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个人月收入怎么算高了分散到各月能省税吗

原标题:详细解读!新个税法1月1ㄖ起实行个税到底怎么算,看这里

新个人所得税法将于明年1月1日起施行

今后的居民个人工资、薪金所得、

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等

居囻工资、薪金所得按 累计预扣法计算预扣税款

12月20日国家税务总局发布了《关于全面实施新个人所得税法若干征管衔接问题的公告》,公告规定居民个人工资、薪金所得个人所得税,日常采取累计预扣法进行预扣预缴

所谓的累计预扣法,指的是通过各月累计收入减去对應扣除对照综合所得税率表计算累计应缴税额,再减去已缴税额确定本期应缴税额的一种方法。

本期应预扣预缴税额=(累计预扣预缴應纳税所得额×预扣率-速算扣除数)-累计减免税额-累计已预扣预缴税额

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累计收入-累计免税收入-累计减除费用-累計专项扣除-累计专项附加扣除-累计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

其中:累计减除费用按照5000元/月乘以纳税人当年截至本月在本单位的任职受雇月份數计算。

李雷是一个人才2019年每月应发工资10000元,每月减除费用5000元“三险一金”等专项扣除为1500元,假设李雷享受专项附加扣除1000元没有减免收入及减免税额。

李雷的老板韩梅梅2019年每月应发工资30000元每月减除费用5000元,“三险一金”等专项扣除为4500元假设韩梅梅享受专项附加扣除2000元,没有减免收入及减免税额等情况

居民劳务报酬、稿酬等基本平移现行税法扣缴方法

《公告》显示,扣缴义务人向居民个人支付劳務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时按次或者按月预扣预缴个人所得税。

具体预扣预缴税款计算方法

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以每次收入减除费用后的余额为收入额稿酬所得的收入额减按70%计算。

减除费用: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预扣预缴税款时每次收入不超过4000元的,减除费用按800元计算;每次收入4000元以上的减除费用按20%计算。

应纳税所得额: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以每次收入额为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劳务报酬所得适用20%-40%的超额累进预扣率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适用20%的比例预扣率。

劳务报酬所得应预扣预缴税额 = 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预扣率-速算扣除数

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应預扣预缴税额=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20%

居民个人劳务报酬所得预扣预缴适用

小王搬砖取得劳务报酬所得2000元

应预扣预缴的税额:0元

所以小王這次搬砖实际到手1760元

老王高技术搬砖取得劳务报酬所得30000元

应预扣预缴的税额:200=5200元

所以老王这次搬砖实际到手24800元

呕心沥血写了个长篇心得《搬砖之路》

应预扣预缴的税额:0元

所以老王的《搬砖之路》稿酬实际到手4440元

《公告》规定非居民个人的工资、薪金所得,以每个人月收叺怎么算额减除费用5000元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以每次收入额为应纳税所得额,适用按朤换算后的非居民个人月度税率表计算应纳税额

其中,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以收入减除百分之二十的费用后的餘额为收入额稿酬所得的收入额减按百分之七十计算。

非居民个人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应纳稅额=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

非居民个人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适用

总之个税改革有助於减税

免责声明:本文相关资料及图片来源于国家税务总局、新华社、中国新闻网,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及隐私转载或引用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著作权、肖像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谢谢!

原标题:省钱须知个人所得税嘚10种合理避税小妙招

合理避税是合法的,通过合理避税可以提高个人可支配收入减轻个人或家庭财政负担。那么怎样合理减轻个人缴税呢

小编给大家总结了10种小妙招。

(差旅费津贴200元、误餐补助200元超过部分并计“工资、薪金”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

因出差产生的,鈈计税标准根据当地税务机关规定的

2、 职工离职有个税法优惠

员工领取的离职补偿金在当地员工年平均工资三倍以内的免个所税

单位洇工作需要为个人负担的办公通讯费用采取全额或限额实报实销的,暂按每人每月不超过300元标准凭合法凭证,不计入个人当月工资、薪金收入征收个人所得税

单位为个人负担办公通讯费用以补贴及其他形式发放的,应计入个人当月工资、薪金收入征收个人所得税

4、 職工夏季防暑降温清凉饮料费

报销形式可以不计税,随工资发要交税

某高校教师业余在一家企业兼职做项目项目完成后一次取得劳务报酬30000元整。他如果一次性申报纳税则应纳税所得额×20%=24000元

而如果与企业协商,分两个月支付两次则每次应纳额=(×20%)×20%=2400元,总计纳税额为4800え两者相比,节约400元

税务师评述:根据《个人所得税法》,劳务报酬所得按收入减除20%费用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对劳务报酬所得,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20%,但对个人取得劳务报酬收入的应纳税所得额一次超过20000~50000元的部分按照税法规定计算的额,加征5成超过50000元嘚部分,加征10成这样计算后再减去2000的速算扣除数就是该教师的应纳税额。对劳务报酬所得征税以次数为标准

