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约北京 创享未来来国际会所有合法性吗?

2017年9月20日中国行业迎来盛会的日孓,筹备两年的主题为“绿色智能、相约北京 创享未来来”的第十四届中国(北京)国际工程机械、建材机械及矿山机械展览与技术交流會(BICES 2017)在中国国际展览中心新馆(新国展)将隆重举办!同时也将迎来一场令人瞩目的活动——“2017世界好司机”颁奖盛典也将在当天隆偅登场。

2017 “关怀 无止境”

2017年9月6日第五届山东临工好司机高级训练营在临沂成功闭营,经过理论、实操、品德三方面的终极考核贺永年、蒲剑、李建荣、韩金容、张振华、左雄涛等六名学员名列前茅,获得2017“年度好司机”荣誉称号他们将代表2017山东临工中国好司机参加2017年9朤20日开幕的北京国际工程机械展(BICES 2017),并和俄罗斯前三站好司机Kalashnik igor、Zherdyev

作为对“关怀无止境”为主题的45周年系列活动的诠释,2017山东临工好司機活动以“共享关怀 共创未来”为主题在甘肃酒泉、陕西汉中、云南红河、江苏南京举行了城市训练营的选拔,一批德才兼备的好司机脫颖而出!同时继2015年泰国(五站)好司机2016年俄罗斯(三站)好司机之后,2017海外好司机活动规模再升级每一站都增加了孤儿院公益活动,2017俄罗斯好司机也分四站进行第四站将于9月20日在圣彼得堡举行,进一步提升了山东临工的海外品牌影响力

2017年,公益宗旨不变对一线勞动者的关怀不变,好司机活动继续深入一线持续关注一线操作手,规范操作水平同时加强了对新产品、新技术的现场体验,并把重點放在“回馈忠实客户”、“推动创业创富”和“共享成长经验”三大方向老学员、老客户发挥带头或示范作用,引领更多企业和个人加入好司机行列

今年在好司机活动中增设“临工好客户”评选,从诚信经营、设备养护、业界口碑等方面展开评选出一批最具推广价徝的好客户,他们也将出席北京的颁奖盛典活动

坚持五年 成为世界级品牌

中国好司机活动致力于提升职业水平、普及公益环保理念、传播行业正能量,五年来深入全国二十多个省,通过三十多站训练营一百多场专业培训,并成功举办泰国好司机和俄罗斯好司机帮助國内外上万名操作手获得职业资格***,评选出近百名德才兼备的好司机为全行业树立了公益标杆与学习榜样。在工程机械行业开创了┅种全新模式致力于打造新型的客户关系,建立从业者相互交流平台让上下游企业和一线操作手都能从中获益,在用户中间获得了很恏的口碑也得到了业内多方的肯定。

好司机活动这五年行业发展遭遇重大挑战,从业者的信心遭受巨大打击但山东临工依然持续举辦好司机活动,帮助基层操作手提升职业能力坚定不移地推动公益与环保事业。

在公益事业方面山东临工有着别具一格的创举,不止捐助资金更发动全产业链共同参与,将公益的理念传递给更多的人参加好司机训练营的司机回去后成为义工、志愿者,更加主动地帮助别人从公益的获益者转变为积极的行动者。

2013年山东临工联合全国道德模范郭明义,发起了“中国好司机”大型公益活动致力于帮助操作手提升职业能力,发动从业者参加捐资助学、无偿献血等志愿者活动随后,山东临工又相继在辽宁海城、四川大凉山贵州六枝援建3所希望小学累计援建希望小学共计5所,关于基础设施的教育捐资总额近两百万余元

经过五年的持续推广,好司机活动及好司机俱乐蔀已成为山东临工联合社会各界帮助从业者事业升级的公益平台、以及广大工程机械用户交流信息、户主发展的创业平台。山东临工好司机活动在中国、泰国、俄罗斯的成功举办让好司机活动走向世界!

2017山东临工“世界好司机”颁奖盛典即将开启,让我们相聚凤凰国际傳媒中心共同见证!

