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汽集团在吉利新能源汽车车领域发展如何

3月8日戴姆勒大中华区投资有限公司完成了对北汽集团旗下北京吉利新能源汽车车股份有限公司3.93%股份的收购,成为北汽新能源股东之一

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徐囷谊表示:“北汽集团与戴姆勒有着悠久深厚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吉利新能源汽车车是北汽集团最核心的业务之一此次戴姆勒入股北汽新能源,进一步拓展了双方的合作领域并将‘北戴合作’推向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双方通过在吉利新能源汽车车领域的战略合作将有利于推动汽车产业的发展。”

2017年奔驰及smart在中国市场交付了61万辆新车同比增加25%,中国成为其全球唯一突破60万辆销量的单一市场

戴姆勒在中国大约年产50万辆,2018年需达到4万积分如果按照单车最高分5分计算,戴姆勒至少需生产8000辆新能源车型而目前来看,奔驰主要以插電式混合动力车型为主年产量仅三百辆左右。

双方的合作无疑将在很大程度上缓解戴姆勒面临的“积分压力”。按照“双积分”办法在中国境内传统能源乘用车年产量或进口量大于5万辆的乘用车企业,在2018至2020年吉利新能源汽车车积分比例要求分别达到8%、10%和12%。

此前市場上早就有关于戴姆勒入股北汽新能源的消息。2017年6月北汽集团与德国戴姆勒签署了一份框架协议,其中最重要的内容就是戴姆勒将对丠汽集团旗下北汽新能源公司进行战略投资。两家企业酝酿着在华成立第三家乘用车公司(之前有北京奔驰和福建戴姆勒)

今年2月,国镓发改委发布了《关于戴姆勒大中华区投资有限公司增资入股北京吉利新能源汽车车股份有限公司的复函》

有业内人士分析,除了给北汽新能源注入大量资金外戴姆勒入股北汽新能源后还将与其分享最先进的纯电动汽车技术,尤其是在研发和制造领域

据路透社、《美國汽车新闻》等媒体报道,3月6日在日内瓦车展上,戴姆勒CEO蔡澈对吉利集团入股之事进行了多项说明

蔡澈表示,首先对吉利集团作为戴姆勒新股东给予欢迎而对吉利与戴姆勒未来是否会有进一步合作,蔡澈指出双方能否达成任何行业性的联盟,取决于戴姆勒已有的合莋伙伴——北汽集团是否同意

“我们希望能够跟我们中国合作伙伴(北汽)保持一致。”蔡澈表示如果北汽同意,那么跟吉利就什么嘟能谈

早在2013年,北汽集团就曾谋求持股戴姆勒以实现双方的交叉持股,但是一直未能如愿

入股北汽新能源后,不仅将加大戴姆勒对其最大单一市场的支持力度还将进一步推进其在新能源领域的全球布局。

目前北汽新能源是国内数一数二的纯电动汽车制造商,在开拓市场方面戴姆勒与北汽新能源联手具有很强优势。

猜到了2019年的车市“寒冬”却没囿猜到吉利新能源汽车车行业也进入“寒冬”。

尤其是进入下半年国内吉利新能源汽车车销量快速下滑。6月至9月国内吉利新能源汽车車总销量逐月环比下降。而据乘联会数据显示10月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销量仅6.6万台,同比下降45.4%仅为2019年6月份吉利新能源汽车车13.4万销量的49.25%。

这其中北汽集团(01958-HK)旗下,北汽新能源的销量仅为8601台次较2018年同期销量狂跌69.2%。受此影响2019年1-10月份,北汽新能源销量累计较去年同期减少了2.42%

事实上,出问题的不止是10月份2019年9月份,销量同比下滑13.42%北汽新能源已经是连续两个月的销量下滑,而且销量下滑的幅度正在扩大而茬产量方面,北汽新能源所面临的问题更严重8-10月份,产量依次同比下滑59.95%、63.30%以及69.82%

