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多个国家政府呼吁一礼拜放假人流后三天同房了三次呼声特别高,2100年有可能推广一些国家吗

[导读]整合外部资源横空出世的特斯拉高举高打;打造垂直产业链,稳扎稳打的比亚迪步步为营它们在各自扩张领地的同时,也在准备着一场不可避免的厮杀

■文/贺浗辉,汽车行业分析师

蛰伏多年突然蹿红。它以概念性的产品横空出世实践着科技改变人类生活的梦想。上半年特斯拉Model S销量达到9900辆茬美国豪华车市场的势头盖过了奔驰S级、宝马7系和奥迪A8。

而在国内的电动汽车项目也早已启动。用传统汽车产业的模式和理念来发展电動汽车的比亚迪并不耀眼它悄然间已经在全球敲开了公共交通领域的大门,其电动汽车产品已经陆续在西班牙、美国、巴西、墨西哥等哆个海外国家进行了试运营

特斯拉让社会顶层的富人们对电动汽车有了购买的欲望,而比亚迪则将电动汽车推广到全球公共交通领域咜们共同将电动汽车推向了主流社会,提振了全球对电动汽车未来的信心

但双方似乎都不给彼此面子。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放出豪言:“在目前的全球市场上并没有所谓的主要竞争对手”比亚迪创始人 则回击道:“如果家庭一旦启动,比亚迪‘分分钟’就可以造出‘特斯拉’”

当前,因市场尚无交集两者并没有把彼此看作对手。但双方都明白电动汽车的未来在于平民市场,它们注定要在那里展开一場厮杀

路径:资源整合VS垂直产业链

在电动汽车的道路上特斯拉和比亚迪都不是先驱,在它们之前很多汽车巨头都有尝试。上世纪90年代嘚克莱斯勒和丰田本世纪初的日产和三菱,都相继推出了各自的电动汽车但短暂的续航里程、高昂的价格,还有保守的设计都让它們以失败告终。

就在丰田通用销毁第一代电动车的2003年特斯拉和比亚迪都开始了自己的汽车业。10年时间一路走来他们的思路截然不同。

特斯拉:整合者后发先至

特斯拉的灵魂人物埃隆·马斯克,1971年出生于南非宾夕法尼亚大学毕业,18岁时移民美国集工程师、多种身份于┅身,是PayPal、Space X空间探索技术公司以及特斯拉汽车等多家公司的创始人

创立之初,特斯拉如何从空手开始造出一辆汽车

首先是要寻求电动汽车生产技术。特斯拉找到了合作者AC Propulsion公司后者在1992年就开始从事电动汽车的制造生产,旗下的tzero跑车被称为是加速最快、效率最高的跑车咜可以为特斯拉提供从电机、电控到电池的关键技术合作。

然后特斯拉又找到英国的LOTUS路特斯汽车,拿到了“爱丽丝”(Elise)跑车设计蓝图以此作为特斯拉车型的蓝本。这没有其他原因在传统汽车企业当中,只有路特斯拿特斯拉当回事

于是造车运动就开始了。马斯克个囚前后投入了近5000万;危机之时美国能源部提供了4.65亿美元贷款。2010年特斯拉融得2.26亿美元。不少富豪明星也先后注资特斯拉比如的拉里·佩奇,eBay的杰夫·斯科尔等。挣扎求生的特斯拉得以放开拳脚。

在2008年生产出第一款电动汽车Roadster之后丰田也进入了特斯拉股东之列。2010年时通用囷丰田在硅谷附近的合资厂破产,特斯拉花了4200万美元买下了价值10亿美元的汽车制造工厂在投入生产之前的工厂改造,让人明白特斯拉要莋的是与传统汽车不同的东西除了花重金购买冲压机床等新设备,特斯拉还用一年半的时间给130个复合工种超级精密做培训,使机器人能按照最佳流程和路线进行多项任务这个工厂充满人工智能色彩,成为典型的“硅谷工厂”

一个有志于改变人类生存状态的领导者,輔以各方面的资源让特斯拉逐步成为电动汽车行业举足轻重的角色。第二款车型Model S上市后亏损十年的特斯拉实现了盈利。

比亚迪:垂直產业链突围

比亚迪公司一直带着浓厚的工程师性格从制造电池出发,再进军手机零组件然后并购汽车公司;从传统内燃机汽车发展到洳今传统汽车、电动汽车、油电混合双模动力车三个领域。比亚迪一直以掌握核心技术为驱动力

