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在什么情况下倾向于减少手中的货币战争

货币战争战争 序言 起航的中国经濟航母会一帆风顺么?2 第一章罗斯切尔德家族–欧洲唯一的强权5 第二章国际银行家和美国总统的百年战争(上)18 第二章国际银行家和美国總统的百年战争(下)27 第三章美联储:私有的中央银行(上)36 第三章美联储:私有的中央银行(下)47 第四章一战与大衰退:国际银行家的“丰收時节”(上)58 第四章一战与大衰退:国际银行家的“丰收时节”(下)66 第五章廉价货币战争的“新政”(上)74 第五章廉价货币战争的“新政”(下)83 第六章统治世界的精英俱乐部(上)93 第六章统治世界的精英俱乐部(下)103 第七章诚实货币战争的最后抗争(上)113 第八章不宣而戰的货币战争战争(上)130 第八章不宣而战的货币战争战争(中)142 第八章不宣而战的货币战争战争(下)151 第九章美元死穴与黄金一阳指(上)157 第九章美元死穴与黄金一阳指(中)168 第九章美元死穴与黄金一阳指(下)176 第十章谋万世者(上)183 第十章谋万世者(下)194 序言 起航的中国經济航母会一帆风顺么?4 第一章罗斯切尔德家族–欧洲唯一的强权8 本章导读8 1.拿破仑的滑铁卢与罗斯切尔德的凯旋门8 4.内森主宰伦敦金融城14 6.所罗门问鼎奥地利16 7.罗斯切尔德盾徽下的德国和意大利18 8.罗斯切尔德金融帝国18 第二章国际银行家和美国总统的百年战争(上)21 本章导读21 1.刺杀林肯總统22 2.货币战争发行权与美国独立战争22 4.国际银行家卷土重来:美国第二银行(The Bankof the United States ) 26 5.“银行想要杀了我但我将杀死银行”-美国第七届总统安德鲁.傑克逊27 6.新的战线:“独立财政系统”(IndependentTreasurySystem)28 第二章国际银行家和美国总统的百年战争(下)30 7.国际银行家再度出手造成“1857年恐慌”30 8.美国内戰的起因源于欧洲的国际金融势力31 9.林肯的货币战争新政33 10.林肯的俄国同盟者34 11.谁是刺杀林肯真正的凶手?德国的铁血首相俾斯麦曾一针见血地指出:35 12.致命的妥协:1863年国家银行法36 第三章美联储:私有的中央银行(上)39 本章导读39 2.华尔街七巨头:美联储的幕后推手42 3.策立美联储的前哨战:1907姩银行危机46 4.从金本位到法定货币战争(FiatMoney):银行家世界观的大转变48 第三章美联储:私有的中央银行(下)50 5.1912 年大选烽烟50 6.B计划52 7.美联储法案过关银荇家美梦成真53 8.谁拥有美联储?55 9.美联储第一届董事会56 10.不为人所知的联邦咨询委员会(FederalAdvisoryCouncil)57 11.结语58 第四章一战与大衰退:国际银行家的“丰收时节”(上)61 本章导读61 1.没有美联储,就没有第一次世界大战62 2.斯特朗操纵下的战时美联储64 3.“为了民主和道德原则”威尔逊走入战争65 4.大发战争财的銀行家们67 第四章一战与大衰退:国际银行家的“丰收时节”(下)69 5.凡尔赛和约:一份为期20年的休战书69 6.剪羊毛(FleecingoftheFlock)与美国1921年农业衰退70 7.国际银荇家的1927年密谋71 9.策划大衰退的真正图谋73 第五章廉价货币战争的“新政”(上)77 本

  最近几年在经济领域各种陰谋论盛行一时。或者别有用心或者故意制造噱头,通过对各种道听途说的材料的拼凑以及所谓的“理论”的推导,各种耸人听闻的結论纷纷出炉着实刺激了人们的眼球:

  中国粮食价格是被华尔街控制的!

  中国石油以及石油衍生物价格是受华尔街操纵!

  Φ国房子价格最终是华尔街指定!

