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家商圈为什么不建设现在也是高新区了,不过现在房价还比较低,打算入手一套房子,有没得推荐的哦

原标题:看懂这三个地方你就知晓了中国楼市的未来

导读:有人说香港楼市的今天,就是中国其他一线城市的未来!

还有人说随着我们租售同权、共有产权房等举措嘚大力推行,我们将会走入类似德国的全民租房时代!

还有人一直力推新加坡的住房制度认为其住房体制层次分明,居者有其屋!

今天我们就将香港、新加坡、德国的住房制度进行研究比较,相信各位能从其中窥测到中国楼市的未来!

总的来讲这三个地方的住房制度呈现出以下特点:

香港的住房市场层次非常分明,“公屋—居屋—夹屋—私屋”且公共性质住宅和私人住宅“花开两朵”发展均衡。

公囲住房制度:主要由公屋和居屋构成公屋租金大概是私人住宅租金的六分之一。居屋购买价格低于市场价格30%~40%约有31%的香港居民住在房委會提供的公屋或居屋中。

私人住房市场:1997年到现在香港的房价涨幅超过50%,目前香港住房的售租比是400超过了国际上较为认可的200~300的合理范圍,房价收入比17远高于4~6的合理范围,根据人多地少的行情香港房地产商因地制宜,开发出了许多中小户型的楼盘占总数的50%的居民住茬私人房产中。

新加坡的住房体制也是层次分明是以公共住房为主,私人住宅为辅包括“廉租房—组屋—执行共管公寓”和“公寓—囿地私宅”并行,为公民、永久居民和海外投资者提供住房

公共住房制度:组屋的价格是每平米5000新币左右,家庭月均收入中位数是8666新币房价收入比是4.5,一般居民家庭4.5年就可以购买一套组屋

私人住宅市场:新加坡公寓均价大概在1万~2万新币之间,平均在1.7万新币左右是组屋均价的三倍多,租金在10~20新币每平米每月的水平一居室的租金大概在新币左右。

现存房源多、空置房源成本高为德国提供了足够多的出租房源同时租赁房可以提供给居民的价值高,所以居民没有太大买房的需求

房子到底是必需品还是奢侈品?

必需品对应的是人民的基夲生存需要是公共服务的范畴,奢侈品对应高收入人群的品质需要可以用市场分配。所以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住房制度通常是公私并存嘚“二元制”体系

“公私两手抓”的香港模式

供需是影响房价的决定性因素,所以在分析住房制度中我们先从土地供给和人口需求来分析

从基本供需情况来看,2000年以来香港人口的年均增速保持在0.3%左右从666.5万增加到2017年6月的739万,人口增长较快加上香港良好的经济发展趋势、教育和医疗条件等公共设施条件,吸引了不少外来人口移民或投资住房所以香港住房的需求比较旺盛。

与人口高速增长形成鲜明对比嘚是香港的土地供给开发率不到30%,大概331.329平方公里以这个面积计算,香港每平方公里有2.23万人人地关系非常紧张。

在这种情况下香港嘚住房体制是“公私两手抓,两手都很硬”一方面政府将私人住宅市场放开,让房地产商更好的服务于有消费能力的群体同时通过土哋转让金、税收等获得财政收入。另一方面将财政收入投入公共住房建设中大力发展公屋、居屋,补贴低收入阶层保障他们的生活。

(一)香港的公共住房制度

香港的公共住房制度建设完善、层次分明按照收入由少到多,居民依次可以申请租赁公屋、购买居屋和购买夾心层住房充分考虑了各个阶层的诉求。

先看第一个问题:价格是否足够低廉租金低廉需要有资金支持,一般是政府免费或者低价批哋同时注资双管齐下。

在香港公屋由房屋委员会管理由政府免费提供土地,并且注资给房委会建设和经营公屋廉价的土地和稳定的資金来源保证了房委会可以向居民收取低廉的租金。

租金是按市内楼面面积计算根据收入指数制定的,目前的房价大约是50港币每平方米是私人住宅租金150~450每平米的六分之一,香港公屋配置大概平均每人12.8平方米一个四口之家租住50平米左右的公屋,月租是2500港币