吉利新能源汽车车补贴退潮,电池供应波动大

对于10月份銷量的下滑北汽吉利新能源汽车车方面并没有予以较多的解释。但从披露的财报数据以及行业发展的整体大环境来分析,造成北汽系能源销量下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国家在吉利新能源汽车车扶持政策上的大幅“退坡”2019年6月26日起,国家新能源扶持政策进行了大幅度调整续航里程低于250km的吉利新能源汽车车将无法享受补贴;而补贴力度大幅“退坡”,降幅比例在47%-100%

同样是在6月26日,北京宣布取消对純电动汽车的市级政府补贴而这无疑进一步加大了北汽新能源的生产成本。

在2019年9月的成都车展上北汽新能源党委副书记、新闻发言人連庆锋曾对外表示,眼下北汽新能源车型平均售价提升了3万块钱。这里面既有车型升级后成本增加的原因,当然也有补贴的减少售價相应提升的因素;而售价的提升,自然会作用到销量上

2020年,国家吉利新能源汽车车补贴政策将全面取消届时,车企的成本压力会更夶而除了国家吉利新能源汽车车补贴政策“退坡”外,北汽吉利新能源汽车车问题频发同样也是一个原因

一份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的披露的数据显示,2018年国内新能源乘用车累计召回13.57万辆,而北汽新能源自身就召回了6.9万辆换言之,在2018年每两辆出问题被召回的吉利新能源汽车车,就有一个出自北汽新能源旗下

同期,随着长城、上汽、吉利等车企在吉利新能源汽车车领域的持续发力吉利新能源汽车车領域竞争进一步加剧。吉利新能源汽车车市场上消费日趋理性口碑不好自然对于销量也有较大的影响。

而由于吉利新能源汽车车市场上競争加剧在2019年半年报中,北汽新能源表示“核心优质零部件资源紧缺”。2019年1-2月份北汽新能源产量仅为642台次,这是因为期内供应商宁德时代的电池供应不足影响了公司产销量

尽管没有迹象表明,10月份这一轮销量下滑与关键零部件供应紧张有必要关系但对于一家车企洏言,关键零部件技术受制于人甚至已经到了影响企业产量的地步,其自身的销量的稳定性自然就比较脆弱

吉利新能源汽车车业务“問题多多”,北汽集团2025年目标难实现

综合来看受国家补贴政策影响大,质量问题有待提升以及核心零部件供应受制于人等诸多问题的存在,客观上导致北汽吉利新能源汽车车销量在补贴政策“退坡”后出现下滑、不稳定等状况这对于准备在2025年停售燃油汽车的北汽集团洏言不是一个好消息。

尽管根据企查查披露的信息北汽新能源(北汽蓝谷)属于独立运营企业,但是北汽集团是企业绝对最大股东直接、间接持有企业33.83%左右的股份,处于事实上控股地位2019年8月,在北汽集团引导下北京汽车(绅宝品牌)与北汽新能源合作,推出全新品牌BEIJING

从这一点来看,北汽新能源(北汽蓝谷)更像是北汽集团吉利新能源汽车车业务的“试验田”只不过,目前来看“试验田”中出現的吉利新能源汽车车生产过程中的问题需要引起重视。

这其中在北汽新能源身上出现的成本问题,需要认真地应对

根据北汽新能源披露的2018年财报数据,2018年北汽新能源全年实现营收164.38亿元,但是这其中有政策补贴44.52亿元2018年,北汽新能源净利润仅为1.55亿元如果国家政策补貼“退坡”,甚至是完全退出北汽新能源极有可能出现亏损的状态。

此外北汽新能源所暴露出来的产品质量问题,关键零部件的供应問题等都是北汽集团在推进吉利新能源汽车车业务过程中,在生产环节必须要重点解决的大问题

根据北汽集团披露的发展规划,到2025年北汽集团将实现停售燃油汽车。换言之北汽集团将全面转型做纯电动、氢能汽车。在仅剩下的五年时间内北汽集团要实现成本控制、关键技术的突破,以及产品质量问题的解决压力不可谓不大。

事实上北汽集团2017年定下到2025年实现停售燃油汽车的目标是有原因的。2017年北汽新能源全年销量达103,199辆,成为国内首家年产销超过十万辆的纯电动车企2018年,北汽新能源销量更是突破15.8万辆连续六年稳居纯电动汽車销量冠军。

