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女人的经济基础决定政治地位,直接决定婆家地位

都在吐槽印度电影一言不合就唱歌跳舞,这下好了,想不唱都不行,因为描述的就是唱歌的故事。

阿米尔·汗在《摔跤吧!爸爸》之后再度关注女性题材,只是比起前者“谁说女子不如男”的主题,这部《神秘巨星》则更加关注印度女性的民生问题,婚姻、家暴、甚至还有宗教。

有意思的是,都说印度女性地位低下,同样是关注女性平权话题的电影,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摔跤吧!爸爸》,主题小人物逆袭的励志色彩,代表着女性力量的崛起;而完全虚构故事的《神秘巨星》通过一个童话般的故事,却是实实在在的将女性在印度社会中的地位直接传递给观众

尽管塞伊拉·沃西饰演的印度少女尹希娅以及母亲最终勇敢的选择了拜托男权的控制,但电影虚构故事反映的现实中,关于印度女性的身份和地位,还是很难改变。

《神秘巨星》的故事,简单提一下,三个字:“去看吧。”

阿米尔·汗的作品,不会让人失望,虽然这个励志的故事呈现的是套路化,但也无可厚非,《神秘巨星》的音乐主题,对比《摔跤吧!爸爸》中的摔跤主题,二者的共通性就是竞技元素下的励志模式,从厚积薄发、到中段的低谷寻求出路,再到后期的重燃燃起斗志,从而有了结尾点燃全场观众情绪的高潮段落。这样的模式化故事适用于各类励志电影,你可以说这样的电影套路,但不可否认这样的电影有着很强的观众感染力。

《神秘巨星》没有运动题材的热血,却有优美歌声下美好而又富有情绪力的视听语言,该片的故事节奏却是一个讲得很好的故事。励志与梦想,都是老生常谈,但该片聪明之处,就是中段阿米尔·汗这个角色的引入,带来了大量的搞笑情节。

他饰演一位过气的音乐制作人,浸染江湖多年的“老炮”,他的出现与怀揣单纯梦想的少女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样的笑料,冲淡了励志电影随之而来的矫情,显得生动。这样的方式,可参考华语电影中一位大神,他将这招运用的如火纯情,他就是周星驰

其实更想说说的,就是《神秘巨星》的背景故事,以及相关元素的象征意义,从现实的角度,以关键词的形式的呈现。

女性地位:经济基础决定社会地位

关于印度社会歧视女性的原因和历史来源,宗教啊习俗啊等方面,不再赘述。

在印度女性的地位真的不是很高,不过也没有大家想象的那样极端,从一些包括强奸案啊、虐待案之类等个体负面新闻上来判断整体是有失公允的。其实女性在在印度的弱势地位,让印度社会正在极力改变这一现状,包括精英社会、发达地区中女性的地位有着很大提高。

比如去年的《起跑线》,伊尔凡·可汗饰演的丈夫完全是个“妻管严”的形象,还有《摔跤吧!爸爸》中被女儿们揍得的那个邻居孩子的父母,也是妻子强势。

但是,这只是个别现象,女性作为一个整体,在印度社会中依然属于“弱势群体”,很遗憾,这是事实。

《神秘巨星》中,如果说女儿代表了父权对子女梦想扼杀的影响,不能单纯的反映身份地位。但电影中的母亲,就是典型的代表。

有个细节,女儿在寻找律师的时候,后者说,你这个(离婚)官司不好的打,因为你母亲没有经济收入。

没有经济收入、或者挣的钱不多,就不能选择离婚了?这在我们眼里看来,这是有些不可理喻的。但在印度社会条件下,这是天理,尤其是印度贫富差距极大,“经济基础决定社会地位”的观点被无限放大。

印度女性社会地位地下,正是源于此。经济上不独立,对于男权的依赖导致其社会地位不高,而且久而久之,更加助长了男权的强势

这位说了,那可以挣钱去啊,为什么非要依附于男权?说得很容易,印度女性现在的问题不是不挣钱,而是挣不到钱。

★一方面传统角度,印度有“闺禁”传统,即禁止女性和陌生男性接触,这使得女性只能深居闺房,忙于家务。虽然如今社会发达了,这个现象不多见,但传统影响还是有的。

★另一方面,在基于农业发展出来的国度中,重男轻女是普遍存在的,我们也有,因为男性意味着劳动力,可以继承土地,女性几乎无法继承土地的

但在印度,这个发展极不平衡的国家,传统观念依然有着很强的控制力,这个问题也被放大到当今的社会层面,先不说印度那恶劣的工作环境给了女性进入劳务市场产生了极大的阻力,就是跟印度男性一起工作,也是一件很难以忍受的事情(为什么,虽然有点不礼貌,但你可以闻闻啊)。

