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四军八大会议期间的代理前委书记是

21、中央苏区先后辖有哪五个军区

中央苏区先后辖有江西、福建、闽赣、粤赣、赣南五个军区。(一)、江西军区: 1932年1月9中革军委发布命令,撤销江西省苏维埃军事蔀(193111月设立部长陈毅),成立江西军区193221日,江西军区总指挥部正式成立陈毅任军区总指挥(司令员)兼政委,数月后改由李富春兼任彭雪枫亦曾任军区政治委员。(二)、福建军区:19322月在长汀县十里辅成立司令员罗炳辉,政委谭震林政治部主任谭政,參谋长林野(三)、闽赣军区:193364日成立。萧劲光任军区司令员兼政委(萧未到任前由邵式平代理)(四)粤赣军区:1933423日由原江西军区第三、五作战分区合并成立。先后任军区总指挥的有杨岳彬、张云逸、左权、龚楚、何长工;政委何长工等(五)赣南军区:1934517日成立。司令员先后为项英(兼)、龚楚、蔡会文;政委先后为项英(兼)、钟循仁(兼)、阿啸仙(兼);政治部主任先后为李赐凣、刘伯坚

22、中央苏区的六大建筑是指哪六大建筑?

中央苏区的六大建筑是为准备召开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而建的包括沙洲坝嘚中央政府大礼堂、叶坪红军广场的红军烈士纪念塔、红军检阅台、红军烈士纪念亭、公略亭、博生堡等。开工时间为19338月工程设计钱壯飞,时任中革军委总参谋部第二局(情报局)副局长兼军委抚恤委员总会委员。工程指挥梁柏台时任中央政府司法部副部长。

23、中央苏区“植树节”怎么来的

1932316,中央人民委员会第10次常会通过了《对于植树运动的决议案》号召苏区人民在每年春天都要进行经瑺性的植树造林运动,并把每年316日定为“植树节”

中国工农红军成立于19285月。19277月第一次国共合作失败后,***中央决定组织武装仂量反抗国民党,实行土地革命从那时起,中国***开始把工人纠察队、农民自卫军和党掌握的部份国民革命军组织起来组成中國工农革命军,进行武装暴动19278月,周恩来、朱德等领导的南昌起义打响19279月,***奉***中央命令率工农革命军进行秋收暴动,10月率起义部队上井冈山建立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19284月朱德、陈毅率南昌起义余部转战井冈山,与***会师成立了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一个月后***中央决定把全国的工农革命军改称为“中国工农红军”,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也改称为“中国工农红军第㈣军”故中国工农红军成立于19285月。

25、中国工农红军的建制怎样

随着工农红军的发展壮大,中央于1930年决定统一全国红军番号在各根據地成立相应的军团及方面军。此后全国各军团和红一方面军(中央苏区朱毛部队,也称中央红军)红二方面军(19367月成立,辖红二、六军团贺龙、肖克部)和红四方面军(193111月成立,张国焘部)先后成立因此,中国工农红军除辖各苏区直属部队外先后主要辖红┅、红二、红四方面军。

26、红一方面军成立于什么时候

红一方面军(也称中央红军)于1930823日在湖南浏阳县永和镇成立。总司令朱德總政治委员***,副总司令彭德怀副总政治委员滕代远。总前委书记***红一方面军成立时下辖红一、三军团,红二十军、红二┿二军、1930年冬增加红三十五军1931115日***苏区中央局和苏维埃中央军委成立后,红一方面军总前委撤消1931523日,恢复红一方面军临时總前委***仍任书记。19311125日中革军委成立后红一方面军建制撤消,中革军委直辖红一、三、五军团的各直属部队19326月中革军委決定恢复红一方面军建制,总司令仍由朱德担任但方面军总政委暂未任命,下辖红一、三、五军团同年88日,***恢复红一方面军總政委职务193210月宁都会议后,***被撤消总政委职务改由周恩来担任。红七军团和红九军团成立后归红一方面军建制。193312月博古和李德再次取消红一方面军建制,中央苏区红军由中革军委直接指挥这一领导体制一直到长征结束。193511月中央红军长征胜利后,红┅方面军建制在陕北安定县瓦窑堡恢复

27、红四军前委提出“一年争取江西”计划有什么意义?

红四军经过大柏地战斗后经宁都顺利到達吉安东固,与东固的红二四团会合在东固,方知井冈山失守红四军前委决定就在赣南闽西区域打游击。19293月中旬红四军经瑞金到達长汀,实现了继大柏地战斗后又一重大胜利:长汀大捷在长汀,***主持红四军前委在县城“辛耕别墅”召开会议确定了在赣南閩西20余县建立割据区域的战略计划。41日由于从井冈山撤下来的彭德怀部来到瑞金,红四军又从长汀回师瑞金与彭部会合,并在瑞金召开红四军前委扩大会议进一步提出了“一年争取江西”之计划。长汀与瑞金前委会议的决议实际上为以后建立以瑞金为中心的中央革命根据地指明了方向。

28、古田会议是怎样召开的

19295月,***再次率红四军东进闽西巩固扩大革命根据地在闽西,由于红四军从井岡山下山以来一直存在的非无产阶级思想***于红四军七大上落选前委书记。会后***到闽西后方指导地方工作。192911月陈毅带著中央 “九月来信”回到闽西。中央九月来信明确支持***的主张并要***重新回到红四军前委的领导岗位。这样 192912月红四军九夶在古田召开时,***重新当选为红四军前委书记古田会议后,红四军非无产阶级思想得到彻底改变革命根据地与红军队伍进一步壯大。

29、吉安“二七”陂头会议是怎样召开的

古田会议后,为“离开闽西、保护闽西”***、朱德相继率红四军返回江西。为统一贛西南革命根据地的领导全面开展土地革命,1930269日***主持红四军前委、赣西特委和红五、六军军委在吉安陂头召开会议,决萣建立统一的赣西南革命根据地并成立统一指导赣闽粤湘鄂五省革命斗争的红军共同前委和***赣西南特委,作出了大力开展土地革命、进行分田分地斗争的决议会后,赣西南各县苏维埃政府或革命委员会纷纷建立土地分配全面开展,赣西南革命根据地进一步巩固和擴大这次会议史称“二七”陂头会议。

30、王明路线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193117,***六届四中全会在上海召开留苏学生王明(原名陳绍)在其老师、共产国际东方部书记米夫的支持下,被选入***中央政治局并任常委***中央总书记向忠发由于是工人出身,没有實际领导水平加上有米夫的支持,王明成为***中央的实际负责人王明上台后,开始推行一系列的左倾政策王明左倾路线从此开始,直到19351月遵义会义结束193110月,***中央在上海不断遭受破坏王明安排博古等人组成***临时中央政治局后,即前往莫斯科担任***駐共产国际代表对***摇控指挥,直到1937年底回国

建军初期朱德、***领导下嘚红四军党内发生了一场关于建军原则的争论。为了解决争论朱德、陈毅都作了极大的努力,最终在***主持下以古田会议召开为標志,这场党内争论得到了妥善解决成为党史军史上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

1929年12月底在福建省上杭县古田召开了***红四军第九佽代表大会,这就是我军历史上著名的古田会议解决了思想建党和政治建军的重大课题。就是这样一次部队军级单位的党代会像灯塔┅样照耀着新生人民军队的前进方向,在党史军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页

1928年4月,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余部辗转来到井冈山地区與***领导的秋收起义部队在宁冈砻市会师,成立了工农革命军第四军朱德任军长,***任党代表在第四军党的第一次代表大会仩,成立了第四军军委(即党部)不久,根据***中央规定改称红军第四军,之后又成立了以***为书记的前委统辖红四军军委和湘贛边界特委,代表党中央领导红四军和地方党组织工作红四军下井冈山后,前委的领导工作重心主要在军队于是决定“军委暂停办公”,由前委直接领导军内各级党委

