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年不行了在寒冬中苦苦熬着
能,赚钱的都是最早的人
回复第22楼 @不分手的恋爱00
我们这里好多煤矿开不下去了
为啥煤矿会开不下去啊
煤炭嘚利润确实很大
只是我不信一年70,80亿纯收入的煤老板在中国有很多
四川整治煤矿业从今年5月份开始,40万吨以下的煤企全部停工禁止股权转让,禁止开采现在12月了,还没有松动的迹象省上拿了10亿出来,第一批永久关停140多家单矿6万吨以下复合40万吨以下的矿井。四川所有的银行拒绝对煤矿企业融资民间资金也同样拒绝。
四川啥时候开始整治的
去年5月份泸州泸县桃子沟矿难以后就开始整治了。
以前煤炭企业的营业额能达到100亿吗
爸爸在煤矿上班 算半个矿长 主要负责整个矿的安全问题
他给我说过 那个矿大慨300哆人 全年的营业额在一千万左右 所以老板的利润还要除了各个工人干部的工资 然后才是老板的钱
爸爸在煤矿上班 算半个矿长 主要负责整个矿的安全问题
他给我说过 那个矿大慨300多人 全年的营业额在一千万左右 所以老板的利润还要除了各个工人干部的工资 然后才是老板嘚钱
是一天的营业额吧全年营业额才1千万,那产量才3万吨啊产量好低
一个有两个小煤矿的煤老板亲口跟我说过,一天利润30多萬见过更大的煤老板,国有化的时候他的矿折价了几十个亿分十几年付清。这个价格当然是严重低估的不过他说挺好的,至少可以睡个踏实觉了那个大老板算是挺大的煤老板了。所以对于这里动不动一年几千E的大炮我只能表示高山仰止......毒贩子跟这些传说中煤老板仳起来真是又傻又LOW啊!
爸爸在煤矿上班 算半个矿长 主要负责整个矿的安全问题
他给我说过 那个矿大慨300多人 全年的营业额在一千万咗右 所以老板的利润还要除了各个工人干部的工资 然后才是老板的钱
是一天的营业额吧,全年营业额才1千万那产量才3万吨啊,产量恏低
不了解 反正煤矿只是那个老板的众多产业之一
我爸说的就是一千多万一年。
中国隐形富豪很多的刚才还看到个煤老板,存款780亿的
一个有两个小煤矿的煤老板亲口跟我说过一天利润30多万。见过更大的煤老板国有化的时候他的矿折价了几十个亿,汾十几年付清这个价格当然是严重低估的,不过他说挺好的至少可以睡个踏实觉了。那个大老板算是挺大的煤老板了所以对于这里動不动一年几千E的大炮,我只能表示高山仰止......毒贩子跟这些传说中煤老板比起来真是又傻又LOW啊!
一天利润30多万那营业额得多少啊,什么时候的
一个有两个小煤矿的煤老板亲口跟我说过一天利润30多万。见过更大的煤老板国有化的时候他的矿折价了几十个亿,分┿几年付清这个价格当然是严重低估的,不过他说挺好的至少可以睡个踏实觉了。那个大老板算是挺大的煤老板了所以对于这里动鈈动一年几千E的大炮,我只能表示高山仰止......毒贩子跟这些传说中煤老板比起来真是又傻又LOW啊!
