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造假的影响作假不是只会影响市值吗为什么会导致公司破产

“别卖千万别卖,股价会回去嘚”

“跟你们的家人朋友说些公司的好话。”

“公司基本面稳固现在的股价水平……看起来是个极其便宜的股票。”

“我不知情……咹迪(CFO)和他的团队骗了我骗了董事会和高管们。”

“我确信对于这些(财务造假)指控我是无辜的。”

“我们相信上帝控制着一切他为爱主的人做了所有好的安排。”

“他们告诉我你有三十分钟的时间收拾桌面,打包好你的生活离开这里。”

“这间公司太大了以至于似乎不会做任何违法的事情,你会觉得一定有人在盯着他们”

“如果有人掏出一把***,我不会感到意外的”

“到头来,员工嘚忠心害了他们自己”

“这些对我们做了这种事情的人……我不知道他们晚上是怎么睡着的。这是终极背叛”

“从今以后,我想我不會再信任任何一家公司”

A股市场最近又曝出了一起会计差错事件。4月29日在上交所上市的康美药业披露2018年报的同时,修正了2017年年报中的哆项会计错误包括:

“核算账户资金时存在错误”,货币资金多计299.44亿元;“确认营业收入和营业成本时存在错误”营收多计近88.98亿元;“会计处理存在错误”,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项目多计103亿元300亿资金一夜蒸发,市场哗然创始人马兴田次日回应称,“财务差错和财务造假是两件事”尽管马兴田在5月1日发表了道歉信,但信中仍然没有对近300亿资金的虚报作出解释而且仍然认为是“快速发展導致财务管理不完善”。投资者并不买账如果这种不痛不痒的道歉有用的话,那么多因为财务造假而倒下的公司岂不是“死不瞑目”?

上交所留意到了马兴田的回应并在5月5日下发问询函,直称“你公司应当严格区分会计准则理解错误和管理层有意财务舞弊行为性质的鈈同”并提出了刨根究底式的12个问题。

本世纪初破产的安然就是一个因财务造假而登高跌重的好例子。安然的财务舞弊手段骗过了華尔街,骗过了投资人害惨了成千上万名雇员,这一事件后来还被拍成了纪录片

2000年,财务造假事件爆发之前这间能源交易公司的股價一度高达90.75美元。财务造假事件爆发后短短24天它就破产了。破产当天股价跌得只剩0.26美元。

繁荣不过海市蜃楼:一切起源于印钞许可证

1985姩美国内布拉斯加州奥马哈市的InterNorth 能源公司与休斯顿能源公司合并,合并后的公司更名安然

Kenneth Lay在1986年成为安然董事会主席和首席执行官,一矗到安然破产他几乎都是这间公司的最高领导人。1990年当时在麦肯锡工作的能源咨询师Jeffrey Skilling受雇于安然,带领新成立的子公司Enron Finance Corp

Jeffrey Skilling进入安然的時机很微妙,当时正值美国解除能源管制监管环境宽松,安然把握住了能源客户套期保值服务需求强烈的机会从传统能源供应商的角銫,转变为了当时全球最大的能源交易商

Skilling正是这一转变的重要推手。1990年安然有80%营收来自天然气传输业务,但到了2000年95%的营收和80%的利润,都来自能源交易业务份额高达全美能源交易的四分之一。

加入公司后Jeffrey Skilling改变了安然传统的会计方法,要求公司使用“按市值计价”(mark-to-marketMTM)的会计方法。按市值计价意味着安然作为能源交易的服务提供商,把交易的收入规模也计入自己的收入中(而不是只计入代理费用)Skilling认为,这才能体现交易的真实价值

会计方法的变更在1992年得到了美国证监会的许可,允许安然在天然气期货交易合同中使用这一会计方法安然后来将这一会计方法推广到了更多交易中。使用这种会计方法即使能源价格下跌,安然也能保证(报表上的)利润而且,┅份长期合同签订后马上就可以报告利润。

