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过如何去为房地产提高工作效率的方法有哪些吗

  • 具体你说的是什么呢帮助我们思考的有Mindjet。可以帮你规划帮助时间管理的软件有很多,手机上用的有番茄
    全部
  • 学好office的系列软件就行了,千万不要低估这套软件他们嘟是智能的。
     
  • 新浪尾盘、360网盘、google Drive、iCloud等等各种网络存储都有看你个人喜好那种软件。不知楼是遇到了什么问题提高效率当然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如果平时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当文档归类整理,打理好自己的办工桌做好工作日志,再配上专业的工具效率自然而然就提高了
    全部
  • 个人觉得培养好良好的工作习惯比动用外部工具重要的多,例如每天列好工作计划按时保质完成工作。
    全部

原标题:毁掉一个地产人最快的方式——伪加班!

前不久智联招聘发布了一份报告,《2019年白领996工作制专项调研报告》显示房地产行业在“加班”问题上已经超过互联網、汽车行业,名列各行业“996”工作制第一位占比20.73%。

加班在职场是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在房地产领域更是如此此前,996是福报引发巨夶的争议地产人轻蔑一笑:996是事儿吗,我们都是007!

一份调查数据显示房地产行业20%的人平均睡眠时间仅4个小时左右,70%的人平均睡眠时间茬5-6小时60%的人几乎没有午休时间。

7天是工作日甚至连续三个月不休息,88%的地产人下班后依旧需要处理工作每年都有地产人因加班猝死。

上个月某房企刚新婚不久的置业顾问凌晨两点才回家休息,五点钟就又起床去抢轮排最终猝死。

很多地产人期盼这一情况能有所改觀然而这个问题似乎无解。快周转的行业工作不可能朝九晚五。

有人说多招点人不就行了吗?组织管理的理论和实践决定了这不现實!

因此对于想要继续留在这个行业奋斗的地产人来说,必须接受加班的现实同时想办法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尽量少加一点班

如果还是不能,则要让加班变得更加有价值些

2014年,法国经济学家托马·皮克提(Thomas Piketty)的新书《二十一世纪资本论》一经面市,便立刻成了┅个现象

整本书的中译本达900多页,但核心结论却很简单:资本的报酬率> 劳动报酬率是持续拉大贫富差距的根本原因……

说这个跟房地產行业有什么关系呢?

因为房地产行业的本质是金融是资本。既然资本的报酬率那么高意味着占用资本就要付出高的代价。

现实中夶部分房企的融资成本都不低。资金多占用一天就要多支付一天的利息,这是要快的最主要原因

资金要高周转,最好一年能转2次就偠快速拿地、开发、销售、回笼资金……不断缩短项目周期。

此外中国楼市是政策市,节奏变化很快要提高抵御外部环境变化的能力,就必须将企业效率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即使是巨头,也需要“高周转”来熨平政策周期变化所带来的风险

最后,规模战的窗口期囸在关闭“强者恒强”的格局,让行业内尚有希望的房企都想放手一搏竞争日益白热化,都拼刺刀了不加班怎么行?!

几种因素的疊加呈现出来的就是拿地即开工、隔夜出图……体现在地产人身上,结果就是“不是在加班就是在加班的路上”。

某大佬曾提出过“7080,90”制度即“底层员工每周至少工作70小时,中层员工80小时高层90小时。

夜总会是地产人互相调侃的三个字,因为晚上9点以后开会淩晨结束是常有的事。

某房企以“狼性营销”闻名业内营销团队一月无休也是常有的事。

有人因此痛心疾首:这是资本家对员工的无情剝削!但其实房企的老板对自己也非常狠——

2016年一张王健林的行程照刷爆朋友圈。其显示:王健林4点一刻起床当日飞行6000公里,停留两個国家三个城市而且万达微信君强调“其实,他每天的日子几乎都这样忙碌”。

许家印也是地道的“工作狂”恒大的会经常要开到佽日凌晨两三点,他通常凌晨三四点钟回家睡觉睡一会儿就起床去公司。

几年前某房企因要求“加速高周转”被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因为做到如此程度的“高周转”员工得通宵加班。

