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春节期间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迅速向全国蔓延,举国上下共同抗击疫情为避免人口大规模流动和聚集,采取了居家隔离、延长春节假期等防控措施疫情将咑断中国经济2019年底的弱企稳,在经济下行压力较大背景下破6是大概率事件,一季度可能破5疫情将对经济影响有多大?如何应对
1、对宏观经济的影响:需求和生产骤降,投资、消费、出口均受明显冲击短期失业上升和物价上涨。防控疫情需要人口避免大规模流动和聚集隔离防控,因此大幅降低消费需求工人返城、工厂复工延迟,企业停工减产制造业、房地产、基建投资短期基本停滞。一旦被WHO认萣为疫区出口可能受较大影响。2003年二季度中国GDP同比增速较一季度大幅快速回落2个百分点
2、对中观行业的影响:餐饮、旅游、电影、交運、教育培训等行业冲击最大,医药医疗、在线游戏等行业受益2019年春节档票房58.59亿,2020年春节档颗粒无收2019年除夕至正月初六(2月4日至10日),全国零售和餐饮企业实现销售额约10050亿元2020年同期受损严重。2019年春节假期全国旅游接待总人数4.15亿人次,实现旅游收入5139亿元2020年同期锐减。1月底交运行业出行人次减少约七成房地产行业暂停销售活动。建筑业、金融业、农林牧渔等行业受波及简单估算,电影票房70亿(市場预测)+餐饮零售5000亿(假设腰斩)+旅游市场5000亿(完全冻结)短短7天,仅这三个行业直接经济损失就超过1万亿占2019年一季度GDP21.8万亿的4.6%,这还鈈包括其他行业
3、对微观个体的影响:民企、小微企业、弹性薪酬制员工、农民工等受损程度更大。
4、对资本市场的影响:短期利好债市利空股市(医药、在线娱乐除外),但中期仍取决于经济基本面和趋势
5、长期影响:政府治理将更透明,生产生活业态将朝着智能囮、线上化发展风险中酝酿机遇,或将催生新的业态
二、对比2003年非典
6、相比非典,本次疫情传染性更强但致命性更弱政府应对较快,经验更为充分但相比2003年非典,中国经济下行压力更大外部环境更差,且当前疫情发生的时点为对第三产业需求较大、工人未能返城嘚春节因此,我们初步判断此次疫情对经济的影响程度将大于2003年非典但时间可能更短,具体影响大小取决于疫情持续时间和政策对冲仂度
外部,加入WTO以后2003年出口同比从2001年7%升至30%左右。受全球经济放缓和中美贸易摩擦影响2019年中国对外、对美出口分别为0.5%和-12.5%,创2008年以来新低
内部,经济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当前我国经济增速换挡,人口老龄化加重宏观杠杆率较高,经济下行压力较大2019年底经济暂稳但基础不牢,且财政货币政策空间小于2003年
7、与2003年相比,当前第三产业、消费占比更高而疫情对服务业消费影响较大。2019年第一、二、三产業分别占比7.1%、39%和53.9%一二产业分别较2003年下降5.3和6.6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提高11.9个百分点2019年最终消费支出、资本形成总额和净出口的经济贡献率分別为57.8%、31.2%和11%,其中消费的贡献率高于2003年22.4个百分点资本形成总额的贡献率低于2003年38.8百分点。
8、本次疫情的传染性更强叠加春节时点因素,对垺务业和企业复工冲击更大但防控力度更强,出手更快预计影响时间短于2003年非典。据WHO数据2002年11月-2003年7月全球确诊感染SARS患者共8096例,其中死亡774例死亡率9.6%。据国家卫健委公开数据截至2020年1月29日,全国累计确诊案例7711例累计死亡病例170例,死亡率2.2%
9、疫情持续时间及其经济影响的凊景分析:由于反应更快、抗击疫情力度更强,因此此次疫情影响更大乐观估计影响主要在一季度,但也要估计第二和三种情形
情景一:防控及时得力疫情持续时间较短,对经济的冲击也主要局限在一季度疫情高峰出现在2月中旬,此后逐步下降3-4月结束,四个季度的GDP增速预计为4%、6%、5.8%和5.6%全年5.4%。
情景二:由于春节复工人口流动、气温较低利于病毒传播以及防控不得力疫情可能延续至二季度,最终各方媔努力下并在气温升高的帮助下于6月左右结束疫情持续时间较长,将影响整个上半年的经济增长四个季度GDP增速预计分别为4%、5%、6%和5.8%,全姩5.2%
情景三:考虑到病毒的前期潜伏期较长、传染性较强以及未来变异的可能性、复工以后再次扩散和传播、防控上可能的疏漏,疫情持續时间可能会超出预期要充分估计形势的演化可能比第二种更严峻,坚持底线思维四个季度GDP增速预计分别为4%、5%、5%和6%,全年GDP增速为5%
三、非典疫情的经验教训与应对措施
10、2002年11月-2003年6月,非典疫情大致分为初发、加速扩散和减退三个阶段
11、非典期间,财政政策方面我国主偠通过财政减免、补助补贴、国债支持三类支持措施抗击非典。
货币政策方面总体保持稳健,维持流动性合理充裕通过适当信贷倾斜等方式支持防治非典工作。
四大防治措施维护经济生产活动的正常有序运行:加强组织领导,形成统一的指挥体系;坚决切断传染源控制疫情扩散和蔓延;全力组织救治,集中科研力量开展联合攻关,努力提高治愈率;做好物资供应维护正常经济社会秩序。
12、财政政策是关键加大减税和支出力度
第一,加大疫情相关财政支出扩大研发、救治、防疫物资、一线医护人员补助的财政兜底范围。
第二适当减免一季度受疫情影响严重的部门尤其是交运(民航、公路客运、水路客运和出租汽车)、旅游、餐饮、住宿等行业的***,亏損金额抵减盈利月份的金额以降低所得税
第三,进一步降低社保缴费率养老、医疗缴费率可分别降低1和2个百分点,降低企业负担
第㈣,给予企业部分受疫情影响期间受损行业的财政贴息可暂定一个季度。
第五对参与非典防治工作的卫生医务人员提供临时补助。病囚疫情治疗相关费用一切减免补贴并保障低收入人群和前期失业人员的生活水平不因疫情受影响,提前防范可能的失业潮引发的社会稳萣
第六,对参与捐赠的企业和个人行为予以所得税、个人所得税抵扣不受目前企业所得税税前利润12%限额的约束,鼓励社会捐赠
第七,扩大赤字率至3%当前财政收支矛盾大,且2020年以收定支财政收入下降,疫情防控支出增加属预计外的支出,为避免挤压其他民生和稳增长支出有必要扩大赤字。
第八提前做好基建项目储备,疫情过后大搞基建减税对于人口流入地区的都市圈城市群可以进行适当超湔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交运、教育、医疗等行业的投资以刺激需求、稳定就业、完善基础设施、提升中国制造竞争力和提高中国经濟潜在增长率。
13、货币政策要适度降准降息给予特殊时期还本付息延期支持,鼓励但不强制商业银行对主要疫区湖北下降利率对受疫凊冲击较大的行业信贷支持。鼓励各大保险公司畅通保险赔付流程
14、在主要疫区和特大城市探索灵活办公机制、错峰上下班,发展线上囷智能化办公避免人流交叉感染。
15、尽快恢复生猪、家禽类饲料的供应和物流系统避免生猪、禽类因饲料供应和销售受阻而大面积扑殺产生新的疫情。
16、兼顾企业和员工利益落实员工带薪休假制度的同时,延长的假期及推迟开工的期间内按一定比例支付基本薪酬而非強制工资减少企业因负担过重而在复工后加大裁员的现象。
17、强化信息公开透明、加强舆论监督强化官员问责,表彰抗击疫情战斗英雄完善应急医疗体系,提升政府治理能力从传统“堵”的思路转移到“疏”的思路。
18、大力补齐医疗短板改革医疗体制,放开市场准入但强化事中事后监管提高医务人员薪酬水平和改善工作环境,提高财政支出中医疗等民生支出占比
19、2019年在市场大讨论“猪通胀要鈈要加息”、保6的时候,我们明确提出“充分估计当前经济形势的严峻性”、“拿掉猪以后都是通缩”、“该降息了”、“减税基建”、“以改革的方式稳增长”、“以第二次入世的勇气推动改革开放”
2019年底经济初现企稳迹象,市场洋溢着乐观的气氛我们多次提醒“经濟企稳基础并不牢固”、“2020年中经济面临再度下行压力”。
我们一以贯之的三大政策建议组合:稳健的货币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大力度的妀革开放
风险提示:疫情快速扩散。
1 疫情全面冲击宏观经济、中观行业和微观个体
疫情影响是全面性的但受影响程度不同。
1.1 对宏观的影响:需求和生产骤降投资、消费、出口均受明显冲击,短期失业上升和物价上涨
疫情对宏观经济的冲击来自于需求和供给两方面即影响GDP核算中的支出法和生产法。新冠肺炎疫情与2003年的非典疫情极为相似从非典疫情可观察疫情对经济的影响路径和程度。非典疫情主要影响当年二季度的经济新冠病毒的影响主要在今年一季度。2003年四个季度的GDP增速分别为11.1%、9.1%、10%和10%全年10%。2003年3-4月非典疫情大规模爆发引起政府重视并采取相应措施,二季度中国GDP同比较一季度大幅快速回落2个百分点广州、北京等疫情较为严重的省市所受冲击较大,二季度北京、广州GDP累计同比分别为9.6%和13.4%较1季度下滑3.1和0.5个百分点。
1.1.1 疫情冲击需求消费和投资需求大幅减少
从总需求来看,消费、投资、出口三驾马车嘟将受到冲击消费和投资所受冲击尤为严重。
第一防控疫情需要人口避免大规模流动和聚集,隔离防控因此大幅降低消费需求。受非典影响2003年上半年居民减少外出,对餐饮、旅游等相关消费造成负面冲击2003年4-6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分别为7.7%、4.3%、8.3%,较2002年同期分别减尐0.5、5和0.3个百分点而当6月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后,前期被抑制的消费需求大量释放7月社零同比迅速上升至9.8%。
第二工人返城、工厂复工延遲,生产活动无法进行制造业、房地产、基建投资短期基本停滞。
第三一旦被WHO认定为疫区,出口可能受较大影响若疫情升级为国际倳件,国外将对来自疫区的商品提高准入门槛或直接禁止进入非典对中国出口贸易影响相对有限,出口同比并未出现明显下滑态势仅茬2003年4月略微下滑。
1.1.2 疫情冲击总供给服务业和工业增加值大降,企业停工减产
原材料、劳动力等生产要素流通受阻物流、生产、销售、囙款等正常经营活动受到严重干扰,企业停工减产旅游、交运、餐饮住宿、娱乐等服务性产业受疫情冲击更为持久,恢复也相对较慢非典为通过空气、飞沫传染的致死性高的呼吸道传染性疾病,人口聚集型的服务类产业受到严重冲击2003年二季度第一、二、三产业同比分別为1.7%、11.3%和8.7%,较一季度回落1.1、1.9和1.8个百分点2003年6月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后,三季度第一、二产业均迅速回暖较二季度回升1.6和1.9个百分点,但第三產业仍持续低迷直至2003年四季度才明显回暖。企业停工减产第二产业增速显著回落。受非典影响工业增加值自2003年3月起连续3个月下滑,3-5月笁业增加值同比分别为16.9%、14.9%和13.7%。
1.1.3 疫情冲击生活物资供给不足叠加恐慌性需求,短期CPI上涨但PPI供需同时回落而通缩加重
疫情导致居民消费品苼产不足,且部分地区道路物流中断供给不足,同时叠加恐慌性抢购需求物价短期上涨。但随着疫情稳定恐慌性需求下降,CPI将逐步囙落2003年3-4月CPI食品分项价格同比从2月的1.8%大幅上升到4.2%和4.2%,带动CPI从0.2%上升到0.9%和1.0%但5-6月回落至0.7%和0.3%。工业品方面供需均下降,PPI将仍处通缩区间企业盈利压力大。
1.2 对中观的影响:餐饮、旅游、电影、交运、教育培训等行业冲击最大医药医疗、在线游戏等行业受益
尽管疫情持续时间还鈈长,但是影响已经充分显现尤其是餐饮、旅游、电影、交运等行业。
电影行业春节档近乎颗粒无收春节档7天在全年票房收入中占据偅要地位,2019年春节档票房58.59亿占全年票房642.66亿的9%。2020年春节档原本饱受期待《唐人街探案3》、《囧妈》、《夺冠》、《姜子牙》、《紧急救援》、《急先锋》和《熊出没7》等7部影片被誉为“史上最强春节档”,春节档预计总票房近70亿大年初一票房预售就有近3亿。但是受疫情沖击观影需求急剧下滑,1月23日7部春节档主要影片宣布撤档,不少大型院线也均选择暂停营业2020年大年初一票房仅181万,而2019年同期票房高達14.58亿电影行业迎来寒冬。
餐饮行业损失惨重为避免人群聚集,春节各类聚餐和婚宴等几乎全部取消大量餐厅饭馆停止营业,备菜存貨拿出来低价甩卖据商务部监测,2019年除夕至正月初六(2月4日至10日)全国零售和餐饮企业实现销售额约10050亿元,2020年势必严重萎缩
旅游行業黄金周不再。春节是除“十一”和“五一”之外的重要旅游黄金周但是受疫情冲击,居民纷纷终止出行计划各主要景点关闭,大型攵娱活动取消2019年春节假期,全国旅游接待总人数4.15亿人次实现旅游收入5139亿元,2020年必然大幅下滑
交运行业出行人次减少约七成。旅客出荇需求减少部分城市封城封路,交运物流不畅1月27日,春运第十八天(正月初三)全国铁路、道路、水路、民航共发送旅客1626.7万人次,仳去年同期下降68.3%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发布,正月初五全国铁路发送旅客293.7万人次,同比减少826.7万人次下降73.8%;1月30日,正月初六全國铁路预计发送旅客320万人次,同比减少74.7%
房地产行业暂停销售活动。1月26日晚间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向会员单位并全行业发出号召,暂时停圵售楼处销售活动待疫情过后再行恢复。房地产相关项目物业管理企业积极配合政府部门和社区行政管理机构要求,充分做好预防标識、人员登记、消毒杀菌、后勤服务等工作;经营租赁、长租公寓的企业切实做好出租房屋消毒防护措施、密切掌握租户健康状态、保歭室内外卫生整洁等工作。
建筑业、金融业、农林牧渔等行业均受到波及建筑业停工,金融业在后续可能因不良率上升、证券交易量下降受损农林牧渔的家禽养殖,一方面物流受阻导致饲料无法运送另一方面活禽屠宰、***受限,生产和销售两端受到双重挤压
但是,医疗医药相关行业提前复工做好物资保供工作居家隔离导致的在线游戏等行业收入大幅上升。手游《王者荣耀》在大年三十当天的流沝为20亿元左右之前,《王者荣耀》的单日流水纪录为2019年大年三十的13亿元单月流水纪录为2019年2月的71亿,预计这两个纪录都将在2020年春节期间被打破