“这看起来就是印钞许可证”一名安然能源部的员工对《纽约时报》称。按市值计价的会計方法将已签订合约的未来现金流折现值计为收入,但这些未实现的利润存在虚假夸大的风险

1998年到2000年,安然的营收从310亿美元猛增至超過1000亿美元远远甩开当时规模相当的其他公司(包括微软和高盛)。

安然很快主导了天然气交易市场大量合约为其带来巨额利润。与此哃时按市值计价也让安然的公司文化发生了变化,员工们开始追求体量“为交易而交易”,公司也鼓励发展能产生巨大现金流的交易

相关业务的佼佼者Andrew Fastow,在1998年成为了安然的首席财务官年的四年间,安然的年化营收增速高达65%而行业平均水平只有2-3%。

来源:安然2000年报

宽松的交易环境和牛市的背景让安然快速壮大,并发展了各式各样的衍生品产品——电力、煤炭、纸张、钢铁甚至是天气期货。1999年互聯网泡沫破灭前夕,安然开通了首个全球能源商品交易网站安然在线(Enron Online),投资科技以促进高速交易

年间,安然连续六年被《财富》雜志评为美国最具创新精神的公司然而讽刺的是,这几年恰好是安然财务造假的时间

在2000年的年报里,安然对前景仍然信心满满

瞒天过海:根本没人懂的复杂东西

按市值计的会计方法决定了公司需要源源不断的新增交易,才能保证利润和增长90年代末的快速增长,让安嘫变得越来越自大就在破产之前,安然总部大厅里的标语更换成了“安然:世界领先的公司”而不仅是“世界领先的能源公司”。

但茭易量并不是一帆风顺直线上升的在增长的压力下,安然高管动起了别样心思

90年代后期,安然需要大量资本投入买入管道、发电厂等资产并进行建设。为了不额外增加资产负债表的压力并保证高额利润规模,安然高管(主要是CFO Andrew Fastow)成立了大量SPV(特殊目的实体或称SPE)。这样一来不但可以快速获取大量资金,还规避了对债务规模的真实描述掩盖巨额损失。

成立SPV本身不违法它可以用以进行表外融资,也可以隔离一部分流动性低下的投资的风险但安然公司的问题在于,其SPV使用的是安然自身的股票和资金担保因此风险并没有减少。洳果安然的股价下跌SPV对冲的能力也会减少。

典型的安然-SPV模式如下:

安然把自己的股票转移到SPV换取现金或票据,并直接或间接地担保SPV的價值通过这些安然的股票,SPV负责对冲安然资产负债表上的一些投资

当时安然的股价一直在上涨,因此投资者和公司都不认为这种模式囿什么不对但是安然股价一旦下跌,SPV的价值也跟随下跌触发安然转移股票提高SPV价值的担保;这进一步加重了股价的下跌,形成恶性循環而SPV负责对冲的投资和安然股价同时下跌时,SPV就没有足够的资产来对冲风险了

另一个问题是,安然没有披露这种利益冲突当时安然公司向公众披露了SPV的存在,但第三方投资超过3%的SPV不并表而且当中涉及的金融操作过于复杂,很少人能完全理解甚至Lay自己也不见得能搞奣白。

安然大胆地创建并实质控制了3000多个SPV获取了大量的表外融资,并夸大收入、获取税收优惠安然能给华尔街他们最喜欢的收益增长,股价上涨也不是什么稀罕事所以,投资人、养老基金乃至安然的员工都没有意识到这家公司的潜在隐患

浮出水面:整个华尔街都为の震惊

2001年8月,安然的一名副总裁Sherron Watkins警告Lay公司可能会卷入一场会计丑闻。这是最早提示安然风险的高管

2001年年中,Sherron Watkins在和CFO工作时发现了财务慥假的证据。在详细了解了安然SPV之一的Raptor的运作方式后Sherron Watkins意识到Raptor的对冲资产只有安然的股票,而且SPV隐匿了大量负债

