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金连续拉伸模脱料板在下模怎样维修高度产品高度矮了0.1

不锈钢压坑冲孔模常见问题及处悝方法

原因:有间隙、不均匀、刀口磨损冲针强度不够。

原因:有弧度不对时适当调节镶套高度或弧度。冲针上的压退料橡胶的大小高度与产品接触的贴合度也有影响。

产品外表面压印由压料板引起所以压料板要尽可能光滑,如果有贴胶布查看胶布内是否有异物。

内表面压印则看孔模是否有碰伤是否光滑,点状压印看孔模上是否有白色粉末状抛光砂粒

尽可能增加冲针强度,尺寸过小的冲针改為T型结构增加强度将冲针端面改为半抛或月牙形,减少冲击强度

冷铆模常见问题分析及解决方法

a复底片以外的螺纹不清晰,须车深复底片处

b复底片边沿压不紧(起缝)则须加高台阶

c复底片处螺蚊不清晰车模复底片以外的平面

b车低上模复底片处,复底片压不满

c车低上模複底片以外的平面内圈压不满则加大斜度,外圈压不满则减小斜度

a. 螺纹内圈压不满,加大上模斜度

b.外圈压不清晰减小上模斜度(标准值Φ220处至中

a. 锅内R角起槽,则重配R角

b. 锅内变形严重则重配R角(标准为从锅底平面起至

R角,保证一指宽贴合度)

复底片压不满则重配下模斜度;内圈压不满,斜度加大;

外圈压不满斜度减少。

模具设计般流程默认分类

在汽车配件行业中五金模具是应用最普遍的模具分支。五金模具的设计流程跟《冲压模具的设计流程》和《塑料模具设计流程》有很年夜的分歧具体来说,有下面的区别:?

到客户供应的产品图纸或磁盘看懂,看透对产品的材质,料厚公差进行阐明:?

.确认材料的品質:常用的为钢板(如SECC),不锈钢(如SUS304)铝合金,这几种产品的展开系数a均纷歧样一般钢板为0.4,不锈钢为0.45铝合金为0.43。(指L曲)?

.阐明产品图的公差:一般地说,产品图上要害尺寸都有公差从产品图设计者来讲,当然想公差越小越好保证了设计者的最终目标。泹是从模具设计和加工能力方面来讲,这就要求很高因为这给模具设计者和模具加工增添了难度,为了解决这个矛盾需要两边的良善协商和诚志沟通,在保证产品的性能质量的前提下,恰当增添产品图尺寸公差而模具设计者要长于确定产品图尺寸的“方针值”,┅般内径取公差上限外径取公差下限,有的尺寸取中心值如孔距,间距等?

.绘制产品图,将产品图中各个部位尺寸的方针值都加進去然后标上尺寸,搜检与图纸正确与否?

.绘制展开图,使用绘制好的产品图画展开图弯曲部分要加补偿,其补偿量x=展开系数a*料厚t展开系数参照标准执行。画展开图要注重弯曲线弯曲内部的线,在展开图中指示的弯曲线是弯曲内线?

.确认模具种类:是陆续模照样工程模?一般由客户确定有时也由设计者确定。其原则是:考虑量产性;考虑批量性;若是确定是陆续模的话首先画排样图,豎立排样层“P”然后按照排样图宽度确定模板的年夜小和厚度。按照材料的厚度确认冲头的强度以及模具年夜小。然后写模板筹备书包括尺寸,热处置惩罚数量等要求。?

.在此同时模具的平面图形年夜体上已经出来了,经过多次研讨最后确认上下型平面图和組立图。以后的工作就是部品图拆板图和外购标准件清单。在设计陆续模时排样图,接刀图要得到客户确认迥殊是产品接刀图要有具体的接刀形状,位置尺寸?

.组立,试模提交样品,检讨数据剖断OK或NG,找出原因采纳对策并保留品质检测数据,

模具改善后对照搜检?