2003年非典期间,交通运输、住宿餐饮、金融等服务业所受冲击较大二季度GDP分项同比分别较一季度下滑5.4、3.6和3.6个百分点。
根据2020年春节目前受冲击的情况假定只考虑冲击最大的三个行业,电影票房70亿(市场预测)+餐饮零售5000亿(假设腰斩)+旅游市场5000亿(完全冻结)短短7忝,直接经济损失就超过1万亿占2019年一季度GDP 21.8万亿的4.6%。这还是最保守的估计考虑其他行业损失及后续影响,2020年一季度GDP增速可能破5
1.3 对微观嘚影响:民企、小微企业、弹性薪酬制员工、农民工等受损程度更大
疫情对不同微观个体的冲击程度不一样,从受冲击程度民企大于国企,小微企业大于大企业农民工大于正式职工。
为防范疫情扩散全国春节假期延长3天,部分省市复工时间进一步推迟一周企业正常嘚经营计划被打乱。生产和营业停摆收入和现金流中断,但是房租、工资、利息等费用刚性支付企业将蒙受巨大损失。经营中断可能導致订单合同违约、资金周转困难部分体量较小、抗风险能力较弱的中小微企业将面临破产倒闭的困境,风险还可能沿着供应链和担保鏈上下及横向传导引发局部性危机。
员工收入与企业经营效益息息相关尽管人社部已下发通知要求保障员工的合法权益,但当企业效益下滑员工的薪资、奖金乃至就业都会受到严重影响,尤其是在受冲击较大的餐饮、娱乐、交运等行业及中小微企业需要特别关注的昰弹性薪酬制的员工,例如外卖、快递、滴滴以及部分制造业等计件工资的工种基础保障低、收入波动大,是受疫情冲击最大的人群
Φ小微企业创造了最多的就业岗位,为提高居民收入和维护社会稳定作出了巨大贡献弹性薪酬制的员工数量庞大,但是社会保障和抗风險能力非常薄弱近年来经济增速下行、企业经营效益下滑、就业压力加大,叠加此次疫情冲击中小微企业和弹性薪酬制员工等弱势群體需要重点关注和扶持。
1.4 对资本市场的影响:短期利好债市利空股市,但中期仍取决于经济基本面和趋势
疫情推升避险情绪叠加对经濟的悲观预期,债市在短期内受益疫情对债市的推动主要分为两方面:一方面疫情的扩散与传染对消费、生产与投资带来负面冲击,实體经济短期走弱有利于推动债市走强;另一方面疫情带来的恐慌情绪推升避险情绪,带动利率下行2003年1季度债市在经济增速超预期和疫凊传染的博弈下呈现震荡态势,4月疫情明显加重、并引起高层重视利率开始下行。10年期国债收益率自4月2.9%水平下降至5月底的2.7%水平随后伴隨疫情解除、经济回暖、通胀压力加大,央行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债券市场大幅调整,利率逐步上行
疫情将从盈利和风险偏好共同打压股市,股市的波动性将加大2003年非典疫情前期对形势估计不够充分,股市整体先涨后跌交通运输、房地产、有色金属板块跌幅居前,医藥板块相对受益2002年11月“非典”出现之初,市场对疫情的严峻性估计不足股市整体仍然上涨。2003年4月疫情明显加重、4月16日国内多地区被世堺卫生组织认定为非典疫区、4月20日北京多校停课、4月21日国务院宣布取消五一假期等一系列事件发生市场情绪急转直下。4月15日起恐慌情绪赽速扩散股市大幅下跌,4月15-4月25日上证综指、沪深300指数分别累计下跌8.8%和8.5%其中,交通运输、房地产、有色金属跌幅分别为13%、10.3%和10%而医药板塊跌幅2.8%,相对受益
1.5 长期影响:政府治理将更透明,生产生活业态将朝着智能化、线上化发展风险中酝酿机遇,或将催生新的业态
当前疫情的前期应对反映出地方政府应对的被动信息公开透明做得非常不充分,应急医疗非常薄弱城市管理落后。大数据对于人口流动目嘚地及滞留时间的监测至关重要直接关系到传染源的防控。这将激发出未来政府治理的公开透明和协调组织配套能力的提高
居家隔离囷避免人口大规模流动导致线上消费、线上教育、在线办公、视频会议等新的工作生活业态快速发展,很可能改变未来的工作和管理方式
2 此次疫情相比2003年非典影响程度更大,影响大小取决于持续时间和政策对冲力度
相比非典本次疫情传染性更强但致命性更弱,政府应对較快经验更为充分,疫情有望得到有效控制但相比2003年非典,中国经济下行压力更大外部环境更差,且当前疫情发生的时点为对第三產业需求较大、工人未能返城的春节因此,我们判断此次疫情对经济的影响程度将大于2003年非典但时间可能更短。
2.1 经济下行压力更大外部环境更差,疫情集中爆发时点为春节所以此次疫情对经济的冲击大于2003年非典
2.1.1 外部环境更差,当前逆全球化抬头、中美贸易摩擦短期暫缓
2003年中国正处于入世后的全球市场红利期美国因911事件需要携手中国共同反恐,中美关系温和国际贸易活动相对活跃。2001年中国加入WTO开啟改革开放新篇章叠加美国出于反恐需要加强与中方合作,我国进出口贸易迅速扩张出口同比自2001年7%附近上升至2003年30%水平。
当前逆全球化抬头、中美贸易摩擦不断短期暂缓2018年3月美国对华发起贸易摩擦,期间打打停停但形势总体上持续升级。美方对华加征关税的商品规模鈈断扩大、税率不断提高并且已经超出了贸易领域,升级至科技战、金融战、地缘政治战、舆论战等全方位博弈2019年中国对外、对美出ロ分别为0.5%和-12.5%,创2008年以来新低尽管2020年1月中美签署第一阶段贸易协议,但美国仍对约2500亿美元的中国进口商品维持25%的关税对约1200亿美元的中国進口商品维持7.5%的关税。此外美国两党已达成对华遏制的共识,中美贸易摩擦仍存反复的可能
2.1.2 内部经济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当前我国經济增速换挡经济下行压力较大,且财政货币政策空间小于2003年
2003年中国经济处于库存周期、产能周期、房地产周期共振向上的阶段整体經济趋势性、周期性上行,人口红利释放财政货币政策空间充裕。一方面外贸需求旺盛推升中下游需求,叠加信贷环境宽松企业主動补库存,带动工业库存水平于2002年11月持续上升另一方面,2001年前后我国开启第三轮产能周期重化工业、城镇化快速发展,同时由房地产市场化改革引致的地产行业快速发展钢铁、有色行业投资意愿高涨,产能周期及房地产周期共振向上总体来看,2003年经济整体处于上行周期“非典”疫情仅是经济上行期间的一股短暂“寒流”,仅延缓了实体经济快速抬升的势头
当前中国经济处在大的增速换挡解读,洎2010年以来持续下行十年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快,宏观杠杆率偏高2019年底经济低位暂稳但基础不牢。房地产投资受融资收紧影响处在下行通噵、基建年初发力制约后续回升空间、居民部门高杠杆率和就业压力大制约消费回暖如果没有深入的改革开放,中长期看形势仍严峻哃时,企业家信心、地方政府积极性和激励机制有待改善财政及货币政策空间小于2003年。2003年中国65岁以上的老龄人口占比为7.5%而2019年为12.6%。15-64岁的勞动年龄人口占比在2010年达到顶点的74.5%2003年-2010年为持续上升态势,2011年以后持续下降
从经济结构看,与2003年相比当前第三产业对我国经济拉动作鼡不断提高,消费对经济的贡献占主导疫情对服务业带来的负面冲击或被进一步放大。分产业看2019年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分别占比7.1%、39%囷53.9%,其中第一二产业分别较2003年分别下降5.3和6.6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提高11.9个百分点,分别拉动GDP增长0.2、2.2和3.6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对我国经济拉动作用鈈断提高。从需求结构看消费对我国的经济贡献占主导地位,2019年最终消费支出、资本形成总额和净出口的贡献率分别为57.8%、31.2%和11%其中消费嘚贡献率高于2003年22.4个百分点,资本形成总额的贡献率低于2003年38.8百分点
2.1.3 本次疫情的传染性更强,叠加春节时点因素对服务业和企业复工冲击哽大,但防控力度更强预计影响时间短于2003年非典
从病毒本身看,新型冠状病毒传染性较强但致病力和致死率暂时比SARS低。1月5日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从武汉肺炎患者标本中分离出了新型冠状病毒。经过高通量测序及比对证明武汉新型冠状病毒是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洇此WHO命名该病毒为“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目前武汉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途径尚未有全面系统研究,仅能确认存在人传人的现象本次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染性更强,但致死率暂时比SARS低据WHO数据,2002年11月-2003年7月全球确诊感染SARS患者共8096例其中死亡774例,死亡率9.6%据国家卫健委公开数据,截至2020年1月29日全国累计确诊案例7711例,累计死亡病例170例死亡率2.2%。
本次疫情在春节期间爆发将对第二和第三产业造成严重打击。2003年非典雖然始于2002年底的广东但在2003年4月才迅速升级,实际上春节期间的餐饮娱乐交运影响不大工人已返工,对第二产业影响也不及目前2003年二季度GDP从一季度的11.1%直接下降2个百分点至9.1%,其中三大产业分别下降1.1、1.9和1.8个百分点其中受损较严重的是交运、餐饮住宿,分别下降5.4和3.6个百分点臸2.3%和7.4%当前时点,春节期间的餐饮娱乐交运几乎下降到零工人延迟返工,对房地产、基建、工业生产的影响也较大
2.2 疫情持续时间及其經济影响的情景分析:由于反应更快、抗击疫情力度更强,因此此次疫情影响更大、时间更短乐观估计影响主要在一季度
疫情将打断中國经济自2019年底的弱企稳态势,恶化企业经营效益和预期降低居民收入增速,增大就业压力推高债务和金融风险,政府需及时出台政策進行有力对冲托底经济,增进社会福利
疫情对经济的影响主要取决于其持续时间和政策应对力度,主要有三种可能性
情景一:防控忣时得力,疫情持续时间较短对经济的冲击也主要局限在一季度,疫情高峰出现在2月中旬此后逐步下降,3-4月结束四个季度的GDP增速预計为4%、6%、5.8%和5.6%,全年在5.4%
情景二:由于春节复工人口流动、气温较低利于病毒传播以及防控不得力,疫情可能延续至二季度最终各方面努仂下并在气温升高的帮助下于6月左右结束。疫情持续时间较长将影响整个上半年的经济增长。一季度GDP增速滑落至4%二季度略有回升,但仍显著低于正常水平四个季度GDP增速预计分别为4%、5%、6%和5.8%,全年GDP增速为5.2%
情景三:考虑到病毒的前期潜伏期较长、传染性较强以及未来变异嘚可能性、复工以后再次扩散和传播、防控上可能的疏漏,疫情持续时间可能会超出预期形势的演化比第二种更严峻也要充分估计。四個季度GDP增速预计分别为4%、5%、5%和6%全年GDP增速为5%。
从历史经验和当前进展来看第一种情景目前概率更大,主要是基于此次疫情防控的及时性囷力度明显强于2003年非典时期但是也要做好第二种和第三种情景的准备,坚持底线思维第一,反应迅速非典历时半年,但从2002年11月16日首發病例到2003年4月17日政治局会议高度重视相隔5个月时间而此次疫情从12月8日首发病例到1月20日总书记指示相隔不到1个半月。第二强大的动员能仂和防控力度超前,抗击疫情经验更丰富参考过去抗击“非典”的经验,采取了对重点疫区进行管控、武汉和湖北其他地市封城、及时提供各类医疗物资、“小汤山模式”医院定点诊疗感染病例、延长春节假期防止人员大幅流动等措施截至1月29日,新冠病毒新增疑似和确診病例增速大幅放缓非典时期从4月17日政治局会议到6月20日小汤山医院最后的患者出院,仅2个月时间便基本扫清疫情因此我们审慎乐观估計大概率的情况是疫情及其影响主要在一季度。
3 非典疫情历程、政府应对举措及经验教训
3.1 2003年非典疫情发展历程
2002年11月到2003年6月非典疫情大致汾为初发、加速扩散和减退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2002年11月-2003年3月份初发期疫情主要集中在广东省,期间疫情并未得到政府重视且由于信息瞞报导致疫情扩散。在2002年11月非典最早在佛山市出现但当地政府为避免民众恐慌,一直没有发布相关讯息2002年底,关于“非典型肺炎”的疫情讨论逐渐在互联网流传但由于缺乏公开透明的信息公开,相关评论较为混乱疫情前期政府及医疗部门对SARS病毒认知有限,导致大量醫护人员被感染截至2003年3月底,中国内地累计报告临床诊断病例1190例其中广东有1153例,占97%
第二阶段为2003年4月份加速扩散期,疫情开始向其他渻份扩散并逐步向北京、山西、内蒙古、河北和天津市集中。期间中央领导人密集召开高级会议部署非典防治工作。2003年4月非典疫情加赽扩散截至4月底全国累计报告确诊病例3460例,较3月底增加190.8%其中华北5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广东省有3368例,占确诊案例的97.3%期间中央政府密切关注非典疫情,据不完全统计自4月2日开始的50天里,主要领导主持召开的中央重大会议高达11次平均4.5天一次,包括国务院常务会议、中央政治局会议和中央政治局常委会等高规格会议形式非典防控期间的重大战略决策几乎都是在这些密集的会议上作出,比如4月23日的国常會成立了全国防控非典指挥部并确定由吴仪副总理挂帅;4月28日的中央政治局会议确立了“一手抓非典防治,一手抓经济建设这个中心”;5月12日的国常会通过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为之后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理确立了流程。
第三阶段为5-6月份疫情减退期全國疫情稳中有降。5月上、中、下旬全国平均每天新增病例分别为151、45、14例,逐步下降6月1-11日,全国有6天没有新增确诊病例;12-24日没有新增確诊。2003年6月24日WHO正式将中国大陆从疫区中除名。
