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认为第4个回答存在言重的逻辑漏洞,首先本部分用反证法证明其错误:
现假设10元买,10元卖,一定是不赚不赔对吧。无数次的10元买,10元卖,都是不赚不赔。
再假设8元买进,9元卖出,10元买进,10元卖出,来看看第4个回答的逻辑:
4、整个事件有3次交易,我门来看看具体是哪3次?
第一次交易:8元买进,9元卖出,利润1元;
第二次交易:9元卖出,10元买进,利润-1元;
第三次交易:10元买进,10元卖出利润0元;
下面来看看这个人的起始状态:一共兜里有8块钱。
第一次交易挣了1块钱,兜里有9块钱。
之后管银行借了1块钱。兜里有10块钱。
之后他拿10块钱买了鸡,又以10块钱的价格卖了鸡,那兜里还是有10块钱。
最后的最后兜里是有10块钱!
这最后的10块钱有1块钱要还给银行,剩了9块钱,其中8块钱是本金,剩了1块钱。
这剩下的1块钱是神马?按照第4个回答的逻辑,是不赚不赔利润为0啊,可是这剩下来的1块钱是变出来的吗???
下面直接给出第4个回答的逻辑漏洞根源极其正确表述。
某人花8元买只鸡,9元卖出去,10元买回来,11元卖出去,问他赚了多少?
4、整个事件有3次交易,我门来看看具体是哪3次?
第一次交易:8元买进,9元卖出,利润1元;
第二次交易:9元卖出,10元买进,利润-1元;
第三次交易:10元买进,11元卖出利润2元;
整个过程:1-1+2=2元 为什么第三次交易的利润是2元?
听我慢慢说:首先看第二次交易,9元卖了,10元买了,我cao,亏大发了,整整亏了1块钱啊!
我本来是9块钱卖的,又从银行贷款,贷了1块钱,才把我卖出的鸡原封不动的买回来!
这个亏是怎么亏的呢?是不是我觉得应该9块钱就能把鸡买回来,我就不亏了,我花了10块钱买,那就亏了1块钱,我如果花11块钱买,是不是就亏了2块钱……所以这个“亏”,参照物是9块钱买入。按照9块钱买入的标准,我10块钱买入亏了1块钱。
那再来看第三次交易。我说到这里大家肯定明白我的意思了。
10块钱买进,11块钱卖出。利润1块钱。参照标准是:10块钱买入。(而非9块钱买入)
如果卖了11块钱的参考系变为9块钱买入,利润就是2元。
回顾上述过程,我应该9块钱买入,但10块钱买入了,亏了1元,但是我之后以11块钱卖出去了,又挣回来了2元,相当于在弥补这1块钱亏损的情况下,又额外挣了1块钱的利润。~~~~~~~~~~~~~~~~~~~~~~~~~~~~~~~~~~~~~~~~~~~~
第4个回答的逻辑错误是,随意变换参考系,逻辑混乱。
下面来看看以8块钱买入为参考系的情形,进一步证明我以上论述。
4、整个事件有3次交易,我门来看看具体是哪3次?
第一次交易:8元买进,9元卖出,利润1元;
第二次交易:9元卖出,10元买进,利润-2元;(本来8块钱可以买进的,你却10块钱买)
第三次交易:10元买进,11元卖出利润3元;(以8块钱买进为参考系,11-8=3)
再一次验证了我的理论。
另外,我觉得”买“”卖“应该成对出现,买一次,卖一次,再买一次,再卖一次。如果把中间两次(卖一次,再买一次)放在一起考虑,我认为是不科学的。本来独立的两次***,是没有理由结合在一起考虑的。比如A,B两个人,A:8块钱买了鸡,9块钱卖了。B:10块钱买了鸡,11块钱卖了。是不是分别挣了1块钱,加起来2块钱。为什么换做一个人的独立的两次***,结果就不同了?
综上所述,我要总结两句话,是本文的亮点:
1、把”***“当成一个整体来看待,把整个过程看作为两次独立的***;
2、如果考虑中间步骤,请一定确立好参考系。按照什么价钱陪的,就按照什么价钱赚。(不能按照9块钱买入陪,按照10块钱买入赚)
PS:如果本题***是-1元,我是可以接受的。因为本来能赚3块钱,最后只赚2块。剩那1块钱让”9块钱买入10块钱卖出“的人赚了。自己没赚到。
假设他本来有20元,花了8元,得到9元,有花了10元,最后得了11元,20-8+9-10+11=22(元)
回答利润是2元的肯定是面试失败者; 回答3元的更为愚蠢,因为自己什么是追加成本都不知道,肯定也是失败; 回答1元者,恭喜你,不属于傻子范围; 结果是:本来可以直接赚3元的,经过他3次交易后总利润变成1元了。
该题考查的不是数学计算能力,而是看你能否在经济活动中将“如何获得最大利润”放在首位思考,也测试你在纷杂的交易过程中能否明确自己的位置。在解题之前,首先要说明一点,商品的价值在交换的过程中是会变化的。这里要考虑到成本核算的问题,就是说鸡的成本不是一成不变的。
(i)第一次8元买进,对他来说(也对以后要与他交易的人来说)鸡的成本是8元。然后以9元卖出,这时赚了1元,这里是很显然的,没有疑问。
(ii)请注意,接下来这句话是关键:买走鸡的人(我们称之为B)花了9元才买到的这只鸡,所以此时对B来说(也对以后要与B交易的人来说),鸡的成本就是9元了,如同一开始那人(我们称之为A)花8元买到鸡的时候鸡的成本就是8元的道理一样。
(iii)这时A又从B处将这只成本是9元的鸡以10元买了回来,如果我们从B的角度想,就是B把9元买到的鸡以10元卖掉了,B赚了1元,相对地就是A亏了1元。
(iv)现在A手里的这只鸡是花10元买回来的了,所以对A来说(也对以后要与A交易的人来说),鸡的成本又涨到10元了。
(v)最后A将这只成本是10元的鸡以11元卖给了另一人(就叫C吧),和(i)的道理一样,赚了1元。
然后总结一下:(i)时赚1元,+1;(iii)时亏1元,-1;(v)时赚1元,+1。一共+1-1+1=1元。所以可以说A这家伙脑袋进水了,(i)之后就已经赚到1元了,步骤(ii)至(v)都算白干了,没有效率。
我们现在来看,鸡在C手里,是他花11元买的,就是说现在鸡的成本又涨到11元。如果一开始A就把当时在他手里成本还是8元的鸡以11元卖给C,同样可以达到现在的情况,就是说A原本能赚到3元的,现在只赚到1元,所以在整个过程中A其实是亏了2元(即:没有得到本来应该得到的利润,也是一种变相的亏损)。
经济学上亏两元 数学上赚一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