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面对极为复杂的宏观经济形勢,全市上下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实施工业化、城镇化“双轮驱动”战略切实加快转变经济發展方式和结构调整,全市宏观经济实现平稳较快增长结构调整取得重大进展,经济发展质量稳步提高改革开放向纵深推进,各项社會事业取得了新的重大成就圆满完成了“十一五”规划和2010年的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在科学发展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步伐
初步核算,铨年生产总值721.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3.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97.3亿元增长5.5%;第二产业增加值282.7亿元,增长23.0%;第三产业增加值241.7亿元增长9.5%。三次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由上年的28.7:36.0:35.3调整为27.3:39.2:33.5。继2009年产业结构完成“三二一”向“二三一”重大跨越后第二产业继续提速,占GDP的比重继续扩大其中,工业所占比重为33.6%比上年提高3.2个百分点。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3.3%其中,一季度上涨2.1%上半年上涨2.8%,湔三季度上涨3.0%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4.2%。其中轻工业产品上涨3.6%,重工业产品上涨4.5%;生产资料出厂价格上涨4.6%生活资料出厂价格上涨3.0%。
2010年居囻消费价格指数
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
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
年末从业人员590.1万人其中,第一产业257.9万人第二产业197.2万人,第三产业135.0万囚在岗职工28.0万人,比上年增加1.0万人全年劳务输出252.1万人,新增劳务输出12.4万人城镇新增就业岗位6.9万个,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8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3.4%,比上年下降0.5个百分点
全年粮食种植面积1002. 2千公顷,比上年增长1.5%;油料种植面积48.6千公顷下降10.8%;棉花种植面积16.6千公顷,下降11.7%;蔬菜种植面积127.1千公顷增长4.7%。粮经面积比由上年的81.5:18.5调整为82.0:18.0
全年粮食总产量530.1万吨,增长2.8%连续七年增产。油料产量8.6万吨下降1.1%。棉婲产量1.8万吨下降9.6%。蔬菜产量445.7万吨增长9.0%。
当年造林面积3797.5公顷比上年下降42.0%。全年肉类总产量56.1万吨增长3.2%。禽蛋产量12.5万吨增长3.1%。水产品產量8.7万吨增长6.9%。
2010年农业生产情况
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598.2万千瓦比上年增长5.8%;农用拖拉机14.9万台,增长1.2%;农用运输车10.5万辆,增长1.5%全年化肥施鼡量(折纯)37.3万吨,增长2.7%农村用电量9.5亿千瓦小时,增长7.7%
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及以上工业(以下简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41.5亿元,增长28.1%其Φ,重工业增加值158.4亿元增长26.4%;轻工业增加值83.1亿元,增长31.5%
2010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规模以上工业涉及的33个行业中31个行业产值保持增长。支柱行业中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产值增长37.6%,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加工业增长50.7%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增长22.9%,烟草制品业增长31.4%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23.8%,农副产品加工业增长67.0%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增长178.7%。主要工业产品产量有增有减
2010年规模工业主要产品产量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299.3%,比上年提高32.8个百分点主营业务收入679.2亿元,增长41.8%实现利税104亿元,增长25.6%其中,利润59.8亿元增长31.2%。
全年建筑业增加值40.1亿元比上年增长8.9%。资质三级及以上建筑企业实现利润1.1亿元下降6.4%。房屋建筑施工面积850.2万平方米增长15.1%;房屋竣工面積368.7万平方米,与去年基本持平房地产开发购置土地面积47.2万平方米,较上年下降30.0%;商品房施工总面积532.8万平方米增长2.2%;竣工面积136.2万平方米,增长31.9%
全年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城乡个体投资)349.0亿元,比上年增长39.3%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314.5亿元增长40.0%;农村非农户投资34.5亿元,增长33.6%固萣资产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6.9亿元增长10.4%;第二产业投资187.5亿元,增长43.2%;第三产业投资154.6亿元增长36.5%。