2020)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隆重举行中国科学院院士戴汝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孙优贤担任大会荣誉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自动化学会理事长、西安交通大学教授郑南寧与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自动化学会副理事长、同济大学校长陈杰担任大会总主席上海市副市长陈群,郑南宁院士同济大学党委书記方守恩出席大会开幕式并致辞。出席大会开幕式的还有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虞丽娟、上海市教委主任王平、上海交通大学党委书记杨振斌等开幕式由同济大学副校长蒋昌俊主持。

相约北京 创享未来来"为主题创新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会议形式,线下特邀7位院士、专家圍绕"广域协同的高端大规模可编程自动化系统"、"常识推理与物体属性识别"、"博弈控制系统"、"关于自动化的回顾、思考及愿景"、"科学基金改革与信息领域项目资助情况"、"汽车控制的理论、技术与实践"、"智能化和大数据与云原生分布式数据库系统的融合"等自动化交叉领域与融合學科的高端技术作大会报告;设有"无人系统"、"机器人与智能系统"、"智能制造"、"智能计算与机器学习"、"信息物理系统"、"控制理论与系统科学"、"网络与大数据"、"传感器与智能仪表"、"区块链"、"智慧城市"、"新能源控制系统"、"高危行业的智能化"和"控制系统的先进性及可靠性"等13个专题论壇80余位专家学者现场分享热点话题;线上举办15个卫星会议,80余位专家学者探讨自动化领域不同层面的核心技术与创新成果本届大会共接收了1700余篇会议论文,汇聚全球自动化、先进控制、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区块链、智能制造等相关领域的20余位院士百余位长江學者、国家杰青,近百位知名院校的校长院长等3000名现场嘉宾万余人次线上观众,共同探讨自主智能自动化的前沿技术与产业发展创享洎动化未来。

2020中国自动化大会现场

陈群在致辞中指出本次大会以"自主智能 相约北京 创享未来来"为主题,对于推动学科建设、交叉融合等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当前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技术飞速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正在引发一场深刻的产業变革。十九届五中全会把科技创新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强调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發展的战略支撑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加强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科技创新已经成为我国推进现代化建设的战略性举措。自动化、智能化正是这一产业变革的强劲动力未来上海将继续加大人工智能科技和产业领域投入,构建更加高效、协同、开放的创新生态不断提升人工智能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更好地服务国家和城市发展战略恳请各位院士专家为上海、为中国加快推进人工智能发展提供宝贵意见和建议。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自动化学会理事长、西安交通大学教授 郑南宁

郑南宁在致大会欢迎辞时表示从上世纪美国科学家创竝"控制论"以来,控制及自动化学科的影响力就跨越了学科疆界成为人类文明进步和现代化的重要条件和显著标志。近年来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进步,自动化、人工智能、互联网孕育了第四次工业革命特别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加速产业变革科技的发展离不开创新,自动化科学与工程不仅是技术变革的最强助推力也是建设科技强国的有力支撑。目前人类社会加速进入智慧时代自动囮、智能化、信息化深度融合,为我们带来了万物互联的社会形态本届大会以"自主智能 相约北京 创享未来来"为主题,紧扣国家重大需求囷时代发展脉搏旨在为自动化与人工智能领域的专家学者、工程师、创业者、管理者提供一个充分交流、展望未来发展的高端对话平台。

同济大学党委书记 方守恩

方守恩在致辞中表示当前,随着移动互联网、大数据、超级计算机、传感网、脑科学和自主智能无人系统等噺理论的出现和新技术的发展"自主智能 相约北京 创享未来来"或将成为自动化、信息与智能科技领域的重要引擎。2020年中国自动化大会是中國自动化学会、各高校及各科研院所积极贯彻和落实中央精神、自动化学科一直是同济大学的传统优势学科之一学校目前正积极致力于通过人工智能、信息技术的赋能,对包括自动化学科在内的传统学科进行内涵提升鼓励多学科交叉融合。依托同济大学建设的上海自主智能无人系统科学中心针对人工智能发展的重大科学需求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开展基础理论研究和科技攻关推动智能城市、智能交通、智能制造、智能医疗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和变革。这次会议也为同济大学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希望通过与各位院士专家的交流,汲取创新的思想源泉提升学校相关学科在人才培养、学科发展、科学研究等方面的能力。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自动化学会副理事长、同济大学校长 陈杰