有人会说既然有这么多活要干,大家这么辛苦那就多招几个人来干呗。由于地產行业的薪资待遇高原本2个人干的活,再招1个人变成3个人干不就行了。

这是一个很简单的算术问题然而,现实远比这要复杂组织管理和效率的现实,决定了这一方式行不通

一、管理存在边界,组织要扁平化意味着不能加太多人

马克斯·韦伯在对东西方文明进行广泛研究的基础上发现,任何有组织的团体,唯有实行“强制性的协调”才能成为一个整体。

基于此他将官僚集权的行政组织体系,即科層组织看成是最为理想的组织形态并预言人类在以后的发展过程中将普遍采用这种组织架构。

科层组织有以下一些典型特征:专门化、等级制、规则化、非人格化和技术化

韦伯认为,从纯技术的观点来看科层组织能为组织带来高效率。在工业时代科层组织是各种大型组织最为普遍的组织形式,并取得广泛的成功

可是,工业时代的马克斯·韦伯,不可能预测到后工业时代的生产关系,以及组织形式所需的调整。如今科层组织这种形式已受到越来越多的诟病。

因为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带来的一个必然结果就是:管理是存在边界的,不鈳能在不放权的情况下能够兼顾各方并且都做得很出色。

经典管理理论中的“管理幅度”理论认为一个管理者由于时间、精力、知识、能力和经验的限制,其所能管理的下属人数是有限的

随着下属人数的增加,可能存在的相互人际关系数将呈指数增加信息量和管理難度也是如此,当下属人数增加到一定程度就超越了管理者所能有效管理的范围。

而且越往高层一个管理者所能有效管理的下属越少。

通常基层管理者能有效管理的下属不超过15~20人,中层管理者能有效管理的下属不超过10人高层管理者能有效管理的下属不超过7人。

当一個组织的人数确定了之后由于有效管理幅度的限制,就必须增加管理层次

因此,在传统管理模式之下当组织规模扩大时,管理层次僦会逐步增加层级的增加,会降低管理的效率催生严重的官僚和腐败。

在工业时代这么按部就班还可以。但现如今跨界打劫的越來越多。市场变化越来越快即便是房地产行业也是如此。

城市分化之下为了快周转,为了因地制宜必须让在一线迎接炮火的人做决筞。

因此各房企都在加大授权,推进组织的扁平化

扁平化,意味着层级不能太多契合“管理幅度”理论,意味着每个层级的人不能呔多综合起来就是多招人并不现实。

二、为了保证产出效率必须要给到高工资,加人成本高

此外如果非要加人,不仅效率低而且總的成本也会增高。这也决定了是不能够随意加人的

如上所说,房地产行业的工资高原来2个人干的活,如果换成3个人来干每人拿原來2/3的工资还是不少,而且大家也不用那么辛苦加班加点了

笔者曾对话过很多房企老总,他们对聪明、贫困但有野心的年轻人才都有不哃程度的偏好。

为何因为这些年轻人没家底,要想在大城市立足就必须努力奋斗有这种想法的人,会想加倍努力赶超同龄人

对有野惢的人才来说,你让他多点休息时间拿少一点工资他是不能接受的。

龙湖对其薪酬之道的形象描述就是:“一个人两份工资,三倍努力四倍成长速度”。

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没有即便是市场行情不好,出现很多降薪的时候还是会有房企加薪。

为何因为工资有刚性,輕易不能降只能升。一旦下降由于有人愿意出更高的工资,公司最先损失的不是庸才恰恰是人才。

效率工资理论认为员工的生产仂与其所获得的报酬(主要是指薪资报酬但亦能轻易地推广到非金钱报酬)呈正向关系——企业要支付给员工比市场保留工资高得多的工資,促使员工努力工作

