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p公司p2p犯罪案列的有吗

讯:洗钱犯罪案例数不胜数,事实上,有许多p2p平台通过伪装,混迹于庞大的人之中,将募集得来的资金投向楼市、证券期货、彩票等高风险领域,甚至用来从事洗钱、赌博等违法行为。p2p平台洗钱犯罪案例总结出,欺诈平台披着P2P的外衣,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在互联网上圈钱。一起来分析以下几个案例。

p2p平台洗钱犯罪案例1:P2P网络借贷平台非法集资洗钱

情景:南京某公司通过网络发布虚假高息借款信息,引发大家上当受骗,将获取的资金用于个人消费,并携款而逃。

对策:在购买产品或创业融资的时候,一定要选择安全可靠的金融机构!

p2p平台洗钱犯罪案例2:假***电信诈骗

情景:内蒙一市民接到假冒******,告知资金理财账户存在安全隐患,需将钱转移到“安全账户”,按照***指示完成汇款,诈骗分子随即将钱取走。

对策:应当机立断,拨打全国统一的******进行咨询。

p2p平台洗钱犯罪案例3:的旁氏骗局

不久前,公司淘金贷上线,在网上发布高收益越短期的标的,犯罪嫌疑人仅仅注册了域名、开设了一个网站,并通过伪造某大型企业的营业执照,就轻松地把自己包装成了一家颇具实力的p2p,受高额利息吸引,约80名投资人先后投标,熟料一周不到,突然关闭,其负责人携款潜逃,卷走资金超过100万元。

根据法律规定,不见面的借贷是不受法律保护的,而借贷双方所签的电子合同也根本没有法律效力,借贷平台对于借款人这种非面对面的身份审核存在太多的盲点,各种证件都可以是伪造的,无法做到银行审查那样严谨,借贷双方的电子合约甚至是以网名签署,追责变得更加困难。一旦借款人无法按期还款甚至借款不还,投资人甚至无法寻求法律保障。

平台老板买个系统模版,利用虚假信息和虚假标的架起一个平台吸金,时机成熟或骗局被拆穿才跑路等,类似于这样资金池、这样的p2p平台洗钱犯罪案太多,不要以为离我们很远,可能随时就发生在我们身边,理财借贷一定要谨慎。

 以上内容仅为信息传播之需要,不作为投资参考,文中部分来源于互联网媒体,不代表网贷天眼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据了解,在非法集资、传销等涉众型经济犯罪中,有很大一部分正在“转型升级”,从网下向网上转移。其中,已成为案件多发的高危领域。在连串平台出事的背景下,公安部门加紧对P2P问题平台的和跟踪。公安部最近披露,公安部门已在全国范围内排查出600多家问题平台,立案500多起。

此外,公安部经侦局工作人员透露,公安部门组织专项行动、加大打击力度将是常规手段,关键还需要相关部门完善监管制度,者增强防范意识,学会辨识网络中的骗局。

在花样翻新的网络金融骗局面前,无论是不太懂网络的人士,还是曾接受的大学生、教师,都有中招。怎样识别网络金融中的骗局?公安部经侦局涉众型经济犯罪侦查处负责人以及相关专家给你支招。公安部门特别提醒:金融投资尤其需要建立风险意识,学会识别网络金融骗局。

非法集资犯罪呈高发态势一季度立案数达2300多起

在“5·15第七届打击和防范经济犯罪宣传日活动”之际,公安部经侦局发布的4起涉众型经济犯罪典型案例中,3起为非法集资犯罪案件。公安部介绍,当前非法集资犯罪案件呈高发态势。去年非法集资案件立案数量由往年两三千起大幅攀升至上万起,而且今年一季度立案数便达2300多起。

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上月通报,去年非法集资新发案数量、涉案金额、参与集资人数分别同比上升71%、57%、120%,达到历年最高峰值。而从案发地域来看,目前非法集资犯罪已遍及全国。东部地区仍属于高发地区,中西部地区的案件增幅相当迅猛。“有些中西部省份案件量增幅高达100%-400%,形势不容忽视。”公安部经侦局工作人员说。

涉众型经济犯罪“转型升级”公安部组织专项行动将成常规手段

据了解,在非法集资、传销等涉众型经济犯罪中,有很大一部分正在“转型升级”,从网下向网上转移。其中,网络借贷已成为案件多发的高危领域。公安部经侦局工作人员表示,由于操作便捷、传播迅速、波及范围广,网络非法集资、网络传销在很短时间内就能迅速敛财。如江西宜春警方侦破的“K币”传销案,依靠“开心复利理财网”仅两个多月时间便敛资6000万余元。

针对此类犯罪减少与防范,公安部经侦局工作人员透露,公安部门组织专项行动、加大打击力度将是常规手段,关键还需要相关部门完善监管制度,投资者增强防范意识,学会辨识网络金融中的骗局。

8月5日消息,同一天,湖南省常德市公安局和广州市公安局分别公布一起假借虚拟货币从事网络传销案件。涉案金额合计接近30亿元,数十万投资者被骗。专案负责人提醒,利用虚拟货币进行传销已成为当前网络传销新特点,投资者应高度警惕。

湖南“万福币”疯狂吸金20亿 主犯仍在骗!