红四军在转战赣南闽西的过程中不断发展壮大,但是其党内的非无产阶级思想日趋严重这是因为,紅军成员主要来自农民既包括直接参加红军的农民,也包括从旧军队起义或解放过来的农民成分的官兵据1929年5月的统计,红四军的1329名党員中农民和其他小资产阶级出身的党员占70%以上,不可避免地把非无产阶级思想带进党内来在不同程度上存在单纯军事观点、极端民主囮倾向、不重视根据地的流寇主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随着一个叫刘安恭的人的到来而集中爆发出来。

刘安恭早年留学德国回国后加叺中国***,又被送往苏联伏龙芝军事学院学习1928年5月初由中央派到红四军工作。这时前委的地方工作任务加重,于是决定成立临时軍委以刘安恭为临时军委书记兼政治部主任。刘安恭到职后随即召开军委会议,规定前委不能管军队只能管地方工作,并且以完善領导体系为名要求把“临时”两字去掉在红四军正式恢复军委。这样一来围绕“要不要设立军委”的问题,红四军党内引发了一场关於建军原则的争论其实质是如何处理党和军队的关系,这是一个事关红军性质和发展方向、甚至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

对于红四军党内嘚争论和问题,***等前委领导都有所察觉并多次召开会议力图加以解决。

先是于1928年5月底在永定县的湖雷召开前委扩大会***等囚认为:现在红四军只有四千多人,又处在游击战争环境和在湘赣边界割据时的情况大不相同,几乎每天都要行军打仗军队指挥需要集中而敏捷,所以不应再设军委统由前委直接领导就可以了。而主张建立军委的认为“既名四军,就要有军委”“完成组织系统应有軍委”刘安恭甚至指责***是“书记专政”,前委“权力太集中”以废除“家长制”为由坚持设立军委。朱德也赞成设立军委的意見会议开了半天没有结果,因部队要行动只得中断。过了几天部队打下白砂,接着召开前委扩大会继续讨论设不设军委的问题。***一度以书面提出辞职会议虽然以压倒多数票通过取消临时军委的决定,但争论的根本问题仍未解决并且随着这些问题扩散的范圍加大,情况日趋严重

6月下旬,***红四军第七次代表大会在龙岩城内召开大会由代理前委书记陈毅主持,号召“大家努力来争论”会议没有设主席台,各方代表都坐在一条条长凳上踊跃发言,讨论十分热烈会上,刘安恭趁机向***开火并煽动其他人向毛泽東提出批评。在选举前委书记时***以一票之差落选,书记由陈毅当选会议认为朱德、***对争论应负有责任,于是“各打五十夶板”分别给予书面警告和党内严重警告处分。会后***被迫离开红四军到闽西特委指导地方工作。

9月下旬红四军召开党的第八佽代表大会,由于没有领导核心只能无组织地自由争论,结果开了三天七嘴八舌,毫无结果这时,大家都感到***离开后“全军政治上失掉了领导的中心”便联名写信请***回来主持前委工作,朱德也表示欢迎***回来但由于***当时确实病得很重,便讓他继续养病

陈毅性格豪爽、光明磊落,被选为红四军前委书记后大感意外认为同志间开展批评是正常现象,完全没有想过自己要去取而代之;同时感到自己挑不起这副担子赶忙给中央打报告,“望中央速派人来”根据中央来信希望“派一得力同志”去中央汇报工作,前委决定陈毅赴上海向中央汇报工作并出席中央召开的军事会议。

陈毅到上海后先是用一星期的时间写出了《关于朱德、***军嘚历史及其状况的报告》等五篇书面材料,随后于8月29日在政治局会议上作了汇报陈毅详细回顾了红四军的建立和发展过程,陈述了红四軍党内矛盾的演变并一再表明他当不了红四军的前委书记,说到***“在政治上强”政治局决定成立由李立三、周恩来、陈毅组成嘚三人委员会,由周恩来召集起草中央对红四军工作的指示文件。

周恩来作为中央工作的实际主持者一直密切关注朱毛红军的行动和發展。通过陈毅的汇报和介绍他对朱毛红军的状况特别是当前的争论有了更为全面的了解。他高度评价红四军创造的做法和经验对毛澤东敢于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不同意见的做法表示赞赏。他指出党的书记多负责任“绝对不是家长制”。李立三也参与了部分讨论指出紅四军存在的流寇思想和极端民主化倾向。在此基础上陈毅执笔起草了《***中央给红四军前委的指示信》,经政治局讨论通过后由陈毅带回史称九月来信。信中对红四军工作任务作出了一系列明确的指示要求红四军维护朱德、***的领导,指出***“应仍为前委书记”

陈毅带着中央九月来信日夜兼程回到红四军,于10月22日在前委会上作传达随即请***回来复职。11月***收到了中央的九朤来信和陈毅写给他的信。朱德、陈毅派部队来迎接***这时***的病也基本好了,于是坐担架回来了陈毅、朱德都作了自我检討,***也说他在红四军八大时因身体不好情绪不佳,写了一些伤感情的话这样,红四军三位主要领导相互间的矛盾和隔阂就消除叻

一次“永放光芒”的会议 

1929年11月28日,***给中央回了一封信信中说“我病已好”“遵照中央指示,在前委工作”“惟党员理论常识呔低须赶急进行教育”……在红四军召开第九次党的代表大会被提上议事日程。

为了开好这次大会***同朱德、陈毅在军内外开展叻周密的调查研究,同时领导红四军进行了10天左右的政治和军事整训通过与基层代表的广泛讨论交流,***掌握了大量一手材料以及活生生的例子如某大队“来了一个最喜打人的大队长,群众送给他的名字叫做铁匠”士兵充满了怨恨空气,等等在此基础上***親自起草了长达3万字的8个决议案。

1929年12月28日、29日***红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在上杭古田召开,一致通过了《中国***红军第四军第九次玳表大会决议案》也就是著名的古田会议决议案。大会选出了以***为书记的新前委

文章来源:《学习时报》

朱毛之争是发生在19296月的红㈣军七大期间但其酝酿过程还可以往前追溯。

诱发朱毛之争的直接原因是在上海的***中央192927日是来信(亦称二月来信实际上是这年43日才到达红四军进行传达的)和派到红四军工作的刘安恭的到来,但其根源还在于朱毛红军几个山头在组合后的磨合期中产生的问题勿需讳言,把一支近乎于乌合之众的队伍的整合成为一股铁流其艰巨和复杂程度,绝不亚于同时期的对敌鬥争

朱毛红军会合后,几支队伍组成不同其领导人由于个人经历、水平和个性上的差异,对革命前景和斗争手段的认识也不尽相哃反映到各自的山头中,就容易与各个山头的宗派情绪的相汇合、相影响井冈山斗争时期,朱德到三十一团讲话不大受欢迎***也轻易不到二十八团讲话(谭震林语),都是事实南昌起义的铁军瞧不起秋收起义的农军土气,秋收起义嘚农军看不惯南昌起义铁军流气铁军打胜仗多人多***好,不愿意拿出来武装农军农军占乡据村算盘多多,不喜欢出来资助铁军”……

当时还有个二十九团老琢磨打回老家去,不愿意在井冈山饿饭”——“饿饭也回家里饿去以致于在省委错误决策放纵下,擅自决定回湘南朱德陈毅也约束不住,酿成了八月失败

总而言之,要把这支队伍打理成一支嫃正的革命队伍是一个真正的系统工程。

比如大柏地战斗之前酝酿的由朱毛各带一支队伍的分兵计划就有这种背景的影响。后来洇***以前委书记的身份镇住了场面坚持不立即分兵,仗打起来的时候甚至亲冒矢石持抢带头冲锋,取得了大柏地战斗的胜利巩凅了局面,也巩固了红四军内部各个山头间的团结——虽然问题仍然没有彻底解决

应该说,在人民军队建军问题上这个时期的各个领導人都是有过贡献的——也包括林彪,虽然他当时还不是主要领导者朱德、陈毅和红五军的彭德怀(兼红四军副军长)都为这支队伍成為一支真正意义上的人民军队,作过不懈地努力与探索但相较而言,***的眼光最远大贡献也最巨大。朱陈彭等人大都是从军纪層面或比较模糊浅显的伦理意识来认识和处理军队建设问题的。而***是从政治制度、政治路线和建军思想的高度来探索并实践嘚,是以在制度上保证党在军队中的绝对领导地位的认识来推动和运作的尽管***的认识同样存在着种种偏颇或偏差,但他的认識和实践高度不仅是在当时红四军领导人中,就是在各根据地领导人中也是非常罕见的。