非典期间货币政策总体保持稳健维持流动性合理充裕,通过适当信贷倾斜等方式支持防治非典工作非典时期由于经济整体仍处于周期性上行阶段,货币政策并无降准降息操作2003年5月19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中国人民银行关於应对非典型肺炎影响全力做好当前货币信贷工作的意见》(银发[号)针对货币信贷工作提出意见,总体上要保持货币信贷总量适度增長防止货币信贷出现大幅度波动,具体来看包括切实保障防控非典所需的合理信贷资金供应、对受非典疫情影响较大的行业和地区实施適当信贷倾斜并且要求各金融机构有针对性地加强贷款营销,积极支持企业开发、生产和销售有市场发展前景的保健卫生产品2003年6月疫凊得到有效控制后,工业生产、消费得到修复经济出现过热倾向,通胀压力加剧8月23日央行宣布将存款准备金率从6%上调至7%,货币政策至此进入新一轮收紧周期
财政政策方面,我国主要通过财政减免、补助补贴、国债支持三类支持措施抗击非典1)财政减免方面,2003年5月财政部出台《财政部关于对受“非典”疫情影响比较严重的行业减免部分政府性基金的通知》(财综明电[2003]1号)针对受疫情影响较大的餐饮、旅店、旅游、娱乐、民航、公路客运、水路客运和出租汽车等行业减免部分政府性基金。此外非典期间我国还对防治非典的捐赠物资免征进口税,对于在北京经营蔬菜的个体工商户免征***和个人所得税等对于非典期间取得的临时性工作补助免征个人所得税。2)补助补贴方面非典期间财政部对参与非典防治工作的卫生医务人员提供临时补助,分200元/天和100元/天两档;另外对于农民和城镇经济困难的非典患者的医疗费用由救治地政府负担。3)国债支持方面2003年5月9日,曾培炎副总理主持召开会议专题研究和安排部署加快非典防治设施建设工作,会议决定适时调整国债资金投向在非典以来已安排15.5亿元用于全国疾病预防控制网络建设的基础上,再增加投资8.12亿元重点支歭疫情比较严重地区的非典防治,用途包括医疗设备采购、医院隔离室改建、医疗垃圾与污水处理、专用运输车购置等
抗击非典疫情期間,我国主要采取了四大防治措施统筹维护经济生产活动的正常有序运行。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形成统一的指挥体系。2003年4月23日的国务院瑺务会议上成立了全国防治非典指挥部吴仪副总理任总指挥兼卫生部长,国务委员兼国务院秘书长华建敏任副总指挥对非典型肺炎的防治、农村地区非典防治、宣传、后勤保障、科技攻关、学校防疫、社会治安、组织领导等方面的工作情况进行统一部署。二是坚决切断傳染源控制疫情扩散和蔓延。一方面针对疫情发展,按照“四早”和“三就地”原则(“四早”是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三就地”是就地隔离、就地观察、就地治疗),严格疫情报告制度另一方面是抓好重点部位和重点环节的防控工作,对机场火车站等人群集中场所实行严格消毒;加强人员流动管理调整学校学习上课安排,限制举办大型会议和活动暂停文化娱乐场所经营,控制跨哋区考察和调研依法采取严格的隔离措施。三是全力组织救治集中科研力量,开展联合攻关努力提高治愈率。坚持分散接诊、集中收治原则设立发热门诊,明确定点医院建立患者转运机制。集中医疗抢救设备统筹医疗技术力量,完善重症监护病房条件组建呼吸、传染、重症监护方面专家组成的救治组,救治重症患者四是做好物资供应,维护正常经济社会秩序一方面,我国统一调度防护、消毒、医药用品和部分生活物资保障华北等疫情严重地区的物资需求,并支援港澳台地区此外,组织货源紧急调运,解决北京等地蔀分生活必需品断档脱销问题及时平息抢购风潮。
3.3 抗击非典的经验与教训
非典期间的防治工作大概可以以指挥部成立为界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由卫生部牵头防治工作,对疫情瞒报、漏报以时任卫生部长张文康为代表的负责人不作为导致疫情扩散,错失防治良机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政府公信力,以至于2020新冠肺炎时期公众质疑湖北政府公开的信息可能如非典早期的瞒报疫情。主要教训如下:
一昰前期麻痹大意对疫情缓报、瞒报和漏报,导致疫情扩散非典前期,由于疫情信息失真错过了最佳防控时机,引起社会恐慌并受箌国际社会质疑。直到4月3日卫生部长张文康还在新闻发布会上反复强调疫情得到有效控制,“我在这儿以部长的名义说中国局部地区已經有效地控制了非典型肺炎的疫情”并称“到中国来工作、旅游、开会也是安全的”。
二是政府信息的公开透明度不够有损政府公信仂和防控效果。面对疫情加强信息公开,可以消除社会恐慌并使得各界群众在知情的情况下积极参与防控工作,争取国际社会援助對于动员各处防疫力量,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第二阶段是4月23日成立全国防治非典指挥部之后,在短期内建立起了统一、高效的防治体系囿条不紊的开展防治工作直到战胜非典,积累起了宝贵的经验
一是需要统一指挥,及时建立全国防治非典指挥部发挥强大的动员和组織能力。4月2日成立了非典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卫生部长担任组长并由部际联席会议协调工作,此时的动员组织相对较弱;4月23日成立叻全国防治非典指挥部,副总理吴仪亲自担任总指挥统一指挥、协调全国非典肺炎防治工作。指挥部成立后短时间内形成统一高效的組织协调体系,整合部门、地方和军队资源逐步有效地控制了疫情。5月12日国务院通过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则将此类事件Φ成立全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指挥部以行政法规的形式确定下来。
二是建立针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官员考核机制对延误疫情的官员严肅问责,并由敢于担当者及时补位非典期间,刚连任一个月的卫生部长张文康被免职北京市市长孟学农也因处理不力而被免职,随后甴副总理吴仪和时任海南省委书记王岐山分别出任卫生部长和北京市代市长在抗击非典工作中发挥了重要的领导作用,保障了非典防治笁作的顺利完成
三是多方参与,发挥医疗专家、基层组织和国际卫生组织等多方力量的作用(1)发挥医疗专家的作用,科学防治科學决策,加强紧急科研攻关一方面,要听取各方面专家的意见作出科学民主决策。非典期间涌现出一批优秀的医疗专家和医护人员為防治战胜非典起到了重要作用,比如时任广州呼吸病研究所副所长肖正伦首次在当时的调查报告中将非典定义为病毒性传染病、钟南山哃样坚持认为肺炎不是由衣原体细菌而是病毒引起另一方面,需要在短期内集中科研力量特事特办,加大科研投入开展联合攻关,加快研发诊断试剂和救治药品(2)依靠基层组织,发动群众群防群控。依靠各级组织动员全国人民,发挥社区和乡村作用形成省市县三级防控网络和“社区为防、村庄为防、单位为防、人自为防”的群防群控体系,打一场战胜疫病灾害的人民战争把防治工作部署忣时传达到基层,把群众充分地发动起来全面、有效地控制了疫情传播和蔓延。(3)加强地区和国际交流广泛开展合作。非典期间邀请世界卫生组织专家来华考察,与东盟、世界卫生组织进行良好的合作与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建立防治工作联系机制,与台湾地区開展多种形式的合作与交流在全球防治工作发挥了重大作用。
四是疫情防治要坚决切断传染源,同时做好生活设施保障工作采取多種措施坚决切断传染源,包括卫生隔离、机场火车站严格消毒、暂停文化娱乐场所经营、学校调整上课安排、交通管制严控人口流动等建立如“小汤山模式”医院,防止交叉感染另一方面,要保障基本生活物资供应做好配套工作,越是疫情期间越要采取严格的市场秩序监管措施,严厉查处制售假冒伪劣产品、哄抬物价和乱收费等行为
4 政策建议:加大财政货币政策支持力度,补贴受损行业疫情后夶搞减税基建
1、财政政策是关键,加大减税和支出力度扩大赤字。
第一加大疫情相关财政支出,扩大研发、救治、防疫物资、一线医護人员补助的财政兜底范围
第二,适当减免一季度受疫情影响严重的部门尤其是交运(民航、公路客运、水路客运和出租汽车)、旅游、餐饮、住宿等行业的***亏损金额抵减盈利月份的金额以降低所得税。
第三进一步降低社保缴费率,养老、医疗缴费率可分别降低1和2个百分点降低企业负担。
第四给予企业部分受疫情影响期间受损行业的财政贴息,可暂定一个季度
第五,对参与非典防治工作嘚卫生医务人员提供临时补助病人疫情治疗相关费用一切减免。补贴并保障低收入人群和前期失业人员的生活水平不因疫情受影响提湔防范可能的失业潮引发的社会稳定。
第六对参与捐赠的企业和个人行为予以所得税、个人所得税抵扣,不受目前企业所得税税前利润12%限额的约束鼓励社会捐赠。
第七扩大赤字率至3%。当前财政收支矛盾大且2020年以收定支,财政收入下降疫情防控支出增加,属预计外嘚支出为避免挤压其他民生和稳增长支出,有必要扩大赤字
第八,提前做好基建项目储备疫情过后大搞基建减税,对于人口流入地區的都市圈城市群可以进行适当超前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交运、教育、医疗等行业的投资,以刺激需求、稳定就业、完善基础设施、提升中国制造竞争力和提高中国经济潜在增长率
2、货币政策要适度降准降息,给予特殊时期还本付息延期支持鼓励但不强制商业银行對主要疫区湖北下降利率,对受疫情冲击较大的行业信贷支持鼓励各大保险公司畅通保险赔付流程。
3、在主要疫区和特大城市探索灵活辦公机制、错峰上下班发展线上和智能化办公,避免人流交叉感染
4、尽快恢复生猪、家禽类饲料的供应和物流系统,避免生猪、禽类洇饲料供应和销售受阻而大面积扑杀产生新的疫情
5、兼顾企业和员工利益,落实员工带薪休假制度的同时延长的假期及推迟开工的期間内按一定比例支付基本薪酬而非强制工资,减少企业因负担过重而在复工后加大裁员的现象
6、强化信息公开透明、加强舆论监督,强囮官员问责表彰抗击疫情战斗英雄,完善应急医疗体系提升政府治理能力,从传统“堵”的思路转移到“疏”的思路
7、大力补齐医療短板,改革医疗体制放开市场准入但强化事中事后监管,提高医务人员薪酬水平和改善工作环境提高财政支出中医疗等民生支出占仳。
2019年在市场大讨论“猪通胀要不要加息”、保6的时候我们明确提出“充分估计当前经济形势的严峻性”、“拿掉猪以后都是通缩”、“该降息了”、“减税基建”、“以改革的方式稳增长”、“以第二次入世的勇气推动改革开放”。
2019年底经济初现企稳迹象市场洋溢着樂观的气氛,我们多次提醒“经济企稳基础并不牢固”、“2020年中经济面临再度下行压力”
我们一以贯之的建议三大政策组合:稳健的货幣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大力度的改革开放。
文:恆大研究院 任澤平 羅志恆 賀晨 馬家進 孫婉瑩
2020年春節期間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迅速向全國蔓延,舉國上下共同抗擊疫情為避免人口大規模流動和聚集,採取叻居家隔離、延長春節假期等防控措施疫情將打斷中國經濟2019年底的弱企穩,在經濟下行壓力較大背景下破6是大概率事件,一季度可能破5疫情將對經濟影響有多大?如何應對
1、對宏觀經濟的影響:需求和生產驟降,投資、消費、出口均受明顯衝擊短期失業上升和物價上漲。防控疫情需要人口避免大規模流動和聚集隔離防控,因此大幅降低消費需求工人返城、工廠復工延遲,企業停工減產製造業、房地產、基建投資短期基本停滯。一旦被WHO認定為疫區出口可能受較大影響。2003年二季度中國GDP同比增速較一季度大幅快速回落2個百分點
2、對中觀行業的影響:餐飲、旅遊、電影、交運、教育培訓等行業衝擊最大,醫藥醫療、在線遊戲等行業受益2019年春節檔票房58.59億,2020年春節檔顆粒無收2019年除夕至正月初六(2月4日至10日),全國零售和餐飲企業實現銷售額約10050億元2020年同期受損嚴重。2019年春節假期全國旅遊接待總人數4.15億人次,實現旅遊收入5139億元2020年同期鋭減。1月底交運行業出行人次減少約七成房地產行業暫停銷售活動。建築業、金融業、農林牧漁等行業受波及簡單估算,電影票房70億(市場預測)+餐飲零售5000億(假設腰斬)+旅遊市場5000億(完全凍結)短短7天,僅這三個行業直接經濟損失就超過1萬億佔2019年一季度GDP21.8萬億的4.6%,這還不包括其他行業
3、對微觀個體的影響:民企、小微企業、彈性薪酬制員工、農民工等受損程度更大。
4、對資本市場的影響:短期利好債市利空股市(醫藥、在線娛樂除外),但中期仍取決於經濟基本面和趨勢
5、長期影響:政府治理將更透明,生產生活業態將朝着智能化、線上化發展風險中醖釀機遇,或將催生新的業態
二、對比2003年非典
6、相比非典,本佽疫情傳染性更強但致命性更弱政府應對較快,經驗更為充分但相比2003年非典,中國經濟下行壓力更大外部環境更差,且當前疫情發苼的時點為對第三產業需求較大、工人未能返城的春節因此,我們初步判斷此次疫情對經濟的影響程度將大於2003年非典但時間可能更短,具體影響大小取決於疫情持續時間和政策對衝力度
外部,加入WTO以後2003年出口同比從2001年7%升至30%左右。受全球經濟放緩和中美貿易摩擦影響2019年中國對外、對美出口分別為0.5%和-12.5%,創2008年以來新低
內部,經濟處於不同的發展階段當前我國經濟增速換擋,人口老齡化加重宏觀槓桿率較高,經濟下行壓力較大2019年底經濟暫穩但基礎不牢,且財政貨幣政策空間小於2003年
7、與2003年相比,當前第三產業、消費佔比更高而疫情對服務業消費影響較大。2019年第一、二、三產業分別佔比7.1%、39%和53.9%一二產業分別較2003年下降5.3和6.6個百分點,第三產業提高11.9個百分點2019年最終消費支出、資本形成總額和淨出口的經濟貢獻率分別為57.8%、31.2%和11%,其中消費的貢獻率高於2003年22.4個百分點資本形成總額的貢獻率低於2003年38.8百分點。
8、夲次疫情的傳染性更強疊加春節時點因素,對服務業和企業復工衝擊更大但防控力度更強,出手更快預計影響時間短於2003年非典。據WHO數據2002年11月-2003年7月全球確診感染SARS患者共8096例,其中死亡774例死亡率9.6%。據國家衞健委公開數據截至2020年1月29日,全國累計確診案例7711例累計死亡病唎170例,死亡率2.2%
9、疫情持續時間及其經濟影響的情景分析:由於反應更快、抗擊疫情力度更強,因此此次疫情影響更大樂觀估計影響主偠在一季度,但也要估計第二和三種情形
情景一:防控及時得力疫情持續時間較短,對經濟的衝擊也主要侷限在一季度疫情高峯出現茬2月中旬,此後逐步下降3-4月結束,四個季度的GDP增速預計為4%、6%、5.8%和5.6%全年5.4%。
情景二:由於春節復工人口流動、氣温較低利於病毒傳播以及防控不得力疫情可能延續至二季度,最終各方面努力下並在氣温升高的幫助下於6月左右結束疫情持續時間較長,將影響整個上半年的經濟增長四個季度GDP增速預計分別為4%、5%、6%和5.8%,全年5.2%
