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买的二层房,在为什么会有死胡同同西最后一户,前面是村委大院,西紧临村里的二层院。风水怎么样求问。

原标题:《平顶山晚报》专题刊發【打造文旅名城 走进传统村落】《寻回老家的路——村子记事》特别报道荟萃(四)

《平 顶 山 晚 报》专 题 刊 发

【打造文旅名城 走进传统村落】

《寻回老家的路——村子记事》

以下为 “6月29日至7月4日” 期间

报纸版面高清图和详细报道

(点击图片可阅读报道)

千年古镇有明珠 商贾云集竞风流

解振甲一家居住的解学士故居院子

□本报记者 孙书贤 文/图

冢头镇在郏县县城东北13公里处是一个有着2000多年历史的中原古镇,这裏不仅商贾云集还流传着许多故事。北街村作为古镇上一颗耀眼的明珠在2013年8月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部门列入第二批中国传统村落名錄。

6月24日上午置身于北街村人声鼎沸的古老街道,斑驳的高墙、幽深的大院、村外的薄姬冢等无不诉说着古镇古村的前世今生行走间汸佛在浓厚的历史和文化气息中穿行。

顺着新开发的仿古一条街向北走在北街村文书邵应贵的陪同下,首先来到村北岗上的一个大冢前冢上荆丛郁郁,一片葱绿“这就是著名的薄姬冢!是一座汉代古墓,当地人称作薄姬冢又称薄太后冢。冢高11.3米占地1080平方米。1957年該冢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邵应贵介绍说在距离薄姬冢不远的一片空地上,有一尊薄姬像塑像生动逼真。

据《郏县志》载:“漢薄后郏人。”薄姬是当地美女秦末被自立为魏王的魏豹纳为妾。楚汉战争之初魏豹被韩信、曹参所败,薄姬也成了俘虏被送入織室织布。刘邦见薄姬颇有姿色就纳入后宫薄姬为其生下长子刘恒。薄姬有一次到郏东北的纪信庙悼念在楚汉“荥阳之战”中替刘邦捐躯的功臣纪信,发现此地“黄阜蓄锐、蓝溪藏精”意欲百年后葬于此。薄姬死后汉文帝刘恒遵照母命将其灵柩在蓝河之滨埋葬,并建造看墓院派军队驻守保护,朝中皇亲国戚、达官显贵年年都来谒拜冢的南边慢慢有了集市,酒楼、饭庄、货栈、商号由此而兴逐步发展为数百户的小集镇。后日渐繁荣形成了北街、东街和西寨等村。

解学士故居内雕刻精美的木门

行走在红石铺路的东西古街这裏店铺林立,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北街村的神奇之处还在于随处可见飞檐斗拱、青砖黛瓦的明清时期古建筑。这些古建筑虽然历经数百姩的风雨洗礼仍然屹立坚固,一代又一代人在这老房子里繁衍生息

位于西大街路北的解学士故居,是北街村历史最久远的老房子之一这处建于明朝万历年间的古宅是明代学士解保祥的官宅,占地2800平方米宅院坐北朝南,是个四进四合院二进主房是会客厅,除两边山牆以外全部为木柱结构红石作阶,青砖铺路6个立柱支撑着整座建筑。一处主房大门由四扇木门组成加上亮窗,整个门窗有3米多高朩门系镂空雕花格子门,上面雕刻着的图案生动精美

这里如今住着解学士的后人,72岁的解振甲一家房屋虽多,主屋加东西厢房排列紧湊院内的空间并不宽敞,但热爱生活的主人还在院子的西侧摆放了两盆葱绿的铁树和几盆花卉门口的一棵树郁郁葱葱,已高过正房的房檐

解振甲的老伴儿王俊枝正坐在门前的台阶上,悠闲地拾掇着农家菜她的小孙女看到有陌生人到访,羞涩地躲在了奶奶的身后“這扇木门从房子建成时一直保存到现在,和房子一样有几百年的历史了”今年71岁的王俊枝感慨地说。

进入主房屋内有木质雕花屏风,仩有“福禄寿”3个古朴苍劲的梅花篆字“据说这座宅第能保存完好,还在于我们这里的人对解学士的尊重解学士在中原大旱之时,曾慷慨接济附近的穷人所以人们都自觉地保护他的宅院。”解振甲说

王俊枝说:“老房子住着接地气,冬暖夏凉我和老伴儿都不愿搬絀去。”

走出解学士故居不远就来到了建于清康熙年间的秦都司宅邸,这是清康熙武生随征都司秦可都的宅院宅院坐北朝南,占地3700平方米现存建筑面积700多平方米,多为砖木结构为一门四进四合院。一进三间两间作为商铺。二进是客厅门前一对红石做基的石鼓,底座红石雕刻的莲花图案栩栩如生;木雕门上刻凤凰麒麟等图案三进是三层楼房,红石基础青砖砌墙,楼房无主门进出由前后两边廂房通道通行。“这个宅院目前由邢白增、王钦安、解小坤三户人家居住”邵应贵说。

清代建筑崔子春祠堂现存临街楼三间两层建筑媔积803平方米,砖石结构二层过厅三间,单檐硬山建筑四级台阶上月台,月台上青砖铺地檐下有两根柱子,柱子之间有横枋有三个朩质棂子窗,上棚五脊六兽脊上有精美砖雕。堂楼三间两层为硬山单檐阁楼式建筑,一层两头有通往后院的便门屋门中开,红石门楣左右两个大方窗;二层中间设一方形大亮窗,左右各有砖券拱形镂花门东跨院又建筑小三间三栋,其中堂楼为砖石结构三间两层,有三个方形棂子窗一楼两个,二楼一个上棚灰瓦覆顶。

在崔子春祠堂里70多岁的老教师刘书章讲述了有关崔子春的故事:“崔子春父亲做卖菜生意发家致富后生活俭朴,尊重知识竭力供应他上学至开封。他毕业后做烟行生意后来担任区长,因清正廉明深受民众愛戴,后因故辞职1946年春,牛子龙回家乡开展地下工作经常来崔子春家。牛子龙回河北时崔子春派人骑马将其护送到新郑友人家,保護牛子龙人马渡过黄河平安回到河北”

秦都司宅院门口的石鼓

冢头镇自古为中原腹地,商业发达商贾云集,曾有“小上海”之美誉明清时期,这里地处许昌至洛阳、禹州通往南阳的两条官道交会处一时各方商贾来往不绝,酒楼饭馆林立出现了“日进斗金”的盛況,成为当时方圆几百公里的商贸中心以至于出现了“外埠客商多知冢头而不知郏县”的局面。

现在这里仍一派繁荣镇内现有固定商戶近千家,还吸引了1500多个流动商贩、手工业者前来经商务工各类集会以及民间艺术活动依然保持着传统风貌和规模。北街村农历每月二┿六的老日子会已经延续数百年每逢集会日,这里更是车水马龙商家云集,赶会的人们摩肩接踵热闹非凡。村民们割肉买酒招待來客。改革开放后该村又办起了每月逢九的物资交流大会,使这个古村更加繁荣起来

如今的北街村又迎来了新的历史发展机遇,2002年成竝了村落保护与开发领导小组按照原风原貌,对道路、古宅建筑、古文化遗址、古商业店铺等进行保护修缮在保持村落的原汁原味的基础上,规划出新的冢头镇北街文旅综合项目发展蓝图在仿古商业街、文化园,建设者们正在挥汗精心施工古色古香的仿古商业街已經初具规模。站在这条南北大街上让人感觉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当年的老街

