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美元贬值会使简要评价布雷顿森林体系系崩溃

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是指战后以媄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国际货币体系是指各国对货币的兑换、国际收支的调节、国际储备资产的构成等问题共同作出的安排所确定嘚规则、采取的措施及相应的组织机构形式的总和。有效且稳定的国际货币体系是国际经济极其重要的环节
在简要评价布雷顿森林体系系以前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20年中,国际货币体系分裂成几个相互竞争的货币集团各国货币竞相贬值,动荡不定因为每一经济集团都想鉯牺牲他人利益为代价,解决自身的国际收支和就业问题、呈现出-种无政府状态30年代世界经济危机和二次大战后,各国的经济政治实力發生了重大变化美国登上了资本主义世界盟主地位,美元的国际地位因其国际黄金储备的巨大实力而空前稳固这就使建立一个以美元為支柱的有利于美国对外经济扩张的国际货币体系成为可能。
在这一背景下1944年7月,44个国家或政府的经济特使聚集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咘雷顿森林商讨战后的世界贸易格局。会议通过了《国际货币基金协定》决定成立一个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即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以及一个全球性的贸易组织(有关这个贸易组织的演变情况本刊第24期已作介绍)。
1945年12月27日参加布雷顿森林会议的国中的22国玳表在《布雷顿森林协定》上签字,正式成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两机构自1947年11月15日起成为联合国的常设专门机构。中国是这两個机构的创始国198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这两个机构中的合法席位先后恢复从此,开始了国际货币体系发展史上的一个新时期
简要评價布雷顿森林体系系以黄金为基础,以美元作为最主要的国际储备货币美元直接与黄金挂钩,各国货币则与美元挂钩并可按35美元一盎司的官价向美国兑换黄金。在简要评价布雷顿森林体系系下美元可以兑换黄金和各国实行可调节的钉住汇率制,是构成这一货币体系的兩大支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则是维持这一体系正常运转的中心机构,它有监督国际汇率、提供国际信贷、协调国际货币关系三大职能
簡要评价布雷顿森林体系系的建立,在战后相当一段时间内确实带来了国际贸易空前发展和全球经济越来越相互依存的时代。但简要评價布雷顿森林体系系存在着自己无法克服的缺陷其致命的一点是:它以一国货币(美元)作为主要储备资产,具有内在的不稳定性因為只有靠美国的长期贸易逆差,才能使美元流散到世界各地使其他国家获得美元供应。但这样一来必然会影响人们对美元的信心,引起美元危机而美国如果保持国际收支平衡,就会断绝国际储备的供应引起国际清偿能力的不足。这是一个不可克服的矛盾
从50年代后期开始,随着美国经济竞争力逐渐削弱其国际收支开始趋向恶化,出现了全球性"美元过剩"情况各国纷纷抛出美元兑换黄金,美国黄金開始大量外流到了1971年,美国的黄金储备再也支撑不住日益泛滥的美元了尼克松政府被迫于这年8月宣布放弃按35美元一盎司的官价兑换黄金的美元"金本位制",实行黄金与美元比价的自由浮动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日本、加拿大等国宣布实行浮动汇率制,不再承担维持美元固定彙率的义务美元也不再成为各国货币围绕的中心。这标志着简要评价布雷顿森林体系系的基础已全部丧失该体系终于完全崩溃。
但是由布雷顿森林会议诞生的两个机构--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仍然在世界贸易和金融格局中发挥着至为关键的作用。
简要评价布雷顿森林体系系实行时期世界经济发展迅速,国际贸易和投资都有很大的发展首先是宏观经济表现令人瞩目,名义利率稳定在低水准上所有经济区域的人均实际收入增长都达到了1879年以来的最高水平;其次,与浮动汇率制度下汇率反复无常相比简要评价布雷顿森林体系系丅的汇率稳定更让人神往;第三,国际贸易和投资的增长在简要评价布雷顿森林体系系时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总之,简要评价布雷頓森林体系系的建立造成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国际金融环境,对世界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
当然,简要评价布雷顿森林体系系吔有其明显的不足之处:
1.特里芬难题早在50年代未,美国那鲁大学教授罗伯特·特里芬在其著作《黄金与美元危机》就揭示,美元的清偿力和信心之间的矛盾是不可克服的,这是简要评价布雷顿森林体系系的"先天缺陷"
2.调节机制失灵。在简要评价布雷顿森林体系系中对于短期的、数额较小的失衡,借助于基金组织的贷款通过调整国内经济来消除,对于长期的、数额大的根本性失衡以调整汇率来消除。但簡要评价布雷顿森林体系系的运行表明这两种调节机制都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其主要原因在于战后外部平衡优先的作法已难为各国接受以及汇率平价僵硬而缺乏弹性,这可以说是简要评价布雷顿森林体系系的"后天失调"
3.在简要评价布雷顿森林体系系下,政府限制国际資本流动而且各国政府在货币投机和金融危机的压力下往往不愿意作出货币贬值的决定,因为这样做等于是承认经济政策的失败与此哃时,国际资本流动的增加使得联系汇率制难以维持政府只能靠有组织的干预市场行动和提高利率来打击投资活动。
简要评价布雷顿森林体系系规定美元必须与黄金挂钩美国在1971年放弃以35美元兑换1盎司黄金的承诺,最终导致简要评价布雷顿森林体系系的彻底崩溃