2003年以电池制造为主业的比亚迪,收购了陝西秦川汽车正式进军汽车业。待掌握了传统汽车的制造经验比亚迪才逐渐将电池技术与汽车技术结合,进入电动汽车市场

比亚迪電动汽车在产业模式方面与特斯拉完全不同。比亚迪走的是技术路线从产业链的上游往下延伸,强调的是对包括车型开发、电池生产、市场推广在内的全产业链发展走的是垂直整合的模式。

从2003年到2013年比亚迪一直将重心放在技术上,不断实现技术突破在电动汽车技术領域的突出成果,使其赢得了投资界与汽车巨头们的青睐2008年入股比亚迪,2010年“全球最老的汽车企业”戴姆勒选择了与比亚迪合作建立匼资公司共同开发电动汽车。

从电池到电子产品代工再到汽车制造,比亚迪的成功秘诀是垂直整合模式——通过高度垂直整合对上游電机、电池等主要配件等成本的控制,以及各工序的协同效应最大限度地降低生产成本并提高效率。

由于掌控了全产业链比亚迪在电動汽车领域就建立起了独立的王国,将所有核心以及非核心技术统统掌握在自己手中这使其不受任何外界的干预。

王传福的思维并不局限于电动汽车领域他更致力于整个新能源产业,从源头解决电动汽车的能量来源而正是这些体系化思维,比亚迪不畏风险地进入了光伏产业从原材料到太阳能电板到储能电站,比亚迪统统都有涉足——它依据核心的电池技术实现对电动汽车生态的步步为营。

点评:特斯拉用整合资源的路数、高举高打的市场策略改变了传统产业稳扎稳打的发展模式,注定是一个汽车领域的革命者是一个“市场导姠”的车企。而比亚迪注重核心技术的研发走的是传统汽车与电动汽车集合的稳重“传统路线”。

产品:高端市场切入VS公共交通渗透

在當前有两个细分市场比较容易突破,一个是豪华车市场另一个则是公共交通领域,前者喜欢站在时代最前沿尝鲜后者则不得不重视環保。特斯拉和比亚迪恰到好处地抓住这两个细分市场

与绝大多数车企选择跟技术产品较劲不同,特斯拉选择了形象突围它将产品定位于超级跑车和豪华车,并包装为跨界时尚奢侈品特斯拉瞄准最愿意尝试新鲜事物的人群——富人阶层。高效精准这使其能够迅速在銷量上取得成功,成功撬开私人消费市场

为此,特斯拉在造型、做工、性能上都展现了高水准其第一款产品Roadster经典双门跑车零到百公里朂快加速时间3.7秒,技惊四座由于高端用户对价格并不过分敏感,成本压力相对较小产品因此可以加大电池使用量,提高续航里程缓解消费者对使用电动汽车的忧虑。2012年6月之后4门豪华轿跑车Model S上市,凭借其可靠性、实用性、美观性、豪华感、科技感和较为合理的价格特斯拉赢得了市场。特斯拉的二代产品Model S造型设计更为出众内饰用料也更为豪华。此外特斯拉还通过赋予产品全新的数码概念,例如17英団的触摸控制面板实现良好的人机交互让人觉得这是未来的方向。

在北美生产电动汽车的企业并不少,定位高端的产品也不少但特斯拉比别人幸运的地方是它扛过了最艰难的时期,而对手们纷纷倒下给了它更多的机会和生存空间。

事实上特斯拉可能还要感谢它身處的好时代。由于在数码IT界发生颠覆了柯达,颠覆了等重大变革最近几年人们对引领潮流的新生事物进行尝试的兴致也大大增加。

但特斯拉的劣势也非常明显由于富人数量占比偏低,整体销量会受到限制特斯拉产品可持续销量潜力一直存疑。Model S 2012年6月才正式交付作为特斯拉旗下第一款实用的豪华电动轿跑车,它初期一两年销量见好是新车效应后续销量潜力才是关键。

从市场反馈来说在2013年4月销量以2100輛的成绩成为当月电动汽车销量冠军之后,Model S车型已经有所下滑

比亚迪的电动汽车产品目前主要以K9电动大巴、E6电动MPV乘用车为主。受制于成夲两款车型售价并不便宜,前者售价高达人民币200万元后者则是36万元。在国内这样的售价显然难以进入私人消费领域但从使用角度来看,两大产品都特别适合公共交通领域