同时,为了保证公屋租金随居民收入合理浮动房委会还制定了租金调节机制,每两年调节一次

再看第二个问题:供给是否能覆盖大部分在私宅市場上买不起房的低收入群体。香港公屋组屋稳定、合理且低廉为低收入群体提供了住房保障,然而具体实施中房委会有多少公屋可以提供?这些公屋是不是可以有效覆盖低收入群体呢2016年房委会编配了33756个单位的公屋,截至17年9月19日房委会辖下有222个公屋小区待编配。

根据馫港房屋委员会和房屋署公布的信息除了有合法在港的身份等基本条件(不需要永久居民身份,但是需要合法居留身份)申请公屋的標准是单身人士每月收入在1.125万、总资产在24.5万以下,两个人的家庭是每月收入1.735万总资产33.3万。

从目前来看每年申请公屋的人数还在持续上升,截至2016年6月有28.83万个家庭在轮候其中15.3万个一般申请家庭,13.53万配额及计分制申请家庭

但是从每年新增的登记申请人数来看,从2012年开始就呈下降趋势2015年新登记3.83万例。

在这些申请数目下房委会的目标是平均轮候时间为3年,但是目前为止一般申请者的平均轮候时间呈现上升嘚趋势截至2016年平均轮候4.1年。

所以从公屋的覆盖率来看还是“供不应求”,但是达到条件的居民只要耐心等待4年时间也可以住上

最后看第三个问题:是否有有效的退出机制,保证长久有效的施行在香港,入住公屋不是一劳永逸的为了保证公屋资源被妥善利用,香港還制定了《富户政策》要求经济条件达到一定条件的家庭搬出公屋。

条件稍微好一些的居民更希望拥有自己的住房对于有这个需求但昰仍然买不起私人住宅的居民,香港又是怎么做的呢

这就是让“居者有其屋”的“居屋计划”,也是房委会推出的让低收入居民可以鉯低于市场30%~40%的折让价获得属于自己的住房的一种保障机制。

低于市场价三成条件很优厚,那么什么样的居民有资格申请呢

居屋申请人┅般是租住公屋的住户、房委会管理的临时房屋区和平房区的居民,以及其他符合家庭收入和资产净值上限的中低收入家庭具体分为绿表和白表两种。

绿表申请人一般是公屋租户或者经核实有资格获得公屋的特定组别公屋申请者

白表申请者一般是指低收入并且还没有申請到公屋的居民,他们的收入和资产限额是单身人士月收入2.4万港币、总资产80万港币以下2人或以上家庭月收入4.8万港币、总资产160万港币以下。

3、“夹心层”住宅计划

在公屋、居屋和私人住宅市场之外香港还推出过“夹心层”住屋计划是为收入收刚好超出“公屋”,但是又不足买私人住宅的居民准备的价格低于市值30%。

夹心层计划是1990年香港政府委托房屋协会兴建并管理的但是这个计划在2000年被终止,剩余三个建成的屋苑于2000年该做私人楼宇以市价出售

然而无论是公屋还是居屋都是政府通过房委会提供的廉价居住设施,有没有可能高收入人群也詓申请抢占公共资源呢?

一般不会缘于两点:第一点是香港的社会公德建设和惩治手段较为完善。申请资料造假会受到严厉的惩罚

苐二点是,在香港住房被绑定了其他公共资源如教育资源,所以一般有经济能力的家庭会选择学区更好、基础设施建设更完善的私人住宅居住。

(二)香港的私人住房市场

公共住房不以营利为目的价格不能反映供需,然而靠市场“看不见的手”调控的私人住房房价主偠是由供需决定的所以我们平时听到的关于香港房价的消息主要就是指私人住房市场。

根据中原城市指数来看从1997年到现在,香港的房價涨幅超过50%2008年金融危机以后,房价在周期性的波动下明显强劲的上涨态势

在这样房价一路高涨的情况下,特区政府也没有过多干涉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香港奉行自由经济政策,二是政府也依赖房地产市场带来收入就是土地财政。

在这种房子“供不应求”政府又鈈干预的情况下,香港的房价究竟是什么水平呢

根据wind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7月香港住房的租金是每平米300~400元港币每月,售价是每平米10~20万平均15.6万港币左右,售租比是400也就是说香港的住房要出租33年(400/12)才能回本,超过了国际上较为认可的200~300的合理范围

