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送门 关于活在当下与趋势跟踪丨刘大专栏
上一篇结尾略唐突,从活在当下一下子跳到趋势跟踪,二者有什么联系?联系的节点在哪里?呃,好像确实是没说清楚,那么就续一篇。
我认为,投资是人来做的,是人的思想和行为的体现,任何思想与行为背后,必然有一种精神作为支撑。而“活在当下”所体现的这种逍遥、定静,就是趋势跟踪者的精神内核。
这是一种气质,气质和行为要搭调,不然就会不伦不类,外人看着不舒服,自己做着也不得劲。
在大多数情况下,趋势跟踪交易者的思考是比较单纯的,甚至可以完全没有思考。
趋势没确立之前,无事可做;趋势来了,不管自己内心想不想做,或想怎么做,都必须摒弃掉,严格追随交易系统;趋势没了,就退出市场,再次回到无所事事的状态。
老子曰: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所谓损之又损,就是指去掉主观的思虑,去掉再去掉,最后把心空下来了,什么也不想做,系统让做什么就做什么。常常保持一种随遇而安的心态,才能做好交易。
“这是一种可以在孤岛上,每天只用收盘价进行的交易”,迈克·柯弗尔曾做类似表态,也就是一种完全用规则固定下来的机械交易风格,利用趋势跟踪的理念是可以轻松打造的。这一点对其他的交易流派都比较困难。它们往往需要更多的信息、数据、逻辑、分析,才能得到操作策略。
趋势跟踪并不崇尚个体的智能——你是谁,你有多聪明,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趋势,没有趋势,谁都无法真正地牛逼起来。
从某种意义上,这是对人的一种解放,你无需逼迫自己更聪明,更牛逼一些。威廉·埃克哈特表示操盘手不需要非常高的智商,平均水准就可以了。
所以说,趋势跟踪流派的门槛很低。不需要懂复杂的金融数学也可以。我们日常能看到的谈论交易的自媒体,基本上是围绕趋势策略来做。因为跟现货配套的基差交易大多数人做不了,而复杂精深的计算机模型又搞不懂。转来转去,就是趋势交易最亲民。也正是因为此,趋势策略普及度高,几乎烂大街了,整体绩效也在下降。
趋势跟踪所崇尚的,不是聪明,是“恰当地反应”。即在面对信号时做出该做的动作。它不需要更多,而是需要更少。那些发现无法做出恰当地反应的人,究其根本,是想太多了,而且停不下来。
所以,很多人一开始都会认为趋势跟踪很好学,等学起来就发现,不是那么回事儿。赚钱从来都不容易,任何看上去简单且易复制的赚钱方法,必然隐含着某种门槛。
趋势跟踪的核心要义,是:斩断亏损,让获利奔跑。我们细细思考,亏损和获利,都是入市以后才能看到的结果。也就是说,成功的关键,是对已经存在的仓位进行管理,而不是如何开出好的仓位。
面对市场不确定性的未来,趋势跟踪就好像在黑夜里开车,且不开车灯。就问你怕不怕?敢不敢开?它采取看着后视镜开车的策略——根据已经走过的路面,决定当下的驾驶。
这一点跟很多流派不同,它们更注重的是如何挑选出“好”的交易。即,努力打造远光灯,争取看得更远更清晰。
在前路未卜的情况下,就要敢于把油门踩下去,这需要勇气。这份直面不确定性遭遇的勇气,贯彻交易的始终。比如说,在持仓的过程中,好仓可能会变坏——如果过晚平仓会产生懊悔,坏仓可能会变好——如果过早平仓会产生遗憾。不到最终平仓出来,谁也不知道结果如何。
