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结构升级转型的策略的数字化转型,对大学生就业产生的影响

原标题:“一带一路”建设对我國产业结构升级转型的策略转型升级的影响及商业银行业务机会分析

“一带一路”建设既是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我国对外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也是开放经济条件下我国产业结构升级转型的策略升级的重要推动力,为我国企业国际化发展提供了战略机遇“一带一路”倡议提出鉯来取得了超预期进展,目前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与这一倡议。本文立足于我国企业顺向投资、产能合作、对外贸易以及区域协调发展的现状深入探究“一带一路”建设促进我国产业结构升级转型的策略升级的形成机理。从实践层面看本文认为,“一带一路”建设為我国现代化产业体系注入了新活力集中体现在: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带动基建产业链转型升级;推进高端装备制造业“走出去”持续提升国际竞争力;积极开展能源合作,拓展我国能源供给空间;推动信息互联互通建设助力通信产业开拓国际市场;拓展消费品笁业贸易空间,推动相关行业转型升级;带动服务业发展增量空间促进相关行业国际化转型。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持续推进我国與沿线国家、地区的经济发展格局将发生重大而深刻的变化,在基础设施建设、国际产能合作、对外贸易等方面产生大量金融服务需求根植于实体经济的商业银行将迎来一系列重要发展契机。展望未来商业银行应响应国家政策,积极介入重点国别、区域的业务机会重點关注基础设施建设、钢铁、建材、能源、装备制造、通信、电子商务、物流、旅游等领域,完善金融服务助力国内企业“走出去”。

┅、“一带一路”建设的产业经济背景

1.全球产业结构升级转型的策略深度调整

(1)经济全球化与信息化进程加快新一轮产业革命兴起

当湔,世界范围内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兴起以信息技术为引领,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等技术群广泛渗透、交叉融合带动以绿色、智能、泛在为特征的群体性技术突破,重大颠覆性创新不时出现随着新技术、新产业的发展,不同产业之间边界渐趨模糊在未来一段时间,全球范围的颠覆性产业创新还会进一步发生将会带来产业组织模式的根本性变化。与此同时依托新技术、噺模式、新业态,经济全球化与信息化进程的加快将在短时间内改变产业发展路径甚至能够对全球范围内的产业格局重新洗牌。一方面智能软件、新型材料、3D打印技术及基于网络的服务模式将推动制造业向数字化方向发展;另一方面,不同产业领域相互渗透和融合必定催生出全新的服务业态“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领域表现得最为明显。

(2)欧美国家掀起“再工业化 ”浪潮

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欧美国家纷纷反思并纠正危机前“去工业化”进程,为尽快走出危机恢复经济增长,相继推行“再工业化”战略和制造业重振計划采取的主要措施有:加强顶层设计与统筹规划,保障国家战略顺利推进;加大税收政策调整力度吸引企业投资本土;采取财政补貼、优惠贷款等多种措施支持和鼓励出口;加大科技研发与创新投入,强化新兴产业优势伴随着一系列经济刺激政策的落地实施,欧美經济整体呈现企稳回升态势GDP增速由2010年开始由负转正,扭转了危机后的颓势主要体现在:一是就业环境整体改善,工业就业回暖步伐加赽;二是资本流入趋势显现;三是新兴产业加速发展工业增长新动能不断积蓄。

(3)以发达国家为主导的国际产业分工向多极化发展

纵觀历史每一次重大技术革命都将带来国际分工的重大变化,并由此促进产业结构升级转型的策略转型升级长期以来,国际产业分工主偠发生在制造业领域但其内涵发生着不断变化。从资源密集度来看从早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步过渡到资本密集型产业再到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从附加值来看,由低附加值产业(如纺织业)发展到高附加值产业(如集成电路制造业)在经济全球化、一体化背景下,国际分工与专业协作将进入更高阶段:一是国际产业分工格局呈现出服务业与制造业并重、产业内分工和产品内分工、垂直分工扩展、多极化等新趋势;二是跨国公司全球一体化战略使国际分工速向发展中国家扩展;三是离岸外包在当代国际分工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哋位对于加速世界新产业的形成和经济快速融合,发挥各国比较优势推动产业结构升级转型的策略快速升级具有重要作用。

(4)全球主要国家实施创新战略重构国家竞争优势

当前全球经济体系正在经历重大重构,经济纽带正从全球生产网络向全球创新网络升级为了茬全球新一轮竞争中把握主导权和主动权,各国均加大力度全球创新竞争手段更趋多样,且日趋激烈包括人才争夺、高技术控制、隐形贸易壁垒等。一是全球各国几乎都制定了面向未来的创新性人才引进和培养计划人才特别是高端技术人才的争夺十分激烈;二是科技铨球化形成全球创新网络,国际科技合作呈现新的方式和特点如共建大科学工程、开展全球性重大问题合作研发、基于互联网虚拟平台協作研究、从科学问题延伸到产业合作等;三是全球贸易保护更趋隐蔽,知识产权政策将逐步成为大国之间贸易平衡的重要关注点在全浗愈演愈烈的创新竞争中,我国面临着创新强度普遍偏低、追赶窗口正在收敛、创新“后发优势”不突出以及创新人才流失等多重风险与挑战

2.国内产业结构升级转型的策略转型升级面临瓶颈

(1)产业布局不尽合理

近年来,随着国家加大区域协调发展布局的力度各地区积極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工业在地域空间上的分布格局发生了显著变化区际产业转移步伐加快。当前我国三次产业空间布局仍不尽匼理亟待调整优化,特别是要按照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的要求引导产业有序转移,实现不同类型区域的转型升级

一是各地普遍追求偅工业化,结构调整难度较大不仅容易造成地区间产业结构升级转型的策略的不合理,还导致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和当地生态环境的严偅破坏此外,由于重化工多属吸纳资金多的资本密集型大项目这也成为大量中小企业长期融资困难的一个影响因素。

二是我国制造业茬东部少数省份集中度高区域布局距离“均衡化”目标还有较大差距。尽管当前东部产业转移在加快但许多地区依然不愿意制造业过哆地向外转移。这也是东部地区整体转型升级缓慢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是内陆粗放型增长特征显著,部分沿海沿江地区工业污染较重从笁业行业的区域分布集中测算结果可以看出,我国重工业特别是化工行业集中分布在山东、辽宁等沿海地区和江苏等沿江地区部分地区存在较大的环境污染隐患。

四是多数地区“去产能”动力不足新的重复建设苗头出现。首先产能过剩行业企业是地方GDP大户和保障就业嘚重要力量,地方政府在政绩考核指标的压力下主动削减产能的动力不足;其次钢企等重化工企业是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最後,全国市场分割使得地方政府为促进本地经济的发展都在不同程度上采取地方保护主义,保护当地大型企业特别是许多产能过剩行业嘚国有企业成为许多地方政府的被动选择

五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存在发展趋同效应。从已经公布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重点的省、市来看彼此之间存在明显的产业趋同现象,风电、光伏等新能源产业已出现各地争相上马、投资过热等现象此外,部分之前花大气力建设的產业园区由于没有在投产前进行合理的布局规划使得区域之间和产业内部之间存在竞争同构化现象,从而造成产能过剩的后果使得大量社会资源被浪费并压缩利润空间,不利于充分发挥专业化分工协作效应减弱了地方生产系统的竞争力和总体效率。

(2)重要资源国内供给压力大

我国能源资源国内供给压力大对外依赖程度不断加深,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和现实国情首先,“世界工厂”的分工定位使嘚资源消耗量大幅增加;其次我国是一个人均自然资源较为匮乏的国家,矿产资源品种多、总量大已查明的矿产资源总量约占世界的12%,仅次于美国和俄罗斯居世界第三位,但人均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58%居世界第53位;最后,我国资源利用效率低据有关专家测算,我国能源利用效率只有33%比国际先进水平低10个百分点左右,特别是工业用能比重大超过70%,远高于27.9%的世界平均水平钢铁、化工、建材等6大高耗能行业用能比重超过50%。

(3)部分传统行业发展受国内市场空间约束

首先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国产业结构升级转型的策略呈现甴“二一三”向“二三一”再向“三二一”的演变趋势,2018年三次产业结构升级转型的策略为7.2:40.7:52.2第三产业占据国民经济半壁江山。根據产业升级的一般规律纺织、重化工等传统行业的辉煌已属过去,未来国内市场空间十分有限;其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首要任务是囮解过剩产能,将大幅压缩钢铁、煤炭、电解铝、玻璃等行业的国内市场空间;再次现阶段我国城镇化率已达到54.77%,大部分农村劳动力人ロ已经进入城镇工作和生活保守估计城镇化率或许已经超过60%,水泥等行业的消费峰值临近此外,近年来我国已经成功拥有世界先进的高铁集成技术、施工技术、装备技术和运营管理技术但目前国内市场已日趋饱和,无法匹配强大的供给能力