  结论惊世骇俗,目标却惊人的一致——华尔街是世界所有重大阴谋的发源地是世界重大政治、经濟事件背后的终极黑手。其中将上述阴谋系统化且集大成者,当属流传甚广的《货币战争战争》

  《货币战争战争》洋洋洒洒数十萬言,讲述了一个耸人听闻的“故事”以罗斯柴尔德家族为代表的一小撮“国际银行家”自拿破仑时代后,操纵了世界一百数十年历史他们策划了两次世界大战,大发战争财他们操纵了1930年经济危机,洗劫全世界人民的财富;他们不仅是中东动荡的幕后黑手还轻而易舉的促使东欧解体,他们控制了美国的经济命脉美国总统不过是他们的政治代言人,一旦有总统不按照他们的指挥棒转动他们毫不犹豫就要将其干掉——这使“美国总统的阵亡率超过诺曼底登陆战役!”

  好吧,我承认《货币战争战争》所描绘的“故事”已经远远超出了我能理解的常识范畴。更准确的说《货币战争战争》应该更名为《货币战争圣经》,因为书里描绘的一小撮“国际银行家”的能量已经远远超越了传统意义上的人类大概只有把他们解释为上帝——这个故事的逻辑才能成立。

  就这么一个错误百出的“故事”却被很多人奉为圭臬其中颇不乏所谓的经济学家与金融业高级官员。难道越离奇的观点就越能让人丧失思考能力《货币战争战争》煌煌數十万言讲述的另类金融历史根本经不起推敲,毫不夸张的说任何人大概只要踹上一脚,《货币战争战争》就会象一栋摇摇欲坠的房子轟然倒塌

  《货币战争战争》讲述的另类“金融历史”我都懒得去驳斥,因为这本书给出大多数离奇的结论从来都没有提供可靠的證据。唯一拿得出手的“证据”——证明美国政治经济是被一小撮“国际银行家”控制的无非就是美联储这个美国的中央银行是一家“私人银行”。 全书特别把美联储是私有中央银行作为惊人秘密进行大肆渲染称美联储的性质与来历是美国学术界与新闻媒体“心照不宣”的禁区。恰恰正是《货币战争战争》对美联储的攻击显示了作者对一些基本经济常识的无知

  下面,我就来谈谈这个美联储

  媄联储的背景从来就不是什么秘密。从美国建国100余年后围绕要不要设立中央银行以及设立哪种模式的央行,经过许多公开的辩论交锋甚至非常激烈的政治斗争,成为美国大选的重要议题美国开国元勋中,最谙熟金融财经事务的首任财长汉密尔顿所创立的美国第一银行以及后来重设的第二银行,都成了政治的牺牲品自1913年美国国会通过“联储法”前后始,美国知识界与媒体对美联储的来龙去脉非常了解在世界各央行中,美联储的结构与组织形式虽然显得特殊但从来就不是什么秘密。美国许多入门经济学教科书对美联储的历史与制喥都有专门介绍

  在进入20世纪之前,美国政治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对于权力集中的恐惧以及对个人及州政府权利的悉心维护与捍卫。汉密尔顿虽然认识到个人自由与各州自治权的重要但他坚信,为了确保与自由相辅相成的经济繁荣美国必须有集中的财政与货币战爭政策,即今天在全世界普遍通行的政府宏观经济政策

  可惜,汉密尔顿为首的联邦主义纲领与理念过于超前而未能被他的同代人囷继承者所及时理解与接受。作为准央行的第一次试验成立于1791年的美国第一银行于1811年停业,而民粹派代表人物安德鲁?杰克逊总统于1832年否決了国会关于延长美国第二银行执照的提案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汉密尔顿所倡导的正是联邦政府集中控制货币战争发行与供应而安德魯?杰克逊等所捍卫的则是各州银行自行发钞的自由与权利。但在《货币战争战争》一书中汉密尔顿是与国际银行家沆瀣一气的罪人,而傑克逊总统却成了“杀死银行”、捍卫国家货币战争发行控制权的英雄

  事实上,在杰克逊总统废除美国第二银行后美国金融业陷叺了长期的混乱与不稳定状态。自1836年起美国银行恐慌危机至少每20年就爆发一次,而1907年爆发的银行危机蔓延全国导致银行纷纷倒闭,给存款者与经济造成了惨重打击痛定思痛,美国朝野与各党派终于吸取了教训并达成共识——美国无论如何必须设立中央银行,以防止與处理未来的金融危机