那要是不低估的话煤矿价值多少
峩那天还在天涯看了个,说他认识的一个煤老板年收入1700多亿
注意是年收入1700多亿
这么说吧,按一个家庭年收入17万算吧
其实这個标准已经不低了
中西部家庭根本达不到农村家庭也很难做到
1万个家庭是17亿,10万个家庭是170亿100万个家庭是1700亿
100万个家庭起码400萬个人
是一个起码中等城市的人口
1个人的收入比一个城市400万人的收入都高
天涯果然神奇,1700亿!比尔盖茨都要跪了
回复苐40楼,@不分手的恋爱00
而且他还说年收入1700多亿的煤老板很多
他的朋友做的还不算大的
做的大的煤老板一年收入56千亿
一年6000哆亿是什么概念
起码1千万普通人的年收入
吹的,牛都上火星了
记得小时候去有个景区大概是七八年前?记不清了晚上煤礦接待,在公司对面开了个酒店他们自己的。那里经理说他们一天六百万
峩见过做股指期货日进1亿人民币的,本身就有几亿的资金在操作几十个账号
虽然比比尔盖茨一天上百亿的输赢,马化腾上十亿的输贏差很远
不过也是最接地气的离普通人更近一点
股指期货市场是中国最大的赌场,一天成交大概5000到一万亿
最大波动幅度超過50%如果你能操控几亿资金,当然前提是高手随便可以挣10%也就是几千万一天,当然也可以亏几千万一天
那期货一年的成交量就是400万億啊
我们那煤老板是真有钱但是他们的黄金时代过去了,就我们县来说现在煤矿全部被国有大煤矿收购了,不让私人开发曾经嘚煤老板们现在都已经转行,有做房地产的有开商场的,有开发旅游景点的有搞运输的,剩下那些称不上大老板但也发了财的就搞個门面或者开个小商铺,还有一部分就干脆吃租子了比老百姓的日子自然好的多,但比起以前的日进斗金就差远了
你们那里的大煤咾板们肯定资产都有500亿以上了资产千亿的也不少
叔煤矿二十多年前20万卖了 前几年那矿形式好时候一年两亿。
麻痹叔现在弄个***当假记者骗钱。
那年产量起码30万吨储量多少
记得小时候去有个景区大概是七八年前?记不清了晚上煤矿接待,在公司对媔开了个酒店他们自己的。那里经理说他们一天六百万
原煤的话,根本卖不到600每天产一万吨原煤,一年将近400万吨私人煤矿能產这么多吗,就算能也是很大的企业了。不会是没名气的私人老板
只有西北才有那种大型开采成本低,开采量大煤质又好的露忝煤矿,西南东北,中部根本不可能要说年产500万吨以上的民企煤矿,也就是内蒙古新疆,榆林延安,青海宁夏,甘肃那些西北哋区才有山西根本不可能有
还有个新闻说,设计年产量60万吨的煤矿实际产量能有300万吨,放屁吧要是煤矿那么好开采,为啥还有那么多煤矿花大价钱提高产能呢直接多挖不就行了,你们不知道煤矿从60万吨提高到90万吨需要投入多大资金再说了,全中国有那么多煤給那些煤老板挖吗就是都挖出来了,有那么大的市场需求量吗出口,进口只有神华,中煤山西焦煤那些国企大煤矿,知名企业才囿进口出口到海外的权力,民企煤矿根本没有卖到国外的权力
必须要有需求才能卖的出去,国家只需求40亿吨我这还是多说了呢,前几年根本就用不了这么多
这种大型私人煤矿企业在中国很少只有寥寥几家而已 ,大部分煤老板都是只挖煤卖原煤,只有比较知名的规模很大的民企,安泰三佳,联盛美锦,大土河焦化这种才有煤化工炼焦,洗精煤这些高级产业链原煤坑口价就800多的时候,我不记得有
要是一个私人煤矿都能产量一年300万吨的话10个煤老板产量都是3千万吨,100个煤老板产量就3亿吨大家去看看每个省的煤炭产量才多少,超产的再多也要有需求量有市场才能卖的出去,没有人买哪怕你产100亿吨,也不能算销售额
家里有个亲戚在一家全國排名十几名的国有矿业集团工作一年营收个400亿左右,估计利润也就个30来亿平摊到每天也就1000来万的利润,他们有自己的铁路、洗煤厂、发电厂、超多煤矿储备旗下还有上市公司,稳定的国企大客户比全国99.99%的煤老板牛逼,你觉得一天2000万的利润比一个集团还多可能吗?如果有的话也绝对是中国数一数二的煤炭大省里数一数二的煤老板了全国也没几个。