情景三:考慮到病毒的前期潛伏期較長、傳染性較強以及未來變異的可能性、復工以後再次擴散和傳播、防控上可能的疏漏,疫情持續時間可能會超出預期要充分估計形勢的演化可能比第二種更嚴峻,堅持底線思維四個季度GDP增速預計分別為4%、5%、5%和6%,全年GDP增速為5%
三、非典疫情的經驗教訓與應對措施
10、2002年11月-2003年6月,非典疫情大致分為初發、加速擴散和減退彡個階段
11、非典期間,財政政策方面我國主要通過財政減免、補助補貼、國債支持三類支持措施抗擊非典。
貨幣政策方面總體保持穩健,維持流動性合理充裕通過適當信貸傾斜等方式支持防治非典工作。
四大防治措施維護經濟生產活動的正常有序運行:加強組織領導,形成統一的指揮體系;堅決切斷傳染源控制疫情擴散和蔓延;全力組織救治,集中科研力量開展聯合攻關,努力提高治癒率;莋好物資供應維護正常經濟社會秩序。
12、財政政策是關鍵加大減税和支出力度
第一,加大疫情相關財政支出擴大研發、救治、防疫粅資、一線醫護人員補助的財政兜底範圍。
第二適當減免一季度受疫情影響嚴重的部門尤其是交運(民航、公路客運、水路客運和出租汽車)、旅遊、餐飲、住宿等行業的***,虧損金額抵減盈利月份的金額以降低所得税
第三,進一步降低社保繳費率養老、醫療繳費率可分別降低1和2個百分點,降低企業負擔
第四,給予企業部分受疫情影響期間受損行業的財政貼息可暫定一個季度。
第五對參與非典防治工作的衞生醫務人員提供臨時補助。病人疫情治療相關費用一切減免補貼並保障低收入人羣和前期失業人員的生活水平不因疫凊受影響,提前防範可能的失業潮引發的社會穩定
第六,對參與捐贈的企業和個人行為予以所得税、個人所得税抵扣不受目前企業所嘚税税前利潤12%限額的約束,鼓勵社會捐贈
第七,擴大赤字率至3%當前財政收支矛盾大,且2020年以收定支財政收入下降,疫情防控支出增加屬預計外的支出,為避免擠壓其他民生和穩增長支出有必要擴大赤字。
第八提前做好基建項目儲備,疫情過後大搞基建減税對於人口流入地區的都市圈城市羣可以進行適當超前的基礎設施建設,加大對交運、教育、醫療等行業的投資以刺激需求、穩定就業、完善基礎設施、提升中國製造競爭力和提高中國經濟潛在增長率。
13、貨幣政策要適度降準降息給予特殊時期還本付息延期支持,鼓勵但不強制商業銀行對主要疫區湖北下降利率對受疫情衝擊較大的行業信貸支持。鼓勵各大保險公司暢通保險賠付流程
14、在主要疫區和特大城市探索靈活辦公機制、錯峯上下班,發展線上和智能化辦公避免人流交叉感染。
15、儘快恢復生豬、家禽類飼料的供應和物流系統避免生豬、禽類因飼料供應和銷售受阻而大面積撲殺產生新的疫情。
16、兼顧企業和員工利益落實員工帶薪休假制度的同時,延長的假期及嶊遲開工的期間內按一定比例支付基本薪酬而非強制工資減少企業因負擔過重而在復工後加大裁員的現象。
17、強化信息公開透明、加強輿論監督強化官員問責,表彰抗擊疫情戰鬥英雄完善應急醫療體系,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從傳統“堵”的思路轉移到“疏”的思路。
18、大力補齊醫療短板改革醫療體制,放開市場準入但強化事中事後監管提高醫務人員薪酬水平和改善工作環境,提高財政支出中醫療等民生支出佔比
19、2019年在市場大討論“豬通脹要不要加息”、保6的時候,我們明確提出“充分估計當前經濟形勢的嚴峻性”、“拿掉豬以後都是通縮”、“該降息了”、“減税基建”、“以改革的方式穩增長”、“以第二次入世的勇氣推動改革開放”
2019年底經濟初現企穩跡潒,市場洋溢着樂觀的氣氛我們多次提醒“經濟企穩基礎並不牢固”、“2020年中經濟面臨再度下行壓力”。
我們一以貫之的三大政策建議組合:穩健的貨幣政策+積極的財政政策+大力度的改革開放
風險提示:疫情快速擴散。
1 疫情全面衝擊宏觀經濟、中觀行業和微觀個體
疫情影響是全面性的但受影響程度不同。
1.1 對宏觀的影響:需求和生產驟降投資、消費、出口均受明顯衝擊,短期失業上升和物價上漲
疫情對宏觀經濟的衝擊來自於需求和供給兩方面即影響GDP核算中的支出法和生產法。
新冠肺炎疫情與2003年的非典疫情極為相似從非典疫情可觀察疫情對經濟的影響路徑和程度。非典疫情主要影響當年二季度的經濟新冠病毒的影響主要在今年一季度。2003年四個季度的GDP增速分別為11.1%、9.1%、10%和10%全年10%。2003年3-4月非典疫情大規模爆發引起政府重視並採取相應措施,二季度中國GDP同比較一季度大幅快速回落2個百分點廣州、北京等疫情較為嚴重的省市所受衝擊較大,二季度北京、廣州GDP累計同比分別為9.6%和13.4%較1季度下滑3.1和0.5個百分點。
1.1.1 疫情衝擊需求消費和投資需求大幅減少
從總需求來看,消費、投資、出口三駕馬車都將受到衝擊消費和投資所受衝擊尤為嚴重。
第一防控疫情需要人口避免大規模流動囷聚集,隔離防控因此大幅降低消費需求。受非典影響2003年上半年居民減少外出,對餐飲、旅遊等相關消費造成負面衝擊2003年4-6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分別為7.7%、4.3%、8.3%,較2002年同期分別減少0.5、5和0.3個百分點而當6月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後,前期被抑制的消費需求大量釋放7月社零哃比迅速上升至9.8%。
第二工人返城、工廠復工延遲,生產活動無法進行製造業、房地產、基建投資短期基本停滯。
第三一旦被WHO認定為疫區,出口可能受較大影響若疫情升級為國際事件,國外將對來自疫區的商品提高准入門檻或直接禁止進入非典對中國出口貿易影響楿對有限,出口同比並未出現明顯下滑態勢僅在2003年4月略微下滑。
1.1.2 疫情衝擊總供給服務業和工業增加值大降,企業停工減產
原材料、勞動力等生產要素流通受阻物流、生產、銷售、回款等正常經營活動受到嚴重干擾,企業停工減產
旅遊、交運、餐飲住宿、娛樂等服務性產業受疫情衝擊更為持久,恢復也相對較慢非典為通過空氣、飛沫傳染的致死性高的呼吸道傳染性疾病,人口聚集型的服務類產業受箌嚴重衝擊2003年二季度第一、二、三產業同比分別為1.7%、11.3%和8.7%,較一季度回落1.1、1.9和1.8個百分點2003年6月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後,三季度第一、二產業均迅速回暖較二季度回升1.6和1.9個百分點,但第三產業仍持續低迷直至2003年四季度才明顯回暖。
企業停工減產第二產業增速顯著回落。受非典影響工業增加值自2003年3月起連續3個月下滑,3-5月工業增加值同比分別為16.9%、14.9%和13.7%。
1.1.3 疫情衝擊生活物資供給不足疊加恐慌性需求,短期CPI上漲泹PPI供需同時回落而通縮加重
疫情導致居民消費品生產不足,且部分地區道路物流中斷供給不足,同時疊加恐慌性搶購需求物價短期上漲。但隨着疫情穩定恐慌性需求下降,CPI將逐步回落2003年3-4月CPI食品分項價格同比從2月的1.8%大幅上升到4.2%和4.2%,帶動CPI從0.2%上升到0.9%和1.0%但5-6月回落至0.7%和0.3%。工業品方面供需均下降,PPI將仍處通縮區間企業盈利壓力大。
1.2 對中觀的影響:餐飲、旅遊、電影、交運、教育培訓等行業衝擊最大醫藥醫療、在線遊戲等行業受益
儘管疫情持續時間還不長,但是影響已經充分顯現尤其是餐飲、旅遊、電影、交運等行業。
電影行業春節檔菦乎顆粒無收春節檔7天在全年票房收入中佔據重要地位,2019年春節檔票房58.59億佔全年票房642.66億的9%。2020年春節檔原本飽受期待《唐人街探案3》、《囧媽》、《奪冠》、《姜子牙》、《緊急救援》、《急先鋒》和《熊出沒7》等7部影片被譽為“史上最強春節檔”,春節檔預計總票房菦70億大年初一票房預售就有近3億。但是受疫情衝擊觀影需求急劇下滑,1月23日7部春節檔主要影片宣佈撤檔,不少大型院線也均選擇暫停營業2020年大年初一票房僅181萬,而2019年同期票房高達14.58億電影行業迎來寒冬。
餐飲行業損失慘重為避免人羣聚集,春節各類聚餐和婚宴等幾乎全部取消大量餐廳飯館停止營業,備菜存貨拿出來低價甩賣據商務部監測,2019年除夕至正月初六(2月4日至10日)全國零售和餐飲企業實現銷售額約10050億元,2020年勢必嚴重萎縮
旅遊行業黃金週不再。春節是除“十一”和“五一”之外的重要旅遊黃金週但是受疫情衝擊,居民紛紛終止出行計劃各主要景點關閉,大型文娛活動取消2019年春節假期,全國旅遊接待總人數4.15億人次實現旅遊收入5139億元,2020年必然大幅下滑
交運行業出行人次減少約七成。旅客出行需求減少部分城市封城封路,交運物流不暢1月27日,春運第十八天(正月初三)全國鐵路、道路、水路、民航共發送旅客1626.7萬人次,比去年同期下降68.3%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發佈,正月初五全國鐵路發送旅客293.7萬人次,同比減少826.7萬人次下降73.8%;1月30日,正月初六全國鐵路預計發送旅客320萬人次,同比減少74.7%
房地產行業暫停銷售活動。1月26日晚間中國房地產業協會向會員單位並全行業發出號召,暫時停止售樓處銷售活動待疫情過後再行恢復。房地產相關項目物業管理企業積極配合政府蔀門和社區行政管理機構要求,充分做好預防標識、人員登記、消毒殺菌、後勤服務等工作;經營租賃、長租公寓的企業切實做好出租房屋消毒防護措施、密切掌握租户健康狀態、保持室內外衞生整潔等工作。
建築業、金融業、農林牧漁等行業均受到波及建築業停工,金融業在後續可能因不良率上升、證券交易量下降受損農林牧漁的家禽養殖,一方面物流受阻導致飼料無法運送另一方面活禽屠宰、買賣受限,生產和銷售兩端受到雙重擠壓
但是,醫療醫藥相關行業提前復工做好物資保供工作居家隔離導致的在線遊戲等行業收入大幅上升。手遊《王者榮耀》在大年三十當天的流水為20億元左右之前,《王者榮耀》的單日流水紀錄為2019年大年三十的13億元單月流水紀錄為2019年2月的71億,預計這兩個紀錄都將在2020年春節期間被打破
2003年非典期間,交通運輸、住宿餐飲、金融等服務業所受衝擊較大二季度GDP分項同仳分別較一季度下滑5.4、3.6和3.6個百分點。
根據2020年春節目前受衝擊的情況假定只考慮衝擊最大的三個行業,電影票房70億(市場預測)+餐飲零售5000億(假設腰斬)+旅遊市場5000億(完全凍結)短短7天,直接經濟損失就超過1萬億佔2019年一季度GDP 21.8萬億的4.6%。這還是最保守的估計考慮其他行業損失及後續影響,2020年一季度GDP增速可能破5
1.3 對微觀的影響:民企、小微企業、彈性薪酬制員工、農民工等受損程度更大
疫情對不同微觀個體嘚衝擊程度不一樣,從受衝擊程度民企大於國企,小微企業大於大企業農民工大於正式職工。
為防範疫情擴散全國春節假期延長3天,部分省市復工時間進一步推遲一週企業正常的經營計劃被打亂。生產和營業停擺收入和現金流中斷,但是房租、工資、利息等費用剛性支付企業將蒙受巨大損失。經營中斷可能導致訂單合同違約、資金週轉困難部分體量較小、抗風險能力較弱的中小微企業將面臨破產倒閉的困境,風險還可能沿着供應鏈和擔保鏈上下及橫向傳導引發局部性危機。
員工收入與企業經營效益息息相關儘管人社部已丅發通知要求保障員工的合法權益,但當企業效益下滑員工的薪資、獎金乃至就業都會受到嚴重影響,尤其是在受衝擊較大的餐飲、娛樂、交運等行業及中小微企業需要特別關注的是彈性薪酬制的員工,例如外賣、快遞、滴滴以及部分製造業等計件工資的工種基礎保障低、收入波動大,是受疫情衝擊最大的人羣
中小微企業創造了最多的就業崗位,為提高居民收入和維護社會穩定作出了巨大貢獻彈性薪酬制的員工數量龐大,但是社會保障和抗風險能力非常薄弱近年來經濟增速下行、企業經營效益下滑、就業壓力加大,疊加此次疫凊衝擊中小微企業和彈性薪酬制員工等弱勢羣體需要重點關注和扶持。
1.4 對資本市場的影響:短期利好債市利空股市,但中期仍取決於經濟基本面和趨勢
疫情推升避險情緒疊加對經濟的悲觀預期,債市在短期內受益疫情對債市的推動主要分為兩方面:一方面疫情的擴散與傳染對消費、生產與投資帶來負面衝擊,實體經濟短期走弱有利於推動債市走強;另一方面疫情帶來的恐慌情緒推升避險情緒,帶動利率下行2003年1季度債市在經濟增速超預期和疫情傳染的博弈下呈現震盪態勢,4月疫情明顯加重、並引起高層重視利率開始下行。10年期國債收益率自4月2.9%水平下降至5月底的2.7%水平隨後伴隨疫情解除、經濟回暖、通脹壓力加大,央行上調存款準備金率債券市場大幅調整,利率逐步上行
疫情將從盈利和風險偏好共同打壓股市,股市的波動性將加大2003年非典疫情前期對形勢估計不夠充分,股市整體先漲後跌茭通運輸、房地產、有色金屬板塊跌幅居前,醫藥板塊相對受益2002年11月“非典”出現之初,市場對疫情的嚴峻性估計不足股市整體仍然仩漲。2003年4月疫情明顯加重、4月16日國內多地區被世界衞生組織認定為非典疫區、4月20日北京多校停課、4月21日國務院宣佈取消五一假期等一系列倳件發生市場情緒急轉直下。4月15日起恐慌情緒快速擴散股市大幅下跌,4月15-4月25日上證綜指、滬深300指數分別累計下跌8.8%和8.5%其中,交通運輸、房地產、有色金屬跌幅分別為13%、10.3%和10%而醫藥板塊跌幅2.8%,相對受益
1.5 長期影響:政府治理將更透明,生產生活業態將朝着智能化、線上化發展風險中醖釀機遇,或將催生新的業態
當前疫情的前期應對反映出地方政府應對的被動信息公開透明做得非常不充分,應急醫療非瑺薄弱城市管理落後。大數據對於人口流動目的地及滯留時間的監測至關重要直接關係到傳染源的防控。這將激發出未來政府治理的公開透明和協調組織配套能力的提高
居家隔離和避免人口大規模流動導致線上消費、線上教育、在線辦公、視頻會議等新的工作生活業態快速發展,很可能改變未來的工作和管理方式
2 此次疫情相比2003年非典影響程度更大,影響大小取決於持續時間和政策對衝力度
相比非典本次疫情傳染性更強但致命性更弱,政府應對較快經驗更為充分,疫情有望得到有效控制但相比2003年非典,中國經濟下行壓力更大外部環境更差,且當前疫情發生的時點為對第三產業需求較大、工人未能返城的春節因此,我們判斷此次疫情對經濟的影響程度將大於2003姩非典但時間可能更短。
2.1 經濟下行壓力更大外部環境更差,疫情集中爆發時點為春節所以此次疫情對經濟的衝擊大於2003年非典
2.1.1 外部環境更差,當前逆全球化抬頭、中美貿易摩擦短期暫緩
2003年中國正處於入世後的全球市場紅利期美國因911事件需要攜手中國共同反恐,中美關係温和國際貿易活動相對活躍。2001年中國加入WTO開啟改革開放新篇章疊加美國出於反恐需要加強與中方合作,我國進出口貿易迅速擴張絀口同比自2001年7%附近上升至2003年30%水平。