  鉴于美国的独特政治传统与文化,在长达数年的联储筹备与法律拟定过程中设计了一套较为精细的权力制衡机制,体现了美国民主制度的妥协精神其结果是,美联储系统并没有把权力集中于纽约或华盛顿而是设立了一个在全美有12个地区联儲银行的分散系统,以在货币战争政策制定过程中充分反映并代表不同地区的利益。而且联储银行被设计为准公立的机构,实际上为公私合营的混合组织其目的是防止一个公立的联邦权力当局侵犯私人企业部门的权益。

  纯粹从所有制来看每一个地区联储银行的股东由该联储地区的成员银行构成,因为成为联储银行成员的一个条件就是必须购买联储银行的股份而这些成员银行都是私人商业银行機构(美国从来没有国有商业银行的传统),说美联储系统中的12家地区性联储银行是私人的中央银行并没有错。

  但是从实质控制權来看,美联储体系是一个由国会与联邦政府双重控制并接受公众监督的统一的中央银行代表最佳公共利益行使其央行职权,包括货币戰争政策(确定准备金比率、贴现贷款利率以及公开市场操作)、银行监管并通过其“最后的贷款者”角色维护美国金融系统稳定。

  虽然各地区联储银行享有一定的权利但毫无疑问,美联储体系的核心权力掌握在总部设于华盛顿的联邦储备局(BoardofGovernors)手中联储局是美聯储系统的龙头与神经中枢,由七名理事组成是百分之百的公立机构。所有七名理事都由总统任命参议院确认。随着时间的推移尤其是20世纪30年代美国大萧条后的一系列银行改革举措,联储局的权力与影响不断扩大联储局制定准备金比率,审核并确定各联储银行的贴現率尤其重要的是,控制了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FederalOpenMarketCommittee)的决策。联储局的所有七名理事都是FOMC的成员占FOMC的绝大多数,且联储局 由于公開市场操作是美联储控制货币战争供应最重要的政策工具,所以联储局所控制的FOMC在整个美联储系统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此外,联储局還拥有其他权力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制约并影响各地区性联储银行。例如虽然各联储银行行长在理论上是由其董事(其中A类、B类董事由荿员银行推选)选出,但必须得到联储局的批准联储局常常向各联储银行的董事会推荐行长人选(通常为职业经济学家),而联储银行嘚董事会也通常乐于遵照联储局的“建议”联储局还有权确定各联储银行行长的薪酬,并且审核各联储银行的预算

  如果联储局的權力如此之大,实质上掌控着整个美联储系统那么,地区联储银行的“私人股东”即成员银行,对美联储的运作有什么影响呢***昰:几乎为零。成员银行虽拥有联储银行的股票但并不享有类似所有权所相应的利益。尽管美联储系统每年可录得200亿美元以上的巨额盈利股东或成员银行最多能指望得到6%的年度分红,绝大多数盈利由联储局转交了美国财政部因此,与一般私人公司股东不同联储银行嘚股东对其名义上拥有的财产毫无支配权。成员银行最多只能选举联储银行董事会中A类与B类董事中的各一名而且这名董事常常是由联储銀行行长所提名。因此股东或成员银行,在美联储系统中其实没有任何实质性的权力与影响事实上,今天只有约三分之一的美国银行昰联储的成员银行而在半个世纪前,这一比例曾是半数因为成员银行实际上没有“私人股东”的权益,而且还必须承担在联储银行缴存准备金的义务股东或成员的成本很高,所以曾不断有银行机构脱离联储系统削弱了联储对货币战争供应的控制力,以至于美国国会茬1980年通过的存款机构放松监管与货币战争控制法案中增加一个特别条款即不管是否成员,所有存款金融机构必须在联储系统维持准备金

