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T公司财务管理是什么目标演进过程是什么,各种财务管理是什么目标的...

国际财务管理导论 一、判断题 1.国际财务管理研究的主体是上市公司。( ) 2.跨国公司是推动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力量。( ) 3.经济全球化推动了企业的国际化经营。 ( ) 4.国际财务研究的内容是因跨出国界引起的特殊财务问题。 ( ) 5.跨国公司财务管理目标是子公司价值最大化。( ) 6.西方国家目前对中国投资主要依据比较优势理论。( ) 7.西方国家对中国投资的主要目的是利用当地廉价的自然资。( ) 8.企业的国际化经营在不同的阶段都选择财务集权形式。( ) 9.跨国公司理财的市场不确定性,既包括由于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各国税制等限制国际贸易市场、知识技术产品市场的不完全性,又包括由于各国汇率、利率差别限制的国际金融市场和金融衍生品市场等的不完全性。( ) 10.在市场的不确定性条件下跨国现财,就能在多国间即更广阔的空间范围内利用全球的市场条件和资源条件,寻找获利机会,增进盈利和收益。( ) 11.汇率预测和外汇风险管理是国际财务管理的特殊内容。( ) 12.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不是以股东价值为企业目标的国际企业越来越难以保持竞争力,甚至面临破产的边缘。( ) 二、名词解释 1.跨国公司 一个工商企业,它在两个或更多的国家经营业务,该企业有一个反映全球战略经营政策的中央决策体系,企业内的各个实体分享资源、信息并分担责任。 2.经济全球化 世界范围内各国个地区的经济相互交织,相互影响,相互融合,成为一个整体,不仅是商品和服务跨国界流动,更重要的是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和优化配置。 4.国际财务管理 1.国际融资管理 2.国际投资管理 3.国际资金运营管理 4.国际利润管理 5.汇率预测和外汇风险管理 6.国际资金转移管理 7.国际税收管理 三、问答题 1.描述跨国公司国际化发展的主要原因? 1.获得关键要素供给,尤其是对矿物、能源和稀缺原材料的供给 2.获取低成本生产要素 3. 寻找必要市场 4.发挥企业自身优势 5.企业规模经济要求的产能扩大 6.研究与开发投资激增,产品生命周期缩短 3.描述影响跨国公司目标的种种限制因素。 1.母子公司利益的冲突,国际企业为了长远的、整体的利益必须暂时放弃或牺牲眼前的局部收益,以保企业整体长期利益。 2.国内外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差异需不同地区子公司设置不同的财务目标。 4.描述向国际化发展的跨国公司所面临的特殊风险。 四、分析题 1.全球经济的一体化对跨国公司的发展有利还是有弊,请阐述你的观点。 2.分析中国企业在跨国经营中应该采用的财务管理目标和经营目标。 1.股东、员工、客户的价值 2.资金收益率,每股收益,利润,股利 3.工会秘书罗伯特·赖克给布什总统的一份备忘录中建议:政府应对那些向国外投资而不在国内投资的企业予以惩罚。根据赖克的观点,海外投资影响了出口,破坏了高收入的工作机会。请对此做出分析。 第二章 环境与国际财务管理 一、判断题 1.国际理财环境是开展国际理财活动的基础和条件,是影响国际理财成效的外因。( ) 2.民情习俗对理财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对投资产品市场大小的影响来制约理财活动。( ) 3.企业国际理财的国内环境与国际环境一样,国内环境在长期内也会发生变化,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其他国家经济和政策的变化会很快波及国内,导致国内企业经济环境与国外经营环境趋同。( ) 4.企业国际理财环境变化频繁,而国内环境在短期内更具有稳定性。( ) 5.东道国价值观所引起的文化间的差异不会对跨国公司的财务战略制定、组织结构设计、决策和控制方式等产生影响。( ) 6.个人主义色彩较浓厚的国家中,个人报酬和晋升主要取决于年龄和资历,强调保持群体的和谐。( ) 7.长期取向的国家中,企业目标中财务指标的重要性相对滞后,它们更看重的是企业长远的回报和长远利益的增长。( ) 8.短期取向的国家中,企业的扩大市场份额的目标往往高于当期的投资收益;在企业经营出现困难的时候,较少为了维护股东的利益进行栽员。( ) 9.政治环境影响跨国公司能否取得经营的权力、经营活动范围、资金能否顺利流动、利润支配权力大小等。( ) 10.政治稳定的作用,使跨国公司财务决策所需的变量变化较小,企业决策的准确性更高。( ) 11.东道国政治稳定一定意味着跨国公司经营利益高。( ) 12.普通法系的国家借助法律对企业经济活动进行较为全面的干预,企业的自主权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 ) 13.国际法对国际企业的竞争、雇用和劳资关系、内部交易、垄断、促销等各方