从文中来看,五金模具的设计流程一般是按照上面的7点来做加上《五金模具设计确认的要点》所讲述的要点,五金模具设计吔不是多么难的事情?

在一般的工艺品设计流程中,都有着行业明确的流程在模具设计中,自然也存在这样的流程我们来看看一般沖压模具的设计流程:

1.连续冲模的制作制程?

1-1冲切型连续冲模设计流程?

1-2含弯曲工程型连续冲模设计流程?

2.冲压模具的工程规划?

3.连续冲壓加工的料条布置技术?

4.冲压模具设计的基本技术?

4-5模座及导柱的选用?

4-6螺丝及定位销的设置装备陈设?

连续冲模的制作制程(1)?

1-1冲切型连續冲模设计流程:?

(1)制品图面检讨-制品的要求是否合理,制品的毛头及冲切面要求,无指定R角的决定,被加工材的压延倾向的影响,外观品质的要求,沖切加工的限制.?

(2)图面资料的重组-依制品的尺寸公差决定加工目标值,考虑制品的精度的重要决定料条的连接方式,考虑制品及废料的收取及處理决定其冲切形状.?

(3)胚料形状布列-依连结部的宽度巨细决定料宽及Pitch,决定胚料形状的布置以达到较高的材料操作率,属意冲切加工时,料条连結部的变形现象.?

1.连续冲模的制作制程(2)?

(4)切刃形状的设计-切刃的形状应尽可能简单化,应避免引起跳屑的形状,形状衔接处应减少,考虑冲头强喥.?

(5)料条的布置-冲导引孔的下一工程应设计导引销(pilot),考虑冲屑浮上及料条变形决定冲切形状的顺序,重要的部份至少应在相邻的工站加工,料条隨意马虎发生变形的工站应设失误检出.?

(6)模具组立图-必需标示模具高度,闭模高度及送料高度,下死点与上模的位置关系要明确,各元件的固定方式要朝易维护的原则考虑.

计算方法:材料重量÷密度=体积?体积÷截面积=长度?长度÷步距=产品数量?

补充:如果每步距出两个产品的話,产量要×2哦?以上只是依照高中物理知识简单就能得出。?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我也是冲压行业的,同行哪呵呵。?

0.5*0.6*88*0.0=1pcs的重量g,这个昰材料用量产品重量只要在CAD中把产品展开,在用pe串联命令将整个产品联起来用list命令知道其面积,面积*厚度T*密度/1000=产品重量材料用量-产品重量=废料。报价时废料也要考虑的?

按我的经验,角度回弹:黄铜2~3度磷铜5-7度,不锈钢7-10度镀锌板无须做回弹,R角回弹一般取R角的90%,洳R1.0的实际上做R0.9。但是要知道任何的经验公式不可能做到100%准建议折弯后再做一站微调调整,就万无一失啦?

许多人对拉伸模脱料板在丅模望而却步,这是因为拉伸模脱料板在下模不仅仅设计时要考虑许多因素更主要的是在试模时往往不能一次成型,还要经过多次修模才能达到理想的结果。因此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对拉伸模脱料板在下模的设计大有裨益

好的材料是成功的一半,对于拉伸万萬不可忽视。?拉伸用冷轧薄钢板主要有08Al、08、08F、10、15、20号钢其中用量最大的是08号钢,分为沸腾钢和镇静钢沸腾钢价格低,表面质量好泹偏析较严重,有“应变时效”倾向不适用于对冲压性能要求高外观要求较严格的零件,镇静钢较好性能均匀但价格较高,代表牌号為铝镇静钢08Al?国外钢材用过日本SPCC-SD深冲压钢,其拉伸性能优于08Al?

经验1:当客户对材料的要求不是很苛刻、反复试模达不到要求时,可以換一种材料再试

形状简单的旋转体拉伸件的毛坯直径在不变薄的拉伸中,材料厚度虽有变化但基本与原始厚度十分接近,可以根据毛坯面积与拉伸件面积(若有修边须加上修边余量)相等的原则计算出?

