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主导的竞争性区域贸易合作机制,不仅在事实上把中国排除在东亚新贸易规则谈判之外,给中国在东亚地区的经贸关系带来不利影响,同时也给东盟内大国印尼的对外经贸带来负面影响,且极大冲击了东亚区域合作中的东盟中心性。这给中国与印尼深化战略合作,共同应对该机制给中国和印尼两国乃至东盟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提供了机遇。
关键词 竞争性区域合作机制 中国 印尼 战略合作
自2009年1月奥巴马就任总统以来,基于与崛起的中国之间存在的信任赤字,美国便推行意在遏制中国的“重返亚洲”战略(其后又改称为“亚太再平衡”战略),几乎与此同时,美国逐步认识到仅从安全上将战略注意力转向亚洲,对制衡中国的崛起和地区影响力并不能起到决定性作用,因为中国是美国在东亚地区几乎所有盟国的主要贸易伙伴,换言之,在东亚国家中存在“安全向美,经济靠中”的情形下,仅靠安全领域内的“亚太再平衡”战略无法真正实现制衡中国的目标。针对这一情况,构建一种经贸领域内的功能性区域合作机制,就被美国视为可以联袂“亚太再平衡”战略,在亚太地区构成有效应对中国的“双锚”。也有的学者认为美国着力构建的竞争性区域合作机制,如奥巴马政府力推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是推动美国‘重返亚太战略的经济支柱。这种看法的实质是将贸易安排视作政治安全因素的附属物。可见高柏:《做连接亚洲与欧洲的大陆桥:沙特问题的中国解决方案》,载《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4期,第2页。
2016年2月4日,澳大利亚、文莱、加拿大、智利、日本、马来西亚、墨西哥、新西兰、秘鲁、新加坡、美国和越南12个国家的代表,在新西兰的奥克兰正式签署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PPA)。“TPP trade deal signed in Auckland,”available at 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印尼]《印度尼西亚商报》,2015年11月1日第3版。且印尼国内不同行业的态度也并不相同,印尼国内的农业资本密集型产业反对加入TPP,而纺织业等行业则希望加入TPP,希望通过TPP的自由贸易机制来打开印尼纺织品的销路。参见:《印尼宣布有意加入TPP转变态度为哪般?》,资料来源: 2010.鉴于此,作为东盟第一大国的印尼,虽其现政府释放出意欲加入美国主导下的竞争性区域合作机制的讯号,但却仍在行动上持审慎态度,至今未加入该机制。这为存在有效合作路径的中国和印尼两国进行战略合作提供了契机,正如文章的第二和三部分所论及的那样。不过也应该看到,国际局势瞬息万变,以往中国和印尼之间并不存在海洋主权的问题,目前印尼却在南中国海部分海域的划界上单方面提出要求;此外,印尼国内曾经根深蒂固的歧视华人现象,也正在或多或少地影响中国和印尼两国的深入合作。凡此种种,都是中国和印尼进行战略合作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出现的负面伴生现象,也是留待我国学术界思考和政策界解决的紧迫问题。
[1] 高柏.做连接亚洲与欧洲的大陆桥:沙特问题的中国解决方案 [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4).
[2] 李文韬.东盟参与‘TPP轨道合作面临的机遇、挑战及战略选择 [J].亚太经济,2012(4).
[3] 李扬,黄宁.东盟四国加入TPP的动因及中国的策略选择 [J].当代亚太,2013(1).唐其芳.东盟国家TPP政策探析[J].和平与发展,2012(4).
[4] 彭支伟,张伯伟.TPP和亚太自由贸易区的经济效应及中国的对策 [J].国际贸易问题,2013(4).
[5] 许宁宁.RCEP:东盟主导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 [J].东南亚纵横,2012(10).
[6] 张彦.亚太主要国家区域经济合作的新趋势及启示——以TPP和RCEP为例的分析 [J].现代经济探讨,2014(8).
[7] 赵宏伟.东亚区域一体化进程中的中日关系 [J].世界经济与政治,2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