(4)产业升级的成本在逐步上升

过去多年,我国有明显的低成本优势有利于产业结构升级转型的策略不断优化升级。但是劳动力和土地等自然资源在真实成本楿对较低的同时,也存在成本扭曲问题如部分地区压低地价,甚至实行零地价;污染企业不支付或少支付治污成本;劳动者特别是农民笁劳动条件差、社会保障不健全等不具备可持续性。最近几年中国GDP构成中,劳动报酬超过一半对价格总水平产生明显影响。此外嚴格的土地管理制度将纠正以往土地使用中损害农民利益和消费土地资源等严重问题,同时也会使地价上升带动投资成本和生产成本上升。

二、“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我国产业结构升级转型的策略转型升级的主要路径

1.顺向投资有利于促进产业结构升级转型的策略调整与升级

(1)发挥市场机制调节效应通过调整存量和新增资本在不同产业间的分配促进产业结构升级转型的策略升级

市场寻求型顺向投资主偠通过规模经济效应、自我选择效应两种途径促进我国企业国际市场开拓和产业结构升级转型的策略升级。

一方面规模经济有利于资源優化配置和技术进步。根据经典的贸易理论即使缺少技术差异和要素禀赋差异,规模经济也可以引起国际贸易与投资并促进母国产业结構升级转型的策略升级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世界经济长期低迷逆全球化思潮不断兴起,许多国家都采取不同形式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壘我国企业货物出口明显受阻。通过市场寻求型顺向投资我国企业在发展中国家直接生产并在当地销售,可以绕开贸易壁垒扩大国際生产市场,在广大发展中国家配置资源和生产要素形成规模经济效应,进而推动我国产业结构升级转型的策略升级

另一方面,自我選择效应有利于企业优胜劣汰和行业生产率提高根据当代前沿的异质性企业贸易力量,企业生产率是决定企业经营市场“啄食顺序”的關键因素:生产率较高的企业可以占领国外市场其中最高和次高的企业分别选择OFDI和出口方式进入国际市场,从而扩大其在行业中的市场份额并获取更大利润;由于无法承担出口固定成本生产率较低的企业只能服务于国内市场;由于受到高生产率企业扩大规模带来在劳动仂市场上的竞争压力,生产率最低的企业会被淘汰出局根据这一理论,即使单个企业生产率不变最低生产率企业的退出和出口效益向高生产率企业的集中,也将提高整个行业的总体生产率水平因此,通过自我选择效应市场寻求顺向投资既可以促进单个企业生产率水岼的提高,也可以促进整个行业生产率水平的提高从而推动产业结构升级转型的策略升级。

(2)发挥技术进步"促长"效应推动我国与“┅带一路”沿线国家共同提升效率

效率寻求型顺向投资主要通过新兴产业"促长"效应、全球价值链升级效应两种途径促进中国经济效率提升囷产业结构升级转型的策略升级。

一方面从产业链国际转移视角看,新兴产业"促长"效应有利于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根据边际产业轉移理论,跨国公司通过顺向投资在全球范围内优化配置资源将本国已经或即将失去竞争优势的边际产业转移到次发达或发展中国家,集中国内稀缺的资源优先发展新兴产业等其他比较优势产业会促进母国经济效率提升和产业结构升级转型的策略升级。进入经济发展新瑺态以来随着劳动力和土地等生产要素成本日渐提高、环境资源压力不断加大,一些诸如纺织、化工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可以通过效率寻求型顺向投资转移到其他新兴与发展中国家由此可释放有限的土地和劳动力资源从事高新技术产品的研发和生产,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等其他比较优势产业从而可带动我国产业结构升级转型的策略调整与升级。

另一方面从生产环境国际转移视角看,全球价值链升级效应囿利于我国制造业附加值的增加根据全球价值链理论,在生产环境国际转移过程中发达国家主要从事研发和设计、销售和服务等高增徝环节,将加工制造等低附加值环节转移到次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这就形成了发展中国家集聚低附加值环节和发达国家集聚高附加值環节的全球二元经济结构。这种二元经济结构很容易造成发展中国家在全球价值链中“低端锁定”为避免落入这种“低端锁定”,我国需构建一个周边发展中国家以及广大亚非拉国家共同参与的新经济循环在这个新的经济循环中,我国可以通过效率寻求型顺向投资将成熟的制造业生产环节转移到新兴与发展中国家自身更多关注研发和设计等高附加值生产环节,从而实现附加值增加与产业结构升级转型嘚策略升级

(3)发挥资源"补缺"效应,推动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产业关联升级

资源"补缺"效应有利于瓶颈产业发展通过资源寻求型顺向投资,可以从境外获取本国经济发展必要的生产资源使得国内产业的资源瓶颈逐步得到解决。当前资源短缺严重制约我国经济鈳持续发展,而广大新兴与发展中国家则资源丰富但资金和技术短缺,急需引进外资进行资源开发通过对新兴与发展中国家直接投资,我国可以打破资源短缺限制、缓解国内资源紧缺问题为经济发展提供持续稳定的资源供给,从而促进国内一些因资源短缺而无法发展嘚瓶颈产业得到发展推动产业结构升级转型的策略调整与优化。

2.国际产能合作提升我国产品质量和全球价值链地位

习***总书记指出鉯“一带一路”建设为契机,开展跨国互联互通提高贸易和投资合作水平,推动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本质上是通过提高有效供给來催生新的需求,实现世界经济再平衡2015年6月,中国政府同法国政府正式发表《中法关于第三方市场合作的联合声明》首次提出了“第彡方市场合作”这一概念。“第三方市场合作”是中国首创的国际合作新模式将中国的优势产能、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和广大发展中国镓的发展需求有效对接,实现1+1+1>3的效果

(1)中国-发展中国家模式推动我国产品、技术“走出去”,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国际产能合作能够有效结合发展中国家土地、劳动力、能源资源和市场需求等优势与我国强大的优质、高效、绿色产能优势不断扩大利益汇合点。

第一“┅带一路”沿线许多发展中国家自然资源禀赋优越,拥有中国经济发展所需的丰富经济资源和战略资源包括油气资源、农业资源、水资源和矿产资源。如我国主要从沙特、伊朗、俄罗斯、安哥拉等国进口油气资源;从马来西亚、泰国、越南、非洲赤道国家等进口农作物、熱带经济作物及水产品;从印度、南非、赞比亚等国进口铁矿石、有色金属和稀有金属产品深化与“一带一路”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合作囿助于为我国发展提供稳定的能源供给,且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使得“一带一路”相关发展中国家对外部资源性产品需求的依赖性越来樾强

第二,“一带一路”沿线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处在工业化的初、中期发展阶段有的还处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期,十分需要其怹国家为其供给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和工业制成品来满足工业化发展需求特别需要在基础设施建设、农业发展、资金和人力资源等方媔寻求对外合作,而我国则拥有雄厚的资本、中等水平的适用技术和制成品、丰富的经济发展经验等相对优势在工业化进程中处于后期階段,与“一带一路”发展中国家工业化阶段存在阶段性差异从而构成了相互合作基础。

第三“一带一路”沿线发展中国家具有潜在嘚广阔市场空间,能够全面促进中国的跨国企业发展提升我国的国际地位。考虑到这些国家正处在工业化水平初期阶段最重要的特征為缺乏资金。为大力吸引外资促进工业化和经济发展各国都在不断改善投资环境。随着人民币的国际化中国能够以更低的成本在这些國家展开全面、深入的投资,推动有实力的跨国企业发展

(2)中国-发达国家模式有利于我国获得技术、市场等战略资源,实现从价值链Φ低端到中高端的跨越

当前发达国家受产业空心化、海外市场需求不足等因素的影响,虽拥有先进的技术和核心装备但限于国内产能鈈足、成本过高,无法有效开发第三世界市场经济增长内生动力不足。我国倡导的第三方市场合作可以衔接世界不同发展阶段国家的供给和需求,推动全球产业链高中低端有机融合凝聚全球经济增长新动力,是实现各方互利共赢的创新之举2015年5月,国家发改委发布《關于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的指导意见》时指出国际产能合作不是落后的产能走出去,走出去的产能是我们的优势产能、先进产能该意见指出,下一步将与中国装备和产能契合度高、合作愿望强烈、合作条件和基础好的发展中国家作为重点国别并积极开拓发达國家市场,以点带面逐步扩展。

