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出色的企业,国企股权激励除外,股权外国所有除外

』 国企改革全赢方案——中国经济后来居上的最好机遇
作者: 发表日期:2004-9-10 18:51:00 日本、韩国成为发达国家都仅用了20年,而中国改革开放20多年了,即使全国人才、政策、资金、市场支持的深圳、北京、上海的经济独立核算也还是发展中国家水平。这只能说明这个国家的“国家智商”存在问题。
  假设这个版面里有相信逻辑而不是所谓权威的记者编辑,请把这篇文章发在纸媒上。
  国企改革全赢方案——建立效率优于资本主义企业的由持股企业家主导的国有企业,超越资本主义,真正实现社会主义地优越性
  a “借买”:“借买者”不需资本而直接拥有足够多的企业股份和经营主导权。
  b 国有资产不仅在”借买者”的不断偿还中稳定增长,一份国有资产还变成了两份使用价值,且非经济泡沫,国富与民富同时实现。
  c 制定法律高门槛控制“借买者”资格。保证经营管理的高水准。
  d 各级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同样改制为”借买制”的多个互相竞争的国有企业,对下控国企实施监督警戒并有权选择和确认“借买者”股东资格。
  e 真正实现社会主义优越性,东部经济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准不需30年。
    这一方案基于将国有企业所有权四分:国家股、通行股、企业职工股、资本大股(并非每项必有)。重要的是,在以资本大股主导企业的同时,还能使国有资产不断增值,而企业的运营效率不低于现行的资本主义企业、公司制度,至少在改革初期其效率还更优。同时,还可打破金融僵局,并迅速建立一批具有强大和持续竞争力的民族企业。
         一:四者的基本职能与关系设置
    1国家股。国家股通常小于资本大股,只在相对的特殊条件下参与企业决策。同时国家股部分或者全部以一种潜在的形式存在。
    2通行股。与现行的证券职能等同。但是也可以借产权改革的时机将现有的国有资产部分化股,平均分配给国民、市民。我们的国民本应更富裕,但在从前形式的国有化时代国民却相对贫穷,一个原因是——我们是主人,又没有相对应的财产。在一个人需要现金的时候他无法将国家主人的“那部分产权”兑换为现金,在国家需要他的劳动与监督的积极性的时候他也常常无足够的积极性可有。
    3 企业职工股。对本企业职工可以优惠认购、部分和有条件地无偿赠与。改革是一个过程,职工的监督和制衡也是企业改革成败的关键。
    4 个人资本大股(企业家股)。这是最关键的。资本大股持有者的权限与当代资本主义企业的企业主无别,人民利用 ...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