  《货币战争战争》一书混淆了所有权与控制权的本质差别,对美联储的领导班子在专业上是否胜任称职在货币战争政策上是否制萣得当,在维护金融市场信心、价格稳定与充分就业目标方面的记录是否完美等涉及中央银行的关键问题不着笔墨毫无兴趣,而围绕着媄联储是私有的中央银行这一点上大做特做文章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改革开放近30余年后还继续残存的对私有制的偏见,但在更大程度仩是对美联储这样一个有较特殊组织结构与制度安排的中央银行的根本性误解。美联储的诞生对于美国乃至世界金融货币战争体系是┅个历史性的里程碑,而《货币战争战争》一书对此却悻悻写道“1913年12月23日,美国民选政府终于被金钱权力所颠覆”简直令人摸不着头腦。

  不管该书对美联储有何成见事实是,美联储自成立近100年来已在美国公众心目中享有极高的声誉。很多民意调查结果表明美國人民对美联储这样一个未经选举产生,却有巨大影响力的精英机构的信任甚至超过了对包括国会与总统在内的许多公共权力机关的信任。

  总而言之美联储制度的核心就是——国家央行可以不受政府控制而独立存在!这是非常了不起的贡献,也是被越来越多国家纷紛效仿的制度这个制度从根本上防止了政府滥发货币战争,通过通货膨胀掠夺民众的财富!

  《货币战争战争》无视最基本的经济学瑺识大肆攻击美联储制度,宣称央行就应该由政府控制——真正是可笑之极!政府直接控制央行意味着政府随时可以去掏老百姓腰包洏美联储制度让美国政府只能借钱(发行国债到美联储换美元),两种制度孰优孰劣只要智商超过60就能分得清楚事实也是如此——任何國家央行一旦被政府控制,其货币战争贬值速度远远超过美联储制度下的美元!

  想想我们的人民币20年时间元角分的基础货币战争体系已经废掉两个——角、分已经基本退出流通领域,而美元已经发行了几百年现在美分还在社会经济领域广泛使用!

  《货币战争战爭》居然颠倒黑白,把这么一个优秀的制度作为妖魔化华尔街甚至一小撮“国际银行家”控制美国经济命脉的证据,我只能借用某位网伖的言论来评价:

  “尼玛生怕别人不知道你在裸奔啊!”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 添加到话题 |

为什么说《货币战争战争》错得沒水平

作者:好年华 提交日期: 22:11:00

  宋鸿兵的《货币战争战争》,是近期左左们喜欢自鸣得意、一阵狂喜的所谓“石破天

惊”之作不料,这恰好暴露了左左们的不学无术和毫无辨析能力可怜这些人还懵然

不知。我上次在天涯煮酒发明史文章时就指出这不过是一篇“錯得没水平”的东东,

如果你当它小说来看看倒也未尝不可。最近我在网上看到一篇比较准确地指出其错

误所在评论,文后将全文转貼不过,这篇评论尚未写得很全面也有待继续深入。


  批判宋文可以有两个途径:


2 全文 作者:ninikin 回复 回信作者 进入讨论区 返回顶部

标 題: 为什么说《货币战争战争》错得没水平?(下)

『经济论坛』 [理论研讨]为什么说《货币战争战争》错得没水平(下)

作者:好年华 提茭日期: 23:48:00

  上篇最后的表述可能不够清晰和准确,但贴了一整天没有见到有何左左和宋鸿冰

的fans能够发现和指出这个问题,全是空洞无粅的大话可见他们的水平不是一般的


  由于黄金存量占社会财富总量的比例不断下降,而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导致的交易

量和对货币戰争的需求量不断增大如一定坚持金本位的货币战争发行制度,只有两种方法:


  1.维持商业银行的准备金率不变不断人为提高黄金與货币战争的比价(或兑换率),

但这势必使黄金与其他商品的比价的歪曲从而造成新的分配不公平,也将严重损害价

格体系的健康和經济活动的效率;


  2.维持黄金与货币战争的比价不变不断降低商业银行的准备金率,但这势必不断降低

商业银行的风险承受水平危忣金融体系以至经济体系的安全和稳定。


  因此这两种方法的可行性都非常有限,金本位制肯定不能长期维持金本位制的

建立、兴旺和衰落,都是人类历史实践的自然结果而不是什么人拍脑袋想出来的,更

不是银行家的“阴谋”


  至于白银,尽管它的存量比黄金多得多但相应地,单位价格也低得多同时,白

银表面会氧化变成灰色这一点上它更是远远不如黄金。因此“银本位制”也不可行

贵重金属以外的其他物质性商品,更不具备单位价值高、易保存、易携带和接受程度广

等特征因此更不能成为货币战争发行依据。


  明确了这些问题下面继续:


  二、发行货币战争者应该是谁?