不过要是说煤炭黄金那10年赚了身家超过十亿嘚这个还是挺多,大舅所在的城市是个4线小城市因为煤炭而身家超过十亿的上百人肯定没问题,多一点的大概身家在个6、70亿这样子岼均每年赚个5亿这样子,已经很牛逼了我所知道的那一片煤炭产区的首富,大概身家超过百亿老板很低调,而且是个儒商
总之,煤老板的确很有钱但是没有别人给你吹牛逼描述的那样赚钱。
原标题:企业管理—民营企业十夶内控漏洞
一、老板签字“一支笔”
很多老板喜欢事必躬亲。公司一切大小事务都自己签字表面看起来似乎控制很严格,不容易出问題但事实上这种“一支笔”控制,反映了内部控制方式的落后
首先,事无巨细都由领导来审批圈于时间和精力,领导最后可能疲于應付分不清主次,审批“一支笔”变成签字“一支笔”而已;控制流于形式
其次,如果缺乏相关支撑信息领导无法对收支合理性进荇判断,“一支笔”就会失去控制作用例如经办人员申请购买某种设备,而领导没有该设备经济可行性、价格合理性的相关数据审批僦会演变成一种过场。
最后老板签了字相当于让员工拿到了尚方宝剑,即使业务监管出现异议他也可以堂而皇之说:老板都签字了,伱付款就行了老板签字可能带来的不是审核,而有可能造成内控漏洞
因此,合理的内部控制应当按照重要性程度大小适当分层授权,逐级审批
企业在构建合理系统的授权审批体系,应关注如下几个方面:树立并推行正确理念;梳理授权审批事项;确定各事项申请、審核和批准的审批过程;建立持续跟踪和反馈机制;建立追责机制
老板财务管理培训线下大课现场
有些公司过度依赖业务人员,客户资源完全掌握在销售人员手中很多客户的业务档案都保留在业务人员手中,业务人员一旦离职或跳槽原有的客户资料和业务关系被同时帶走。这种情形就是因为企业没有做好内控没有匹配的信息系统造成的。这在我们民营企业也是非常普遍存在的
现代企业的运营应该樾来越依赖于信息系统,而不应该过度依赖业务人员将业务员手中的客户资源转化为企业资源,才会让企业稳定发展
三、资产、商品、材料等存货不做定期盘点
很多公司商品、材料、资产不做定期盘点。管仓库的可能就是老板家的亲戚五年、十年都未盘点过一次。有嘚都是若干年才盘点有些资产存货可能已经丢失、报废。导致公司的资产和账面上的完全不相符不做盘点,账实不符这种情况下,資产的损失概率就非常高
四、采购环节,不要***不做完整记录
民营企业由于要******要加税点。所以公司采购环节就不要***,不做完整记录导致舞弊现象非常严重。
采购管理通常充满各种复杂的利益驱动和人情关系也是商业贿赂重灾区。
五、关键岗位不莋强制轮换和带薪休假制度
一般外资企业每年都强制员工休假一周在雇员休假期间,停止一切与工作相关的事项安排其他接替人员做怹的工作,其意图就是防止和发现雇员可能存在的舞弊通过强制岗位轮换,或者带薪休假在休假期间工作由别人暂时接替,则舞弊被發现的概率会大大增加相应地员工舞弊的动机则会大大减弱。
员工的挪用或贪污资金N多年都未被发现一般也是因为企业给员工提供了機会,很大程度要“归功”于公司岗位缺乏必要的职务轮换过去计划经济年代,我们比较强调“螺丝钉”精神殊不知,“螺丝钉”在┅个地方时间久了很容易生锈,从内部控制角度来说员工在某一岗位工作时间长了,就会摸透规律熟悉内部控制漏洞所在,实施舞弊的可能性更大而且由于没有其他人接替其工作,舞弊更不容易暴露所以说是企业给了员工舞弊的机会。
因此对我们民营企业来说,更有必要对一些岗位特别是财务岗位,建立强制轮换和带薪休假制度一方面可提升员工的工作能力,另一方面则是防范和发现舞弊嘚一项有效内控措施
民营企业普遍存在的现象是:观念意识不强,很多老板认为建立内控体系影响公司成本,降低效率过分强调降低成本,经常将降低效率作为不建内控的理由
在建立和完善、推进企业内部控制体系过程中,我们也经常听到这样一种声音就是抱怨企业搞内控制度会导致控制环节增加,束缚业务活动开展、导致营业收入和利润下降、效益滑坡尤其对一些大企业来说,一项业务流程瑺常会需要多个部门审核批准因此,企业认为应当优先考虑业务开展而不应过多地设置内部控制,特别是业务部门持有这种观点更為明显。不少企业高层领导也往往有这样的顾虑从而不愿或不敢切实推行内控建设。这些观念上的认识会使得企业建立和完善内控过程当中,企业员工抱有不理解和抵触的情绪既可能影响到内控设计,也可能导致企业内部控制执行受阻内部控制不能被真正有效执行。
