保时捷委员会,可以投票(员工代表投票)决定是否执行与保时捷公司的合作协议。
其四,还有各种上游下游的相关利益,再次不多累述。
至于保时捷50.7%控股?无所谓啦,因为原本保时捷SE除去股市面上流通的股份外,剩下的股份保时捷家族和皮耶希家族是64开的,外人看来是两个公司的你来我往,实际上只是家族内部的相互不看顺眼而已…
至于我说的保时捷SE还有机会继续收购,是因为在2009年8月,保时捷SE又卖了10%股份给卡塔尔主权基金会(这不是脑子有病么,哎,谁叫人家有钱呢),所以必要时,如果卡塔尔人想再在大众公司里掺一脚,有可能的合作协议是,卡塔尔主权基金可以提出将大众公司的股票和保时捷SE的股票对换,这样保时捷就可以有超过51%的大众股份了,而卡塔尔人则在保时捷SE的股份会更多。
时钟拨回到2008年,美国股市暴跌,S&P指数从高点下跌超过50%。事后看来,9月15日星期一是整场危机的关键时点。这天,美国第四大独立投行雷曼兄弟申请破产,第三大独立投行美林卖给了美国银行。9月17日,美国政府宣布接管全世界最大的保险公司美国国际集团,摩根斯坦利的股票重挫24%,几乎所有基金和个人都在斩仓和爆仓边缘徘徊。
这时,传说中的证监会主席克里斯托弗考克斯出场了。
9月17日,美国证监会发布禁止裸卖空通告,明确禁止在没有持有股票或融券的情况下进行卖空。但裸卖空市场规模毕竟较小,影响不大。在没有止跌的情况下,证监会终于放出大招。
9月18日收市后,美国证监会发布了一条惊人通告:停止797只金融股的卖空,为期10天。所有机构投资者必须每天汇报做空头寸,严查操纵市场行为。
禁止卖空的禁令立竿见影,金融股的卖空余额大幅减少,股票的抛压受到很好的抑制。最关键的是,在这轮断崖式下跌中,禁止卖空给股市争取到了宝贵的时间,停止了大跌-爆仓-强平-大跌的螺旋式下降。10月3日,布什签署问题资产救助法案,开启政府救助模式。之后股市虽仍旧在跌,但再也没有之前的恐慌性情绪,2009年3月,美股开始回升。
禁止做空对信奉自由市场的美国人来说是很难接受的。但考克斯毫不退让,表示“证监会将全力使用武器库里任何一种武器,来打击市场操纵行为,因为这影响到证券市场和投资者的利益”。用中国文字来表述就是:我个人的荣辱并不重要,保住老百姓的钱袋子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