  左左们和宋鸿兵之流不假思索地认为当然应该是政府或者国会,因为他们才能有

资格代表“全民利益”所以,宋某才在文章中不厌其烦地花了大段大段的文字“证

明”美联储是个“私人公司”。鈳笑的是宋某还真以为自己发行了天大的秘密,还真

以为全美国、全世界的人都不如自己清醒和聪明好不得意。


  很遗憾恰恰相反,在西方社会由“私人公司”发行货币战争不仅不被认为有何不

妥,而且是常例;由国有性质的中央银行发行货币战争的反而是少数看到发钞银行是非政

府机构就大呼小叫、手舞足蹈的人才是彻头彻尾的无知无畏。例如香港现有的三家发

钞银行,汇丰、渣打和中银都不是香港政府或立法会直接拥有或控制的银行。其中原

因在我上次转贴的文章中已经有所说明:这就是单独定价和多方博弈的区别。西方社

会实行自由市场经济多方博弈当然比单独定价更符合自由市场经济的指导思想。不管

这个单独定价者自称掌握了多么“科学”嘚方法能“准确”计算出需要发行多少货币战争

云云;也不管他的身份是谁,哪怕它是一个代表“全民利益”的“民主选举”产生的政

府或议会都不能垄断货币战争的发行权。


  这里更要指出的是多方博弈的货币战争发行方法不仅符合自由市场经济原理,也符合

西方主流政治思想和价值观西方政治思想为什么主张三权分立?正是因为它对于政

府、议会和法院,与及任何其他方面都不能绝对信任,哪怕它们已经很“民主”了

所以才要“分权”、“制衡”。货币战争发行是一种很基础性的、关系全局的制度而政府

已经有行政權,议会已经有立法权如果政府或议会的任一方再单独掌握了发钞权(甚

至联合掌握也不行),在西方政治思想认为它都是拥有了很鈳能危及公众利益或其他

方面利益的过份大的权力,因而是不容许的反面的例子?四十年代末的金圆券就是典

型滥发钞票掠夺财富补充军费,造成恶性通货膨胀和经济动荡使国民党政府在工商

业阶层的支持者也丧失殆尽,这是它失败的重要原因在不那么极端的情况丅,如果政

府或议会可以随意印钞票自己花它就能通过增发货币战争来轻易偿还自身的债务和获取财

富,从而损害债权人的利益--请紸意:不仅直接向政府或议会借贷的公司是债权人

所有持币人都是债权人。


  因此政府通过向私人公司借贷发行货币战争,政府的借贷须经过议会的审核和约束

当然是最符合西方政治、经济思想的多方博弈和分权制衡的方法。这样的货币战争发行方案

才能成为西方國家的主流


  三、发行货币战争应以何为依据?


  金本位制下是以黄金储备为依据金本位制衰落后,就必须寻找新的依据其原

悝,就是将货币战争发行量和某项社会财富的数量对应金本位对应的是黄金,其他制度对

应的是其他财富左左们和宋鸿兵之流由于思想和见识的太低,只知道“物质财富”

(例如黄金、石油等)是财富不知道世界上还有“非物质财富”,而且“非物质财

富”将越来越荿为世界财富的主要构成(尽管左左们好象很鄙视“物质”很强调“精


  什么是“非物质财富”?例如专利权、著作权、版权、商标等等都是“品牌”也

是一项非物质财富,而且比物质财富的价值可能大得多所以,质量差不多的衣服名

牌的要三千元,普通牌子的呮要三百元因此品牌的价值就是2700元/件。同样国债

和税收是非物质财富,某国经济发展的前景和该国政府的信用也是非物质财富一般

哋,物质财富的价值比较稳定但它本身不易生成;非物质财富的价值不太稳定(例如

某个品牌的口碑可以毁于一旦),但容易生成明皛了这些,再比较美国和他国的货币战争

发行依据会发现很有意思:


  美国,货币战争发行量对应联邦政府的债务而联邦政府的债務又以它的税收为抵押。

这里联邦政府偿还债务的能力对应于美国的经济前景,偿还债务的意愿对应于联邦政

府的信用都是“非物质”的,“不可见”的或不够稳定的。但是由于美国政府的

债务有其税收为抵押,而税收是一种比较稳定的、可预期的收入因此对于聯邦政府的

直接债权人--美联储来说,它的利益就变得比较有保证;从而使联邦政府的间接债权

人即所有持有、使用美元的美国人和非美国人,他们的利益也变得比较有保证


  说到这里,左左们、宋鸿兵们开始嚷嚷了:以税收为抵押就是让美国人民头上永

远套下枷锁,永远有还不完的债务永远给银行家打工......我倒是要问一下:那么你

认为,政府借债是否也要抵押如果你认为不需要,不好意思那只是你自己的观点,

不是西方社会主流价值观你向银行贷款买楼,实质上也是以自己的未来收入为抵押

也是给银行家打工。由于你嘚收入和信用远不如政府稳定所以银行为了控制自己的风

险,规定若干时间不能还贷就要收楼政府借债也要抵押,正是体现了任何公囲机构和

个人权利平等的精神;政府借债不要抵押这个政府就是搞特殊化的政府。既然要抵

押那么用税收作抵押就是最好的方法,因為这是用钱抵押钱没有歧义和争执;如果

以国有资产为抵押,就会出现国有资产定价的问题是否能作抵押的问题,与及“国有

资产流夨”的风险何况西方国家以私人经济为主,没有那么多“国有资产”可抵押

  任何国家的货币战争发行,不是向私人机构借贷就昰向全体公众借贷。钞票通俗一点

说就是借条专业一点说就是持币人的权利(债权)凭证。借贷方当然有义务保证债权

人的利益如果政府是发钞人,那么它就必须保证货币战争可以按其面值购买到同价格的商

品(即还贷)并保证持币人的权利不贬值。如果某个政府的貨币战争发行(借贷)不需要

任何抵押(例如税收)甚至不知道它究竟依据的是什么,那么这个国家的货币战争的价值

就完全只取决于該国的经济前景和政府信用是100%非物质化的--比美元更加非物质

化得多,因而也更不稳定得多就是比美元更加“白条”的“白条”。當然如果你对

这个国家的经济和政府很有信心,那也随你


  四、所谓银行家制造经济危机、发动战争和操纵政局


  这不是什么新觀点,而是左左们的陈词滥调宋鸿兵不过是换了新颖一点的方式再


  对于经济危机和动荡的成因,如果你对非物质财富的特点有比较罙刻的理解那就

好办得多。这就是非物质财富不稳定性的一种表现这种不稳定性,也就是一些人所谓

的“虚拟经济”--当然“虚擬”之说是偏激了。市场经济的基础是信用信用就是

非物质财富,因此市场经济的基础是非物质财富即使在金本位制下依然如此;而信用

的实现必须依赖能力和意愿两方面。


  所谓银行家操纵借贷规模来制造经济繁荣和危机周期的说法完全是拍脑袋的无稽之

谈和凭空想象因为任何银行家的借贷都必须有抵押,不抵押难道他们学雷锋不成?

因此借贷人的抵押物,就成为货币战争发行的依据(这里昰发行“创造货币战争”不是“基

础货币战争”,这和政府抵押税收借贷发行基础货币战争道理相同)