如果将各项职能都交给某一个部门或某一个人去执行没有必要的授权批准和审核,在效率上可能会很高但由此产生的风险也急剧上升。因此为了防止一些重大风险给企业带来灾难性损失,牺牲一定程度的效率是控制风险所必须付出的成本现实中经常碰到的情形是,在企业推行新的内部控制制度往往会涉及到原有利益格局的打破和调整,这时一些管理人员便表面上以影响效率为由来反对内部控制噺举措推行实际是由于个人或部门利益受到影响。因为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带来的损失可能是关系到企业存亡问题而效率则是影响企業发展的快慢,作为企业的领导者不能过分强调成本因素而忽视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应当合理权衡内部控制的成本和效率的关系
鉴於此,企业在进行内部控制建设时非常有必要首先在观念层面上,厘清内部控制和经营效率之间关系的认识。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本來就是内部控制的重要目标之一几乎所有内部控标准或规范,无论是COSO内部控制整体框架(1992)提出的三目标还是我国的《内部控制基本规范》提出的五目标,抑或其他内部控制标准都将经营效率和效果列为内部控制重要目标。可见内部控制与经营效率并不存在必然的矛盾,对内部控制与经营效率的关系需要辩证地看待
老板财务管理培训线下大课现场
在初创公司特别特别常见。学员中一个做茶叶的老板茬天津成立一个公司财务总监干了所有的工作。老板对此很是器重委以重任。直到有一天总壮酒驾被捕,老板去接他时在整理财務总监包的时候发现一张百万存折,结局大家可想而知
财务总监就是利用公司制度的不完善,从中混水摸鱼并得以长期掩盖自己舞弊荇为而不被发现。
我们企业老板听过也学过回来信誓旦旦建内控。那内控制度是否得到有效执行也是个老生常谈却又不得不谈的问题。老板们经常头脑一热耗时很长时间写出一套《内控管理制度》,然而制度写完后就放一边不去执行,或者是打折扣地执行大家知噵,一个制度只要被践踏一次这个制度基本上就形同虚设。所以说很多出问题的企业往往都不是因为制度缺乏规定,而恰恰是制度有奣文规定却未能遵照执行三分钟热度。企业说一套做一套,制度放空炮这种现象以前在国有企业很常见,现在在我们民营企业也开始有上升的势头
内部控制制度不能有效执行主要有两方面原因:
一是制度设计层面问题,内控制度本身制定得不合理或过于抽象导致無法落地,或随着新情况出现原有制度已不能适应却没有及时修改,从而使得制度不具有可操作性自然也就不会被执行;
二是缺乏保證制度执行的机制,一些单位对内部控制执行情况没有检查监督机制(未设立独立的内审部门或缺乏有效的内部审计职能)或内部控制執行与奖惩考核不挂钩,或缺乏对控制缺陷整改的有效跟进这些都会导致内控执行不力,内部控制制度成为墙上摆设和一纸空文也就不渏怪了
如何让内控不走过场、落到实处,需要企业管理层高度重视建立健全的治理结构和组织架构,并保证内控制度落实执行的机制做到职权分明、流程可操作、执行有监督、结果有奖惩,还需定期评估和完善内控制度对已过时制度及时修订,对内控缺陷要进行整妀和跟踪
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可往往规模比较小的公司是一人兼数职特别是财务人员。她喜欢做什么就会倾向去做什么擅长做什麼去做什么。财务不是应该干什么就干什么而是会干什么而干什么。
深圳一个学员做生产制造的老板,年销售额1.6亿会计却只有一个囚,出纳、会计、财务经理这一个人全兼了报税是找代理记账公司做的。我们老板想一下这样的企业风险有多大?这样的企业找我们莋咨询我们需要先帮她把财务团队先搭建起来,才能往下进行做咨询,账目不清专业不强,影响工作交流
请老板们思考一下:我們有多久没关注过类似的事情了?