人一旦经历过深重的懊悔和遗憾,就会想要逃避这两种感情,于是不自觉地对未来进行预判,并试图通过主观平仓策略来优化交易业绩。然而,这也是诸多人惨遭溃败的根源,毕竟,趋势跟踪就是靠正确地平仓来取胜(砍断、保留)。
总之,人们本能地想太多。
在无仓时揣测行情,在开仓时挑三拣四,在持仓时瞻前顾后,在平仓时犹豫不决。在业绩的上升期,想要赚更多,于是加杠杆;在下风期,很容易丧失信心,开始胡作非为。这些思虑导致了动作变形,连看似简单的事儿都做不好了。
我个人体会,当下的力量就是放下的力量。把思虑放下,把心放空,进一步,说的逼格高一点,古人说把生死置之度外,交易员要把单笔盈亏置之度外。凭什么敢置之度外呢?因为我们有一种信心,那就是,只要按照这个体系去做,那么体系自身所蕴含的哲学、数学、物理学原理,是坚实有力的,是经得起市场检验的,可以带领我们穿越不确定性的迷雾,顺利达到彼岸。
这就好比汽车制造工程里,每个流水线上的工人都只能做很小一部分工作。绝对不可能靠一人之力做出整车。然而,他们不需要担心整车的事儿,只要相信一点:只要自己按照生产标准的规定,做好手头儿上的工作,最后,漂亮的整车一定能出现。也就是说,整车的出现,不是某一个员工决定的,而是靠把所有员工组织在一起的这个生产体系所决定。
一旦对这个体系有深刻的理解和充分的信任,就能够放下忧虑,安心做好手头上的事儿。这就是我在上一篇中说到的:活在当下,得有能活在当下的底气。
市场有底气,因为他不会死。以趋势跟踪的方式跟市场互动,我们也不会死。
不会死就不用怕死,不怕死,忧虑就能大大地被消解。
宗教是靠着消解人类对死亡的恐惧而拥有信徒的。人哪有天生不怕死的,怕死是驱动力,驱使人们去探索生活的意义,真正的宗教精神中包含着对生命的透视和对死亡的超越。
在约翰福音中,耶稣说:“我将这些事告诉你们,是要叫你们在我里面有平安。在世上你们有苦难;但你们可以放心,我已经胜了世界。”
这句话所蕴含的思想跟佛陀简直如出一辙:生命是无常而充满痛苦的,但仍有息苦之道可以引领我们走向解脱。解脱的路不在外部世界,而在内心。
这些智慧的老师已经发现了生命的出口。他们并不是要制伏生活,而是超越了生命,不把死亡看做问题,所以不需要承担解决该问题的压力。
在马太福音中,耶稣又说:“所以我告诉你们,不要为生命忧虑吃什么,喝什么;为身体忧虑穿什么。生命不胜于饮食吗?身体不胜于衣裳吗? 你们看那天上的飞鸟,也不种,也不收,也不积蓄在仓里,你们的天父尚且养活它。你们不比飞鸟贵重得多吗? 你们哪一个能靠着忧虑而多活一刻呢?何必为衣裳忧虑呢?你想野地里的百合花怎么长起来;它也不劳苦,也不纺线。 然而我告诉你们,就是所罗门极荣华的时候,他所穿戴的,还不如这花一朵呢! 你们这小信的人哪!野地里的草今天还在,明天就丢在炉里,神还给它这样的妆饰,何况你们呢! 所以,不要忧虑说,吃什么?喝什么?穿什么? 这都是外邦人所求的。你们需用的这一切东西,你们的天父是知道的。 你们要先求他的国和他的义,这些东西都要加给你们了。 所以,不要为明天忧虑,因为明天自有明天的忧虑;一天的难处一天当就够了。”
耶稣是一位行者,对他来说,道不离日用,修行就在生活最细微的地方。花鸟已经别人熟视无睹,他去从中获得智慧的启发。他不否认这个世界上有苦难,也并未宣扬只要心里信上帝了,就能万事大吉、逢凶化吉——花草随时可能被扔进炉膛里,不照样怒放着吗?