  借贷人为什么有足够的资產可以抵押?因为在经济上升周期这些资产的价值和获

利能力也在上升,借贷人的还贷能力也有保证于是,借贷人将资产抵押于银行獲得贷

款将贷款存入银行成为存款,银行又可生成新的贷款这样社会上流通的货币战争就越来

越多;反之,在经济下降周期资产的價值和获利能力也在下降,借贷人的还贷能力随

之下降银行因而可以实现的借贷减少,社会流通货币战争也就越来越少这就是信贷规模

周期性扩张和缩小的原因。一般地从长期和大范围来看,在法律完备和信用良好的市

场经济下信贷规模和社会财富总量有某种程度嘚比例对应关系。银行家之所以在经济

繁荣的顶峰和经济萧条的谷底开始收缩/扩张信贷是因为他们具备这种专业知识和经

验,知道这个仳例的上下限知道是否已经出现超越上下限的情形。如果不这样做任

由“泡沫”和“负泡沫”(即萧条)持续,最后的结果只能是一齊玩完


  非物质财富的不稳定性是会导致价格的大幅起落的。例如某人用了一个牌子的手

机,觉得很好到处跟人说,这个牌子的掱机行情就会看涨;觉得不好到处跟人说,

行情就会看跌非物质财富的定价依赖于市场评价,而这个市场评价可以无限创造、毁

灭和疊加因此它的价格涨跌就存在某种正反馈的过程,这是它不稳定的主要原因这

由股票、房产的价格波动可以清楚地看出来。相应地粅质财富不可能无限创造、毁灭

和叠加,人们对物质财富的生产量和消费量都有一个饱和点因而物质财富的价格涨跌

存在某种负反馈因素,这是它的价格比较稳定的主要原因

  非物质财富的不稳定性并非完全有害。正是这种较大的伸缩性使得它可以成为吸

纳和置换貨币战争的有效手段,从而促进货币战争的流通和循环实现有效率的资源配置。如何

利用它有利的一面防止其不利的一面,正是西方國家一直在努力解决的问题并且已


  银行家发动战争?甚至发动世界大战白痴之谈。


  如果银行家真的喜欢战争他们也只会喜歡那些结果可以预期和控制的战争。世界

大战的结果是不可预期更不可控制的什么时候发生革命,银行家会血本无归;或者干

脆哪次骚亂和**将银行家拿去毙了也不一定,有再多的钱又有什么用最普通的情

况下,不可预期和不可控制的战争也会令银行家投机失败严重虧损。


  如果说银行家的借贷推动了世界大战要谴责银行家;那么那些狂热的、极端的民

众同样推动了世界大战,同样要谴责这些民眾战争是人类暴力倾向的遗传和体现,没

有银行家的时候战争打得更残酷得多--古代不知有多少民族被集体屠杀和灭绝;一

次长平の战,就有四十万赵国战俘被坑杀


  现代战争的残酷之所以被极度渲染,是因为技术能力的提高:一个炮弹打下来即

刻血肉横飞,殘肢散落在草地上挂在树上。因此在旁观者看来的确非常恐怖,这种

恐怖情绪也通过各种媒体迅速和广泛地传播但在当事者来说,沒一个人能知道他的感

觉如何因为人的神经传导的最小时间也要0.1秒,而炮弹爆炸的时间远小于0.1秒也

就是说,当他能感觉到疼痛之前僦已经升了天。相对地古代战争要杀一个人,往往

要砍十几刀留尽最后一滴血,慢慢抽搐而死哪个死亡者更痛苦,真是天晓得


  银行家操纵政局?任意决定自己的代理人当总统、总理、议员


  更加无稽。银行家的确对政策和官员有很大的影响力这是因为市場经济的核心是

金融资本,金融资本当然比普通工商业资本有更大的影响力因为它更重要,承担了更

大的责任;如果它的影响力比普通笁商业小那才是不正常的。如果你一定要将“影

响”说成是“操纵”、“控制”、“决定”的话请自便。


  五、宋鸿兵的其他低级笑话


  1.所谓美国总统的死亡率远高于诺曼底登陆的第一线士兵


  这让我想起以前的一道MBA逻辑考题:二战中美国海军陆战队的招兵广告仩说海

军陆战队的死亡率远低于纽约市民的死亡率。这个考题的荒谬性在于将参军的年轻人

和普通市民中的老年人的死亡率混为一谈。同样宋某也是将诺曼底登陆士兵的执行任

务时间(几天到十几天)和美国总统的在职时间(一任4年,实际数月至数年不等)混

为一谈条件不同则不可比较,宋鸿兵连这最简单的道理也不懂甚至自作聪明地在书


  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显著不同的地方是,普通人可以匼法拥有***支这就使得对美

国总统、议员的保安工作变得非常困难,在十九世纪更是如此一个政治人物都有自己

的政敌甚至仇家,到底是谁指使刺杀了这些总统和议员宋某不经过严密论证就统统归

到银行家头上,所以宋的文章只能是一篇拙劣的小说。


  退一步说假定这些总统和议员的确是被银行家指使刺杀的,当然这些银行家必

须谴责和惩处。但比起那些独裁者们还是要好得多因为银行家呮是杀了几个上流社会

的人,对基层民众没有什么影响;独裁者为害的何止千千万万


  2.究竟谁应赢得英国公债的争夺战?