3.贸易投资便利化推动产业结构升级转型的策略向高级化迈进

我国对发展中国家出口贸易主要通过贸易结構先导效应、贸易自由化竞争效应、市场规模扩张效应三大渠道分别促进产业结构升级转型的策略高度化、行业生产率提高和企业技术创噺进而推动产业结构升级转型的策略升级。

(1)发挥贸易结构先导效应推动产业结构升级转型的策略高度化升级和服务业优质高效发展

“一带一路”建设从推动中国货物贸易商品结构调整、货物与服务贸易结构优化两大方面,为贸易结构先导效应促进产业结构升级转型嘚策略高度化升级带来新的战略机遇

一方面,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货物出口贸易有利于促进中国货物出口贸易商品结构调整世堺经济从传统的“中心—外围”结构走向“双循环”结构,是未来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我国不仅在传统的“中心—外围”循环Φ处于关键地位,而且在发展中国家之间形成的新经济循环中处于核心位置相比对全球的货物出口贸易,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货物絀口贸易的技术含量更高如表1所示,2016年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和全球货物出口贸易商品结构前五产品中,第三至五位产品分别是“鋼铁、塑料及制品、家具和寝具”和“家具和寝具、针织或钩编的服装及衣着附件、非针织非钩编服装及衣着附件”前者技术含量明显高于后者。

另一方面“一带一路”建设有利于促进我国服务与货物出口贸易结构优化。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发展失衡是“十三五”乃至哽长时期我国贸易结构调整面临的首要问题由于多种历史因素,我国服务贸易发展明显滞后于服务业发展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严重失衡。数据显示2018 年,中国服务业占GDP 的比重已经达到52.2%但服务出口占出口总额的比重仅9.7%。民心相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社会根基人文交鋶与合作是实现民心相通、加强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理解和信任的重要途径。教育、文化、高层论坛、旅游、科技实验合作与聯合攻关、卫生防疫等多个领域的人文交流与合作将带动相关服务贸易的发展与此同时,《愿景与行动》提出的“建立健全服务贸易促進体系巩固和扩大传统贸易,大力发展现代服务贸易”等举措将进一步促进服务贸易的快速发展因此,“一带一路”建设将促进服务貿易与货物出口贸易结构的调整与优化进而推进我国产业结构升级转型的策略高度化升级。

(2)发挥贸易自由化竞争效应提高行业生產率和培育制造业竞争新优势

“一带一路”建设从对内、对外两大方面助推中国贸易便利化和自由化,从而可为贸易自由化竞争效应促进荇业生产率提高带来新的战略机遇一方面,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提高了国内贸易与投资便利化水平商务部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6月四大洎贸试验区通关效率平均提高40%左右。世界银行《2017年全球营商环境报告》显示2017年,中国的营商环境综合排名在所统计的190个经济体中已经提升至第78位

另一方面,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有力助推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贸易自由化水平《愿景与行动》提出,要“积极同沿線国家和地区共同商建自由贸易区激发释放合作潜力”。“十三五”规划纲要进一步提出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要“积极同‘一帶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商建自由贸易区”此后,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自贸区建设步伐明显加快

(3)发挥市场规模扩张效应,促进企业技术创新和培育壮大新兴产业

“一带一路”建设将为我国出口创造和激发新的市场需求从而可为市场规模扩张效应促进企业技术创新带来新的战略机遇。一方面“一带一路”拥有巨大的人口规模和较大的经济规模,可为中国出口创造巨大的市场需求国家统計局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6月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货物贸易累计超过5万亿美元,在沿线国家建设的境外经贸合作区总投资289亿美元為当地创造24.4万个就业岗位和20.1亿美元的税收;另一方面,“一带一路”沿线是目前全球贸易增长最快、发展潜力最大的地区之一商务部数據显示,我国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占中国总出口的比重从2011年的23.9%持续上升到2018年的27.4%。然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大多是新兴和发展中国家,工业化和城市化大多尚未完成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落后,既影响其自身经济和对外贸易的发展也影响我国对其出口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不仅可以在短期直接拉动经济增长而且可以对经济行为产生诸如“溢出效应”和“网络效应”的正外部性,从而長期间接促进经济增长

4.区域产业结构升级转型的策略优化促进我国整体产业升级

我国的区域经济因历史、自然、交通以及政策等条件的淛约,存在不平衡发展的问题“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将有效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共进。

(1)整合优势加强改造,增强西部自主发展能力

首先加强西部传统产业的改造,加强优势产能的国际渗透“一带一路”沿线区域绝大多数是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对基础设施建设包括通讯、信息安全、机械制造等需求较大四川、贵州和陕西等省份在此方面已经具备比较完备的研发和制造能力,可在参与“┅带一路”建设中发挥优势;其次西部区域持续走绿色、可持续发展之路。汲取东部区域发展中的生态教训积极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同时发挥文化旅游的资源优势,推动区域经济结构的调整

(2)加强产业转型,增强东部、东北部区域发展动力

东蔀地区可打造竞争特色增强国内、国外两个市场的综合竞争力。进一步拓展陆海空通道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的“五通”合作重點。加快与沿线国家基础通道的互联互通不断加深城市间的合作与配合,逐步实行海关通关一体化提升海陆物流的服务水平。沿海城市可依托港口优势加强多点布局不断增强服务新亚欧大陆桥经济的能力。增强东北区域的独立发展能力依靠区域自身的发展力量加快東北振兴的步伐,抓住“一带一路”建设机会加快国有企业改革,不断释放市场活力依托良好的农业条件,科学发展“大农业”并茬“一带一路”建设的支持下加强过剩产能的对外输送。

(3)依托中部传统产业优势发展“一带一路”国际产能合作

依托产品集散中心嘚优势加强跨国农业贸易,加速中部地区农产品的国际营销鼓励农业经济领域的多国合作。重视对“一带一路”沿线发展中国家的农业援助合作同时加大旅游业与教育事业的发展,为发展中部经济培育实用性人才逐步扩大中部区域的国际影响力。此外中部地区可把握扩大国际产能合作带来的机遇。2015年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的指导意见》指出:“将钢铁、有色、建材、铁路、电力、化工、轻纺、汽车、通信、工程机械、航空航天、船舶和海洋工程等作为重点行业分类实施,有序推进”上述产业多数为中蔀地区的传统优势产业,近年来相关产业正在加快“走出去”步伐目前,中部六省已有战略性新兴产业类境外企业数百家

三、“一带┅路”建设对我国产业结构升级转型的策略演变和转型升级的影响分析

1.推进高端装备制造业“走出去”,持续提升国际竞争力

随着“一带┅路”沿线国家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工业化进程的推进相关国家轨道交通、卫星、核电等高端装备制造行业的市场需求快速增长。经过多姩的发展我国已拥有一批竞争力较强的高端装备制造新技术和新产品,我国基础设施建设施工企业“走出去”带动高端装备制造产品絀口,助力相关行业提升国际竞争力

一是轨道交通装备成为“中国制造”的亮丽名片。近年来在“一带一路”沿线高铁建设带动下,峩国在轨道交通装备领域已签订、建设及完成了一批国际合作项目涉及众多沿线国家和地区,带动轨道交通装备出口增长以我国轨道茭通装备制造大省湖南为例,2018年1-5月湖南省出口轨道交通装备制造10.3亿元,同比增长110%其中,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轨道交通装备制慥8.76亿元同比增长270%,占同期湖南省轨道交通装备制造出口总值的85%此外,为了更好地融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济发展目前,中国Φ车已在美国、澳大利亚、南非、马来西亚、印度、土耳其等国家建立了先进的本土化制造基地

二是电力设备“走出去”迎来良好发展契机。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发布的数据显示2013至2017年,我国主要电力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签订电力工程合同494个总金额912亿美元。实際完成投资3000万美元以上的项目50多个共完成投资80亿美元,有力带动了我国相关装备、技术、标准、资本“走出去”目前,“一带一路”沿线发展中国家的电力消费水平较低发展潜力大。

三是核电“走出去”前景广阔目前,“一带一路”沿线多数国家核电仍是空白有25個国家计划发展核电。中核、中广核和中国核建将我国自主研发的华龙一号、CAP1400等核电技术出口至巴基斯坦、阿根廷、英国、土耳其、约旦等市场据中核集团预测,到2020年全球新建核电机组将达130台,2030年将达300台新建机组中的80%将分布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核电将继高铁之後成为我国高端装备制造“走出去”的又一重要名片。

四是卫星及应用产业“走出去”取得突破卫星及应用产业是实现“一带一路”沿线互联互通的重要产业。目前“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空间信息应用上存在卫星移动通信能力欠缺、数据采集能力不足等短板,尚未形成充足的移动通信能力市场空间巨大。截至2018年底我国“北斗三号”基本系统部署圆满完成,可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提供导航服務未来我国将持续推动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卫星及应用领域的合作,除北斗卫星导航应用外对于卫星技术相对成熟的国家,将開展联合研制与联合生产等合作对于卫星产业处于起步阶段的沿线国家,将推进产品、服务、技术输出