★还有教育程度,在印度迷信传统中,女人有着过多知识,就会克夫。印度古典文学中,有知识的女子,也是被描述为“难以驾驭”,这是男权社会对女性自由权利的扼杀。

而且,女性之所以就业不乐观,也是跟着低下的受教育水平是分不开关系的

男权:“刘大哥讲话理太偏”

想起了豫剧《花木兰》的经典唱段:“刘大哥讲话理太偏....白天去种地、夜晚来纺棉、不分昼夜辛勤把活干。”

这里说的就是社会和家庭分工的不同。至少在我们眼里是这样,女子相夫教子,维持家务,包括日本等东亚国家很多家庭都是这样。但即便如此,我们这里也时不时的传出家暴问题。

因为在男性的眼里,我挣钱我就是大爷,你在家就得干家务,家务干不好就是失职,这不是社会分工而是大男子主义,时髦话叫做“直男癌”。妻子还没说你丫没本事,在外面挣不到钱呢?

《神秘巨星》中的丈夫,就是典型代表。回到家中,动辄打骂,而且对于女儿不闻不问,倒是很喜欢小儿子,打老婆的时候,都让孩子躲在一边去。

另外对于女儿苛刻的态度也是令人发指,扼杀女儿一切梦想,学习成绩下来,那脸拉得跟驴一样,不问问女儿的想法,就直接将他嫁给了一个大胡子,仿佛了了一桩心愿一样。这是印度社会女性地位低下的表现,从对女儿的态度上就能看出来。

在印度,生女儿是非常划不来的事情

我国80年代的时候就有“性别选择性流产”的风气,如今虽然风气已过,但在农村依然比较盛行。而这个现象在印度社会是比较普遍的,尤其是北方非常严重。印度早就了相关法律严令禁止(1994年就通过了《产前诊断技术(管理和防止滥用)法》),但几乎没用,因为人定胜天,传统的力量太强大。

不想生女儿,一方面在于前文提到过的无法提供劳动力之外,更严重的是女儿的嫁妆,在印度女儿结婚是要给男方嫁妆的,跟我们完全相反。很多印度家庭,为了给女儿筹措嫁妆,几乎倾家荡产,更严重的是在印度农村,每年约有9000名印度妇女由于嫁妆达不到婆家要求,导致自杀或者被活活烧死。

所以,就能理解当电影中父亲把女儿“嫁出去”后有多么开心了。而且还是嫁到外国,这意味着,不但高攀领导,自己不用给嫁妆了哦。所以当女儿不愿意的时候,他反应才那么大。

巴罗达:“靠窗座位是属于我的”

电影中有个细节,奶奶对女儿说母亲为了保住她,作出“离家出走”的决定,所以才导致后来丈夫对她不顺眼,动辄打骂,这个情节,表面上是说一位母亲的壮举,实际上是在反应当下社会中,女性对自己低下身份的反击。

之前铺垫了那么多印度女性社会地位低下,说反击就反击了?其实不然,《神秘巨星》选择的故事发生地,也是很有代表性的。

电影故事发生地叫做巴罗达,是印度西部城市,位于古吉拉特邦。这个古吉拉特邦出过一个大人物,叫做甘地

关于甘地不在介绍,他象征着平等,不分贵贱善恶一视同仁,没有种族歧视和宗教偏见。

而古吉拉特邦印度传统宗教耆那教教徒最多的地方,这个耆那教,是爱好和平、反对门罗教(印度教的根源)的,该教义反对种姓制度、反对杀生和反宿命论,这也是为什么这里走出甘地这么一位人物的原因。

PS,《巴霍巴利王》主角的原型就是耆那教的圣者。

电影中的家庭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选择这个场景绝非偶然,而是代表着传统与新思想交汇。

比如电影中的学校,是男女混合的,小男孩甚至可以像喜欢的女孩表达情感,这在印度就代表着先进思想,而《摔跤吧!爸爸》中的学校,还是男女分校的。

又比如父亲的角色,也是印度中产阶级的家庭的典型,一方面有着传统的男权思维,非常强势;另一方面,他还希望女儿接受教育,这是新思想, 女儿成绩不好,把他气成那样,把女儿吉他弦全部给挑了。因为他也明白,女子在印度社会中如果没有接受好的教育的话,女儿未来也够呛。

联想到《起跑线》,那家也是一女儿,这是也是那对父母到处充大头,挤破头皮也要让女儿上好学校的原因。

所以,这是一个矛盾的角色。他是大男子主义的代表,但最终当母亲带着生下来的女儿回归之后,尽管不乐意,还是接受了母亲,其实就是代表着新旧传统杂糅。

但也只有这样的条件,女性才有机会反抗!