据湖南省常德市公安局披露,近期破获“万福币”特大网络传销案,抓获这一传销组织在国内的代理人和网头60多名。9人因涉嫌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被检察机关批准逮捕,数亿元银行资金被警方冻结。不到两个月时间,该传销项目就吸纳会员13万余人,疯狂收取传销资金近20亿元人民币。

据“万福币”专案组组长赵勇介绍,美国未来城公司由美籍华人刘某创办,总部设在美国洛杉矶。2014年以来,该公司通过互联网以销售虚拟数字货币为名,专门针对华人进行传销诈骗活动。常德警方查明,2014年4月,刘某、裴某、闫某等三人以销售虚拟数字货币“网络黄金”为名进行网络传销活动,在国内发展会员超过10万人。2015年8月,三人因利益分配不均分道扬镳后,刘某又和重庆人冉某合作在国内开展美国未来城虚拟数字货币“天合积分”传销活动。

2016年3月5日,刘某启动虚拟数字货币“万福币”传销项目。至4月27日公安机关查获为止,不到两个月时间,该传销项目就吸纳会员13万余人,疯狂收取传销资金近20亿元人民币。

根据警方查获的相关资料,投资者只要交纳一万元人民币即可注册成为会员,待其所购买的“万福币”价格上涨后,“躺着就能赚钱”。据称,“万福币”一年收益率稳赚在三倍左右,这还只是静态奖。“万福币”的传销本质通过其“动态奖”机制体现得十分明显。会员要想赚更多钱,则必须发展下线以获得“招商直推奖”、“招商级差奖”等动态奖。“万福币”根据会员发展人员的多少分为1至5星、1至5金、1至5钻的3阶15级。每个级别对应不同的奖金回报,发展了下线就能获得提成,并可层层提成。


警方介绍,“万福币”最低的1星级会员可获得下线会员交纳资金10%的提成,发展会员达到一定数量就可以晋升级别,获得更多提成。5钻级会员可以获得下线会员交纳资金提成的比例高达80%。

一些投资者正是被刘某虚构的种种光环和极具诱惑力的奖金制度吸引,投身“万福币”项目。受害者张某向警方坦言,之所以投资“万福币”,一是投资回报率高,让人心动。二是看了网上宣传刘某有那么多头衔和光环,相信他的实力。

据悉,刘某头衔众多,包括美国兆银基金总裁、全球未来城集团总裁、美国加州原副州务卿、两任美国总统的特别顾问等。还有多张刘某与各国政要、名人的合影在网络流传。

此外,“对接比特币”、“在人民大会堂召开全球未来财富领袖峰会” 、“一定让所有投资人赚到钱”等吸睛许诺也在“万福币”的各类宣传资料中频频出现。

刘某为进行传销活动,获取高额利润,宣称“万福币”是由美国证监会和银监会批准,由美国未来城公司发行的全球第一枚国家认可的虚拟数字货币。“万福币”可以在国际大盘交易,可以提现,还可以在线下购物,已获得20多个国家的认可,且即将在国内申请直销牌照。

但据公安机关调查,刘某所吹嘘标榜头衔均难以查找出处,其与各国政要和名人的合影也是真假难辨。其在国内的13家公司均系刘某指使他人注册登记,都是无办公场所、无办公人员、无经营项目的“三无公司”。

“万福币”作为虚拟数字货币在国内申请直销牌照并无法律依据,纯属虚构。

警方介绍,由于刘某未到案,且其传销网络的服务器也在境外。他在“万福币”项目被查后,又做了一个“全球未来财富股权投资基金”项目继续进行传销活动。短短两个多月,又在国内发展会员3万余人,仅按每单最少1万元计算,就已收取资金3亿多元。某语音平台发言记录显示,刘某近期在向会员“讲课”时仍鼓动大家打款,并许诺限期优惠政策。

号称一年本金翻10倍 非法吸收">
融资平台被投资者围攻,操作员报警求救

2016年6月9日,当天正是端午假期,就当人们还沉浸在节日的气氛中时,莱阳某广场一家写字楼里却并不平静,几十名群众围着一处写字间讨要说法,情绪越来越激动。

这家写字间正是“国际WLF腾飞金融互助平台”,17时许,这家金融互助平台的操作员王某承受不住压力,拨打了110。在报警***中,王某称其受到许多投资人围攻、控制,其人身安全受到了威胁。

接警后,指挥中心当即指令辖区派出所出警,经现场了解,发现这家金融互助平台是操作员王某和其父亲王某某等人组织成立的。经调查,国际WLF腾飞金融互助平台涉嫌诈骗、传销等犯罪行为。