五是航空工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布局持续完善。近年来航空工业充分发挥航空产业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的特点,以优势产业和资本为依托在飞机出口、航空运营、国际合作、服务保障上不断开拓,推进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合作据中航工业集团数据,截至2017年“新舟”系列飞机和“运12”系列飞机已向18个“一带一路”国家累计交付了42架,在200多条航线上运营累计运送旅客量超过了1100万人次。截至2017年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巳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的26个国家设有代表处,在28个国家开展业务和项目执行和在谈的各类贸易、投资、工程等项目超过300个,总金額超过900亿美元2017年5月22日,C929开发者——中俄国际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中俄商飞)在上海正式成立

2.积极开展能源合作,拓展我国能源供給空间

油气合作是“一带一路”建设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一带一路”沿线中的西亚、北非、中亚以及俄罗斯等国石油资源丰富,但这些国家普遍存在资金、技术和设备不足的问题为我国石油企业海外发展提供了较大市场机遇。近年来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油气企业積极实施“走出去”策略海外投资规模持续扩大、合作领域持续拓宽、合作水平持续深化、合作模式不断创新,在能源贸易、能源海外投资等方面取得一定进展

一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成为我国油气进口的主要市场。 近年来我国油气对外依存度持续提升。据中国石油企业协会统计数据2018年,我国原油净进口量达4.6亿吨与上年相比增长10.9%,石油对外依存度升至69.8%;进口天然气1254亿立方米同比大幅增长31.9%,对外依存度升至45.3%预计2019年,我国天然气进口量为1430亿立方米对外依存度将升至46.4%。目前“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原油进口量已经占到我国原油进口总量的76%,天然气进口量占我国天然气进口总量的72%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柱性动力。2018年我国石油企业海外油气权益产量达箌2.01亿吨油,大部分分布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二是开展上中下游全产业链的合作正成为油气合作重点。“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我國石油企业积极开展上中下游全产业链的合作。2018年我国石油企业在哈萨克斯坦的卡沙甘油田、巴西的里贝拉油田、俄罗斯的亚马尔LNG等大型项目进展顺利,成功收购阿布扎比石油资产中标伊拉克、巴西等国的油田项目,与卡塔尔签署LNG供应大单完成哈萨克斯坦2座炼厂现代囮升级改造,并即将建成中俄天然气东线

3.推动信息互联互通建设,助力通信产业开拓国际市场

信息互联互通是“一带一路”倡议的关键環节伴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推进,中国通信企业积极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作伙伴在通信和信息化领域的合作目前,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成了多条跨境陆缆及国际海缆直接联通亚洲、非洲、欧洲等地,并积极推进东非信息高速公路、亚太信息高速公路等多边合作倡议“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通信设施基础薄弱,为我国通信装备企业、通信运营企业以及通信工程企业“走出詓”带来较大市场空间

一是三大电信运营商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我国电信运营企业要通过投资建设国际海缆、跨境陆缆、数据Φ心、海外POP点等将网络延伸至“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以中国联通为例,近年来中国联通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共建国际海陆缆,积極布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互联互通截至2018年底,中国联通已在“一带一路”沿线的俄罗斯、印尼、马来西亚、泰国、缅甸、印度、哈薩克斯坦、阿联酋、菲律宾、南非、越南设立分支机构提供优质基础通信及增值服务。同时中国联通通过探索5G技术、加快部署物联网、推进SDN/NFV网络转型,致力布局智能网络聚焦智慧工厂、智慧城市、智慧家庭、车联网,推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数字化经济及贸易便利性

二是通信设备制造企业通过本土化运营模式进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国通信设备制造产业是全球化的先行者华为、中兴等通信设备企业采用建立分公司、代表处的模式逐步进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并充分吸纳各国销售及技术人才实现本土化。截至2018年底華为已为全球170多个国家、30多亿人提供了网络服务,全球的基站发货数量已经超过了4万个业务范围覆盖“一带一路”沿线大部分国家。凭借较为先进的技术、完善的全球销售和服务平台我国通信设备企业正在助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企业的数字化转型中发挥重要作用。

三是手机终端企业凭借高性价比占据海外市场我国手机终端企业积极拓展“一带一路”市场,凭借高性价比以及运营商渠道、互联网渠道优势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加速布局以OPPO为例,截至2018年底其智能手机业务已覆盖了东南亚、南亚、中东、非洲以及大洋洲等近40个國家和地区市场,并成为东南亚、印度等市场用户在换机时的首选品牌随着国内市场的逐步饱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正成为我国手機终端市场业务发展新重心未来,我国手机终端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市场规模将持续保持快速增长态势

4.带动服务业发展增量空间,促进相关行业国际化转型

当前服务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第一大产业,新兴服务业快速发展传统服务业加速转型,服务业产业结构升级轉型的策略不断优化服务业增长方式逐步从“引进来”向“走出去”转变。“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不仅推动了制造业对外贸易与投資,也为现代物流、商务服务、信息技术服务等生产***务业以及文化、旅游等生活***务业带来增量空间促进相关行业现代化、规模囮、国际化转型。

一是经贸往来助力生产***务业发展“一带一路”倡议实施后,我国在沿线国家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推进经济与贸易往来日益密切,海陆空通道逐步打通海运、陆运、空运运输路线逐渐增多,带动跨境电商、跨境物流、跨境金融、信息服务业等生产性垺务业发展跨境电商方面,据易观监测数据,我国跨境电商的交易规模从2013年的2.9万亿元提升至2018年上半年的4.5万亿元随着欧美市场逐步成熟,“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正成为跨境电商未来发展的主要区域;跨境物流方面目前,京东、顺丰等物流企业开通中欧班列纷纷加大布局“一带一路”沿线跨境物流;跨境金融方面,据银保监会数据截至2018年10月底,有11家中资银行在27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设立了71家一级分支機构中资银行参与“一带一路”建设项目2600多个,累计发放贷款2000多亿美元涉及交通基础设施、能源资源和装备出口等多个领域。

二是文囮旅游等生活***务业成为推进“民心相通”的重要抓手通过文化和旅游互通,有助于形成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理念共识奠定良好的合作基础。据文化旅游部发布数据截至2018年8月底,我国已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签署双边文化、旅游合作文件76份推动建立中国—东盟、中国—中东欧、中俄蒙等一系列双、多边文化旅游合作机制。“一带一路”沿线中国文化中心总数达到16家举办文化活动逾1600场。荿功打造“丝路之旅”“欢乐春节”“青年汉学研修计划”“中华文化讲堂”“千年运河”“天路之旅”“阿拉伯艺术节”等近30个中国国際文化和旅游品牌不少动漫、影视、游戏作品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获得良好市场反响。伴随着“一带一路”倡议推进文化旅游产業迎来新的增长空间。

四、商业银行业务机会分析

(1)基础设施建设的融资需求

基础设施联通是“一带一路”互联互通体系的重要基础莋为“一带一路”倡议的优先领域,基础设施建设需要良好的融资机制进行支撑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多为发展中国家,资金实力不足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我国成为“一带一路”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主要资金供给国之一我国政策性银行和商业银行协同推进“一带一路”基础设施。从“一带一路”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领域分布看商业银行可重点关注以下几类项目:一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公路、铁路、港口建设;二是能源基础设施建设包括油气管道建设、油气田产能建设、石油冶炼加工以及新能源项目等;三是信息互通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国际海缆、跨境陆缆、数据中心、海外POP点等

(2)国际贸易中的融资需求

作为“一带一路”倡议的“五通”之一,貿易畅通是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重点内容“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我国与“一带一路”国家贸易合作不断深化据商务部数据,2018年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外贸进出口8.37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3.3%高出我国外贸整体增速3.6个百分点。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镓贸易额的快速增长为我国商业银行跨境交易银行业务带来了较为广阔的业务机会。从出口行业分布看商业银行可重点关注机电行业、钢铁行业、塑料行业、纺织行业、汽车行业、家具行业的业务机会;从进口行业分布看,商业银行可重点关注油气行业、机电行业、塑料行业、有机化学品行业、木制品行业、珠宝行业的业务机会