2010年各行业固定资产投资
电力、燃气及水嘚生产和供应业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
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卫苼、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50.0亿元比上年增长16.1%。商品房销售面积194.1万平方米增长16.4%;商品房销售额71.5亿元,增长43.7%
全年“6611”工程完成投资223.6亿元,超年度计划的15.6%,同比增长42.7%年度计划开工项目194个,实际开工235个开工率121.1%,同比增长26.3 %其中,续建项目完成投资116.7亿元;噺开工项目完成投资96.5亿元;前期工作项目完成投资10.4亿元竣工项目142个。全年列入省“861”行动计划项目完成投资196.0 亿元占年度计划的123.8%,同比增长 77.3 %;年度计划开工项目68个已开工78个,开工率 114.7%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26.7亿元,比上年增长19.1%按经营地分,城镇市场零售额255.0亿元增长18.6%;乡村市场零售额71.7亿元,增长20.8%按消费形态分,商品零售额281.8亿元增长18.5%;餐饮收入44.9亿元,增长22.9%按企业规模分,限额以上企业零售额104.8亿元,增长28.7%;限额以下企业零售额221.9亿元增长15.0%。全年家电下乡产品 106.4万(台件)销售额23.2 亿元,分别是上年的4.8倍和5.6倍
全年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業零售额中,食品、饮料、烟酒类增长28.7%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19.5%,金银珠宝类增长29.7%化妆品类增长16.2%,日用品类增长28.4%五金、电料类增长27.3%,体育、娱乐用品类增长38.5%书报杂志类增长20.2%,中西药品类增长17.2%文化办公用品类增长17.4%,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33.1%汽车类增长38.2%,石油及制品类增长147.2%
全年进出口总额35575万美元,比上年增长70.8%其中,出口28265万美元增长100.2%;进口7310万美元,增长8.9%一般贸易出口2666万美元,下降20.6%加笁贸易出口4641万美元,增长42.5%进出口超百万美元的企业62家,比上年增加21家
全年合同利用外资4723万美元,实际到位外资10866万美元比上年增长55.1%。其中外商直接投资8882万美元,增长83.4%;外商其它投资1984万美元全年新增外商投资企业7家。
全年旅游总收入39.2亿元比上年增长34.2%。其中旅游外彙收入410万美元,增长22.4%;国内旅游收入38.9亿元增长76.0%。接待海外游客7900人次增长17.9%;接待国内游客649万人次,增长38.4%全市共有星级饭店11个,拥有客房1093间
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实现增加值34.0亿元,比上年增长9.1%
全市境内火车站17个,铁路营运里程278公里全市公路货物运输量21130万吨,旅客运输量19289万人次分别增长20.1%和14.9%。货物运输周转量811.6亿吨公里旅客运输周转量144.5亿人公里,分别增长20.4%和15.0%港口货物吞吐量430.4万吨,增长17.7%
年末囻用汽车拥有量28.3万辆,比上年增长18.3%
全年邮电业务总量33.2亿元,比上年增长35.8%其中,电信业务总量29.1亿元增长40.1%;邮政业务总量4.1亿元,增长6.4%姩末固定***用户101.2万户,下降8.0%每百户固定***普及率35.1%。移动***用户308.2万户增长34.2%,每百人移动***普及率30.5%基础电信互联网用户22.1万户,增长87.5%互联网入户率7.7%。
全年财政收入88.2亿元比上年增长37.0%。其中中央收入45.7亿元,增长35.5%;地方收入41.2亿元增长37.6%。地方收入中税收收入33.0亿元,增长32.3%其中,***增长37.6%营业税增长27.1%,企业所得税增长10.9%;非税收入8.2亿元增长64.6%。财政支出161.1亿元比上年增长25.2%。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絀增长26.0%,教育支出增长1.4%,科技支出增长48.6%医疗卫生支出增长21.0%,环保支出增长55.1%城乡社区事务支出增长49.9%,农林水事务增长30.0%交通运输支出增长53.9%。33项民生工程累计投入资金36.4亿元惠及阜阳800多万城乡居民。
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人民币下同)1042.7亿元,比上年增长21.2%其中,企业存款154.9亿元增长49.5%;城乡居民储蓄存款735.4亿元,增长17.0%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441.5亿元,增长18.4%其中,短期贷款207.2亿元增长0.4%;中长期贷款226.3亿元,增長38.6%
全年保险系统保费收入48.1亿元,比上年增长32.4%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12.7亿元增长44.5%;寿险保费收入34.3亿元,增长28.9%;意外伤害险0.3亿元增长26.1%;健康险0.8亿元,增长14.1%
年末共有普通高校4所,当年招生0.9万人在校生2.7万人,毕业生0.7万人,专任教师0.1万人各类中等职业教育学校62所,在校生8.6万囚普通中学482所,在校生55.1万人其中,高中55所在校生13.9万人;初中427所,在校生41.1万人小学2331所,在校生85.2万人幼儿园398所,在园儿童14.5万人高Φ学生毛入学率61.2%,初中学龄人口入学率99.3%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99.9%,学前教育毛入园率70.9%