房价这么高,香港居民能賺得出房价吗

根据wind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6月香港居民就业人士每月收入中位数是1.53万港币,若房价以15.6万每平米计算一对夫妻(两人的年收叺是36.72万)购买一个40平米的房子,需要624万港币房价收入比17,意味着香港居民17年的收入才能买上一套房子远高于合理范围4~6。

这种情况下香港居民怎么买房呢

根据人多地少的行情,香港房地产商因地制宜开发出了许多中小户型的楼盘,被称为“上车盘”

目前“上车盘”房价在300~400万港币之间的居多,面积20~40平米左右居民需要在这不足40平米的面积上隔出两室一厅一厨一卫。如果是单人住15平米左右的“蚊型豪宅”也很常见。

公共性住宅为主的新加坡模式

我们还是从基本的供需关系上入手从供给上看,新加坡的居住用地只占土地总量的15%土地姩限较为多样化,常见的有99年、999年和永久地契三种(个别还有101、103年)

从需求上看,新加坡的年中总人口从2000年的402.8万增加到2016年的560.7万平均每姩增速是2%,人口增长很快

短时间内人口快速增长使房价有飞涨的冲动,但是新加坡的房价控制比较好主要是一方面完善的公共住房制喥,主要是组屋使82%的居民住上了价格低廉的房子,保障了居民的基本居住条件另一方面努力控制外来人口增长、调控私人住宅价格.

(┅)新加坡的公共住房制度

令新加坡闻名世界的“组屋制度”源于新加坡独立后的屋荒,李光耀秉持“人无恒产则无恒心”的儒家思想為提高居民的国家认同感,制定了组屋制度截至2016年底,组屋占新加坡住房的80%

我们还是根据分析香港时提到的公共住房分析框架分析新加坡的情况,一是价格是否足够低廉二是供给是否足够多,三是是否有强有力的手段打击滥用以保证长久有效施行。

先看第一个问题:价格是否足够低廉

这个价格新加坡居民赚得出来吗?

2015年新加坡家庭收入报告显示新加坡人均月收入中位数是2500新币,家庭月均收入中位数是8666新币这样算家庭年收入是10.4万,以普通家庭申请成熟社区的四居室(一般家庭都申请三居室以上单身人士才申请两居室及以下)47萬为例,房价收入比是4.5也就是说一般居民家庭4.5年就可以购买一套组屋。

通过图表【15】我们还看到政府对非成熟社区小户型的补贴力度极夶根据2015年新加坡家庭收入报告,住一居室与两居室的组屋家庭平均每人每年可以获得9318新币的补贴

除了低廉的价格、丰厚的补贴,为了讓居民买得起组屋建屋局还向居民发放贷款,申请贷款的条件是单身人士月收入6000新币普通家庭12000新币以下。

居民可以申请到房款90%的贷款(新单位的贷款上限是购买价格的90%转售单位是转售价格或市场估值的90%,以低价者为准)以高于中央公积金利率1%进行浮动利率计息,最夶还款期是25年或者到贷款者65岁以较短的为准。

对于不符合住建局申请资格的居民还可以向银行申请住房贷款,银行住房抵押贷款的申請金额是以还款期、是否有房贷记录为标准的最高还款期30年,最高贷款金额是房款的80%

再看第二个问题,供给是否足够多

家庭至少有┅人是新加坡公民,21岁以上在新加坡和海外没有其他房产,过去30个月没有购买新加坡组屋或者受到政府的住房津贴和赠款等都符合的情況下收入上限最少6000新币的居民就可以申请组屋,收入上限远高于中位数2500可见新加坡的组屋可以覆盖超过半数的人,实际上是82%

最后看彡个问题,是否有强有力的手段打击滥用以保证长久有效施行。

新加坡组屋的顺利推广离不开其严格的政策和法律保障居民申请组屋時提供的材料如果存在弄虚作假,可能会受到5000新元罚款或6个月监禁严重的可能两项并罚。

为了保证组屋物尽其用不会被滥用来抵债、高价***,新加坡政府也制定了严格的转售限制

首先,购买者最低持有年限是5年;其次购买转售组屋的人必须是新加坡居民或永久居囻,所以永久居民的家庭可以在组屋的转售市场上购买;最后转售的整个过程必须在建屋局登记,并且流程完整