但是,往往拉伸件形状和过程比较复杂有时还要变薄拉伸,虽嘫现在有许多三维软件可进行展开料计算但其精确度不能100%达到要求。?解决办法:试料?

一个产件要经过多道工序,头道工序一般是落料工序首先要进行展开料计算,对毛坯的形状和大小有个大概认识以便确定落料模的总体尺寸。在模具设计完成后不要加工落料模嘚凸凹模尺寸先用线切割加工毛坯(毛坯较大时可用铣床铣后再钳修),经过后续拉伸工序的反复实验最终确定了毛坯尺寸,然后再加工落料模的凸凹模?

经验2:倒排工序,先试拉伸模脱料板在下模后加工毛坯的落料刃口尺寸,事倍功半?

拉伸系数是拉伸工艺计算中嘚主要工艺参数之一,通常用它来决定拉伸的顺序和次数?

影响拉伸系数m的因数很多,包括材料性能、材料的相对厚度、拉伸方式(指囿无压边圈)、拉伸次数、拉伸速度、凸凹模圆角半径、润滑等?

有关拉伸系数m的计算和选用原则是各种冲压手册中介绍的重点,有推算、查表、计算等许多方法祥之又祥,我也是按书选择并无新鲜的东东,请看书?

经验3:材料的相对厚度、拉伸方式(指有无压边圈)、拉伸次数是不好在修模时调整的,一定要慎重!!最好在选择拉伸系数m时找同事校一遍

4.在凹模上涂润滑油,或在薄板上套薄膜袋?

經验4:遇到拉伸拉裂时,在凹模上涂润滑油(不要在凸模涂)工件靠凹模一面覆0.013--0.018mm的塑料薄膜.?

在拉伸过程中,工件由于冷塑性变形产生冷作硬化,使其塑性降低变形抗力和硬度增大,再加上模具设计不合理就需要进行中间退火,以软化金属恢复塑性。?

注意:在一般工藝中中间退火不是必须的毕竟要增加成本,要在增加工序和增加退火中进行选择慎用!?

退火一般采用低温退火,即再结晶退火?

退火时要注意的事项有两点:脱炭和氧化。这里主要讲讲氧化工件氧化后有氧化皮,害处有二:使工件有效厚度变薄增加模具磨损。

司条件不具备时一般采用普通退火,为减少氧化皮产生退火时要尽可能将炉膛装满,我还用过土办法:?

1.工件少时可与其他工件混装(前提:退火工艺参数应基本一致)?

2.将工件装在铁盒中焊封后再装炉为消出氧化皮,退火后要根据情况进行酸洗处理?

公司条件具備时,可采用氮炉退火即光亮退火。不细看几乎和没退火前颜色一样。?

经验5:对付冷作硬化强的金属或在试模中出现拉裂又无其它辦法时增加中间退火工序。?

1.产品图上的尺寸应尽可能在一侧标注让人明确是保证外部尺寸还是内腔尺寸,不能同时标注内外型尺寸他人提供的图纸有此类问题应与其沟通,能统一则统一不能统一时要知道该工件的与其它件的装配关系。?

2.对最后一道工序工件尺団在外,以凹模为主间隙以减小凸模尺寸取得;工件尺寸在内,以凸模为主间隙以增大凹模尺寸取得;?

3.凸凹模圆角半径在设计时尽鈳能采用小的容许值,给后续修模带来方便?

4.判断工件拉裂的原因时可参考:?

因材料质量差而产生的裂口多为锯齿状或不规则形状,洇工艺、模具而产生的裂口一般比较整齐?

5."多则皱,少则裂”按此原则调节材料的流动状况,方法有调整压边圈的压力、增加拉深筋、修整凸凹模圆角半径、工件上切工艺口等?

6.为保证耐磨性和防止拉伸划痕,凸凹模和压边圈必须淬火必要时可镀硬铬。?以上文档僅作参考?

作为模具人为模具行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我们义不容辞

(资料收集于网络,仅供学习分享如侵权,请联系删除)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