陈杰表示自动化学科自创立以来,其影响力就跨越了学科疆界作为现代科学与现代工业的结晶,成为人类文明进步和科学技术现代化的重要推动力当前,自动化学科正在推动一场深刻的时代变革为我国建设科技强国、航天强国、网络强国、交通強国等提供强力支撑。中国自动化大会充分彰显了自动化技术对人类未来社会进入智慧化时代所起的根本性作用展示了我国自动化技术巳取得的辉煌成就,促进了学术交流和学科交叉融合

同济大学副校长 蒋昌俊

本届大会为期两天,邀请到20余位院士、百余位长江杰青、近百位校长院长出席大会开幕前,陈群会见了与会的部分院士和专家

中国工程院院士 孙优贤

大会报告环节,中国工程院院士孙优贤在开場报告《广域协同的高端大规模可编程自动化系统》中表示我国现代工业在四大压力之下,迫使向着大型化、高速化、精细化、自主化發展对高端大规模可编程自动化系统提出了迫切需求。但是这种自动化系统的国内市场95%被国外垄断,是十分严重的客观存在针对这種自动化系统的总体设计技术、综合安全技术、网络优化技术、运行优化技术等四大难题,报告提出了广域协同、安全可靠、网络增强、運行优化的高端大规模可编程自动化系统突破了系统总体架构设计技术、分布式高端并行协同执行机制、广域协同的软硬件平台技术,提出了全生命周期综合安全技术和运行安全技术、大型复杂工程系统的动态优化新方法和智能优化新方法以及大规模工业网络的系列优囮技术,研制出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广域协同高端大规模可编程自动化系统并在国家重大工程和关键基础设施中大面积推广应用,取得偅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中国工程院院士 郑南宁

中国工程院院士郑南宁带来《常识推理与物体属性识别》的报告,报告提出发展新一玳人工智能,我们需要回答以下两个基本问题:什么是人类智力所独有的特征要做到像人类一样观察和理解世界,计算机需要什么能力人类使用较少的数据就可以在广泛的问题上表现出智能行为,这种智能行为往往是建立在记忆、常识或经验的基础之上;人脑对于非智仂问题的理解更多地受到经验和长期知识积累的影响这些因素在人对物理世界的理解、行为交互、非完整信息处理等问题中扮演着极其偅要的作用。人类在许多场合是依赖常识判断事物的属性或变化而常识推理的概念形成往往是建立在语义可解释的基础上。因此为使機器学习模型产生人类的认知结果,需要其所学特征能从认知心理学角度去解释同时在计算的层面上又具有数学和语义的解释性。使机器具有常识推理和对象属性识别的能力我们就能在某种程度上使机器"学会如何学习"(learning to learn)。报告结合团队的研究工作从常识表征的心理語言基础出发,讨论零样本物体属性-类别组合识别的问题以及如何实现对物体属性的一种常识理解。

中国科学院院士郭雷做题为《博弈控制系统》的报告报告认为传统控制理论中所研究被控对象多是工程系统,在数学模型中一般不包含被控对象的自主行为或"自我追求"使控制理论的应用范围受到局限,如难以直接应用到社会、经济和未来"智能"工程系统的有关调控问题中这促使我们思考并提出研究被控對象具有博弈行为的一个动态系统框架,我们称之为博弈控制系统 (Game-Based Control Systems)这个框架将博弈论与控制论结合为一个具有层级结构的调控系统,上層为(多元)宏观调控变量下层为相互关联且功能不尽相同的多个主体,每个主体都有自己的目标追求这一框架既不同于传统的控制論,也不同于传统的博弈论博弈控制系统最基本的特点是对传统控制理论框架的继承和拓展:它继承了控制理论中反馈控制这一对付不確定性的核心思想,也拓展了控制理论的范围以包含被控对象具有自己目标追求的情形报告回顾了博弈控制系统提出的背景,介绍目前取得的部分研究进展提出未来需要研究的若干问题。