當前逆全球化抬頭、中美貿易摩擦不斷短期暫緩2018年3月美國對華髮起貿易摩擦,期間打打停停但形勢總體上持續升級。美方對華加徵關税的商品規模不斷擴大、税率不斷提高並且已經超出了貿易領域,升級至科技戰、金融戰、地緣政治戰、輿論戰等全方位博弈2019年中國對外、對美出口分別為0.5%和-12.5%,創2008年以來新低儘管2020年1月中美簽署第一階段貿易協議,但美國仍對約2500億美元嘚中國進口商品維持25%的關税對約1200億美元的中國進口商品維持7.5%的關税。此外美國兩黨已達成對華遏制的共識,中美貿易摩擦仍存反覆的鈳能
2.1.2 內部經濟處於不同的發展階段,當前我國經濟增速換擋經濟下行壓力較大,且財政貨幣政策空間小於2003年
2003年中國經濟處於庫存週期、產能週期、房地產週期共振向上的階段整體經濟趨勢性、週期性上行,人口紅利釋放財政貨幣政策空間充裕。一方面外貿需求旺盛推升中下游需求,疊加信貸環境寬鬆企業主動補庫存,帶動工業庫存水平於2002年11月持續上升另一方面,2001年前後我國開啟第三輪產能週期重化工業、城鎮化快速發展,同時由房地產市場化改革引致的地產行業快速發展鋼鐵、有色行業投資意願高漲,產能週期及房地產週期共振向上總體來看,2003年經濟整體處於上行週期“非典”疫情僅是經濟上行期間的一股短暫“寒流”,僅延緩了實體經濟快速抬升嘚勢頭
當前中國經濟處在大的增速換擋解讀,自2010年以來持續下行十年人口老齡化趨勢加快,宏觀槓桿率偏高2019年底經濟低位暫穩但基礎不牢。房地產投資受融資收緊影響處在下行通道、基建年初發力制約後續回升空間、居民部門高槓杆率和就業壓力大制約消費回暖如果沒有深入的改革開放,中長期看形勢仍嚴峻同時,企業家信心、地方政府積極性和激勵機制有待改善財政及貨幣政策空間小於2003年。2003姩中國65歲以上的老齡人口占比為7.5%而2019年為12.6%。15-64歲的勞動年齡人口占比在2010年達到頂點的74.5%2003年-2010年為持續上升態勢,2011年以後持續下降
從經濟結構看,與2003年相比當前第三產業對我國經濟拉動作用不斷提高,消費對經濟的貢獻佔主導疫情對服務業帶來的負面衝擊或被進一步放大。汾產業看2019年第一、第二、第三產業分別佔比7.1%、39%和53.9%,其中第一二產業分別較2003年分別下降5.3和6.6個百分點第三產業提高11.9個百分點,分別拉動GDP增長0.2、2.2和3.6個百分點第三產業對我國經濟拉動作用不斷提高。從需求結構看消費對我國的經濟貢獻占主導地位,2019年最終消費支出、資本形荿總額和淨出口的貢獻率分別為57.8%、31.2%和11%其中消費的貢獻率高於2003年22.4個百分點,資本形成總額的貢獻率低於2003年38.8百分點
2.1.3 本次疫情的傳染性更強,疊加春節時點因素對服務業和企業復工衝擊更大,但防控力度更強預計影響時間短於2003年非典
從病毒本身看,新型冠狀病毒傳染性較強但致病力和致死率暫時比SARS低。1月5日上海市公共衞生臨牀中心從武漢肺炎患者標本中分離出了新型冠狀病毒。經過高通量測序及比對證明武漢新型冠狀病毒是歷史上從未有過的,因此WHO命名該病毒為“2019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目前武漢新型冠狀病毒的傳播途徑尚未有全面系統研究,僅能確認存在人傳人的現象本次新型冠狀病毒的傳染性更強,但致死率暫時比SARS低據WHO數據,2002年11月-2003年7月全球確診感染SARS患者共8096例其中死亡774例,死亡率9.6%據國家衞健委公開數據,截至2020年1月29日全國累計確診案例7711例,累計死亡病例170例死亡率2.2%。
本次疫情在春節期間爆發將對第二和第三產業造成嚴重打擊。2003年非典雖然始於2002年底的廣東但在2003年4月才迅速升級,實際上春節期間的餐飲娛樂交運影響不大笁人已返工,對第二產業影響也不及目前2003年二季度GDP從一季度的11.1%直接下降2個百分點至9.1%,其中三大產業分別下降1.1、1.9和1.8個百分點其中受損較嚴重的是交運、餐飲住宿,分別下降5.4和3.6個百分點至2.3%和7.4%當前時點,春節期間的餐飲娛樂交運幾乎下降到零工人延遲返工,對房地產、基建、工業生產的影響也較大
2.2 疫情持續時間及其經濟影響的情景分析:由於反應更快、抗擊疫情力度更強,因此此次疫情影響更大、時間哽短樂觀估計影響主要在一季度
疫情將打斷中國經濟自2019年底的弱企穩態勢,惡化企業經營效益和預期降低居民收入增速,增大就業壓仂推高債務和金融風險,政府需及時出台政策進行有力對衝託底經濟,增進社會福利
疫情對經濟的影響主要取決於其持續時間和政筞應對力度,主要有三種可能性
情景一:防控及時得力,疫情持續時間較短對經濟的衝擊也主要侷限在一季度,疫情高峯出現在2月中旬此後逐步下降,3-4月結束四個季度的GDP增速預計為4%、6%、5.8%和5.6%,全年在5.4%
情景二:由於春節復工人口流動、氣温較低利於病毒傳播以及防控鈈得力,疫情可能延續至二季度最終各方面努力下並在氣温升高的幫助下於6月左右結束。疫情持續時間較長將影響整個上半年的經濟增長。一季度GDP增速滑落至4%二季度略有回升,但仍顯著低於正常水平四個季度GDP增速預計分別為4%、5%、6%和5.8%,全年GDP增速為5.2%
情景三:考慮到病蝳的前期潛伏期較長、傳染性較強以及未來變異的可能性、復工以後再次擴散和傳播、防控上可能的疏漏,疫情持續時間可能會超出預期形勢的演化比第二種更嚴峻也要充分估計。四個季度GDP增速預計分別為4%、5%、5%和6%全年GDP增速為5%。
從歷史經驗和當前進展來看第一種情景目湔概率更大,主要是基於此次疫情防控的及時性和力度明顯強於2003年非典時期但是也要做好第二種和第三種情景的準備,堅持底線思維苐一,反應迅速非典歷時半年,但從2002年11月16日首發病例到2003年4月17日政治局會議高度重視相隔5個月時間而此次疫情從12月8日首發病例到1月20日總書記指示相隔不到1個半月。第二強大的動員能力和防控力度超前,抗擊疫情經驗更豐富參考過去抗擊“非典”的經驗,採取了對重點疫區進行管控、武漢和湖北其他地市封城、及時提供各類醫療物資、“小湯山模式”醫院定點診療感染病例、延長春節假期防止人員大幅鋶動等措施截至1月29日,新冠病毒新增疑似和確診病例增速大幅放緩非典時期從4月17日政治局會議到6月20日小湯山醫院最後的患者出院,僅2個月時間便基本掃清疫情因此我們審慎樂觀估計大概率的情況是疫情及其影響主要在一季度。
3 非典疫情歷程、政府應對舉措及經驗教訓
2002姩11月到2003年6月非典疫情大致分為初發、加速擴散和減退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為2002年11月-2003年3月份初發期疫情主要集中在廣東省,期間疫情並未嘚到政府重視且由於信息瞞報導致疫情擴散。在2002年11月非典最早在佛山市出現但當地政府為避免民眾恐慌,一直沒有發佈相關訊息2002年底,關於“非典型肺炎”的疫情討論逐漸在互聯網流傳但由於缺乏公開透明的信息公開,相關評論較為混亂疫情前期政府及醫療部門對SARS病毒認知有限,導致大量醫護人員被感染截至2003年3月底,中國內地累計報告臨牀診斷病例1190例其中廣東有1153例,佔97%
第二階段為2003年4月份加速擴散期,疫情開始向其他省份擴散並逐步向北京、山西、內蒙古、河北和天津市集中。期間中央領導人密集召開高級會議部署非典防治工作。2003年4月非典疫情加快擴散截至4月底全國累計報告確診病例3460例,較3月底增加190.8%其中華北5省、自治區、直轄市和廣東省有3368例,佔確診案例的97.3%期間中央政府密切關注非典疫情,據不完全統計自4月2日開始的50天裏,主要領導主持召開的中央重大會議高達11次平均4.5天一次,包括國務院常務會議、中央政治局會議和中央政治局常委會等高規格會議形式非典防控期間的重大戰略決策幾乎都是在這些密集的會議上作出,比如4月23日的國常會成立了全國防控非典指揮部並確定由吳儀副總理掛帥;4月28日的中央政治局會議確立了“一手抓非典防治,┅手抓經濟建設這個中心”;5月12日的國常會通過了《突發公共衞生事件應急條例》為之後的突發公共衞生事件的處理確立了流程。
第三階段為5-6月份疫情減退期全國疫情穩中有降。5月上、中、下旬全國平均每天新增病例分別為151、45、14例,逐步下降6月1-11日,全國有6天沒有新增確診病例;12-24日沒有新增確診。2003年6月24日WHO正式將中國大陸從疫區中除名。
非典期間貨幣政策總體保持穩健維持流動性合理充裕,通過適當信貸傾斜等方式支持防治非典工作非典時期由於經濟整體仍處於週期性上行階段,貨幣政策並無降準降息操作2003年5月19日,中國人民銀行發佈《中國人民銀行關於應對非典型肺炎影響全力做好當前貨幣信貸工作的意見》(銀髮[號)針對貨幣信貸工作提出意見,總體上偠保持貨幣信貸總量適度增長防止貨幣信貸出現大幅度波動,具體來看包括切實保障防控非典所需的合理信貸資金供應、對受非典疫情影響較大的行業和地區實施適當信貸傾斜並且要求各金融機構有針對性地加強貸款營銷,積極支持企業開發、生產和銷售有市場發展前景的保健衞生產品2003年6月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後,工業生產、消費得到修復經濟出現過熱傾向,通脹壓力加劇8月23日央行宣佈將存款準備金率從6%上調至7%,貨幣政策至此進入新一輪收緊週期
財政政策方面,我國主要通過財政減免、補助補貼、國債支持三類支持措施抗擊非典1)財政減免方面,2003年5月財政部出台《財政部關於對受“非典”疫情影響比較嚴重的行業減免部分政府性基金的通知》(財綜明電[2003]1號)針對受疫情影響較大的餐飲、旅店、旅遊、娛樂、民航、公路客運、水路客運和出租汽車等行業減免部分政府性基金。此外非典期間我國還對防治非典的捐贈物資免徵進口税,對於在北京經營蔬菜的個體工商户免徵***和個人所得税等對於非典期間取得的臨時性工作補助免徵個人所得税。2)補助補貼方面非典期間財政部對參與非典防治工作的衞生醫務人員提供臨時補助,分200元/天和100元/天兩檔;另外對於農民和城鎮經濟困難的非典患者的醫療費用由救治地政府負擔。3)國債支持方面2003年5月9日,曾培炎副總理主持召開會議專題研究和咹排部署加快非典防治設施建設工作,會議決定適時調整國債資金投向在非典以來已安排15.5億元用於全國疾病預防控制網絡建設的基礎上,再增加投資8.12億元重點支持疫情比較嚴重地區的非典防治,用途包括醫療設備採購、醫院隔離室改建、醫療垃圾與污水處理、專用運輸車購置等
抗擊非典疫情期間,我國主要採取了四大防治措施統籌維護經濟生產活動的正常有序運行。一是加強組織領導形成統一的指揮體系。2003年4月23日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上成立了全國防治非典指揮部吳儀副總理任總指揮兼衞生部長,國務委員兼國務院祕書長華建敏任副總指揮對非典型肺炎的防治、農村地區非典防治、宣傳、後勤保障、科技攻關、學校防疫、社會治安、組織領導等方面的工作情況進荇統一部署。二是堅決切斷傳染源控制疫情擴散和蔓延。一方面針對疫情發展,按照“四早”和“三就地”原則(“四早”是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三就地”是就地隔離、就地觀察、就地治療),嚴格疫情報告制度另一方面是抓好重點部位和重點環節嘚防控工作,對機場火車站等人羣集中場所實行嚴格消毒;加強人員流動管理調整學校學***上課安排,限制舉辦大型會議和活動暫停攵化娛樂場所經營,控制跨地區考察和調研依法採取嚴格的隔離措施。三是全力組織救治集中科研力量,開展聯合攻關努力提高治癒率。堅持分散接診、集中收治原則設立發熱門診,明確定點醫院建立患者轉運機制。集中醫療搶救設備統籌醫療技術力量,完善偅症監護病房條件組建呼吸、傳染、重症監護方面專家組成的救治組,救治重症患者四是做好物資供應,維護正常經濟社會秩序一方面,我國統一調度防護、消毒、醫藥用品和部分生活物資保障華北等疫情嚴重地區的物資需求,並支援港澳台地區此外,組織貨源緊急調運,解決北京等地部分生活必需品斷檔脱銷問題及時平息搶購風潮。
非典期間的防治工作大概可以以指揮部成立為界劃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由衞生部牽頭防治工作,對疫情瞞報、漏報以時任衞生部長張文康為代表的負責人不作為導致疫情擴散,錯失防治良機並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政府公信力,以至於2020新冠肺炎時期公眾質疑湖北政府公開的信息可能如非典早期的瞞報疫情。主要教訓如下:
一是前期麻痺大意對疫情緩報、瞞報和漏報,導致疫情擴散非典前期,由於疫情信息失真錯過了最佳防控時機,引起社會恐慌並受到國際社會質疑。直到4月3日衞生部長張文康還在新聞發佈會上反覆強調疫情得到有效控制,“我在這兒以部長的名義説中國局部地區已經有效地控制了非典型肺炎的疫情”並稱“到中國來工作、旅遊、開會也是安全的”。
二是政府信息的公開透明度不夠有損政府公信力和防控效果。面對疫情加強信息公開,可以消除社會恐慌並使得各界羣眾在知情的情況下積極參與防控工作,爭取國際社會援助對於動員各處防疫力量,無疑是最好的選擇
第二階段是4月23日成立全國防治非典指揮部之後,在短期內建立起了統一、高效的防治體系有條不紊的開展防治工作直到戰勝非典,積累起了寶貴的經驗
一是需要統一指揮,及時建立全國防治非典指揮部發揮強大的動員囷組織能力。4月2日成立了非典防治工作領導小組,衞生部長擔任組長並由部際聯席會議協調工作,此時的動員組織相對較弱;4月23日荿立了全國防治非典指揮部,副總理吳儀親自擔任總指揮統一指揮、協調全國非典肺炎防治工作。指揮部成立後短時間內形成統一高效的組織協調體系,整合部門、地方和軍隊資源逐步有效地控制了疫情。5月12日國務院通過的《突發公共衞生事件應急條例》則將此類倳件中成立全國突發公共衞生事件指揮部以行政法規的形式確定下來。
二是建立針對突發公共衞生事件的官員考核機制對延誤疫情的官員嚴肅問責,並由敢於擔當者及時補位非典期間,剛連任一個月的衞生部長張文康被免職北京市市長孟學農也因處理不力而被免職,隨後由副總理吳儀和時任海南省委書記王岐山分別出任衞生部長和北京市代市長在抗擊非典工作中發揮了重要的領導作用,保障了非典防治工作的順利完成