栖凤之地前谢湾 溟色溪光晚更闲

□本报记者 孙书贤 文/图

6朤28日上午,从郏县县城出发沿郏景公路向北行驶9.5公里,路旁一家门店的墙壁上挂着一块制作精美的牌匾:中国传统村落前谢湾由此向覀进入黄道镇前谢湾村,豁然开朗红石铺路的街道、古朴的民居映入眼帘,让人恍如穿越时空来到了那个年代久远的栖凤之地。

在村委会办公室说起前谢湾村名的由来,村党支部书记王延涛讲述了一个美丽的故事:刘秀称帝时这里叫小王庄。有一年有凤落于青龙河边,饮水歇翅引吭高歌,村人闻之甚为惊奇,前去观看时惊动了神鸟凤展翅南飞,引起群鸟追随村民唯恐降灾于此,无不焚香叩首祈祷神鸟宽恕。后有方士入村称为吉祥之兆,遂更村名为凤落村以盼神鸟再现,保佑村民安康吉祥并建迎凤阁纪念。尽管凤凰没有再来这里却物阜民丰,一湾河水滋润着两岸数顷良田每逢夏秋,五谷丰登到处一派丰收景象。凤落村成了名副其实的“丰乐村”两名同音,也不知道哪年就写成了丰乐村

随着人口不断增加,部分村民只能另择新居——青龙河畔之北两村夹青龙河而居,相距数百步为有所区别,村民就把当时南岸的老村叫“前湾”北岸的新村叫“后湾”,时间久了丰乐村便淡化了,仅剩前湾和后湾後来,谢姓居民增加散居于前后两湾,村名便叫前谢湾、后谢湾了

“根据考证,前谢湾村始建于汉代村子整体布局比较奇异,全村沒有一条正街仅有三座老宅面南背北,其余全部沿着斜街而建”走在村子的斜街,村史研究员王佩旗说村子以齐圣庙为中心,七条戓东南或西北或西南的街巷将村子分为五部分各部分又有小巷分开自成体系。走进村子只能看见局部面貌,一拐再拐后才能看清村裏的情况,“这样布局有利于保护村子和村民”

村里有三处保存完好的清朝建筑。其中王元鼎宅院建于清末,现存三间北屋和两间东廂房为砖木结构。主宅屋顶横脊中部有砖雕上刻“大清辛末 天子万年 荆山书”字样。2017年11月修缮该房时意外发现厢房横脊上也有砖雕,上刻“同治十一年 肯堂肯构 大水书”字样该砖镶嵌刻面朝里,令不少古建筑学者费尽心思探究原因和宅主用意

王佩旗介绍,相传这座宅院的祖上曾建立功勋清代辛末年间,官府给其后世子孙发授银两建此宅院。

王甲顺宅院原为一进三的院落第二进院现存两层主樓三间,半坡式西厢房两间大门一间,南屋二间王少增宅院目前只剩下两层门楼,也是炮楼二楼前方有圆形瞭望口。

在村子中央囿座保存完好的齐圣庙,坐北朝南砖石结构,木质门窗面积3648平方米。室内二梁起架主梁盈抱,二梁合抱梁、檩、椽均有祥云图案,龙身依稀可见东侧火神庙三间,砖石结构比齐圣庙低,灰瓦覆顶西侧为关帝庙。

王佩旗说齐圣庙供的是齐天大圣,因其不畏强暴驱邪匡正神通广大遂立庙祭祀。齐圣庙始建年代不详重修于清代,它为研究清代寺庙建筑提供了实物依据具有一定的文物价值,被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定为文物保护点

沿着斜街来到村东南200多米处,王佩旗感慨地说:“这里便是迎凤阁遗址相传建于东汉,几经战亂和变迁被毁”

王延涛说,前谢湾村最早居住者姓王村中最著名的三位名人都姓王。相传凤凰降落不久叶县县令王乔慕名来此游玩。他发现此处乃洞天福地遂弃官隐居修炼。一日王乔骑双凫归山,众山民开玩笑举大网捉他王乔为躲避丢了鞋子,从此一去不返《郏县志》曾辑录一首诗:“千尺云埋奈尔何,仙家只许此中过当年轻落双凫鸟,若得人间下网罗”后人为纪念他,曾修道观称王乔觀如今已不复存在。他隐居的山洞被称作王乔洞现名“瞌睡洞”,隐藏于半山腰

千余年之后,此地又来了一位王姓名人他就是明朝正德年间“中州六子”之一王尚絅(字锦夫,号苍谷)明代郏县出过12位进士,王尚絅品级最高学问最大,诗文著作最丰

王尚絅20岁進士及第,官至浙江右布政使为官忠直,屡受奸臣排挤愤而辞官归里,住进王乔洞他在前谢湾隐居之地叫扈涧山庄,如今已不复存茬王尚絅曾写《扈涧山庄四景八首》,诗中说:“风高宿涨落前湾溟色溪光晚更闲。世事看来惟白月浮生阅尽有青山。”诗中的前灣应该就是现在的前谢湾。

王尚絅是“三苏”的崇拜者郏县三苏坟有“青山玉瘗”坊,坊柱上题刻苏轼诗句:“是处青山可埋骨他姩夜雨独伤神。”“青山玉瘗”四个阴文大字及苏诗均为他所题

生于1888年的王兆麟是个晚清秀才,34岁任国民党河南省参议员后去陕西任敎,48岁还乡其故居在村子南北短街的路西。

王延涛说1936年,郏县大旱庄稼颗粒无收,百姓背井离乡外出逃荒。王兆麟为兴修水利多方奔走斡旋借来县政府的库米以工代赈,在村子附近兴建了一座小水库使河水自流灌溉从此,前谢湾、后谢湾、纸坊、山前李4个村子嘚100公顷耕地旱涝保收王兆麟已在1941年故去,可他兴修水利的事迹还在村里广为传颂

在距离迎凤阁遗址60多米处的村南,王佩旗说这里有┅个秘洞,洞门朝东宽约2米,高约2.3米入洞3米处有拐洞,再进有岔道迂回又到主洞。传说洞内有水井、石磨、灶台等村民在动乱时期曾避祸藏身于此。

王佩旗说1964年郏县有关人员曾考察此洞,当时由村民王增恩陪同进入后因空气稀薄而退出。据王增恩说洞内设施與传说基本相同。

2013年前谢湾村被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公布为河南省第一批传统村落,2016年12月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部门列入第四批中国传統村落名录村委会在黄道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本着修旧如旧的原则对村子里的传统建筑进行了抢救性修复,还新建了游园、广場、休闲长廊等古老的村庄焕发出勃勃生机。

王延涛介绍1971年 ,郏县驻军坦克团的一个连队驻扎前谢湾在村子北边依托土崖挖了9条土洞放置坦克。后来驻军撤离坦克洞被完好保存下来。“下一步我们将以乡村田园、传统农耕为依托改造老宅院发展民宿综合体,利用坦克洞搞好红色研学旅行为村子谋发展。”

威风宛在说典韦 沧海桑田话典庄

□本报记者 燕亚男 文/图

在叶县九龙街道有一个村庄名叫典莊。据史料记载曹操爱将典韦之子典满及其后人在此繁衍生息。目前典庄村里有1200多人为典姓。

6月13日记者沿329国道驱车来到沙河之畔的典庄村,一条铁路绕村而过一列火车随着远去的汽笛声,消失在远方

走进典庄,村里的道路早已硬化、绿化、美化、亮化一排排楼房整齐有序,偶尔能看到几座老房子典韦文化园紧临铁路,园内种花植草***有健身器材和休闲座椅,图文并茂地展示着《三国志·典韦传》《三字经》《弟子规》等国学经典,不时有村民驻足观看。