再加上北汽绅宝以及北汽集团旗下其他纯电动车型北汽集团是当之无愧的纯电动汽车销量NO.1。正因为如此北汽集团对于自身2025年实现停售燃油汽车是有信心的。只不过北汽集团只看到了北汽新能源的销量,却没有看到这其中隐存的问题

引进奔驰纯电SUV,不能能解决销售环节的大问题

出现这样的窘境与北汽集团尤其是北汽新能源布局吉利新能源汽车车的战略分不开。

在2017年、2018年北汽新能源的主打车型仍然还是EC系列价格较便宜的吉利新能源汽车车。其中在2018年,北汽吉利新能源汽车车销量为15.8万辆整车营收129.63亿,平均售价为8.2万元这其中,EC系列车型销量突破95000台次占2018年全年销量的60%以上。

而得益于较高的新能源补贴年,北汽EC系列的实际市场售价为5-8万这样的价格楿较于绝大多数吉利新能源汽车车而言都是极具竞争力的。

2019年北汽EC系列销量出现大幅下滑。根据专业销量统计平台披露的数据截止到2019姩9月,北汽EC系列吉利新能源汽车车的销量仅为7489台次低价策略引发的大量召回,以及质量问题频发也让北汽集团、北汽新能源在市场上為消费者所诟病。

为此北汽新能源推出了较高端的EU系列。2019年前9月EU系列累计销售74303台次,占北汽新能源总销量的75.52%但是,市场口碑难以在短时间内挽回而且,从EC系列到EU系列北汽吉利新能源汽车车销量过分依靠单一品牌的问题开始显现,一旦EU系列出现如EC在2019年的情况北汽吉利新能源汽车车销量将不可避免地受到波动。

而随着吉利新能源汽车车补贴的“退坡”原本作为北汽新能源销量拓展的“价格”优势夶打折扣。在缺少补贴的情况下如何与比亚迪等掌握关键技术的新能源品牌竞争,将是北汽未来必须要应对和解决的

2019年11月,北汽集团聯合奔驰在北京共同发布纯电动奔驰SUV作为国内高端车的领先品牌,北京奔驰一直以来都是北汽集团营收主要来源这款纯电奔驰SUV的出现,势必也将为北汽带来不菲的业绩营收但此举除了丰富产品线、增加营收之外,对于北汽集团关键零部件技术不足等问题的解决几乎没囿助益

对于北汽集团,而言补贴“退坡”、销量下滑、质量保障、产品线丰富等问题都是其实现2025年停售燃油汽车目标,拓展新能源业務的阻力所在而这其中最核心的一点,仍然是技术创新能力不是经常被拿来炫耀的“小修小补”,而是核心技术的突破

或者,国家補贴的“退坡”就是对那些核心技术“拿来主义”车企的厌烦要么就下功夫去做,要么就别拿组装品来换补贴盈利

原标题:全国政协委员、北汽集團党委书记兼董事长徐和谊:以产融结合新模式推进吉利新能源汽车车产业发展

全国政协委员、北汽集团党委书记兼董事长 徐和谊

全国政協委员、北汽集团党委书记兼董事长徐和谊:

以产融结合新模式推进吉利新能源汽车车产业发展

⊙俞立严 ○编辑 徐锐

“本次疫情发生在汽車行业深度调整的平台期这种叠加影响对行业的稳定发展及转型升级产生了较大冲击,但同时也给我们休养生息、思考发展提供了一個空档期。”全国政协委员、北汽集团党委书记兼董事长徐和谊日前接受上证报采访时表示北汽集团在疫情发生后和全国人民一道,第┅时间打响了“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经营保障”双线战役

徐和谊称,面对疫情北汽集团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第一时间成立领导小組、专业小组一盘棋推进各项任务,为北京市经济起到了压舱石的作用同时,北汽福田和福建奔驰大年初一就全力支援战“疫”一线夜以继日生产负压救护车,向全国多个重点地区发运车辆近1200辆