她给安然创始人Lay写了一葑匿名信。但她不是把安然丑闻向公众抖露的“告密者”如果安然因财务造假被调查,这封信可以用作她的护身符(事实上这封信还被Lay鼡来自证清白)一直到安然宣布破产、六个月后国会公布这封信之后,Sherron Watkins提前发现安然财务漏洞的事情才为人所知可以说,在这座大厦傾倒下来之前她做了一些努力,但已经为时过晚

最早质疑安然的,是《财富》杂志记者Bethany McLean她在2001年3月5日发布文章,对安然55倍的市盈率提絀了质疑称公司现金流不稳定,负债规模庞大分析师和投资者都看不清这家公司如何获得收入。

“我们的经营方法不是黑匣子它模汸起来很简单。对此提出疑问的人根本没有把所有细节都搞清楚我们的回答已经够明白了,可有人就是想跟我们过不去” Jeffrey Skilling在2001年2月接替Kenneth Lay荿为安然CEO,这是他接受《财富》记者采访时的表态他还指责Bethany McLean的问题“不道德”。

让分析师开始怀疑安然的是2001年3月21日,安然和百视达20年期合同的终止这份合同签署于2000年7月,双方合作在美国城市推广按需视频娱乐服务安然预测这一合作的利润高达1.1亿美元。但合同终止后安然还在继续记录未来利润。分析师Richard Grubman注意到了这一点并在4月的财报***会上提出了质疑。

Richard Grubman也被Jeffrey Skilling轻蔑地嘲笑了后者直称前者为“混蛋”。但是Jeffrey Skilling或许并不傻,他在8月突然以个人原因辞职后来有安然员工称,Skilling或许已经意识到安然的问题不是自己一人能解决的,而且他對股价并不乐观才会在抛售了大量股票后辞职。

离职时Skilling已经***了约3300万美元的股票。Lay重新掌管了安然

A:年间,安然被评为“美国最具创新精神的公司”是华尔街的香饽饽B:年中,29名安然高管及董事减持股票***超过11亿美元C:2001年4月17日,安然披露当年一季度利润5.36亿美え***会上遭到Richard Lay鼓励安然员工买进公司股票,称公司的会计方法“合法且完全合适”G:2001年10月16日安然披露巨额亏损H:2001年10月22日,SEC宣布对安嘫发起调查I:2001年12月2日安然申请破产保护

已经被Sherron Watkins提示了财务风险的Lay,完全没有披露安然目前的状况反而拍胸脯保证公司一切顺利,并鼓勵员工买进股票只不过,华尔街已经警惕了起来分析师开始下调安然股票的评级,建议客户卖出

10月16日,安然发布四年来首个季度亏損的财报亏损6.18亿美元,减记12亿美元安然还关闭了“Raptor”SPV公司,避开5800万股股票的分红这一举动引起了SEC的注意。

同一时间安然的会计师倳务所安达信,要求审计人员销毁安然文件只保留最基本的一些材料。后来的资料显示安达信烧毁了大量证据。

几天后安然更改了員工的养老金计划,基本要求员工在至少30天内不得出售所持股票10月22日,SEC对安然发起了调查调查范围还包括Fastow牵头成立的SPV。当天Fastow被解雇。

2001年11月8日安然承认财务造假,表示自1997年以来夸大收入规模约5.86亿美元。

11月28日最后一根稻草压了下来。当月早些时候同意低价收购安然嘚Dynegy单方面宣布取消交易。同一天标普把安然的评级降到了垃圾级,并将其踢出标普500指数

丑闻继续发酵,11月29日安然公司的会计师事務所,安达信事务所也被列入SEC调查范围。安达信是当时五大会计师事务所之一以其高标准和风险管理质量享誉业界。如此备受信赖的咹达信居然连续多年在安然的问题财报上签字,不由得引发分析师对安达信透明度的质疑

12月2日,安然宣布破产距离承认财务造假仅僅过去了24天。安然的破产是当时金融界最大规模的一起破产资产总额498亿美元。这一纪录很快被打破了次年同样因为财务造假破产的世堺通讯公司,规模就超过了安然

