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标题和链接已经复制,现在可以粘贴给QQ,MSN聊天好友拉~
http://v.ku6.com/ ecial/show_3384298/alkIqmNDhf_CbK0x.html
提示:根据颜色的选择,html代码、flash地址会自动改变。
http://img1.c2.ku6.cn/200812/27/7/1233166122564/3.jpg看贴 在建的龙家堡煤矿能不能影响新建的我省最大机场?
在建的龙家堡煤矿能不能影响新建的我省最大机场?
28日,预计投资达12亿多元的龙家堡煤矿开工建设,预计2008年投产,服务年限56年。
这个煤矿距长春市仅18公里,离我省最大机场--长春龙嘉国际机场估计不会很远,因为位置也在龙嘉镇境内。我们都知道,龙嘉镇原名龙家堡镇,因为新机场,才得以更名龙嘉镇。
这则新闻相当地生硬,估计不是有关部门提供了通稿,就是向记者提供了材料,可能还强调了不要进行扩展报道。
翻来翻去,城晚、长晚都进行了报道,新文化上却没有。估计是看漏了,这么简单的新闻,新文化怎么能漏稿呢?
就是这样一个死性的新闻,却让我的心活了起来,滋生了好几个想法:
之一:煤矿为什么不与机场一样,同叫龙嘉呢?从煤矿的名称看,也是从属地名儿而来,可属地因为机场已经更名龙嘉了?
之二:是机场规划在先?还是煤矿发现在先呢?这个问题在版内及其他的论坛早有人提出过。这个问题会引发人思考下面更多的问题:
之三:煤矿属于环境污染型企业,与机场同处一镇的煤矿的建设及建成运营,会不会影响机场乃至机场周边的环境呢?例如,建设过程中产生的尘土;建成后,装运过程中产生的煤灰、粉尘;矿井内不好避免的瓦斯爆炸。
之四:煤矿服务年限近60年,机场服务年限是多少年呢?想象中,应该比煤矿时间久。开采煤矿的后果之一是,可能造成地面塌陷。若干年后,塌陷会不会波及在煤矿之前就已经建成的机场呢?相信,会有、一定有新的填充方法。
之五:如果上述想法部分成立,煤矿与机场就是一对矛盾,如何解决?相信,通过对两者预期价值的预测对比,已经有了两全方案,这一(痛苦)过程……?
之六:煤炭属不可再生性能源,可以无限期储存。如果矛盾成立,为什么不将这储量可观的黑金再埋藏于地下若干年呢?这说不说明目光的短浅呢?
之七:该煤矿由前身是辽源矿务局的辽源矿业集团有限公司投资开采。辽源矿务局始建于新中国成立前,上世纪九十年代后,由于矿井资源枯竭,煤炭产量下降,经济陷入困境已经好多年。急于动工开采,难道是急于让这个将死的国有企业走出困境?
人类失去联想将会怎样。正在联想又能怎样?希望都是瞎想,如果有想对的地方,估计也是空想,想象中,对此的报道应该有严格的口径。
既然这样,龙家堡煤矿开建的消息不如不报。飞在天上的旅客,行在地上的百姓,也一样会思考。吉林省副省长王祖继到龙家堡煤矿检查安全生产工作
近日,王祖继副省长在吉林煤矿安监局局长商登莹、省安监局局长金华和长春市政府有关领导的陪同下,顶风冒雪到辽源矿业(集团)公司龙家堡煤矿检查安全生产工作。这是一周之内王祖继副省长第二次深入煤矿进行安全生产工作现场检查。
今年以来,煤矿事故时有发生,煤矿安全生产面临严峻形势。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始终将煤矿安全生产作为全省安全生产的重中之重。辽源矿业(集团)公司金宝屯煤矿“4.10”较大运输事故发生后,王儒林省长立即作出重要批示,要求进一步提高认识,总结教训,查隐患,强措施,坚决保证煤矿安全生产。4月12日,王祖继副省长主持召开煤矿安全生产专题会议,对吸取事故教训,加强全省煤矿安全生产工作作出具体安排部署。
王祖继副省长在龙家堡煤矿指出,“4.10”运输事故发生在安全大检查期间,性质严重,影响很坏。究其原因,不是设施设备的问题,不是自然灾害的问题,而是安全意识不强、安全管理不到位、安全责任不落实,反映出我省煤矿安全管理不严不细等突出问题。
王祖继副省长强调,要强化安全教育和培训,切实提高从业人员安全意识和素质;要按照省长的重要指示和省政府的安排部署,认真细致全面地排查治理事故隐患,凡隐患没有得到整改消除的,坚决不能生产;要把制度和措施细化***,落实到煤炭生产的每个环节、每个岗位、每名员工,大力推行精细化管理;要严肃追究事故责任,认真分析事故原因,完善各项防范措施,坚决避免类似事故发生,切实用事故教训推动煤矿安全工作。
检查期间,王祖继副省长现场查看了龙家堡煤矿提升运输系统和信息调度监控系统。
(言论仅代表会员个人观点,不代表同花顺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