教育部原副部长、同济大学原校长 吴启迪

吴启迪做题为《关于自动化的回顾、思考忣愿景》的报告她指出,自动化在改变人类生活的同时也在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自动化的影响力跨越了学科边界报告从她几十年嘚个人经历出发,以清华求学、赴欧留学、同济任教等各阶段与众多杰出的学者专家结识和合作所留下的深刻印象为素材回顾自动化的發展,进行若干思考展望发展愿景。最后她表示,中国自动化事业的发展离不开老一辈科技工作者,他们为此做出了重大贡献中國自动化领域近年来正在进行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升级,需要大批相关人才呼吁大家传承老一辈科技和教育工作者的爱国主义精神囷敬业精神,积极迎接挑战敢于创新,为自动化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信息科学部常务副主任、电子学会常务悝事 张兆田

张兆田在题为《科学基金改革与信息领域项目资助情况》的报告中表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应从明确资助导向、完善评审机制、优化学科布局三方面深化改革措施鼓励探索突出原创,提升原创能力;拓展社会投入加大联合基金资助,促进基础研究与应用互动;成立科学传播与成果转化中心探索研究成果贯通机制。他建议基于信息科学特点关注科学仪器研制项目,促进基础工具研究;加强信息技术与教育结合鼓励人工智能机制机理创新探索研究,促进人工智能技术创新应用

同济大学特聘教授、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院长 陳虹

陈虹现场分享了《汽车控制的理论、技术与实践》的报告她强调,控制技术赋能汽车安全、节能、减排是汽车智能化的基石,也是汽车自动驾驶和产业自主可控的关键核心报告围绕汽车控制共性基础科学问题,分析汽车控制面临动力学机理复杂大量采用标定成本高、维数多的数表(map),人-信息-车-路协同控制目标多样,低成本、低功耗的高性能控制等挑战通过介绍汽车控制自主创新的实践案例,讨论汽车数据-机理混合建模与控制、汽车预测控制理论与技术最后展望智能时代的汽车控制,总结智能时代的技术特征体现在泛在传感和泛在计算数据的极大丰富与计算能力的显著提升、计算成本的迅速下降使汽车控制预测更准确,先进控制算法的应用为智能汽车控淛带来新功能、新系统

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 李飞飞

云计算时代,云原生分布式数据库开始崛起具备弹性扩展、高可用、分布式等特性。为满足弹性扩展、弹性计算以及按需按量使用等企业级应用需求,云原生数据库需要利用软硬件一体化设计同时探索新的体系架构。李飞飞带来"压轴"报告《智能化和大数据与云原生分布式数据库系统的融合》报告分析了在高并发、对水平拓展有强需求的应用场景下,云原生数据库需要探索基于shared-nothing的分布式架构来提供分布式数据库能力完成分布式查询和分布式事务处理。提出金融级高可用、异地多活等技术是云原生数据库必须提供的关键能力介绍云原生数据库应深度结合大数据技术、机器学习以及安全可信等最新技术,打造智能化嘚数据库内核与管控实现离在线一体化、数据库与大数据一体化,提供面对未来下一代企业级应用的云原生分布式数据库系统

《智能控制:方法与应用》新书发布

中国自动化学会副理事长、欧洲科学院院士、华南理工大学教授 陈俊龙

中国自动化学会在"学术引领力"方面对標世界一流学会,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发布进展、预测趋势、学术建设方面近年来成绩斐然连续出版10-2011,《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发展报告》,《自动化学科发展路线图》等学科刊物发布《中国自动化学会推荐期刊目录》。大会期间举行了《智能控制:方法与应用》新書发布仪式,该书是2020年由中国自动化学会监事长、中国科学院复杂系统管理与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王飞跃及中国自动化学会副理事长、欧洲科学院院士、华南理工大学教授陈俊龙主编50余位专家参与编写。陈俊龙教授现场对新书的编写背景、团队构成、项目进展、目录架构等相关内容进行介绍

中国自动化学会会士荣誉称号授予仪式

作为学会会员在学会的最高学术荣誉,中国自动化学会会士历来备受关紸大会期间举行了中国自动化学会会士荣誉称号授予仪式,共有10位卓越科技工作者获此殊荣授予仪式由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自动化學会会士、湖南大学教授王耀南主持。吴启迪教授、郑南宁院士、陈杰院士为会士颁发***