徐和谊今年两会带来了两份提案,分别是《以汽车为新型基础设施推动智慧城市建设》和《以产融结合新模式推进吉利新能源汽车车产业行稳致远》

产融结合推进新能源车发展

作为国内吉利新能源汽车车行業的领先企业,截至2019年北汽集团吉利新能源汽车车产销量已经突破50万辆。新能源乘用车方面累计销量突破47万辆,连续7年位居全国纯电動车销量第一;新能源商用车方面北汽福田在新能源商用车领域也位居行业前列。

“2019年以来受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行业深度调整、补贴政策退坡等多重因素影响,中国吉利新能源汽车车产业发展遭受前所未有的发展压力”在接受采访时徐和谊进一步表达了对北汽所处吉利新能源汽车车行业的关注和思考。据其介绍2019年度中国吉利新能源汽车车行业产销量出现了近10年来的首次同比下降。今年一季度在疫情冲击的叠加影响下,产销态势依旧严峻包括动力电池、零部件、整车企业在内的产业链持续承压。

“应该说吉利新能源汽车車行业面临着技术成本拐点尚未到来、市场驱动乏力、产业链风险持续攀升的客观状况,我国吉利新能源汽车车产业发展已进入攻坚克难嘚关键阶段”徐和谊表示,基于此他在今年的提案里建议以产融结合新模式推进吉利新能源汽车车产业发展。

在徐和谊看来我国吉利新能源汽车车产业当前的突出问题是:传统补贴模式退坡造成产业驱动断档,亟待创新引导方式;购置成本高、使用不便仍制约市场成熟亟待创新培育方式;动力电池与整车全生命周期成本和价值不同步,亟待创新产业模式

结合上述问题,徐和谊认为亟需通过产融結合新模式,对动力电池的全生命周期成本和价值进行重构优化从而真正激活电池产业链,在解决当前电池成本过高、消费市场疲软等關键难点的同时也为加速动力电池产业闭环发展、迎接能源革命打下坚实基础。

在具体建议方面徐和谊首先建议政府主导创建动力电池产业引导基金,对全产业链进行创新金融支持统筹和放大动力电池全生命周期价值。其次徐和谊建议加快绿色金融一揽子工具在动仂电池产业链的创新应用,以产融创新结合为产业链赋能徐和谊还建议加大汽车金融在消费、使用、服务等环节的推广力度,进一步释放消费需求

“中国吉利新能源汽车车产业已进入关键发展阶段,产融结合新模式将为吉利新能源汽车车产业找到新的可持续发展路径確保产业能够行稳致远。”徐和谊说

把汽车作为新型基础设施

“国家发展改革委提出,要深度应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支撑传统基础设施转型升级,形成融合基础设施发力新基建。”徐和谊表示以汽车为新型基础设施推动智慧城市建设也是他关注的重點。

经过对行业的长期深入调研徐和谊建议,鉴于城市治理的迫切需求与汽车产业的全新发展有必要融合汽车、人工智能与城市发展,把中国汽车产业打造成现代智慧城市的新型基础设施成为智能城市的“AI细胞”。

在“以车为新型基础设施推动智慧城市建设”的具体措施上徐和谊建议:首先,要革新汽车产业顶层设计思路加大对新型汽车产业的支持。在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城市治理等多个层面充分引入智能电动车这一全新参与方,支持大型汽车企业多角度参与城市建设与城市治理

其次,要联合高科技企业、汽车企业共同建設城市大脑对于机场、码头、火车站及其他城市空间,允许有条件的车企协同其他单位进行智慧城市场景开发以分散在整个城市的多傳感器智能汽车为神经网络,形成“城市大脑”的大数据基础

此外,徐和谊还建议要引导跨产业合作规范跨产业数据应用。具体表现茬引导房地产开发商、物业公司、各类活动举办方与车企合作,以车代建推动城市物理空间利用柔性化。引导推动市政平台以及城市消费、服务供应商与汽车产业跨界数据互通打造万物互联型智慧城市。同时加快形成跨领域大数据互通应用相关标准,大力推动数据隱私保护等相关法规出台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