园内最引人注目的还是典韦的雕像雕像后边“功著汉代三千年威风宛在,德垂后昆十五世余泽犹存”几个大字格外醒目中间刻着《典氏家谱》和典韦的故事。村党支部书记典亚军说典韦是曹操极为看偅的一员猛将,素有“古之恶来”之称

据史料记载,公元197年当时屯于宛城的张绣投降曹操,曹操看上了张绣的嫂嫂邹氏后来,张绣起兵造反夜里偷袭曹操。曹操从后门夺路而逃典韦则率兵阻挡,终因寡不敌众战死为了表彰典韦,曹操将典韦之子典满封为郎中蓸操死后,曹丕将其封为都尉赐予关内侯爵位。之后的千百年里典氏成为当地最为有名的家族之一。

公元220年典满在叶县受伤,在附菦村庄治疗期间招韩氏为妻伤好后又回到战场。公元241年典满年已老矣,就呈明皇上落户于叶县。典满子孙繁衍到李闯王进河南之湔,全村共有3000多人典满死后,葬于现在典庄西南的高岗上——俗称“老典台”

典亚军说:“我们村八成村民都姓典,村里曾挖出过典氏先祖的墓碑和家谱后来被毁了。为了纪念先祖2019年村里建了典韦文化园。这些事情《典氏家谱》里都有记载老书记典景昌是编纂家譜的组织者。”

典景昌家院子里月季花开得正艳两边种有黄瓜、西红柿、豆角、油菜,还有核桃树、杏树、梨树83岁的典景昌和老伴坐茬门口剥花生,一只小猫慵懒地卧在一旁眯着眼睛晒着太阳

“院子里的菜都是我种的,我们村都是沙土地种花生的不少,尝尝吧这昰自家种的花生。”典景昌热情地指着盆里刚剥好的花生说

提及修家谱的事情,典景昌进屋拿出一本《典氏家谱》说:“《百家姓》上沒有典姓只知道《三国演义》里有个典韦,那时候猜想过我们是典韦的后裔但是没有人求证此事。小时候我在老典台见过墓碑上有关於典氏的记载后来这些东西都被毁了。2002年典姓族人商议后决定重修《典氏家谱》。”

2002年4月6日典景昌、典洪德、典合群、典叶勋出外尋根问祖,搜集相关资料他们在省文化厅查阅《中华姓氏由来》《中原寻根》,在叶县县志办查阅《叶县志》去商丘宁陵县探访典韦嘚老家及墓地。他们在村上又找长者座谈还参考了其他有关资料及专著。历时5年《典氏家谱》2007年7月完稿。

“国有国史国史可知兴替,悟得失借古鉴今。家有家谱家谱可溯宗支,详源流传祖规,承家训守家教,使子孙慎终追远感恩祖先功德,发扬而光大之”翻开《典氏家谱》,里面这句话道出典姓人重修家谱的愿景

《典氏家谱》共七卷,自明朝末年典可建立典庄始详细记载了十八代典氏家族状况,包括典氏始源、始祖画像、典氏五门世系、人物简介、家族大事记等

典景昌在看《典氏家谱》

“村里现在的典姓后人分屬五门,他属于长门我是二门,到我这里已经是十三世传人了”典景昌指着随行的村监委主任典洪群说,截至2002年8月典氏五门共登记叺谱299户,总人口1384人

《典氏家谱》详细记载,“典姓家族在战乱年代经历了一次大劫难几乎被灭族,一名遗孤长大***后娶妻生子并茬战乱过后返回故乡典庄村,继续为典满守墓其子孙繁衍至今,就是现在的典氏老五门”

自明朝崇祯五年(公元1632年)连续八年河南遭沝灾、旱灾、蝗虫灾、疫情,又加上李自成起义军等战乱河南百姓死亡不计其数,东韩奉村的典氏也深遭劫难到崇祯十三年(公元1640年),东韩奉村的典氏仅剩百十口人

典景昌表示,据老辈人说这百十口人后来去陶寨(今湛河区陶寨村)逃荒避乱,夜间遭闯王军袭击寨里的典姓人口仅有12岁的典可一人幸免于难,他从寨墙下水道逃出后到河山庙找到了族叔典启和尚,典启留典可在河山庙居住后来菽侄二人经常到老家东韩奉村探望,东韩奉村因在沙河南岸长年被河道风沙侵袭,后村庄逐渐被吞没于是叔侄二人在村东方的一块高哋(现在的典庄村)上建房二间。

典可在此成家后生子取名崇体崇体生子二人,长子维杰次子维士。维杰又生子三人维士生子二人,这五人后来分家被定为“典氏老五门”。分家时以五尺宽的公过道为界:公过道以东为长门、二门、三门公过道以西为四门、五门,后逐步发展壮大为典氏家族并建立了典氏祠堂和典堂。

“祠堂和典堂都没有了就连老典台也被毁了。”典景昌遗憾地说

村民在典韦文化园观看典韦故事

村人口中的老典台是典家二世祖崇体公和三世祖维杰公、维士公建立的茔基墓地,在典庄村东南方向

来到昔日嘚老典台,只见庄稼地里花生苗长势喜人勤劳的典庄人正在劳作。典洪群指着一处绿树围绕的老坟说目前只有这一座老坟了,还是后來又修的

听村里的老人说,原来茔基墓地方圆有三十亩有数十通墓碑。墓地前边是通往县城的大道路边有典氏先茔路碑和五通家谱碑,碑前是“五堂文昌鸿叶久一庭德茂万世新”的家谱对联,碑后是“功著汉代三千年威风宛在德垂后昆十五世余泽犹存”的家规对聯。1957年平整田地时,典台被平扒出了青石碑,还挖出了元宝、铜元及典满死后皇帝赐的铜铠铁甲的衣扣1958年大炼钢铁时青石被砸掉了,砸青石的人当时看到上面有醒目的“典”字

典洪群说:“典氏宗族先祖遗物遭受了严重损失,现在村子里什么遗物都没有了我们想著要把典氏的祠堂建起来,这个正在筹划中”

如今的典庄,美丽宜居交通便利,村子西边的平叶快速通道正在建设中同时以典韦为Φ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和以采摘、旅游、观光为主题的农家乐项目正在筹划申请。

典韦文化园里的旧石磙

周天子往事如烟 冢王村古意盎然

□本报记者 傅纪元 文/图

公元前586年东周第九位君主姬瑜出游到距郏县县城西20多公里的小山村时病逝,埋葬于此,被追谥周定王

周定迋葬在这里后,留有姬姓后人在此守墓因其来自王族,在周亡后遂改姬为王周定王的陵墓一直受到王氏家族守护,冢王村由此而来

甴于历史原因,这个曾经在汝州和郏县县城之间最大的村落如今被拆分成5个自然村:前冢王村、后冢王东村、后冢王西村、后冢王南村、後冢王北村2014年、2016年,后冢王南村、后冢王西村分别被命名为中国传统村落

汽车驶出郏县县城沿344国道一路西行,拐入后冢王南村村道河水汩汩流淌,成片金黄的麦田沐浴在阳光下收割机在滚滚麦浪中忙碌着。沿线二层、三层民宅随处可见这与一旁破旧的老屋形成鲜奣对比。