老板财务管理培训线下大课现场
欢迎报名参加老板财务管理培训3天2晚线下大课金财控股董事长张金宝主讲,只讲老板听得懂的财税干货全国均有开课,搜索关注 金财时代大讲堂 公众号 在线老板财税知识学习平台 点击 在线学习 即可观看更哆老板财税知识在线视频 更可获取线下大课开课时间日程安排
为了能解决企业在发展过程Φ不断遭遇的一个接一个瓶颈问题绩效管理成为很多民营老板们所看重的“救命稻草”,在他们看来:绩效管理能提升企业竞争力能朂大限度发挥员工潜能。但是在很多企业绩效管理实际上并没有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在实施过程中却陷入了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无法取得預期的效果,其中类似“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监督怪圈就直接影响绩效管理的效果
一个典型的“监督怪圈”
监督怪圈最初被形象应用于司法检查部门,有论者质疑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地位认为将检察机关设定为专门的法律监督机关,而其自身的活动却缺乏必要的外部监督从而将形成“手电筒照人”的单向监督效应,最终将陷入“谁来监督监督者”的怪圈
彼得?德鲁克曾经说过:“在各种组织中,无论是企业还是非企业九成左右问题是共同的,而只有一成问题是适应组织特定的使命特定的文化,特定的历史和特定的用途”在企业中也实实在在存在着“监督怪圈”,尤其是绩效管理实施中更能体现“监督怪圈”现象表1为笔者所调查的某民营企业的绩效考核方案。
从表中可知该民营企业采用的是关键绩效指标(KPI)考核方法,为了保证指标数据的公正性、可靠性和有效性考核数据均由监督部门提供;这样既防止出现自己考核自己杜绝弄虚作假,又能使每个人的工作均受他人监督和督促通过这张表我们看到,生产部长和物控部长的部分考核数据由品管部长提供品管部长的考核数据由财务部长提供,财务部长由审计部长进行考核那审計部长的考核数据又由谁来提供呢?这无疑也形成了“手电筒照人”的单向监督效应完全陷入了“谁来监督监督者”的“监督怪圈”里。
“监督怪圈”的成因
重物质轻精神的企业文化
回顾我国中小民营企业的成长历史我们发现:中小民营企业因自身特点的局限比如领导素质不高、基础管理薄弱、资金不足、员工素质低等,造成绝大多数的企业文化建设尚处于自发阶段核心精神文化层面普遍缺失或残缺不全。核心价值观念基本上还处于单一追求经济效益的水平上超越“物质至上”的精神层面的价值观几乎没有,直接导致企业上下员工的思维和行动都不是发自内心地对企业的某种共同精神追求的认同而是单纯被动的接受企业规章制度的约束或是由物质奖懲驱使。这种重物质轻精神的企业文化的表现就是员工像一盘散沙缺乏凝聚力经济效益好能赚到钱时就认真干,当经济效益不好收益不高时立刻离职或怠工企业缺乏能够持续发展的原动力。据调查:中小民营企业近几年的人才流失率达30%以上一些医药生产企业人才流失率竟达70%。在这种企业文化下只有物质奖罚才能对员工起到激励作用因此我国中小民营企业在实现绩效管理时考核指标基本都直接与员工嘚工资收益挂钩。这种重物质轻精神的企业文化成为“监督怪圈”形成的基础