还有一个细节,女儿在两次上飞机的时候,都有傻缺老爷们占着靠窗的座位,女儿要求他让开,语气一硬,那位就乖乖的走了。

是男权的反映吗?是!但最终人家让开了,代表着女性对男性的反击成功。

还有阿米尔·汗那个角色,别看耀武扬威,最终还是被前妻给收拾了,最后还不得不去求前妻的律师,虽说是渣男,但人家思想很先进,没有受到印度礼教思想的束缚。人家生活的地方叫做孟买啊,是最发达的地区,女性地位有着很大的提高。

其实“巴罗达”这个地方,是一个代表,电影的家庭选择也是一样,虽然不是很富有,但还是有点钱,起码能搞得到个人电脑,可以这样说,这样的家庭代表了印度相当一部分家庭情况,新旧思想杂糅的条件下,女性才会反击。

但不要忘了,印度穷乡僻壤、偏远地区穷光蛋多得是,在那样的环境下,女性连反击的机会都没有,因为被旧的思想包裹,因为种姓制度,因为嫁妆。

PS,巴罗达位于的古吉拉特邦,与孟买所在的马哈拉施特拉邦接壤,二者的距离很近的。大概看了下,两个城市之间的距离,大概也就是我们这南京到上海的距离,坐飞机一会就到了。所以女儿坐飞机一天之内在两个城市之间打个来回,是可行的。

布卡罩袍:“女性的尊严?”

电影中,女儿自己录歌的时候,身穿一身黑色罩袍,有人说像恐怖分子,其实也对,这种罩袍叫做布卡罩袍,是一种具有穆斯林原教旨色彩的女***装。

但是,女儿录歌蒙面,完全可以选择其他颜色的罩袍了,但为什么偏偏选择了有着强烈宗教意味的黑色布卡罩袍呢?

众所周知,伊斯兰教很多女性都带着头巾,但只有信奉原教旨色彩的教义中,才把全身都蒙起来,布卡罩袍是要求妇女必须遮盖头部、颈部和胸部,目的是保护其荣誉和尊严。

如今随着国际化趋势,欧洲有许多国家禁止穿布卡罩袍,比如西班牙、比利时,穿布卡罩袍是违法的,因为这样代表着歧视女性,也对人类尊严的漠视。甚至有的地区,连头巾都没有了(戴头巾,最早其实不是伊斯兰教的风俗)

咱们不讨论宗教,这就是女权的表现。意思就是,我想怎么穿什么穿,你们管不着。在不同地域有着不同的解释:

比如欧美一些国家生活的穆斯林女孩,不戴头巾,过着世俗生活,如果你问她们为什么不戴头巾,她们就会说并不是因为宗教原因,而是男权。要到阿拉伯国家,则很少有不戴头巾的。

电影中,女儿在录歌的时候,甚至选择了“保护女性荣誉和尊严”的布卡罩袍,就是一个讽刺,保护女性了吗?并没有。反而差点耽误了女儿的梦想。

揭开面纱那一刻!全场掌声,一次真正的反击。

关于罩袍代表什么?阿米尔·汗本身就是信仰伊斯兰教,他不会不明白这个道理。

阿米尔·汗与《真相访谈》

阿米尔·汗的每一部作品,就像他主持的栏目《真相访谈》那样,都是有针对性的将印度一些社会问题抨击了个遍。

《三傻大闹宝莱坞》中的教育问题,到《我的个神啊》里的宗教问题,再到《摔跤吧!爸爸》《神秘巨星》中的女性问题。但电影并不是纪录片也不是《真相访谈》,而是在大众娱乐的基础上,将这些在我们看来比较敏感的元素融入其中,这就很了不起了。