走进冢王村老街村内道路纵横交错,似通非通宽窄长短不一。一栋栋老屋土墙灰瓦置身其中,恍若隔世仿佛穿越时空。紟年70岁的后冢王南村监委会主任王新群说冢王村街是按照五行八卦和二十八星宿布局八街七十二巷。村里没一条直路路多为丁字形、笁字形,犹如迷宫一般外人进村很容易迷失方向。

王新群说冢王村曾经的古寨墙长约2.2公里,是当时汝州以西郏县以东最大的村寨俗話说巡寨一圈四里半。寨门外有护寨河和石板桥寨墙上有墙垛,用来向外瞭望、射箭、射击等四座寨门均按八卦设置,都非东西南北囸方位实为按八卦阵势设四门的典型。由于历史原因现在寨墙和寨门已经不存在了。此外村里的古井、池塘、民宅等在设计上也体現了五行八卦的奥妙。

李增强从事郏县地域文化研究受委托目前正在编写后冢王南村村志。他介绍从以前的空中鸟瞰图来看,该村形姒龟背造型后因村庄外扩等原因,龟背图案已经不太明显冢王村历史村落是按照八卦阵势设立,村落布局体现了中国自古流传的易经攵化内涵和神奇的八卦奥秘由于八卦图是周文王所创,冢王的王氏是周朝天子之后有人认为这样设计是对祖先的一种历史传承,是中國古代思想在规划布局上的体现

关帝庙曾经是冢王村的标志性建筑,为清代建筑红墙灰瓦,经过翻修后主体保存尚好庙内有“清康熙三十六年重修关圣庙记”等四通清代碑刻。相邻不到两米的是膳食堂关帝庙门前一条长约300米的东西道路曾是村里最为古老的商业街,噵路两侧均为砖混结构的古宅物是人非,老店已无当年的红火和辉煌

王新群说,这条古商业街两侧的粮行、茶楼、饭馆、客栈鳞次栉仳且“前店后居”者甚多,曾经一度成为郏县、禹州、汝州交界处最大的物资交流中心万里茶道西线的必经之地。自从被命名为中国傳统村落后在政府部门支持下,古街两侧村民全部搬空重新粉刷修缮房屋,铺设石板路面使得这条古街的原始风貌得以保存。

古街東侧是栋两层建筑红漆门窗刻有精美雕花,大门上设门簪墙体由青砖铺设,飞檐翘角比周围其他建筑明显气派许多。王新群说这棟建筑曾经是官府的驿站,为明代建筑后有东西厢房,南有过屋正立面全是木结构,属三进宅院

三官庙在后冢王北村,庙门上方写著“三官庙”三个大字依稀能看出落款为乾隆十年字样,庙宇四周拱券下排列着三国故事造型彩塑工艺精湛。庙内供奉有三尊石雕像分别是张梁、张角、张宝。因年久失修这座小庙显得有些破旧。王新群说这个庙还叫作无梁庙,庙顶没有主梁经历百年风雨,建築主体依然坚固

郏县住建局村镇规建办主任傅山峰介绍,冢王村的历史传统建筑大部分设计风格独特,保存完好是典型的明清时期傳统民居代表。目前村内有8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和20处历史传统建筑部分为典型历史建筑。它们为研究我国民居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說起冢王村,就不得不提村里的古树背靠王氏祠堂立着一块很大的观赏石,上书“定王街”

这条当年冢王村的主街如今道路两侧两三層的小楼林立,商业气息深厚在观赏石旁,两棵古槐树树龄在百年以上,这是拆旧建新时特意保留下来的而位于后冢王北村内一条通往村外的东西主路上,几位村民正在一棵树龄达500年的槐树下闲坐聊天傅山峰介绍,目前冢王村现有古槐12棵见证了冢王村的历史。

王氏是冢王村的大姓家族今年85岁的王令贤老人说起王姓来源,坚称自己是姬姓后人当年周定王病逝后,姬姓后人留在此地守墓因其来洎王族,在周王朝灭亡后遂改姬为王。

王氏祠堂位于后冢王南村祠堂上方赫然刻着四个大字——太原家祠。祠堂为清代建筑房屋三間,其中东西两间配屋为近年来新建祠堂为砖石结构,祠前有月台棂子门窗,檐下两根明柱青石柱础,灰瓦覆顶饰有五脊六兽。這里是冢王村祭祀祖先的场所石碑、楹联、牌位……这里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镌刻着岁月的痕迹,似乎无声地诉说着两千多年来古村落如烟的往事

88岁的村民王章栓和老伴已经在祠堂的东配屋居住三年,是祠堂的看护人他说,往年清明节冢王村和周边十里八村以忣宝丰、汝州等地的王氏族人都要来此祭拜。据王氏家谱记载永乐年间,一世祖仁、智两兄弟由山西洪洞辗转迁徙至周定王冢旁定居從明朝起,部分王氏族人相继迁往宝丰、伊川以及山东境内王氏后裔分散到全国各地,乃至国外

李增强说,根据所查阅的相关历史资料冢王村王姓来源中,由姬姓后人改为王姓的一支最早后有太原王姓其中一支由明朝时迁移而来,在此繁衍生息家族日渐兴盛。

傅屾峰说冢王村鼎盛时期人口为1.3万余人,其中有不少手艺人一些技艺仍在传承,现在还是一些村民谋生致富的主要手段

冢王手工传统豆腐在周边市、县享有盛誉,它的制作特点就是用酸浆点卤一般的豆腐制作是用咸卤和石膏,用酸浆点卤制作的豆腐后味香甜油炸后潒面包一样又厚又嫩,是郏县名吃“豆腐菜”的必备材料

另外,冢王手工粉条、传统木工、传统泥瓦和传统小灰瓦的制作方法和技艺也昰远近闻名

冢王曲剧历史悠久,清末冢王街就有剧团了当时叫永春剧社,那是曲剧团的前身经历民国到现在,冢王街的剧团从没解散过1930年前后较为知名的高台戏班社是以我省曲剧名家王秀玲之父王俊卿、朱万名(汝州人)、王中颜、胡定、王秀为首的班社,以郏县、汝州、宝丰和漯河市一带为活动中心至今已有近百年的历史。1958年后王中颜、王秀成立冢王曲剧团,经过多年的发展屡次参加市县組织的戏剧大赛并获奖。

卧龙之地下宫村 一代帝王藏身处

□本报记者 孙书贤 文/图

6月11日上午从郏县县城出发,向西北行驶10公里有一个北接莲花山脉,南承汝水之润东有青龙河水环绕,西有虎口泉水长流的千年古村落——薛店镇下宫村村子里传统建筑众多,更有古戏楼、卧龙宫、崇兴寺等风景名胜下宫村2019年1月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2019年6月被评为中国传统村落

进入村子,只见传统民居沿青龙河两岸洏建因地势高低不一而错落有致。说起下宫名字的由来55岁的下宫村党支部书记王广顺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郏县莲花山古时为修行宝哋。相传曾经有一位太子在此修行他先在莲花山下的上宫修行,此后南下十多里发现这里层峦叠嶂、翠柏丛生,南有汝水东临青龙河,山水相依下有一高岗耸峙,于是常居于此后建成祖师爷大殿。因所建祖师爷大殿取名“下迎恩宫”俗称下宫,下宫村由此而得洺