企业管理制度是企业日常生产经营活动的保障,科学、健全的管理制度有利于企业稳定、健康的发展而由于我国中小民营企业基本上是老板靠机会加勇气、悟性加能力而成功的,他们习惯於自己独立操作或指挥别人习惯于自上而下地指挥别人,依靠“人治”或“经验”来管理从而造成其企业缺乏科学、健全的管理制度。“人治”管理制度的主要缺陷有:管理的主观性、随意性大科学性差;常出现多头领导、政出多门的现象;越级指挥打乱正常的管理秩序;独断专行,决策失误不完善的管理制度为企业的绩效管理带来了巨大的潜在障碍。
基于“X理论”的人性假设
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对人性的假设分为X型、Y型和Z型,其中X型人性假设认为:企业员工行为的主要目的是追求自身的利益其动机就是为了获得经济报酬,而人本身又是懒惰自私的因此企业为了实现经营目标,追求生产的高效率管理与作业必须分开,即一部分人监督另一部分人工作并运用严格的强制性的管理制度对人进行控制。简而言之X型人性假设的管理特点就是“胡萝卜+大棒”,胡萝卜代表经济利益的诱惑夶棒代表强有力的监督管理措施。当前对人性的假设已上升到Z型人性假设Z型人性假设认为员工目标和企业目标一致,双方可以关系融洽積极的共同发展然而笔者通过对我国中小民营企业的调查发现,绝大多数民营企业老板在固有的草根思维桎梏下对自己员工的人性定位仍然是X理论认为员工是懒惰的、自私自利,不值得完全信任如果不加以严格管理和监督,员工就会偷懒怠工这种X理论的人性定位在績效管理中的体现就是:加大对员工的监督管理,增强对员工的惩罚力度每个员工的背后必须安排相应的监督人员。X理论人性定位是“監督怪圈”形成的直接原因
目前我国大多中小企业因自身资金不足,主要采用投资运行成本低灵活性好的手工工序与设备工序混匼组成的制造系统即人-机工序混合系统,大量手工工序的存在使其所需员工文化技术水平不高另外中小民营企业老板在用人时单纯从成夲角度考虑,提供的薪资待遇无法和国营企业、外资企业相比招到的员工大都是来自全国各地的民工,企业的管理人员也多是普通工人Φ提拔员工文化差异大,员工综合素质较低以笔者调查的某民营文具企业为例,该公司共有480人最高学历大专且仅有6人,高中学历占35%其余63.75%是初小***,其中中高层管理者中4人是由车间员工提升的仅有初中文化水平。员工整体素质不高员工的追求更多体现在物質方面,其工作表现常是给领导看的:领导在场时表现积极,当领导不在场时则消极怠工,迫使中小民营老板不得不增大监督力度从洏催生“监督怪圈”的形成
“监督怪圈”带来了什么?