  宋鸿兵繪声绘色地描绘了罗斯切尔斯家族的内森如何通过滑铁卢之战大发横财赢

得英国公债的争夺战的“凯旋门”的故事。按宋某的口气内森发的是“不义之财”,


  如果内森不该赢那谁该赢?难道是那些碌碌无为、贪婪又恐惧的跟风者、投机

者事实上,内森的操作是囿极大的风险的只要当时英国国债市场上有另外一个有实

力的投资者获得了战争的准确信息,内森抛售债券就会赔个精光要是平时倒吔罢了,

滑铁卢之战如此重大的事件竟然没有一个人想到(有实力的投资者远不止内森,想到

就可以做到)派出专门的人打探和报告消息不怪他们自己能怪谁??


  如果说内森发的是“不义之财”那么唯一的根据是,他使用了规则以外的不正当

手法获利例如,怹故意跟人说威灵顿公爵战败了这就是散布谣言。但内森及其助手

始终一言不发只是抛售,而抛售是符合市场规则的行为;是跟风投機者们自己将这种

抛售行为理解为英国战败其实只要他们稍微理智和镇定一点,就会想到当时反法联

盟的总体实力和总兵力都比法国強得多,威灵顿和他的英军也不是无能之辈(威灵顿曾

在西班牙让法军吃了很大的苦头不少法国将领都害怕他),即使战败也不至于┅败

涂地;即使在滑铁卢一败涂地,说反法联盟就此失败也为时尚早这样,他们就不会那

么急于抛售公债至少不会急于在那么低的价位(5%)还要不顾一切地抛售,内森的

“凯旋门”也就不会那么高大那么轻松--其实一点也不轻松,因为内森尽自己的能

力做了情报搜集笁作并冒着巨大的风险孤注一掷地抛售。他赢得有道理


  以上仅举两点足矣。全书的荒谬之处远不止此宋鸿兵很喜欢在每章开篇,大量引

用某些西方政要抨击银行家和金融制度、政策的言论其实,这些制度和政策能被议会

通过政府采纳,自然正面评价和支持的聲音会多得多民主社会的好处就是可以将这

些正反意见都公诸于众,让人们自己判断当然,断章取义只剪裁对自己有利的资

料,也昰左左们和宋鸿兵们一贯煽情和骗人的把式这让我想起八十年代初看到的一篇


  一个中国的知识分子出国考察了一圈,对西方国家的荿就和优点只字不谈通篇描

写一个在街边流浪乞讨的人(其实是街头卖艺者),如此这般的感想感叹一番当然,

这个知识分子很好地茭了“功课”但这种用高倍显微镜放大西方社会“阴暗面”的手

法,恐怕在他自己的内心都要呕吐不已


  最后重复一次本文的中心:


  宋鸿兵的《货币战争战争》是一篇精彩、煽情但拙劣的小说;宋的主张,仅用已有的西

方政治学、经济学原理和价值观就可以否定;不是说西方现有的金融制度、经济制度没

有问题不需要改善,但它们至少比宋的主张更加大大地符合西方社会的主流共识中

国要融叺世界经济,金融业的对外开放是不可避免的这其中的确存在风险和挑战。但

要防范这些风险应对这些挑战,唯一正确的途径是学习國家先进的思想引进国际先

进的制度,在实践中培养和锻炼出自己的高素质专业金融人才培养和锻炼出自己的优

秀的分析师和能干的操盘手,并建立和完善自己的情报网络和反应机制总之,就是要

象***教导的那样立足于“打老虎”,敢打“真老虎”而不要学那邋遢道人,对

“国家资本大鳄”害怕得要命以一个农业社会的土财主思维就想“避老虎”、“防老

虎”--再次友情提示:强国论坛嘚数学、邋遢道人和凯迪、天涯的左派大佬等人都是

货真价实,如假包换的右派而且是“老右”。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