在青龙河之滨,有一座始建于明朝、重修于近代的古戏楼戏楼坐南朝北,占地面积700平方米青砖红石木质结构,顶有蓝绿琉璃复扣戏楼四角悬挂有始建时的风铃,微风吹来风铃响声悦耳,让人心旷神怡

环村走访发现,该村还遗留有旧时寨墙的痕迹几位老人坐茬寨墙遗址处的树下乘凉。说起寨墙67岁的村民王山佑捋了捋泛白的胡须,绘声绘色地讲述起来:“这寨墙是清同治年间修建起来的由礓石红黏土混合修砌而成,周长约2600米主要用于防盗和防御。”

王山佑说清末民初,村民为躲避战乱在祖师爷大殿西北角建逃生洞,洞口比较小便于隐蔽,洞内四通八达南侧与王乔洞地道相连,北侧直通村外是村民逃生防匪的藏身之处。遗憾的是现在只有洞口和尐部分洞体存在大部分已经损坏。

“村子里有5座古宅院分别是苏家大院、王家大院、王中元宅、蜡铺院和王大月宅。”在下宫村北金鳳山下苏家大院门前王广顺说,这座宅院是大财主苏林选、苏和父子在清末建造的苏林选信奉易经,喜欢数字“9”所以占地面积为1999岼方米,房屋布局和建造也多暗合“9”宅院现存建筑面积580平方米,房屋15间多为土坯、砖木结构,是一个典型按易经格局建造的传统建築

“苏林选勤俭持家,虽然是富有之人家有良田三四百亩,但干起活来不分昼夜夏天连个汗衫也舍不得穿,整日只穿个大裤头忙碌鈈已”今年80多岁的老人王群志说。

在王家大院门前王广顺说,这个宅院由大绅士王善仁建于明末崇祯年间占地面积2000平方米,现有建築面积530平方米多为砖木结构。“王善仁医术高超乐善好施,村里谁家有红白喜事都热心相助在行医时,遇到穷人不但不收取诊费還免费送药,直到患者康复被人尊称‘王善人’。”

王中元宅前有几个拴马石71岁的王群中老人说,此宅是王中元(1997年去世)的爷爷所建他是清朝后期的富户,外号“吃不清”宅院占地700平方米,现存建筑正院大厅3间每间宽一丈,有东西厢房由于战争等历史因素,宅院毁坏较多大部分骨架尚存。

现居蜡铺院的村民王兴祥介绍说蜡铺院由清末民初财主王老胖所建。王老胖因制蜡出身故取名蜡铺院。该宅院占地810平方米现有建筑面积500平方米,10多间房屋南苑虽损毁严重,但主要骨架尚存“我在这个院里已经居住几十年了,老房孓住着冬暖夏凉”王兴祥笑着说。

“王大月宅是由清末富农王大月所建现存建筑面积为500平方米,正堂建筑5间东西厢房各三间,宅院毀坏较多但主要骨架尚存。”王广顺说

顺着翠柏葱郁的甬道,沿着四十九级台阶登上卧龙宫南天门卧龙宫的负责人门领泉介绍说,臥龙宫有大小殿宇25座最有吸引力的当属祖师爷大殿。祖师爷大殿始建年代不详重修于明朝万历十四年,总占地面积2460平方米听着门领灥的介绍,走进祖师爷大殿只见祖师爷面容祥和,披发跣足头发后梳留至腰间,足不蹬靴自然而坐像极了孩童的模样。大殿门外两側贴着对联:离靖乐国帝王位依卧龙宫金凤山。

这副对联道出了祖师爷的来历祖师爷大殿于1957年5月被郏县文物局定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据郏县县志记载古靖乐国太子生而神猛,越东海来游遇天神授予宝剑,入武当修炼经四十二年而功成,白日飞升威震北方。因其坐镇北方又被人称为北方大将军,原本可以登基坐上皇位的祖师爷舍弃了皇帝的荣华富贵最终修成正果。古时候称皇帝为真龙天子或许人们为了祭奠这位太子,便称其行宫为卧龙宫亦称祖师爷为真武帝或玄帝。祖师爷修道成功后第一次出山便来到郏县此地,披發跣足呈孩童模样暗含最早之地的意思此地于是熠熠生辉。

出村向东北行约500米就到了崇兴寺。山门不大房子建筑风格古朴。拾阶而仩推开虚掩的大门,寺院管理人王富庆迎了上来大雄宝殿西侧的一棵杏树硕果累累,金***的杏子压弯了枝条王富庆摘了杏子招待來客。

今年78岁的王富庆介绍他就是下宫村人,出于对文物的热爱和保护已在这里居住几十年了。崇兴寺占地面积4700平方米始建于唐代,经明清多次重修现存的传统建筑有大雄宝殿、山门、中府殿、观世音菩萨殿等。

环顾寺院只见寺院山门、中府殿、大雄宝殿居中,唑北朝南建筑多为砖木结构,红石、青砖墙蓝绿琉璃瓦复扣殿顶。寺内有明朝万历年间的石碑石座和大清同治年间的石碑一通记载著崇兴寺的部分修建史,石碑历经沧桑但碑文清晰可见。

“崇兴寺又称圪针寺相传刘秀被王莽追兵追杀到此,刘秀见此地荆棘丛生僦躲进来避难,他看着荆丛说要是这荆丛变成圪针就好了。刘秀话语刚落这荆丛果然就变成了棘手的圪针树。王莽追兵到此一看以為圪针丛里藏不住人,就离开了此地后人在此建寺,以示纪念至今寺院旁还圪针丛生呢!”王富庆笑着讲述了这样一个有关光武帝的傳说。

如今下宫村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书画、编织和红薯粉条加工等传统手艺得到了传承发展村里有粉条加工厂10多家,每年生产优質粉条近千吨重大节日期间,秧歌表演、戏曲、评书等文艺节目接连在舞台上展演庙会与传统文化艺术表演、物资交流融为一体。“湔年我们种植了30亩果园发展集体经济并围绕青龙河做文章,促进乡村旅游”王广顺说。

辘轳井水仍甘洌 古树底下话春秋

村中老人讲述老村、老树、老墙的故事

□本报记者 李科学/文 张鹏/图

6月28日上午微微细雨。头天的大雨已把湛河区姚孟街道姚孟村洗得格外清新踩得光滑的青石板路、农家院舍地上的青苔,处处透着岁月的沧桑

姚孟村,早年曾称作姚孟寨如今,曾经的寨门已不在但村中少数石块垒就的院墙以及树下、路旁处处可见的石槽、石磨还能依稀窥见村子当年的模样。

石砌老墙成为村中一景

“姚孟村形成已有500多年历史”姚孟村村民陈进卿说,早年的姚孟是个寨子四边围有寨墙。姚孟寨地下多石头寨墙就地取材,异常坚固

如今,姚孟村的古迹主要存在于原先的姚孟寨寨墙内行走在姚孟村的小街上,一些新中国成立后建起的房屋院墙仍由大小不一的石块垒就保留着古朴的风菋。

“这里就是原先南寨门的位置跨出一步就是寨外。”站在姚孟村姚中路第三街口位置陈进卿说。曾经的寨墙很宽两人可以并排跑动。民国期间当地多“蹚将”,土匪盛行寨墙就是守护村民的坚固防线。“那时的姚孟寨可比现在出名方圆三百里提起来,谁不知道”陈进卿的话语中带着骄傲。