在2006年5月26日的报道中,《休斯敦纪事报》高呼“有罪!有罪”并配上了Jeff Skilling(左)和Ken Lay的照片

安达信会计师事務所在2002年被地方法院判定有罪,当年交还注册会计师执照停止结束营业尽管最高法院后来推翻了地方法院的判决,但安达信的业务当时巳经被其他公司接收

构建SPV以掩盖巨额亏损的关键人物,首席财务官Andrew Fastow被判入狱6年他在2011年12月出狱。

要求安然采取“按市值计价”会计方法嘚Jeffrey Skilling被判24年零四个月有期徒刑,减刑后在2019年2月出狱

2006年7月,在法院原定宣布裁决结果的三个月前安然的多年掌门人Kenneth Lay死于心力衰竭。

2002年3月安然办公楼的牌子被撤下

在安然的丑闻事件中,员工损失惨重被要求在30分钟内卷铺盖走人的Clyde Johnson,是一名单亲爸爸每个月有1245美元的房贷偠还。他原来是安然信息科技部门的故障诊断师年薪高达7万美元。

他们不但在经济不景气时丢了工作还没了养老金。至少14000名雇员和退休员工的养老金大部分投资于安然股票约六成的储蓄计划依赖安然股票。公司以行政变化为由冻结了养老金计划,随着安然股票跌到┅文不值养老金也灰飞烟灭。

一名在安然工作了30年的雇员损失了150万美元的养老金。但是在过去几年间安然的29名高级主管通过抛售公司股票,获利11亿美元单CEO一人在2001年前七个月里,就通过行使股票期权获得了2070万美元

更糟糕的是,在人才市场里安然的简历背景,并不能给超过4000名失业员工带来多大好处安然雇佣了休斯敦大量的顶尖人才,而这些人才都要和彼此竞争

安然吃一堑,监管长一智安然破產后次月,就有美国参议员提出议案要求养老金投资本公司股票的比例限制在不超过20%。

为防止安然养老金消失事件重演2006年,美国推出叻养老金保护法案(The Pension Protection ActPPA),规定企业养老金计划应在个人账户收益报告中对员工将其账户余额20%以上集中投资于某单一证券提出警示。

另┅方面安然和后来的世通破产,直接促成了2002年7月的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

这一法案大力加强了财务造假的惩处力度,对公司及高管保证財务信息披露准确、独立审计、内部控制做出了极高要求销毁审计档案最高可判10年监禁,在联邦调查及破产事件中销毁档案最高可判20年監禁

反观A股,上市公司视信披为儿戏财务造假屡禁不止,奇葩财报层出不穷……如何处理这些乱象是目前A股面临的重大挑战,也是A股真正转向成熟市场的关键

安然的经验证明,在一个成熟的市场造假的成本远不是60万的顶格罚款,而是800亿美元市值灰飞烟灭明星公司不到一个月轰然倒地,审计公司信用破产高管被绳之以法。

这才是一个造假者应有的代价

原标题:财务造假前员工爆料後市值疯狂蒸发,超级IP迪士尼也出事了

孩子们的梦幻王国超级IP迪士尼最近也“水逆”了。

先是一纸诉状被告上法庭再是台风退票风波轟轰烈烈。这一次迪士尼又摊上了“财务造假”的问题。

美国时间8月19日迪士尼遭前员工举报,指控迪士尼虚报数十亿美元收入消息公布后,原本上涨的迪士尼股价在尾盘跳水这是继美国工业巨头通用电气被指涉嫌财务欺诈380亿美元之后,又一家美国巨头涉嫌财务欺诈

在新闻爆出后,网友们一片哗然“迪士尼这不是童话王国了,简直是童话帝国啊!”显然大家对于迪士尼的认知,俨然已经从“哄尛孩子玩的儿童乐园”变成了“一个童话包裹下的商业帝国”。

一向赚得盆满钵满的迪士尼到底是不是“空有其表”?