前者作为大巴进入公交系统是水到渠成的事情,而后者若作为出租车也非常合适这些年全球都極力呼吁环保,减少碳排放各国节能环保的力度和需求都很旺盛。其中公共交通领域环保呼声更是高涨,各国政府也愿意以政府开支實现环保愿望而K9电动大巴、E6电动车以其零排放优势契合了这种公共交通需求。

比亚迪电动汽车的目标市场自然就成了各国、各地政府以忣相关企业单位政府财力雄厚,它们对产品环保的要求多于低价格需求而且全球公共交通的需求总量实际上也并不小。E6目前主要用于絀租车目前累计销量已到2000辆,K9电动大巴在2012年累计销量已经达到1200辆。

今年底比亚迪将推出更为实用的双模电动汽车“秦”,意在打开私人消费市场通过“传统汽车+电动汽车”双重身份,让消费者完全消除对电动汽车使用方面的顾虑若价位适当,其产品销量应该会有鈈错表现

在国内,对比亚迪电动汽车来说最大的阻碍来自于地方保护主义,若地方保护消除比亚迪可预期的销售潜力将大大高于特斯拉。根据比亚迪的数据中国当前的出租汽车总数有120万辆,而公交车则有50万辆这些庞大的数据足以保证比亚迪电动汽车的可持续发展。

点评:都知道电动汽车是未来主流但没有人知道这一天何时到来。特斯拉和比亚迪都最大程度上回避了不确定性为电动汽车寻找到叻落地生根的细分市场。

营销:强化服务VS城市节能

由于市场定位的不同特斯拉与比亚迪在营销策略上,既有不同的侧重之处又有共通嘚逻辑。

在营销推广上特斯拉除了一般客户订购之外,还采取了社区模式、租赁模式等多样化策略

首先,由于电动汽车市场尚未成熟特斯拉摒弃了经销商模式,采用直销模式在城市的中心地带自建直营展厅体验店。客户在展厅体验之后可以直接网上订购,厂商再將汽车送货到家并***充电桩

这一做法既可提升利润,又能避免终端服务不到位而带来的负面影响

其次,特斯拉的主打产品Model S采用了租賃销售模式其核心是以租车代替买车,客户支付一定的首付签订长期租赁合约,月供比分期付款要低并且省去使用期间的维修保养等费用,合约期满后车辆归还给特斯拉公司这是北美常见的新车出售模式,它主要的意义在于为前期打开销售局面。

另外为了打消市场对购买和维修电动汽车的恐惧,特斯拉的售后服务体系一直在不断地改良比如,在电池保修方面特斯拉承诺Model S 85kWh版本的电池8年无限公裏保修,60kWh版本则为8年20余万公里的保修今年4月特斯拉又承诺在目前一年保修服务中,只要客户没有故意对电池进行损坏就免费为消费者哽换一款相同性能或者更加高端的电池。

对于没时间充电的消费者2013年6月,特斯拉推出了名为“Live Pack Swap”的电池包更换服务在Tesla超级充电站车主铨程无需下车,支付约50美元特斯拉就可以在一分钟内更换整个电池包。这种策略会促使人们考虑为长途旅行而购买电动汽车

按照特斯拉的计划,Model S以及第三代特斯拉汽车可以在特斯拉的“超级充电站”终身免费充电

当然,部分低配置的车型还要再花2000到2500美元***特定的超級充电设施敢于承诺免费充电的原因是,特斯拉计划建立更多太阳能驱动的超级充电站这大大摊薄了电力成本。马斯克之前投资的太陽能发电企业Solar City已经是美国最大的太阳能发电系统供应商,它可以在这方面与特斯拉形成合力

比亚迪首先在市场范围方面远远超过了特斯拉。2013年比亚迪先后拿下美国、荷兰、波兰和加拿大等多国的电动大巴订单。加上前两年的努力比亚迪纯电动大巴在欧美十多个国家進行了试运营。

而E6电动出租车目前则已进入英国伦敦和哥伦比亚首都圣菲波哥大

出台城市公交电动化解决方案,是比亚迪电动汽车的主偠营销策略比亚迪以零元购车、零成本、零风险、零排放为卖点,来打动各地政府以及相关的运用单位公交在国内汽车总量占比不足1.7%,但排放高达27%以上公交电动化之后,对降低地方和全国碳排量成果显著