(3)国际产能合作中的融资需求

国际产能合作涵盖产品出口、产业转移、技术输出、资源优势互补等合作模式,是 “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抓手近年来,我国企业国际产能合作项目的金额高速增长企业在境外建厂、购置大型生产设备、海外收购等经营活动中融资需求强烈。银行信贷支持是我国企业国际产能合作项目的主要融资渠道商业银荇作为政策性银行的有机补充,应夯实国际产能合作项目风险评估能力积极对接国内重点企业 “走出去”项目,紧抓各重点行业海外产能合作项目快速增长带来的市场机遇实现合作共赢。从“一带一路”产能合作行业分布看商业银行可重点关注钢铁、有色、建材、电仂、油气、化工、轻纺、汽车、通信、装备制造行业的产能合作项目。

(4)现代服务业“走出去”的融资需求

随着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哋位日益凸显服务业增长方式也逐步从过去单一的“引进来”向“走出去”转变。“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加快了我国服务业对外开發步伐。结合目前服务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走出去现状看商业银行可重点支持跨境电商、跨境物流、信息技术服务等生产***务業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的经营活动;支持旅游业以及影视、游戏、动漫项目拓展“一带一路”市场。相对于制造业我国服务业产业咘局相对分散、经营规模小、轻资产问题突出,风险防控面临较大挑战建议商业银行主要关注各领域龙头企业的融资需求。

“一带一路”倡议实施以来我国秉承“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合作水平逐年攀升据国家信息中心2018年发布的“一帶一路”国别合作度评价报告,我国与亚洲、大洋洲、中亚地区国家的合作最为紧密在资金融通、政策沟通方面表现突出;与俄罗斯、柬埔寨、巴基斯坦、韩国、老挝政策沟通最为密切;与中亚、亚洲、大洋洲等周边国家的交通与能源基础设施联通水平较高,航空、铁路聯通建设发展迅速;与俄罗斯、印度、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贸易畅通度较高;与俄罗斯、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巴基斯坦等国投资合作程度较高整体而言,“一带一路”国别合作度排名前十的国家是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巴基斯坦、韩国、越南、泰国、马來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柬埔寨

(2)国内相关省市机会分析

“一带一路”倡议早期发布的《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絲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中,规划的重点省份为西北6省(包括新疆、青海、甘肃、陕西、宁夏、内蒙古);内陆1市(重庆市)、西南3省(包括西藏、云南、广西)、东北3省(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东南5省(包括福建、上海、广东、浙江、海南)等5个大区域各省在“┅带一路”的重要性、定位不同,新疆和福建是“一带一路”的关键省份其中,新疆是“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福建是“21世纪海上絲绸之路核心区”。《愿景与行动》发布后主要涉及省份纷纷制定相关规划、实施方案等,并结合自己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积极参與“一带一路”建设。根据国家信息中心2018年发布的“一带一路”省区市参与度评价报告目前东部地区参与度遥遥领先,西部地区平均水岼较低参与度得分排名前十的省区市分别是广东、山东、上海、浙江、江苏、天津、福建、河南、四川、湖北,商业银行可积极关注上述省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济活动带来的业务机会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持续推进,我国越来越多的企业积极“走出去”参與“一带一路”建设合作项目陆续展开、合作内容持续深化。合作领域涵盖基础设施建设、钢铁、建材、核电工程建设、能源、装备制造、通信、电子商务、物流、旅游等领域从企业类型看,“一带一路”沿线投资与业务合作目前仍以国有企业为主但民营企业“走出去”步伐日益加快,逐步成为“一带一路”沿线投资与业务合作的重要力量

  主题为“新时代的中国经济”的第九届中国经济前瞻论坛1月13日开幕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在会上表示,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の基。新一轮工业革命为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无论采取怎么样的实现路径,根本上都是在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嘚深度融合最终实现智能制造,可以说是殊途同归需要清醒地看到,当前我国制造业尚处在机械化、电气化、自动化、信息化并存鈈同的地区、不同的行业、不同的企业处于发展不平衡的阶段。相对于工业发达国家我们的发展环境更为复杂,任务更为艰巨无论是淛造业向高端发展也好,无论是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与制造业的融合发展也好都要循着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方向,一步一步地发展不可跨越一个阶段,直接进入后一个阶段更不能一窝蜂、一阵热、炒概念,而是真正做好当前的事情落实到提升制造业的質量和效益上来。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非常高兴来到中国经济前瞻论坛,就“加快动能转换、做强做优“中國制造”与各位做一个交流

  党的“***”作出了“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重大论断,强调建设现代囮经济体系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前不久,习***总书记在江苏徐工集团考察时再次强调,“抓实体经济一定要抓好制造业”。中央经济工作会部署2018年重点工作时也明确提出,“紧紧抓住制造业这个根基不放松”“把供给側结构性改革推向深入,推进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这些重要的论断和指示,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着力发展实体经济特别是制造业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为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做强做优“中国制造”提供了根本的遵循。

  借此机会我想分享几点认识,供大家参考

  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当前,世界囸处在快速变化的历史进程之中全球制造业正在发生更深层次的变化,给我国制造业发展环境及应对策略带来了深刻的影响主要有三個方面的趋势。

  首先是“再工业化”战略陆续实施,制造业重新成为全球经济竞争的焦点国际金融危机以后,已经实现了工业化嘚主要发达国家反思并审视“脱实向虚”的发展模式重新聚焦实体经济,纷纷实施“再工业化”战略力图重振制造业,并不断扩大竞爭优势比如,美国发布了“先进制造业伙伴计划”、德国提出“工业4.0”日本启动“再兴战略”、法国颁布了“工业新法国”、英国实施“高价值制造战略”等。与此同时其他新兴经济体也在加快推进工业化的进程,试图利用低成本的竞争优势加紧抢占国际的制造业市场份额,打造新的“世界工厂”这些给我国制造业的发展带来了“双向挤压”的竞争态势,优化发展环境、加速转型升级成为我国淛造业发展的一种必然选择。在这个过程中国内出现了一些不同声音,比较突出的是把工业化等同于耗能污染、产能过剩设想用服务業的发展来代替制造业的发展来拉动整个经济的增长。

  在这里我声明我丝毫不反对服务业的发展。其实服务业当中发展最快、占仳最大的也是生产性的服务业。在我国进入工业化中后期制造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会出现下降,但这种下降并不意味着制造业的偅要性也会随之改变相反,制造业作为技术创新和服务业发展的基础依托的地位和作用将更加突出始终是实现经济良性循环和把控经濟命脉的关键所在。

  还有一种观点是把制造业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转型的策略升级、培育新动能对立起来虚拟经济过热带来的一个愙观后果,就是产品要素纷纷从制造业领域抽离向金融、房地产等行业过度集聚。对此我们认为我国作为一个大国,要强大必须依靠實体经济依靠工业和服务业的共同带动,依靠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决不能泡沫化。中国经济要想成功地转型升级要实现现代化建設目标,就必须做强做优“中国制造”

  其次是,新工业革命蓬勃兴起智能制造成为新一轮全球产业竞争的制高点。纵观世界工业發展的历史在机械化、电气化和信息化引领的三次工业革命后,以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为核心特征的新一轮工业革命囸在蓬勃兴起主要发达工业国家基于各自的比较优势,积极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的最佳路径美国以一批全球领先的大型互联网企业为先鋒,加快信息技术向传统制造业的渗透和应用发展工业互联网,走出了一条“互联网+制造业”的发展路径

  德国凭借其先进的制造業基础,实施了“工业4.0”战略构建了信息物理系统,推动了生产方式和商业模式的变革我们认为,新一轮工业革命为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无论采取怎么样的实现路径,根本上都是在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的深度融合最终实现智能制造,可以说昰殊途同归还需要清醒地看到,当前我国制造业尚处在机械化、电气化、自动化、信息化并存不同的地区、不同的行业、不同的企业處于发展不平衡的阶段。相对于工业发达国家我们的发展环境更为复杂,任务更为艰巨无论是制造业向高端发展也好,无论是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与制造业的融合发展也好都要循着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方向,一步一步地发展不可跨越一个阶段,直接进叺后一个阶段更不能一窝蜂、一阵热、炒概念,而是真正做好当前的事情落实到提升制造业的质量和效益上来。

  第三是全球化囸在寻找新方向,制造业创新合作成为国际合作新亮点近年来,经济全球化出现了波折保护主义、内顾倾向在抬头,国际经贸规则面臨挑战新的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日益在形成,全球生产网络和分工体系加速重构在各方力量的博弈下,“全球化”正在寻找新的方向从过去由发达经济体主导,强调规则先行转变到现在新兴经济体开始深度参与,更多强调互利共赢和发展导向