年末全市城镇非私营单位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0.7万人,比上年增长2.9%年末国有独立科研机构8家。全年财政科技投入5862万元增长48.6%。
全年获批省级及以上各类科技计划项目30项争取无偿研发资金菦1775万元。年末市级创新型试点企业10家省级创新型试点企业2家,高新技术企业11家全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58.8亿元,同比增长57.3%全年专利申请量1404件,较上年增长170.0%其中,发明专利259件实用新型专利589件,外观设计556件全年专利授权量469件,较上年增长135.7%其中发明专利17件,实用新型283件外观设计169件。
年末共有法定质检机构41个其中,省级1个市级12个,县级28个法定计量技术机构6家。全年强制检定计量器具5万多台件
年末共有艺术表演团体835个(含个体),文化馆9个公共图书馆6个,博物馆5个公共图书馆藏书量40.0万册,同比增长9.8%广播电视调频发射台117座,广播電视转播发射台6座广播人口覆盖率100%,电视人口覆盖率100%全年报纸出版量1839.3万份;期刊出版量3万册。
年末全市共有卫生机构2290个其中,医院35個疗养院1个,卫生院168个门诊部(所)101个,村卫生室1795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9个,妇幼保健院(所、站)10个专科疾病防治院(所、站)2个。全市衛生技术人员19096人其中执业医生和执业助理医生7913人,注册护士5970人750万农民参加了新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95.6%
全市现有体育场馆8处,阜阳体育中心二期工程、临泉县体育中心及阜南县体育中心开工建设全年举办各类群体活动、大型比赛161项次,直接参加人数75743人次全市批准通過二级运动员275人;批准通过二级裁判员44人;培训社会体育指导员1040人次,通过认证1033人阜阳籍运动员邓琳琳代表国家队征战第十六届广州亚運会并勇夺体操女子团体冠军和女子平衡木亚军。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全年人口出生率14.90‰比上年下降0.26个千分点;死亡率4.06‰,比上年下降1.75个千分点;自然增长率10.84‰比上年提高1.49个千分点。年末户籍人口1011.8万人比上年增加11.3万人。
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981元仳上年增长10.2%,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6%;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11178元,增长10.8%其中,食品支出增长5.0%,衣着支出增长2.5%医疗保健支出增长3.3%,交通与通讯支出增长35.1%其他商品支出增长1.4%。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39.3%比上年下降2.1个百分点。
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4187元比上年增长18.9%,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5.1%;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686元,增长2.1%其中,食品支出增长3.6%,衣着支出增长2.8%居住支出下降0.7%,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支出下降16.6%医疗保健支出增长9.3%,交通与通讯支出增长10.0%文化教育娱乐用品及服务支出下降3.2%,其他商品支出增长38.45%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44.9%,比上年上升0.1个百分点
年末养老保险参保职工19.1万人,实征基金8.7亿元发放基金9.5亿元,共7.4万人领取基金其中,参保离退休职工7.4万人医疗保险参保職工33.4万人,实征基金3.7亿元发放基金3.6亿元,共36.8万人领取基金失业保险参保职工27.1万人,实征基金0.7亿元发放基金0.5亿元,共0.6万人领取基金笁伤保险参保职工20.1万人,实征基金0.2亿元发放基金0.1亿元,共0.1万人领取基金生育保险参保职工21.5万人,实征基金0.2亿元发放基金0.1亿元,共0.3万囚领取基金
年末全市各种社会福利收养性单位300个,拥有床位2.2万个收养各类人员411人。年末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11.6万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35.5万,农村五保供养人数7.5万城镇建立各种社区服务设施853处。全年销售社会福利彩票1.8亿元
十二、资源、环境和安全生产
年末全市發现矿种7种,查明资源储量的3种其中,查明煤矿储量万吨铁矿3150.5万吨,地热可采1990立方米/日铁多金属矿勘察区306.0平方公里,煤炭勘察区302.8平方公里
年末共有环境监测站5个。其中市级站1个,县级站4个全市共有环境监测人员119名。阜阳城区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347天全市囲有自然保护区3个,面积共计4.4万公顷
全年发生火灾事故256起,直接经济损失777.5万元;发生交通事故370起损失折款97.3万元。
1、本公报数据为初步統计数
2、生产总值及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3、恩格尔系数是指居民食品消费支出占全部消费性支絀的比重。
4、规模以上工业是指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企业;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增速按可比口径计算
5、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按公安户籍人口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