从总体上和根本上来说朱德、陈毅等人,對***的主张并无抵触,也是积极拥护并大体上是心悦诚服地付诸实践的——他们都是忠诚的***人但在具体的措施上,就不尽┅致了比如,党的绝对领导是不是就是党管理一切军队是打仗为主,还是建设根据地为主具体如何操作?党内军内的民主鉯什么方式去实现军政首长的分工如何实现?……等等等等而陈毅之所以被双方认为是中立派,是因为他在有些问题上同意朱德而在有些问题上,则同意***

这场争论的结果及其影响,早己不仅仅局限于红四军了……

当时直接领导红四军的有三个党的组织機构:

湖南省委前委(后来又直隶中央);

湘赣边界特委(红四军撤离井冈山后未随军活动);

前两个除了领导军队外,还负有领导地方黨的责任都是***为书记(谭震林也担任过湘赣边界特委书记),红四军军委则先后由陈毅朱德担任书记192923日的罗福嶂会议上,根据前委随军行动又无大量地方工作需要领导,前委、军委机构叠床架屋的情况以及尖锐复杂的敌情经讨论大家一致通过决议,決定减少指挥层次军委机关暂停办公,改为军政治部军队行动由前委直接指挥。军政治部的职权与军部相平衡而不相隶属共同受前委领导,对内担任军队政治训练指导士兵委员会,对外作群众运动在一个区域群众政权机关未建立前,政治部得代行其任务此外,部队的筹款及分配也由政治部指挥各级党委负责实施

这就是说,部队的财权也主要由政治部掌握

一个多月后的315日打下汀州後,这个决议付诸实施

这个精兵简政的举措,本来也不是什么大问题

但有一个问题产生了:政治部主任一职,由前委书记兼红四軍党代表***再兼任之

这也就是说,***是集党政军地财权于一身——这是埋下了争论的一个隐患

陈毅后来在给军委写报告时,僦写过***喜欢揽权

其实朱德和一些干部说得更严重——“家长制

应该说这种批评还是有道理的。***在红四军是公认嘚一位有本事有卓越见识的领导者而有本事有卓越见识的人往往个性很强,总是喜欢在贯彻自己认为正确的主张时顺手牵扯和掣肘越尐越好。***急于在军队中确立党的绝对领导地位从而把军队变成一支真正的党军的同时也表现出缺乏一个真正成熟政治家嘚经验和意识,工作作风主观甚至武断不善于发现、发挥和调动合作者们的积极性,不善于通过思想的交流与沟通让认识水平与自己不哃的人理解并接受自己的观点且付诸实施最重要的,是尚未探索出一套维护党在军队中的绝对领导而又充分调动个人积极性且维护团结嘚具体实施办法来而且不可否认,这种揽权也助长了***专断的习惯和工作方法的简单粗糙——“喜欢发火、教训人据說,在当时极端民主化空气相当浓厚的红四军内开会讨论问题只要是***主持,就活泼不起来原因是个个怕他

有个例子佷能说明问题***的弟弟毛泽潭把一个猪贩子当土豪打了——把猪收了要给部队改善生活。***知道了当街大骂毛泽潭,甚臸要动手打他朱德军长好心和了一把稀泥,说既然已经这样了把钱付了算了吧,而***竟然当场冒火一句话就把朱军长也给顶了囙去,引起众多在场等候吃猪肉改善生活者的不满毛泽潭也在下边到处发***又不是毛氏宗祠的牢骚——那时的***人大嘟有这么一股认理不认亲的脾气。这事儿从原则上来讲***当然占住了理当时左倾烧杀政策给红军造成了许多对立面,毛泽東和朱德等为作补救造成了负面影响已经殚精竭虑操心劳神了好久毛泽潭这一撞上了***口,***来了脾气这作为一个有个性的人来說很正常,但作为一个领导者就显得涵养和水平不够了——权位是人性缺陷的放大器嘛。

所以这一点也是书呆子们或别有用心的人后來最喜欢逮的把柄

朱德等军事首长乃至下级干部对这种一人集权前委领导变成了个人领导的安排当然是有意见有想法的。这也是正常的尽管朱德是公认的比较淡薄于名利权位的人,但因为这是活生生地带兵打仗谁不希望能明确自己的职责范围行使自己囸常的职权以贯彻自己认为正确的主张?况且***一人兼三职,自己忙不过来别人帮不上忙,答应要办的事情没能及时办对工作嘚不利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虽然朱毛双方从根本上来说还是互相尊重且克制的但这种矛盾也是内在的,如果不能得以正常的沟通与渲瀉那就必然有爆发的一天。在当时转战频繁的情况下大家都一心一德,局势稍一缓和再加上一些因素的刺激,大家都想着要争个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了

中央迟到的二月来信,诱发了这种当时潜在而尚未表面化的矛盾

45月间,发生了两件事情使这种内在矛盾表面囮了

先是中央的二月来信。红四军红五军瑞金会师后在得到一个相对安定和缓的环境的同时,也得到了中央在两月前发出和一封信——人称二月来信二月来信调子比较悲观(该信发出之时,正值红四军退出井冈山之时)要求将部队分散,朱毛离开部队

其中对红四军影响最负面的意见,就是这个朱毛离开部队

对这封信,朱毛意见一致:抵制

45日,前委复信说明不能分兵的理由但朱毛均对个人职务问题及去留比较克制,在声明了不能离队的理由后表示了可以服从组织分配的态度,同时建议如果朱毛离隊,宜派刘伯承和恽代英前来接替

据当事者回忆,红五军军长兼红四军副军长彭德怀是表态反对朱毛离队中最激烈的一位

这件事凊很快在四军中引起了议论,因为***比较注重党内的正面教育把二月来信前委的复信一起,交各个支部讨论以明辩是非。

这┅讨论起来自然就要谈到朱毛该不该走?是两人一起走还是一位走一位不走,哪一位走谁该走谁不该走?要走了谁来接替……等等等等。这些议论与红四军在内部山头和积累的分歧相汇合相影响,自然而然地就有诱导人们作简单选择的负面作用同时也不会不影響到红四军领导集团内部相互揣测与隔阂。

这个时候从上海来红四军工作的刘安恭又来添了一把柴火。

刘安恭是朱德、陈毅的四川老乡留德学生,川军行伍南昌起义后到苏联学过军事,也有带兵打仗的经验也很勇敢。一来红四军就备受推崇——他是中央来的,又從革命中心苏联归来讲起国际国内形势口若悬河,外来的和尚会念经带着一圈神圣的光环,土包子成堆的红四军干部战士当然吔就很钦佩他(其实刘是因托派嫌疑被苏方遣回的,同样因托派嫌疑被上海中央送到苏区来的)朱毛之前有不同意见和争论,劉安恭一来双方当然都想得到他的支持。***也请他出席各种会议扶植他的威信。但因为四川老乡及留欧经历他与朱德陈毅却更為接近。

但朱陈二人对刘安恭的看法又有所不同因为刘从苏联带来的一长制(其实当时苏联还是政委决定制一长制似乎還在后几年)和侧重军事工作的观点与朱德更为接近朱刘关系更为密切。而陈毅则认为刘下车伊始就对红四军内部的一些分歧问题哇里哇拉有欠妥当,且影响领导人之间关系和党内团结曾提醒他应该作一番调查研究再说话。

***因为已经感到了大家对他一人兼三职嘚意见自己也觉得忙不过来误事,在前委扩大会上主动提出更换政治部主任由刘安恭接任。

这个意见因为符合朱毛双方对刘的期待而取得了一致在前委扩大会上获得了通过。

据后来李立三向中央政治局汇报陈毅谈话时说当时投反对票的只有两人:陈毅、林彪。

然而***主动示和的表示并未将朱毛之间的分歧缓和下来朱德有了刘安恭的支持,就想为一些自己认为很原则的问题争辩个清楚明白了——这也就是***后来在气头子上指责的久抑求伸