让我们看看《真相访谈》都包含什么话题?女性被迫堕胎,儿童性骚扰,巨额的嫁妆,医疗失当,自由恋爱与包办婚姻,残障人士,家庭暴力,害人的农药,酒精毁人生,种姓制度,尊重长者,水资源,打击强奸,***问题,垃圾变宝,政治犯罪,道路交通事故,接受不同的性取向,大男子主义的危害等等等等。都很敏感。

而印度呢,《真相访谈》栏目能在印度引起如此大的反响,恰恰反映印度的一个巨大问题:真正揭露社会顽疾居然还要靠影视明星依托其巨大的市场影响力来完成

而且节目播出之后,反响很大,最起码我们都知道如今的印度还是这德行,但要论到社会现状,单单靠一档节目或者几部电影就想有所改变那是不可能的,仅仅达到了一个广而告之的目的。

阿米尔·汗如今算是德艺双馨的明星了吧,但揭露社会问题居然要靠他才行,真不知道是印度电影的幸运,还是整个印度的不幸。

不过好歹在印度节目还能播出,电影还能拍出来,不是吗?

据身边和公婆住一起的女人讲,他们大多不是在婆家忍气吞声,就是闹的撕破脸。但是唯独只有一个人,跟公婆住在一起,相安无事20多年,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她有独立的经济能力,而且年薪10万以上,甚至都超过她老公了。试问有这么优秀的儿媳妇,婆婆还能整天挑刺吗?

这说明什么原因呢?婚姻中女人的地位,归根到底是由经济实力决定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地位决定家庭地位。那些在婚姻中委曲求全的大多是婆家比娘家牛,敢发飙的也都是娘家特有钱,或者是自己和老公独自创业,没依靠父母的。那么女人有一个有钱的娘家和一个没钱的娘家具体区别在哪里呢?我在很多论坛里看到一些例子,接下来举例对比一下。

娘家没钱的女人命运都是这样的:

网友1、婆家人对我不错,我也比婚前勤快些,基本什么事都听婆婆的,也从不顶嘴,就算怀孕也做家务,洗碗做饭包括给大宝洗澡洗衣服的,没有娇气过,就是对娘家人冷,我没妈,给爸过生日买件衣服都偷偷摸摸,不然婆婆这边该生气了。但是我给婆婆过年和生日都买衣服,而且都比给我爸买的贵几倍,我就觉得累。还有生第一个孩子时,顺了一天一夜胎位不顺剖了,她却说我娇病,还对我们附近的人都说是我太娇气了,也不说是顺了多久也不说胎位不顺。

而且我老公有时也让我很伤心,我爸是没给我什么嫁妆,但是他就老是说我爸老了以后不准我管。你说我爸毕竟把我养大供我上学,我怎么可能为嫁妆就不管他呢。而且我爸腿是残疾,他哪有挣钱的能力,我还有俩弟弟刚结婚生小孩,都过的一个比一个紧,我都没给他们的孩子买过任何玩具和衣服。

我很想上班,可是有孩子,婆婆本来说二胎生前孩子她带,后来腰疼就不带了,直到我二胎怀到七个月往后。直到周围邻居亲戚都对她说,不敢再让孩子缠我,很危险,她才白天带,晚上还是跟我睡。小姑子也心疼她妈,老是阻止大宝跟奶奶睡,说累坏了谁负责,我老公这点是非常生婆婆气,因为她每天都出去有事,逛街,美容,做头发,逛超市,周六日就更没空了。小姑子休息她俩要逛街,反正每天都很忙。我也从没说过什么,因为没处诉说,现在二胎马上要出生了,希望快点长大上学,可以工作,有钱,自己有钱比什么都好。

网友2、我在婆家就是带带娃的,反正他家有什么事从来都不需要理会我,只问他们儿子和女儿的意见。他们说什么都要听,不然就好像不高兴的样子。有时候真想有自己的家,不想一辈子窝囊的在这里过,虽然他们包我们吃,包我们住,并且把家里的生意给老公他们打理,但是我觉得自己好没有地位。他们都比较强势,本来我性格也很强势,但是在现实面前也无能为力。我妈妈就说要忍,以后有钱什么都是自己的那时才有权。我家里条件一般,爸爸一年手上几十万,但是比较难收钱。

以前父母做生意亏了很多,补了两年的漏洞。然而我公婆是比较高傲,不和我父母打交道的,都是和当官的有钱的玩。我婆婆娘家条件很好,在家里权力大,连她婆婆都听她的。我心里就是觉得不舒服,就是感觉她们看不起我,因为我是他们不同意和老公恋爱4年在一起的,好想有自己的家,自己有权力。