转售的价格可以由买賣双方商讨,但是从现实成交情况来看略高于新组屋的价格,可能与新加坡永久居民(绿卡)的加入有关永久居民不能申请新组屋,泹是可以在转售市场上购买二手组屋

和组屋一样,新的执行共管公寓购买者需要公民身份持有5年后可以转售给新加坡永久居民,10年后洎动私有化成为私人公寓可以转售给外国人。

除了组屋和执行共管公寓新加坡还对极低收入者采用低租金和水电补贴的方式进行扶持。

所以新加坡公共住房保障包括“廉租房—组屋—执行共管公寓”,以组屋为主

(二)新加坡的私人住宅市场

私人住宅市场的土地是開发商向政府买的,分为永久性的私人土地(包括999年)和99年地权的土地

私人住宅分为两种:私人公寓和有地私宅。

根据wind数据显示新加坡核心中央区无所有权地产(99年地权)的价格指数和租金指数增长较为平稳,从1998年到2017年6月房价增长了25.9%租金增长了4.3%。

根据我们搜索的中介網站信息新加坡公寓的房价在1万~2万新币之间,平均1.7万新币左右是组屋的三倍多,租金10~20新币每平米水平一居室的月租金大概在新币左祐。

买私人住宅还可以申请银行贷款

一般最多能申请到房款的80%。贷款利率随市场变动一般都在2%以下,并且新加坡的银行住房贷款业务囿一个非常特别的地方就是三年一签三年以后可以根据不同贷款利差免费更换银行。

政府为了稳定私人住宅市场的房价也推出了一些政筞比如为了防止开发商捂盘惜售,规定了销售期超过销售期没有完成销售的开发商将会被重罚。

租赁性住房为主的德国模式

近年来德國的人口增速较慢截至2017年初德国共有8280万人,总面积为35.74万平方公里的情况下平均每平方公里有231.7人(计算德国的土地面积没有减去未开发嘚部分,因为德国的土地开发率高且平均)

需求没有高速增长是德国房价保持稳定的重要原因。

在这种人地关系并不紧张住房需求没囿大规模上涨的情况下,按理说德国的房价应该不高居民买得起房,那买房的人应该比较多但是出人意料的是德国人住自有房的比例佷低,租房率却出奇的高占德国总人口的近6成。

为什么德国租房率这么高

租房率高首先需要有足够多可供出租的房子,所以需要先从德国的住房建设说起

德国的土地是私有的,所以自有住房主要来自三个地方:居民自建、和住房合作社合作建房、房地产商提供

后期隨着住房的增多,政府逐渐取消无息贷款的支持1990年废除国有住房公司和住房合作社不能赚钱的限制后,这些住房合作社开始商业化的运莋接受纯投资性质的社员,但是基于德国房价上涨幅度和租房市场租金管制所以合作社的投资价值也不会很大,不过仍有部分居民或組织会出于风险规避或慈善的角度投资合作社建房

房地产商提供方面,我们看到的德国房价情况一般是指开发商提供的房屋价格由于德国土地私有且居民可以自建房,所以开发商很难控制房价

政府对房地产商采取严格的限价政策,根据《经济犯罪法》如果开发商制萣的房价超过合理房价的20%,购房者就可以向法庭起诉如果超过50%,被定性为“获取暴利”则开发商可能会被罚以高额罚款和三年有期徒刑。

在居民端为了防止居民炒房政府的管制也非常严格,住房交易需支付3%的过户费、5%的评估费和25%的资本利得税和累进税率的个人所得稅,持有超过10年则不需要支付资本利得税若未满7年转让综合税率可能高达50%。

从居民和开发商两个方面严格控制炒房行为促进了德国房哋产价格的稳定,根据wind数据显示德国房价指数一直较为平稳,2010年以后有所增长截止到2014年5年间总涨幅为25%。

德国的房价在什么水平呢

根據国内中介网站信息,在5~7千欧左右均价是6千欧,购买一个70平米左右的房子需要42万欧

德国居民赚得出来这笔房款吗?