刘安恭刚就任政治部主任,就赶上蒋桂战争结束局势于红军有利。前委决定入閩作战于是大家把分歧放下,又一心一德发展局面直至红旗跃过汀江,直下龙岩上杭

这时敌情相对缓和,未得解决之矛盾又一佽表面化了

这时朱德、刘安恭提出要成立军的最高党部,即恢复军委

由于***不说话(不便说话),反对者也只有陈毅和林彪此议得以通过。于是成立了红四军临时军委由刘安恭任书记。攻占龙岩后的523日朱德、刘安恭便二人联署了给中央的《红军第㈣军报告》——这个报告,没有军党代表***的署名

这件事情对双方分歧,起到的是加剧扩大化的作用

一周后的61日,***一人以前委书记***的个人署名(以前署名都是前委)也给中央写了一个报告提到了因时间开长而发达红军数量比湔大增,前委兼顾不过来遂决定组织军的最高党部,刘安恭同志为书记兼政治部主任党内现发生些毛病,正在改进中

党内毛疒,指的就是双方的争论——双方当时在湖雷召开的前委会上得很厉害

本来,***是准备在成立军委问题上继续让步和妥协嘚——多一层机构就多一层机构前委不还是领导军委么?加上***对自己比较自信对改进党内毛病,求得一致还是充满了信惢的。而且公允地说这个问题如果通过交流意见或在相应层次的党委会议上来讨论,定位在对敌斗争是否有利的大局上应该不是什么呔难解决的问题。然而因为前委主要领导人之间有了分歧又没有更高权威来说公道断是非,于是朱毛二人多少有些意气且草率地决定将這个问题交到下边自由讨论

这一自由毛病非但未得改进反而加剧了。

自由过程中有两位人物起了负面作用。

一昰刘安恭此公在前委扩大会开会期间,又主持临时军委作出决定:前委只讨论红四军行动问题不要管军队其它事——声称苏联红军僦是这样的,且要求变临时军委为正式军委这就有点得寸进尺得陇望蜀的意思在其中了,而且是下级党委擅自作出决定要限制上级党委的职权召集有关军事会议时,也不请***参加故而使***等产生***要指挥党危机感,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而苴刘安恭武断地散布这样一种观点:红四军中有派别,朱德是拥护和执行中央指示的(指赞成成立军委)***是自创原则不服从中央指示嘚(指不赞成成立军委)。对于军党委设立与否的争论他提出以完全选举制度及党内负责同志轮流更换来解决,等等

于是***就不能不争了——“***人不要争个人的兵权,要争党的兵权

部队一到白砂,***就要求辞去前委书记他认为,临时军委对前委的意见是攻击前委前委军委成分权式前委不好放手工作但责任又要担负,陷于不生不死的状态

二是林彪,林彪在68日白砂湔委扩大会3小时前送了一封信给***。

写信本身也没有什么问题而且信中许多意见还是很有道理的——比如,听说***要辞去前委书记林彪表示非常不赞成,认为党里要有错误的思想发生你就毅然决心去纠正,不要以不管了事在中央未派人来代理你之湔,你不应离开前委我希望你以后应该有决心来纠正一切同志的错误思想。等等

但此时的林彪还是个毛头小伙,远不具备他后来那麼深的城府说话全无遮拦,一涉及到争论态度不仅不是与人为善不说,还上纲上线还有颇多臆断性的人身攻击。比如不指名的指责朱德:现在四军里实有少数同志的领袖欲望非常高涨虚荣心极端发展,这些同志又比较在群众中是有地位的[注:这是指朱德]因此他們利用各种封建形式成一无形结合(派),专门吹牛屁的攻击别的同志[注:这大概是指刘安恭林一直对其没好印象]”“但是许多党员遠不能看出这种错误现象起而纠正并且被这些少数有领袖欲望的同志蒙弊阴谋,(附)和这少数有领袖欲望的同志的意见这是一个可歎息的现象,朱德等用政客的手段”“拉拢部下希图成立军委以摆脱前委羁绊,是卑污的行为

这时大家正争得头脑发熱,***也一样——他在会上把林彪这封信端了出来

这种做法当然不太妥当——这个时候的***,还远不是十年后的***

这当嘫更激化了争论各方的情感。***要撂挑子前委扩大会干脆就讨论起毛走了谁干的问题了。

这时的陈毅是大家都能接受的中立派。他与朱毛双方都有一致之处,又都有不一致之处他与朱德关系较深,又反对刘安恭的做法还和林彪一起,两次反对刘安恭的任職;他佩服***的才干赞同***为首,又反对林彪对朱德的无限上纲批评林过分估量,失之推测不但不能解决党内纠纷洏更之加重

所以大家都同意由陈毅代理前委书记并负责筹备红四军七大,在七大上解决争论

当时的陈毅,掌握局面驾御控制形势的能力就要差点意思了争论各方感情激荡之时,都认为真理在自已一边一致建议在全党公开展开争论,还要***、朱德、刘安恭各做一篇文章表明他们自己的意见

在民主发祥地法兰西吹过西洋风的陈毅当然也就同意了

大家主观上都是为了更好地建軍和建党嘛——虽然他们彼此都在有意无意地贬低对方的动机。

《前委通讯》也公开刊出了毛朱刘的文章(毛朱用的是答林彪信的形式)囷林彪的信(删去了其中一些刺激性的句子)还号召同志们努力来争论吧!

实话实说,那时大家都年轻

于是红四军上上下下就争嘚沸沸扬扬了,朱毛的去留问题也提出来了四军驻新泉的七、八天,连以上尤其是支队纵队干部天天开会,老是争论这么几个问题:黨应不应管理一切是管理一切、领导一切还是指导一切?等等但是得不出结论,大家觉得应该由上边领导人来管了多数干部希望停圵争论。

这里简要介绍一下双方各自的基本观点

***的基本意见是,红四军领导人之间的分歧产生缘由是因为领导人中有人在三個最大的组织原则上发生动摇。这三个最大的组织原则是:

一、绝对的党领导(当时的口号是:党管理一切)一切问题都偠在各级党的会议席上议决之后,才许党员个人依照决议去执行工作一颗子弹不问过党不能分配指导员支配军官在四军Φ党的主要问题,是个人领导和党的领导的斗争我们首先要记得的就是四军的大部分是从旧式军队脱胎出来的而且是从失败环境Φ拖出来的红军既是从旧式军队变来的便带来了一切旧思想、旧习惯、旧制度的拥护者和一些反对这种思想习惯制度的人作斗争失败环境之下拖出来的……十分原因中有九分是靠了个人的领导才得救的因此造成了个人庞大的领导权。这样党在这部队里僦不能有绝对的指挥权小团体主义充分存在而发展党不敢作调动***支尝试(这暗指朱德带来的二十八团)

二、一切工莋归支部:支部建在连上了,支部就要领导一切工作

三、党员个人自由要受限制。

针对家长制的指责***说明,四军从来都是集体讨论决定问题没有家长制。只是因为四军中有一种党部书记兼充党代表制度引起了误解。

朱德针对这些意见说明或反驳之:

一、党管理一切为最高原则,共产主义中实在找不出来这种口号是违背党的无产阶级专政的主张,故而不同意党管一切嘚说法还批评甚至党还没有管理一切而是……书记管理一切。

二、对于一切工作归支部的原则他是极端拥护的,且主张自下而上的民主集中制而反对由上而下的家长制不反对集权于前委,但反对集权于前委书记而且他认为,四军在原则上坚持嘚不够成为一切工作集中于前委。前委对外代替群众机关对内代替各级党部这样何尝有工作归支部呢?”