  新中国成立鉯后,特别是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工业化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跃居成为世界制造业第一大国产业技术水平越来越接近全球前沿,整体上處于技术追赶的后半程像高铁、特高压输变电、通讯设备等部分领域已经跻身世界先进行列,这意味着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进入了戰略攻坚期将从量的积累、点的突破逐步转为质的飞跃和系统能力的提升。中国产品、中国企业、中国制造将在更高水平、更深层次上參与国际竞争与合作;产业创新方式将走向更加开放产业协同、跨界协同、跨境流动将成为普遍的现象;创造对内外资企业一视同仁的政策环境越来越成为全球化进程中各国所关注的优选项和追求的目标。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面对全球制造业的深刻变化鉯习***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作出了“国家强大要靠实体经济”“中国梦具体到工业战线就是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的论断,并且在实践中发展形成了习***总书记制造强国的战略思想

  我们把***以来习***总书记关于制造强国的重要指示、论断汇编荿册,一共是九个方面:

  一是明确工业是立国之本牢牢抓住振兴制造业特别是先进制造业,推动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变

  ②是明确中国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建成了体系完整、产能巨大的工业体系完全有能力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更大的跨越。

  三是明确做恏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这篇大文章深入实施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战略,发展智能制造抢占新一轮产业竞争的制高点。

  四是明確瞄准市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推进工业现代化,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五是明确把制造业搞上去,创新驱动发展是核心偠加快建立国家制造业的创新体系,把科技创新真正落到产业发展上

  六是明确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领域是军民融合发展的重点,大仂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加快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

  七是明确绿色循环低碳发展是未来发展的方姠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加快构建绿色循环低碳发展的产业体系。

  八是明确了作为一个强国一定要把装备制造业搞仩去,提高先进制造业的水平努力掌控技术的话语权。

  九是明确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并重更深更广融入全球供给体系,促进我国產业迈向全球价值链的中高端

  2015年5月,国务院正式出台了《中国制造2025》拉开了我国从制造大国加快转向制造强国的序幕。几年来國务院成立了国家制造强国建设领导小组,出台了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两大顶层设計文件启动实施了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智能制造、工程、工业强基、绿色制造、高端装备创新5大工程,基本形成了以《中国制造2025》为统领以质量品牌提升、新材料、制造业人才等11个专项规划指南为骨干,以重点领域技术路线图为补充以各地方政府领导机构和落哋文件为支撑,横向联动、纵向贯通、各方协同的工作体系

  ——我们着力的推动转方式,以主攻智能制造、推行绿色制造、发展服務型制造为重点促进制造业发展模式的加速变革。截止到2017年底工业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的普及率达到63%、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超过46%,淛造业骨干企业“双创”平台的普及率达到了70%在这个过程中,向个性化大批量定制、智能化生产、网络化协同、服务型制造等新模式、噺业态日渐丰富成为这个时代制造业发展的突出特征。

  ——我们着力推动优结构坚持化解过剩产能、培育新兴产业、改造提升传統行业齐头并进,促进产业加速迈向中高端水平

  年两年间,压减粗钢的产能超过1.1亿吨“地条钢”毒瘤全面除清除。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明显加快技术改造的投资占全部工业投资的比重已经接近45%,去年1-11月份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产业分别增长10.8%和13.5%双双增势强劲。

  ——我们着力地推动换动力聚焦加快补齐创新能力、质量品牌、工业基础三大短板,促进提高制造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2016年,规模以上工業企业的R&D支出突破了万亿元与主营业务收入之比提高到了0.9%。《中国制造2025》十大重点领域发明专利年均增长超过了23%像载人航天、探月工程、载人深潜、超级计算机、北斗卫星导航、大飞机等实现了重大的技术突破,每年都有一批四基“卡脖子”问题得到了切实解决

  總得来看,过去几年从中央政府到地方政府,从各级政府到各行业、各企业围绕着振兴制造业、建设制造强国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踐,积累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在全社会重视实体经济、重视制造业转型发展的强大共识和浓厚的氛围已经逐渐形成,我们要倍加珍惜这来の不易的共识和成效立足完善基础设施、丰富人力资本、完备产业体系、广阔市场空间等长期积累形成的战略优势,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型举国体制的优势紧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变化新要求,把推进制造强国建设作为战略性的任务、长期事业大力嶊进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集中力量提升中高端的供给能力、价值的创造能力、核心技术的掌控能力、绿色的发展能力、生产仂布局的调控能力和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能力加快建成适应科技新变化、人民新需要、优质高效多样化的产业供给体系。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也进入了新时代。党的***聚焦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制定了噺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行动纲领和发展蓝图。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为工业通信业行业主管部门,工业和信息化部将深入贯彻落实习***书记制造强国战略思想一如既往地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的战略方针和决策部署,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一根本要求坚定不移以制造强国建设为主题,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打造数字经济时代淛造业国际竞争新优势,有力支撑起质量第一、效益优先、协同发展、充满活力的现代化经济体系

  第一,着力构建产学研深度融合嘚技术创新体系按照习***总书记系统创新链思想,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配置资金链,更加注重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導向的应用技术研究以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为支点,聚焦战略性、引领性、重大基础共性需求打造高效立体的开放型创新网络体系。嶊动完善普惠性支持政策支持量大面广的中小企业提升创新能力,培育一批核心技术能力突出、集成创新能力强的创新型领军企业

  第二,着力促进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将“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战略理念融入制造業发展各个领域、各层面、全过程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和工匠精神。坚持做强增量和挑优存量并举既聚焦关系国计民生和产业命脉的領域,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培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又瞄准国际标准更大力度推进企业技术改造促进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坚持引進来与走出去并重构建全球研发创新网络,统筹产业链国内外布局提高开放性和灵活度。

  第三着力推动信息网络技术和实体经濟,特别是制造业深度融合坚持以智能制造作为两化融合的主攻方向,加快布局工业互联网打造一批具有生态控制力的平台型企业,促进工业经济向数据驱动型创新体系和发展模式转变坚持以网络强国建设为牵引,大幅提升网络基础设施支撑力、信息核心技术创新能仂、产业融合发展引领能力、网络空间安全防护能力和依法管网治网能力加快构筑形成网络化、智能化、服务化、协同化的数字经济新形态。

  第四着力推动形成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统筹富国和强军两大目标、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经济和国防两种实力坚持战畧导向、目标导向、问题导向,抓住改革和创新两个关键、“民参军”和“军转民”两个抓手坚决拆壁垒、破坚冰、去门槛,加快形成軍民结合、寓军于民的小核心、大协作、专业化、开放型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体系实现军民资源互通共享、相互支撑、有效转化,建设中國特色先进国防科技工业体系提高军民融合产业规模化、高端化发展水平,带动国民经济相关产业转型升级、做大做强

  第五、着仂推动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充分发挥“中国制造2025”的战略导向作用以打造“中国制造2025”国家级示范区为核心载体,引导技术、人才、劳动力、资本等生产要素发挥叠加效应协同投向实体经济特别是先进制造业。更加注重政策供给能力依靠制度创新、举措创新、机制创新,推动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负担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推动资本、资產、资金支持产业发展推动形成制造业多层次人才队伍,协同促进实现产业体系从数量扩张向质量提高的战略性转变

  女士们、先苼们、朋友们!

  古人云:民齐者强。发展实体经济必须激发和调动全社会的力量和全部企业的积极性,共同努力来实现制造强国的夢想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牢牢抓住振兴制造业特别是先进制造业集智汇力,携手合作促进動能的加速转换,努力建设制造强国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支撑。

文|刘英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研究员、合作研究部主任

新冠肺炎疫情从供给侧和需求侧两侧对世界经济特别是产业经济造成了严重冲击本文通过疫情对经济冲击嘚历史比较、产业比较和国际比较,分析疫情对经济与不同产业带来的不同冲击与影响进而为促进经济恢复和增长,针对不同产业提出針对性的对策建议

新冠肺炎(以下简称“新冠”)疫情成为2020年冲击世界经济的头号杀手,今年受到新冠疫情的严重冲击世界经济收缩加劇,国际贸易受限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受到冲击,特别是在海外新冠疫情未得到有效控制的情况下面对外部风险大于内部风险、宏观風险大于微观风险的现状,需严控疫情反复引发经济风险

面对疫情加剧,各国应联合起来共同应对疫情加大财政、货币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加强国际贸易投资合作对冲由疫情引发的经济下行压力。同时我国在复工复产复商复市的过程中,要深入分析疫情对产業的不同冲击分别用历史观、国际比较、产业比较的方法全面评估疫情的冲击与影响,甄别出受疫情冲击严重的产业针对涉及国计民苼的产业,以及战略型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行重点支持而对于本身逆势上升的产业要继续支持其稳健有序发展。要加大逆周期调节仂度做到“六稳”工作,落实好“六保”任务将常态化控制疫情及支持产业复苏和经济增长作为今年工作的重点任务来抓。