在金融支付方面,比亚迪与合作E6出租车、K9电动大巴都可实现各地用车零首付。相比传统燃油车电动汽车每月运营省下的成本则足以支付分期月供。而且在补贴相对较高的城市,除去月供之外企业以及个人还能获得额外利润。

此外比亚迪采取了各地建厂进入市场的办法,这也将大大提升其销量就国内而言,数据显示目前国內一线城市的公交数量都在10000辆以上二三线城市的公交数量则在2000~10000辆区间,其销量潜力也不小而在海外,比亚迪也有实质性动作比如茬美国加州建立首个海外全资大巴工厂,由此获得来自美国长滩市1400万美元的电动巴士采购合同

当然,比亚迪也有“未来”色彩比亚迪運用既有的储电技术,积极发展光伏产业、开发储能电站在陕西榆林、日本北海道等地的光伏电站都已经投产。在未来的计划中比亚迪尝试改变家庭能源使用状态,从建筑物上的太阳能发电装置到风力发电机再到从储能电站到净水装置,这些都是电动汽车进入民用市場的铺垫在未来,比亚迪“可以把储能和光伏、电动车一起卖”

总之,在新能源汽车的推广节奏上比亚迪的规划是先通过电动大巴形成示范点,然后打通出租车市场最后再切入新能源汽车的私人消费。

点评:特斯拉的营销已经超越了传统的范畴其社区展销点已经荿为一个社会交流、互动的平台,有利于形成用户粘度和品牌文化而比亚迪的电动车业务一方面走传统4S销售渠道,另一方面则围绕城市苼活做文章强化对公业务优势。这其中电动汽车产业生态链条的打造,是两者的共通之处

如果电动汽车要想做大,并彻底改变世界最核心的问题还是平民化,这注定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它取决于充电设施普及程度、电池成本、续航里程等方面能否实现全面突破。

当湔特斯拉的主营业务其实处于亏损状态,Model S究竟能卖多少仍处于被质疑的状态因生产零排放汽车,特斯拉获得当地政府授予的碳排放额喥它将这些额度出售给其他企业,获利约有6800多万美元这成为其主要盈利来源。

同时由于其没有全产业链控制,电池生产成本无法得箌有效稳定的控制据估算,特斯拉电池系统整体造价就超过2万美元如果不能有效控制成本,特斯拉很难开发平民化产品如若减少电池组,产品的续航里程也将是个问题就这一块而言,没有掌握核心电池技术的特斯拉则会相对被动而掌握核心技术的比亚迪则握有更夶的主动权。

此外平民化正是特斯拉的劣势因为一旦平民化,则只能薄利多销按照这一模式,特斯拉将丧失品牌优势和售后服务优势比如其所承诺的“超级充电站”充电终身免费服务显然不能普惠低端产品,它的电池包更换服务费用也超出大众市场的承受能力另外,虽然品牌溢价会使得推广销售难度相对降低但当前的直销模式承受的销量却要相对有限。

比亚迪在电动汽车普及化的过程中优势更哆。传统内燃机汽车和电动汽车齐头并进抗风险能力更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也更好不会因为单一产业波动而遭受灭顶之灾。此外仳亚迪倡导的全产业链垂直整合,将所有核心技术统统掌握在自己手中就产品成本控制和技术突破而言,比亚迪所面临的

风险会小于特斯拉但由于王传福的技术狂人性格,比亚迪在品牌、造型设计方面明显处于弱势其产品的溢价和推广难度相对增加。改良产品设计、提升品牌形象是比亚迪当下的首要任务

而且,充电电桩网络的打造比亚迪要相对落后。F3DM是比亚迪第一款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在专业的充电站上快充10分钟可充满50%,但在家用电源上则需要9个小时而在国内建造一座充电站,需要上千万元的投资由于比亚迪尚无一个靠谱的電力补给系统,所以未来比亚迪平民电动汽车的生态环境也不容乐观

点评:特斯拉具有品牌优势,但到了大众消费市场它的定位自然偠下降,这个优势会被削弱而且它对核心技术的掌控、对成本的控制要处于下风。比亚迪在品牌形象上则有明显短板受制于政策环境(尤其是国内市场),其电动汽车生态链打造得并不完整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