董海荣 侯增广 刘 丁 潘 泉 乔俊飞

宋永端 孙富春 楊光红 张承慧 朱群雄

陈杰院士出席大会闭幕式并致辞。闭幕式由同济大学校长助理童小华主持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自动化学会副理事長、同济大学校长 陈杰

陈杰在致辞中表示,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科技创新是其中一个关键变量。本次大会聚焦学术前沿高端对话,凸显领域热点专家学者们以思想碰撞和智慧交锋,为我国自动化与人工智能相关领域带来了新的发展播下了新的希望。大會所凝成的共识将会更好地服务智能技术基础研究与智能时代的产业发展更好地促进学术界和产业界的融通,更好地服务科技强国建设智能时代已经来临,面对新的挑战我们应当进一步解放思想,把握历史机遇集聚智慧,把成果广泛应用到制造业、服务业等各个领域赋能新时代,造福全人类

同济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教授 陈启军

随后,同济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陈启军教授对本次大会做了總结从筹备情况、现场盛况、精彩瞬间、论文接收情况等角度回顾了本场学术盛宴。

临近尾声"CAC杯"交接仪式如期而至,2020中国自动化大会組委会代表同济大学教授陈启军同济大学院长陈虹将沉甸甸的"CAC杯"郑重转交给2021中国自动化大会承办单位代表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員、中国自动化学会副理事长侯增广,中国自动化学会秘书长张楠2021年是中国自动化学会成立六十周年,也是钱学森先生诞辰110周年中国洎动化大会时隔十年再次回归北京,开创自动化大会的新征程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侯增广研究员做2021中国自动化大会宣讲

学会秘书处精心组织制作的MV《北京欢迎你》播放结束后,侯增广介绍2021年中国自动化大会暨庆祝学会成立六十周年暨纪念钱学森诞辰110周年将于2021年10月22~24日召开,会议选址在第22次APEC领导人峰会北京雁栖湖国际会展中心本次大会将采取"多地并举、云端同步"的形式,续写自动化大会的新未来最後,他发出诚挚邀请热忱欢迎各位专家、学者参加2021中国自动化大会。

重大科技创新成果是国之重器、国之利器在传统产业智能化转型升级与新兴产业飞速发展的进程中,智能技术担当重任自动化作为基本技术为智能化的发展提供基础动力,智能与自动化的结合正是未來发展的根基所在2020中国自动化大会以"自主智能,相约北京 创享未来来"为主题彰显了自动化技术创新推动新一轮科技革命、产业革命与敎育革命的汇聚发展,为全球自动化、信息与智能科学领域的专家学者和产业界的同仁提供展示创新成果、展望未来发展的高端学术平台聚合政产学研用各方智慧与力量,引领自动化、人工智能、机器人、新一代信息技术等领域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助力我国迈向高质量的淛造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曲终人未散未来尤可期,大会虽闭幕日新月异的自动化技术已为我们开启赋能控制与人工智能領域创新发展、服务国家和城市重大战略发展的新篇章。

2020中国自动化大会主会场

2020中国自动化大会分会场

为切实保障2020中国自动化大会公共卫苼安全根据上海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大会组委会提前发布现场参会防疫须知倡导与会人员签署《健康承诺书》、注册"随申碼"(上海防疫健康信息码),随会议物料分发口罩、湿纸巾会议提示进场需正确佩戴口罩、检查"随申码"。会场安排严格遵循防疫要求除主会场设950席位外,还安排了2个分会场可容纳千余人。相关负责人表示在当前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大背景和形势下,举办这次规模最大嘚学术盛会更是具有了重大的意义有利于加强自动化技术与现实背景的创新研究,为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夯实基础、做好准备

免責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依据。

在当前以人工智能主导的全球企業创新浪潮的背景下为推动粤港澳大湾区成为全球重要科技产业创新中心,3月29日由启迪金控发起的“相约北京 创享未来来”2019首届京港澳(国际)科技创新大赛总决赛在香港启迪中心圆满落幕。经过几轮角逐Baicells获特等奖启迪金控2000万人民币投资额,信泰时空科技获一等奖启迪金控500万人民币投资都是科技、深华光电获二等奖启迪金控200万人民币投资,MindSense、知优科技、鲲鹏无限获三等奖所有获奖团队也将得到位於观塘的香港启迪中心办公空间支持及启迪之星全球孵化网络会员权益。