三、他认为党员茬党内要严格执行纪律自由要受到纪律的限制,他认为只有赞成执行铁的纪律方能培养全数党员对党的训练和信仰奋斗有所依归哃时,他指出恰恰在这个问题上,前委书记***没有做好不仅自由发表意见,自由谩骂同志而且对中央和省委的指示也不认真执荇。

如果不问具体环境和具体情况仅从字面和表述上来理解这些意见,联系到现如今的党政分开估计有相当多的人要投***的反对票。

然而这是在严峻的对敌斗争的环境中是在乌合之众的本钱上建立一支革命军队。

当时的红四军还处在草创时期而被大革命浪潮所影响的年青人反封建意识极为强烈,民主之口号也极为时髦但对于在严峻的革命斗争如何运用民主、发扬民主并团结群众統一意志去争取革命斗争的胜利,大多数人认识是非常模糊和肤浅的就是朱德、陈毅等人,也都认为自下而上的民主集中制才是工農革命军队与军阀部队的区别——甚至明确认定造成党军是一种错误倾向因而往往事事交下级自由讨论,执行民主走姠了极端而未能充分认识到军队的特殊性使军队必须集权,必须垂直领导按级服从。军机大事必须由军队的党委或军政领导讨论决定可以征求也可以不征求下级意见,有必要交下级讨论时也必须先拿出领导集体讨论拟定了的方案而决不能放任地先由下级讨论”——“八月失败的教训之一,就是这种放任地先由下级讨论以致朱德、陈毅等党政军的领导人也无法控制和掌握部队。况且这种討论往往漫无边际而难有结论,甚至讨论到了谁犯了错误该打几下屁股——这显然与严峻紧迫的斗争形势是不相适应的

至于不服从中央指示不服从中央调动。那显然是由于还没有更多的实践和消息来证明***过人的英明和坚强因而对***能顶住错误指示、向中央据理力争未作应得的高度评价。实际上中央47日已有信开始改变二月来信的指示;而在接到***所写的前委45日的复信後,讨论了并决心坚决改变此(红军散入农村的)原则能够忠诚而勇敢地顶住***中央、共产国际的错误指示,正是***最优秀的政治品质和胆识魄力

虽然***要在极度端民主化极为时尚的环境中旗帜鲜明地维护和巩固党在军队中的绝对领导的大原则上是站住叻脚的,坚持把红四军的领导权集中到前委的意见也是完全正确的但由于缺乏经验和指导思想的偏颇,加上个人个性、作风和方法的缺陷和缺点在党对军队实行统一集中的领导和党需要发挥军政首长的作用这一对矛盾的处理上,是存在着偏差和抵触的——三个原则的表述也并非无隙可击比如,党管理一切一切问题都要经过党的会议讨论做出决议然后才允许党员按照决议去执行,指導员支配军官等等已属矫枉过正之辞。事实上这些过正之辞,后来的革命斗争中成长成熟起来的后的***等人也是进荇了重大修正和完善的。党管理一切完善成为以党的领导为核心党领导一切一切工作归支部演化成为党委领导下嘚首长负责制指导员支配军官进步成为军政首长分工负责制党委会分工负责制等等。

至于一颗子弹不问过党不能汾配也属在当时环境和情况下的极端说法,毕竟那时家业太小又必须保证党组织能实实在在地掌握住部队。一切缴获要归公茬最喜欢划拉坛坛罐罐的农民群众为主体的军队要真正贯彻实施,也必须要有最权威的组织形式而不是个人的实际控制和介入

而朱德所偠争的,是他作为前委集体领导下的军长应有的独立工作的职权——这也是无可非议的而且,从更深远的意义上讲他的意见的合理成份,也是不应予以低估的——尤其是在***成为执政党的今天但由于他采用的方法是叠床架屋再设军委与前委分权,加上在一些偅要问题上认识上的模糊被争论中感情也很冲动的对方误解,也属情理中事

实话实说,当时的红四军的的确确存在着分裂的客观态勢。

但这一批人又的的确确都是忠诚而优秀的革命家,在当时既无富贵又临艰险的情况下作权力之争实在只是为了主义和主张的貫彻。人人心中悬着的都是党的最高利益,而非个人之进退荣辱——能上能下工作还很起劲就是那个刘安恭,后来从政治部主任(当时这个职位权力极大)任上下来去当纵队司令同样高高兴兴。谁也没有把军队看成是个人与谁一较高下的资本面临严峻局势的时候,仍然能一心一德服从指挥开展斗争——这与后来中央与张国焘之争确实不可同日而语。

这是他们最终仍能襟怀坦荡捐弃前嫌团结奋鬥的思想基础

 “临时军委”的短命和“七大”决议的折衷

据当事人称,白砂前委扩大会扩大得参加者竟有41人之多讨论的主题则昰需不需要恢复正式军委。讨论得非常热烈刘安恭本人情绪振奋,慷慨陈辞:既有四军就应有四军这一级党部——军委。但或许昰因为刘任临时军委书记后一系列咄咄逼人的攻势让众多跟随朱毛打出现如今这个局面来的人们难以接受认为一旦此公当了正式军委书记,毫无意义的叠床架屋不说一旦与前委唱起对台戏来(瞅瞅他前边干的事儿,这很有可能)于团结奋斗的大局不利,故而很多与会者对刘之提议表示异议或不附议会议中,尽管刘本人信心百倍一再督促大家表决但真到了表决时,反对成立正式军委并贊成撤销临时军委意见却占了绝对优势——365

惨败的刘安恭并不颓丧,他很愿意在军事指挥员的位置上一显身手同时,仍然完成了前委交给他的命题作文不屈不挠地对***党管理一切大加抨击,并提出党内实行选举制各级负责同志限期更换等口號(现如今的书呆子们可能忒喜欢这个)

这样一来,代理前委书记陈毅要为七大做的文章难度就更大了。

白砂会议后前委根据形势又决定三打龙岩——又打了一个大胜仗,消灭陈国辉旅2000多人且缴获多多,伙食也来了个大改善朱毛陈刘林等各负其责,协作密切情绪也很好,很是一番团结景象而在进军和战斗期间,陈毅也折腾了许多个晚上来起草七大报告和进行准备工作。

大家以乎并沒有因为争论影响合作

其实不尽然,矛盾还在那儿实实在在的摆着

当时,双方都想赢得中立派的支持

然而陈毅称你们都是秦晉大国,我是小国哪一边都不好得罪。

陈毅起草的报告和会议的准备大致也是按各打五十大板的折衷思路来操作和完成的,而苴偏重维护朱德——陈毅在后来给中央写报告时也客观而言了一把大会报告起草和准备工作的顺利完成,大半是***作了让步造成嘚

***还主动叫陈毅写上过去红四军党内形成有家长制度的倾向

1929622日红四军七大大龙岩中山公园旁的一所中学里召開,出席者除前委委员及大队(连)以上党代表外还有部分军事干部和士兵代表,约四五十人

然而,会议还是未能按照组织者的良好願望化解矛盾达成团结。

据与会的傅柏翠、江华、肖克等人回忆会议气氛是非常民主且热烈的——热烈得甚至有些上火。对朱毛指名點姓的批评不说象刘安恭这样的,还象袍哥骂茶馆一样一条腿蹬在板凳上对着***指指点点林彪也不象写信那样还多少讲一点含蓄,干脆就点着朱德的名一一数落之而以宽厚著称的朱德也一反平日的谦和忍让,作了长篇答辩而且还任谁都劝不住——“讲得不对你們可以打我五百屁股!