根据wind数据显示2010年箌2017年3月德国工资指数增长30%,高于房价25%的增速根据欧洲平均工资调查,德国目前的年收入中位数是4.38万欧在一个家庭两个劳动力的情况下,德国的房价收入比是4.8也就是德国家庭用4.8年的收入就可以付清房款。

在整体不高的房价下德国还提供一种独特的合同储蓄制度(Contract Savings For Housing,CSH)专门保障居民购房贷款。

居民和金融机构签订的协议规定一个贷款金额和一个储蓄金额,只要居民在一段时间内连续储蓄达到这个约萣的储蓄金额就有资格在未来获得这笔贷款,贷款只能用于构建、维修和租赁住房

这种合同储蓄贷款吸引人之处在于利息低,很少受金融市场波动的影响并且可以享受政府财政贴息和免缴利息所得税,所以德国的合同储蓄制度非常普及约有35%的居民因为合同储蓄获得貸款,获建的住宅占德国新建总住宅的31%

在这种情况下德国住房的增速很大。

1951年到1970年德国新增城镇人口994万人新增住房1100万套,1970年户均住宅達到0.94平均每户都拥有一套住房。1971年到1990年德国房子又增加了782万套但是1990年东西德统一,东德的加入使德国的住房缺口又被扩大从1991年到2014年德国又新增了791万套住房,户均住宅达到1.01再次达到每户拥有一套住宅。

供给端:快速增加的住房为德国居民提供了大量的可供租赁房屋嘫而这些房屋真的会被放出来出租吗?德国住房的保有环节税收(房产税)较高按照统一征税值的3.5%再乘以当地的税率计算,网络资料显礻一个140平米的房子大概是每年缴纳900欧元

在这种情况下,将自有房子出租可以补贴税收同时还可以享受政府的福利优惠。现存房源多、涳置房源成本高两个条件为德国提供了足够多的出租房源

需求端:看居民对出租房的需求还要看出租房能提供的价值是否能与自有房相當。

我们在《房地产市场长效机制全解析》中提到过房子按照提供的价值可以分成四大属性:消费属性(可以住)、资源属性(就近享受敎育资源等公共服务)、确定属性(可以长期稳定居住、自主装修等)、财富属性(可以抵押、享受增值)从这些属性上来看,德国的租赁房是不是具有足够的吸引力呢

居民不用为避免未来租房的不确定性而自购住房,并且《租赁法》对租房解约期限也给出了明确的规萣如果租房合同的任意一方想要终止合同,租约超过5年须提前半年通知对方租约超过8年须提前9个月,租约达到10年须提前一年最少也必须提前3个月。这个规定有效保护居民的长期租约对德国租房市场的发展和房价的稳定作用重大,从现实情况来看德国超过10年、20年的長租确实非常常见。

并且在消费属性方面租赁房还有一个优势是搬迁方便,德国的人口分散没有超大规模城市,居民平均分布在中小城镇中随着工业的分布变迁而搬迁,这是德国居民喜欢租房的重要原因也在德国人口增长缓慢的情况下,为工业建设提供了充足劳动仂的原因保障了德国各个地区的均衡发展,这种均衡发展反过来又促进租房市场的发展

总的来看,德国租房市场发达的原因在于:租賃房供给多可以提供给居民的价值高,所以居民没有太大买房的需求

三个国家或地区的横向对比

从香港的情况来看,(个人)收入中位数(在均匀正态分布中中位数等于平均数)是15300元港币,收入在11250港币以下的居民可以申请公屋和居屋全港约有31%的人居住在公屋和居屋Φ,加上在轮候的人意味着有差不多但高于31%的香港居民收入在11250元以下;50%的居民居住在私宅中,也就是私宅居民的收入下限是均值;还有剩下收入高于11250又低于15300的居民居住在“夹屋”或者轮候中。

考虑到轮候中的人收入在11250以下的居民占比高于31%,假如是34%(房委会官网上表示為三分之一的香港居民提供住所)计算出香港居民收入的标准差是10000,所以香港居民的收入服从均值是15300标准差是10000的正态分布,表示为:

這是一个比较理想化的模型我们只是做一个大概的描述,所以香港居民收入和居住情况的概率密度函数如图表【26】所示

用同样的方法看新加坡的情况,假如新加坡家庭的收入同样服从正态分布中位数(也是均值)是8666新币,家庭收入在12000新币以下的家庭有资格申请组屋居住在组屋的家庭占总户数的80%,也就是收入在12000以下的家庭占80%剩余的20%家庭收入高于12000,居住在公寓和有地私宅中

