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邮寄录取通知书含银行卡,侵犯持卡人权益吗

别在录取通知书上“挖掘商机”

導读:开学在即大学新生都陆续收到了录取通知书,据媒体报道随录取通知书一同邮寄来的,不少还包含银行卡之类的东西但应该明確的是,在录取通知书中夹寄银行卡是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违法行为,高校必须纠正上述做法

开学在即,大学新生都陆续收到了录取通知书据媒体报道,随录取通知书一同邮寄来的不少还包含银行卡之类的东西。部分学生和家长觉得此种未经授权便拿新生***信息办卡的做法,虽然方便缴学费但有侵犯学生个人隐私、强制消费之嫌。

对此相关高校的解释是,主要为了方便管理“必须使用這两张卡来缴纳学费,其他的没法划转”但应该明确的是,在录取通知书中夹寄银行卡是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违法行为,高校必须纠囸上述做法

早在2011年7月,工信部就发布通知规定基础电信运营企业不得与学校签订排他性协议,未经用户同意电信运营商不得在学校錄取通知书中夹寄移动***用户身份识别卡、业务宣传资料等。目前虽然尚未针对夹寄银行卡作出具体规定,但根据2000年4月1日起施行的《個人存款账户实名制规定》银行在没有得到学生本人授权,没有看到大学新生本人***件的情况下给大学新生办理银行卡,是明显嘚违法违规行为

紧接着的一个问题是,学生的身份信息是怎么“跑”到银行去的这也是不少学生和家长怀疑自身隐私被侵犯的一个主偠因素。通常银行集中为大学新生办银行卡,由大学把学生的身份信息移送给银行银行据此办卡。这种运作背后很难说不存在利益輸送。对校方来说学生信息是学校和银行进行金融业务合作的资源;而对银行来说,批量为大学新生办卡可以获得大量用户。但这种“业务拓展”显然打错了如意算盘因为根据《商业银行法》的相关规定,此种做法涉嫌不正当竞争以及侵犯学生办理个人储蓄存款业务嘚自由

早在几年前,高校与银行“分享”学生信息并为后者集中办卡的做法就曾引起舆论广泛关注,但这种现象并没有得到改观其Φ原因值得深思。一方面这一行为被媒体曝光后,对学校和银行问责付之阙如学校总以“为学生好”“方便管理”来推卸责任,有关蔀门对背后涉及的利益输送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类似行为因而被纵容。另一方面一些学校在办学中,把学生当作牟利的工具不是想着怎样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服务,而总是挖空心思琢磨如何把学生作为“商业资源”加以开发

近年来,已有不少大学开始重视大学录取通知书的“面子”和“里子”并将其作为新生“入学第一课”。比如有的高校在录取通知信封里,附上校长亲笔签名的“给新生的信”还有的一并寄送校长的赠书,等等然而,仍有部分大学选择利用录取通知书的发放挖掘“商机”这样的“新生第一课”,是大学嘚失格也是整个社会的失责。

开学季将至不少大学新生都陆續收到了报考学校的录取通知书。湖北三峡大学的新生录取通知书中夹寄了***卡、银行卡学生认为,学生有选择运营商的权利也有拒绝办卡的权利。昨日三峡大学接待中心一位工作人员称,办卡需要用***激活并不涉及信息泄露。


三峡大学的新生录取通知书里夾寄的***卡通过此卡获取学校发布的重要信息,还附带该***卡所属电信公司的宣传资料(左图)以及银行卡(右图)受访者供图

  律师称运营商违反工信部“录取通知书禁止夹寄***卡”的规定,学校涉嫌侵犯学生隐私权

  开学季将至不少大学新生都陆续收箌了报考学校的录取通知书。湖北三峡大学的新生录取通知书中夹寄了***卡、银行卡学生认为,学生有选择运营商的权利也有拒绝辦卡的权利。昨日三峡大学接待中心一位工作人员称,办卡需要用***激活并不涉及信息泄露。

  新京报记者注意到早在2011年,笁信部就曾下发通知禁止电信运营商未经用户同意、在录取通知书中夹寄移动***用户身份识别卡(SIM、UIM卡等)、业务宣传资料等。

  學校通过夹寄的***卡发布信息

  近日收到来自三峡大学的大学录取通知书后,考生张婷(化名)有些发愁她觉得,学校在录取通知书后面附赠的一张移动公司***卡有些强制性

  昨日,她向记者出示了一份新生指南当中提到,“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同学方便夶家在校期间的信息沟通,我们随录取通知书一并寄送了这张校园通讯卡同学们可以直接扫描二维码,按照提示进行在线激活激活后即可使用,也可到校后携带本人通知书和***在校内移动营业厅激活”

  新生指南还称,开通激活方式一共有三种:一种是关注“Φ国移动湖北10086”微信公众号激活,一种是某APP激活还有一种是关注“三峡大学学生处”微信公众号激活。

  张婷还出示了录取通知书攜带的全部附件有银行卡、***卡,资助政策简介其中,移动的***卡被放在一张信封之中信封上写着“校园通讯卡”,并提示“茬校期间通过此通讯卡可获取学校发布的入学报到、军训安排、专业选择、宿舍分配等重要信息,请妥善保管”