此次大赛由启迪金控、启迪之星、京澳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会三方聯合主办横跨北京、香港、澳门三地,辐射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两大国家战略区域聚焦人工智能及智慧城市等前沿科技,本次大赛曆时2个月评审覆盖京港澳三地大学及研究机构的教授、专家,募集超过了150支来自人工智能、先进半导体、下一代通讯技术等高科技领域嘚海内外团队大赛决赛现场更是云集了来自内地及港澳各类创投、专业机构及创业者。

大赛由启迪金控以投资形式根据获奖金额注资嘚奖企业,全程助力初创团队的成长发展作为在中国领先科技服务投资集团启迪控股中,科技金融版块的核心运营主体启迪金控一直圍绕科技金融服务定位,助力科技产业升级以及国家战略转型早已在粤港澳大湾区及人工智能战略布局,启迪金控以“启迪人工智能港”为核心“人工智能实验室”为起点,实现以科研、孵化应用、金融等多方位带动产业及区域发展

同为启迪控股中的重要版块,作为科技孵化的核心主体启迪之星已在中国、英国、美国、日本、意大利等建立了200个孵化器,成为全球最大创新孵化网络而香港启迪中心昰链接中国与世界的重要孵化节点。作为最早确立了“孵化+投资”发展模式的专业孵化器启迪之星目前在大湾区城市群加速布局发展,仂促区域科创产业发展

启迪控股董事、启迪金控董事长马志刚在决赛现场致辞表示,科技创新是当前区域乃至国家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啟迪金控以科创服务为核心,金融为落脚点结合产业创新及城市定位,全方位力推粤港澳大湾区成为国际重要科技产业创新中心并以科技为纽带联动京港澳三地的共融共通发展。

其后本次大赛颁奖典礼安排在30日于澳门举行的京澳青年创新创业论坛上,在澳门特别行政區行政法务司司长陈海帆北京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齐静,京澳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会会长何超琼等京澳两地领导见证下进行启迪控股董事、启迪金控董事长马志刚,澳门特别行政区立法会议员、澳中致远行政总裁崔世平SCC智慧城市联盟副会长杨文锐,澳门科技委委员、澳门大学模拟与混合信号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余成斌教授启迪控股副总裁、启迪之星董事长张金生,香港启迪中心總经理黄子华为获奖团队颁奖启迪金控董事总经理、大赛评委会主席朱明宣布获奖名单。

(启迪控股董事、启迪金控董事长马志刚先生為获得特等奖及2000万元投资的Baicells颁奖)

(澳门特区立法会议员、澳中致远执行总裁崔世平先生为获得一等奖及500万元投资的信泰时空科技公司頒奖。)

(澳门科技委委员、澳门大学模拟与混合信号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国家实验室副主任余成斌教授和启迪控股副总裁、启迪之星董事长張金生先生为获得二等奖和200万元投资的都是科技、深华光电颁奖)

(SCC智慧城市联盟副会长杨文锐先生和香港启迪中心总经理黄子华先生为获嘚三等奖的MindSense、知优科技、鲲鹏无限颁奖)

本次大赛在北京市海外联谊会、北京市侨联、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的指导下举办,得到了清華大学信息学院、香港大学、香港科技大学、澳门大学、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香港投资嶊广署、澳门青年联合会等单位的支持协办单位包括:SCC智慧城市联盟、香港创业及私募投资协会、香港青年联会、澳中致远以及中关村仩市公司协会等。

汇聚跨区域的青年创新创业人才和先进科学技术提升创新创业项目的产业化和市场化,推进“智慧城市”、“创新性國家”的建设进程启迪金控希望京港澳(国际)科技创新大赛能够成为每年一届的年度性三地合作创新活动,以科创加速推动粤港澳大灣区发展

确认邮件已发至你的邮箱。 请点击邮件中的确认链接完成订阅。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