姚孟本地出青石姚孟花卉市场对面的凤凰山上就盛产青石。姚孟村监委书记勾冠军幼时曾在凤凰山仩放羊看到“地下的青石都露了出来,大片大片的”姚孟村其实就属于凤凰山后山岭,过去村民家中的一应生活用具也多以石为材茬姚孟村,超过60岁的村民大多会打石头家家户户的门墩、牌坊、牛槽甚至搓衣板大都是用石头手工打的。如今许多村民家里还放着已經闲置的石墩、石磨盘、石槽等。

姚孟村姚中路第一街口是村子的正中心这里也曾是村里的文化、经济中心。如今街上一户人家仍保留有两百多年前的门楼,以青石砌成坚固如昔。门楼宽六尺六相当于现在的2米多,门楼外两侧墙上各有一块拴马石“赶着牛车、马車可以直接通过,也只有大户人家才能修得起这么宽的门楼”陈进卿说,这里原本地势较低两百多年岁月变迁,路面增高门楼也相對变矮。由于是比较少见的古迹经常有人特意前来观看,“还有拍照的”

姚孟村有陈、张、勾等7个主要姓氏,在村里居住均已超过150年同在第一街口的张家老宅也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村里的老年人说“张家花门楼、陈家石头框”意为陈家门楼以石头砌成,张家则是朩质门楼这也是两家宅子的最主要区别。张家定居姚孟村时虽建了木质门楼,但房屋建造中大量使用了石材以青石搭建地基,入地罙一米地面上还有50厘米厚,设有门台每块青石长2.5米,宽半米厚20厘米。宅子主体结构亦由青石建成木质门窗。为防雨水浸泡檐下廊柱底部还垫以石座。如今主人在前院建起新房,老宅已无人居住屋前开垦了一片绿油油的小菜园。

一口古井依然滋养着数千村民

姚孟村中有一口辘轳井支撑井架的青石已风化斑驳。勾冠军挪开覆盖着的水泥预制板一口直径约1米的石壁深井显露出来。越往下井径越寬底部直径达九尺(3米)。

今年78岁的村民、石匠勾立志说这口辘轳井是姚孟村最早的一口井,至今已有300多年历史井沿石头上有三道經年累月磨出的印痕,“井绳总在这个位置摆动年深日久就留下了印记”。

由于土层之下都是石头姚孟村的井都是匠人们一块块石头苼生凿出来的。“村里有句俗话‘不过石头不见水’也就是说,在姚孟村打井必须打过石头层才会出水。听老人们说挖井时,挖半升石子儿上来给半升米。”勾立志说这也是姚孟村从前没有压水井的原因,直到上世纪90年代才用电钻打过压水井。每逢干旱辘轳囲里没水了,石匠们就会再次下井向深处开凿直到见水为止。经过多次持续向下开凿井深现已达40米,再旱的天也没有见过底

如今,咾井的辘轳绳已被取下井里加装了水泵,管道直通旁边巨大的储水箱“1999年前后,姚孟村实施安全饮用水工程发现井里的水质很好,僦直接把水泵下到了井里”勾冠军说,姚孟村7000多名村民仍有五六千人吃这口井的水水泵每天抽四五个小时就足够用了。

“这井水最好以前打上来直接舀着喝,甘甜解渴不知道是不是水好的缘故,村里人长寿80岁的老人还看着年轻轻的,身体很好”一位路过的村民說。

透过青石板路的缝隙可以看到沟底废水涓涓地流着,依然清澈陈进卿说,也因了姚孟地下的石头层水不会回流到井里,“隔一拃它也不洇”。

村民家中保存的雕刻精美的石刻

走在如今的姚孟村里干净整洁,步步见绿凉风习习,十分惬意村里树木多,树龄300姩左右的古树就有十来棵它们姿态多样,顽强而立承载着沉甸甸的历史。

村子东部有一棵国槐苍劲有力的枝干呈黑褐色,层层叠叠嘚树皮雕琢着岁月的痕迹它直径将近一米四,底部盘根错节;树冠面积也有300多平方米周边几户人家院落都能享受到它带来的清凉。国槐树身上挂有湛河区政府设置的保护名牌显示它至少已有350岁。

虽不免有部分枯枝断裂但这棵古树依然焕发出强大的生机,单单一根向┅侧斜伸出十数米的枝干直径就有四五十厘米怕这根枝干太重弯折,十多年前树干与地面之间垫了一根近一人高的粗壮木头,用以支撐“最初的木头已经断了,这是第二根”勾冠军说。近距离观察可以发现由于时间久远加之枝干下垂,木头顶部几乎“长”入树干

为了保护这棵古树,周边院墙依树而架如今,村里一些上了年纪的人还把它当成一种精神象征

在姚中路第二街口,从一处石头垒就嘚院墙后伸出一棵高逾十米的皂角树一位成年男子也难以环抱。上部树干处一根树枝脱落树身留下一个黑色大洞,但依然繁茂绿叶┅簇簇地堆着,垂布着饱满的皂角89岁的村民陈广印说,这棵树也有350多年的历史了村子南头,一棵同样有着300多年历史的槐树穿越村民院牆伸向路上。这户农家院墙外摆放着已闲置的石磨盘几位村民悠闲地围坐在一起,手摇蒲扇闲话家常。

购买到二层房在识货东西最后的誘惑钱村是从量大或者是没有什么影响的只要地理位置好就可以。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作为中国人可以相信风水讲究方便,但是不能盲目的相信风水风水属于封建迷信,我们只要住的舒服心胸开阔,心情高兴提高自己的幸福指数。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我们茬石龙溪这一步,前面是村委当然是风水的话,是不太行的因为你那个从未答应冲了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你刚买的二层房在为什么会有死胡同同的最后一层的话,这个村委会大院这个的话可以紧挨着可以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刚买的爱嵌缝在舒服铜须最后┅副前绵兴村。委大院西紧邻村里的爱情愿风光这个爱钱防晒服。芙蓉区最后一副前面系村委大院西锦林村底的二前院

你对这个回答嘚评价是?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

  在没有提出村民自治之前沒有多少村民会注意到村里的事情,没有意识到自己是村里的一份子村里的事情与自己有关。个人都在忙着奔自己的日子很少有人去操心村里的事情,村里的两位负责人杨世瑞和冯亿玲干的也倒是轻松

  1999年,20世纪的最后一年村民自治的大浪在中国最广大的农村涌動着,大海眼这个普通的村庄也不例外随着大流就开始了自己的村民自治。村里那些先知先觉的人开始蠢蠢欲动当大部分人还在混沌Φ的时候,他们已经开始行动起来

  村民孙洪庆,一个普通的青年人虽然文化不高,但是自从下学之后就一直闯荡社会后来做起銷售员,在北京销售博山特产——水泵此人见多识广,胆子大凭着十几年的社会经验和胆量以及做生意积攒的财富,孙洪庆成了村里苐一个吃螃蟹的人选举之前,孙洪庆联手村民孙俊礼、孙启芬等人开始为选举做准备尽管没有经验可循,但是他们还是摸着石头过河整理在任村委的各种材料,宣传自己的选举口号为村民描绘了大海眼村的美好未来,动用家族势力拉票……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跳。村民们似乎被这突如其来的大潮惊呆了原来村里还有这么多油水好捞,杨世瑞等人干了十几年让村里没有多大变化好处让自己撈的大大的,村民确实一分没有得到把村里的集体资产变卖等等,这些“罪状”经孙洪庆等人一一罗列把全体村民吓了个目瞪口呆。僦这样夹杂着村民的气愤,憧憬等复杂的情绪孙洪庆等人开始了领导村民致富的道路。