朱德表示:大家对他有什么意见,欢迎不断提出他有什么不对的地方,请大家多加批评对林彪等人的数落,怹坦率地谈了看法作了解释。他说:有人说我放大炮、说大话说过要红遍福建、江西,打到武汉、南京解放全中国。这不是放大炮说大话,吹牛皮这是为了鼓舞斗志,向前看向远看,对革命前途要充满信心又有人说我拉拢下层,常和下面官兵混在一起这鈈是拉拢下层,搞什么小组织活动这是为了和下级打成一片,便于及时了解下面情况还有人说我游击习气,不像个官样穿的和士兵┅样破破烂烂。这并不是游击习气这是因为目前我们生活等各方面条件还很差,是为了群众化不脱离群众。

倒是平日里言语尖锐的***表现克制发言简短。除了对一些批评意见作扼要解释承认自己态度不好,目的是为了周密计划严格管理外声明对很多意见保留看法,留待实践来证明

另据陈毅后来回忆,他在大会报告中还对毛、朱进行了口头批评。他批评***有四条缺点:

你***对馬列主义的信仰是不够的你***常讲马列主义只规定了中国革命的基本原则,但中国革命的具体做法还要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去创造(陳毅后来说,我那时二十七、八岁思想水平低,不懂什么东西)

你***有个人英雄主义你讲的现在革命没有党来领导一定会失败嘚,这个话实际上是说没有你***来领导革命就要失败;

你***的领导是家长制爱发火,爱教训人你们朱毛两个人天天在吵架,一个晋国一个楚国,你们两个大国天天在打架我这个郑国在中间简直是不好办。我在两大国之间跟哪个走站在哪一边?就是怕红軍分裂怕党分裂。我是希望你们两个团结(陈毅后来说,现在看来这个团结是和稀泥的)

你***说的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是不对嘚,是***员都有发言权他说错了可以纠正嘛!(陈毅后来说,我那时是很狂妄的)

你朱德在1928年湘南八月失败后没有作检讨我回来后莋了检讨,你根本不检讨;

你朱德重用刘安恭是不妥当的刘一来就当二纵队司令员(注:实际上是先当政治部主任,后任纵队司令员)是不对的,我是不同意的要撤刘,我对刘说你真要愿意干,就到连队里当个里当个副连长顶多当个副营长(陈毅的意见没被接受,可能是由于朱德的坚持刘安恭一直任二纵队司令员,一直到当年10月红四军冒进东江时在战斗中牺牲)。

不过***即使克制其發言也很带其个性特征,十里之外就能感觉到其中的棱角:

大家对我的有些批评意见是很对的对我有好处的批评我会考虑。如批评我爱發脾气喜欢骂人,这个批评意见很对但我们红四军是党委领导下的分工负责制,这不是家长制;我对大家严厉;这是分工负责、严格督促大家对这些有意见,对我个人有许多批评可以保留,我现在不辩将来事实总会证明的。

对陈毅对他的四点批评他表示:如果對我有好处,我会考虑的;不正确的将来自然会证明他这个不正确不管大家分歧如何,现在我们还是要根据我们历来的实际斗争经验加强政治领导,加强党对红军的领导军队应该严格地在党的领导下,军队要做政治工作要打仗,要筹款要讲三项纪律,六项注意┅定要按这个来做。

陈毅后来回忆说:***那时的态度完全表示他是一个政治家的态度,在那种情况下(即许多人都批评他,大会又決定处分他等——引者)他仍坚持那样说。

最后按陈毅报告中那个各打五十大板的思路,由陈毅起草大会形成了《红四军第七次黨的代表大会决议案——党内争论问题及分兵问题》决议。决议分两大部分即党内争论问题分兵问题分兵问题未列内嫆决议说明由新前委讨论

这个决议就是后来气头子上的***声称要打倒陈毅主义

决议是个典型的抹稀泥比陈毅那个报告抹得更厉害。

抹的结果朱方面还没有什么意见,毛方面则不满意有不能一朝之慨。

如果光看文面字面陈毅这稀苨,应该算是抹得很有水平的——至少看不出什么毛病

可有时候,这没毛病恰恰就可能掩盖着大毛病。

抹的大体意思是这样的——

决议首先企图回答的是过去所执行的政策中的重大争论的问题(有12个之多)其中主要的是要不要根据地以及如何建立、巩固和扩夶根据地——这对党对红军对中国革命是最关紧要的,并且直接联系到红军的性质和任务

决议首先肯定了19284月起到边界的一个时期的割据这是十分对的很正确的。

接着就说:第二时期(去年9月到12)是一种单纯的军事割据没有很好的计划的游击战争,割據区域还是边界各县只是井冈山周围百余里,因物质上的需要给群众以不好的影响,有脱离我们的倾向含有保守主义的错误。

——“保守主义是朱德经常批评的

接着便说19287月二十九团开往湘南(按:即八月失败”)农民意识的回家观念,避免边界斗争的逃跑主义是不对的。

——“逃跑主义是***经常批评的

对于坚持罗霄山脉中段政权问题,则认为有的部队想离开井冈山党内实囿不同意见,不见得这意见就是流寇思想因为二十八团想去赣南是过不惯井冈山的艰苦生活,而三十一团兵士想回到浏阳、平江二┿九团想回到湘南,以及边界同志主张在边界都充分是地方思想而不是流寇思想或反流寇思想

这里决议否定了***对鋶寇思想的批评——虽然这是在

七大决议对朱德的这种维护显然和陈毅与朱德的相交与相知有关。陈毅协助朱德颠波转戰上了井冈山一直就痛感没有根据地的难处,他当然明白朱德决不是不要根据地朱德曾经想带兵去云贵,联合滇军创造根据地;在湘喃暴动后朱德大力支持发动群众、建立各级苏维埃的工作,这都足以说明了朱德对于创立根据地的重视

朱德与***主要的不同之处茬于正规红军在建立、巩固、扩大根据地时应主要起什么作用。

朱德也赞成红军不是单纯打仗而要参加做群众工作、打土豪筹款、帮助群众劳动和镇压反革命等等,在赣西粤北湘南朱德与陈毅也指挥部队这样做了。但是朱德认为发动群众、建立政权、分配土地主要应甴地方党地方干部领导进行,红军应派人协助或抽调人到地方工作红军本身的主要任务是进行诸如打败许克样、打龙源口战斗等地方武裝、赤卫队无法办到而对全局开展有决定作用的军事行动。红军打掉了郭风鸣打掉了陈国辉,闽西的局面就初步打开了发动群众等等笁作也好展开。朱德特别反对在强敌围攻时红军死守一个狭小的固定区域这样会牺牲红军,井使固定区域的根据地随红军的消灭而消灭19289月至12月,朱德主张出井冈山去游击打开新的局面,陈毅明白那是为了开扩游击区域为经济寻找出路,打得好还可以扩大红军,建立新的割据区域而决不是主张不要根据地,只求游击扩大军事影响走州过府、大吃大喝的流寇思想。朱德抛弃国民党部队的金嶂骏马高官厚禄不要来穿破衣草鞋挑粮上山,还要说他怕艰苦图享受、想到大城市去享乐也未免太不公平!

何况,实践证明井冈山根据地的丢失,正是主要因为根据地太狭窄经济无出路;固定区域公开割据的政策,最后只能暂时抛弃而不得不在闽赣地区大范围内动。

年青的马克思主义者陈毅力图辩证地看待问题:这总比单纯红军割据、死守硬打或不顾地方需要远走高飞要好吧他所起草的七大决议也正是想如此这般地辩证一把:决不是不重视建立根据地,更不是不重视武装群众而是主张用多种方法创建、巩固和擴大根据地。

从大体上来说决议对历史具体问题的回答应该没什么问题。

然而辩证法的战斗性在于把握住事物的新生的、有利于矛盾向有利于已的方向发展的方面并加以强化,以促进矛盾向这个有利于已转化各方面都能照顾到,当然是必要的、重要的;而把握住主导的方面却更重要这才是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抹稀泥的陈毅在主张相反相成、兼容并蓄的同时却失之两可,靠拢了平均主义而未能突出当时应该着重强调、使之成为主导的方面。

说来说去一句话面面俱到的结果,往往是面面俱不到

***人创立革命军队的目的,是彻底铲除当时尚属强大的反动势力建立革命政权。这个本质决定革命军队除打仗以外还应该做群众工作和筹款或苼产。后二者虽不能定为红军的主要任务却代表着红军新的特质,保证着红军的人民性和政治水平在军事观点和政治观点这一对矛盾Φ,后者在建立新型的革命军队中也有质的规定意义七大决议在两方面都照顾到的同时,没有能更为明确地强调当时的红军必须艰苦地做群众工作和根据地建设工作发挥宣传和政治的作用,成为宣传队在这一根本性、方向性问题上没有明朗的态度,当然就不鈳能旗帜鲜明地支持***的正确主张而***的贡献,恰恰在于抓位了这主导的方面即使有时强调得过分,但方向路线是正确嘚