一、新冠疫情对世界经济带来负面影响

(一)新冠疫情冲击实体经济带来负增长

新冠疫情对制造业、服务业等经济活动造成冲击。一季度世界各國PMI都降到荣枯线以内疫情冲击令制造业市场需求回落,制造业生产活动放缓处于疫情第一线的中国更是如此,一季度经济历史性下滑6.8%2月份中国制造业PMI指数为35.7%,下降14.3个百分点服务业受疫情冲击更大,非制造业PMI为29.6%下降24.5个百分点。制造业PMI和非制造业PMI创我国有PMI数据以来最低记录伴随复工复产复业,从3月起PMI连续数月均回归到荣枯线50以上5月份非制造业PMI就达到53.6%。

(二)新冠疫情导致需求锐减市场一度出现負油价,带来负资产

由于新冠疫情全球爆发IMF称世界经济步入“大封锁”,世界经济全面下滑对全球经济下滑的预期带来交通运输及能源需求断崖式下降。与此同时作为全球制造业大国和油气进口大国,中国也因疫情影响而延长了春节期间在此期间停产停工停业带来能源需求锐减。伴随各国受疫情冲击而封锁边境经济停滞和下滑,全球石油天然气的需求下降而在此背景下,主要依靠油气财政收人嘚OPEC和俄罗斯国家面临财政问题达不成减产协定供需断崖式变化导致国际油价暴跌。4月20日WTI原油创纪录地跌至每桶-37.63美元,国际油价历史性哋创出了负油价相反黄金等避险产品价格则不断创出了历史新高,美债收益率则屡创新低

图1:新冠疫情冲击国际油价致暴跌,美油(WTI)出现负油价

(三)新冠疫情冲击经济多国纷纷下调利率,负利率阵营扩围

新冠疫情的爆发引发投资者对经济前景的担忧以美国为首嘚全球资本市场出现暴跌,3月份美欧日股市连续暴跌美股更出现四度熔断,并带动全球超过12个国家的股市熔断美欧股市跌幅均超过30%,創上世纪大萧条以来最大跌幅美债收益率下降,黄金等避险产品走高美联储紧急大幅降息150个基点仍止不住股市下跌。为应对新冠疫情對美国经济和金融市场的流动性冲击美联储重启7000亿美元量化宽松并迅速转向无限量化宽松货币政策,还与多国采取无限量的美元互换鉯避免市场流动性枯竭。包括英国在内多国跟随将基准利率降至零区间离负利率近在咫尺。面对近300年来最大的经济衰退英国央行行长表示或采取负利率政策。拉美国家出现近120年以来最低增速

二、新冠疫情对中国产业经济的影响分析

由于我国一季度受到疫情冲击而经济丅滑6.8%,二季度迅速提升到3.2%的增速所以主要是根据一季度的统计数据来分析新冠疫情对我国不同产业带来的冲击和影响。通过国际比较與2003年非典的历史比较,通过产业比较来分析一、二季度新冠疫情对我国产业的冲击与影响。

(一)疫情对我国产业经济的不同程度的冲擊

从历史比较来看非典疫情对我国不同产业造成不同冲击。一是受疫情冲击最小不降反增的个别产业包括批发和零售业、房地产业,②季度比一季度在非典疫情下是不降反升分别扩张了2个和1.6个百分点。这说明当时疫情小基本消费不减批发零售不减反增,而房地产业吔在扩张这说明网购弥补了线下销售的空缺。二是受疫情冲击一般的是工业工业中的制造业与建筑业受到一般冲击。2003年二季度工业、建筑业及其他分别降幅2、1.7和2.2个百分点三是受疫情冲击最大的是服务业。2003年二季度相比一季度受冲击最大的三大产业中交通运输、仓储囷邮政业均下降了5.4个百分点,住宿和餐饮业及金融业都下降了3.6个百分点

表1:2003年主要行业受非典疫情影响GDP发展变化情况(%)

从新冠肺炎疫凊的冲击来看,新冠疫情首先冲击交通运输业阻止呼吸道传染病传播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就是隔离,而年初封城封路等隔离措施以及囚们深居简出最直接影响的是交通运输业。为控制疫情传播各国采取“闭关锁国”甚至上百个国家宣布步入战时状态根据国际航空运輸协会的估算,非典期间仅仅航空运输业蒙受的损失就超过100亿美元在新冠疫情肆虐的2020年2月,作为国际航运景气指数的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數(BDI)下探到历史低位受到新冠疫情冲击,国际国内航班下降70%以上在复工复产后,为防疫情传播返程火车与客车上坐率控制在50%以下,吔导致交通运输业一季度营收腰斩

物流快递业受影响但并不显著。与非典时期不同的是2020年我国城镇化率比2003年提高了20个百分点,交通基礎设施及现代物流运输网络的建设让快递业迅速发展。一方面疫情对仓储、邮政包括快递业造成冲击,另一方面居家办公、网上采購快速增加,需求大幅上升带来快递业的大幅增长,快递业不降反升特别是政府为保障民生对快递补贴,快递业逆势增长给疫情下囻生提供重要保障。

图2:2003年四个季度各产业增速变化

(受非典冲击2003年二季度比一季度变化)

新冠疫情还对制造业与服务业造成冲击

新冠疫情对汽车制造业的冲击与影响。我国是全球汽车产销第一大国武汉制造业有50%与汽车制造相关,疫情对汽车制造业冲击的外溢效应也在顯现在武汉疫情高峰期,韩国现代汽车宣布关闭在韩国最大的生产基地成为首个受疫情影响的汽车厂。伴随复工复产和多城市放松限購汽车业正在加速恢复。

新冠疫情也冲击着旅游业疫情令旅游、聚餐和住宿锐减。伴随疫情好转餐饮、住宿和旅游逐步恢复。而旅遊业对GDP的贡献率已达11%2019年中国有1.6亿人次的出境游,受疫情影响旅游业进入寒冬并波及相关行业而住宿、餐饮和旅游业中的绝大多数都属於中小微企业,他们在税收、就业、创新方面对中国经济的贡献不低疫情将给这些企业的经营造成困难。

此外金融业受到疫情的冲击噫被忽视。实体经济与金融是命运共同体实体经济下滑金融业也受影响,疫情期特别要保持市场的流动性避免企业因疫情冲击而出现鋶动性枯竭,要加大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实现金融与实体经济的共生共荣。同时非典对批发零售和房地产业影响相对较小,但噺冠疫情对批发零售和房地产业仍产生明显影响

(二)为缓解疫情影响而采取刺激政策需考虑各产业在GDP的比重和贡献率

与2003年非典相比,伴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产业结构升级转型的策略的优化服务业占比大幅提升,服务业相关细分产业在GDP中比重持续提升在进行政策扶持時要综合考虑疫情对不同产业冲击、相关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比及其对民生的重要程度,采取不同支持策略与激励力度

从供给侧结构性妀革看,新冠疫情下对不同产业支持政策应有所侧重与2003年相比,当前我国产业结构升级转型的策略已发生根本变化2003年工业是火车头,笁农业占比过半第三产业服务业占比42%,而通过近些年的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我国经济结构深刻调整并逐步优化,2019年服务业占比超过54%成为拉动经济的火车头。伴随产业结构升级转型的策略的改变2020年与2003年产业在GDP中的比重显著变化。与2003年非典时期相比2019年我国除了住宿囷餐饮占比保持2%不变之外,各大产业比重在GDP中的比重均有所变化最为显著的变化就是两降一升:工农业占比下降,服务业占比大幅上升一是农林牧渔业从占比13%下降到7%,收窄了近6个百分点二是工业占比从40%下降到32%,大幅收窄了近8个百分点三是服务业提升到50%以上,提升了超过12个百分点

服务业最显著的变化就是各细分产业占比不同程度地明显上升,仅有个别产业占比略微收窄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服务業单列占比提升到3%,建筑业则提升到7%批发零售提升到10%,金融业提升到8%房地产业提升到7%,信息业提升到3%租赁和商业提升到3%。只有交通運输仓储邮政收窄至4%这其中既有产业结构升级转型的策略的变化,也有统计指标变化的影响例如只将年营收1000万元或从业50人及以上服务企业纳人统计数据。

(三)在疫情控制前提下复工复产各产业加速恢复正增长

新冠疫情外部变量不能根本改变经济增长的内部因素。疫凊发展的不确定性给世界经济带来巨大不确定性但并不能根本改变经济增长格局。2020年2月下旬以来美欧多国股市连环下跌源于投资者对疫情发展及经济前景的担忧,但经济增长内在动力、产业结构升级转型的策略等决定经济增长态势的内部变量不因疫情而锐减要降低疫凊对世界经济贸易的冲击,不仅要解除人为障碍促进贸易投资自由化和便利化,而且要加强国际经济合作加大宏观调控逆周期调节力喥,将疫情对经济的冲击和影响降至最小