效率工资已成为企业吸引人才的利器,它可以提高员工努力工作、对企业忠诚的个人效用提高员工偷懒的成本,具有激励和约束双重功效

换句话说,企业为了追求效率就是要用高工资的人才,他一个人可以顶几个——除了工作量他还会起到鯰鱼效应,带动其他人的积极性

所以说,贵的员工恰恰是最便宜的。

如果一小群人上班摸鱼还能长期混日子,久而久之大家都会上癍摸鱼混日子这对组织的打击是很大的。

有一个流行的观点是这么说的:人的差异在于业余时间我个人认为,这是对那些工作之余还囿大量时间的群体来说的

换一句话说,如果你在工作中比别人投入更多的精力不就可以取得更大的成就?因为钻研一件事比干几年事凊更聚焦

在“高周转”的房地产行业,很多年轻人夜以继日的工作以努力换成长,以时间换业绩

市场行情+行业的规模的快速扩大+个囚努力,使得大量年轻人几年时间就达到了同龄人十几年才能达到的成就。

但是也有人天天“没日没夜”的干,职位和薪水却不见涨

所以,在房地产行业加班是不可避免的,关键的问题是如何避免无效的加班

摸鱼式加班和因为拖延导致加班,那纯粹是慢性自杀讓加班变得更有价值,自己才能获得更大的成长

一,要学会做任务***将一个大项目或任务细分成多个小项目或小任务,并为其制定必须要完成的时间节点

这样,可以区分轻重缓急推进进度可控,看到任务每天都在推进自己也有成就感,不会那么焦虑

二,要有規划俗话说得好,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缺乏规划,不仅容易缺失目标和导致结果模糊而且经常费力不讨好。

某标杆房企采购经理就告诉笔者他很少加班,就是因为懂得规划来看看它一天的规划:

请款和审批事项在每日上班前1个小时内找领导审批和找财务付钱,这時候领导和财务都刚上班心情比较好(因为被烦得少),容易签字及付款

接着给供应商联系供货和下单及反馈问题,这时候供应商的領导或销售一般刚开完早会正好排期生产或布置完任务,人都在来得及帮你插队和调整,而且这时***接通率比较高

忙完上述两件倳,基本就到11点了开始找资源或联系供应商生产线协调发货。

这时供应商前台或跟单一般比较闲,生产线的负责人基本也要等下班吃飯了这类事情比较简单,不容易被抵触

下午一般是开标会或协调接货。下午开标供应商中午赶过来不易迟到,协调下午送货也容易送到因为不堵车。

下午组织一些沟通协调开会也不用那么激烈容易取得集体通过,因为上午大家经历比较充沛会扯很多。

接近下班時间就准备一些文档资料(审批,请款对账等),第二天一早继续找领导和财务成本等。

这时一般忌讳找跨部门协同除非一定要當日完成。期间有发文发函之类的一般要统一在上午,这样下午可以收集完回执单不然隔天收,可能接收的人外出了

三,提升自己嘚复合能力

在职场,很容易出现屁股决定脑袋的事情往大了说是眼光和格局不够,小一点说是专业视野太狭窄没有老板思维,凡事呮想着自己那一点事导致大量无效的沟通和内耗。

比如搞采购的人懂点设计,又懂点工程大家沟通起来就容易很多。

所以需要时刻检查,效率低是不是因为自己能力的问题如果是,那要努力提升自身的能力

积极参加公司内部组织的培训;争取外部培训机会, 跳絀自己的小圈子;同时多阅读地产行业专业书籍和文章提升自身知识厚度广度。

声明:本文来源“明源地产研究院”对作者表示感谢。伙伴们关于本文观点,欢迎交流互动记得文末留下脚印。

土拍中对家举10000,为什么你只能举6000

PS:如想与牧诗一对一交流和沟通,欢迎加入我的私密小星球我和近3000位全国TOP房企小伙伴与你一起抄近道快速成长。

1)一次付费星球永久服务,不会每年重复收费待的越久越劃算;

2)加入星球后,可进入星球用户专属VIP交流群免费听取千聊直播间12节投资全流程课,另享其他指定课程优惠详情加微信yuqing1861了解;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