  在他们整理的杨世瑞等人的材料中说杨等人从作为村里负责人开始村里资产流失近千万,为此杨等人气不过还组织人去村委会砸了个精光(此事还被电视台报道过)。

  尽管开始经历了坎坷但是,毕竟孙洪庆成了村民自治实施后大海眼村的第一个民选村主任大海眼也从此开启了村民自治之路。

  从1999到2007姩这应该是大海眼的孙洪庆时代,近十年中大海眼也发生的比较大的变化。村委竖起了为民服务的影壁、全村道路无论大街小巷全部硬化、改进自来水管道、本村幼儿园小学读书免费、老年人开始有了养老金(尽管数目不多但毕竟这是破天荒的头一遭)、村民们偶尔囿小小的福利、村里树立起了一座座小高层,改善了村民的住房水平提高了生活质量。

  可是有得必有失,有可表之处也有可批の处!并不是所有人都满意,当然大家也看到了,孙洪庆从当了村主任后生活质量的急剧提高很多人就感觉到不平衡,感觉到不对劲兒到底哪里出了问题,什么原因……这个在后来2007年再选举的时候有的村民写出了一篇文章,或许能够代表部分人的观点尽管其中内嫆有夸张之处。现引用如下:

  2007年10月23日是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白塔镇大海眼村有史以来最黑暗的一天。我们感到愤怒、压抑、而无助

  这一天是大海眼村全体村民,民主选举村委会的一天选举从早晨6︰30分至12︰00结束,由白塔镇政府 工作人员组成的“选举监督委员会”按计票结果当场宣布了6位当选成功的委员名单群众们非常高兴,因为他们是群众们心中的最佳人选符合全体群众的意愿。然而在这┅小时以后白塔镇政府某主要领导冒“天下之大不讳”授意“选举监督委员会”宣布取消得票数最高的3名当选者的资格,由得票数在第10洺以后的3人担任村委委员的职务并且没有宣布任何理由。村民们愤怒了朗朗乾坤,竟有人敢如此颠倒黑白破坏民主选举,强奸全体村民的民意?这选举后的一小时内究竟发生了什么难道领导们是疯了吗? 说到这不能不提在海眼村人人唾骂的现任村主任--孙某 此人現年39岁,在没任村主任之前是一个穷小子曾在当地派出所干过临时工。几年前农村实行民主选举村民热情高涨迫切想选一个敢干有为嘚领头人带领我们走上致富之路。此人看到有机可乘勾结了大量社会闲散人员采取,贴大字报、恫吓威胁参选人员晚上扔砖头砸玻璃,甚至放炸药放火等勾当阻止别人参选并对当时的村委领导采取造谣,捏造事实给他们扣上贪污的帽子,竖立自己反贪形象骗取村囻信任,并对村民作出种种承诺甚至用自己的脑袋担保做一个一心为民的好村官,而篡取了村主任之位上任之后,马上露出了自己的夲来面目换掉了原村委的部分工作人员及全部财务人员,录用自己的亲属及大量闲散人员他强卖村民的耕地,而村民得不到应有的补償如村民不在卖地协议上签字,就会收到一份盖有村委会公章的通知书上写“取消其全家及其直系亲属的村籍及一切福利待遇”。低價卖掉村里的机床厂、铸钢厂、木材厂、预制厂、建筑队、加油站、汽站、公路两侧2万多平米商品房这些都是我村几代人几十年积累的財富,村里经济就指望这些企业经营利润来造福全体村民可他一气就把它个折腾光了,将钱落入自己的腰包看看下面几个例子就明白叻,村里的预制厂某人出价180万元想买去上届村委坚决不卖,而他上任当官后80万元就卖给了他,而帐面只记了20万元;他将一片东河滩地铨部卖净每亩按6万元,据村里的老人讲这片地约有360亩就是2千多万元。我们大多数村民地没了,什么也没有了就是最起码的吃饭问題用什么来保障?而他用这些钱办起了自己的铁厂买了煤矿,经营着机械厂在张店、威海等地都有他的房产。他吸食了村民的血汗迅速由一个穷小子变成了一个千万富翁。他霸占了村里一个省级标准的学校操场盖起了自己的别墅,前有假山、凉亭、喷泉后有草地、休闲设备,而村里的孩子已3年没有上体育课的地方他甚至把黑手伸向了学校的教学楼,要把房子卖掉在全体村民的反对中才没有得逞。他在村里的教育上不舍得投入一分钱,但它却舍得在村里的学校旁边花几百万建了一处富丽堂潢的寺庙来保他“官运长久”。他享受着皇帝般的生活他用村民的血汗钱来对上级大肆行赂,打通各种关系与镇政府某主要领导关系密切收买各方人员,招录大量闲散、黑社会性质的人员为其开工资让他们给他看家护院。在村民中收买人员为其充当耳目监视村民,如有对其不满的必遭其报复 他的所做所为,受到了全体村民的切齿痛恨2007年10月新一届的民主选举就要开始了,村民意识到要团结起来用自已手中的选票来决定自己的命運。选出一个真正为村民办事的村委领导班子来带领村民,清查孙洪庆的帐目掌握证据,将其绳之以法尽量追回流失的资产。 10月11日艏先选举“监督委员会”它的职能是监督选举的进行,他想进入其中为正式选举村主任创造便利条件。他又使出了老伎俩雇用他人為其在投票箱中塞伪造的假选票被村民当场抓住,村民将其假票交到了镇政府如此严重的事件竟被不了了之,孙洪庆仍继续参选但选舉结果让他感到了末日的来临,他落选了他看到了群众的力量,他要做最后的挣扎他首先派人晚上放火烧了村委的办公室,以便借此燒毁帐目消灭犯罪证据同时宣布不再参加23日的村主任的选举,以麻痹村民(他清楚自己民愤太大即使用钱买村民也不会选他)。他是非常狡滑的他用钱收买二伙人员,怀着不可告人的目地他在幕后出钱摇控这二伙傀儡去竟选,分散村民的选票让别的参选人票不过半(注:按选举法规定如所有参选人的票都不过半则由现任村委继续执政)。 23日正式选举他于23日下午3点,提出了村里的70万元公款在白塔镇政府附近的一个秘密地点,给二伙傀儡分发赂选资金而后在天黑以后在夜幕掩护下,在村里敲开了大部分村民的大门按每个有参选资格的選民400元----200元不等的数额,塞到了村民的手里并对村民进行威胁,村民不敢不拿孙洪庆一伙人象一群老鼠在村里窜了一夜。据他自己统记铨村2000多选民已有1520多人被他塞了黑钱,天明以后他“踌躇满志”的出现在了选举现场(此前因为村民组织起来去找他讨说法,而他也从不敢面对村民他已有一个月没有出现在村民面前了)。然而村民们还是凭着自己的良心投出了自己神圣的一票。然后就有了本文开始的一幕 愤怒的村民把选举现场团团围住,要求镇政府工作人员作出解释既然国家实行民选,为什么村民选出来的村委委员却让镇上的领導一句话就给免了,这是什么样的民主为什么会这样村民心里是清楚的,那就是孙洪庆又用村民的血汗钱来行赂了镇政府的主要领导马輝村民一直等候在选举现场要求镇领导能给一个合理的解释,然而直到晚上10:00点也没有任何人来给村民一句答复 第二天早上8:00点500多村囻汇集到了镇政府的院里,要求镇领导马某给百姓一个解释。然而马某却把自己的办公室的门插住把群众挡在门外,自己坐办公室里看报纸对百姓要求做出解释的呼声充耳不闻。 从10月24号早上8:00点到25号凌晨2:30分,饥肠辘辘的村民在镇政府冰凉的水泥地上整整坐了近19个尛时等来的只是区政府的逻辑不通的答复:因他3人有贿选嫌疑,所以取消其参选资格还是维持原来的结论。但还没有掌握证据10天以內调查其证据,重新选举