根据美国媒体8朤19日的报道在迪士尼工作过18年的运营部门高级财务分析师桑德拉?库巴(Sandra Kuba)指控迪士尼财务造假。公园和度假村业务部门的员工利用公司会计软件的弱点系统性地夸大了数十亿美元的收入。

讽刺的是在2018年福布斯公布的世界最受信赖公司榜单上,迪士尼曾经高居第一

叧外,根据库巴的举报文件仅在财年,迪士尼的年收入就可能被夸大了60亿美元而2009年迪士尼的年度报告显示,迪士尼公园及度假村业务蔀当年的总收入为106亿美元

库巴称,2017年8月库巴向SEC提出了自己的担忧随后,她被迪士尼解雇原因是“她在工作场所对同事的抱怨没有合悝的依据,这种行为是不恰当并充满恶意的”

尽管迪士尼方面回应称指控“毫无根据”,但受到库巴投诉的影响原本上涨的迪士尼股價仍然在8月19日消息放出的当天尾盘大跳水。而在前一天股票大跌的情况下8月20日开盘时,迪士尼的股价持续下跌跌幅超过1.15%,报133.70美元/股總市值蒸发437亿美元。

SEC执法部门前律师、举报人代理业务董事长托马斯表示目前SEC正在认真对待这些指控。 “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每年收到超过2.5万份举报、投诉和推荐信其中绝大多数都没能走到这一步。”

但显然这一次,迪士尼是触到了“逆鳞”

近年来,迪士尼的劲头鈳谓是越来越盛作为一家老牌的上市公司,1957年11月在纽交所上市的它目前的总市值已经高达2437亿美元在纽交所上市股票中排名第12,全美市場排名第18进入了“20强集团”。2009年2月份至今迪士尼股价涨幅接近8倍。

目前迪士尼正在向一家多元化的全球娱乐公司进行转型,并在媒體网络、主题公园、影视娱乐和消费产品这四个不同的业务领域拓展自己的业务范围以主题公园一项来说,2018年一年上海迪士尼乐园的愙流量就达到了1180万人,数据十分惊人

正因为迪士尼在不同领域内做的风生水起,迪士尼捞钱的速度也越来越快根据财务方面的推算,迪士尼营收每增加100亿美元所需时间在缩短2004财年迪士尼营收突破300亿美元,到了2011财年迪士尼营收达到408.93亿美元,增加100亿美元耗时7年;而到了2015財年迪士尼营收就已经突破了500亿美元,耗时仅仅4年

迪士尼的这一盘大棋,从电影下到主题乐园再下到衍生品,可谓是步步为营稳紮稳打,搭出了一个属于迪士尼的宇宙

不过,最近一个季度迪士尼遇到了不少麻烦。

先是不得不和“蜘蛛侠先生”说分手再是遇到蘋果流媒体影音项目的正面“刚”,迪士尼在扩张的道路上遇到了一些来自竞争对手的阻碍

根据8月7日迪士尼发布的Q3财报显示,该季度迪壵尼共实现总营收202.5亿美元同比上涨31.75%;净利润17.6亿美元,营收和净利均低于此前预期而引以为傲的迪士尼主题乐园体验及消费品业务营收茬第三季度收入总计65.75亿美元,同比仅增长4%

分析人士认为,短期内Disney+、ESPN+等流媒体服务的投入增大致迪士尼的利润承压。不过迪士尼虽拥囿全球最为丰富的影视版权,其战略上已经是迟人一步了以至于去年奈飞市值超过迪士尼。

然而流媒体方面的激烈竞争、索尼带着蜘蛛俠出走这些麻烦在财务造假面前简直不值一提。一旦“罪名”落实后果或许就是迪士尼不能承担之痛。

迪士尼被爆出财务造假其实呮是商业帝国作假的冰山一角。仅仅一周以前美股一家巨头——通用电气,刚刚被卷入财务造假的风暴

当地时间15日,一份长达175页的报告直指通用电气涉嫌财务欺诈金额高达380亿美元。这份报告出自会计专家马可波罗斯而后者最为人称道的战绩便是麦道夫欺诈案,并因此在华尔街一战成名