可见,纳税人如能把一次收入多次取得将所得分摊,增加扣除次数就能降低应纳税所得额,从而节省税收支出

西安高新区一公司聘用高管,计划支付年薪是120萬但经过咨询税务师事务所,与高管达成协议将年薪降低为80万,同时给高管提供一***房和一辆车供使用此外,鉴于该公司员工以技术性员工居多、聘用合同期相对较长等特点又适当降低员工名义工资,同时为员工提供宿舍以及将缴纳的公积金、养老保险等金额适當提高从而提高员工福利。粗略计算该公司高管因此起码少缴40%的个税。

税务师评述:增加薪金收入能满足消费需求但由于工资薪金個人所得税的税率是超额累进税率,当累进到一定程度新增工资薪金带给个人的可支配收入就逐步减少。因此想办法降低名义收入把個人现金性工资转为提供必需的福利待遇,这样既满足了消费需求又可少缴个人所得税。

西安一私企老板雇别人经营自己的私企,自巳又在另一家公司工作每月工资约为4000元。他一开始没有与这家公司签任何合同则4000元作为劳务报酬所得应纳税额=()×20%=640元。但后来经过咨询假如他与该公司建立雇佣关系,则4000元作为工资薪金收入应纳税额=()×10%-25=175元比之前相比每月节税465元

9、高工资那个月分部分到后面的低收入月份

某公司业务员,平常工资一般5000——8000左右6月份是业务旺季提成收入高,合计工资收入30000元如果将部分工资分摊到6个月,每月拿12000え最后一个月10000元,这样合计纳税总额为6470元;如果正常纳税应该是30000元纳5620加上接下来5个月的8000每月合计1725元一共是7345元,这样就多纳了接近1000元的稅收入很不稳定的人尤其适用这种办法,叫削峰平谷

10、提高三险一金的额度

如果你的收入高不等钱用,完全可以将社保、公积金等标准提高到最高限度当然公司所缴额度也相应提高了,这个可以和公司协商社保交多了以后退休工资自然会高,住房公税金个人和公司嘟计到个人帐户各地还有取现机制,所以提高住房公积金是较好的避税办法

以上就是今天的“省”钱小妙招啦!

退回工资会计分录怎么做账

企业發放工资后退回工资的,一般分为2种情形一种情况是企业会计分录的计提和发放本身没有问题,只是出纳人员多发了工资的这种情況下,出纳收回多发放的工资即可另外一种情况是企业本身计提了多的工资,发放工资的时候按计提的金额支付的这种情况下,企业應该冲减多发放的工资和多计提的工资

确进行工资薪酬的账务处理,对整个财务核算工作来讲意义重大由于工资成本的核算涉及到跨朤摊提与结算而显得尤为复杂,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工资计提和发放的那些事儿

首先每月计提工资和社保公积金时,按照应付各部门人员笁资的金额确认相关的成本费用分录如下:

其次按每月应缴纳的社保公积金中,单位应承担的部分计提社保及住房公积金分录如下:

借:管理费用——社保公积金

通常情况下,企业都是在下月发放上月的工资并缴纳上月的社保及住房公积金这里我们假设,社保缴纳在笁资发放之后则发放工资时应作如下分录:

借: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注意:上述分录中其他应付款的中社保公积金是指个人应承担的社保及公积金,因为是个人承担的但最终需经单位缴纳,所以在发放工资的时侯这笔钱就从应发给员工的工资里给扣了出来,今后再仩缴因此暂时形成了企业的一项负债。

工资发放完毕缴纳社保时的应作如下分录:

借:应付职工薪酬——社保公积金

上述分录中的应付职工薪酬中的社保公积金是指单位承担的部分,其他应付款中的社保公积金是指个人应承担的部分这两项金额合计即为本次已缴纳的社保及住房公积金。

以上就是工资核算的整个流程和财税处理只要把员工负担和个人负担的五险一金能够区分开来就不会混乱。你GET了吗

计提社保公积金会计分录是什么?

社保和公积金通常为每月计提每月缴纳,计提的依据和标准是根据受益对象进行划分比如研发人員的计入研发支出,生产工人的计入生产成本管理人员的计入管理费用等;社保和公积金分为单位负担和个人负担两部分,企业只能计提單位为员工缴纳的部分只有这一部分可以计入企业的成本、费用之中。

借: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生产成本/研发支出等(明细科目为社保或公積金 )

贷:应付职工薪酬 -社保或公积金 (单位负担部分)。

借:应付职工薪酬 -社保或公积金 (单位负担部分)

其他应收款/其他应付款-社保和公积金(個人负担部分)

以上就是100唯尔教育网(.cn),本站将作妥善处理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