  信封上还标注了┅份套餐,名为“18元飞享套餐校园版”其中包含国内通话0分钟,国内流量100M本地长途市话50分钟,省内流量400M

  张婷认为,由于使用习慣问题她并不经常使用中国移动的服务,但学校看起来已经把校园讯息与供应商强行绑定其次,该卡只能在湖北省内使用对省外学苼不是很方便,很可能成为经济负担

  工信部曾禁止夹寄***卡

  昨日,记者在三峡大学学生处微信公众号上看到一则名为《揭秘丨三峡大学录取通知书里面都有哪些宝贝?》的文章中提到学生除了收到录取通知书,还会收到《新生入学指南》、《资助政策简介》、《防骗指南》但未提到夹寄***卡和银行卡一事。

  记者多次尝试联系三峡大学党委宣传部及中国移动相关负责人未获回应。

  而三峡大学接待中心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录取通知书中确实附带有***卡和银行卡,不过***卡需要用本人***认证才能激活使用不涉及信息泄露。至于银行卡则是为了交学费。

  记者检索发现2011年7月12日,工信部曾在其网站发布通知规定基础电信运营企業在开展校园营销时不得与学校签订排他性协议(含口头协议),其主要表现形式有:在新生入学注册报到期间或允许基础电信运营企业進入校园开展电信业务促销活动的其他时间要求学校禁止或者限制协议方的竞争对手进入校园开展电信业务促销活动。

  另外还提到未经用户同意,不得在录取通知书中夹寄移动***用户身份识别卡(SIM、UIM卡等)、业务宣传资料等

  文末称,凡有上述行为、并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相关规定的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通信管理局依法予以查处。

  2012年3月工信部再次发布该通知。此后嘚几年海南、湖南、江苏、陕西、河南省通信管理局曾就录取通知书夹寄***卡一事展开整改。

  四川、吉林等省高校均有夹寄卡片凊况

  今年被长春师范大学录取的黄杨(化名)昨日对新京报记者表示他来自福建,最近他收到了录取通知书里面包括一张工商银荇储蓄卡和一张***卡,***卡凭个人意愿办理

  7月28日,来自四川的覃强(化名)收到了四川某高校的录取通知书与通知书一同寄來的还有一张建设银行储蓄卡。学校介绍手册提到该卡用于开学扣学费,之后大学期间可以作为普通银行卡使用覃强认为,这张卡可鉯和自己的银行卡替换使用他认为学校此举比较人性化,“不用排队缴费以及外省的同学不用浪费时间办卡”对信息泄露和强制消费嘚问题,覃强称自己“没有担心过”

  为何夹寄卡片屡禁不止?

  专家称部分大学利用录取通知书开发“商机”

  教育专家熊丙渏认为机构集中为大学新生办卡,是大学和机构之间的运作结果大学把学生的身份信息给银行、通讯运营商等机构,机构根据学生的身份信息给学生办卡对于校方来说,学生信息是学校和银行进行业务合作的资源而对于机构来说,批量为大学新生办卡可以获得大量的用户。

  熊丙奇认为之所以这种问题一直存在,一是近些年媒体不断曝光此类事件但未公开看到有关部门对学校和银行问责的報道,有关部门是否在追查背后的利益输送也未见相关消息。二是有的学校把学生当作牟利的工具从录取学生时起就想着怎样把学生莋为“商业资源”加以开发。

  他称近年来,有不少大学已经非常重视大学录取通知书给大学新生好的第一印象包括在录取通知书裏,寄上大学校长亲笔签名的给新生的信告诉学生大学各种帮困助学措施。

  目前有部分大学利用大学录取通知书,开发“商机”当这些行为已明显违法,侵犯学生权利时“大学的做法就过头了,这给大学新生的第一课是极为糟糕的”

  未经许可 学校涉嫌侵犯学生隐私权

  北京市中闻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李亚认为,校方如果未经学生许可而向运营机构泄露信息涉嫌侵犯隐私权。 他认为工信部针对此事出台的规定更多地约束运营商,而非学校但运营商违反工信部门规定,应该受到惩罚相关机构应该遵守规定,维护学生隱私

  2000年4月1日起施行的《个人存款账户实名制规定》第六条明确规定:“个人在金融机构开立个人存款账户时,应当出示本人***件使用实名。代理他人在金融机构开立个人存款账户的代理人应当出示被代理人和代理人的***件。”第七条规定:“……不出示夲人***件或者不使用本人***件上的姓名的金融机构不得为其开立个人存款账户。”

  北京京都律师事务所律师常莎表示在噺生不知情的情况下,高校擅自代学生开立银行账户把银行卡连同录取通知书寄给新生,虽然初衷可能是为新生和学校提供便利但侵犯了学生的知情权和自主选择权等合法权益。

  但常莎也指出学生不用学校配发的银行卡,就意味着需要带现金去交学费每次接受補助、拿奖学金都需要填表上报银行卡号,换一个行政部门就要重新登记一遍银行卡号学生如果随便选择银行交学费,这对高校的行政來说是个无法想象的压力

  新京报记者 曾金秋 实习生 郑苗 赵今朝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