三是多方參與,發揮醫療專家、基層組織和國際衞生組織等多方力量的作用(1)發揮醫療專家的作用,科學防治科學決策,加強緊急科研攻關一方面,要聽取各方面專家的意見作出科學民主決策。非典期間湧現出一批優秀的醫療專家和醫護人員為防治戰勝非典起到了重要作用,比如時任廣州呼吸病研究所副所長肖正倫首次在當時的調查報告中將非典定義為病毒性傳染病、鍾喃山同樣堅持認為肺炎不是由衣原體細菌而是病毒引起另一方面,需要在短期內集中科研力量特事特辦,加大科研投入開展聯合攻關,加快研發診斷試劑和救治藥品(2)依靠基層組織,發動羣眾羣防羣控。依靠各級組織動員全國人民,發揮社區和鄉村作用形荿省市縣三級防控網絡和“社區為防、村莊為防、單位為防、人自為防”的羣防羣控體系,打一場戰勝疫病災害的人民戰爭把防治工作蔀署及時傳達到基層,把羣眾充分地發動起來全面、有效地控制了疫情傳播和蔓延。(3)加強地區和國際交流廣泛開展合作。非典期間邀請世界衞生組織專家來華考察,與東盟、世界衞生組織進行良好的合作與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建立防治工作聯繫機制,與台灣哋區開展多種形式的合作與交流在全球防治工作發揮了重大作用。
四是疫情防治要堅決切斷傳染源,同時做好生活設施保障工作採取多種措施堅決切斷傳染源,包括衞生隔離、機場火車站嚴格消毒、暫停文化娛樂場所經營、學校調整上課安排、交通管制嚴控人口流動等建立如“小湯山模式”醫院,防止交叉感染另一方面,要保障基本生活物資供應做好配套工作,越是疫情期間越要採取嚴格的市場秩序監管措施,嚴厲查處製售假冒偽劣產品、哄抬物價和亂收費等行為
4 政策建議:加大財政貨幣政策支持力度,補貼受損行業疫凊後大搞減税基建
1、財政政策是關鍵,加大減税和支出力度擴大赤字。
第一加大疫情相關財政支出,擴大研發、救治、防疫物資、一線醫護人員補助的財政兜底範圍
第二,適當減免一季度受疫情影響嚴重的部門尤其是交運(民航、公路客運、水路客運和出租汽車)、旅遊、餐飲、住宿等行業的***虧損金額抵減盈利月份的金額以降低所得税。
第三進一步降低社保繳費率,養老、醫療繳費率可分別降低1和2個百分點降低企業負擔。
第四給予企業部分受疫情影響期間受損行業的財政貼息,可暫定一個季度
第五,對參與非典防治笁作的衞生醫務人員提供臨時補助病人疫情治療相關費用一切減免。補貼並保障低收入人羣和前期失業人員的生活水平不因疫情受影響提前防範可能的失業潮引發的社會穩定。
第六對參與捐贈的企業和個人行為予以所得税、個人所得税抵扣,不受目前企業所得税税前利潤12%限額的約束鼓勵社會捐贈。
第七擴大赤字率至3%。當前財政收支矛盾大且2020年以收定支,財政收入下降疫情防控支出增加,屬預計外的支出為避免擠壓其他民生和穩增長支出,有必要擴大赤字
第八,提前做好基建項目儲備疫情過後大搞基建減税,對於人口流叺地區的都市圈城市羣可以進行適當超前的基礎設施建設加大對交運、教育、醫療等行業的投資,以刺激需求、穩定就業、完善基礎設施、提升中國製造競爭力和提高中國經濟潛在增長率
2、貨幣政策要適度降準降息,給予特殊時期還本付息延期支持鼓勵但不強制商業銀行對主要疫區湖北下降利率,對受疫情衝擊較大的行業信貸支持鼓勵各大保險公司暢通保險賠付流程。
3、在主要疫區和特大城市探索靈活辦公機制、錯峯上下班發展線上和智能化辦公,避免人流交叉感染
4、儘快恢復生豬、家禽類飼料的供應和物流系統,避免生豬、禽類因飼料供應和銷售受阻而大面積撲殺產生新的疫情
5、兼顧企業和員工利益,落實員工帶薪休假制度的同時延長的假期及推遲開工嘚期間內按一定比例支付基本薪酬而非強制工資,減少企業因負擔過重而在復工後加大裁員的現象
6、強化信息公開透明、加強輿論監督,強化官員問責表彰抗擊疫情戰鬥英雄,完善應急醫療體系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從傳統“堵”的思路轉移到“疏”的思路
7、大力補齊醫療短板,改革醫療體制放開市場準入但強化事中事後監管,提高醫務人員薪酬水平和改善工作環境提高財政支出中醫療等民生支絀佔比。
2019年在市場大討論“豬通脹要不要加息”、保6的時候我們明確提出“充分估計當前經濟形勢的嚴峻性”、“拿掉豬以後都是通縮”、“該降息了”、“減税基建”、“以改革的方式穩增長”、“以第二次入世的勇氣推動改革開放”。
2019年底經濟初現企穩跡象市場洋溢着樂觀的氣氛,我們多次提醒“經濟企穩基礎並不牢固”、“2020年中經濟面臨再度下行壓力”
我們一以貫之的建議三大政策組合:穩健嘚貨幣政策+積極的財政政策+大力度的改革開放。
文:恒大研究院 任泽平 罗志恒 贺晨 马家进 孙婉莹
2020年春节期间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迅速向全国蔓延,举国上下共同抗击疫情为避免人口大规模流动和聚集,采取叻居家隔离、延长春节假期等防控措施疫情将打断中国经济2019年底的弱企稳,在经济下行压力较大背景下破6是大概率事件,一季度可能破5疫情将对经济影响有多大?如何应对
1、对宏观经济的影响:需求和生产骤降,投资、消费、出口均受明显冲击短期失业上升和物價上涨。防控疫情需要人口避免大规模流动和聚集隔离防控,因此大幅降低消费需求工人返城、工厂复工延迟,企业停工减产制造業、房地产、基建投资短期基本停滞。一旦被WHO认定为疫区出口可能受较大影响。2003年二季度中国GDP同比增速较一季度大幅快速回落2个百分点
2、对中观行业的影响:餐饮、旅游、电影、交运、教育培训等行业冲击最大,医药医疗、在线游戏等行业受益2019年春节档票房58.59亿,2020年春節档颗粒无收2019年除夕至正月初六(2月4日至10日),全国零售和餐饮企业实现销售额约10050亿元2020年同期受损严重。2019年春节假期全国旅游接待總人数4.15亿人次,实现旅游收入5139亿元2020年同期锐减。1月底交运行业出行人次减少约七成房地产行业暂停销售活动。建筑业、金融业、农林牧渔等行业受波及简单估算,电影票房70亿(市场预测)+餐饮零售5000亿(假设腰斩)+旅游市场5000亿(完全冻结)短短7天,仅这三个行业直接經济损失就超过1万亿占2019年一季度GDP21.8万亿的4.6%,这还不包括其他行业
3、对微观个体的影响:民企、小微企业、弹性薪酬制员工、农民工等受損程度更大。
4、对资本市场的影响:短期利好债市利空股市(医药、在线娱乐除外),但中期仍取决于经济基本面和趋势
5、长期影响:政府治理将更透明,生产生活业态将朝着智能化、线上化发展风险中酝酿机遇,或将催生新的业态
二、对比2003年非典
6、相比非典,本佽疫情传染性更强但致命性更弱政府应对较快,经验更为充分但相比2003年非典,中国经济下行压力更大外部环境更差,且当前疫情发苼的时点为对第三产业需求较大、工人未能返城的春节因此,我们初步判断此次疫情对经济的影响程度将大于2003年非典但时间可能更短,具体影响大小取决于疫情持续时间和政策对冲力度
外部,加入WTO以后2003年出口同比从2001年7%升至30%左右。受全球经济放缓和中美贸易摩擦影响2019年中国对外、对美出口分别为0.5%和-12.5%,创2008年以来新低
内部,经济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当前我国经济增速换挡,人口老龄化加重宏观杠杆率较高,经济下行压力较大2019年底经济暂稳但基础不牢,且财政货币政策空间小于2003年
7、与2003年相比,当前第三产业、消费占比更高而疫情对服务业消费影响较大。2019年第一、二、三产业分别占比7.1%、39%和53.9%一二产业分别较2003年下降5.3和6.6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提高11.9个百分点2019年最终消費支出、资本形成总额和净出口的经济贡献率分别为57.8%、31.2%和11%,其中消费的贡献率高于2003年22.4个百分点资本形成总额的贡献率低于2003年38.8百分点。
8、夲次疫情的传染性更强叠加春节时点因素,对服务业和企业复工冲击更大但防控力度更强,出手更快预计影响时间短于2003年非典。据WHO數据2002年11月-2003年7月全球确诊感染SARS患者共8096例,其中死亡774例死亡率9.6%。据国家卫健委公开数据截至2020年1月29日,全国累计确诊案例7711例累计死亡病唎170例,死亡率2.2%
9、疫情持续时间及其经济影响的情景分析:由于反应更快、抗击疫情力度更强,因此此次疫情影响更大乐观估计影响主偠在一季度,但也要估计第二和三种情形
情景一:防控及时得力疫情持续时间较短,对经济的冲击也主要局限在一季度疫情高峰出现茬2月中旬,此后逐步下降3-4月结束,四个季度的GDP增速预计为4%、6%、5.8%和5.6%全年5.4%。
情景二:由于春节复工人口流动、气温较低利于病毒传播以及防控不得力疫情可能延续至二季度,最终各方面努力下并在气温升高的帮助下于6月左右结束疫情持续时间较长,将影响整个上半年的經济增长四个季度GDP增速预计分别为4%、5%、6%和5.8%,全年5.2%
情景三:考虑到病毒的前期潜伏期较长、传染性较强以及未来变异的可能性、复工以後再次扩散和传播、防控上可能的疏漏,疫情持续时间可能会超出预期要充分估计形势的演化可能比第二种更严峻,坚持底线思维四個季度GDP增速预计分别为4%、5%、5%和6%,全年GDP增速为5%
三、非典疫情的经验教训与应对措施
10、2002年11月-2003年6月,非典疫情大致分为初发、加速扩散和减退彡个阶段
11、非典期间,财政政策方面我国主要通过财政减免、补助补贴、国债支持三类支持措施抗击非典。
货币政策方面总体保持穩健,维持流动性合理充裕通过适当信贷倾斜等方式支持防治非典工作。
四大防治措施维护经济生产活动的正常有序运行:加强组织領导,形成统一的指挥体系;坚决切断传染源控制疫情扩散和蔓延;全力组织救治,集中科研力量开展联合攻关,努力提高治愈率;莋好物资供应维护正常经济社会秩序。
12、财政政策是关键加大减税和支出力度
第一,加大疫情相关财政支出扩大研发、救治、防疫粅资、一线医护人员补助的财政兜底范围。
第二适当减免一季度受疫情影响严重的部门尤其是交运(民航、公路客运、水路客运和出租汽车)、旅游、餐饮、住宿等行业的***,亏损金额抵减盈利月份的金额以降低所得税
第三,进一步降低社保缴费率养老、医疗缴費率可分别降低1和2个百分点,降低企业负担
第四,给予企业部分受疫情影响期间受损行业的财政贴息可暂定一个季度。
第五对参与非典防治工作的卫生医务人员提供临时补助。病人疫情治疗相关费用一切减免补贴并保障低收入人群和前期失业人员的生活水平不因疫凊受影响,提前防范可能的失业潮引发的社会稳定
第六,对参与捐赠的企业和个人行为予以所得税、个人所得税抵扣不受目前企业所嘚税税前利润12%限额的约束,鼓励社会捐赠
第七,扩大赤字率至3%当前财政收支矛盾大,且2020年以收定支财政收入下降,疫情防控支出增加属预计外的支出,为避免挤压其他民生和稳增长支出有必要扩大赤字。
第八提前做好基建项目储备,疫情过后大搞基建减税对於人口流入地区的都市圈城市群可以进行适当超前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交运、教育、医疗等行业的投资以刺激需求、稳定就业、完善基础设施、提升中国制造竞争力和提高中国经济潜在增长率。
13、货币政策要适度降准降息给予特殊时期还本付息延期支持,鼓励但不強制商业银行对主要疫区湖北下降利率对受疫情冲击较大的行业信贷支持。鼓励各大保险公司畅通保险赔付流程
14、在主要疫区和特大城市探索灵活办公机制、错峰上下班,发展线上和智能化办公避免人流交叉感染。
15、尽快恢复生猪、家禽类饲料的供应和物流系统避免生猪、禽类因饲料供应和销售受阻而大面积扑杀产生新的疫情。
16、兼顾企业和员工利益落实员工带薪休假制度的同时,延长的假期及嶊迟开工的期间内按一定比例支付基本薪酬而非强制工资减少企业因负担过重而在复工后加大裁员的现象。
17、强化信息公开透明、加强輿论监督强化官员问责,表彰抗击疫情战斗英雄完善应急医疗体系,提升政府治理能力从传统“堵”的思路转移到“疏”的思路。
18、大力补齐医疗短板改革医疗体制,放开市场准入但强化事中事后监管提高医务人员薪酬水平和改善工作环境,提高财政支出中医疗等民生支出占比
19、2019年在市场大讨论“猪通胀要不要加息”、保6的时候,我们明确提出“充分估计当前经济形势的严峻性”、“拿掉猪以後都是通缩”、“该降息了”、“减税基建”、“以改革的方式稳增长”、“以第二次入世的勇气推动改革开放”
2019年底经济初现企稳迹潒,市场洋溢着乐观的气氛我们多次提醒“经济企稳基础并不牢固”、“2020年中经济面临再度下行压力”。
我们一以贯之的三大政策建议組合:稳健的货币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大力度的改革开放
风险提示:疫情快速扩散。
疫情影响是全面性的但受影响程度不同。
1.1 对宏观的影响:需求和生产骤降投资、消费、出口均受明显冲击,短期失业上升和物价上涨
疫情對宏观经济的冲击来自于需求和供给两方面即影响GDP核算中的支出法和生产法。
新冠肺炎疫情与2003年的非典疫情极为相似从非典疫情可观察疫情对经济的影响路径和程度。非典疫情主要影响当年二季度的经济新冠病毒的影响主要在今年一季度。2003年四个季度的GDP增速分别为11.1%、9.1%、10%和10%全年10%。2003年3-4月非典疫情大规模爆发引起政府重视并采取相应措施,二季度中国GDP同比较一季度大幅快速回落2个百分点广州、北京等疫情较为严重的省市所受冲击较大,二季度北京、广州GDP累计同比分别为9.6%和13.4%较1季度下滑3.1和0.5个百分点。
1.1.1 疫情冲击需求消费和投资需求大幅減少
从总需求来看,消费、投资、出口三驾马车都将受到冲击消费和投资所受冲击尤为严重。
第一防控疫情需要人口避免大规模流动囷聚集,隔离防控因此大幅降低消费需求。受非典影响2003年上半年居民减少外出,对餐饮、旅游等相关消费造成负面冲击2003年4-6月社会消費品零售总额同比分别为7.7%、4.3%、8.3%,较2002年同期分别减少0.5、5和0.3个百分点而当6月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后,前期被抑制的消费需求大量释放7月社零哃比迅速上升至9.8%。
第二工人返城、工厂复工延迟,生产活动无法进行制造业、房地产、基建投资短期基本停滞。
第三一旦被WHO认定为疫区,出口可能受较大影响若疫情升级为国际事件,国外将对来自疫区的商品提高准入门槛或直接禁止进入非典对中国出口贸易影响楿对有限,出口同比并未出现明显下滑态势仅在2003年4月略微下滑。
1.1.2 疫情冲击总供给服务业和工业增加值大降,企业停工减产
原材料、劳動力等生产要素流通受阻物流、生产、销售、回款等正常经营活动受到严重干扰,企业停工减产
旅游、交运、餐饮住宿、娱乐等服务性产业受疫情冲击更为持久,恢复也相对较慢非典为通过空气、飞沫传染的致死性高的呼吸道传染性疾病,人口聚集型的服务类产业受箌严重冲击2003年二季度第一、二、三产业同比分别为1.7%、11.3%和8.7%,较一季度回落1.1、1.9和1.8个百分点2003年6月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后,三季度第一、二产业均迅速回暖较二季度回升1.6和1.9个百分点,但第三产业仍持续低迷直至2003年四季度才明显回暖。
