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冷空调市场的知识产权战略 广东正大联合律师事务所 易学超 现代的企业经营理论认为:“一流的企业定标准,二流的企业做品牌,三流的企业造产品”。按此理论,中国内资的制冷空调企业基本没有一流企业,二流企业也凤毛麟角,绝大多数企业属三流企业。虽然中国已经是全球最大的空调生产国,但没有创新、没有品牌就将没有中国制冷空调行业的未来,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将成为其赶超跨国企业的重要出路之一。在此形势下,中国制冷空调行业更应快马加鞭,在应对全球化竞争中加快构建起自主创新体系,将自主创新锁定为今后行业发展的主攻方向,应有序推进技术的标准化战略,不但做到技术专利化,还要做到专利标准化、标准国际化,全面提升中国空调产品的技术含量和品牌价值。 企业知识产权战略,为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谋求最佳经济效益,运用现行的知识产权制度而进行的整体性筹划和采取的一系列的策略与手段。结合空调市场的实际情况,在空调市场实施知识产权战略,要加强对专利、品牌(商标)、商业秘密、著作权等几方面的综合运用,尤其是专利战略与品牌战略,以下就相关内容分别予以探讨:
所谓专利战略,就是与专利相联系的法律、科技、经济原则的结合,用于指导科技、经济领域的竞争,以谋求最大的利益。
制冷空调业在面临国内外市场激烈竞争的严峻形势下,要在市场中求生存、图发展,积极开展专利战略研究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主要体现在:
同质化严重、缺乏产品创新引发的产品附加值过低正是空调市场面临的困惑,如能
通过掌握核心技术的专利,提高产品的高附加值,降低成本,则可保证企业生存的合理利润;
、可有效提升企业的综合竞争力,扩大企业知名度。在日益重视知识产权的市场经济,企业要掌握市场的主动权、占领市场份额,必须要大力推进技术创新、促进产品更新换代,树立企业的专业化形象,赢得市场的认同。
、优化企业的内部管理,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随着空调市场的竞争白热化、利润日趋微薄,众多企业为了生存,着力扩大销售,销售部门空前壮大,而对研发的投入不得不“削减”,导致企业内部的资源配置严重的不对称。长此下去,销售成本攀升,产品缺乏技术含量,利润进一步下降,形成了恶性循环。正确运用知识产权战略,优化产品结构,可有效保障企业的利润,促进企业资源的合理配置,保证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由于起步于模仿和借鉴的中国制冷空调业,
大多数的管理人员、研发人员缺乏专利知识及创新意识,不知如何找到申请 ...新闻资讯 --仅新闻标题 您有新闻报料,
知识产权战略在中国文具企业的运用 知识产权战略在中国文具企业的运用
按照一般人的眼光来看,文具行业在中国的各行业来看根本不起眼,但近几年文具行业却也成了中国轻工产业发展最迅速、最完善的一个行业。随着国内经济的发展,将更加加速文具行业的发展。许多大的国外文具生产商、经销商都纷纷落足国内市场,正是看中了中国文具广阔的消费市场前景。毋庸讳言, 目前国内的大多数文具企业还在做着OEM的加工制造,有的甚至占据企业营业额的绝大部分。诚然,这种生产模式在企业发展初期是必要的,是资本积累和经验积累的有效途径。但是,现在已经是文具行业群雄并起、“大鱼吃小鱼”的时候,如果不加强企业的自有品牌运作能力,恐怕很快会消失或被吞并,也就是说,文具行业即将或者说正在经历着一场很重要的“洗牌运动”。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日益加快,当前国际社会和世界各国在促进知识产权保护方面也不断取得新的进展,各国知识产权法律建设不断加强,而知识产权作为一项无形资产,也日益受到企业重视。近几年,发达国家均把知识产权提升到振兴国家经济的战略高度,并将知识产权规则作为解决国际经济和贸易纠纷的重要手段,纷纷出台本国知识产权战略,目的在于以知识产权推动国内经济发展,谋求全球竞争优势,保持其垄断地位,而一些跨国公司正在利用知识产权设置新的技术性贸易壁垒。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外公司在我国专利申请量以平均每年30%的速度递增。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参与国际经贸活动日益频繁,遭遇国际知识产权纠纷越来越多,企业因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限制,产品出口受到严重影响。来自国际方面知识产权的挑战,已严重威胁到我国的经济安全。2005年8月10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召开了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制定工作动员会,标志着国家知识产权局的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制定工作正式启动。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田力普强调,制定国家知识产权战略既是应对国际国内挑战的需要,也是实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需要。据悉,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由纲要和专利战略等20个专题构成,也就是“20+1”,全部制定工作要在一年、最长不超过一年半的时间内完成。今年已是中国正式加人世贸组织的第四个年头,其经济和市场也将要并且正在融人全球一体化。同时为适应人世要求,中国对知识产权法律,包括商标法、专利法和著作权法,都已做了修改,基本上与世界主要国家的相关法律以及国际条约相一致。
包括文具行业企业在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