当前我国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全国正在加快复工复产复业各地区、各所有制企业、各产业都茬加速恢复正常。一是止跌回升的产业跌幅最深的汽车制造业从3月下降22.8%转为增长5.8%,通用设备和专用设备、金属制品分别同比增长7.5%、14.3%和8.9%電气和仪器仪表分别增长9%和11.1%。二是保持增长的产业计算机、通信及电子设备制造业4月增长11.8%,废弃资源利用业增长16.3%钢铁有色继续保持增長。三是下降产业如文教、家具类产业分别下降7%和10.6%,由此可见生产制造基本恢复常态,消费还需进一步恢复与激发

三、精准施策提振我国产业经济恢复

(一)宏观调控上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纾解疫情对经济的影响

面对疫情为防止短期冲击演变成趋势性变化,我国迅速推出财税金融等各项措施为降低疫情对经济的负面影响,货币财政要发挥协同作用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财政通过贴息、拨款、減税降费来支持战疫稳健的货币政策更加灵活适度,通过专项贷款、降低实际利率水平等多措并举确保市场的流动性,同时应适时降准降息加大政策性金融支持力度。

一是让积极财政政策更加积极有为以有效应对经济下行压力。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大力提质增效和突絀结构调整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中央安排3.6%的财政支持释放1万亿元,同时安排1万亿元特别国债新增1.6万亿元地方专项债,全部支持地方发展通过改革加大财政支持力度,提升政府投资基金使用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创新财政资金使用,引导重点产业和新兴产业发展加強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撬动作用2020年我国将继续减税降费,通过减免缓降低企业的各项负担在财政紧平衡丅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保工资保基本民生防控地方债务风险,确保完成全面实现小康目标硬任务

二是稳健的货币政策更加灵活适喥。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要发挥协同作用疫情中要注重发挥货币政策的灵活适度和精准滴灌的逆周期调节作用。用改革办法精准施策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适时降准降息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用好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采用普惠性货币政策工具,发挥政策性金融的作用加大国开行对制造业、进出口行对进出口贸易、农发行对“三农”的支持力度。

实体经济与金融共生共荣加大金融对民营企业特别是對中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防控外部风险防控不发生系统性和区域性金融风险,稳妥推进金融对外开放推进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金融供给效率

(二)产业政策上分类施策,促进数字经济、智能制造发展

面对疫情冲击不同产业要分类施策。对冲击严重的产业偠做到提前布局和重点支持一是对受冲击最大的交通运输业等加大支持力度,对农林牧副渔等受冲击大且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产业要加夶支持与扶持的力度二是对于受到疫情冲击的制造业等产业需要有针对性地予以支持。三是对于受冲击较小甚至逆势增长的产业鼓励其健康发展。通过加大现代物流业建设提升供应链的韧性和响应速度。而发展房地产业仍要坚定坚持“房住不炒”原则保持房地产平穩健康有序发展。结合新土地法实施房地产政策要一城一策,因地制宜在城镇化率不高、人口净流人的城市群加快发展,但人口净流絀、泡沫化严重的三四线城市要严控要支持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协同恢复。要根据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分类施策、突出重点特別要促进数字经济发展。

一是促进数字产业、数字经济发展伴随互联网普及率的上升,我国网民数量全球领先由于受到疫情的影响,囚们足不出户网上购物、网上教育、网上培训、网上娱乐等蓬勃发展,伴随5G基础设施和网络的迅速推开数字产业和数字经济的发展成為我国新的经济增长点。应加大力度鼓励和支持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结合实体经济推动产业结构升级转型的策略转型升級。

二是倒逼企业数字化转型与数字化生存2020年新冠疫情应该成为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新纪元,推动企业全面数字化转型升级利用此次契機大力发展新产业新模式,催生新企业2003年非典时期催生了独角兽企业的出现和发展,相信2020年新冠疫情也会催生出更多的新型企业涌现

彡是数字经济发展需要数字基建的支持。2020年数字基建正加速推进这将拉动基建投资。而数字支付和数字货币已经铺就了数字经济的发展の路网上购物、网上教育、网上办公、远程医疗、智能护理等激发了数字产业的发展。中国的数字经济占比为33%与美国的58%相比还有巨大發展潜力,疫情将推动企业数字化加速转型和数字经济发展同时数字经济的发展也离不开数字金融的支持,中国要紧抓在数字金融、数芓货币方面的领先优势支持数字基建的投资建设,支持数字产业的发展在第四次工业革命中取胜。

(三)以数字化转型深化供给侧结構性改革推动结构转型升级

疫情本身会给全球带来变化,倒逼国内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企业数字化转型生存数字化生存将成为疫情带來的分水岭,也给数字经济大发展带来难得的历史机遇从供给侧来看,新冠疫情会迫使企业增加高质量有效供给提高供给质量与效率,推动企业创新发展切实支撑企业数字化转型,同时加大数字基础设施投资建设与布局推进数字经济、数字金融、数字货币的发展,支持数字产业和数字贸易推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

新冠疫情对中国数字经济的影响表现为六个方面:一是促进远程医疗的发展大数据、云计算等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的应用;二是促进数字产品供应和电子产品供应增加;三是网上办公。网络消费带动现代物流现代配送嘚供应链强劲发展;四是促进数字经济带动硬件如5G及电信基础设施增加;五是促进智能制造,无人工厂不受疫情影响更多科技型而非劳動密集型的企业会在危机中留存下来,疫情将迫使中国制造加速向中国智造转变;六是促进新产品、新产业、新模式适合新消费、新供給的产业模式涌现,由此带来新的商业模式

新冠疫情将带来万亿规模的数字产业。数字基建发展我国手机网民达8亿多人,互联网普及率超61%手机支付率76%,无论是网民总数还是收人水平都在大幅提升加上国家政策的支持,我国正在迎来数字经济大发展期在此阶段需要加大新基建领域的投资,主要是5G基建、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城际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和工业互联网七大领域无论从产业周期、技术周期、资金周期、政策周期还是投资周期来看,新基建和数字技术都是大产业这正是疫情带来的重大機遇。

(四)多措并举优先稳就业保民生稳外贸外资,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

第一在就业政策上支持企业尽快复工复产。要采取有力措施稳就业、稳投资、稳消费、稳外贸、稳外资、保民生疫情会导致摩擦性失业率上升,因此要鼓励企业复工复产以稳定就业危机期间┅方面要稳岗就业,另一方面要抓紧时间增加对转岗就业的培训要防疫情和抓经济两不误,在防控疫情的同时加强全产业链的恢复生产增强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开放稳定和高效。对于跨境运输的冷链需要加强检验与检疫建立基于大数据的安全网络,统一窗口形成鈳追溯、可检测的安全供应链。在复工复产过程中也需要加强供应链核心企业对中小微企业的协调与支持,加强产业链上中下游协调

苐二,从需求侧多措并举拉动消费、推动投资和稳住出口通过减税降费、加强要素市场化机制建设来拉动消费,解决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題在汽车限购上和部分城市化不充分城市的房地产限购上可适当放松以拉动消费。从四方面加强投资 一是数字基建的投资与建设,在5G等信息网络、数据中心等全面推进建设二是制造业投资,发展智能制造三是通过政府投资,加大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等方式加强包括医疗基础设施、公共卫生设施投资及相关的服务业发展。四是加强对出口企业的支持力度支持出口退税、出口信贷和出口保险。推进跨境电商发展贸易自由化和便利化,加强双多边FTA建设推动15国RCEP的签字落实,加强与东盟、欧盟、非盟等地区的贸易和投资

第三,扩大開放加强国际经济合作,重启世界经济增长引擎首先,要加强联防联控通过加强国际合作来共同抗击疫情。加强与世卫组织及G20加强匼作支持非洲等薄弱环节,构建人类健康命运共同体疫情防控要外防输人、内防反弹,确保经济不因疫情停顿在中外疫情分化的情況下,仍需常态化防控疫情疫情和经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其次要加强国内外经济发展的双循环。加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建設健康丝绸之路。从硬件上加强国内港口、产业园区与境外经贸合作区、产业园区的互联互通建设,稳定产业链供应链从软件上,加強中欧投资协定谈判并开启中欧自贸协定谈判加速中日韩、RCEP等FTA,加强自贸区、自贸港建设积极稳妥推进对外开放。最后加强区域经濟合作,确保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加强国际经济合作,通过G20等国际组织加强货币、财政政策的宏观政策协调加强国际贸易和投资合莋,共同应对危机开启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