娘家有钱的女人命运是这样的:

网友1、我闺蜜娘家就特别有钱,爸爸和哥哥都是搞工程的,妈妈是一家企业的销售总监,婚前老妈一直帮她物色各种有钱人家孩子相亲,可她全部看不上,后来自己谈了个家里兄弟两个的普通家庭的老公,因为婆婆知道她娘家有钱,总之就是反正你家有,那你家就多出点的那种姿态。

好在她妈妈比较强势,就说不嫌男方穷,但是大家平等,买房全款一家出一半,买车也全款,一家出一半,然后男的妈各种哭穷,不过还是没办法硬着头皮给,其实她是想把钱省着给大儿子结婚用,大儿子比较愚笨没脑子天天就知道玩电脑,好几次她背后听到婆婆教导老公,说你丈母娘家有钱,就让她回家拿。把她气的要死,还好买了房,早早搬出去单过,幸好老公也还不错,跟着大舅哥一起搞工程去了。

网友2、不是我娘家有钱,是我一个姐的娘家有钱,结婚的费用男方不出,女方出,男方充脸说都是自己掏的,我们都在跟前站着明明是女方父亲掏的钱。婚后买了一套房子,全款啊。女方父亲买的,连带装修,因为没领结婚证,写的女方名字。这下男方不干了,死活要加上他的名字,吵架,男方妈妈对女方破口大骂说瞧不起他们。

狗屁,结婚一毛不出,彩礼没有,家具没有,房子没有,真不知道怎么看上的,女方坚持不加名字,冷战一个月,男方天天惦记岳父的钱,各种理由要钱,认为女方有钱必须给他家用,关键还三观不正,认为男权至上,就是女的必须伺候他妈一句抱怨都不能说,总之一个渣男,凤凰男。不过最后离婚收场,男的净身出户,女的带着一个孩子,有强大的娘家后台,不愁吃喝,支持自己,过着潇洒的日子。

网友3、我岳父家不算特别有钱,但感觉每个人都很厉害。虽说我们两家跨省,但来往比较密切。岳母是一高中教师,我妈刚好也是一名初中教师,所以她们俩很有共同语言;岳父是退伍军人,是某著名电器的区域经理,能说会道但也通情达理;媳妇儿有个比他大了十来岁的哥哥,曾经也是军人,退伍后做销售发家,现在拿到了他家那儿十来家药厂的代理权,自己成立了一个小公司,整个公司就20几人,日子过得不错。

媳妇儿有两个伯伯一个叔叔(和她爸是亲兄弟那种),其中一个伯伯移民加拿大,叔叔是他家当地***局一不大不小的官。我提亲的时候,车子虽不豪但我自己有,房子我上高中的时候父母就给我买了,岳父岳母倒也没要求其他,甚至彩礼都没要,叫我意思一下就行,但岳母不厌其烦的跟我谈,问我们是不是真的爱对方,是不是真的要在一起过一辈子之类的,岳父和媳妇儿哥哥基本上就只是说他们家也不是不讲理的人,物质的东西不要求太多,主要两个人要过得开心。

后来结婚后,媳妇儿一直在上班,事业也算顺风顺水的往好的方向发展,不知道是不是受到她们一家人的影响,我觉得自己渐渐明确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也在努力,在媳妇儿影响下,也会很励志的在周末看书学习,参加培训考证,就想着自己不能落后不能拖后腿了呀,没想过从她家不劳而获,想要的生活得通过自己的双手创造。我父母都是那种端着所谓铁饭碗,吃不饱也饿不死的这类型,对于我的不断努力还是很支持的,但觉得媳妇儿太拼命了,幸好不住一起,我妈也不是不讲道理的人,相处还算融洽。

当然,其实就女人的地位和娘家有没有钱一方面有关系,另一方面又没关系。因为世上任何一种尊严,都是靠自己挣回来的。如果娘家没钱,你足够努力,他人自是不敢说什么的。倘若娘家没钱,你还不努力,那么自然是会被瞧不起的。所以如果不想被别人看遍的话,即便娘家有钱,你的面子也是娘家人给你挣的。那么娘家没钱的话,你娘家人的面子以及你的尊严都要靠你挣回来。

特别声明:本文为网易自媒体平台“网易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网易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