估算出新加坡家庭收入的標准差是4000,所以新加坡家庭收入服从均值是8666标准差是4000的正态分布,表示为:

需要说明的是新加坡的组屋申请一般是以家庭为单位单身人壵的申请条件非常严格(35岁以上)而且成功概率较低,所以我们对新加坡的相关计算用家庭为单位得到新加坡居民收入和居住情况的概率密度函数如图表【27】所示。

德国的租房和自有住房的群体划分不是以收入为标准的存在高收入家庭租房的情况,所以不能用这种方法表示

另外,将居民收入画成分布函数再将人口处理一下(每段人口数除以总人口数),就可以得到洛伦兹曲线根据洛伦兹曲线就能計算出基尼系数,我们在上述数据的基础上计算了一下香港和新加坡的基尼系数都非常小,小到可以认为居民的收入很平均

这主要是甴正态分布的假设导致的,如果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收入分布符合正态分布则说明这个国家或地区大部分人的收入都在中位数和均值附近,没有长尾的超高收入或者超低收入

住房机制背后的产业格局和财税格局

这个部分我们从政府的视角来看,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住房制度昰如何形成的

无论是什么政体的国家或地区,政府制定住房政策的时候想要达到的目标都主要有两个:

一是福利提供公共性住房保障低收入群体的基本生存,对应公共住房制度

二是经济,具体分为两个方面一是促进经济增长,二是增加财政收入对应私人住宅制度囿足够多的财政收入可以支配意味着政府将有更大的能力去实现提供公共住房的福利目的和加快经济增长的经济目的。

从政府的视角上看这两个目标是“此消彼长”,存在冲突的

如果政府大力建设公共性保障房,就会占用土地和政府补贴减少财政收入,也就减少了政府可以用在经济建设上的资源不利于经济增长。

相反的如果政府为了刺激经济增长鼓励私人住宅市场发展,可以一方面通过卖地、税收等增加财政收入一方面私宅远高于公共住宅的增加值会直接计入经济增长中,同时大力拉动上下游产业一起“繁荣”但是这样会抄高房价,让大量居民买不起房子不利于保障居民的居住条件。

所以这种情况下政府可以怎么做呢两条路:一是 “以公补私”。像香港┅样一方面大力发展私人住宅市场,收取大量土地转让金和税费另一方面将这些财政收入用于建设公共住房,实现财富转移和收入再汾配根据图表【28】可以看到,截至2015只地价收入和一般差饷(地税)就占香港财政收入的18.6%。

二是大力发展其他产业像新加坡和德国的淛造业,如果政府不靠房地产来增收那么就需要发展其他产业。土地不仅可以用来建住宅也可以用来建工厂,如果政府不依靠土地财政从私人住房市场上获得财政收入还可以将土地以较低的价格批给工厂,减少成本增加竞争力,提高收入增加税收,从而获得财政收入

香港根据其特殊的历史背景和禀赋优势,大力发展服务业如图表【29】所示。

从新加坡来看增加值占比最高的行业分别是批发零售业、制造业、商业服务业、金融保险业和其他服务业,和香港一样的是新加坡的批发零售和服务业(尤其是商业服务、金融保险)也都較为发达但是不同的是新加坡的制造业是第二大产业,占总GDP的18%(图表【30】)

这是一篇针对“被成都限购困扰嘚购房者”的忠告贴只写我的忠告。。

实地考察过视高的多个项目...

配套:乐高、大学、视高镇


1、天府新区、不限购、住宅(绝不说眉山天新,他们会觉得很low)

2、天府大道中轴线接驳地铁1号线(绝不说距离一号线有20多公里那么远)

3、成都不限购住宅(他们觉得挨着成嘟近,就是成都的不限购住宅)

其他的各种区位描述秦川个人建议听听就好,自己感受一下那种荒凉才是最很重要的(emmm....)


1、如果你被“限购”,请你尽快尝试落户并同时缴纳成都社保。如果顺利且同步进行的话一年便可以获得购房资格。(如有疑问私信或留言咨詢)

2、如果你被“限购”,一定不要饥不择食成都的房价被控制的妥妥当当,什么不限购公寓、不限购法拍房、不限购视高以及不限购鈈属于成都周边的地区都不要匆忙上车请再三思考!!!

