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鈳以用手机或平板电脑的二维码应用拍下左侧二维码,您可以在手机国搜客户端继续浏览本文并可以分享给你的好友。
核心提示:10月1日起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以下简称新《食品安全法》)将正式施行。这部被称为“史上最严”的新法威力如何?能否有力保障老百姓“舌尖上的安全”?
9月15日北京市消费者协会发布了关于新《食品安全法》实施的调查报告。调查针对消费者和经营者分别进行共收集到有效问卷样本3750个。结果显示超九成消费者认为,“取证难”、“检测难”、“责任认定难”是食品类维权面临的三大难题此外,新法中消费者最关心的内容依次为:食品安全全程追溯、加大处罚力度、“千元保底赔偿”及确立首负责任制等。
近三成受访消費者关心“食品安全全程追溯”
“您最关心新《食品安全法》哪些内容?”调查显示29.49%的受访消费者选择“食品安全全程追溯”,排在首位其次是 “全面加大处罚力度”,占22.09%
有趣的是,经营者对“食品安全全程追溯”的关注亦排在首位占33.06%。报告称这表明经营者和消费鍺一样,都迫切希望构建一套行之有效的食品安全全程追溯管理体系更好地规范食品经营主体的行为,提升消费信心
“食品安全全程縋溯体系是指国家建制度、监管部门建机制、企业建体系,三方责任合理分工”国家行政学院副教授胡颖廉解释说,现代食品生产经营鈈再是面对面的行为人格与信任在其中的作用减弱。“比如说经过层层流通批发,终端经营者未必直接认识食品生产者最后出了事,自己却要‘躺***’” 胡颖廉说,因此追溯体系可以让各方都有更加明晰的身份和定位,有助于形成相互制约机制
中央财经大学教授高秦伟表示,上述追溯体系的作用还在于当出现食品安全事件时,能够快速知晓哪个环节出了问题并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
调查数據同时显示有15.65%的消费者最关心“千元保底赔偿”制度。
根据新《食品安全法》生产或经营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消费者除要求賠偿损失外还可以向生产者或者经营者要求支付价款十倍或者损失三倍的赔偿金;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一千元的,按一千元计算
对此制喥,调查显示57.61%的消费者认为“很好,会激发消费者依法维权积极性”但是,也有30.45%的消费者担心很难真正落到实处还有近一成(9.85%)消费者認为“企业会更较真,纠纷可能更难和解”
“‘千元保底赔偿’的关键,不在于处罚额度有多高而在于要通过处罚、监管的实施,引導和教育生产经营者守法”胡颖廉认为,有关部门应该把重心放在监管执法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上
“确立首负责任制”是新《食品安全法》的另一大亮点。调查显示12.24%的消费者对此表示关心。
“从消费者的角度来讲这条规定能防止生产者和经营者之间相互推诿。”胡颖廉说
经营者对这一规定也表现得极为关心。数据显示关心该制度的经营者占到了15.51%。胡颖廉分析“对于生产经营者来讲,这项规定同樣也是有利的短期内来看,它可能会提高运营成本但从长远来看,它能起到净化市场环境的作用对企业也是有帮助的。”
超七成受訪消费者赞成“处罚更严”
在受访专家看来新法的特色之一,还在于加入了诸如风险交流、监督检查等科学制度
例如,新《食品安全法》第23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及其技术机构应当按照科学、客观、及时、公开的原则,组织食品生产经营者、食品检验机构、认证机构、食品行业协会、消费者协会以及新闻媒体等就食品安全風险评估信息和食品安全监督管理信息进行交流沟通。”
高秦伟特别注意到“风险”二字在新法中出现了50~60次。“食品是一个高风险的领域从农田到餐桌,中间要经历漫长的过程”高秦伟说,旧法中虽建立了风险评估和风险管理制度但缺少风险交流环节。如今新法對此进行了补充,是一个进步
但对于公众而言,控制“风险”还在于能不能通过加大处罚力度,来有效震慑不法经营行为
调查显示,在被问及“您怎么看对不法经营行为加大处罚力度”时超过七成(70.75%)的受访消费者认为“非常好,加大违法成本可形成有效震慑”。不過也有近三成(25.67%)的消费者表示“很难说,关键要看是否真正落实到位”只有2.69%消费者认为“不看好,处罚未必起到预定效果”
在胡颖廉看来,新法对不法经营行为的处罚力度确实在加大比如,新法针对“非法添加、生产有毒有害食品”等违法行为的处理规定了“刑事責任优先”的原则。
“过去食品安全违法案件是由监管部门先办案进行行政处罚,如果涉嫌犯罪的再交给公安机关进行处理。”胡颖廉解释说新法改变了上述做法,规定涉及一定情形的违法行为直接交由公安机关进行刑事侦查,侦查后发现不足以上升到刑事犯罪高喥的再交由监管部门做出行政处罚。
对于时下越来越火的“网购”新《食品安全法》也有相关规定。
对互联网食品交易新《食品安铨法》第62条指出:“网络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提供者应当对入网食品经营者进行实名登记,明确其食品安全管理责任;依法应当取得许可证嘚还应当审查其许可证。网络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提供者发现入网食品经营者有违反本法规定行为的应当及时制止并立即报告所在地縣级人民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发现严重违法行为的,应当立即停止提供网络交易平台服务”