财务管理案例集 绍兴文理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财务与会计教研室 二00四年二月 一、财务管理基本理论 案例:财务管理目标演进——MT企业财务管理目标选择 (一)基本案情 化名MT企业,成立于1960年,属国营单位,当初设矿时,全部 职工不过200人,拥有固定资产40万元,流动资金10万元,矿长王宏志等一班人均享受国家处级待遇,并全部由上级主管部门 ——某地区煤炭管理局任命。企业的主要任务是完成国家下达的煤炭生产任务,下图是该厂1975年至1979年间的生产统计。 MT企业生产任务完成统计表 年限 产 量(万吨) 产 值(万元) 计划 实际 增减 计划 实际 增减 2 560 640 80 .5 2.5 560 660 100 3 600 720 120 1978 15 由于MT企业年年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生产任务,多次被评为红旗单位,矿长王宏志也多次成为地区劳动模范。MT企业生产的煤炭属优质煤,由国家无偿调配,企业所需的生产资料和资金每年均由某地区煤炭管理局预算下拨。曾有参观团问过王矿长:你们的材料充足吗?车辆够用吗?王矿长没有直接回答,却领着他们参观了一下仓库。参观团所见:仓库堆满了尖镐、铁锹等备用工具,足可以放心地使用3年,车库停放着5辆披满灰尘的解放牌汽车。有人用手一擦,惊叹道:呵,全是新车,你们企业真富有! 进入八十年代,经济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计划经济结束,商品经济时***始。由于国家对企业拨款实行有偿制,流动资金实行贷款制,产品取消调配制,导致MT企业昼夜之间产生了危机感,好在王宏志矿长能够解放思想,大胆改革。首先成立了销售部,健全了会计机构,引入一批刚刚毕业的大学毕业生,在社会上又招聘一批专业人才,使企业人员素质大幅度提高,队伍壮大到400人。人员管理方面打破大锅饭,引入竞争机制,工效挂钩;物 资管理方面实行限额领料、定额储备、定额消耗制度;成本管理方面推行全员负责制;生产管理方面实行以销定产,三班工作制;销售管理方面实行优质优价,送货上门制度等等。按王矿长的话讲:我们所做的一切管理工作都是为了实现自负盈亏,多创造利润,为国家多做贡献,为企业员工多发奖金,多搞福利。 MT企业1985—1989年间的生产经营统计表 年 限 87 合计 MT企业从规模上毕竟属于中小企业,进入九十年代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随着国家抓大放小政策的实施,MT企业不得已走上了股份制改造之路,1994年10月,国家将MT企业的净资产2000万元转化为2000万股,向社会发售,每股面值1元,售价2元,民营企业家石开购得1000万股,其余股份被50位小股东分割,石开成为当然董事长,经董事会选举,董事长任命,杨记担任MT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辛苦工作几十年,卓有贡献的矿长王宏志就此哀叹地离休了。 MT公司成立之后,决策层开始考虑负债融资问题,目标资本结构:自有与借入之比为1:1;其次要考虑的是更新设备,引进先进生产线等重大投资问题。董事会决议:利用5年左右时间使企业的生产技术水平赶上一流,企业产品在本地区市场占有率达到20%,在全国市场占有率达到3%,资本(自有资金)报酬率达到 26%,股票争取上市并力争使价格突破15元/股。 (二)分析要点 1.MT公司财务管理目标的演进过程。 2.财务目标具有体制性特征。 3.各种财务管理目标的优点及其局限性。 二、筹资管理 案例一:ABC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高科技民营企业,其开发和生产的某种纳米材料的市场潜力巨大,公司未来有着非常光明的发展前景。公司目前正处于创业阶段,急需资金支持。但是由于公司规模较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