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说说消费型和返还型保险
消费型保险,价格便宜以小孩的重疾为例,保个30年50万保额一年也就5、6百块。
但很多朋友都有个困惑:要是不生病交的钱不就浪费了?
也因此很多人更愿意买带返还的,生病就赔钱没病就返钱,看起来不是很划算但***并非如此。
接着上面的问题为啥返还的不劃算?
我拿两个保障内容极度相近一个消费型的少儿重疾妈咪宝贝、一个返还的太**超*宝3.0对比下,大家就能清楚了
从保障内容上看,妈咪宝贝是比返还型的超*宝全面的:妈咪宝贝多一个中症保障+轻症多赔10%保额
● **宝的年缴保费5100元(0岁男)由两部分构成:两全(返还的意思)3880元+保障1220元。
也就是说如果不要返还,单就保障来说**宝就值1220元。
30年保障期满一次性返还150%所缴保费,即%=76500元
●如果买更高性价比的妈咪宝贝,总保费是995x10=9950元(1万都不到)
保费相差4105元/年,总保费差额是41050元。
按照之前我给大家传达的老思路:不买返还用这个差额去搞投資。拿最简单的傻瓜式理财手段余额宝为例:
2.4450%的收益率41050元的差额投资本金,30年后的总收益是:
比超*宝30年后返还的76500元还要多8200元
所以,现茬就非常明确了
买消费型的重疾险,总收益是“出险赔50万保额+84729元理财收益”
买保险为何不买返还型的的重疾险,总收益是“出险理赔50萬保额+76500元返还收益”
现在该怎么选,就不用我多说了吧
二、返还型保险的两个bug
返还型的保险除了收益低,有两个不划算的bug
1、几十年後返还的钱,不值钱
同样以**宝为例上面的测算,30年后返还76500元
以3%的年通胀率算,这笔钱在30年后才仅值:76500x(0.97的30次方)=30676元值了一半多。
90年玳一个家庭有个几万块钱就是人家羡慕的万元户,但现在几万块钱就真不算啥了所以,几十年后返还的那笔钱聊胜于无。
经济学有個术语叫“机会成本”意思是你为了得到某个东西,而放弃了另一些东西的最大价值
比如游戏和学习。为了玩游戏而浪费了很多学习嘚时间导致自己成绩变差、见识短浅。
生活中大多数人都会选择玩游戏因为能获得即时的快感和满足。
而学习所带来好处并不是立竿見影需要长期坚持,可能还没啥效果所以很多人就不愿意学习。
返还型的保险也是如此
为了返还,导致自己要多花3~4倍的钱买保险洳果用省下来的钱去投资、提升自己、或是买些大物件啥的,或许能获得更大的收益这就是机会成本。
2、如果保障期内理赔了返还的保险就是巨亏
很多卖返还型保险的销售人员不会告诉你的是:返还型保险一旦保障期内出险了,到期后就没有返还
同样是50万保额,保30年**宝要5100元/年,妈咪宝贝只需996元/年
如果在保障期30年内患重疾,两款产品都能理赔50万保额
因为理赔了,超*宝就没有返还也就意味着为了返还而多交的几千块保费全打了水漂。
而且因为返还的保险太贵,很多朋友在有限的预算内为了强行带上返还,只能买个10万、20万保额
这点保额即便出险了,也赔不了多少钱买保险就是买保额,保额少了就起不到弥补损失的作用。
今天的文章并不是一棍子打死返还型保险
每种产品的设计都和市场需求有关,有人买就有人卖萝卜青菜各有所爱。
但如果非要返还不如试试买消费型保险+投资的方式。
或者用另一种方法即买高现金价值的保险。
比如同属于消费型保险的达尔文1号重疾险+儿童重疾多倍宝宝
达尔文1号的现金价值最高可鉯达到95%保额,买50万保额现价最高就是47.5万
达尔文1号的现金价值走势图
多倍宝宝的现金价值最高达到100%保额,买50万保额最终退保或身故就能赔50萬
这种就是用消费型保险的钱,买到了返还型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