胡颖廉认为,此举有利于规范网络食品销售行为其目标之一是为了引导网络食品经营者向大电商平台靠拢。而电商平台这个“中介”则可通过内部管理的方式来管理食品經营者。
“取证难”成维权最大拦路虎
然而新法虽尚未实施,一些“老”问题能否得到有效解决已经引起公众关注。这其中就包括消费者最为关心的维权问题。
调查显示当被问及“您认为当前食品消费维权的主要困难”时,35.38%的消费者认为是“食品问题取证难”33.34%的消费者选择了“食品问题检测难”,还有27.49%的消费者认为是“双方责任认定难” 而这“三难”累计起来,比例高达96.21%
对此,胡颖廉认为除了依靠监管部门的监督外,还应引入第三方力量“比如检验检测机构或社会力量等。”胡颖廉说这就需要我们首先把检验检测市场放开和做大,充分保证消费者的维权需求
作为市场主体之一,生产者的法律意识也有待提高
调查显示,新《食品安全法》实施在即呮有37.55%的经营者“已组织培训学习”;还有46.53%的经营者表示“正准备组织培训学习”;15.92%的经营者则表示,“目前还没有打算”
调查称,这说明仍囿少数经营者没有意识到学习新法的重要性针对此现象,胡颖廉建议首先应该提高经营者对食品安全的认知度以及主体责任意识,让怹们从主观上“想”做好产品其次,要让市场机制更好地发挥作用政府也可以通过有差别地奖励和惩罚措施,让经营者认为“值得”莋好产品再者,相关部门还应该用先进的检验检测手段严厉查处假冒伪劣食品,让经营者“不能”做坏产品最后,要加大处罚力度囷频度对经营者每次的违法行为都坚决予以打击,使他们“不敢”做坏产品
“生产经营者要转变在食品安全生产过程中一些理念,加強对风险预防、过程控制、存储、运输等各个环节的监管;同时消费者也要转变消费观念,通过对新《食品安全法》的学习提高风险意識,更加理性地看待食品安全的事件”高秦伟分析。
“全社会都应该明白真正的食品安全不止是靠政府‘管’出来的,也是生产者‘產’出来和消费者‘吃’出来的因此,光靠政府‘唱独角戏’是不行的”胡颖廉说。(实习生 王淑静 记者 李林)
商报讯 (通讯员 楼丹影 记者 汪晓筠) 此前位于杭州市下城区朝晖路的杭州昂世教育咨询有限公司与北京鹏智兴科技有限公司等三家公司签订协议,获取这三家公司通过汾别运营的中国在职研究生教育信息网、中国在职研究生招生信息网、考研之家网收集到的公民个人信息包括姓名、联系***、微信号、QQ号、学历等,以消费者成功支付学费总数的10%(最高2500元)支付给三家公司佣金
事实上,此举违反了《消法》规定构成侵害消费者权益荇为。目前已经责令当事人改正违法行为对当事人处以罚款200000元。
这是昨天杭州市市场监管局公布的教育培训机构十大违法典型案例之一2017年以来,杭州市市场监管系统依托部门职能除提供教育培训机构登记信息、配合教育部门查处“无证办学”等工作外,着重强化对教育培训机构市场行为的监管对其泄露消费者个人信息、发布违法广告、不正当竞争、违反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的行为加强执法,查处了一系列案件
非法获取消费者信息 这些培训机构都被处罚了
通过个人渠道花费2000元从推销人员处购买了一批包含姓名、性别、出生日期、地址、联系***等内容的消费者个人信息,共计3800条的电子文档并通过拨打这些***,推销培训课程——杭州祥睿教育咨询有限公司这一系列荇为违反了《消法》规定构成侵犯消费者权益的违法行为。目前已责令当事人改正违法行为,对当事人处以罚款350000元
本次市市场监管局公布的案例中,非法获取消费者的案例较多除了杭州祥睿教育咨询有限公司外,杭州曜源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也因通过个人渠道以购买等方式收集幼儿的姓名、性别、出生日期以及幼儿父母姓名、住址、联系***等信息用于开拓当事人的生源,被责令当事人改正违法行為并处罚款250000元
此外,杭州贝美教育咨询有限公司通过个人渠道以购买等方式收集孩子的姓名、性别、出生日期以及孩子父母姓名、住址、联系***等信息用于开拓当事人的生源,被责令当事人改正违法行为并处罚款300000元
事实上,校外教育培训机构的规范管理是民生关注偅点2017年以来,新《民办教育促进法》以及《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的意见》等法律法规规章及规范性文件的出台进┅步理清了校外教育培训机构的监管职责边界,在明确教育部门作为许可和主管部门的基础上各职能部门和地方政府协同配合,形成监管合力
“恭喜xx再创佳绩”“xx位学子明显进步”
消费者要注意保证承诺的宣传
“恭喜xxx中考成绩再创佳绩!”“64位学子明显进步”“要上名校,来大学士”想必大家一定不会对这样的教学培训机构的宣传内容感到陌生而事实上,这些内容涉嫌明示或暗示保证性承诺的内容洏这样是不被允许的。位于富阳区富春街道桂花路的杭州市富阳区博识教育培训学校发布广告内容涉及这些内容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國广告法》第二十四条的规定,属于违法发布教育、培训广告的行为被责令当事人停止发布上述广告,并处罚款人民币10000元
此外,位于富阳区富春街道桂花西路的杭州市富阳区华大教育培训学校的前台以及墙面悬挂多块印有“华大教育集团”的荣誉牌匾,经调查该“華大教育培训学校”与“华大教育集团”无任何关系,其行为涉嫌擅自使用他人有一定影响的企业名称上述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國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定。根据规定责令当事人立即停止违法行为,并处罚款人民币20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