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湾80年代年代久的房子能买吗可以买吗

原标题:300年来东京湾发生了哪些变化?

在速水健朗的《东京 β 》中 β 这个符号代表着永远未完成,这正符合东京这座城市呈现出的不断变化的姿态

这本书分为东京灣岸日常、副都心系谱、东京地标变迁史、水运都市、新桥、羽田机场的今昔六个部分,从江户时代的隅田川河口填埋开始到东京近来所修建的高楼大厦,东京的变化在这本书中逐渐展开

△ 速水健朗《东京β》

在《东京 β 》中,我们可以看到东京湾岸变化着的日常

从江户时代中期开始,隅田川河口就已开始了填埋作业而当时的填埋作业并非是因为土地不足,而是为处理市内垃圾1696 年,幕府批准利用垃圾进行填埋作业后东京从事垃圾处理的市民逐渐增多,这进一步加快了填埋作业的进行速度

为建设近代海港,方便大型船入港 1880 年“东京筑港案”被提出,东京湾疏浚作业也随之开始晴海等明治时期的填埋地均是“东京筑港案”的产物。 1923 年东京等地发生了 7.9 级大地震,市内的多数建筑都受到损坏现在我们看到的有明、东云、丰洲等均是关东大地震后为处理建筑废墟而填埋起来的。

后来第二次世堺大战爆发,对东京湾填埋地的规划由此发生改变为举办 1940 年东京奥运会而提出的娱乐、文化、运动设施建设不得不被搁置,以富国强兵為目的的工业区建设取而代之石川岛造船厂(即现在的 IHI )搬到了丰洲,丰洲周边的铁工厂也渐次增加战争中期,东京港开始投入使用其周边的工业区也随之开始发展。除此之外月岛、佃岛、新佃岛等填埋地的工业区也在战争期间得到了明显发展。

关东大地震后作為工业区的荒川区、足立区、墨田区又将荒川和隅田川的水运发展起来,城镇小作坊也兴盛起来并在战后发展为引人注目的轻工业发展Φ心。

1954 年日本开始进入经济高速发展时期,人口大量向都市涌入在此背景之下, 都市近郊被开发了大量大规模的中低层集合住宅由此开启了团地(大规模集中建立的住宅区)时代 1958 年建成的晴海团地高层公寓便是团地时代的代表建筑

当时日本所谓的高层建筑也不过 5 層,而晴海团地高层公寓则是真正高层住宅的实践晴海团地高层公寓共 15 栋 66 户,建成后与大阪的西长堀并列成为当时日本最大的公团住宅

20 世纪 70 年代以后,东京的单身公寓开始增加虽然在此之前,类似于下下宿的木贷公寓这种服务于单身者的住宅就已经存在但都是作为臨时居所,与 70 年代后出现的单身公寓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年,隅田川河畔开始了修整工程该工程将隅田川以北、东日本桥、两国、浅草等地的河畔全部改建成了游步道。以此为契机东京的水边区域也发生了巨大改变。随着集装箱流通的增加联合场、仓库街等海港设施從港口附近被搬到郊外,临海地区变为了商业区1986 年起,位于隅田川河口的佃岛掀起了修建塔公寓的热潮修建在这里的大川端 River City 21 于 1999 年竣工,由 8 栋超高层公寓组成的这一超大型住宅区使隅田川河口发生了巨变

另一座标志性的塔公寓工程 Acrocity 也在隅田川拔地而起。荒川区南千住大規模再开发工程 Acrocity 是一项有 662 户的超高层、高层、低层建筑并存的大型工程于 1992 年竣工。

丰洲建成成为丰洲的代表住宅。

东京的风景在不斷变化着

△ 速水健朗,作家、编辑

知日:在《东京β:不断更新的都市物语》中你讨论了东京都市建设的变化反映的城市变化。是什么让你对东京都市变迁这一命题感兴趣的

速水:现代是都市的时代。价值都集中在都市的中心那里人才聚集,地价高涨这都是极端加速的状态。东京也一样在东京,高层建筑林立大规模再开发的进行,实际上是 2000 年之后的事情80 年代末的泡沫经济时期和之前的时期,在都心进行开发是被法律规制的之后,由于经济的不景气大规模的开发也难以进行。而变化发生在 2000 年以后而且主要是在都市的Φ心发生。

知日:在这本书中你列举了很多电影、电视剧和动画的例子,这是为什么呢

速水:这十几年来,东京的风景在不断变化着在街道上每天都能看到建筑工地,新的建筑物总是层出不穷随后,人们渐渐遗忘了之前建在这里的是什么建筑但是,以东京为舞台嘚电视剧、电影、小说和漫画却大量存在其中有不少东京的风景。《东京 β 》就是通过探索这样的内容反映当时居住在都市中的人们嘚状态。

知日:本书中你主要讨论了东京湾岸区、副都心、东京地标建筑、东京的水运与新桥、羽田机场的变化为什么没有引入东京典型的风景,而是从这些地区入手呢

速水:作为东京的象征性风景,很多人会想到涩谷、秋叶原那里年轻人很多,游客也多但是,这些地方并不能代表东京最新的场所湾岸、隅田川沿岸的东京都,是过去历史上古东京的中心100 年前东京发达的地区。水边的东京则是茬这 10 年间大变样的地区。《东京 β 》中展现的便是更新的东京

知日:作为不断变化着的城市,你认为东京变化的原动力是什么呢

速水:信息技术的发展、交通技术的发达,现在人们应该能意识到之前说的都市会消亡的观念是错误的在现代,人与人聚集的地方拥有各種意义上的价值,这应该是城市变化的原动力

《知日·东京就是日本!》特集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