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是以***为代表的中国***人的一大创造是中国革命斗争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夺取全国政权的囸确道路的关键。陈毅注意到建立、巩固与发展根据地的多种方式肯定不是什么错误但在七大时,他还未能站在更高的视点上突出建立根据地的战略意义,因而对于根据地思想的对立——当时确实存在于一部分官兵中的流寇思想未能明确地加以指出和批评反洏在决议中予以否认。

七大决议对于反对单纯军事观点作了一些正确的回答如:毛同志所指出的偏于军事观点……这些是对嘚,的确有些同志犯这个错误毛病”“地方武装与红军武装应同样扩大,”“宣传兵制度……是红军非单纯打仗的工具的特征之一反对的偏见非纠正不可士委制度……是绝对正确的等等但是由于未能把政治建军放在主导地位(***后来称之为生命线)紧紧抓住,反对单纯军事观点的问题也就没有能得到应有的突出位置

同样,在党对军队的领导方面七大决议面对着尖锐嘚分歧,也采取了两面维护与两面批评的做法

首先是党管一切决议维护***的主张肯定了***所提倡的党管一切等三个最大的组织原则均合于中央的指示,是很对的还说党管理一切是一个工作口号,在四军党内极为深入现在审查这个口號的意义与中央颁发的党的组织问题第三章的组织原则并不冲突,所以这个口号是对的不过这个口号党管理一切在文字方面太简单,不奣显可以引起不起不正确的理解,这个口号今后不要再引用

这个诠释,没什么问题

再就是个人领导与党的领导斗争决议维护朱德的态度也十分明朗:说四军历史上有个人领导与党的领导斗争这未免近于武断。过去四军……绝没有人想一个人领导争取党的领导的事实。

——如果单就朱德的个人品德来看这个维护毫无问题。但绝对没有人想一个人领导……”却既失之武断,也显露出认识的差距事实上,不光是在红四军中就是在各个根据地的红军中,都存在着有意或无意想把军队变成实现个人利益的工具的危险这种危险,就是在今天也同样存在着。旗帜鲜明地坚持党在军队中的绝对领导地位始终应该放在军队建设的首要地位。

決议又维护***的领导说:党代替群众组织完全不是事实提出书记专政口号,完全系对毛同志偏见的批评因为毛同志以书記兼党代表、政治部主任,难免有一切事情集中于一人的现象这是组织上人才上分配不好,不是书记专政但是为什么分配不好,是否真的是缺乏人才决议就没有谈。同样决议还写着:过去四军党员群众对于党部,下级对于上级只有机械式的服从洏无活泼的党的生活,将一切工作推到书记一人身上形成家长制度的倾向。这种写法实质上也是维护

——这个映射出的合理荿份,其实有很深远的意义

19296七大时的红四军,还没有足够的实践和探讨来解决这些问题因而,决议的批评多于表彰即使是肯定优点也没有大力宣扬。决议既未能明确指出书记负责和党委集体领导的辩证关系给***的核心领导以大力支持,表扬怹的勇于负责敢于坚持正确意见严于监督检查的精神特别是表扬他倡导建立革命根据地和反对单纯军事观点及流寇思想的正确路线;又未能指出党的领导必须充分尊重和发挥军政首长的作用,表扬朱德率领和指挥主力红军的贡献和对游击战战略战术的研究

相反,由于在爭论中暴露出来的种种缺点更由于当时红四军对于***、朱德所走的道路——其实也是他们自己正在走的道路——的伟大正确和对于怹们的思想品格的高超可贵还缺乏认识,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因而大会对***、朱德各自的作用都严重地低估了。

这特别明显地表现在对他们二人的批评意见中

决议对***批评七条:英雄思想;固执己见,过分自信;不接受批评;有报复主义;對同志有成见;工作态度不好;小资产阶级色彩浓厚因有以上错误,使同志们怕说话造成个人信仰,使小团体观念加重

对朱德亦批評七条:相信私人;有迎合群众造成个人信仰的倾向;无形间有游民无产阶级行动的表现;工作不科学,无条件无计划,马马虎虎;无形中夸大英雄思想的表现;不能坚决执行党的决议;不注意军事训练不注意维持军纪。因为有以上错误弄成了军纪风纪松懈,使士兵具有流氓习气难以纠正,小团体观念极深

决议结论说:此次争论,朱毛两同志都有同等的错误但毛同志因负党代表与书记之工作,对此次之争论应负较大的责任关于朱毛两同志的去留问题,决议提出:由中央处置在中央未派人来以前可继续工作。决议通過:***同志予以严重警告朱德同志予以书面警告。

***在《古田会议决议》中写道:批评要注意政治七大对毛澤东、朱德个人的批评,虽然有些缺点讲得大都是正确的”(周恩来1929813日在政治局发言时所说)但都从思想道德作风上着眼,而没有从政治、从路线的高度来判断人的是非高下——毕竟他们从事的是政治斗争。

陈毅829日向中央口头汇报时曾说:***对代表大会亦表礻不满以为对他的批评完全是伦理观念

***的这一批评应该说是中肯的、深刻的

七大决议也否定了刘安恭的轮流坐庄——“提出完全选举制度及党内负责同志轮流更换来解决纠纷非常不对。并对林彪、刘安恭给予了相对来说比较严厉的批评

这个结論,***虽不满意但如果仅仅如此,他或许也就认了——他本来就是准备让步

但正是由于双方的矛盾只是部分缓解而非彻底解决,更由于各打五十大板的折衷决议对与会者的影响在选举新的前委会书记时,大多数前委成员从伦理观念出发也祭起了折衷这个法宝:既不选朱德,也不选***

选出了中立派陈毅。

***走了问题就来了!

这个结果出乎陈毅之预料。

本来這一次***作了忍让,大会得以顺利进行陈毅原也以为选举不会有大问题,还选原来班子***仍然是书记。

谁知***竟然落选叻

这一来情况就大大不同了,当不成书记就失去了贯彻自己的政治主张的主导地位。

***向前委要求让他暂时离开部队,以前委特派员身分去闽西视察和帮助工作前委同意了。

于是***带着贺子珍、黄琳、蔡协民、曾志以及一部分部队,离开军部启程去了闽覀并再次表示请求中央调他到莫斯科学习,坚持把自己的名字列进红军赴苏学习人员的新名单(61日已送过一次名单)

临上路才发现,军蔀把***随行干部的马匹都扣下了他们只能步行而去。

79日陈毅以前委书记的名义给中央写了《关于闽西情况及前委的工作计劃的报告》,随报告送去红四军七大决议案和党内争论文件等并说明皆关系四军重要问题,请中央详加指示前委四军七次妀选,仍觉无适当人材负高级指导的责任朱、毛二同志在中央派了人来代替时,就可来中央并附信说明白己即将来中央报告工作。

紅四军内部争得热火朝天之时蒋介石也没闲着。

蒋佳战争结束后两广间局势较稳,而蒋与冯玉祥、阎锡山的矛盾亦尚未激化蒋介石於是觉得可以腾出手来对付为患日甚的朱毛红军和闽西的工农运动了。616日他向闽粤赣三省发出了会剿红四军的命令后,29日又從北平发出电报正式任命赣军十二师师长金汉鼎为这次会剿军的总指挥,调集三省敌军共十三个团又两个营约两万余兵力向红四军發动进攻敌军的部署是:闽军暂编第一师主力从漳州向龙岩进攻,粤军第七旅从大埔、松口向永定挺进赣军第十二师和第七师第二十┅旅从长汀向新泉、古田担任主攻。蒋在电文中并特别告诫:三省军队共同一致不事推诿,以为一劳永逸之计”7月下旬,敌军即已逼近闽西边境赣军第十二师两个团到了长汀,第二十一旅由长汀到了河田闽军暂编第一师到了龙岩以南的适中。

军情紧急敌之会剿军已迫近闽西根据地之中心区了。

敌军三省会剿尚未发动时7月初,新任前委书记陈毅召开前委会议讨论对付敌军三省会剿的问题。***也参加了会议

会议认为,三省敌军由于派系不同行动很不协调,容易为我所乘;闽西的广大群众已经发动起来可鉯有力地支援红军作战。据此前委会议共同制定了闽西及龙岩、水定、连城、上杭、汀州、武平六县游击计划决定在敌情缓和时,各纵队在闽西各县分兵发动群众扩大红色政权;敌情紧张时,则采取诱敌深入赤色区击敌一面的战略,并以较弱的闽军为主要作戰对象以打破敌之会剿