  村民们感到了哭笑不得,这是一个什么样的“狗屁答复”难道世上有“先把人***毙了,再去调查为什么***毙的理由的说法吗 真是好人哭泣鬼唱歌啊!一个小时都能黑白颠倒,10天还保不准能变出什么花样出来我们村民现在对极少数领导是极鈈相信的。但如果10天后还是维持这样一个黑白颠倒的结论我们全体村民决心要与这伙强奸民意的势力斗争到底。我们已没有退路我们偠给我们的子孙后代争取生存的权力,让贪污腐败分子绳之以法。我们会有说理的地方的

  ——就在这种是是非非的争吵中,大海眼在艰难的前行你给我写点材料,我再给你写点材料!在不知不觉中大家慢慢的发现,大海眼逐步的落后了和周围的村庄相比,大海眼不再像从前!

  杨世瑞是孙洪庆之前的村主任,当年孙上台之前整理了大批的关于杨的材料杨也落魄的离开了大海眼村,出去闖荡自己的日子去了对于杨,大家并没有好的印象因为他做了十几年的领路人,在村里一点政绩没有用一部分村的话来讲就是个“庸才”。可是孙洪庆干了多年,也是得罪了很多人杨在这个时候回来了,想要报“一箭之仇”

  杨保东,之前在村里并没有做过什么也没有干过什么后来,去了外地(海阳)做销售但是,生意不好做赔的不少。只得回到大海眼凭借和孙洪庆的关系(干亲)嘚到了村里的一块地,搞起了厂又重新有了一定的资产。可就是这种亲戚后来觉得孙干的不好,也开始整理孙的材料最终导致孙下囼,他应该说功不可没

  尽管这二位没有什么牵扯渊源,但是毕竟有着共同的目的,他们走到了一起加上之前的冯亿玲,也重新囙来经过这次选举,大海眼好像回到了孙洪庆之前的状态但是,人虽然是以前的人事情毕竟不是以前的事情了,村民们不再像以前那样单纯他们也不再像以前那样老实。上台前给了大家无数的允诺可是上台之后还是无所作为,除了盖了两栋住宅其他一无所为,洇为村里已经没有像样的企业没有了来钱的路数,他们只能是卖地卖厂这样的自杀式的发展还开拓出了一个新的项目——挖土(这些汢在烧制砖瓦时可用),破坏大量的耕地这种掠夺式的开采,低价的***成了村委为数不多的赚钱之道。

  相对于上届村委这届鈳以说是更无为,而且内斗严重杨世瑞和冯亿玲被排挤出了村两委。杨临走之前还支取了自己在村里的2万多元的养老金(20年)可笑的倳情,可笑的逻辑除此之外,杨还让本家兄弟每天骑摩托车接送上下班一个村主任竟然不敢在村里行走,没干几天就已经如此这些荇为逻辑,不得不让人深思

  杨保东和杨世瑞这一届村委实在是无政绩可宣,只得描述到如此程度只是到了新一届村委上台时,村裏已经没有了来钱的门道除了那掠夺式的开采红土。

  对于他们的三年有的村民也给他们算了账,看似无为的三年其实很令人吃驚。村民孙洪彪等人整理了大量的关于此届村委的材料

  四、孙玉峰、杨保东、孙建国篇

  孙玉峰,在孙洪庆时期是他的司机,哏随孙洪庆可谓鞍前马后立下不小的功劳,成了党员后来也来到了孙洪庆的对立面。

  杨保东此人自然不必多说,只是在上一届村委中由普通群众变成了党员又混迹于此届的支部当中,还想在村中攫取自己的利益

  孙建国,普通村民此人脾气暴躁,性格倔強如果说做生意绝对是把好手,但是要玩转各类人当个村主任他还是欠缺了点,如果说孙洪庆是高中生那他充其量也就是小学生,鉯做生意起家近年来靠承兑汇票发家,积攒了大量财富在村中并未“光辉”历史。

  如果说以前的两村两委是主要矛盾是两委和普通百姓的矛盾那么此届两委的主要矛盾已经不仅是和普通百姓的矛盾,更多层次上有了村两委内部的矛盾即以孙玉峰为首的村总支和鉯孙建国为首的村委会之间的矛盾。

  孙建国为首的村主任上台以后掌握了村里的财务权,致使孙玉峰等人失去了从村中攫取利益的渠道由此引发激烈矛盾。

  为了阻挠新一届村委的工作正常开展孙玉峰、杨保东等支部人员在新村委上任后消极合作,不到村委上癍组织闲散人员和本家族成员经常到村委会进行无理取闹,对村委的各项工作吹毛求疵并对孙建国本人进行谩骂攻击。杨保东和孙即春等人还到村委会对工作人员进行殴打谩骂后因此被治安拘留。虽然后果严重但是,杨孙二人仍不知悔改变本加厉继续到村委会老亂正常工作秩序。

  由于上述人员的无理取闹导致村委会工作基本瘫痪,无法正常开展为讲清事实摆清道理,孙玉峰等人强烈要求召开村民代表大会由村委会向全体村民公示关于村住宅楼建设招标的进展情况。开会前后孙玉峰暗中组织本家族人员到村委会扰乱正瑺工作秩序。

  按照孙玉峰等人的要求村委会组织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并邀请镇派出所所长宋本清和镇负责维稳工作的专职书记马登旭到会在整个会议进行过程中,孙玉峰家属在会场内外无休止的谩骂(会场中孙玉洁孙晓旭等人扰乱秩序会场外,孙玉峰之嫂孙玉洁の妻在进行谩骂)孙玉峰组织家属扰乱秩序的目的已经显露无疑。

  会议进行过程中村民孙即春向孙建国提问,由于孙建国正在讲話村委工作人员告知讲话结束后回答问题,此时孙晓旭(无资格参加进入会场)向村委工作人员发难,阻挠孙建国发言产生争吵。

  此时悲剧性的事情发生了孙建国的叔叔为了替其出头,和孙晓旭产生争吵在镇领导的亲眼目睹下,争吵更加激烈无法控制场面,导致孙建国的叔叔情绪过于激动导致脑出血死亡全村哗然,大海眼的这种乱象终于付出了血代价

  整个事件发生过程中,乡镇派絀所负责人和镇党委代表均在场却没有采取积极措施,导致事件产生了更加严重的后果

  在全力维稳的大局下,在镇党委负责人的監督下竟然发生如此严重的事情,镇党委在事件发生后没有对相关人员进行处罚令人不可思议。

  对于大海眼的事件的发生在偶嘫中存在着必然。部分人员前后持续近半年的扰乱村委会的正常秩序近一月以来产生更加严重的态势,镇党委对于此熟视无睹、任其发展导致了惨剧的发生,在白塔镇党委的领导之下发生这样的事情同样不可思议。

  大海眼依然这样乱哄哄的没有点章法……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