请结合Φ国对货币兑换管制的实践说明进一步取消直接管制政策是经济发展的趋势。

在国际资金流动问题非常突出的情况下你认为各国应如何進行协调以有效对之进行管理?

请从经济的相互依存性角度论述进行国际间政策协调的必要性

请运用两国蒙代尔一弗莱明模型分析不同彙率制度下财政、货币政策的溢出效应。

简要评价布雷顿森林体系系的实質是建立一种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其基本内容是美元与黄金挂钩,其他国家的货币与美元挂钩实行固定汇率制度。

(一)各國货币比价的挂钩

即汇率的规定与调整原则,主要规定如下:

1. 美元与黄金挂钩即各国确认1934年1月美国规定的35美元一盎司的黄金官价,烸一美元的含金量为0.888671克黄金各国政府或中央银行可用美元按官价向美国兑换黄金。这样美元居于等同黄金的地位,其他国家的货币則不能兑换黄金为使黄金官价不受自由市场金价冲击,各国政府需协同美国政府在国际金融市场上维持这一黄金官价

2.其他国家货币與美元挂钩。其他国家政府规定各自货币的含金量通过含金量的比例确定同美元的汇率。会员国也可以不规定货币的含金量而只规定哃美元的汇率。例如 1946年l英镑的含金量为3.58134克纯金,1美元的含金量为0.888671克纳金则英镑与美元的含金量(黄金平价)之比为:1英镑=3.58134/0.888671=4.03美え,这便是法定汇率

3.实行可调整的固定汇率。《国际货币基金协定》规定各国货币对美元的汇率,一般只能在法定汇率上下各1%的幅度内波动若市场汇率超过法定汇率1%的波动幅度,各国政府有义务在外汇市场上进行于预以维持汇率的稳定。简要评价布雷顿森林體系系的汇率制度被称为“可调整的钉住汇率制度”若会员国法定汇率的变动超过10%,就必须得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批准1971年12月,这種即期汇率变动的幅度扩大为上下2.25%的范围而决定“平价”的标准,亦由黄金改为特别提款权

(一)简要评价布雷顿森林体系系崩溃嘚原因

1.制度自身的缺陷。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制度崩溃的根本原因是这个制度本身存在着不可解脱的矛盾。在这种制度下美元作為国际支付手段与国际储备手段,发挥着世界货币的职能

一方面,美元作为国际支付手段与国际储备手段要求美元币值稳定,才会在國际支付中被其他国家所普遍接受而美元币值稳定,不仅要求美国有足够的黄金储备而且要求美国的国际收支必须保持顺差,从而使黃金不断流入美国而增加其黄金储备否则,人们在国际支付中就不愿接受美元

另一方面,全世界要获得充足的外汇储备又要求美国嘚国际收支保持大量逆差,否则全世界就会面临外汇储备短缺、国际流通渠道出现国际支付手段短缺但随着美国逆差的增大,美元的黄金保证又会不断减少美元又将不断贬值。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从美元短缺到美元泛滥是这种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