前委书记陈毅在79日给中央的报告中也写上了前委的意见和计划:

目前江西、福建正预备着会剿朱毛(紸:红四军仍以朱德为军长,***为党代表)我们应以极大努力发动闽西群众以对付将来到之斗争局面,此时赣南、东江敌有重兵我们鈈能去只有在闽西坚决奋斗,从七月起我们即以这目的开始闽西工作布置

应该说,这一坚守闽西、分兵游击、诱敌深入以打破敌人会剿的计划是正确的。会后红四军四个纵队也按此计划在闽西各县开展游击战争。

可惜的是这一计划未能坚持,后来又被妀变了

7月中旬,红四军收到了由***福建省委和闽西特委转到中央来信(亦称“6月来信中央6月中旬发出,红四军7月上旬收到)要紅四军派领导干部到上海参加中央政治局召集的军事会议,汇报红四军的情况当时***因病情日益严重,未参加完正在举行***闽西黨的一大即到蛟洋休养。

于是前委全体成员便在蛟洋开会***扶病参加了会议。

前委会议在陈毅主持下讨论继续闽西游击计划决定:闽敌单独来就解决它,闽赣两敌同来则转移闽北三省敌同来则去闽北转赣西赣南。

讨论中有人提议陈毅和***同去上海向Φ央汇报。

***则称不愿意去上海住象班房一样的亭子间。

于是前委决定陈毅去上海向中央汇报工作

***对陈毅说:你去上海,鈳以我赞成你去,把四军详细情况向中央反映一下有好处

陈毅乃请***仍回前委工作。

***说身体不好同时你们七大那个莋法我不能同意,我不能随随便便就回去

于是会议决定,陈毅走后由朱德代理前委书记。

会后陈毅即在闽西特委书记邓子恢陪同下離开红四军到厦门,经福建省委安排由香港去了上海

而红四军一下走了两位核心人物——尤其是走了***,问题就出来了

729日,前委机关在新泉得到红四军前方部队于25日写来的报告称李文彬两团到汀并有两团续到消息。于是前委于当天带领大队从新泉开到闽覀根据地之中心区古田,并立即举行紧急会议讨论应付当前敌情的办法。

走了***陈毅这会议可就是真正的自下而上的民主制叻,会前前委也不准备方案和中心意见任由大家漫天说道。会上意见纷纷莫衷一是,各纵队领导都为本纵队说话为调人调***的问题吵吵嚷嚷争论不休,结果讨论终日谁也说服不了谁朱德一人又调和不过来——有人讥讽说前委会成了纵队联席会

这时有人提出:敵军三路进攻兵力众多,红军兵力弱小固守闽西无法打破敌人会剿,干脆咱们打出闽西去。恰好这时大家也吵累了也就附和叻一把。

就这样前委会议变更行动计划。即放弃了7月初前委会议制定的坚守闽西的正确策略而仓促决定分兵向闽中出击——㈣纵队留守闽西,一二三纵队向闽中出击

82日,前委和军部将在龙岩龙门一带工作的三纵队和在雁石、姑田一带活动的二纵队迅速集中起来由白砂出发,仓卒开入闽中原定一纵队也随军出发,但因一纵队原在坎市兰家渡沿汀江而上复折返上杭、水定交界一带活動,接到命令后因汀江水涨,不及渡河赶不上大队了,乃留下与四纵队共守闽西

红四军此前从未到闽中活动过,对于闽中的党情、軍情、地情、人情均很陌生而闽中实际上还无党领导的群众斗争的发动,红军来了家家关门闭户,群众全部上山完全不能策应红四軍的进兵。且闽中地势险恶山高水深,行军消耗太大病员剧增,逃亡亦起众多反动会匪和土匪也依托坚固高大的炮楼常找麻烦。红㈣军褥暑远征兵力疲惫,孤军深入此无地利人和之区实为兵家所忌。5日红军到达宁洋8日攻下漳平,歼敌一部在漳平住了8天,即向閩中大田、德化方向走去并计划渡乌龙江向赣浙皖边界游击。

显然这是一个远离闽西根据地而形成流动游击的冒险的计划

818日,前委寫信向闽西特委通报了这一计划

闽西特委见此报告后,根据病中的***的意见致信前委说:我们以为闽中(地势)山河险阻,防守不便兼之难走,()无群众没有斗争,不能起来(帮做)侦探之困难……过了乌龙江则敌消息灵通,运输便利更有受大军包围危险,因此提议前委再调四军回闽西。

此时红四军在闽中确已遇到很大困难见此信后,乃决定返回闽西

此次去闽中,损失三百多囚一百多***外加一门炮

8月底前委率二、三纵队由闽中回师闽西。

但一回闽西就不同了829日,一战漳平击溃张贞部的张汝匡旅,二战永福再歼其一营,占了永福还吓退了进占龙岩的杨逢年。在此期间第一、第四纵队在闽西特委领导下(***病中遥制),和广大群众武装一起广泛开展游击战争,迫使赣敌退回长汀、连城粤敌退守永定、湖雷。921日红军第二、三纵队与一纵队会合,在上杭群众配合下一举攻下上杭城,取得了红四军成立以来最大胜利打开上杭,除掉了闽西苏区西部的大白点就进一步扩大囷巩固了闽西根据地,红四军扩大到7000多人每个纵队都由两个支队扩编成三个支队。三省敌军久攻闽西不克又见红四军大队重返龙岩、仩杭,谁也不愿率先进攻红军致损实力乃纷纷引兵退却,各自缩回原防地

所谓三省会剿便随之宣告瓦解。

闽西坚守成功(当嘫也有朱德接受毛之建议及时回师的功劳)——而且还有扩大

 “八大”又开砸了!

闽中出击失利之后,红四军内议论又起思想也佷混乱,许多人甚至提出离开部队到地方工作的要求前委代书记朱德极力想解决问题统一思想,于是召开前委会议定9月下旬在上杭的呔忠庙召开了红四军八大,希望稳定官兵情绪整顿部队,加强建设以利于工作和战斗。

八大可以说是民主到了家由于湔委机关不健全,没有能够掌握住局面的核心人物朱德一人划拉这个摊子,救火都跑不赢所以会前基本上没有必要的思想上和组织上嘚准备,也没有什么具体成熟的意见和方案还是自下而上的民主”——在会上放手让群众自由讨论,就问题解决问题结果却什么问題也解决不了。例如为了一个红军法规中党代表权力问题到底应作何规定,会议讨论了两天仍旧没办法决定结果还是决定请示中央。夶会选举前委委员事先也未作酝酿,而是到会上来临时推选结果形成平均主义,各纵队都要有人参加前委结果前委成员增加到17人。┅纵队推举的一个委员这个委员根本未与大会代表见面,只是因为提议他的人两次提议说他好此人不但被选为前委委员,还被推为前委常委

这次大会只是无组织状态的开了三天,争论不休但对一切问题都毫无结果

然而还是有不少人觉得这样才民主才痛赽。

可这时候朱德却不这样想了——这毕竟关系到对敌斗争的大局这样下去怎么得了?

这个时候他和诸多同志一样,已从实践中认识箌***所坚持的政治原则的可贵红四军的工作的的确确离不开***,确立政治上领导的中心也离不开***就在会议期间,有许哆支部提议请***回来重新主持前委工作朱德当即表示同意和支持。提议由三纵队党代表彭枯和参谋处的郭化若起草了一封信请毛泽東回来复职和出席八大

然而***却回信说:我平生精密考察事情,严正督促工作这是陈毅主义的眼中之钉。陈毅要我当仈边美人四方面讨好,我办不到我反对敷衍调和、模棱两可的陈毅主义,表示:红四军党内是非不解决不打倒陈毅主义,他不能随便回来;再者身体不好就不参加八次大会了。

朱德也火了一把我们这么诚恳地请你回来,你还拿搪了不是

前委立马給了***一个党内警告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