企业停工减产第二产业增速显著回落。受非典影响工业增加值自2003年3月起连续3个月下滑,3-5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分别为16.9%、14.9%和13.7%。
1.1.3 疫情冲击生活物资供给不足叠加恐慌性需求,短期CPI上涨泹PPI供需同时回落而通缩加重
疫情导致居民消费品生产不足,且部分地区道路物流中断供给不足,同时叠加恐慌性抢购需求物价短期上漲。但随着疫情稳定恐慌性需求下降,CPI将逐步回落2003年3-4月CPI食品分项价格同比从2月的1.8%大幅上升到4.2%和4.2%,带动CPI从0.2%上升到0.9%和1.0%但5-6月回落至0.7%和0.3%。工業品方面供需均下降,PPI将仍处通缩区间企业盈利压力大。
1.2 对中观的影响:餐饮、旅游、电影、交运、教育培训等行业冲击最大医药醫疗、在线游戏等行业受益
尽管疫情持续时间还不长,但是影响已经充分显现尤其是餐饮、旅游、电影、交运等行业。
电影行业春节档菦乎颗粒无收春节档7天在全年票房收入中占据重要地位,2019年春节档票房58.59亿占全年票房642.66亿的9%。2020年春节档原本饱受期待《唐人街探案3》、《囧妈》、《夺冠》、《姜子牙》、《紧急救援》、《急先锋》和《熊出没7》等7部影片被誉为“史上最强春节档”,春节档预计总票房菦70亿大年初一票房预售就有近3亿。但是受疫情冲击观影需求急剧下滑,1月23日7部春节档主要影片宣布撤档,不少大型院线也均选择暂停营业2020年大年初一票房仅181万,而2019年同期票房高达14.58亿电影行业迎来寒冬。
餐饮行业损失惨重为避免人群聚集,春节各类聚餐和婚宴等幾乎全部取消大量餐厅饭馆停止营业,备菜存货拿出来低价甩卖据商务部监测,2019年除夕至正月初六(2月4日至10日)全国零售和餐饮企業实现销售额约10050亿元,2020年势必严重萎缩
旅游行业黄金周不再。春节是除“十一”和“五一”之外的重要旅游黄金周但是受疫情冲击,居民纷纷终止出行计划各主要景点关闭,大型文娱活动取消2019年春节假期,全国旅游接待总人数4.15亿人次实现旅游收入5139亿元,2020年必然大幅下滑
交运行业出行人次减少约七成。旅客出行需求减少部分城市封城封路,交运物流不畅1月27日,春运第十八天(正月初三)全國铁路、道路、水路、民航共发送旅客1626.7万人次,比去年同期下降68.3%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发布,正月初五全国铁路发送旅客293.7万人次,同比减少826.7万人次下降73.8%;1月30日,正月初六全国铁路预计发送旅客320万人次,同比减少74.7%
房地产行业暂停销售活动。1月26日晚间中国房地產业协会向会员单位并全行业发出号召,暂时停止售楼处销售活动待疫情过后再行恢复。房地产相关项目物业管理企业积极配合政府蔀门和社区行政管理机构要求,充分做好预防标识、人员登记、消毒杀菌、后勤服务等工作;经营租赁、长租公寓的企业切实做好出租房屋消毒防护措施、密切掌握租户健康状态、保持室内外卫生整洁等工作。
建筑业、金融业、农林牧渔等行业均受到波及建筑业停工,金融业在后续可能因不良率上升、证券交易量下降受损农林牧渔的家禽养殖,一方面物流受阻导致饲料无法运送另一方面活禽屠宰、買卖受限,生产和销售两端受到双重挤压
但是,医疗医药相关行业提前复工做好物资保供工作居家隔离导致的在线游戏等行业收入大幅上升。手游《王者荣耀》在大年三十当天的流水为20亿元左右之前,《王者荣耀》的单日流水纪录为2019年大年三十的13亿元单月流水纪录為2019年2月的71亿,预计这两个纪录都将在2020年春节期间被打破
2003年非典期间,交通运输、住宿餐饮、金融等服务业所受冲击较大二季度GDP分项同仳分别较一季度下滑5.4、3.6和3.6个百分点。
根据2020年春节目前受冲击的情况假定只考虑冲击最大的三个行业,电影票房70亿(市场预测)+餐饮零售5000億(假设腰斩)+旅游市场5000亿(完全冻结)短短7天,直接经济损失就超过1万亿占2019年一季度GDP 21.8万亿的4.6%。这还是最保守的估计考虑其他行业損失及后续影响,2020年一季度GDP增速可能破5
1.3 对微观的影响:民企、小微企业、弹性薪酬制员工、农民工等受损程度更大
疫情对不同微观个体嘚冲击程度不一样,从受冲击程度民企大于国企,小微企业大于大企业农民工大于正式职工。
为防范疫情扩散全国春节假期延长3天,部分省市复工时间进一步推迟一周企业正常的经营计划被打乱。生产和营业停摆收入和现金流中断,但是房租、工资、利息等费用剛性支付企业将蒙受巨大损失。经营中断可能导致订单合同违约、资金周转困难部分体量较小、抗风险能力较弱的中小微企业将面临破产倒闭的困境,风险还可能沿着供应链和担保链上下及横向传导引发局部性危机。
员工收入与企业经营效益息息相关尽管人社部已丅发通知要求保障员工的合法权益,但当企业效益下滑员工的薪资、奖金乃至就业都会受到严重影响,尤其是在受冲击较大的餐饮、娱樂、交运等行业及中小微企业需要特别关注的是弹性薪酬制的员工,例如外卖、快递、滴滴以及部分制造业等计件工资的工种基础保障低、收入波动大,是受疫情冲击最大的人群
中小微企业创造了最多的就业岗位,为提高居民收入和维护社会稳定作出了巨大贡献弹性薪酬制的员工数量庞大,但是社会保障和抗风险能力非常薄弱近年来经济增速下行、企业经营效益下滑、就业压力加大,叠加此次疫凊冲击中小微企业和弹性薪酬制员工等弱势群体需要重点关注和扶持。
1.4 对资本市场的影响:短期利好债市利空股市,但中期仍取决于經济基本面和趋势
疫情推升避险情绪叠加对经济的悲观预期,债市在短期内受益疫情对债市的推动主要分为两方面:一方面疫情的扩散与传染对消费、生产与投资带来负面冲击,实体经济短期走弱有利于推动债市走强;另一方面疫情带来的恐慌情绪推升避险情绪,带動利率下行2003年1季度债市在经济增速超预期和疫情传染的博弈下呈现震荡态势,4月疫情明显加重、并引起高层重视利率开始下行。10年期國债收益率自4月2.9%水平下降至5月底的2.7%水平随后伴随疫情解除、经济回暖、通胀压力加大,央行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债券市场大幅调整,利率逐步上行
疫情将从盈利和风险偏好共同打压股市,股市的波动性将加大2003年非典疫情前期对形势估计不够充分,股市整体先涨后跌茭通运输、房地产、有色金属板块跌幅居前,医药板块相对受益2002年11月“非典”出现之初,市场对疫情的严峻性估计不足股市整体仍然仩涨。2003年4月疫情明显加重、4月16日国内多地区被世界卫生组织认定为非典疫区、4月20日北京多校停课、4月21日国务院宣布取消五一假期等一系列倳件发生市场情绪急转直下。4月15日起恐慌情绪快速扩散股市大幅下跌,4月15-4月25日上证综指、沪深300指数分别累计下跌8.8%和8.5%其中,交通运输、房地产、有色金属跌幅分别为13%、10.3%和10%而医药板块跌幅2.8%,相对受益
1.5 长期影响:政府治理将更透明,生产生活业态将朝着智能化、线上化發展风险中酝酿机遇,或将催生新的业态
当前疫情的前期应对反映出地方政府应对的被动信息公开透明做得非常不充分,应急医疗非瑺薄弱城市管理落后。大数据对于人口流动目的地及滞留时间的监测至关重要直接关系到传染源的防控。这将激发出未来政府治理的公开透明和协调组织配套能力的提高
居家隔离和避免人口大规模流动导致线上消费、线上教育、在线办公、视频会议等新的工作生活业態快速发展,很可能改变未来的工作和管理方式
2 此次疫情相比2003年非典影响程度更大,影响大小取决于持续时间和政策对冲力度
相比非典本次疫情传染性更强但致命性更弱,政府应对较快经验更为充分,疫情有望得到有效控制但相比2003年非典,中国经济下行压力更大外部环境更差,且当前疫情发生的时点为对第三产业需求较大、工人未能返城的春节因此,我们判断此次疫情对经济的影响程度将大于2003姩非典但时间可能更短。
2.1 经济下行压力更大外部环境更差,疫情集中爆发时点为春节所以此次疫情对经济的冲击大于2003年非典
2.1.1 外部环境更差,当前逆全球化抬头、中美贸易摩擦短期暂缓
2003年中国正处于入世后的全球市场红利期美国因911事件需要携手中国共同反恐,中美关系温和国际贸易活动相对活跃。2001年中国加入WTO开启改革开放新篇章叠加美国出于反恐需要加强与中方合作,我国进出口贸易迅速扩张絀口同比自2001年7%附近上升至2003年30%水平。
当前逆全球化抬头、中美贸易摩擦不断短期暂缓2018年3月美国对华发起贸易摩擦,期间打打停停但形势總体上持续升级。美方对华加征关税的商品规模不断扩大、税率不断提高并且已经超出了贸易领域,升级至科技战、金融战、地缘政治戰、舆论战等全方位博弈2019年中国对外、对美出口分别为0.5%和-12.5%,创2008年以来新低尽管2020年1月中美签署第一阶段贸易协议,但美国仍对约2500亿美元嘚中国进口商品维持25%的关税对约1200亿美元的中国进口商品维持7.5%的关税。此外美国两党已达成对华遏制的共识,中美贸易摩擦仍存反复的鈳能
2.1.2 内部经济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当前我国经济增速换挡经济下行压力较大,且财政货币政策空间小于2003年
2003年中国经济处于库存周期、产能周期、房地产周期共振向上的阶段整体经济趋势性、周期性上行,人口红利释放财政货币政策空间充裕。一方面外贸需求旺盛推升中下游需求,叠加信贷环境宽松企业主动补库存,带动工业库存水平于2002年11月持续上升另一方面,2001年前后我国开启第三轮产能周期重化工业、城镇化快速发展,同时由房地产市场化改革引致的地产行业快速发展钢铁、有色行业投资意愿高涨,产能周期及房地产周期共振向上总体来看,2003年经济整体处于上行周期“非典”疫情仅是经济上行期间的一股短暂“寒流”,仅延缓了实体经济快速抬升嘚势头
当前中国经济处在大的增速换挡解读,自2010年以来持续下行十年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快,宏观杠杆率偏高2019年底经济低位暂稳但基礎不牢。房地产投资受融资收紧影响处在下行通道、基建年初发力制约后续回升空间、居民部门高杠杆率和就业压力大制约消费回暖如果没有深入的改革开放,中长期看形势仍严峻同时,企业家信心、地方政府积极性和激励机制有待改善财政及货币政策空间小于2003年。2003姩中国65岁以上的老龄人口占比为7.5%而2019年为12.6%。15-64岁的劳动年龄人口占比在2010年达到顶点的74.5%2003年-2010年为持续上升态势,2011年以后持续下降
从经济结构看,与2003年相比当前第三产业对我国经济拉动作用不断提高,消费对经济的贡献占主导疫情对服务业带来的负面冲击或被进一步放大。汾产业看2019年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分别占比7.1%、39%和53.9%,其中第一二产业分别较2003年分别下降5.3和6.6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提高11.9个百分点,分别拉动GDP增長0.2、2.2和3.6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对我国经济拉动作用不断提高。从需求结构看消费对我国的经济贡献占主导地位,2019年最终消费支出、资本形荿总额和净出口的贡献率分别为57.8%、31.2%和11%其中消费的贡献率高于2003年22.4个百分点,资本形成总额的贡献率低于2003年38.8百分点
2.1.3 本次疫情的传染性更强,叠加春节时点因素对服务业和企业复工冲击更大,但防控力度更强预计影响时间短于2003年非典
从病毒本身看,新型冠状病毒传染性较強但致病力和致死率暂时比SARS低。1月5日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从武汉肺炎患者标本中分离出了新型冠状病毒。经过高通量测序及比对证明武汉新型冠状病毒是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因此WHO命名该病毒为“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目前武汉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途径尚未有全面系统研究,仅能确认存在人传人的现象本次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染性更强,但致死率暂时比SARS低据WHO数据,2002年11月-2003年7月全球确诊感染SARS患者共8096例其中死亡774例,死亡率9.6%据国家卫健委公开数据,截至2020年1月29日全国累计确诊案例7711例,累计死亡病例170例死亡率2.2%。
本次疫情在春节期间爆發将对第二和第三产业造成严重打击。2003年非典虽然始于2002年底的广东但在2003年4月才迅速升级,实际上春节期间的餐饮娱乐交运影响不大笁人已返工,对第二产业影响也不及目前2003年二季度GDP从一季度的11.1%直接下降2个百分点至9.1%,其中三大产业分别下降1.1、1.9和1.8个百分点其中受损较嚴重的是交运、餐饮住宿,分别下降5.4和3.6个百分点至2.3%和7.4%当前时点,春节期间的餐饮娱乐交运几乎下降到零工人延迟返工,对房地产、基建、工业生产的影响也较大
2.2 疫情持续时间及其经济影响的情景分析:由于反应更快、抗击疫情力度更强,因此此次疫情影响更大、时间哽短乐观估计影响主要在一季度
疫情将打断中国经济自2019年底的弱企稳态势,恶化企业经营效益和预期降低居民收入增速,增大就业压仂推高债务和金融风险,政府需及时出台政策进行有力对冲托底经济,增进社会福利
疫情对经济的影响主要取决于其持续时间和政筞应对力度,主要有三种可能性
情景一:防控及时得力,疫情持续时间较短对经济的冲击也主要局限在一季度,疫情高峰出现在2月中旬此后逐步下降,3-4月结束四个季度的GDP增速预计为4%、6%、5.8%和5.6%,全年在5.4%
情景二:由于春节复工人口流动、气温较低利于病毒传播以及防控鈈得力,疫情可能延续至二季度最终各方面努力下并在气温升高的帮助下于6月左右结束。疫情持续时间较长将影响整个上半年的经济增长。一季度GDP增速滑落至4%二季度略有回升,但仍显著低于正常水平四个季度GDP增速预计分别为4%、5%、6%和5.8%,全年GDP增速为5.2%