经过莱阳警方全面仔细调查,这起案件的主要犯罪嫌疑人有5名。分别是犯罪嫌疑人王某某(已刑拘)、王某、宋某某(两人均被逮捕)、刘某某(已取保)、孙某某(已刑拘)。

5人经事先预谋,自2016年4月至6月期间,在莱阳市某广场设立办公室开设资金盘,通过购买域名、租用国外服务器、购买平台程序,在网络上搭建WLF腾飞金融互助平台,以提供金融互助名义、支付注册会员高息、高额提成等手段,诱骗社会群众注册后加入,诈骗公众资金,非法牟利。

高额利息诱惑,投入万元日回报达150元

王某某等5人之间有具体分工。

几人商定,由宋某某负责在网上购买注册域名、联系租用服务器、购买平台运转程序、开发维护等技术支持。

由王某负责电脑具体操作、会员注册、资金匹配。

由王某某、刘某某、孙某某负责对外宣传、市场开发、拉人投资。

在宣传中,王某某等人采取口口相传、谎称有1000万元护盘保本资金等手段,以提供金融互助的名义,发展人员注册国际WLF腾飞金融互助平台后成为会员,每名会员每次提交元不等的资金,并许以投资额日息">

大学毕业生用积蓄理财,数万元一去不返

在本案中,不少受害群众都是中老年妇女,因为手头有存款,且文化水平不高,难免上当受骗,但受害者中也不乏高学历的大学毕业生,他们受骗也正是因为口口相传,禁不住诱惑而上当。

小刘是经过高中同学介绍而加入该平台投资的,他一共投入数万元本金,至今血本无归。

该平台如此吸引人,其运作模式是怎样的?办案民警进行了介绍。

会员注册:100元人民币+手机号+姓名,交予经理注册后进入后台,完善资料,点击提供帮助选择所要互助的金额元,同一个账号,以第一次挂单为基准,后期排单金额可以增加但不能减少(最高增加金额不能超过自由排单上限30000元),小单推大单,按小单推荐管理奖金比例结算,防止恶意架空上级领导奖金。

面对新型网络犯罪,应学会识假防骗

专案组经分析认为,这是一起利用传销模式运作、支付投资群众高额利息、结合互联网进行犯罪活动的新型网络犯罪,即带有传销性质,又带有非法集资性质,和传统的传销、非法集资犯罪模式截然不同。

公安部门提醒广大群众,面对高额诱惑,要学会识假防骗。

犯罪嫌疑人王某到案后,抱有侥幸过关心理,只承认跟着其父亲王某某进行传销活动,隐瞒其主要犯罪事实,辩称其仅仅在办公室操作电脑,不是主要成员,没有参与谋划决策,他父亲王某某也不是老板,而孙某某是老板。

案发后,犯罪嫌疑人王某某、宋某某、刘某某、孙某某已逃匿。王某到案后,专案组立即对犯罪嫌疑人几人办理了刑拘手续并网上追逃。

6月17日,宋某某回家取东西,被连日蹲点守候的侦查员当场抓获,当日被依法刑事拘留。

6月28日,专案组在掌握了大量证据后,认为审讯犯罪嫌疑人王某的时机已到,经过连续三天的提审,王某供述了伙同其父亲王某某等人,自2016年4月份以来,经预谋,开盘组建国际WLF腾飞金融互助平台,进行集资诈骗的犯罪事实。

7月18日上午,侦查员锁定了犯罪嫌疑人王某某在龙口的藏匿地点,并将其抓获。

7月20日,专案组根据线索在北京将犯罪嫌疑人刘某某一举抓获。

目前,案件正在进一步侦查中。

来源:齐鲁晚报 齐鲁壹点 记者 张琪 通讯员 单晓萍 胡建宏 徐忠

从开盘到崩盘,仅仅一个月

今年6月9日傍晚,莱阳市公安局110指挥中心接到一个报警***,来电人王某自称是当地“国际WLF腾飞金融互助平台”的操作员,正受到许多投资人的围攻。接警后,王某所在辖区的派出所立刻出警,经现场了解,民警发现王某和其父亲王某某等人组织的“国际WLF腾飞金融互助平台”涉嫌诈骗、传销等犯罪行为,莱阳市公安局闻讯后,指派经侦大队前去处理。

经侦大队的民警通过向在场的投资人了解情况,得知王某某、王某、宋某某、刘某某、孙某某5人自2016年4月起,预谋商定设立资金盘,办公室位于莱阳市某广场王某某租房处,5人通过购买域名、租用国外服务器、购买平台程序,在互联网上搭建“WLF腾飞金融互助平台”,以提供金融互助名义、支付注册会员高息、高额提成等手段,诱骗公众加入,诈骗公众资金,非法牟利。

所谓“金融互助”,是指多人在指定的网上平台注册后,相互之间通过打款的方式向他人提供“帮助”,或得到他人的“帮助”。无论注册者是否打款,网上平台都会自动为其累计收益。如果注册者发展新的下线加入平台,还可获得相应提成。在宣传中,王某某等人谎称有1000万元护盘保本资金,采取口口相传、微信传播等手段,发展人员成为“国际WLF腾飞金融互助平台”的注册会员,每名会员每次提交1000至30000元不等的资金,并许以投资额日息

回复公司名字查看公司内幕

防止失联请加内幕君微信:P2Pneimu1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关注备用公众号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