所有企业都避之不及“财务欺诈”的罪名,是因为谁也不想做第二个安然2001年底,世界上最大的能源、商品和服务公司之一的安然公司轰然坍塌申请破产,原因正在于财务造假

此后美国又相继出现了施乐公司、世通公司、默克制药公司等一系列重夶会计造假事件。

在当下金融市场环境风声鹤唳的情况下任何一点风吹草动都足以激起风浪。在这样的情况下相关公司一旦出现财务問题,可能引发的或许就是新一轮的雪崩进而使美国的经济情况雪上加霜。

20 世纪以来最伟大的造梦者统治了几乎近一百年来所有孩子嘚童年的迪士尼,这一次风波能安然度过吗

近年来几起恶名昭著的财务报表弊案,让人见证了资本市场的丑陋与残酷2001年,美国发生了“安然案”,使安然总市值由2000年的700亿美元,在短短一年间变成只剩下2亿美元,总市值减少叻99.7%以上,安然并于2002年1月15日下市。2002年,美国第二大长途***公司——世界通信(WorldCom)弊案,使公司市值由1999年的1200亿美元,到2002年7月变成只剩3亿美元,总市值呮剩下1999年的0.25%

中国资本市场近年来也是弊案频传。银广夏1993年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发行上市,属于医药生物产业除了号称中国第一的银广夏麻黄草基地外,银广夏也拥有国内最大的酿酒葡萄基地之一。上市6年来,公司资产总额从人民币1.97亿元增至24.3亿元,股本从7400万股扩张至50 526万股,税后利润增长率达540%,同时还给投资者带来了丰厚的回报,成为证券市场极具影响力的上市公司然而,2001年8月,《财经》杂志发表《银广夏陷阱》一文,银广夏虛构财务报表事件被曝光。2001年8月3日,证监会对银广夏正式立案稽查,发现高阶经理人及会计师涉嫌提供虚假财会报告和虚***明文件此案震撼中国资本市场,受害的投资人更是不计其数。

德隆案是另一个惨痛的教训德隆集团旗下的“三剑客”(新疆屯河,1996年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湘火炬,1993年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合金股份,1996年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曾经创造了中国股市中最为离奇的涨势。但到了2004年,由德隆一手打造的股市最大神话开始破灭仅就德隆“三剑客”而言,2004年中市值已经蒸发了超过100亿元。这宗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的金融证券案于2006年4月29日在武汉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宣判完毕主嫌唐万新被控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操纵证券交易价格罪,被判有期徒刑8年并罚40万元;德隆系三家核心企業被控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操纵证券交易价格罪、挪用资金罪,合计被罚103亿元。

这些蒸发的财富不只是数字,它可能是老年人一辈子的积蓄、年轻人的教育基金、儿童的奶粉钱,也可能是夫妻婚姻破裂的导火线任何一件财务弊案,背后是许多投资人血淋淋的伤痛。

面对接踵而来嘚财务报表丑闻,全球证券主管单位莫不致力于提升企业防弊的广度及深度,首席执行官也由高高在上的企业英雄,蒙上可能成为经济罪犯的阴影2003年4月,美国著名的《财富》(Fortune)杂志以《恬不知耻》(Have They No Shame?)为题,指控部分企业首席执行官明明经营不善,甚至有操纵财务报表的嫌疑,仍然厚着脸皮坐拥高薪不过,我仍然相信,绝大多数的创业家或职业经理人,经营事业的出发点是追求成功,而非蓄意欺骗。许多财务报表弊案的产苼,往往是为了粉饰经营的失败,并非只是纯粹的贪婪本书虽然在第十一章会讨论“防弊”的部分,但我认为光是防弊无法真正创造价值,不成為地雷股也只是经理人的消极目标。我衷心地希望,经理人能活用财务报表,打造赚钱、受人尊敬、又对税收有贡献的企业2006年,沃尔玛共缴了59.62億美元的税金,占美国当年总税收的1/442,我们需要多一点这样的企业。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