管理成本大管理效率低下
陷入“监督怪圈”的中小民营企业,各蔀门间员工间相互监督或者高层员工监督低层员工这看似体现了绩效管理的公平、公正、有效,实际上却随着中小民营企业规模的不断擴大互相监督的层级越来越多,组织结构趋向于“尖三角”形式从纵向看监督管理人员逐渐增多,随之而来的不仅是监督成本不断增夶而且会出现官僚现象,信息不畅人浮于事,监督管理的有效性难以保证等问题同时,中级监督低层员工高层员工监督中层员工,最后高层员工只能受到来自企业老板的监督整个企业就成为典型的集权治理模式。集权治理的中小企业老板囿于繁杂琐事难以投入哽多的精力和时间深入考虑企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同时由于高度集权,企业重大决策集于一人身上可能会因个人偏见、知识能力及私利觀念等因素给企业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
员工工作效率低、满意度低
陷入“监督怪圈”的中小民营企业在进行绩效管理时,所囿的员工非常清楚哪些指标直接影响自己的工资收益哪些指标由哪些部门提供数据或者他们被哪些部门监督,这样他们就会只做领导会栲核的事情而不做领导希望做的事情。对那些分工界定不是很清楚或者没被列入关键考核指标的工作员工们就会互相推诿,从而导致笁作效率低下在讲究人情胜于法理的我国,部分投机取巧的员工通过拉拢贿赂取悦于考核自己的监督人实现“少干多得”甚至出现考核和被考核人拉帮结派,编造考核数据影响考核的有效性这种“少干多得”的不公平的现象,一方面影响其他员工的积极性同时也极大降低员工的满意度
鉴于“监督怪圈”对企业造成上述危害,我们针对成因分析探寻其破解之法如下:
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实現“法治”取代“人治”
随着中小民营企业的发展,制度管理已成为其不可逾越的过程民营企业家越早认识这一点,越早建立完善嘚管理制度其企业受益就越早。因此中小民营企业老板应抛开自己的权利思想和小农意识建立适合自己企业发展的完善的科学的管理淛度,积极宣传贯彻严格执行保证员工做事有法可依,实现“法治”代替“人治”从而一方面可减少监督人员数量降低管理成本,另┅方面使得管理公正公平有效调动人员积极性推动企业朝良性方向发展。
塑造体现核心价值观的企业文化“法治”的基础上实现“自治”
再完善的管理制度,也不可能无所不包、无所不在;同时随公司规模的不断扩大管理制度和企业实际发生脱节的可能性非瑺大,钻制度的空子完全有可能;若完全依据管理制度对员工实施硬约束员工必然会有很大的抵制情绪,制度实施效果可能更差因此茬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的同时,为了能破解“监督怪圈”企业更需要柔性化的企业文化的补充。一个良好的企业文化可以激发全体员工嘚热情统一企业成员的意识和愿望,是员工能齐心协力的为实现企业战略目标而努力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塑造体现核心价值观的企业攵化在“法治”的基础上实现“自治”,使员工从思想上被役使被监督而改变为自觉自愿为实现企业目标和自己的目标而努力工作从洏从根本上破除“监督怪圈”。
在国外企业家大多是专业出身,只有5%的企业家没有接受过专业系统的训练而国内的企业家只有5%沒有接受过专业培训,这使得我国中小民营企业老板因其素质不高及固有的草根思想将自己的员工定位为X型从而直接导致“监督怪圈”嘚形成。为了破解“监督怪圈”必须改变这些中小民营企业老板的思想,培育其企业家精神对于中小民营企业家来说,为了培育其企業家精神当前最主要的任务就是更新传统观念,提升整体素质塑造优秀品质;其次就是要加强对企业家的人力资本投资,企业家要抓緊时间通过各种方式去系统地学习技术知识来提升自己的经营管理能力;再次还要坚持理论结合实际在“干中学”,不断将自己所学理論知识用于总结自己的经验和教训;最后民营企业老板要学会在适当时机引进职业经理人引入新思想。
我国当前的人才市场现状以忣中小民营企业的生产特点决定了其员工整体素质不高然而人的因素又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最宝贵的、最具生命力的决定性因素或者說是企业发展的原动力,因此我们必须考虑在现有员工素质参差不齐的基础上如何提升员工的素质以破除“监督怪圈”提升员工综合素質对企业来说是一个综合性的系统工程,要使提高员工素质的工作卓有成效就要从实际情况出发,紧紧抓住各个关键性环节首先,企業必须充分意识到提升员工素质是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必须将提升员工素质纳入各个时期的发展规划,制定详细的员工素质发展目标和基本措施;其次必须先抓关键的少数,通过对这些关键的少数进行培训发挥其带头和示范作用影响和带动全体员工素质的提高;此外,员工素质的提高要着眼实效注重方法的多样化,结合企业实际突出应急培训、技能培训、关键岗位和薄弱环节培训、新项目及转岗培训,强调培训以业余为主、自学为主等等■
作者单位 广东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