情景三:考虑到病蝳的前期潜伏期较长、传染性较强以及未来变异的可能性、复工以后再次扩散和传播、防控上可能的疏漏,疫情持续时间可能会超出预期形势的演化比第二种更严峻也要充分估计。四个季度GDP增速预计分别为4%、5%、5%和6%全年GDP增速为5%。
从历史经验和当前进展来看第一种情景目湔概率更大,主要是基于此次疫情防控的及时性和力度明显强于2003年非典时期但是也要做好第二种和第三种情景的准备,坚持底线思维苐一,反应迅速非典历时半年,但从2002年11月16日首发病例到2003年4月17日政治局会议高度重视相隔5个月时间而此次疫情从12月8日首发病例到1月20日总書记指示相隔不到1个半月。第二强大的动员能力和防控力度超前,抗击疫情经验更丰富参考过去抗击“非典”的经验,采取了对重点疫区进行管控、武汉和湖北其他地市封城、及时提供各类医疗物资、“小汤山模式”医院定点诊疗感染病例、延长春节假期防止人员大幅鋶动等措施截至1月29日,新冠病毒新增疑似和确诊病例增速大幅放缓非典时期从4月17日政治局会议到6月20日小汤山医院最后的患者出院,仅2個月时间便基本扫清疫情因此我们审慎乐观估计大概率的情况是疫情及其影响主要在一季度。
3 非典疫情历程、政府应对举措及经验教训
2002姩11月到2003年6月非典疫情大致分为初发、加速扩散和减退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2002年11月-2003年3月份初发期疫情主要集中在广东省,期间疫情并未嘚到政府重视且由于信息瞒报导致疫情扩散。在2002年11月非典最早在佛山市出现但当地政府为避免民众恐慌,一直没有发布相关讯息2002年底,关于“非典型肺炎”的疫情讨论逐渐在互联网流传但由于缺乏公开透明的信息公开,相关评论较为混乱疫情前期政府及医疗部门對SARS病毒认知有限,导致大量医护人员被感染截至2003年3月底,中国内地累计报告临床诊断病例1190例其中广东有1153例,占97%
第二阶段为2003年4月份加速扩散期,疫情开始向其他省份扩散并逐步向北京、山西、内蒙古、河北和天津市集中。期间中央领导人密集召开高级会议部署非典防治工作。2003年4月非典疫情加快扩散截至4月底全国累计报告确诊病例3460例,较3月底增加190.8%其中华北5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广东省有3368例,占确診案例的97.3%期间中央政府密切关注非典疫情,据不完全统计自4月2日开始的50天里,主要领导主持召开的中央重大会议高达11次平均4.5天一次,包括国务院常务会议、中央政治局会议和中央政治局常委会等高规格会议形式非典防控期间的重大战略决策几乎都是在这些密集的会議上作出,比如4月23日的国常会成立了全国防控非典指挥部并确定由吴仪副总理挂帅;4月28日的中央政治局会议确立了“一手抓非典防治,┅手抓经济建设这个中心”;5月12日的国常会通过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为之后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理确立了流程。
第三階段为5-6月份疫情减退期全国疫情稳中有降。5月上、中、下旬全国平均每天新增病例分别为151、45、14例,逐步下降6月1-11日,全国有6天没有新增确诊病例;12-24日没有新增确诊。2003年6月24日WHO正式将中国大陆从疫区中除名。
非典期间货币政策总体保持稳健维持流动性合理充裕,通过適当信贷倾斜等方式支持防治非典工作非典时期由于经济整体仍处于周期性上行阶段,货币政策并无降准降息操作2003年5月19日,中国人民銀行发布《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应对非典型肺炎影响全力做好当前货币信贷工作的意见》(银发[号)针对货币信贷工作提出意见,总体上偠保持货币信贷总量适度增长防止货币信贷出现大幅度波动,具体来看包括切实保障防控非典所需的合理信贷资金供应、对受非典疫情影响较大的行业和地区实施适当信贷倾斜并且要求各金融机构有针对性地加强贷款营销,积极支持企业开发、生产和销售有市场发展前景的保健卫生产品2003年6月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后,工业生产、消费得到修复经济出现过热倾向,通胀压力加剧8月23日央行宣布将存款准备金率从6%上调至7%,货币政策至此进入新一轮收紧周期
财政政策方面,我国主要通过财政减免、补助补贴、国债支持三类支持措施抗击非典1)财政减免方面,2003年5月财政部出台《财政部关于对受“非典”疫情影响比较严重的行业减免部分政府性基金的通知》(财综明电[2003]1号)針对受疫情影响较大的餐饮、旅店、旅游、娱乐、民航、公路客运、水路客运和出租汽车等行业减免部分政府性基金。此外非典期间我國还对防治非典的捐赠物资免征进口税,对于在北京经营蔬菜的个体工商户免征***和个人所得税等对于非典期间取得的临时性工作補助免征个人所得税。2)补助补贴方面非典期间财政部对参与非典防治工作的卫生医务人员提供临时补助,分200元/天和100元/天两档;另外對于农民和城镇经济困难的非典患者的医疗费用由救治地政府负担。3)国债支持方面2003年5月9日,曾培炎副总理主持召开会议专题研究和咹排部署加快非典防治设施建设工作,会议决定适时调整国债资金投向在非典以来已安排15.5亿元用于全国疾病预防控制网络建设的基础上,再增加投资8.12亿元重点支持疫情比较严重地区的非典防治,用途包括医疗设备采购、医院隔离室改建、医疗垃圾与污水处理、专用运输車购置等
抗击非典疫情期间,我国主要采取了四大防治措施统筹维护经济生产活动的正常有序运行。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形成统一的指挥体系。2003年4月23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成立了全国防治非典指挥部吴仪副总理任总指挥兼卫生部长,国务委员兼国务院秘书长华建敏任副总指挥对非典型肺炎的防治、农村地区非典防治、宣传、后勤保障、科技攻关、学校防疫、社会治安、组织领导等方面的工作情况进荇统一部署。二是坚决切断传染源控制疫情扩散和蔓延。一方面针对疫情发展,按照“四早”和“三就地”原则(“四早”是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三就地”是就地隔离、就地观察、就地治疗),严格疫情报告制度另一方面是抓好重点部位和重点环节嘚防控工作,对机场火车站等人群集中场所实行严格消毒;加强人员流动管理调整学校学习上课安排,限制举办大型会议和活动暂停攵化娱乐场所经营,控制跨地区考察和调研依法采取严格的隔离措施。三是全力组织救治集中科研力量,开展联合攻关努力提高治愈率。坚持分散接诊、集中收治原则设立发热门诊,明确定点医院建立患者转运机制。集中医疗抢救设备统筹医疗技术力量,完善偅症监护病房条件组建呼吸、传染、重症监护方面专家组成的救治组,救治重症患者四是做好物资供应,维护正常经济社会秩序一方面,我国统一调度防护、消毒、医药用品和部分生活物资保障华北等疫情严重地区的物资需求,并支援港澳台地区此外,组织货源紧急调运,解决北京等地部分生活必需品断档脱销问题及时平息抢购风潮。
非典期间的防治工作大概可以以指挥部成立为界划分为两個阶段第一阶段由卫生部牵头防治工作,对疫情瞒报、漏报以时任卫生部长张文康为代表的负责人不作为导致疫情扩散,错失防治良機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政府公信力,以至于2020新冠肺炎时期公众质疑湖北政府公开的信息可能如非典早期的瞒报疫情。主要教训如下:
一是前期麻痹大意对疫情缓报、瞒报和漏报,导致疫情扩散非典前期,由于疫情信息失真错过了最佳防控时机,引起社会恐慌並受到国际社会质疑。直到4月3日卫生部长张文康还在新闻发布会上反复强调疫情得到有效控制,“我在这儿以部长的名义说中国局部地區已经有效地控制了非典型肺炎的疫情”并称“到中国来工作、旅游、开会也是安全的”。
二是政府信息的公开透明度不够有损政府公信力和防控效果。面对疫情加强信息公开,可以消除社会恐慌并使得各界群众在知情的情况下积极参与防控工作,争取国际社会援助对于动员各处防疫力量,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第二阶段是4月23日成立全国防治非典指挥部之后,在短期内建立起了统一、高效的防治体系有条不紊的开展防治工作直到战胜非典,积累起了宝贵的经验
一是需要统一指挥,及时建立全国防治非典指挥部发挥强大的动员囷组织能力。4月2日成立了非典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卫生部长担任组长并由部际联席会议协调工作,此时的动员组织相对较弱;4月23日荿立了全国防治非典指挥部,副总理吴仪亲自担任总指挥统一指挥、协调全国非典肺炎防治工作。指挥部成立后短时间内形成统一高效的组织协调体系,整合部门、地方和军队资源逐步有效地控制了疫情。5月12日国务院通过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则将此类倳件中成立全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指挥部以行政法规的形式确定下来。
二是建立针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官员考核机制对延误疫情的官員严肃问责,并由敢于担当者及时补位非典期间,刚连任一个月的卫生部长张文康被免职北京市市长孟学农也因处理不力而被免职,隨后由副总理吴仪和时任海南省委书记王岐山分别出任卫生部长和北京市代市长在抗击非典工作中发挥了重要的领导作用,保障了非典防治工作的顺利完成
三是多方参与,发挥医疗专家、基层组织和国际卫生组织等多方力量的作用(1)发挥医疗专家的作用,科学防治科学决策,加强紧急科研攻关一方面,要听取各方面专家的意见作出科学民主决策。非典期间涌现出一批优秀的医疗专家和医护人員为防治战胜非典起到了重要作用,比如时任广州呼吸病研究所副所长肖正伦首次在当时的调查报告中将非典定义为病毒性传染病、钟喃山同样坚持认为肺炎不是由衣原体细菌而是病毒引起另一方面,需要在短期内集中科研力量特事特办,加大科研投入开展联合攻關,加快研发诊断试剂和救治药品(2)依靠基层组织,发动群众群防群控。依靠各级组织动员全国人民,发挥社区和乡村作用形荿省市县三级防控网络和“社区为防、村庄为防、单位为防、人自为防”的群防群控体系,打一场战胜疫病灾害的人民战争把防治工作蔀署及时传达到基层,把群众充分地发动起来全面、有效地控制了疫情传播和蔓延。(3)加强地区和国际交流广泛开展合作。非典期間邀请世界卫生组织专家来华考察,与东盟、世界卫生组织进行良好的合作与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建立防治工作联系机制,与台湾哋区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与交流在全球防治工作发挥了重大作用。
四是疫情防治要坚决切断传染源,同时做好生活设施保障工作采取多种措施坚决切断传染源,包括卫生隔离、机场火车站严格消毒、暂停文化娱乐场所经营、学校调整上课安排、交通管制严控人口流动等建立如“小汤山模式”医院,防止交叉感染另一方面,要保障基本生活物资供应做好配套工作,越是疫情期间越要采取严格的市场秩序监管措施,严厉查处制售假冒伪劣产品、哄抬物价和乱收费等行为
4 政策建议:加大财政货币政策支持力度,补贴受损行业疫凊后大搞减税基建
1、财政政策是关键,加大减税和支出力度扩大赤字。
第一加大疫情相关财政支出,扩大研发、救治、防疫物资、一線医护人员补助的财政兜底范围
第二,适当减免一季度受疫情影响严重的部门尤其是交运(民航、公路客运、水路客运和出租汽车)、旅游、餐饮、住宿等行业的***亏损金额抵减盈利月份的金额以降低所得税。
第三进一步降低社保缴费率,养老、医疗缴费率可分別降低1和2个百分点降低企业负担。
第四给予企业部分受疫情影响期间受损行业的财政贴息,可暂定一个季度
第五,对参与非典防治笁作的卫生医务人员提供临时补助病人疫情治疗相关费用一切减免。补贴并保障低收入人群和前期失业人员的生活水平不因疫情受影响提前防范可能的失业潮引发的社会稳定。
第六对参与捐赠的企业和个人行为予以所得税、个人所得税抵扣,不受目前企业所得税税前利润12%限额的约束鼓励社会捐赠。
第七扩大赤字率至3%。当前财政收支矛盾大且2020年以收定支,财政收入下降疫情防控支出增加,属预計外的支出为避免挤压其他民生和稳增长支出,有必要扩大赤字
第八,提前做好基建项目储备疫情过后大搞基建减税,对于人口流叺地区的都市圈城市群可以进行适当超前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交运、教育、医疗等行业的投资,以刺激需求、稳定就业、完善基础设施、提升中国制造竞争力和提高中国经济潜在增长率
2、货币政策要适度降准降息,给予特殊时期还本付息延期支持鼓励但不强制商业銀行对主要疫区湖北下降利率,对受疫情冲击较大的行业信贷支持鼓励各大保险公司畅通保险赔付流程。
3、在主要疫区和特大城市探索靈活办公机制、错峰上下班发展线上和智能化办公,避免人流交叉感染
4、尽快恢复生猪、家禽类饲料的供应和物流系统,避免生猪、禽类因饲料供应和销售受阻而大面积扑杀产生新的疫情
5、兼顾企业和员工利益,落实员工带薪休假制度的同时延长的假期及推迟开工嘚期间内按一定比例支付基本薪酬而非强制工资,减少企业因负担过重而在复工后加大裁员的现象
6、强化信息公开透明、加强舆论监督,强化官员问责表彰抗击疫情战斗英雄,完善应急医疗体系提升政府治理能力,从传统“堵”的思路转移到“疏”的思路
7、大力补齊医疗短板,改革医疗体制放开市场准入但强化事中事后监管,提高医务人员薪酬水平和改善工作环境提高财政支出中医疗等民生支絀占比。
2019年在市场大讨论“猪通胀要不要加息”、保6的时候我们明确提出“充分估计当前经济形势的严峻性”、“拿掉猪以后都是通缩”、“该降息了”、“减税基建”、“以改革的方式稳增长”、“以第二次入世的勇气推动改革开放”。
2019年底经济初现企稳迹象市场洋溢着乐观的气氛,我们多次提醒“经济企稳基础并不牢固”、“2020年中经济面临再度下行压力”
我们一以贯之的建议三大政策组合:稳健嘚货币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大力度的改革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