相反,他和佛陀一样,号召大家从战略上重视苦难,擦亮眼睛,把痛苦的本质看个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并主动用正确的方法处理。然后就不要想太多了,他指出,忧虑没有实际用处,又不能增寿。
一天的难处一天当,这句话是很有现实意义的。
我们常说,活在当下,那么,当下是怎样一个时间尺度呢?很显然,无限细微。当我们说活在当下的时候,那个说话的当下就已经过去了。这种当下是绝对意义上的,不具备可操作性,就好像人家问你,空气是什么,你说是由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等气体分子组成。这还有点世俗性,如果直接说,是夸克,那么道理上自然是无法辩驳,但是大而无当。
所以,给自己订立一个丈量当下的时间尺度,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天,这个标准很好。
化用耶稣的话,交易者可以说:当天的盘面当天处理就行了。之前的K不用去想了,之后的K,想也想不出来。每一天都是新的开始,这句话太俗,又太对了。
每一个浸淫市场多年的老手,都可以扪心自问,你的投资生涯中,已经经历过多少根K了?你是否为某一根而黯然伤神过,为某一根而欢呼雀跃过?时至今日,那份感觉还重吗?不也就是那样了嘛?
它们都过去了,在图表上留下一点颜色,仅此而已。多少人的欢笑,多少人的悲凉,K不讲话,但都埋葬在里面了。
而同样的,当前这根K ,也会过去的。所以,如果能以后知后觉的角度看当下经历的一切,它们并不神奇,也并不特殊。只是无数个变动无常中的一个,而已。
耶稣显然知道,人们忧虑的根源是什么,他说:你这小信的人。
说白了,人们并不了解天父的运作模式(自然法则),也并不知道,只要遵守了该模式,天父就会保佑大家有饭吃,有衣穿。即便这一切在花鸟身上是显而易见的。
为了获得天父的保佑,我们需要做什么呢?磕头?烧香?举行仪式?——不。这都不重要。耶稣说:你们要先求他的国和他的义,这些东西都要加给你们了。就是说,你得臣服于自然法则,遵守它,那么法则的运作所带来的物质回报,才会加给你。
这里,求他的国和他的义。可以约略地对应着老子说的:道、德。道,自然法则栖身的根本,不就是天父的国?道的义,就是德。
耶稣的话,如果不是先入为主把他想成钉在十字架上的形象,只是看做一个平易近人的智者,其实真是一点也不晦涩。
相比之下,咱家老祖宗的文化素养毕竟比较高,所以语言精练优美。
老子说: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老子》.16)
常,指恒常的自然法则,知道了自然法则就叫做有智慧,不知道就会胡作妄为,往往导致凶灾。那些通达自然法则的人是包容的,什么情况都能对付,而且是公正地对付,这就是周全。周全的人可以顺应天时变化,与道同行,终生都不会遭遇毁灭性打击。
最终的落脚点在“不殆”上,不作死就不会死。
当达到这个境界的时候,自然明白忧虑是低效的,是自找苦吃,会自行放弃。
不殆意味着稳健。而稳健意味着低波动性。所以趋势跟踪更适宜那些对回报预期并不很高的投资者。相比于短期爆发性的增长,他们更在乎能否在一个长时间周期内持续运作。
而对于那些追求更高、更快、更多的人,那些追求翻倍再翻倍的投资者,基础型的趋势跟踪策略可能有点力所不逮。所以,要么是加入其它参量,做出个性化的加强型。要么就调整自身对回报的预期。老子建议人们: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活在当下,得下功夫,不是“硬”活就行,不是做个开颅手术就能搞定的。
所谓硬活,是指强行逼迫自己不去想那些烦心事。就如吸毒、酗酒者,在当下一刻肆意妄为,今朝有酒今朝醉,强迫自己不去想可能要面对的负面结果。这本质上是一种对压力的隐匿和转移。就好像高利贷,从未来预支的每一分快乐,都会以将来十分的痛苦做代价。这不是活在当下,相反,是对当下的逃避。
所以,我们需要界定活在当下的内涵。并不是把过去和未来抛在脑后,就算成了。
关键在于,要按照一个基于自然法则构建而成的体系去决策和执行。体系消解了忧虑,解放了人,从而安心处置当下即可。
如果你相信自己走的是正路,且已经正确地迈出了步伐,那么,又何必担心走不到目的地呢?只是个快慢、早晚的的问题罢了。
■ 本文作者刘大1984为知乎专栏作者,擅长趋势追踪,原文发表自知乎专栏 /趋势交易笔记本/
更多精彩资讯,请来金融界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