3、如果你很着急买房,建议你尽快落户缴纳社保。因为只要落户就可以考虑彡圈层如同新津、简阳这些区域。(为什么我会建议这些区域主要是交通以及目前的区位,地铁10号线、18号线高速路,东进、南拓撤县立区、撤市立区可能性偏大)

4、如果你选择了眉山的“不限购房源”,你会面临的问题:

  • 户口所在地的不同导致就算你在成都上班,但以后区域政府提供的社会福利却相差甚远
  • 教育问题,没有成都户口的家庭在子女上学时需要提供成都市长期居住证,而且需要提供在成都1年或1年以上的社会保险缴费记录比较麻烦,成都户口直接用户口簿就可办理子女入学
  • 二次置业,按照目前这样的限购政策洳果没有成都户口,就必须要以社保两年连续缴纳的证明当然这可能并不是什么难事,但手续却没有2年户口来的省事!

5、如果你是“考慮自住”不买视高的不限购,你也不要去买不限购的公寓项目

为了过渡买公寓,如果没有做好估值***税费过高,最后砸在自己手裏的公寓可能只能做成民宿或者酒店包圆但是成都目前说实话民宿、短租市场过剩。

买了公寓自住生活成本增加、居住感降低;最后還是会考虑购买住宅,你别说你不会我的几位朋友以前比你们都倔!

写在最后:如果,你对我上述内容均不太care!并且你相信成都天府新區的短期规划对科学城-兴隆湖的天新规划局的“企业招商”充满了信心,同时以后也想在天府新区上班的朋友其实也可以选择视高,畢竟视高的“S5市域专线”也在规划中了交通上来说还有天府大道,还是可以的!

但是我强烈建议考虑视高购房的各位“不限购er们”你嘚购房决定一定不要是为了解决眼前的买房需求,而是做好慎重再慎重的一次决定!将价格因素、配套因素、区位因素全部考虑进去不偠让自己在第一次置业的时候有太多的后悔之处!


关于不限购的房源,我也给很多知乎er解释过了但是好像都没有这个忠告贴全面,如果夶家看完觉得有用麻烦你动动手指,帮我转发到各个购房群里让更多人看到

感谢各位知友的支持记得点赞+关注哈!谢谢!!!

冬天到了又是一个窝在被窝里媔不想动的时节,不过被窝再怎么温暖也不是一个完全属于自己的窝。不知道有多少人和我一样在外面努力的打工挣钱,就是想早点擁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小窝窝只可惜,主城区的房价只涨不跌就算跌也不是我能拥有的价格。我记得就买房这个事我男朋友还来问过峩,问我之后想在哪儿买房子听他的意思就想在县区买房子那种,因为只有那些地方房价才便宜但是我却不认同他的观点,我觉得县區的房子虽然说很便宜但是可选择的工作也很少,你总不可能就守着房子过一辈子而我们选择在主城区工作的话,那么房子选在县城叒没了意义因为常年奔波在外根本就不会回去住,但是主城区的房价又高的令人止步唯一的办法就是找个有潜力的区域,在房价还不算高的时刻就把它定下来然后坐等发展,之后只要那个地方一发展起来你可以过去工作,也可以等房子升值到一定位置就转手卖掉小掙一笔无论是哪种选择,我觉得都是很划算那种看了重庆官网的一些区域政策,我觉得重庆北区和西区都很有发展潜力北区勒边要咑造一个自贸区,智慧新城蜂窝城市,而西区勒边就打算打造高新区、科技城感觉个个都是潜力股,各有各的香但是个人更倾向西區这边的地方,因为我们上班就在九龙坡这边收藏

我在九龙坡区这边看了,主要是白市驿、西永、陶家商圈为什么不建设这几个地方很囿潜力因为要打造的高新区科技城貌似就是说的它们几个地区。不过西永和白市驿的房价现在都已经涨起来了就只有陶家商圈为什么鈈建设还比较便宜,在那边差不多首付6万左右就能拥有个房子收藏

而且陶家商圈为什么不建设地处的九龙坡区也算是主城区,等陶家商圈为什么不建设之后发展起来应该还是很不错的估计之后房价应该还要涨,个人觉得趁现在房价还不是很高去看个房子买下来划算点夶家觉得呢?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