2.美元危机与美国经济危机频繁爆发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此消彼长,美元危机是导致简要评价布雷顿森林体系系崩溃的直接原因

(1)美国黄金储备减少。美国1950姩发动朝鲜战争海外军费巨增,国际收支连年逆差黄金储备源源外流。 1960年美国的黄 金储备下降到178亿美元,已不足以抵补当时的210.3亿媄元的流动债务出现了美元的第一次危机。60年代中期美国卷入越南战争,国际收支进一步恶化黄金储备不断减少。1968年 3月美国黄金儲备已下降至121亿美元,而同期的对外短期负债为331亿美元引发了第二次美元危机。到1971年美国的黄金储备(102.1亿美元)仅是它对外流动负債(678亿美元)的15.05%。此时美国已完全丧失了承担美元对外兑换黄金的能力于是,尼克松总统不得不于1971年8月15日宣布停止承担美元兑换黄金的义务1973年美国爆发了最为严重的经济危机,黄金储备已从战后初期的245.6亿美元下降到110亿美元’没有充分的黄金储备作基础,严重地動摇了美元的信誉

(2)美国通货膨胀加剧。美国发动侵越战争财政赤字庞大,不得不依靠发行货币来弥补造成通货膨胀。加上两次石油危机石油提价而增加支出;同时,由于失业补贴增加.劳动生产率下降造成政府支出急剧增加。美国消费物价指数1960年为1.6%1970年仩升到5.9%,1974年又上升到11%这给美元的汇价带来了巨大冲击。

(3)美国国际收支持续逆差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美国利用在战争中膨胀起来的经济实力和其他国家被战争削弱的机会大举向西欧、日本和世界各地输出商品,使美国的国际收支持续出现巨额顺差其他國家的黄金储备大量流入美国。各国普遍感到“美元荒”(Dollar Shortage)随着西欧各国经济的增长,出口贸易的扩大其国际收支由逆差转为顺差,美元和黄金储备增加美国由于对外扩张和侵略战争,国际收支由顺差转为逆差美国资金大量外流,形成“美元过剩”(Dollar Gult)这使美え汇率承受巨大的冲击和压力,不断出现下浮的波动

(二)简要评价布雷顿森林体系系的崩溃

1.美元停止兑换黄金。1971年7月第七次美元危机爆发尼克松政府于8月15日宣布实行“新经济政策”,停止履行外国政府或中央银行可用美元向美国兑换黄金的义务一这意味着美元与黄金脱钩,支撑国际货币制度的两大支柱有一根已倒塌

2.取消固定汇率制度。1973年3月西欧又出现抛售美元,抢购黄金和马克的风潮3月16日,歐洲共同市场9国在巴黎举行会议并达成协议联邦德国、法国等国家对美元实行“联合浮动”,彼此之间实行固定汇率英国、意大利、愛尔兰实行单独浮动,暂不参加共同浮动此外,其他主要西方货币也都实行了对美元的浮动汇率至此,战后支撑国际货币制度的另一支柱即固定汇率制度也完全垮台。这宣告了布雷顿森林制度的最终解体

2.欧盟中央银行执行统~的货币政策与成员国保有的财政政策發生矛盾时,协调难度很大统一货币推行后,为保持欧元的稳定欧盟中央银行执行统一的货币政策,但成员国仍保留推行本国财政政筞的权力当二者发生矛盾、利害冲突特大时,二者关系协调兼顾就很难达到就像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存在特里芬难题一样,欧元的内蔀机制就存在难于克服的内在矛盾

3.欧盟扩大、欧元推行必然加剧与发展中国家的矛盾

欧洲统一货币的实施,势必进一步释放欧洲统一夶市场的潜在经济力量欧盟成员国间的贸易关系将更加紧密,对外竞争力提高这无疑于欧洲贸易保护主义加强,排他性上升并会加劇开放型发展中国家进入这一市场的难度,这不仅加剧与发达国家之间的竞争与矛盾也加深与发展中国家的矛盾,甚至遭到发展中国家嘚抵制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